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药鉴定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药定学;自主学习;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71-02

《中药鉴定学》是我校中药专业大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了《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而开设的专业课程。在整个中药专业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是以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为研究对象,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品种混乱、质量低劣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等相关问题的应用性学科[1]。课程内容之繁杂,涉及的知识领域之广泛,需要学习对象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较好的实践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学好此门课程,在生产实践中更好的应用中药鉴定技术。

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发现,对于这样一门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的课程,单纯以“教师”为授课主体,“学生”为授课对象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课堂教学进入被动的状态。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富有激情的授课过程并未收到与之相应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未有所提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途径日趋多元化。加之90后的学生群体追求独立的个性特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下,难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提高《中药鉴定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洛斯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提出了“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实践者的广泛认可。所谓自主学习是以尊重学生个体特征为前提,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营造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独立创造的教学环境,以达到开发学生潜能,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2]。这与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所提出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在《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一定程度激发学生潜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主动学习过程。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个性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尊重,学习效果得到相应的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传统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将教学中的经验进行如下的总结。

1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和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在每堂课程结束前,教师根据下一堂课内容中涉及的有关中药鉴定学研究热点、社会关注焦点、与实际密切相关联的有趣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学习任务,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查阅资料、课前预习等形式在课下完成学习任务。在下一堂课程伊始,学生将分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总结,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对问题进行讨论、解答、汇报,能够基本上掌握本堂课程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同时带着小组未能很好解答和理解的问题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设置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习效果。

2 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

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划时代的信息技术变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自主学习平台,是促进自主学习教育模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通过建立《中药鉴定学》网络课程平台,教师可以将查阅的最新资料、科学研究成果、授课视频、教学资料等上传至网络课程与学生分享,使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对于上课未能很好掌握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课件、教案等资料进行再学习和再掌握。同时构建网络题库,设置章节及单元小测试,学生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后,通过小测试以检测自学的效果。随着网络课程不断的完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学课程的内容,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3 灵活多样的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结合中药鉴定学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适应社会对中药专业人才需求,提高生存技能打下基础。目前在我校中药专业学生中主要开展如下几种实践活动。

3.1 收集中药材标本 《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程中,提供常用的中药材饮片约260种,而市场中流通中药材约3000种,常用中药材约1200种。可见,仅仅掌握课本中常用中药材的鉴别是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中药鉴定技术的需求。因此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实验室未能提供的而在临床中常用的其他中药饮片、原药材,或伪品药材。将其放置在固定容器内,作为标本供全体学生及下一届学生参考学习。

3.2 制作中药鉴别树状图 通过中药鉴定学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如何鉴别一味中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课本中的重点药材平均分配给班级中每一位同学。学生对所分配的药材制作中药鉴别树状图,图中包含与药材鉴别相关的所有内容,并辅以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一味药材鉴别的所有信息。学生将制作好的树状图发给教师,教师针对每位同学制作的情况加以点评、赋分并反馈给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达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境界。

3.3 组织各种形式的中药鉴别竞赛 为激发学生学习中药鉴定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每年开展以促进和提高中药鉴定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为目的的不同形式的中药鉴别竞赛,如中药性状鉴别口诀编写大赛、中药饮片鉴别大赛、中药粉末鉴别大赛、中药伪品鉴别大赛等。在竞赛过程中,学生自发的努力准备,反复操作练习,团队互帮互助,进一步夯实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极大的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的使命感。

4 自主学习效果评价模式的研究

自主学习教学模的顺利开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对每一位同学建立自主学习过程评价档案,评价中包含:课前准备、课堂汇报、小组互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竞赛得分、随堂测试、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综合以上得分后给予总评成绩。以总评成绩综合评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学习效果的评价,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更新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

综上,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习对象,不断创新、敢于破旧立新,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在实践中常思考、善总结,寻找适应《中药鉴定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4.

