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生只为一事来

一生只为一事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生只为一事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生只为一事来范文第1篇

颜红兵:与旧版《指南》相比,新版的重要变化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提出应首先根据一系列无创检查(例如负荷试验、心电图或心脏核素检查)来确定治疗策略;2.UA/NSTEMI患者住院期间停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3.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应用氯呲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年以上;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5.强调强化降血压和调脂治疗的重要性。

旧版建议将早期有创策略(诊断性血管造影和血管重建治疗)为治疗UNNSTEMI患者的一种方法。新版将UNNSTEMI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建议在不稳定的高危患者采用早期有创策略,而对于稳定的低危患者首先采用保守(无创)策略,包括负荷试验、心电图或心脏核素检查。所有患者采用风险评分来确定患者的风险状态。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新版强调二级预防,建议所有UA/NSTEMI患者出院后应当继续降低再次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强调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护心肌,并且应用醛固酮拮抗剂。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大剂量抗氧化的维生素制剂(β一胡罗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以及叶酸)对于二级预防无益甚至有害,因此2007年修订版不再建议应用于二级预防。此外,新版再次强调戒烟的重要性。

新版《指南》呼吁强化降脂治疗和控制血压,强调UA/NSTEMI患者的血脂和血压一定要达标。LDL(“坏”胆固醇)应当

由于血小板在心脏病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新版《指南》建议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的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年以上,如果使用金属裸支架,则时间可以短一些。新版《指南》特别强调了强化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性。

此外,新版《指南》建议绝经后女性停用激素替代治疗;应用肌钙蛋白生化标志物来反映心脏损伤;应用脑钠肽作为心脏风险分层的工具:UA/NSTEMI患者住院期间停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

记者:在您翻译该书的过程中对您有哪些深的感受或感触?

颜红兵:我翻译《指南》有12年之久,认为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美国的《指南》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翻译的同时也能对新的研究进展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在翻译过程中是这些新的研究进展在吸引我,鼓励我。但最深的感触是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现在培养年轻的医生需要这些《指南》来做指导,我作为中年心血管专家,在这方面应该多做一些工作,要考虑如何普及最新的知识,如何把国际先进知识引入国内,并能够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得到很好的应用,惠及我国更多的基层医生和患者,这实际上是一项很艰苦但意义重大的工作。

这本《指南》2006年8月7日在美国发表,我8月8日拿到。全文的翻译几乎由我一个人完成,牺牲了所有休息时间,用了3个月时间翻译、校对、修改和出版。翻译是对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中文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还需要高度的热情,这4个方面缺一不可。

由于时间紧迫,这本书不是尽善尽美,还有很多问题,我想只要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就可以了,为中国的心血管医生提供一个了解美国指南的窗口。

一生只为一事来范文第2篇

“各个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不同,情况也不一样,因此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首先要深入实际调研,把问题搞准搞细。”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这次活动不仅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在某一方面的实际需要,更重要的是,“万里之行”也是“万里宣传”,通过活动让社会更多的爱心人士了解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需要,对于推动全社会来共同关心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意义重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目前中国共有6100多万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乎社会福利,更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转型中城乡二元割裂,地区发展差距等诸多矛盾的缩影。”网络影视中心主任,未来网总裁何成锋在现场致辞中表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是未来网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国少工委副主任、少年部副部长刘剑波表示,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各位青少年群体服务是我们的责任。组织寒暑假返乡大学生,围绕留守儿童假期里的学业辅导、日间照料开展好七彩假期活动,希望利用更多的青年人的力量,为留守儿童的生活提供关心和帮助。还将广泛推行在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成立留守小队,成立红领巾小社团,让这些小朋友自立自强,让城里的小朋友和农村的小朋友手拉手。

