首页 > 文章中心 > 奥巴马演讲词

奥巴马演讲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奥巴马演讲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奥巴马演讲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衔接; 就职演讲; 语篇分析

1.引言

衔接被归为语义学的范畴,它代表语篇内部各要素间的语义关系。衔接手段有5大类,即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前四类统称为语法衔接。而词汇衔接又可细分为重复、同义/反义、和上下义等。以上各种衔接方式是建立语篇衔接和分析语篇的重要手段。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说的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其中修辞手段,特别是衔接手段的运用。通过对演讲词进行语篇分析,有利于读者充分了解演说者的政治主张。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演讲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衔接理论为基础,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角度来分析奥巴马2012年的总统任职演说词,帮助读者了解该演说词中运用的主要衔接手段和取得的相应效果,并总结出这篇演讲词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2.语法衔接的运用

2.1照应

照应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用作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的现象,即语言内部的联系,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人称照应包括人称代词、物主限定词和物主代词。在文章开头四段中,“you”出现的频率高达9次。我们分析一下这场演讲的背景即可明白作者的意图:这是一场奥巴马在总统大选获胜后作的一次胜利的演讲,台下面对的是亿万美国大众,包括支持他的选民们。

例如在第5段表达对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敬意的环节中,作者仅提到了2次I和一次him,大部分句子都转而使用了we作主语,把重点放在“我们”(we)都同样关注美国的未来上,十分巧妙的淡化了奥巴马和罗姆尼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突出了团结和进步的主旨。

指示照应是指说话人通过指明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远近来确定所指对象。在这篇演讲稿中指示词“that”和“this”的使用最为普遍。第27段集中体现了指示照应的运用。其中的“incredible daughter”即是前面提到的“his eight-year-old daughter”,因此使用“this”来表示空间上的近。尾句中的“father”和“room”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说话情景相隔较远,所以都使用“that”来形容。

比较照应存在于小句结构中,属于内指的范畴,可分为一般比较和特殊比较。二者都是将某事物用前文中提到的事物进行质或量的对比,起到衔接语篇的效果。

演讲稿较多的使用了“more”进行特殊比较照应。第19段中的“more determinate”和“more inspired”是演说者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对比得出的结论,体现了时间上的照应关系。

2.2替代和连接

替代指用一个替代词取代语篇中的某一成分,可细分为名词替代,动词替代和小句替代。省略指某一结构中未出现的词语可以参照语篇的上下文来找回,也称为“零式替代”。第13段使用了小句替代的衔接方法。参照前文可以看出作者用“did”替代了之前提到的“these arguments we have”。这样不但使语篇前后承接,而且还传递了对比信息,使新信息更加突出。

连接是一个语义概念,是一种运用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不同成分之间具有何种逻辑关系的衔接手段。语篇连接包括增补,转折,原因和时间四种语义联系。演讲稿主要使用了增补连接的衔接手法,特别是大量运用了连接词“and”,这样能够将句与句之间的信息有效联系起来,使语篇更加流畅连贯。第2段连续使用了两个因果连接来构成排比,以表达自己对听众的感激之情,读起来情真意切、振奋人心。

3.词汇衔接的运用

3.1 重述

重述指的是一个或者几个词项在同一个语篇或语段中两次或多次出现,可以分为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整体与部分关系等。重复是具有同样语义同一形式的词汇在语篇中反复出现。这篇演讲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单词“forward”的反复使用。众所周知,“Forward”奥巴马2012年竞选总统的新口号。它在这篇演讲中出现了9次。这不但起到了衔接上下文的作用,同时突出和照应了竞选主题。其次,“spirit”在文章里也重复出现了3次,强调了追逐梦想和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第3段中用“road”,“journey”和“way”三个词来表达道路的含义,做到了意义的有效衔接和用词多样性。第18段中用近义词组“straight line”和“smooth path”表示路途之平坦,还“the gridlock”等四个近义词组来阐明国家目前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其中既有隐喻,又有意思的直接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的枯燥之感。

第24段中的词组“cut their own pay”和“lay off their neighbors”属于反义重述。这两个词组单独来看并无反义关系,但是将两者放在语篇中联系上下文观察,可以发现整个小句的意思是“老板们宁愿削减自己的收入,也不愿意解雇邻里”,这就在意义上体现了明显的反义关系。

