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周期;典型周期;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53-02

1 引言

经济周期波动的问题是宏观经济学领域一个古老而又活跃的话题。一国经济的波动不仅会影响到本国经济的健康正常运行,还会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尤其对于当前国际间合作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往来日趋频繁的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的紧密,其造成的影响及对其研究的意义也更加深远。

2 中长期波动态势分析

我国推行全面的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本文将以1953-2008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波动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中长期波动特征进行分析。按照“谷一谷”法划分,我国宏观经济在这56年间经历了10个经济周期。其中,第10个周期开始于2000年,至2008年已历时9年,但尚未完成,暂以2008年作为第10轮经济周期的谷底年份。从我国1953-2008年间产出增长率的变化可以看出(如图1),我国经历的10轮经济周期中,改革开放前后各有5轮,但是其波动的态势却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图1 1953-2008年中国年经济增长率的变化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周期中长期波动的经典周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从各轮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来看,改革开放以前的波动幅度较大,峰位较高,谷位普遍偏低,改革开放以后的波动幅度逐渐减小,峰位有所降低,谷位明显上升。改革开放前的5轮经济周期的波幅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最大的竟达到了48.6个百分点,最小的也有10.3个百分点,平均波幅达到了21.98个百分点,波幅的标准差为15.83%,经济波动较为剧烈。而所有年份的最高经济增长率与最低经济增长率都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周期波段中,1958年的产出增长率最高达到21.3%,次之为1970年达到19.4%,而最小的波动谷位出现在1961年,经济增长率下降了27.3%,说明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波动起伏较大,有“大起大落”的态势。与之相比,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周期的波幅变动明显较为缓和,最大的波幅也只有7.8个百分点,平均波幅为6.26个百分点,波幅的标准差仅为1.38%,比改革开放前的下降了14.45个百分点。在波动的峰位和谷位上看,改革开放以后的各轮经济周期的波动峰位相对稳定,其中最高的峰位为15.2%,最小的也达到了11.6%,尤其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年经济增长率基本都在8%以上,可见我国的经济逐渐运行到“高位一平缓”的发展阶段。 第二,从各轮经济周期的波动峰位与谷位的出现次数,以及在波峰或波谷的停留时间长度来看,无论是同一周期还是不同周期之间都有较大的差别。改革开放之前的年经济增长率多以峰谷相接的形式出现,高增长率一般只能保持一年,进入20世纪60年代只有两次在高峰附近保持了两年,分别为1964-1965年和1969-1970年,并且各周期的扩张时间长度都比较短,改革开放前的平均扩张长度只有1.8年。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从1979年开始经济增长率连续三年处于下降趋势,但是以198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中,连续三年处于上升趋势,连续四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出现了八十年代中期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而随之的经济下降也仅停留在1986年这一年。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的两轮经济周期波动都分别呈现出与以往任何一个周期完全不同的波动态势,在适度的高位保持连续的经济增长,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的最近一轮的经济周期,创造了连续七年在10%以上的高经济增长率位势持续上升的态势,这种稳定的增长使得改革开放以后的平均扩张长度达到了3年,与之前相比平均增加了1.2年。

第三,从经济周期持续时间的长度来看,九十年代以来的两轮经济周期持续时间长度明显高于之前的经济周期长度,分别达到了11年和7年,说明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经济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

第四,从经济周期波动的平均位势即平均增长率来看,各轮经济周期的差别也很明显。改革开放以前各轮经济周期的平均位势波动较大,最高的为9.23%,最低的是处于与自然灾害时期的1958-1962年,其平均位势为负值,即平均经济增长率下降了2.02%,而改革开放以前五轮经济周期的平均位势仅为5.86%,说明1953-1976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不高,经济增长率不稳定。与之相比,改革开放以后的平均位势为9.79%,高于改革开放以前3.93个百分点,在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以后的三轮经济周期的平均位势均在10%以上,尤其是1992-1996年和2003-2007年,年经济增长率连续保持在10%以上,表明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以较高的增长率平缓稳定的增长。