而在活动的落实推进中,爱心企业的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活动发起方之一,羚锐制药总经理熊伟表示“羚锐制药是一个扶贫企业,因为一直以来得到了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企业才能得到发展。作为企业的代表,我们要取之于故土,饮水思源,回报家乡和社会,这是我们企业回馈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现场捐出了1000本《姜昆老师告诉你――意外伤害如何防》,“我觉得我实实在在做些事情比较好,哪怕减少几个孩子甚至减少一个孩子发生意外伤害也是值得的!”在他看来,阅读改变人生,具有深远影响,希望孩子们能从小喜欢读书,并从知识中获益并传给他人。除了现场捐赠爱心图书之外,姜昆还呼吁更多的知名人士、企业关注关爱留守儿童。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带来了20本少儿诗词读物,“我想这些书能陪着这些孩子,让他们爱上中国诗词,爱上中国诗词里面的意向,也爱上自己心的诗意,让他们有表达的方式,用这些话给爸爸妈妈写信,让这些书一直陪着他们长大。”于丹在现场发出期待,“我在大学等着你们,我希望今天来的这些留守儿童里,将来有我的学生!”

一生只为一事来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德育课 水晶球 激发兴趣 联系未来

传说中有一种水晶球,它可以让人们看到未来。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是充满好奇的,而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水晶球。如果教师能利用课堂知识与现实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可看到未来的水晶球,让学生明白德育课所学内容不是远离现实的,而是与自己实际生活以及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那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1.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

从学生层面来看,不少中职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对课程产生先人为主的厌烦情绪,极大影响了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长期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中职学生对德育课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上职校关键是要把专业课学好,因此,对德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德育课都是一些空洞理论,今后没有多大用;有的学生还认为课本上讲的和社会上的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学不学都无所谓。由于认知内驱力不足,实用主义倾向严重,所以学生根本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第二,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德育课学习打擦边球。中职学校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群体情况复杂多样,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为了拿个文凭,平时学习无动力、激情,考查、考试准备、复习不积极,根本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

2.德育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的教学工作决定并影响着德育课实效性。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育人意识不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德育课教师更多的是从教学内容和体系上把握课堂教学,较少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强德育实效性。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生能不能认真听课并参与其中是影响德育课学习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能不能让学生有兴趣听课又跟教师讲课有着密切关系。激发中职生学习德育课兴趣的方法和途径—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要想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教师要针对症结所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认识,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即在教学中注意把知识与现实尤其学生的未来联系起来,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郊区的玻璃厂里,几个实习工人面对每天流水线式的切割雕刻玻璃的工作非常厌烦,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太一般,太单调,看不出有什么用处。他们的师傅知道了他们的心事,没说什么,而是在周末带几个徒弟到城里玩。

汽车在公路上疾驶,很快进人了市区。街道两旁不时闪出一幢幢高大的楼房,有几幢楼房在阳光下反射出一种很亮丽的蓝色、黄色或红色。车上的几个徒弟看着两边的风景,指指点点,非常开心,他们也注意到了那几幢会发光的楼房。这时他们的师傅指着那些楼房说:“你们看,这些楼房为什么会折射出蓝光吗?是因为楼房的外部是用玻璃幕墙装饰的,而制造这些幕墙的玻璃就是你们每天雕刻的玻璃!’川真的?”徒弟们兴奋地望着那几幢楼房,眼睛里有一种少见的光芒。

这时,汽车在一家医院门前停了下来,儿个徒弟不明白师博来这儿做什么?看病吗?师傅把他们领到医院的婴儿室外,隔着玻璃看里面:一张又一张小床,躺着一个个可爱的或调皮的或正在哭泣的小宝贝。这时,他们注意到屋里有一个还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箱,里边也躺着一个婴儿。“那个玻璃箱叫保温箱,是专门为早产的婴儿准备的。早产的婴儿为什么要呆在玻璃箱里边呢?因为那里边是恒温保湿的,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婴儿,让他平安度过危险期。你们知道吗,做这种恒温箱的玻璃也是我们厂生产的!”“哦!原来我们生产的玻璃有那么多用处啊!”

