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拉萨的天空

拉萨的天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拉萨的天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拉萨的天空

拉萨的天空范文第1篇

一、 利用语文教材,把握教材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文章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语文老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引导学生阅读、生情,让“学生之情”与“教材之情”水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如在教学《拉萨天空》一开始,我就播放了富有浓郁风情的音乐,让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时候的拉萨天空的图片,通过一问:“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潜移默化地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感知“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拉萨的天空很美”,让他们带着这样的体验来阅读课文,心灵与文字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碰撞,“课伊始,趣已生”。

二、 依教材找联系,拓展知识积累,产生独特体验

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联系性,它是最具灵动性的范本,在教学《拉萨的天空》第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找找哪些词语最能概括描述拉萨的天空的特点?然后问:为什么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这和拉萨的日照时间长有很大关系呢,请你用上“因为……所以……”把第一自然段完整地读给大家听。

这种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时,凭借教材与学生既有的知识积累,在心中涌起了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而到位的体验。

三、 抓住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点,拓宽文本内涵

课中引导学生在读悟交融、语境融合中理解、感悟语言,并联系课内外的知识拓展课文内容,打破了课内与课外的壁垒,活化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习语文的渠道,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如品读“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时,通过朗读感受到拉萨因为海拔高,天空很蓝,离我们很近,好像整个世界都被蓝天包围了。接着出示李白的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让学生通过这种通感的感知,在教材内外的知识背景下学语文,开辟了自主学习的途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 利用教材语言,鼓励跳出教材,获取新得知识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语言因素,鼓励学生跳出教材,获取新知识。先看《拉萨的天空》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1. (出示天与人近的图片)老师这儿有一幅图,你们看,在拉萨美丽的天空下,许许多多的羊儿在草地上奔跑着,它们好象与天连在了一起,离人多近啊,伸手可摸,怪不得有人说(引读)“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句话真是太妙了!它妙在哪里?

2. (出示组图)看,有了白云的映衬,拉萨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指导朗读);你看,有了草地的对照,拉萨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指导朗读)。

3. 出示句式训练:

有了这蓝天,( )显得( );

有了这蓝天,( )显得( );

有了这蓝天,( )显得( )。

4. 相机出示布达拉宫图:

有了这蓝天,( )显得( )。

5.(出示图片填空)春天,布达拉宫的上空( );夏天,布达拉宫的上空( );秋天,布达拉宫的上空( );冬天,布达拉宫的上空( )。

6. 出示:一年四季中,……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指导朗读)

7. 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指导朗读)

8. 同学们,你们现在心里最想做什么啊?

在此教学环节中,通过集体欣赏图片,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通过交流补充和朗读感知语言,在读中解疑,又在读中获得言语美感。学生在反复吟读,解疑中,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品出味,悟出情,理解课文的语言,也悦纳这种语言,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并产生共鸣。

五、 利用多媒体丰富教材,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当今信息时代,多媒体走进课堂已是大势所趋。多媒体既可以生动逼真地再现教材的内容,又可以对教材内容重新设计组合,也可以把教材相关的资料向学生展示,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创设了机会。所以,当老师把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文本感悟会更加真实、有效。

拉萨的天空范文第2篇

我爱你。

因为你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拉萨,拉萨,

我爱你。

因为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拉萨,拉萨,

我爱你。

因为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

显得更加秀丽。

拉萨,拉萨,

我爱你。

因为河畔草地的对照,你湛蓝的天更加明洁。

拉萨,拉萨,

拉萨的天空范文第3篇

策略之一:创设探究的条件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该是伙伴型关系。我在实践中发现,不同的教学环境,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我在三年前上《第八次》这篇课文,在学习布鲁斯从蜘蛛结网中重新找回信心一段时,我问:“布鲁斯躺在木板上看到了什么?蜘蛛结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于是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很简单地说出了答案,从浅层次理解了蜘蛛结网成功的原因。

相隔三年后,我同样上《第八次》这篇课文,在学习布鲁斯从蜘蛛结网中重新找回信心一段时,我让学生思考:“布鲁斯躺在木板上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又追问:“如果蜘蛛第八次结网还不成功,它会怎么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潮澎湃,对生成的新问题大胆想象,互动交流,更深入细致地体会到了蜘蛛结网成功的真正原因。

在相隔三年的时间里,我上了两堂观念完全不同的课,前者比较封闭、传统的讲解式,学生只要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问题,连发言的积极性都没有,哪来研究的欲望呢?后者比较开放,重学生的读悟、想象体验、互动交流,课堂上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敢想象、敢发言、乐讨论、畅交流。实践证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学生进行研究的最佳时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多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最佳时机,促使学生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那么学生在阅读时随时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策略之二:搭起探究的支架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要让学生研读文本,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提高学生对语文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在执教《拉萨的天空》这篇写景文时,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画出来。(2)出示一组拉萨天空的图片,默读第2~4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拉萨天空的蓝?画出表现蓝的句子或关键词,并有感情地朗读。(3)自由读第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如果拉萨缺少了蓝天做的窗帘,会怎样?