中药鉴定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数码互动实验教学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院校中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运用中药专业各门基础知识的特点。笔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模式重新设计,现总结如下。

1专业现状

1.1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

中职学校录取的“问题生”日渐增多。这些学生包括相当一部分的家长普遍认为,没能考上高中,随便找所职业学校就读,有个出路就算了。学生专业的选择也是服从家长的安排,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和前景茫然无知,更毋庸谈兴趣和热爱,从而导致对专业漠然,缺乏理想抱负,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学习态度上,求知欲低,主动性差,上课睡觉、聊天、玩手机等现象严重。因此,中职专业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

1.2课时分配不合理陈旧的教学理念

往往提倡“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而这门科目恰恰是非常需要直观地教学,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和岗位工作的要求,广东省江门中医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中药专业学生最起码要能辨认300种常见中药材,而中药鉴定学实验课总课时90学时。其中,观察药材显微特征实验课占70学时,而中药材的辨认仅有20学时,导致学生对中药材鉴别能力的低下,教师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学生也无法达到岗位工作的要求。

1.3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模棱两可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样,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实验内容,而学生则在讲台下听教师讲述,没有充分发挥实验课的教学意义。千遍一律的讲述和微乎其微的动手空间让学生渐渐失去对中药鉴定的兴趣。

1.4理论与实践脱轨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未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无形中让学生丧失了对学习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辨别药材、药材功效及应用的掌握都有所欠缺,也导致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中药鉴定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显微鉴别照书绘图缺乏真实性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验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绝大部分为粉末显微鉴别。教师先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讲授实验内容。接下来,学生拿粉末进行临时制片和显微观察。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有些学生草草做好临时制片,压根不看显微镜下的特征,凭着自己本有的绘画基础,依葫芦画瓢把书上的图照着画下来。另外一部分学生,从制片技术到粉末观察,都非常认真,动手能力很强,对特征也掌握地较好,但是无奈于绘图水平低,导致实验报告完成的质量低。而学生太多,教师无法一一确认学生显微镜下的特征,只能依靠学生的实验报告来评价学生对实验内容掌握的程度。这样就导致了不认真操作的学生存在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而认真操作的学生因为不会绘图导致实验报告低分,大大打击了他们对实验课的积极性,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实验课的学习效果。

2.2实体药材辨别比重过小

显微鉴别居多,观察药材较少,很多学生对粉末特征的了解很模糊甚至看不懂,虽然显微观察也很重要,此科目也作为考试科,学期末进行单列算分测试,但每次考试结果都不理想。最重要的是,毕业生反映,显微这一鉴别方法在工作岗位上几乎用不上,而最重要的中药材的辨认在实验课程中反而没有重点掌握。

2.3设备闲置使用率低

目前,学校实验室存在设备闲置、使用率低的不良现象,过去老前辈留下来的仪器设备无法善待运用,或者现在实验课的安排不能物尽其用。

3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具体改良内容

3.1实验手册的改良

实验手册未能编写与教材相适应的实验内容,给教学工作带来不便。为了让学生把实验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工作岗位,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针对学生对中药性状鉴别和功效应用的要求,我们需要重新修订《中药鉴定学》实验手册,鼓励教师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加大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实验课程设计,保证实验课的有趣性和多样化,做好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的衔接。

3.2实验环境的改良

3.2.1营造中药文化环境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中药专业的学习氛围,我们把中药鉴定实验室的三面墙都充分利用起来,在其中的一面墙上挂上了戥称,旁边贴上了“十八反”和“十九畏”的禁忌口诀歌,时刻提醒着学生在调剂过程中要注意配伍禁忌。另外一面墙则贴着一些常用的方歌,在第三面墙上贴上了50种常见中药饮片以及原药材的清晰彩图并在下方把中药专业要求必须掌握的300种中药装在透明的盒子里。一套按照药用部位分类,一套按照功效分类。学生在中药鉴定实验课上可以通过眼看、手摸、鼻闻等直观药材实物的鉴别方法,更熟练地掌握药材的性状特征,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轨。本实验室同时在第二课堂和自修的时间对学生开放学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和有效管理学生的业余时间。除此之外,中药鉴定实验室的改良也为往后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中药传统技能竞赛选手的选拔和培训奠定了基础。