从此以后,几个徒弟的工作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们不在把工作视为苦差,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同样的道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意识地运用美好的前景引导学生,创造机会,从不同角度,把学生所学德育课知识与他们的未来结合起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对未来是多么重要,从而引起对当下所学内容的重视,相信课堂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结合所教内容恰当地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看到美好的蓝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情况,因势利导

课堂上需要研习的知识内容很多,教师不可能将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现实、与未来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上课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弄清楚了学生的所思所想,知道了学生关心的问题,教师的引导才具有针对性,也才能吸引住学生。当然,同一个知识点,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看到希望,但至少能让大多数学生看到希望。例如,对中专一年级刚人学的新生,我认为他们的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对上职业学校存在偏见,认为自己不如上普高的学生,但是这部分学生非常想学有所成,知识能力相对较好;二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很迷惘,走一步算一步;三是在初中时就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都相对较差。根据这些情况,我在他们进人新学校的第一节德育课上,首先让学生明白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异同,使学生理解了无论是接受那一种教育都能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并展示报纸、电视报道等媒体材料,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技之长的中专生比有着专科文凭甚至本科学历的无特长学生更容易就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导人,我们现在要学的这门课就是如何让你成功地成为一名职业人的课程,由此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印象,并激起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z.联系实际,解除疑惑

教师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体系,还要注意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当学生质疑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没用时,教师就可以旁征博引,用现实中的实例与他们共同进行探讨。为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搭建一个和谐平等的对话平台,使学生乐于参与。比如,我在讲授“学习知识重要性”内容时,曾使用“贫穷的农家子弟因为发奋读书,最终考取大学,并成功创业改变自己和家庭贫穷面貌”的例子。这时有一个学生当场反驳说:“我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用处,我家旁边就有一个人今年还不到30岁,小学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现在在外面办了工厂,今年春节回家还开了小汽车了!而许多比他文化程度高的人却贫困的很!”我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转而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同学:“请大家结合上述两个例子来进行讨论!各组组长把本组意见记录下来,并形成本组结论。”这一下班上可热闹了,大家纷纷发言,有支持那位同学观点的,有支持教师的观点的,而且每一组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讨论差不多了,我抓住时机再问:请刚才那位同学来说说你讲的那位成功人士,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模具制造。”

“他天生就会吗?”

“哪有天生会的,跟师傅学的嘛”

“哦!我知道了,如果他不学习也就不会,是吧”

“是,,

“所以学习很重要是不是?”

接着我继续总结:“我们所讲的学习知识,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那位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机遇,还有一个就是他肯钻研爱学习,如果他不爱学习不肯钻研显然不能取得成功,如果他书读的再多点,知识更扎实点,他的成就可能更大,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好好学习”,同学们齐声回答!

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展开讨论交流,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反思,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榜样示范,点燃希望

一生只为一事来范文第4篇

《论语》以对话的形式,记录孔门言行,其中多处涉及知行关系。思想较为博杂,要进行系统性的论述,人们需要大量的研究、考证。本文从《论语》入手,探讨《传习录》中对于知行关系的论证,从而对王阳明的知行关系作一个浅显的分析与梳理。

王阳明出生于书香世家,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接受经典的熏陶,性格却活泼不羁,《年谱》称其豪迈不羁,早年思想出入老释,游离于儒释道之间。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这样评价:“(王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正是如此,游走于佛老之后的王阳明才能深入挖掘经典中蕴含的无限精髓。四书是个人人格确立和从事儒学研究都不能跨过的经典典籍,王阳明也不例外。归于圣学的王阳明,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对过去的思想境界进行了彻底的超越。他的“知行合一”思想,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其在“心即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道德实践的本体论意义,较明显地继承并发展了《大学》和《中庸》。人们也可以从《论语》中窥见其思想的发端处,《论语》中有部分讲到了知和行,所以王阳明能够将知行关系发挥到极致,是离不开《论语》的启发的。

