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因数的定义

因数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因数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因数的定义

因数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丁善德;钢琴音乐;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92-01

一、浓郁的民族音乐情怀

对丁善德先生的创作历程和重要钢琴作品的分析显示,他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情怀,在创作动机和作品内容上都体现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丁善德自幼在昆曲、江南丝竹等传统音乐的熏陶下成长,高雅、清丽的民族音乐情趣便根植于其灵魂之中。对民族音乐的向往和对民族乐器的娴熟使他的创作带有明显的民族痕迹。“要有民族的风格,要用民族的音调”,丁善德的这句话就说明其钢琴音乐的创作动机也是为民族音乐而来,其钢琴音乐创作的出发点就是写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并且这一思想一直贯穿其创作历程。

从丁善德先生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来看,更是民族风情随处可见。例如《序曲三首》、《第一新疆舞曲》、《中国民歌主体变奏曲》等前期优秀作品均采用了传统民歌音调,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在作曲家后期的创作中采用了很多新技法,创作手法也有很大变化,但是仍然具有浓重的传统音乐意蕴。

二、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法

(一)作品题材丰富多样。不同的乐曲形式归根结底是为一定的思想内容服务的,丁善德的钢琴作品几乎涵盖了钢琴音乐的所有题材形式。同时,作者凭借对钢琴演奏方面的深厚功底以及对钢琴艺术的独到见解,往往会突破传统曲式规律的束缚,使曲式结构更好地为思想感情表达服务。例如作曲家在进行《托卡塔》的创作时,并没有沿用表现“纯技术”的一贯传统,而是将其用于表现“喜报”的内容,从而赋予这种钢琴音乐题材以新的意义。

(二)写实到抽象的转变。从音乐内容的表现形式来看,丁善德的钢琴音乐作品前期侧重写实,而后期则侧重于抽象。音乐创作中的写实主义主张在音乐内容上要反映具体生活场景,塑造符合内容表达需要的音乐形象,在音乐语言上尽量通俗易懂。例如,丁善德先生的早期作品《儿童组曲》描绘了一群少年儿童到野外郊游的场景,利用写实手法塑造了鲜明可感、生动活泼的音乐形象。

丁善德钢琴音乐作品的后期创作主要以抽象手法为主。这种创作方式的主要特征是抛开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抽取其本质属性,但是并不离具体事物。例如这一时期创作的《儿童钢琴曲八首》,在音乐内容上更侧重于感受和暗示,而不再涉及情节与画面含义。

三、西方作曲手法与民族音乐风格的融合

丁善德先生自幼接受民间音乐文化的熏陶,对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认为民间音乐旋律的自然和曲体的精妙丝毫不亚于西方音乐,并身体力行为弘扬民族文化不懈奋斗。然而,丁善德先生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道路和思维是宽阔的和开放的,绝不是那种博物馆式的国粹主义。他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坚持既要有西方音乐的神妙变化,又要有东方音乐固有的审美。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无论用民族的还是外来的形式所表现的、所创造的,反映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精神……都应视为民族音乐。”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丁善德先生十分重视对西方音乐创作技巧的借鉴。例如他在《关于中国风味曲调及民谣的和声配置》一文中指出,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其和声配置也需要特殊的方法。在文中他还举例说明各种借鉴西方音乐手段为五声音阶配置和声的可能性,其中就包含了当代表现主义音乐大师勋伯格以及后印象主义音乐大师米约的多调重叠谱例。

西方作曲手法与民族音乐风格的融合在丁善德先生手中并不是民族旋律与西方技巧的简单叠加。就作品的音调而言,丁善德钢琴作品中的手法还是十分丰富的,既有对现成民歌旋律的引用,如《》交响乐;也有自己创作的旋律,如《黄浦江颂》、《神秘的笛音》等。

四、创新手法与作品内容的统一

丁善德在钢琴音乐创作中一方面提倡创新,不断追求新的创作技巧;另一方面还考虑创新的手法为音乐内容服务,实现创新手法与作品音乐内容的完美结合。纵观他的音乐作品,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后期,都体现出上述特征。

丁善德的早期作品在从分汲取民族音乐素材素养的基础上,还充分借鉴浪漫派和印象派的音乐手法,如《序曲三首》和《中国民歌主体变奏曲》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中期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将民族音调与其他手法相结合形成更为丰富的风格特点,如《第一新疆舞曲》和《第二新疆舞曲》;晚期音乐作品侧重于对现代作曲技术的探索与追求,使作品极具现代气质和风格,例如《儿童钢琴曲八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更为自由和多变的调性转换以及更为新颖的纵向组合为内容的完美表达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闫岩.论丁善德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性特征[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75-78.