3.2.2引进高端设备

学校在今年购入80台双目显微镜、2台可视性显微镜、2台实物投影仪、2台50寸多媒体触摸屏和配套电脑均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以前制作的幻灯片经投影仪投影后,模糊且不真实,看到的显微特征和实际显微镜下的粉末特征完全不一样,无法真实地将特征准确地绘出来。而可视性显微镜可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在课堂中与学生显微镜联网,同步观察每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特征,并且可以通过高清投影至多媒体触摸屏上教师可以通过触摸屏上真实的图像对学生进行讲解,还可以放大缩小。比如在观察木栓细胞时,很多学生无法辨认,教师可以使用某学生制作的临时玻片中的木栓细胞作为示范,再通过触摸屏放大倍数展示给学生看,对其特征进行详细的讲解后,学生均能准确地找到木栓细胞,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也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还能通过观察每个学生显微镜下的画面,及时发现学生制片技术的问题,指导学生改正,现场解决学生疑惑。

3.3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良

都说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兴趣。那如何调动一个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是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和更新的重要课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果。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是否能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情绪和意志领域,是否能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如果都具备了,那么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

3.3.1用不同的小游戏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

在实验课中,可多设置些小游戏。例如针对中药功效的课,教师在乒乓球上写上“解表药”,然后让学生到药材中去找出解表药,然后在解表药中按照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分组比赛,按准确率得分,可以用实验报告加分的形式奖励,也可以用罚搞卫生等作为惩罚。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参与度。再比如教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药材性状,可以把实验课堂教师提供好的药材,让学生按照药用部位、药材颜色、质地或者气味等,进行归类。另外,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功课,课堂上讲述一些有趣的中药小故事,例如“断肠草”的故事——神农氏从小聪明过人,经常帮助周围的人解决难题。相传,神农氏有着一副透明的肚肠,能清楚地看见吃到腹中的东西。为了寻找能解决群众疾病苦痛的药材,他尝遍百草,哪怕中毒也在所不惜。有一次,吃到一种叶片对生的藤。藤上长满了淡黄色小花。于是,放进嘴里咽下。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毒性发作很快。当他还没来得及吃下解毒的药时,已经发现自己的肠子已经断成一截一截的了。这位尝近无数草药的神农就这样断送了自己的生命。因此也被称为“断肠草”。近年,全国各地也出现多起误食断肠草以为是金银花而丧命的案例。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辨认断肠草的原植物特征和药材性状特征。通过这样有趣的中药小故事,更能加深学生对中药材鉴别的认识,加强对中药功效及药名和药材性状特征的掌握。

3.3.2应用信息化教学

教师多做生动有趣的实验微课,在微课中可加入一些关于某些药材的经典故事或现代的药材应用实例,帮助学生对药材的来历、性状特征、功效应用的记忆。现在,学生手机的使用普遍率高达99%,甚至很多学生都用两部手机。上课玩手机的学生也非常多。利用这一现象,用智能手机来实现信息化,用多种信息化平台来进行实验微课的播放、实验报告的完成等来增加学生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实验课兴趣。这种直观形象的呈现实验内容能增添实验的娱乐和互动性,也让学生乐于参加到这种信息化的学习过程中来,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3.3.3通过课堂的加分制公平合理评价实验报告

刚才提到实验报告仅靠绘图功底或者抄袭来完成的。为了提高对实验报告评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堂的独立操作能力打分,可以为按照我们课堂中的小游戏或者小竞赛的得分,来综合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这样也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对课堂内容的完成度。