一、《论语》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作为王阳明心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命题,其地位与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从孔子到宋儒,儒家对于知行关系的探讨就未曾间断过。从《尚书・说命中》提到的“非知之艰,行之艰难”,到《中庸》当中“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都提到知与行的关系,但是在理学形成之前,这一关系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宋代,理学家继承前并极大地挖掘知行关系,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从二程到朱熹,到陆九渊,再到王阳明,都对知行关系有一定的阐述。程颐认为“须是识在所行之先”,朱熹认为“知行常相须”,陆九渊认为“博学在先,力行在后”。直到王阳明,才正式提出“知行合一”说,而王阳明无疑把知与行之间的关系体悟透彻,提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知行合一”由此成为他哲学理论的基点。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知行的论述隐而未显,体会起来略有难度。例如,《论语・学而篇》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隐晦道出了知与行的关系。“学”与现在所讲的学习不同,它包含更多的社会参与和实践,讲求的是修为、修行、践行。古人的学习涉猎面很广,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曾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习”有练习、演习之意。“时习”说明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加以反思、实践,那便“学而不思则罔”。“时”强调了实践的不间断性,“吾日三省吾身”,实践和反思不是某时某刻的作为,而是不间断的过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都强调了学与习互推互进的作用。

孔子不是只强调“学”而忽视“习”,他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互为推动,使得其思想核心在于践仁。这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十分相似。王阳明主张“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里所讲的圣学就是由孔子开创的原儒实践仁义之道,实践作为儒家所讲的工夫,将知和行统筹贯通,熔铸为一物,力求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内外相通。温故才能知新,而知新当然是由于温故。学与习也要当作一事来Υ。在“学”之时,人们必然是有渴求之心,一念发动处,已是行了。王阳明对孔子思想的发掘,可以说是淋漓尽致。所谓一念发动,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在此心上讲求。心在王阳明的语境中就是天理,具有终极意义。《中庸》有言:“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这段关于知、行的阐述,简短精辟,道出了其中的奥妙。朱熹认为:“知之者之所知,行之者之所行,谓达道也……则生知安行者知也,学知利行者仁也,困知勉行者勇也。”可以看出,儒家从来不只是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更加重视道德实践,主张生知安行,在知和行之间有寻求一种平衡。智、仁、勇作为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和行有着很大的关系,儒家主张的知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知,是一种终极层面的知,是与天理相贯通的下达之知。

二、作为本体的知行合一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王阳明在论述知行合一时也提到了本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失却知行本体。”这个本体可以说是“本立而道生”的所立之本,是心之本体。心之本体是知行合一的根源所在,在《论语》中,君子之本,归于仁。王阳明对孔子所说的“仁”进行发挥,仁是善性,君子不断通过立善性来通达天理,通达道。知与行的合一皆因本心,此本心乃本体之心。王阳明哲学作为身心之学,主要针对生命的主体性与道德准则进行诠释。王阳明秉承了儒学的主体性原则,将其理论的发端归至仁德之心,即本心,以此心观万物,此心通达天理,更加强调道德践履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实践之本,在于为仁。心之本体不仅仅是认知的本体,更是道德本体。心之本体要不断用功,将障蔽去除,就如王阳明所说的“磨镜”。明代哲学家徐爱总结王阳明的磨镜说时说:“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心就如同一面镜子,镜子上落了灰尘,就不能够照万事万物,心上有了私欲,也不能使事物在其中显现。将镜上灰尘擦去,使其复照万物,将心上障蔽去除,使其复其本性。本性如明镜一般,原是内外通彻。所以,王阳明特别看重对本心的持守,“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照”。

作为本体的知行合一需要在道德行为上把握本体的意义,使得本体与工夫彼此成就。在事上磨练,就是知行合一,工夫与本体具有共时性和共生性,知、行本是一事,不能分为两者。心体即是仁,对仁无遮蔽,对心体无遮蔽,唯有知行合一。就如《论语・卫灵公篇》所言,“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由此可见仁德持守的重要性。仁不能守是因为仁被私欲所阻滞,去除私欲即是“行”,因此王阳明特别强调“立志”,“念念存天理,即是立志。天理常存,只在于对此念的不断存养、扩充。生命成为一个追求本我、回归本心的过程。一念发动处便是行,知在王阳明的语境中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经验性的知识获取,而是与行合一,在行中实现。本心一旦活动,就是行的发端处。王阳明将知行合一看作是知行的本体,坚持这一本体,是他理论的基点。以知行合一作为实践的基础,以知行合一统筹实践与本体,体现了王阳明思想的纯正以及境界的超越。