因数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定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6-0059-02

数学定理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难点,许多学生都因为不能熟练地运用数学定理,导致解题错误。在数学定理教学时,让学生正确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定理是重点和难点,教师应优化数学定理引入的教学策略。优化数学定理引入的教学策略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工具,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保障。

一、数学定理教学的特点与教学方式确定依据

数学定理引入的教学策略是为了保证学生对数学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对所选用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进行总体考虑,也就是说它为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教学过程提供教学的方向和方法。

数学定理和公式引入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学定理引入的方法、技术;二是数学定理引入技术的操作;三是数学定理引入时所使用的指导思想。

数学定理引入的教学策略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三方面。首先,策略对教学行为有引领性,即数学定理的引入策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定理和掌握定理。因此,教学策略要始终指向这个目标。其次,策略制定的可操作性,即任何教学策略都是针对教学目标制订的。这就要求数学定理的引入教学策略必须是可操作的,在教学中表现为教师的具体操作手段和动作,最终通过外在的行为动作来达到教学目标。最后,策略应用实施的可变性,即教学策略不是普遍使用的,不存在一个能适应任何课堂环境的教学策略。数学定理的引入策略面对同一学习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不同的学习群体会产生相同的教学效果。即教师在数学定理引入时,应根据对教学中课堂的具体情况,临场应变,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的设计,向教学目标迈进,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数学定理揭示了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常用简洁的符号化语言来表述,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素养的重要知识载体。学生在学习数学定理时往往靠死记硬背。教师在数学定理教学时,往往关注定理的记忆和应用,使学生容易产生“一背二套”、“定理加例题”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头脑里只留下定理的外壳,忽视它们的来龙去脉,是为了学定理而学定理。究其原因如下。

(一)教材的原因

教材中数学定理的叙述往往十分严谨、规范,定理涉及的问题相对抽象,逻辑性很强,对学生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要求比较高,知识难度比较大。教师在数学定理教学时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或者不能加以应用。

(二)教法的原因

现在的数学教学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能让学生很快记住定理,但也十分容易忘记或不能对其加以灵活应用。这种只求暂时利益的教学方法是不利于现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力完善教学引入的策略。

(三)学法的原因

数学定理往往是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考试往往注重的是定理的使用。学生容易忽视数学定理本身所包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只有真正掌握定理的来龙去脉,才能提高对数学定理的理解,也才能逐步形成应用数学定理的能力。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在心理上也发生微妙的变化。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愿意与老师多沟通,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与教师的日常交往渐有隔阂感,即使同学之间也不大愿意多讨论,再加上数学定理的学习枯燥无味,学生在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

因此,数学定理的教学引入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设计。只要我们在定理教学时能精心寻找引入的方法,就能从根本上改善定理学习的繁难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接受定理和公式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自然,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二、数学定理引入的有效教学策略

数学定理引入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数学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在教学活动中指点引导师生行为的观念。常见的数学教学指导思想有:①加强“双基教学”的思想;②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思想;③坚持启发式教学的思想;④贯彻数学活动教学的思想。常用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有:①教授法;②演示法;③讨论法;④训练和实践法;⑤示范模仿法;⑥发现法。

上述的教学策略中,实践法和发现法是当前许多专家推崇的在数学定理教学时的两种引入策略,举例如下。

(一)实践法引入

教师要善于搜集与定理相关的、有趣味的模型。在学生接触课题时,教师利用模型激发他们强烈的探求欲望。

例如,在引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 为了加强学生对线面垂直的直观理解,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实验:拿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后略为展开,使矩形被折的一边紧贴在桌面上,教师启发学生折痕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平面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在对问题的探求欲中提高了解定理和理解定理的需要。