第五,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特征呈现逐步增强的态势。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周期波动总体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对称性,而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周期波动非对称性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扩张阶段与紧缩阶段的持续时间长度与力度上。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上升阶段与经济下降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大致相同,而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周期波动,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的两轮新的经济周期波动,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却差别很大。从1991年开始的经济周期,仅用1991年和1992年时间就达到了此轮经济周期波动的峰位14.2%,却经历了九年的时间缓慢下降到2001年的谷位 7.6%,即所谓的“宽带现象”。而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从开始就缓慢持续地上升,在达到2007年13%的高增长率之后,仅用一年时间就下降到了2008年的9%,比2002年9.1 %的经济增长率还降低了0.1个百分点。

3 短期波动态势分析

从我国经济增长率的中长期波动态势分析发现,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波动的幅度减小,波动的平均位势升高,周期持续时间增长,扩张长度延长,非对称性增强等,而在新时期下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又呈现怎样的特点是这一部分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以1992年-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季度增长率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经济周期短期经典波动态势特征作深入的分析,以作为中长期周期波动特征的一个有效补充,这对于科学全面地把握与认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从各个短周期持续时间长度来看,呈现“中间短两端长”的特点,平均波动持续时间为11.3个季度,标准差为18.67%,平均扩张长度为4.33个季度,表明我国经济短周期波动的持续时间差异较大,而短期扩张的持续时间平均在一年以上,尤其是在1998年以来的四个周期,其扩张季度占到总持续时间的近50%,说明经济稳定增长的持续性增强。

第二,短周期的波动幅度普遍较小,但个别周期波幅相对较大,说明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但平缓中也伴随着较大起伏。波动峰位与波动谷位的位势都比较高,且各个周期的峰位比谷位的波动性更大,说明九十年代以来的短期波动处于在高位运行的状态。从波动幅度来看,只有第2轮和第6轮短周期的波幅在4%以上,其他均在3%以下。短周期的平均波峰为11.75%,峰位的标准差为6.25%,平均波谷为8.75%,谷位的标准差为3.58%,比峰位的标准差少2.67个百分点,可见谷位的波动性较小。

第三,从波动的平均位势来看,第1轮、第2轮和第6轮的短周期波动平均位势较高,均在10%以上,其中第1轮波动的平均位势最高达到了13.66%,短期波动的整体平均位势也有10.56%。从波峰和波谷的停留时间长度来看,峰位和谷位附近分布的点位较密集,前十年陡升缓降的态势较为明显,近十年缓升陡降的态势明显。以第6轮短周期最为典型,经济增长率由2006年第1季度的11.4%缓慢上升到2007年第3季度的13.4%,而仅用了一个季度就从2007年第4季度的13%下降到了2008年的10.6%,之后持续下降到2008年第4季度的9%,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在短期波动中更加明显。

由上分析,可以将我国1992年-2008年短期波动的经典波动特征简单概括为:短周期的波动幅度较小,波动的平均位势较高,波峰的波动性高于波谷的波动性,经济周期波动相对平缓,并呈现出较强的非对称性。

4 结论

本文从经济周期的中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两个层面,围绕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态势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典周期特征做出一般的统计分析。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差别较大。从中长期波动的层面来看,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增长率忽高忽低,经济波动急促而剧烈,呈现“大起大落”的态势;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较高水平,经济波动较为平缓,呈现“高位平缓”的态势。

第二,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逐步增强,出现了“陡升缓降”和“缓升陡降”的一些新的波动态势,尤其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呈现了所谓的“宽带现象”。

第三,九十年代以来的短周期波动与相应时期的中长期波动的态势大体趋同,但同时具有一些新的特征。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波动更加平缓,经济增长率相对稳定地保持在较高水平,经济波动在峰位和谷位的持续时间都有所延长,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持续性与非对称性逐步增强的特征在短周期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刘树成,龚益,樊明太,李强.中国工业短期波动的地区不平衡格局分析[J].经济研究,2001,(12) :33-39.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其根本在于课程教材改革。课改的基础是加强师生的互动,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突破口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核心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教师应当以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努力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学。

一、新课程改革,呼唤创新课堂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它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社会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孩子们以启迪、哺育和成长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的生命活动场所,是师生生命涌动和生存发展的重要时空。正如有关教育学家所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能有真正的生活。"

二、把探究引进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一种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而又温馨和谐的气氛,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体会思索的快乐和享受收获的喜悦,使他们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1.学生自主学习,是探究引进课堂的前提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把探究引进课堂,有利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而前提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性超前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潜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同样也具有巨大的自学潜能。