4小结

中药鉴定学范文第3篇

>> 中药鉴定学教学探讨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对《中药鉴定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高职中药专业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显微鉴定法在《中药鉴定学》理论教学中的改革初探 《中药鉴定学》教学探析 中药鉴定学教学体会 高职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的实践教学初探 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中建立实践基地的探讨 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实践教学的研究 教育统计学中国化进程及学科建设的思考 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和学科建设问题 系统论在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对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与学科建设的探讨 加强高校畜牧学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探讨 数字化技术在工程图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数字化平台的应用研究 浅谈数字化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人体寄生虫学数字化标本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随着教学改革在高等院校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已渐渐显示出它特有的优势,并为广大师生接受与认可。此种教学模式对数字化教材要求很高,需要设计和制作高质量的数字化教材。当前数字化教材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媒介,因此下一步我们将链接搜索引擎和各种教育网站、专业网站、主题网站等社会资源,开发具有符合实际、及时可信、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可操纵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的数字化教材。包括数字音频、教学视频、多媒体软件、专业网站、E-mail、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以及数据库等等。

2.2.1.3完成自我学习评价软件-中药鉴定学在线考试系统,所有考试题型全部由系统自动判分,可以设定是否要进行试题答案解析和分数显示,考生是否可以查看自己试卷的权限。用于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系统的远程管理功能非常强大,提供了分类查询、分类打印、分类删除、分类试卷查看等功能。

2.2.2《中药鉴定学》数字化教学方式的构建

笔者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协商讨论,并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收集、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具有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几种途径[11-12]。《中药鉴定学》数字化教学流程见图1。

力求在教与学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师课程重建、课程开发、教学过程重建能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上求得突破。

教学素材库包括了电子教学大纲、电子教材、授课教案、网络多媒体课件、授课录相、作业习题、网上测试系统、常见中药材饮片图库、伪品药材图库等,笔者已经完成了电子教学大纲、电子教材、部分授课录像、大部分网络多媒体课件、授课教案、作业习题等内容,正在完善常见中药材饮片图库、伪品药材图库。笔者与广东力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正进行虚拟实验情境的设立,计划完成显微测量、中药材常规检查、120种重点药材的性状鉴别、40种中药材横切面组织与粉末的显微鉴别、2种未知药材混合粉末的鉴别等内容。

测评系统已经完成题库建设,初步完成自我学习评价软件――中药鉴定学在线考试系统。拟将系统测评结果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评价相结合,作为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最终评价。评价部分占最终课程期末成绩的比例为20%~30%。

以中药鉴定学精品课程网站为平台载体,综合教学素材库、虚拟实验情境、测评系统、讨论交流工具,创立药材鉴别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实践,完成每种药材鉴别知识框架的构建。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和异议,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习个体的不同,可以逐个地进行不同层次的引导和启发,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的形式,建立公共分享系统,如微信群,让学生可以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信息教学模式,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了一个“轻松-开放-趣味性强”的新型教学氛围,使这种信息教学模式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体,创建一个完整的创新教学模式[13-14]。

2.2.2《中药鉴定学》数字化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3次专题探究:中药鉴定学的历史与发展、药材的经验鉴别、药材市场调查。利用湖南邵东廉桥中药材专业市场和长沙高桥药材大市场见习环节,或其他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课外分组,以报告或课程论文的方式完成,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完善中药鉴定学知识体系。

最终建立以“情境探究学习”模式为主,“药材市场―专题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模式为辅的中药鉴定学数字化创新性教学模式,达到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中药材真伪鉴别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目标。

3小结

在网络数字化的学环境下,教学模式必须不断更新,使教学数字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教学的培养目标。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新模式,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纵观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模式,都已经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富饶的学习宝库。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成果,为自己终身的学习建立起一个知识资源宝库。对于学生来说,拥有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

本研究完成后,对中药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拓展《中药鉴定学》教学的时空界限,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和主观能动性;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中药专业的教育资源质量,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共享。不仅在校学生能受益,而且社会上的中药从业人员也能受益,对中药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将发挥重大作用。同时,能够在社会上普及中药鉴别的科学知识,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作出积极贡献[15-16]。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

[2]唐科莉.为21世纪的数字化世界做好准备―澳大利亚《2014年国家评估项目:ICT素养报告》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6,(3):50-55.