(二)发现法引入

教师要善于发掘问题的生活背景和意义,让学生发现定理就在我们身边。这个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亲身体会、全面思考、分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手段。

如,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先让同学们回忆出1+2+3……+100的高斯求和法,而后画出一堆规则排列的钢管,启发学生想出补充一堆与前面一样排列的钢管,把两堆钢管互补地组合,是每一排都有相等的钢管数,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地引导出“倒序相加”的思想方法,这样的引入贴近生活,自然顺畅,水到渠成。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发展应归结为现实需要。当学生要学习某种新知识之前,如果他们先了解这项知识在生活中的背景材料,那么对知识的理解会自然,接受坦然,记忆也长远,再加上教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具体形象的案例,使得老师更亲近于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学习态度也会更主动。这样的定理引入策略更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因数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银行;竞争;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8-0032-05

一、银行竞争水平的测度

(一)集中度与竞争度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遵循结构―行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认为高市场集中度通常与高市场垄断程度、低竞争程度一致。这种观点同样影响了早期对银行业集中度、竞争与稳定性关系的研究。在早期研究中,集中度与竞争程度被作为一个变量来考察。

集中度可能影响竞争,银行规模的扩大将会对银行稳定产生极大的影响(Bikker, 2004)。但对于银行集中度与银行竞争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却分别给出了不同结论。Bikker & Haaf (2002)基于23个国家的银行数据,通过对各种集中度指数和H统计量的回归分析发现,集中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竞争度。Angelini & Cetorelli(2003)对意大利银行部门的分析得到同样的结论,提出勒纳指数(竞争指标)和Hirschman-Herfindahl指数(集中度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此相反的是,Claessens & Laeven(2004)利用一个由50个国家构成的样本,分别使用4个不同的模型来计算H统计量,结果表明集中度和竞争程度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类似的,Cetorelli(1999)基于意大利银行业的数据指出,银行间的并购活动能够打破共谋,从而恢复市场竞争。Claessens & Laeven(2004)提出,集中度可能是竞争程度的一个弱指标。同样,Staikouras & Koutsomanoli-Fillipaki(2006)基于Panzar & Rosse(1987),使用H统计量,发现欧洲国家在1998-2002年间经历了银行竞争程度的大幅度增长,而与此同时其银行体系的集中度水平却非常高。Carbo et al. (2009) 对欧洲银行部门的研究表明,市场结构的测度指标和竞争程度测度指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集中度不是测度竞争的充分指标、不能取代竞争程度的测度。他们的结论印证了Cetorelli(1999)的判断:对集中度测度的增加严重误导了关于行使市场力量的推论。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数量和集中度并不能有效反映市场的竞争程度。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集中度高并不一定导致竞争程度下降。因此,在度量银行业市场的竞争状况时,结构性指标(市场份额、集中度、Hirschman-Herfindahl指数等)局限性较大,采用非结构性指标(寡头垄断的猜测变化,H统计量,勒纳指数(Lerner index),边际利息收入/总资产(NTMTA),资产收益率(ROA)等)更加合理。

(二)非结构性指标

1.边际利息收入/总资产(NTMTA)。

边际利息收入/总资产(NTMTA)是排除了银行资产大小影响的银行存贷利息差。银行存贷利息差越小,表明银行间的竞争程度越大。

2.勒纳指数(Lerner index)。

勒纳指数 L =(价格―边际成本)/价格,它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相对偏差。直接反映因垄断造成的价格扭曲和效率损失:L越大,市场价格扭曲越严重,因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也越大,也意味着该企业市场力量越大,相应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

3.资产收益率(ROA)。

资产收益率(ROA)等于银行净利润/总资产。这是一个盈利指标,反映了银行所有业务的收入情况,而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贷款和持有证券资产。

4.寡头垄断的猜测变化。

Iwata(1974)的模型度量了寡头垄断银行业的猜测变化值,即企业对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定价、产量等策略变化的反应。该理论来源于竞争寡头垄断中的战略反应,被称为“猜测变化”(conjectural variations)。在集中度较高、主要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博弈主体对自己的价格和产量的确定是基于对对方价格和产量猜测的基础之上的。决定竞争程度的不是市场的结构,而是企业的战略反应。这种方法应用于银行业研究较少。