2.开放性课堂是把探究引进课堂的关键

传统的课堂是一个封闭系统,有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师围绕教案转,期望达到预定的答案。

开放性课堂是在师生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富有爱心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相互尊重与创造,是师生共同进行的美好创造活动,是老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的课程,这是课堂充满生命力的体现。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辨论会、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卡片、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考查历史遗址等等,让学生去参与实践,去感悟历史,去体验历史。

三、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方法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范文第3篇

邮票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结晶,因此邮票具有巨大分文化含量。同时,由于邮票题材涵盖面十分广泛,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所有领域,这就意味着,邮票展示了人们生活中的万事万物,甚至其蕴含的文化容量不是一般出版物可以与之媲美的。由于邮票自身的特性,导致邮票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教学作用。将邮票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其中包含的人文信息与历史功能,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邮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方法

1.利用邮票创设历史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邮票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以历史情境作为新课的导入,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开展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学习《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百家争鸣”邮票,进而向学生提问:“你知道这张邮票的名字吗?通过这张邮票你看到了什么信息?”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邮票,并从邮票中获取信心,教师再开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利用邮票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真正以邮票自身独具的文化内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进而使学生可以开展有效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促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提升,进而促使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2.利用邮票感知历史知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其中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但是由于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相应的历史现象,进而影响学生扎实掌握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因此,利用邮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并且向学生直观展示历史内容,促使学生感知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历史知识,进而构建完整的初中历史系统。例如,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改革开放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等当面的变化。但是由于学生对于改革开放前的生活并不理解,影响学生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两张描绘改革开放前后的邮票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观察邮票上的文字信息,时间信息,以及内容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促使学生理解改革开放对于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保障的变化。通过对比解读邮票,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范文第4篇

1984年和1985年,我国经济超高速增长之后,开始出现滑坡,乌家培和刘树成等人最早把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有没有周期波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提了出来。刘树成首先论证了中国的经济周期。同时,杜辉也发表了论证前苏联社会经济增长的长波运动和短波运动的论文。宫着铭第一个运用经济计量方法,为我国建立了一个供给模型,测算了波动指数,较为系统地论证了我国的经济波动。这场始于1985年的理论大突破,为我国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

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研究经济周期,首先要明确我国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几个经济周期。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的划分基本上是相同的。

施发启(2000)用转折点检验和自相关系数检验的方法对经过平滑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得出的结果证明了我国经济增长率确实存在周期性波动,而且周期长度主要为四到五年。根据从波谷到波谷可以将我国GDP增长率划分为九个周期: 1953 —1957年 ,1958 —1961年,1962—1968年,1969—1972年,1973—1976年,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1999年。

刘树成(2000)的划分除了最后一个周期是1991—1998年外,其余的与施发启完全相同。

刘恒和陈述云(2003)完全采纳了上述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有一些学者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惠琦娜(1998)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1976—1981年,1981—1986年,1986—1990年,1990—1996年。黄桂田(1999)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4次经济周期:1977—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和1991—1999年。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建国后经济周期的划分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周期长度极不规则,但是有逐渐变长的趋势;周期发生频率高。我国经济周期的长度长短不一,长的达9年(1991—1998年),短的只有4年(1958 —1961年,1973—1976年),平均长度5.2年,离差为1.7年。改革开放前,我国1955—1976年按照“谷—谷”法划分的5轮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为4.2年,改革开放后,我国4轮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约为6年。

波动幅度较大,经济周期呈现收敛趋势。振幅最大的达到48.6,最小的也有6.4,平均振幅15.0,离差为13.7。

刘恒、陈述云(2003)认为,我国1953—1976年的5轮周期波动中,有3轮为古典型周期,即在周期的谷底,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为负增长。从1977年到现在的4轮周期波动中,年度GDP增长率都没有出现绝对下降,而仅仅表现为增长率的下降。这说明,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的经济周期是在相当显着的波动过程中展开的, 1978 年前的波动标准差达到10.48 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开始变得平缓起来, 1978 年后的波动标准差为3.01 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周期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古典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型,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和稀缺资源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进程,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 我国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在削弱转轨型波动的同时使成熟的市场经济波动逐步表现出来。