[3]林亮亮,腾兴华.浅谈数字化学习[J].Software Guide,2010,9(7):184-186.

[4](美)葛洛蒂,(中)张国治.数字化世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5]赵蔚,余延冬,张赛男.开放式e-Learning解决方案个性化推荐服务――一种面向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服务模式的探索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110-116.

[6]周媛,吴文春.情境学习观点对数字化学习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8,(8):74-76.

[7]刘玲玉.英国高校教研态势初探[J].学园,2015,(29):8-9.

[8]胡晓虹.美国数字化学习市场正掀起创新风潮[J].中国远程教育,2008,(2):78.

[9]王功亮.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学周刊,2016,(3):20-21.

[10]祖宁,王运武,李子运,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视觉要素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4):11-15.

[11]罗莉.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190.

[12]张金龙.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的有效利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5):135-137.

[13]颜笑健,龚丽华,陈莉锋.数字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研究,2014,34(4):469-470.

[14]刘静.关于高校数字化教学建设的思考[J].三峡高教研究,2010,5(1):25-27.

中药鉴定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药鉴定 中药标本 类取象 价值 教学应用

对中医药院校中制药、中药、中医以及营销等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较高的中药鉴定能力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达到这一要求,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珍贵的教学资源,在中药标本馆中结合各类中药标本讲授部分中药鉴定课程,理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将其具体方法作如下探讨。

1 要求学生对结合标本的学习要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中药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时须结合大量标本才能切实提高其鉴定水平,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中医药人才。而中药标本馆正是具有大量标本的地方。我院中药标本馆始建于1959年,现有面积500 m2,设有浸制标本展室;药用动物、矿物标本展室;腊叶、生药标本展室,共有各类标本1500余种,其中不乏稀有与珍贵标本。虽然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幻灯片、图片以及某些实验室的部分标本,使学生对中药材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从真实性及品种、类型、规格、数量等方面与标本馆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至于贵重、稀有类标本的状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要求学生要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切实提高中药鉴定水平。

2 中药标本馆应有良好的陈列方式

现在我们以腊叶、生药标本为例,对其陈列方法作如下探讨。我们将腊叶标本与生药标本置于同一个展室,腊叶标本放在展架上,展架的下半部分是一个柜子,柜子的台面可以用来放置与展架上相同品种的生药材标本和中药饮片,台面下的柜子里可以放置备用药材。这样在讲解时可以互相参照,使学生既能看到原植物的特征,又能看到生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特征,更况且有相当一部分药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中药名称,其功效主治亦不尽相同。这样将原植物与其药用部分放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比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可以听、还可以摸、可以闻、有些药材甚至还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少量的品尝。我们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题,谈感受。这种集近距离教学、实物教学、联想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易于理解,记忆深刻。

3 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3.1 精要讲解,分组教学 由于中药品种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往往耗时、费力、效果差。另外,由于标本馆的场地不同于教室,需要将学生适当分组,排列整齐,使秩序井然。讲授时也要不同于教室授课,应该密切结合标本,牢牢地把握标本的典型特征,精炼、准确、生动地进行概括描述,方可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2 参照标本,比类取象根据中药标本的具体特征,教学时恰当地采取比类取象的方法,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所谓中药鉴别的比类取象,就是把中药最富有鉴别意义的特征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联系和比较,找出相似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以简洁形象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比喻。这种归纳形容中药特征的方法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可见到这一方法的运用,如雄黄为“黄金石”[1],乌头为“乌喙”[1]等。