3.2分类关系

部分词类在语义上有类属联系,这种语义关系可以使一些词项相互替代或共同出现,这就是分类关系,包括上下义关系,局部整体关系,集合关系等。这在文章中也屡见不鲜。第14段中“legacy”是上义词,“technology”、“discovery”“innovation”等词都是对legacy(遗产/光荣传统)的各个方面的描述,因而属于下义词。上义词和下义词不需要同时出现。如第17段中的“doctor”、“scientist”、“engineer”等词都属于职业的一种,为同下义词关系,但它们的上义词“career”在文中并未出现。

3.3 组合搭配

组合搭配,指意义上相互联系的不同词汇倾向于出现在同一个语境中。组合搭配的类型包括结果关系、修饰关系、预期关系等。词语之间的搭配可以把分布在不同小句中的若干成分从语义上联系起来,达到衔接语篇的效果。在谈及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时,文章出现了一系列关于该话题的词汇,如第19段中的“deficit”、“tax code”、和“foreign oil”等,体现了预期关系的组合搭配。

4.结论

从照应的角度看,文章较多使用了人称照应,以“you”或者“we”开头的句子居多,这样可以使演讲者与听众紧密联系起来。比较照应中以“more”为代表的特殊比较使用最为普遍,读起来有慷慨激昂之感。连接方面,作者频繁使用了如“and”“but”连接词来增加文章的流畅度。演讲稿强调用词的简洁和功能性。与语法衔接相比文章中更多运用了词汇衔接。“Forward”的重复出现突出并呼应了演讲主题,近同义词大量运用增添了文章语言多样化程度,反义词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有更利于新信息的传达。此外,作者善于混合两种类型的组合搭配来达到提高语段衔接紧密性的目的。这样的分析方法一方面读者可以从语篇衔接的角度更好理解原文的层次和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以借鉴文中提到的衔接方法应用于阅读其他语篇或日常写作中。(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Gutwinski,W.Cohesion in Literary Texts.The Hague:Mouton,1976.

[2]Halliday,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1976.

[3]郭松.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D].武汉理工大学,2004.

奥巴马演讲词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翻译技巧,实现词句之间的简单对等,更应该培养学生对于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使用能力。将超文本网络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更新了翻译课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翻译能力。

2000年卢思源教授就曾提出,“当前高等院校的翻译教学和口、笔译翻译人才的培养都是跟不上我国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早已不限于文艺领域,涉及当代社会经济、科技等实用领域的翻译已上升为翻译实践的主体”。Ci7然而,时至今日,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翻译课程设置仍以语言文学为主,大多数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以后,在从事商务往来、产品宣传、新闻、法律、金融、广告等实用性文体翻译时感到捉襟见肘,难以胜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的翻译教学大多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导,教学素材局限于有限的翻译教材和双语资料,教学内容主要着重于翻译技巧的传授和讲解。然而,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实现词与词或句与句的简单对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和各种语言信息工具的综合使用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在超文本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如何在超文本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更新翻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拓展翻译理论教学,对于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内涵

超文本(hypertext)一词诞生于1965年。当时,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响应人的思维,方便地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美国专家泰得·纳尔逊(Ted Nelson)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的方法,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超文本(hypertext)"从此,“超文本”一词得到世界的公认,成为表示非线性信息管理技术的专用词汇。

超文本技术是一种将信息以非线性的网状结构进行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的计算机技术。它包含结点(Node) ,链( Link)和网络(Network)三个基本要素,并以结点为单位组织信息,在结点与结点之间通过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链加以连接,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超文本技术使用超链接的方法,将自然语言文本和计算机交互式地转移和动态显示线性文本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在文档内部和文档之间建立起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使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链接所指向的位置,利用超文本机制提供的联想式查询能力,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有关信息。