5.H统计量。

Panzar & Rosse (1987)提出用H统计量来衡量竞争性质和强度。

其中,R*i表示在长期均衡下,银行i的收入;wi是由m个投入要素价格组成的向量。显然,H统计量是银行的总收入对投入要素价格的弹性之和。当然,对于银行产出和投入的界定,可以有不同的界定。最常用的是Sealey & Lindley(1977)的界定,银行的产出是总的贷款和证券,投入要素是存款、劳动力和资本金。

H统计量可以理解为一个度量竞争强度的连续指标,介于0到1之间,H统计量值越大说明竞争强度越大:H=1表明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H=0表明市场为垄断或共谋的寡头垄断市场;0<H<1则表明市场为垄断竞争市场。Bikker & Haaf(2002)指出,如果假设不同规模银行市场和不同国家之间,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同,可以用H统计量比较不同规模银行市场和国家之间银行业的竞争强度。

H统计量由简化的收入方程回归得出。虽然不同的文献在建模收入方程时选取的变量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的思路都是将收入对三种投入要素(存款、劳动力、资本金)的价格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得到的收入对三种投入要素价格的弹性系数之和即为H统计量的值。

(三)非结构性指标评价

非结构分析不观测市场的结构,而是用统计量直接度量市场的竞争强度(Carbo et al. 2009)。其基本假定是,除了市场结构、集中度外,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竞争行为,例如市场的进入/退出壁垒,即市场的可竞争性(Rosse & Panzar,1977;Baumol et al.,1982;Panzer & Rosse,1987;Bresnahan,1989)。因此,即使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如果市场进入壁垒不高,现有银行受到新进入者的威胁也不会利用其市场力量索要更高价格。这种方法相对于结构分析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界定市场的地理范围,因为非结构性指标度量的竞争行为本身就足以体现银行的市场力量,它衡量的是银行面临的总的竞争强度,不区分国内和国外市场。目前在国外研究银行业竞争的文献中,H统计量的运用最为普遍,其次是勒纳指数。

然而文献指出,这两个测量指标也都有其不足之处,H统计量计量了银行的竞争行为,但是在银行的成本函数上强加了某些限制性假设。具体来说,在完全竞争下,增加输入价格将导致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同时变化,但在不完全竞争下则不是这样。只有在市场是均衡的条件下,由利润最大化条件所得到的这一测度方法的推论才是有效的。Claessens & Laeven (2004) 、Bikker & Spierdijk (2007)的调查结果表明,H统计量的的估计结果有很大差异。同样,勒纳指数通过考虑边际成本率和价格之间的比率来表示银行市场力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是正确的,但是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却会产生分歧。

二、竞争与稳定关系研究

(一)竞争脆弱性假说

1.竞争、执照价值与稳定性。

“执照价值”(“特许权价值”)是指银行预期从市场保护、名誉、规模经济和在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优势中赚取的未来收益的现值,它代表了银行破产的机会成本(Beck,2008)。执照价值理论认为,银行执照价值给予银行努力监督贷款和管理风险的激励,对于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具有正面作用。而银行市场的开放导致银行竞争更加激烈,在利润空间压缩的同时,银行执照价值降低,银行风险偏好随之上升,从而导致单个银行和银行系统的不稳定。

关于执照价值理论,国外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作了分析。

Keeley(1990)较早用模型方法分析银行竞争与银行风险关系。他将成本的概念引入银行风险行为的分析,提出了简化的成本模型。在Keeley(1990)框架下,投资决策者作为人可以享受资产收益上升的全部好处,却对资产收益下跌只承担有限责任。由此产生债务的成本――债务融资导致作为股东利益人的管理层更高的风险偏好。他们指出,银行利润和特许权价值随着竞争程度的增强而降低,这激励银行更加倾向于从事高风险业务。而存款保险制度加剧了银行过度冒险的道德风险,从而加剧了银行的不稳定。

Allen & Gale(2000)在Keeley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即便不存在存款保险制度,许可证价值本身也可以解释竞争加剧条件下银行更多承担风险的行为。在他们的模型中,竞争加剧使每家银行对资金市场的控制力减弱,在均衡状态下,银行的利润收敛于零,因此只要还能获得正利润,银行会有非常强的激励去承担风险。