3.2.1 用动物的全体或某一部分来形容比喻药材的形态如对于药材的外形,常用“……头”“……尾”“……形”“……状”表示。一般将根或根茎上端称为“头”,如人参的“芦头”、西党参的“狮子盘头”[2]、防风的“蚯蚓头”[2]等。将根及根茎下端称“尾”,如白薇的“马尾”,水独活似“牛尾”等。将药材的整体外部形态称为“形”,如补骨脂“肾形”、鸦胆子“卵形”。“状”指整体状态,如川芎“拳头状”、味连“鸡爪状”等。

3.2.2 用熟悉的物体形状比喻药材外形常用的有“圆锥”“圆柱”“纺锤”“球”等形容药材的外形。如黄芩“圆锥形”、党参“圆柱形”、香附“纺锤形”、天南星“扁球形”等。另有一些用生活中其它事物或形象来描述药材外形的,如黄连的根茎形如“过桥”[3]、巴戟的根部状如“连珠”[3]。松贝母形如“怀中抱月”[3]、炉贝母具有“虎皮斑”“马牙嘴”[3]等。

转贴于

3.2.3 以药材表面的“纹”“皱”“沟”“槽”“疤”“点”“眼”为药材鉴别的要点“皱”“纹”“沟”“槽”是由于药材干燥皱缩出现的各种凹陷或突起。天麻的“竹节环纹”、黄芪的“纵皱”远志的“横皱”何首乌的“纵沟”、拳参的“凹槽”,这些都是存在于药材表面不同凹陷程度的特征。“疤”多指较大的痕迹,包括叶柄痕、支根痕、皮孔等。“点”多指较小的痕迹,如饮片面上的维管束、须根痕、根上的生长点。“眼”则是药材表面呈现出来的凹陷或细孔。如天麻的“肚脐眼”、银柴胡的“砂眼”。

3.2.4 以药材的不同颜色为鉴别要点在以不同颜色为鉴别要点时,常常使用复合颜色及大家熟悉的物质进行描述,如、银白色、金黄色、桔红色、炭黑色等。如把血竭比作“猪肝色”,天南星为“粉白色”,珍珠母为“色如彩晕”,北苍术断面有“黄棕色油点”[3],这些都属于颜色的特征。另有一些药材具有光泽,如生石膏白色有晶体样光泽,朱砂具“镜面”光泽,紫灵芝显生漆样光泽等。

3.2.5 对药材断面的鉴别

药材的横切面:主要观察其皮部与木部的状态,维管束的排列和射线的分布所形成的图案以及有无油点等特征。如、甘草的“心”,防己的木质“车轮纹”,大黄的“星点”,苍术的“朱砂点”,大黄、何首乌的“云锦花纹”,黄芪的“金井玉栏”,商陆的“罗盘纹”,肉豆蔻的“槟榔纹”等特征。

药材的折断面:药材的折断面同样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折断时要看其有无尘粉、响声、折断难易程度等。断面要看其颗粒性、纤维性、粉性、油性、角质状况、平坦或粗糙以及有无胶丝等。如甘草折断时有尘粉;杜仲折断时有胶丝;苦楝皮折断面分层;厚朴折断面有亮星等。

3.2.6 气味的鉴别

气味由药材的内部成分所决定,故能反映出药材的固有特性。 如山豆根具有豆腥气;薄荷有清凉气;大黄、牛黄有清香气;八角、肉桂有芳香气;阿魏有蒜臭气;白鲜皮有羊膻气;紫河车有腥气;琥珀有松香气;黄精有焦糖气;鸡矢藤有鸡屎样臭气等。

3.2.7 滋味的鉴别

以口体验药材的味感,具体的应用方法有舔、嚼、品尝或吞咽等。用舔的方法可体会药材表面的舌感,如龙骨有吸湿性、舔之黏舌;石斛、黄柏舔之滑腻。用嚼的方法可体会其黏牙、砂砾感和唾液的颜色,如茯苓粘牙,大黄有砂砾感,黄柏可使唾液染黄等。品尝或吞咽则可体会其滋味或刺激性,如细辛“味辛辣、麻舌”[4]麝香“香气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4]。有些药材滋味复杂,我们可以根据感觉的先后不同加以形容,如蟾酥“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4],天然牛黄味“微苦后甘”“芳香清凉”[5]等。

4 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学生对中药材鉴别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反复渐进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细心,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时要有重点,有准备,最好是带着问题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意见。这样,师生之间互动起来,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安徽中医学院.增图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59:185,282.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38.