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阅读写景散文搭起了支架,学生在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首先引导学生抓住统领全文的句子:“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通过品读此比喻句,整体感知拉萨天空的美。接着精读课文,给学生自由朗读和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品读文本语言的基础上,体会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最后升华主题,让学生联系上文来感受蓝天对拉萨的重要,再现圣地窗帘的美。

策略之三:珍惜探究的成果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不是对文本内容的“镜式反映”,而是学生个体在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基础上对读物的重新建构。

我执教《祁黄羊》这篇历史故事时,在课的末尾提问:“学了课文,你们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许多同学都认为祁黄羊是个正直无私、一心为国的人。可一位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答道:“我觉得祁黄羊是个自私的人。”话音刚落,其他同学哄堂大笑,我在惊愕后的一刹那,用鼓励的眼神看着这位异见的同学,请他说说为什么。他自信地说:“我们都知道祁黄羊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他先举荐重病缠身的解狐,心里肯定明白解狐是不行的,悼公还会让自己再举荐一位人才。他这么做也为第二次举荐自己的儿子打下了基础。所以我觉得祁黄羊是自私的。”学生的分析不无道理,此时我带头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课后,我和同学一起查了历史资料,原来这篇文章是由两个历史小故事合并起来的,为了文章的连贯,作者稍加改动,把祁黄羊的两次举荐写得很紧密,致使引起了争议。

拉萨的天空范文第4篇

为了拍摄好星空的几个镜头,剧组不惜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延时摄影拍摄,总结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在最终完成的《幸福拉萨》中,尽管这些画面一闪而过,但在制作时的种种精心,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设定M挡去触频闪

现在的高清摄像机基本都具有拍延时的功能。最典型的就是松下P2,用P2卡记录的1440×1080分辨率的画面,这款机器只需要设定好间隔时间即可,出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合成好的延时画面。而我们在用佳能EOS 5D Mark II拍摄延初期就遇到了一个大问题。首先佳能EOS 5D Mark II本身不具备拍延时功能,所以要给它单独配一根具有延时拍摄功能的快门线,且用佳能EOS 5D Mark II拍延时,首先拍出来是单幅的照片,需要后期在QuickTime里合成视频。所以最初监看效果只能是看单幅图片。

《幸福拉萨》涉及到大量延时摄影,除了星空之外,还有很多正常的延时。如光影变化、云层流动等等。最初我们拍摄时,使用光圈优先(AV)模式拍摄,确保每幅图片都在同等光圈大小的情况下拍摄。合成后发现最终合成的画面有频闪现象。那种频闪并不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光影的变化。因为本身的天气变化很快,一会儿就有云层飘过。但我们仔细辨别后,确认这并不是我们肉眼看到的光影变化,但却是对画面有影响的一种频闪。于是我们就在同一地点,采用几种不同拍摄模式进行拍摄,也就是TV、AV、P、M挡。结果我们发现前三种模式拍摄出来的画面均有不同程度频闪,只有M挡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于是,我们果断的决定,全部用M挡拍摄。

在用M挡拍摄的前提下,就会无法解决日出、日落时间段的拍摄。因为在日出和日落的时候,前后的光比相差太大,用M挡拍摄会产生曝光不足或过度曝光。于是我们又使用了松下 P2专门拍摄日出日落部分的延时。

CineMagic轨道的使用

为了使得整体画面达到较高质量,我们考虑拍摄运动时的延时画面。经过一番讨论后,我们最终选择了CineMagic单轴移动轨道,因为这款机器便携性、实用性、性价比上相对是比较符合我们要求的,所以选择了这套设备。