2.竞争、授信行为与稳定性。

银行的授信行为会影响其资产质量,进而也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Petersen & Rajan(1995)认为具有垄断性的市场中,在位银行更愿意从事关系型贷款,希望从与新成立企业建立的长期信贷关系中获得长远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银行的稳定。但一旦市场竞争加剧,银行因为所获取的借款人属性信息租金价值降低,就会转向“交易型贷款”,仅根据可观察信息对借款人进行“保持距离”的授信。

Broeker(1990)指出在甄选技术不完善情况下银行数量的增加会恶化银行信贷的逆向选择问题。随着市场上银行数量的增加,贷款竞争加剧可能降低银行的甄选动机,低品质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幅提高。贷款数量增加的同时贷款质量却随之下降。

甄别是有成本的,于是对借款人质量进行甄别的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意味着一个最优甄别水平的存在。Cetorelli & peretto(2000)表明,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观察竞争对手是否对某个借款人授信,通过“搭便车”来判断某些借款人的质量。银行的最优战略是一个对哪一部分和多大比例借款人进行甄别,对哪一部分和多大比例借款人以“搭便车”方式来判断其质量的决策。银行“搭便车”的动机和银行数量负相关,随着银行数量的减少,银行甄别激励会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资产质量,提高银行稳定性。Riordan(1993)、Cao & Shi(2001)都表明,贷款竞争越激烈,银行可能获得的关于借款人质量的噪声信息就越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赢家倒霉”的外部性愈发增强,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威胁更大。

银行对贷款企业的监督程度,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Caminal & Matutes(1997,2002)指出一个垄断性银行会比一个竞争性银行更倾向于利用监督而不是信贷配给的办法来处理借款者的道德风险问题。Coritz & Heitfield(1999)提出重叠道德风险问题。在借款人道德风险较高而银行道德风险有限的贷款市场上,拥有市场力量的银行索取的贷款利率比竞争性的银行要低,且监督动机较高,更有利于银行稳定。

3.竞争、危机传染与稳定性。

银行竞争和市场结构还通过危机传染机制来影响银行系统的稳定性。Allen & Gale(2000)建立了一个以银行同业市场为传染渠道的危机传染模型,该模型证明,当大规模的银行支付危机发生时,危机传染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同业市场上每家银行相互之间建立完全关联关系的程度:发生危机传染时,如果市场上银行间关联度高,即每家银行都与其它银行建立同业拆借关系,危机对任何一家银行的冲击就越小,整个系统稳定性就越高;如果银行间关联度低,则当一个区域爆发的危机扩散到邻近区域时,其溢出效应会增强,危机更容易进一步扩散,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就越低。由于在现实世界中,市场上存在银行数量较少时,同业市场高关联度才更容易实现,因此,从防止危机传染的角度来看,Allen & Gale模型表明,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银行的稳定。

Saez & Shi(2004)指出只有市场上银行的数量有限时,当一家银行爆发支付危机时,其他银行才会采取战略性行动,帮助问题银行解决临时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防止危机的蔓延。

(二)竞争稳定性假说

Boyd & Runkle(1993)、Mishkin(1999)认为相对于分散的市场结构,在集中的市场中,银行的数量较少,规模也较大,政策制定者将更加关心这些规模较大的银行的经营状况。因此集中的银行系统往往能通过政府隐含的“‘太大’或者‘太重要’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政策而获得较大的补贴,补贴越多反而加强了银行冒险的动机,从而导致银行系统的更加不稳定。

Caminal & Matutes(2002)指出,银行竞争程度的下降可能导致银行信贷配给的减少和贷款的增加,如果贷款遭受更多的不确定性影响,银行的脆弱性将增加。

Boyd & De Nicoló (2003)则认为,市场力量在提高银行利润的同时增加了银行稳定性这一传统观点,忽视了银行市场力量对企业行为的潜在影响。作为对特许权价值的重要挑战,Boyd & De Nicoló (BDN, 2005)发展了由Allen & Gale(2000)提出的模型,在此模型中,无论是在贷款市场还是在存款市场上力量的增强都会转换为向借款者索取的更高的贷款利率。在正如Stiglitz & Weiss(1981)道德风险的环境中,面临更高利率的企业将会选择增加他们投资项目的风险,实际上这将导致更多的问题贷款和银行更高的破产率。他们发现在竞争和银行风险之间存在着一种单调递减的关系,即,随着银行数量和竞争的增加,银行的风险水平会下降。但是,他们同时指出在法制环境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具有集中度且竞争程度高(用准入和行为管制限制少表示)的银行体系爆发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较低。