[3]李家实.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9.

[4]张钦德.中药鉴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0, 410.

中药鉴定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阶段;体育;学习习惯;学习兴趣

新课程实施了一段时间了,新课改的雷声也有渐去渐远之势。触目所及,笼罩在莘莘学子头上的仍然是应试教育这片乌云。更为严重的现象是部分学校迎合社会竞争恐慌的心理,以非常规的教学模式杀鸡取卵,通过超负荷的学习来透支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政府新课改的风吹的多么强烈,他们宛如躲在宁静的港湾里,我行我素,好像所谓的素质教育和他们无关。这是一个怪现象,然而,却是一个被广泛接受肯定甚至鼓励的事实。这种做法无疑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大相径庭、背道而驰。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把握时代的主潮流,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们应该得风气之先,自觉地吸收新的教育观念,并身体力行。

新课改理念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指对个人的充分尊重和各种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则是教育要立足长远,为个人长久的学习负责任,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中学生而言,有三件涉及长远的事是在中学阶段必须要完成的。

一、要练成一个健壮的身体

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身体的发育期,也正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期。一副好身体可以相伴人的一生,无疑可以延长人的生命。而一副孱弱的身体往往导致夭折,多少理想和抱负不得不戛然而止。古代有“闻鸡起舞”的故事,近代有那些革命先烈为国家而加强锻炼的事迹。主席少年时期就坚持用冷水洗澡,从未间断过身体锻炼,游泳成了他的最爱。强健的体魄使他走过了千山万水,经历了艰难险阻。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许多学校没有体育课,有体育课的学校体育课也上的不认真,或者上的过于认真。体育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强健的身体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尽管大部分学校有晨操,也有的有课间操,但我认为都在量上不够,而且,更需要指出的是,都没有对体育课有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从强身健体的角度去提高学生的认识。

现在的学生已经失去了放学后参加体力劳动的机会,又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身体越来越孱弱。这不仅影响到这一代人身体的健康,还影响了这一代人的精神品质。没有强健的身体就没有奋发的精神,也就没有足够的精力。一个男孩如果丧失了进攻性,失去了男人本应该有的粗犷,那将是整个国家的悲哀。

二、要养成几种学习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好的习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

首先,要勤作笔记。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又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记老师教授的重点知识;二记课外学习的概要;三记名篇名段,寻章摘句;四记自己的心得体会。

其次,要用背来积累。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习惯和基本技能。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破它用得很好,只有反复诵读,记背牢靠,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巴金和茅盾熟都背《红楼梦》,像《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之类,都是古代必背的,西方的人都要背诵厚厚的《圣经》。可以这样说“无背诵无以成知识”。

最后,要养成问的习惯。学问的含义就是学习和发问。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思考和进步的交接点。《学记》里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就是共同学习的,有了疑难,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还要善于向老师发问。还可以利用字典、书本、互联网来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解决疑难。很多同学不善于发问,也有的不想发问。独立思考固然是学习的好品质,但这和善于发问完全是两回事。

三、要培养起对某一学科浓厚的兴趣

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国大学的教育现状堪忧,学生们普遍有种厌学情绪。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到考试的时候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据统计,公共课的逃课率达到50%,专业课的逃课率也达到了40%。这些数字实在是触目惊心。究其原因,和中小学涸泽而渔透支学生体力和智力的做法有紧密联系。本文前面提到的教育模式尽管能够取得考场的胜利,但却让学生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