知行不能合一,就在于行的发端处有了私欲隔断,此私欲将本心遮蔽,本心还是此本心,像一面明镜,只是私欲如凡尘一般落在明镜上,明镜不复照物,内心活动不再是出于本心的纯粹善性,这也是后人达不到圣贤境界的一大原因。“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本心原是明澈的,圣人可以保持而常人却失去其真,圣人贯通天理与心性,本心纯然至真。在此,王阳明依旧继承了孟子的性善理论,并将心学发挥到极致,将心、性、天理拔高到同一高度,充分肯定并发扬了本体之心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三、作楣し虻闹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仅体现在本体上,更体现在工夫上。王阳明心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将本体和功夫同时进行讨论,同时推进深度。知行合一,不假外求。工夫是本体的手段与方法,《论语》中也有关于具体的实践工夫的论述。只是那时的儒家还没有将心性理论构造成一个庞大的系统,所以其在《论语》中自然散落在各个章节之中。例如,在《学而篇》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从子夏的这段话,人们可以明显看出,儒家对于家庭、社会乃至于国家,都有着一套行为准则。对妻子要重品德,侍奉父母要竭力;服事君上,能够赌上性命;同朋友交往,要诚实有信。如果人在为人处事方面能够做到如此,没有学习也是学了。

徐爱和黄绾、顾应祥讨论知行合一,无果,于是向王阳明先生请教,问:“如今人尽有知的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学生徐爱认为人们知道孝、悌,却不去行孝悌,这就是将知与行分作两事。一边是知道孝、悌,另一边又不去落到实在之处,这就是知行为二了。王阳明认为其只是本心已经被私欲所阻滞,而不知知行本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这一段关于知孝悌的话可以说是《论语・学而篇》中对行孝悌的深层阐述。王阳明用孝悌对徐爱的问题进行解答。徐爱只是知道世人将知与行分作两物,却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王阳明解释说,世人虽知孝悌,但不行孝悌,便不是真正知行合一。只有真正付诸行动,才算是真知。王阳明认为,知在行中,行在知中,本体和工夫互通表里。“知是行的主意”,虽有知而不行,则是未知,是不曾知。知行不能分作两事,王阳明将孝悌之行加以阐发,突出了《论语》中隐而不显但又极为重要的思想,概括来就是“知行合一”。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仁的具体实践就是对父母要孝,对兄长要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既很好地说明了君子行孝悌的不间断性,又具有务实之说。就如阳明讲“持志”“勿助勿忘”,仁的本心发动使行具有道德意义。如果不行仁事,只是在口头上空泛地说孝悌,那就不是真正懂得孝悌。没有行动的认知不是真知,说知必然已经行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对于由孝悌引发的知行讨论,在《传习录》中不止一处。

由此看来,只有知行本体之心而不用知行合一之功,也是不行的,这样只会导致知、行相分离。知行工夫彰显了知行本体。如果没有功夫上的落实,知行本体也会被遮蔽,不能显发。儒家哲学是实践的哲学,是出世之学问。虽说以现在的观点来看,王阳明哲学在很大程度上会被理解为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但是并不代表他的思想中没有对实践的重视。尤其是他的知行合一思想,可以说很好地阐释了儒家心性哲学的主体性意识。人作为社会的动物,必然要和周围的人、事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儒家特别强调“推己及人”,这里的“推”,就是社会关系的产生,从家庭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开始,推到邻里,推到更远的社会关系。儒家所重视的社会关系,主要就是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些交际中,社会行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知与行要能够合一,不仅仅依赖知行本体,更离不开知行工夫。

知行合一既是本体,也是工夫。可能在很多地方,他的解释已经超越了当时对话中所涉及的方面,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将儒学的精髓深挖概括,体现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博大的学识涵养。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