CineMagic电控轨道就是通过对轨道的精确位移和速度控制,实现移动延时摄影的功能。这款轨道可以正常移动拍摄,也可以移动延时拍摄。在使用移动延时摄影时,首先设定轨道的运行轨迹和运行长度,然后设定在此期间需要拍摄画面的帧数,如300f、200f等,这就看所需要画面长度,再结合需要间隔的时间,计算出轨道移动的时间。轨道位移的速度就通过这样来控制,当然具体的速度、间隔时间也要根据被拍摄对象来定。比如云层变化很大,风很大时,间隔时间就必须要短些,云层变化不大时,间隔时间就需要长些,在地区拍摄云层,间隔时间最多5秒就足够。

星空延时摄影

星空延时摄影对于拍摄地点要求比较高。首先拍摄地点周围必须没有一丝光污染,所以在城市周边肯定不行,(当然,特殊要求的除外)。因为城市夜晚的各种光亮会使得低空的光污染很严重,所以最好在城郊或者是野外拍摄。

星空延时拍摄时,周围也不能有其他任何光源,哪怕是一点点微弱的光都不行,因为星空延时的曝光时间都比较长,都会在20秒以上,在长时间曝光下,微弱的光斑都会很亮。所以,我们这次拍摄星空延时基本都是选择在拉萨的周边,以及河谷、山脚等地区。

在拉萨夜晚拍摄延时具有非常大的天时地利条件。首先在高海拔地区,夜晚空气非常通透,而且拉萨在10月份进入秋天后,空气清晰度增加,所以在拉萨夜晚拍摄星空有非常明显的先天优势。通常在肉眼观察下,都能看到满天的星星和银河的星团、星云。

拍摄星空延时摄影一般必备赤道仪。但这次拍摄没有使用。原因有几点。第一,虽然星星有位移,这对于图片来说,也许是个硬伤,但是我们本身是延时摄影,拍摄星星的运动,重点是星星运行的轨迹,所以这个位移是可以接受的。第二,对于整幅画面来说,星星毕竟是个光点,如果不放大看,肉眼几乎是看不出其模糊效果,基本还是一颗一颗的星星在那里。第三,在拍摄时,我们在极限条件下尽量降低曝光时间,从而减少星星位移的距离。第四,因为要大量拍摄星空和夜晚景色,赤道仪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拍摄效率。第一次在当雄草原测试星空拍摄后,最后一看合成的画面,效果还不错,最后就没有选择使用赤道仪。

星空延时摄影前期准备

设备保障:拍摄之前一定要给电池充满电,尽量加上佳能EOS 5D Mark II的外接电池盒。因为长时间曝光时非常耗电,而且在高海拔地区,夜晚气温较低,会影响电池的工作时间。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考虑到相机的保暖问题。因为夜间温度过低,如果镜头进雾,拍摄画面就会模糊。

掌握天气情况:拍摄当天查询夜晚的天气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高原地区,夜晚的天气变化也很大,有时往往拍摄到一半时,天空就起云,如果事先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的话,最后拍摄的画面往往就不能使用。所谓掌握天气,还包括去了解一些特殊的天文信息,比如月食、月圆之夜的最佳观测地点、是否有流星出现等等,这些对于拍摄的帮助都是很大的。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一定尽可能地去多了解并掌握一些天文知识。

户外生存技巧:拍摄延时,尤其是夜晚延时的拍摄,必须要掌握一定户外生存技巧。因为这些延时的拍摄地点往往都是距离都市、村庄、公路非常远的地方,而起大多在深谷、山顶等荒无人烟的地方,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是能够拍摄出好的星空画面。所以出发拍摄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生活保障准备,例如帐篷、睡袋、饮水、食物、手电等等。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户外生存的技巧就是必须的,比如帐篷搭在什么位置,如何辨别风向、方位等等。

地点选择

如上所述,首先选择没有光污染的地区,山谷地带最佳,易拍摄出天体运行的感觉,也就是画面中能够看出地球自转所带来的天空的相对运动。拍摄之前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光源,如附近的村庄、山路上的汽车等等,尽量避开周围所有的光源。

其次避开人畜频繁走动的地方,防止夜晚拍摄时,干扰拍摄,也避免最后画面中出现人物、动物飞奔的情况。最后,如果当天有风,一定要在脚架上悬挂重物,或找些石头压住脚架,以确保画面的稳定性。等所有准备工作准备妥善后(包括你入睡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再开机拍摄。因为在开机拍摄后,周围的任何光亮对于画面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尤其要注意手机的屏幕光、手电等等。

拍摄参数

对焦:在拍摄延时摄影时,对焦模式一定要放在手动挡,否则画面在自动对焦的情况下,合成的画面会出现喘息抖动的现象,尤其是低照度下的星空拍摄。在手动对焦的情况下,可以先试拍几张照片,看下效果,也可放大看下焦点是否正确,然后再进行拍摄。如果无法在机位的位置试拍,那么,建议把焦点放到“∞”,这样基本可以保证星星的焦点。