此外,主张“竞争稳定性”的观点从监管角度出发,认为银行的规模与其复杂度正相关,大银行比小银行更加难以监管。随着银行的合并,银行越来越多的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这也导致对银行的监管更加复杂。那种集中的银行系统比分散的银行系统更容易监管的观点是错误的。而且,拥有大银行的集中的银行系统也能够增加危机传染的风险,导致银行系统更加脆弱。

(三)竞争稳定U型相关假说

显然,执照价值理论支持竞争脆弱性假说,而Boyd & De Nicoló(2005)却证明了竞争稳定性假说。在最近的文献中,Martínez-Miera & Repullo(2007)提出了一种方法来调和特许权价值和BDN模型中的观点。他们表明,如果在公司中存在一种不完全的协相关,前面提到的单调关系会变为U型的关系。在这一假设下,风险变化的效果会抵消能够支付更高利率公司所提供的较高边际收益的效果。在公司间破产相关度和风险改变度一定的情况下,最初当银行数量增加时,风险会下降。但是,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风险最终会增加。

如果这一结果具有普遍意义的话,这将意味着一个适度竞争规模的存在。

(四)竞争稳定无关假说

在经典的Diamond & Dybvig(1983)等文献中,银行挤兑的发生可能仅仅源于存款者期望值的无合理解释的变化,即所谓“太阳黑子(sunspot)”假说。基于此,Matutes & Vives(1996)指出,在任何市场结构中都有可能发生银行系统的不稳定。

Koskela & Stenbacka(2000)利用一个平均移动的投资技术模型得出结论,认为没有必要在竞争和稳定性之间做出平衡。他们指出,允许贷款市场的竞争降低了贷款利率,并引发更高的投资,同时增加了平衡借款人的违约率。

Shy & Stenbacka(2004)认为,在面对十足的风险厌恶者时,无论有没有遭受竞争的威胁,银行宁愿放弃期望收益较高的高风险组合,而更偏好期望收益较低的低风险组合。因此,银行的冒险动机并不会随着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五)竞争稳定背景依赖假说

一些研究似乎表明,银行业竞争和稳定性之间既非完全无关,也不存在唯一稳定的相关关系。不同背景条件下,两者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Allen & Gale(2004)认为,竞争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的,仅仅考虑竞争和稳定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不恰当的。在他们的模型中,不同的背景假设得出了关于竞争与稳定性关系的不同结论:1)在完美市场假设条件下,完全竞争可以推动社会最佳水平的实现;2)在存款保险制度下,或者由于规模报酬致使银行存款竞争加剧时,竞争却会削弱银行的稳定性;3)银行间同业市场的结构也是影响竞争与稳定性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完全竞争的银行同业市场下,小的流动性冲击产生的危机传染机制能够迫使所有银行倒闭。

在Boyd et al.(2004)中,竞争程度之外,货币政策也是一个影响银行稳定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他们认为,存在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率的阈值:在这一阈值之下,垄断的银行系统更加脆弱,而在这一阈值之上,更具竞争性的银行系统更加脆弱。

(六)实证结果

关于竞争与银行业稳定性关系的实证研究十分丰富。这些研究既有对单一国家的国别研究也有跨国研究。而且,多篇文献对此都进行了详细的综述。Beck(2008)将相关实证研究按照银行层面研究和跨国研究两部分予以归纳。实证研究无法就竞争程度与银行稳定性得出一致明确的结论。但表明,对银行市场结构和稳定性之间关系的测试和对竞争度和稳定性之间关系的测试并不一定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清晰表明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度之间的差异。更高的市场集中度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少的竞争。