在现实操作中,英特网就是一种超文本信息系统。英特网的一个主要概念就是超文本链接。它使文本不再像一本书那样是固定的和线性的,而是可以自由地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超文本可以链接世界上所有其他含有信息的计算机,在网上可以激活任何一点进人另一个点,一个信息单位可以连接到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3j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文本的线性阅读方式,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翻译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超文本网络技术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杨柳在其《信息化翻译教学的图景》中曾提到“就翻译教学而论,信息素养就包括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分析、选择、存储、利用、创造和传递翻译信息,提高翻译能力,解决翻译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个人素养的能力。这是以信息素养为目标的翻译教学模式和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显要区别”。[4j翻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还要求学生对东西方文化背景、特定翻译课题的专业知识都要有深人切实的了解,同时还要具有利用网络获取、存储、提取信息,并进行检索和咨询的能力。

将超文本网络技术引人翻译教学,将大大拓展翻译教学的发展空间,其特有的网状链接方式和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不仅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超出课堂和书本的广阔资源,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辅助翻译的能力。

(一)有利于翻译能力培养

正如Kiraly所言,翻译能力在当今社会指一种“复杂、高度个体化、社会化的进程,有文化、认知以及直觉相互作用形成”,Csl,培养翻译能力应着眼于提高译者对翻译中涉及的因素的敏感程度,并使其学会运用适于自身的辅助工具。在超文本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译者的翻译能力不仅取决于他的语言水平,还取决于他使用翻译工具的能力,而目前最有效最强大的翻译工具无疑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一种检索、报道和存储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工具,通常由检索软件、数据库、索引和过滤器组成。Cs7强大的搜索引擎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使学生们可以迅速高效地检索和获取网上的专业信息。目前常用的搜索引擎主要有谷歌( google. com ) , AltaVista ( altavista.com)、百度( baidu. com) , Wisnut ( wisnut.com).Excite(www, excite. com)等。这些搜索引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查找到与翻译相关的背景资料,对于翻译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检验译法的准确性、判断译文的规范性均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笔者曾经在课堂上选用美国《纽约时报》上的一则关于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的相关报道给学生作为翻译练习,该报道中涉及大量金融机构名称、金融专业术语以及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给学生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现以该文最后一段为例:

And now, major financial services companies like American Express, General Electric, Deutsche Bank and Allianz are jumping on the bandwagon. Now, analysts say, comes the real test. "The whole strategy behind the IPOs is not that these banks are perfectly reformed, but that they’ re good enough to be listed," said Stephen Green, senior economist at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这段话的语言表达并不难,也几乎没有任何生词,可是学生在刚开始翻译时却觉得无从下手,虽然手头有各种词典,却难以找到相关信息,后来笔者指导学生学习利用超文本网络技术,使用搜索引擎来辅助翻译。通过检索和查询,学生很快了解到上述金融机构的正确译名,并在不同的语境中体会了短语“jump on thebandwagon’,的真实含义,从而很快地完成翻译任务,顺利给出了译文:

现在,美国运通、通用电气、德意志银行、德国安联等主要金融服务公司纷纷顺应潮流,进军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家们认为,现在才是真正考验的时候。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指出,“首次公开发行背后的总策略并不在于这些银行漂亮地实现了改革,而在于这些银行业绩良好足以挂牌上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翻译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犯了一个错误,即把“Stephen Green’,直接音译为“史蒂芬·格林”或“斯蒂芬·葛霖”,而没有想到对该译名进行进一步的查询和核实。但是,通过搜索引擎的检索,我们知道渣打银行的“Stephen Green"是一位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因为在中国工作的关系,他专门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王志浩”,国内的相关报道都一致采用该中文名字,而非他的英文名的音译。更为重要的是,在英国的金融界还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汇丰银行的全球总裁也叫“Stephen Green",他的中文名字一般翻译为“斯蒂芬·葛霖”。两个Green先生英文名字完全相同,两人的学习背景、工作经历和从事行业也极其相似,但其姓名的中文翻译却大不相同。如果不是借助搜索引擎,恐怕一般的学生甚至较为资深的译者都难以正确地翻译出本文中的“Green”先生的名字。 除了搜索引擎,基于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在线翻译词典、双语语料库等众多网络翻译工具都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进人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翻译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基本的翻译知识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使用上述工具,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