白平衡:通常情况下,白平衡放到AWB模式。除非画面有特殊要求,如拍摄星空,为了让天空偏蓝,可选择低色温。

感光度:在几次测试以后,建议夜晚拍摄的感光度选择不要大于ISO3200,否则画面会产生明显的噪点。因为拉萨整体空气污染少,通透度强,所以基本F2.8,30秒,ISO2500这个曝光程序就能拍摄出星空效果,而且是相对不错的曝光组合。不过这都需要根据拍摄的地点、天气情况变化,如有月圆之夜,有无其他光源等等。

此外,在光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慢快门,使用小光圈,以得到大景深,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前景实星星虚或星星实前景虚的情况。

星空方位

星空的延时拍摄中,天体的方向,机位的朝向都极为重要,北极星和银河的位置会影响画面效果。具体体现在:1.银河会围绕北极星逆时针转;2.画面中北极星的位置可以决定星星在画面中的运动速度,同样间隔时间,画面中北极星越居中,呈现星星运动的速度就越慢,银河在运动中也基本不会出画,反之越快;3.星空拍摄中,要摸清星际和月亮运行规律,避免拍摄一半的时间里月亮就下山了或者银河已经运动出画。在没有天文知识支撑的情况下,只有在野外多呆几个晚上,摸清楚规律后再拍摄。

画面前景

如果只是单纯地拍摄星空的话,在许多地方都可以拍摄,没有地域特点,不能体现这是的星空,所以我们在拍摄星空时,尽量考虑画面的前景设置。

在拍摄星空时,周围其他景色也不全部都是黑的,也会有一点密度,尤其是对着星空拍摄时,周边的山体、树木往往会呈现出剪影效果,有一点点轮廓。但这个密度的效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而且也不能体现的特色。所以后来我们拍摄时,选择了玛尼石、雪山、白塔等等,这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性物体作为前景。

选择前景后,又必须解决一个问题――补光。因为如果没有补光的话,在一片夜幕下,前景根本体现不出效果。我们先后也尝试了很多种方法,包括用发电机给一个小功率的台灯供电等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因为这个光源必须要稳定、持续时间长、功率小,最后发现采用老式的手电筒效果最佳。所以最后往往选择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前景,用老式手电筒从远处稍微补点光,这样出来的画面会更有些层次。

另外,星空拍摄中,如果没有月亮,画面会比较通透,对比度高,天空呈黑色。有月亮的情况下,有很多选择的空间,以及多种拍摄可能。首先,有月亮时,整体亮度会提高,所以曝光程序可以尽量往画面细腻上靠。其次,月亮在镜头中时天空会泛蓝,而地面或者前景会产生光影变化,这是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其实夜晚在月亮的照射下,整个地球也会有光影变化,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很神奇。首先,因为曝光原因,月亮在画面中会产生类似太阳的效果,加上地面景物的光影变化会让人产生错觉,太阳和星星在同一个画面里出现。我们开始拍摄时,也很回避月亮。因为月亮的照度与星星和天空比起来,反差太大,如果按星空正常曝光,月亮必然曝光过度;如果按月亮正常曝光,星空必然不足。所以一开始,我们尽量让月亮不要出现在画面中。直到快到中秋节时,突然觉得夜晚的光影变化也挺有意思,于是做了尝试,发现效果很好。所以如果有月亮的情况下,你可以拍摄地面的光影变化,月亮的运动,星空的运动等等。

我们很少去静静观察一座城市的夜晚,其实夜晚的城市非常优美,拍出来的延时效果也很震撼,这就是时间的艺术。

在不同天气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画面的曝光,尤其是有月亮时,要照顾画面整体曝光,还要考虑到月亮落山后的曝光,有时还有月亮中途进入云层的情况。如果夜晚拍摄时天空有薄云,星空同样可以拍摄,也会出现别样的效果。如果云层厚,拍出来的效果会和白天没什么区别,就可以直接放弃了。

拍摄时间

一般来说,夜晚星空拍摄的最佳时间在后半夜。特殊地理环境下的设备调试更耗时间,我们有时光调试设备就需要2―3个小时,所以拍摄基本放在半夜1点以后最好。一来半夜以后的活动光源减少,光污染较少,人们基本都入睡。二来半夜以后出来活动的人比较少,拍摄环境比较宁静。三来,后半夜的天空密度、通透度以及星星的亮度等较前半夜好,尤其在凌晨3点至6点太阳出来之前,这段时间天空会慢慢呈现蓝色,只不过,此段时间内,星星的亮度会慢慢减弱直至天亮,不过这又是另一番效果。