许多文献利用跨国数据来评价不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总体而言,跨国研究的实证证据大多指出了银行竞争和稳定性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关于集中度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这也强调了银行市场结构的测度――集中度指标――是对银行竞争的不完全测度。更高的集中度可能通过缺乏竞争以外的渠道导致更高的稳定性,比如改进风险分散。Beck(2008)更信赖由跨国研究得出的明显的结论,并认为由具体国家的银行层面的研究所得出的模棱两可的结论可能是因为没有排除监管体制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三、结论

越来越多的文献强调竞争和市场结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实证层面意味着集中度指标与竞争性指标的区别应用。在政策层面,强调竞争与市场结构的差异也具有深刻启示意义:较高集中度和大银行的存在不必然意味着较低的竞争性;旨在提高竞争的政策也不应将降低市场集中度甚至是限制大银行规模发展作为操作方向。

对于竞争与银行稳定性的关系没有一致结论。这和银行发展阶段、经济背景等诸多因素直接相关。因此,通过限制银行业竞争追求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政策得不到足够令人信服的理论支撑。

另外,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并不是金融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所追求的唯一目标。高效的金融系统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效率目标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稳定性目标。退一步考虑,即使竞争和稳定性之间的的确存在互为消长的权衡关系,那么,在促进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危机之间同样会存在一个权衡关系。很多时候,具有竞争程度高但不稳定的银行系统的国家比具有竞争程度低但更加稳定的银行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快(Ranciere, Tornell & Westermann,2006,2008)。在放松金融管制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正效用大于发生金融危机风险的负效用的区间,即使竞争脆弱性假说成立,促进银行业竞争仍然是正收益选项。

参考文献:

1.Angelini P, Cetorelli N (2003) The effects of regulatory reform on competiti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35:663-684.

2.Allen F, D.Gale (2000) Financial Contagion. Journal of Polotical Economy 108,1-33.

3.Allen F, Gale D (2004)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36(3):453480.

4.Bikker J A (2004)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in a unified European banking market. Edward Elgar, Cheltenham.

5.Carbo S, Humphrey D, Maudos J, Molyneux P (2009) 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of competition and pricing power in European bank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8:115-134.

因数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时间因数检定方法;差异;结果

一、引言

示波器是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测量仪器,按照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包括数字示波器与模拟示波器两种,在示波器的工作过程中,会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模拟示波器其水平扫描参数是依照模拟示波器检定程序而制定,但是,若数字示波器也根据以上的方式进行检定,那么就难以得到最准确的结果,考虑到这一因素,数字示波器不适宜按照以上的方式来检定。

二、模拟与数字示波器时基电路原理分析

对于示波器来说,时间因素与示波器时基电路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模拟示波器时基电路包括扫描电压发生器、扫描门、释抑电路与电压比较器几个部分组成,能够在模拟示波器屏幕之中产生驱动扫描电压,在偏转系数的变化之下,时基电路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会增加斜坡,继而实现对电压的扫描,随着斜坡电压的上升,斜坡扫描电压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其中,相应的水平时间因数与扫描上升的时间相对应,而扫描上升时间的变化由扫描过程中各个档位不同阻容值来决定,从这一层面而言,在扫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也会不尽相同,在对其进行检定时必须要分析到每个档位的扫描时间因数。

数字示波器一般使用数字采集原理对信号波形进行采集,数字示波器内部时基信号主要由晶体振荡器产生,经过处理的信号经过相应的处理之后就会通过分频组合得出不同的扫描时间以及采样率,此时,数字示波器就能够根据相关的扫描显示时间与采样率对信号进行相应的量化与编码,再使用二进制的形式将处理后的数据储存与储存器之中,此外,再经过触发功能电路进行判定与触发,再通过模拟的形式显示出来,将波形展示出来。

此外,要注意到,数字示波器时间轴中显示的数据由内部时间进行决定,包括延迟时间间隔与不同档位的扫描速度,可以看出,数字示波器时间因素的精度较为理想,并不需要对所有扫描时间因数进行一一检定。

三、模拟示波器时间因素检定方法与测量结果分析

模拟示波器扫描因素主要有《模拟示波器检定规程》决定,在进行工作时,需要将示波器被检通道与校准仪进行连接,在进行连接时,要保证扫描时间系数以及档位值可以保持一直,再调节旋钮,让示波器可以显示出适宜的波形幅度,在调整的过程中,应该将时标波形第九和第二尖峰与示波器水平时间轴90%与10%刻度位置保持重合,在这一时刻,示波器校准仪时标误差的读数便是档位水平时间系数的对应误差。就目前来看,影响模拟示波器准确性的因素包括示波器输出信号、测量人员分辨力、电平不准确、测量重复性等因素,在这几项因素之中,电平不准确对于测量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只要对其他几项因素进行评定即可。