(二)有利于教学资源更新

翻译课的教学资源一直是困扰翻译教师的一大难题。鉴于翻译课的特殊性质,传统的翻译教材所呈现出的线性文本模式使学生们打开课本就直接看到原文和译文,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在翻译中的创造性和自主能动性,因此,几乎所有的翻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得不抛开教材,另外搜集资料。而传统的资料搜集方式通常是由教师翻阅大量书籍,查找合适的双语对照语篇,再根据课程进度加以编排,应用于课堂教学。由于纸质文本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资源搜集过程中,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却难以找到几篇题材新颖、内容恰当、难度相当的教学素材。超文本网络技术所具有的资源丰富新颖、内容更新及时的特点则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弊端,改变传统翻译教学资源落后、教材陈旧的缺点。

在浩如烟海的超文本网络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双语文献资源,运用搜索引擎和双语语料库,教师能轻而易举地检索到大量的双语信息,特别是其中一些时效性强、内容新颖的双语资料,不仅可以有效地用于翻译训练,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将这些信息用于辅助翻译教学,既更新了教学资源,又拓展教学思路、增强教学效果。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当晚发表了著名的获胜感言“Change has come toAmerica",该演讲语言优美、难度相当,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作为翻译训练的极好素材。我在第一时问搜集到相关的中英文语料,将其加以修改并配以奥巴马演讲时的视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翻译课堂教学,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而这样的资料即使在一年后恐怕也难以在纸质的翻译教材中找到。

时隔一年,奥巴马卜任后首次访华.于2009年11月16日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并发表了名为"Z see China’s future in you”的演讲,引起了中国学生的广泛关注。我同样将该演讲中的精彩部分作为教学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翻译,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演讲词的翻译训练使学生接触到了鲜活的翻译资料,体验了真实的翻译场景,不仅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翻译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翻译教学真正做到了资源更新与时俱进,授课内容与社会发展同步。而这一切,无不归功于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强大力量。

(三)有利于理论教学拓展

目前,随着翻译研究的逐渐深人和翻译学科地位的不断提高,翻译理论开始被引人翻译教学。先进的翻译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翻译实践、理解翻泽现象、开展翻译批评,还可以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撰写翻译类毕业论文提供理论基础。因此,越来越多的翻译教材中开始引人翻译理论介绍,根据丛滋杭的分析和整理,我国翻译学者一直在努力尝试将先进的翻译学理论引人翻译教材。如陈宏薇的《汉英翻译教程》中“结合对比语言学、语用学、篇章分析学、文体学、文化学、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讲述汉译英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方梦之的《翻译新论与实践》把语言学、社会符号学、心理学和思维学放人教材;王宏印的《英汉翻译综合教程》吸收了现代语言学、心理学、文艺学、传播学和翻译学的最新成果;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以传播学的框架结构将各种内容归于其中;叶子南的《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着重培养译者的翻译观,通过对中西方译论的介绍,激发读者对翻译的深刻思考,并增加了对西方学者的翻译思想介绍。

上述翻译理论的引人,对于翻译教学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仅仅依靠某一本教材或介绍某一种理论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理论学习的要求,而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引人则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国际译联的会刊I3abe1杂志一直是翻译界的理论前沿,各种最新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该杂志上,然而在国内一般高校的图书馆却很难看到该杂志的踪影,而通过超文本网络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我们却可以迅速找到该杂志的出版社网址。登陆网址http;//www, benjamins. corn/c:gi-bin八_seriesview. cgi’} series=Babel就可以看到13abe1从1984年至2009年的所有文章的日录和摘要,并可以在线汀阅相关文章的全文,同时该网页还会提供某一期杂志的全文PDF版本作为样本供读者下载阅读,读者可以在线免费下载全文,非常方便。而如果想要查看加拿大的著名翻译研究期刊Meta,只需登陆页面 eru-dit. org/ en/revue/meta/,就可以在线订阅并下载1991至2009年的论文全文。同样,要了解英国著名翻译专家Mona Baker的翻译研究最新动态,我们只需要通过搜寻引擎就可以查到其个人主页,登陆monabaker. com网站就可以看到她出版的所有学术著作和她写的所有论文。通过搜索引擎,我们还可以轻易地查找到以色列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多元系统理论的倡导者之一Gideon Toury教授的个人网页 tau. ac. il/}-toury/。在该网页上,我们不仅可以查阅其代表著作的概要并在线订阅该著作,甚至能够直接看到其多篇著名论文的全文。

相关期刊更多

草原文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世界文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