拉萨的天空范文第5篇

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建筑,那就是布达拉宫,除了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故事与之相关外,它还是很多虔诚朝拜者的目的地,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来讲是个既神秘又神圣的地方,而布达拉宫一直是很多有着梦想的人的一个符号。也许在您印象中的布达拉宫就是那固有的模样。本期编者将告诉您,其实布达拉宫还有很多不同的面貌,只要拍摄的角度不同,就会为您展现一个味道完全不同的神圣殿堂。

布达拉宫晨曲,1994年 卞志武摄

林哈夫4×5相机,210mm镜头,f/16,1/8秒,采用三脚架,富士反转片。本作品被选作我国第一本布达拉宫画册封面照片。

春到布达拉宫 张洪涛摄

尼康D700,14-24mm f/2.8镜头,光圈优先模式,f/22,-0.3EV,ISO200

名家点评:

这幅作品应该能看出作者当时是没有办法中想出来的办法,实在没有合适的前景了,用超大广角加上柳枝形成了前景,通过这个前景来美化画面,是个讨巧的方式。不过这种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有个弊端,就是让建筑物变形太严重了,应该通过后期软件再进行调整。

名家点评综述

以前大家看到最多的可能是布达拉宫的正面照片,本期刊登的这几幅作品总体说拍得都非常不错,展现了布达拉宫的多个角度,从侧面到背面,从早上到傍晚,甚至晚上,各个时间段也都有涉及。大家知道,在拍摄本身就不容易,想拍到与众不同的作品就需要动脑筋,从本期这几幅作品就能感觉到,它们的作者都是为了拍好布达拉宫动了脑筋,选取了多种时机和多个角度来表现。有些作品甚至比我当时拍摄的布达拉宫还要好。

这几幅作品中《梦幻布达拉宫》拍摄的角度应该最新颖,让人耳目一新。《霞光中的布达拉宫》的技术水平较高,拍摄时机掌握得很好。

这几幅作品的拍摄者都是想从那种司空见惯的拍摄角度中有所突破,都进行了仔细研究和探索,值得肯定。除了这几幅作品的取景角度之外,其实还有其他角度可以拍,比如在拉萨河对面山上可以拍。1994年,我在拉萨河对面拍过,不过后来河边建了不少楼,现在那里已经拍不到我原来拍摄的那种效果了。另外,在拉萨电视塔也可以拍,也是一个不一样的拍摄角度。

像布达拉宫和天安门这种大家都拍的题材,更需要多研究,而且我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拍摄方式和拍摄角度出现。

霞光中的布达拉宫 郑久兴摄

尼康D700,24-70mm f/2.8镜头,手动曝光,f/16,1.5秒,ISO100

名家点评:

这是日出前的布达拉宫,曝光很准确。在拉萨能赶上这么合适的早霞不容易。早霞与路灯的色调相呼应,又与天空的色调形成对比,画面由蓝、红、白三种颜色构成,给人很醒目的感觉。

拉鲁湿地的守望 赵利山摄

摄于拉鲁湿地,佳能EOS550D,EF100mm镜头,手动曝光,f/8,1.5秒,ISO100

名家点评:

作者是在远处的一处湿地拍摄的,也是一个很少见的拍摄视角。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水中布达拉宫的倒影,这种倒影也增加了布达拉宫的神秘感和画面的动感。这样在画面中存在了多种对比,既有动静对比,又有色调对比,既有正反对比,又有虚实对比,拍摄得挺成功。

梦幻布达拉宫 张凤春摄

Pentax 645NII,150mm镜头,f/22,1/6秒,富士RVP 50胶片

名家点评:

布达拉宫本身就具有神秘感,作者利用水中的倒影来表现布达拉宫很合适。如果水面太静,那么水中的倒影就会和真实的布达拉宫一样,反而少了味道。作者就有意等到水面起了波纹,成为一种虚幻感觉的倒影时才拍摄,既增加了动感,又增加了神秘感。

布达拉宫夜景 徐丽莉摄

佳能EOS5D Mark II,EF24-105mm f/4L镜头,f/5.6,0.8秒,ISO200

相关期刊更多

西藏艺术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

西藏体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藏自治区体育局

西藏医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藏自治区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