1.示波器输出信号不准确导致的测量误差

示波器输出信号对于测量的误差有着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示波器校准仪时间刻度是±2.5 10-7,根据示波器校准仪技术指标的评定,其时间刻度是复合均匀分布的特性的,其包含因子数值可以取 ,那么此时示波器校准仪测量结果不确定性的计算方式如下:

2.测量人员分辨力导致的测量误差

在检定的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依靠肉眼来观察信号尖峰同示波器刻度线的相关情况,而示波器波形余迹线是有宽度的,这就容易导致观测人员的观测误差,这种由于分辨力导致的测量误差也会给检定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数字示波器之中,其时间轴包括10个大格,每个大格分为5个小格,因此,其视觉刻度误差就是0.2格,半宽度的视觉误差是0.1格,这也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其包含因子数值可以取3,那么此时示波器校准仪测量结果不确定性的计算方式如下:

3.测量重复性导致的测量误差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需要进行1次的重复测量,如果第1-10次测量误差百分比分别为1.5%、1.7%、1.3%、1.6%、1.4%、1.2%、1.5%、1.8%、1.3%、1.4%,那么根据计算,其测量结果平均值如下:

根据贝塞公式,可以得出其试验标准偏差为:

示波器校准仪测量结果不确定性的计算方式如下:

四、数字示波器时间因素检定方法与测量结果分析

数字示波器时间因素检定的原理是模拟示波器扫描因素检定方式,利用示波器储存以及延迟触发功能进行检定,在进行检定时,需要将示波器被检通道与校准仪输出进行连接,此时,就可以产生标准时标信号,在利用其延迟触发功能即可得到触发显示信号,示波器屏幕显示误差延迟时间便是其累积误差。将垂直中线作为基准,如果时标信号偏右,那么此时误差就是正值,如果时标信号偏左,那么此时误差便是负值,如果使用 表示数字示波器时间因数误差,A表示数字示波器的扫描时间因数;表示延迟触发时时标信号尖峰同垂直中线水平各数,t为延迟时间,那么,误差公式可以表示为:

在进行检定时,需要设置好时标信号与水平扫描参数,触发点一般设置于垂直中线之中,在正常触发状态之下,将时标信号尖峰对其垂直中线,将示波器设置为延迟触发,并设置好延迟触发的时间,在屏幕中读取时标信号尖峰和垂直中线之间的水平刻度,根据上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具体的误差。

五、结语

模拟示波器与数字示波器相比而言,其检定结果不确定度约为10000倍,影响模拟示波器测量结果的因素主要是主观因素,即测定人员的分辨力,而影响数字示波器测量结果的因素则主要为示波器本身的因素。而对两者检定的原理基本上是类似的,但是,考虑到数字示波器自身延迟时间会对不确定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检定模拟示波器与数字示波器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分析不准确度的影响,从而达到最精确的数值。

参考文献:

[1]张耀镭,周春.模拟与数字示波器时间因数检定方法的差异与结果分析[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04)

[2]张智钧,王玉莲,黄海宇. 示波器垂直偏转因数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05(04)

因数的定义范文第5篇

    一、仅限于生活的用品,指夫妻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物品,不动产如房屋、存款、无形财产不属个人生活用品。职业需而购置的手提电脑、交通工具可以根据具体案情认定是否属于个人生活用品。

    二、财产价值不大,不属于贵重财产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鞋、帽、衣服及有些价值不大的图书、手机、专用的佩物、饰件等。

    三、仅限于享有所有权的一方专用的物品,即夫妻一方特有的财产。

    四、仅限于该生活用品由一方的单独利益使用的,如化妆品,但由一方使用,而为家庭生活共用服务的除外,如因妻子单独使用的洗衣机、吸尘器等不能列入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相关期刊更多

电力电子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电源技术应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源学会;陕西省电源学会;西安市电源学会

通信电源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