从经济周期波动的波形看,我国经济周期实现了由非对称性周期向对称性周期转变。1996年之前,我国已经实现的经济周期大都是非对称性的,即经济周期中呈现出经济增长率的缓升陡降或者陡升缓降的非对称过程。这些非对称性表明经济增长速度没有接近或者没有稳定在自然增长率水平附近,经济增长率变化的突发性较多,即出现过经济增长的“”和“急刹车”等奇异行为。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在1996年至2002年的经济周期当中,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水平的态势,这意味着经济周期的对称性正在逐步恢复,预示着未来经济周期将以稳定的增长速度进行对称性波动。

我国经济越来越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实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 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日益显现。张兵(2006)以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为标准,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的方法,说明了中美两国1981—1986年、1986—1990年、1990—1995年以及2001—2005年的经济周期波动具有较强的同步性。中美经济出现同步性的原因是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两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贸易和直接投资联系是同步性的基本传导机制。秦宛顺、靳云汇和卜永祥(2002)采用HP滤波的方法对不变价格水平的美国、日本和我国季度GDP进行处理,计算了中美和中日周期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出的结果表明,中美经济周期的联系为弱相关关系,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但是任志祥和宋玉华(2004)认为,由于我国经济的开放度较低、汇率机制实质上是固定汇率、资本帐户实行管制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等因素,中国经济周期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 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仍然较弱。中美经济并不存在周期性的衰退和复苏的同步性。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一)投资波动

梁军(2000)认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影响。在这三个因素中,投资又是最直接的因素。在我国,投资是国家控制社会的经济资源、指挥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手段。比如,1977年,投资增速开始回升,达到4.65,1978年达到21.96,有力地拉动了当年的经济增长,形成了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随后,投资增速下降,1979年和1980年只有4.58和6.65,到了1981年跌入谷底,投资出现负增长。198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6.64,经济增长加快,投资增速其后逐年回落,1983年是12.62,直到1985年出现投资高峰,经济回升,投资增速高达39.39。

刘金全(2003)利用我国1992年第一季度到2001年第四季度数据,研究了我国投资波动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得到三个基本结论:在水平值和波动成分上,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之间没有显着的格兰杰影响关系,但是它们的趋势成分之间存在显着的双向格兰杰影响关系,这意味着投资和产出之间仍然存在长期的均衡联系,投资波动是诱导经济周期的重要原因;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差别,存量水平上的投资率增加并未显着地促进经济增长,现阶段实际产出中的投资品成分也未明显膨胀;流量成分的投资需求增加作为GDP的统计成分形成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投资需求仍然是扩张总需求的主要对象;投资波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率“减损效应”和“溢出效应”,最优投资路径应该具有一定的光滑性。如果频繁地扩张投资或者抑制投资,都会具有一定的社

会成本。 李延军、金浩、王竞和高素英(2003)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经济波动的成因,认为从总体经济的构成来看,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波动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导力量,从社会需求来看,最终需求的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因此投资波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二)制度冲击

胡鞍钢 (1994) 利用二阶自回归动态方程模拟政治动员的冲击影响,其结论认为,党代会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作用,经济的扩张与历次党代会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与人代会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杜婷、庞龙和杨灿(2006)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制度冲击改变我国经济周期特征进行了检验,并通过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水平和开放度三个制度冲击变量检验了其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其结论证明在我国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出台的重大的经济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制度变动冲击对经济的周期变动的方向及程度起到了较大的决定作用。

(三)总需求冲击

施发启(2000)认为,在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相同。改革开放前,由于物质产品短缺,我国经济增长波动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直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因此总需求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的波动。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总需求波动,即总需求扩张导致经济增长加速,但是瓶颈产业和高通货膨胀的约束又使得经济被迫调整,经济增长回落。引起需求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工业化阶段还未完成,并且需求扩张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

(四)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

简泽(2006)考察了1952—1999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统计规律性,概括出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事实:我国经济波动具有持续性,只是到了2—3年后才表现出回归趋势的倾向;所有的变量都呈现出显着的周期性波动,但波动程度存在差异,消费、资本存量、就业和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小于产出波动,而投资、政府收入、政府支出、进口、出口和货币供应量的波动远远高于产出波动;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就业和全要素生产率与产出共变,并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性,资本存量领先于产出的变动,而是工资则滞后于产出的波动;货币供应量和一般价格水平是反周期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与其基本相似,只是我国周期波动的幅度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吕光明和齐鹰飞(2006)采集了23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运用CF滤波,分解得到他们的周期性成分,得出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资本形成、财政支出、进口、出口、价格水平和M0的波动性大于总产出的波动性;从业人数、全要数生产率、消费、国内贸易、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工资总额等的波动性小于总产出的波动性;劳动生产率的波动性与总产出的波动性大致相同。从业人数、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消费、资本形成、财政支出、进口、出口、国内贸易、名义工资总额、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M1是顺周期的;M0和价格水平是逆周期的。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动关系;改革;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3103

1 引言

劳动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良好的劳动关系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动荡的劳动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的负面影响。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完善主要表现为劳动关系的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及其运行体制也已初步建立起来,然而在经过了探索和发展阶段,我国的劳动关系还有一些难题亟待解决。因此,对我国改革前后的劳动关系进行研究,并建立行之有效地劳动关系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域之一,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快速的发展。

2 文献综述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统称,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体制下,劳动关系又被称为劳资关系、劳使关系、雇佣关系。我国的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劳动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

赵泽洪和尤强林(2011)认为,应通过多渠道开发企业人力资本、“内外兼修”降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风险和完善“三方四主体”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举措解决劳动关系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李想(2007)提出,政府在劳动关系重塑中应负起责任、有所作为,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石,具体应该加快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劳动关系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工会组织的建立,以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乔健(2007)提出,我国劳动关系当前的特征是: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基本完成,劳动关系的法制化逐步加强,劳动关系的全球化初显端倪。王长城(2006)在分析我国劳动关系变化中发现劳动关系的确立、变更、终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劳动关系中利益的摩擦日益增多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推行集体谈判的制度,逐步建立起劳动关系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机制;改进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建立健全三方、多层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董克(2001)从我国改革前后劳动关系的特征和调节机制进行了描述和研究,从政府行政管理机制、僵化特征、冲突的解决方式三个方面描述改革前的劳动关系,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劳动关系及集体协商机制四个方面描述改革后的劳动关系,并从法律调节、政策调节、经济调节、道德调节四个方面分析改革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调节机制。

虽然一些学者对我国劳动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在改革前后这一时间段方面的比较研究上还没有系统的论述。本文从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工业改革模式、工会及法规等五个角度对我国的劳动关系进行比较和研究,希望对构建我国劳动关系及其健康的运行有所借鉴。

3 改革前后我国劳动关系对比

3.1 西方经济学角度

在西方国家中,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市场导向,在图1中表现为矩形阴影,而在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则主要是政府导向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官员行为轴的建立,官员的行为对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西方经济学中是不曾有学者论述过的,而在中国的经济中,则是多官员行为和政府行为,很少有市场行为,所以,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型是三维的,即立体的模型。在图1中表现为立方体,即官员行为对市场的主导远远大于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

改革前,我国劳动关系直接表现为政府和职工的关系。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决定政府、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而改革后,我国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政府不再对劳动关系进行直接和全面的干涉,而是逐渐的淡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能干预劳动关系或在劳动关系中已无作为,而是要求政府重新确定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地位。那么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干预,干预的广度、深度,建立怎样的适应模式和机制才能使调节行之有效,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中国的立体模型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中国改革的目标即是将官员行为不断削弱直至消失,有立体模型不断恢复到平面模型,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来调节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向西方经济模型靠拢。

图1 中西方国家的经济模型

3.2 改革前后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的变化

改革前,中国的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三部分,即政府财政,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俗称“三块板”(如图2所示)。其中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而非物质生产部门(科教文卫)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该分配模型的特点是:(1)政府(财政)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足额拨款。(2)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向社会收费。(3)非物质生产部门浪费严重。(4)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图2 改革前国民收入的分配模型

改革后,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四部分,即政府财政、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建设部门,俗称“四块板”(如图3所示)。其中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而非物质生产部门(科教文卫)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设部门的加入对体制内的人影响较小,而对体制外的人影响较大。该分配模型的特征:(1)建设部门投入的资金充足。(2)非物质部门投入不足。

图3 改革后国民收入的分配模型

3.3 中国工业改革的模式

(1)广东模式:两头在外,华侨经济。

广东模式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两头在外、华侨经济”,即投资和市场在国外,由华侨兴起的,对外依赖性强一种工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工业在1997年经济危机中受到巨大的损失。广东模式作为一种历史过渡形态,其历史性格呈现三个方面的特质:从制度框架来看,它已经走出了一体化体系,但离国家、市场与社会结构分化与良性互动的理想格局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它仍然处于演变之中,还没有定型;从运行条件来说,它不仅有自身的优势条件(如地理优势等),而且有独特的时代机遇(如改革开放政策等),所以,它难以简单地复制;就运行成效而言,广东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环境恶化等),而且目前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

(2)苏南模式:,国资流失。

苏南模式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当时国家实行统购包销的经济政策,对企业放利让权,其后由于经营不善,国有商业企业破产,之后由个人承包企业,进一步国有工业企业破产,国有资产开始流失,国家进一步实行股份制改组,至此在一起。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国资流失。虽然苏南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国有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员工纷纷下岗,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温州模式:市场经济,精打细算。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其中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最初的温州模式主要由基层和农民创造的模式,其人力资源优势主要集中在讲求功利,吃苦耐劳勇于竞争,敢于冒险,心灵手巧,善于经商等方面,此外,他们由于缺乏高技术人才和现代教育、先进科技、现代企业家精神和干大事业的雄心、重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家庭、家族观念强,缺乏普遍主义原则,个人自主性和冒险精神强,缺乏自律意识和自由契约精神,其人格化交易机制太强,所以逐渐随着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而被适度扬弃。

3.4 改革前后中国工会的作用比较

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是职工的群众性组织,应以团体的形式为处在弱势地位的工人争取权益,在协调劳资双方的矛盾时发挥独特优势。由于历史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中国的工会组织曾经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承担着执政党的助手、执政党联系工人的纽带的特殊角色,在组织生产、关心工人生活、组织职工学习等方面起过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改革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整个社会的劳动管理和运行完全由政府负责,国家和企业代表职工的利益。工会的主要工作是“配合”、“支持”行政工作,更多表现为一个社会的政治组织,而非劳动关系的真正有机构成。因此,工会作为职工利益代表的身份很不明晰、工会定位不清、工会组成人员素质偏低、工会凝聚职工的力量不强。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引起了劳动关系的一系列变化,也直接引发我国工会职能和角色的变化。改革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主体开始明晰化,产生利益分化。随着劳动关系主体的明晰化和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的变化,现实劳动关系开始转型,并相应引起工会在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上的变化。由于中国国情和工会自身特点决定,我国工会实际上承担着既支持用人单位依法行使职权,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双重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根据新的形势和新修改的《工会法》,工会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方面来。总之,当前我国工会的定位开始由行政附属向真正的劳动关系协调者转换,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和集体劳权代表的身份越来越明晰。工会应在明晰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发掘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5 改革前后劳动经济法规比较

在改革前,中国的劳动用工采取了统包统配、以固定工为中心的终身就业的基本政策。统包统配和固定工政策的基本特征在于:(1)劳动者没有自由择业的权利,一切听由国家的安排。(2)企业没有自主招收员工的权利,甚至没有自主招收临时工的权利,一切按照国家下达的配额计划执行。(3)劳动者一旦成为正式职工,便享有了终身岗位与福利,除非有十分特殊的情况(如员工触犯了刑律),企业不得自行辞退员工。(4)政府代行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职能。显然,统包统配和固定工政策弊端极大。这种政策抑制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方的活力,增大了隐形失业的压力,增大了劳动者社会保障的成本,同时由于这种政策是单方面地面向城市招收员工,因而也固化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在改革后,劳动合同制政策逐渐取代了统包统配、以固定工为中心的终身就业的基本政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中主体多元化、用工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的趋势逐渐显现。我国劳动法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另一部分是任意性规范,由于这部分主要表现在劳动合同中,称为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不仅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同时也是规范和约束双方行为的基础性文件。所以,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劳动立法上减少强制性规范,增加任意性规范无疑是改革的方向。

4 结论及对策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我国改革前后三十年的劳动关系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我国劳动关系现仍存在的问题,如劳资力量不平衡,劳动关系复杂,劳资矛盾加剧。研究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劳动政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在社会经济生活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如今的劳动政策已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和相对“独立”的领域以及每个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的维护、每个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情并且事关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进程、事关社会和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变数。同时应当看到的是,尽管中国的劳动政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受种种历史及现实因素的制约,中国的劳动政策仍然存在着大量明显的不足:劳动政策的体系化程度较低,劳动政策缺乏同一性和公平性,劳动政策的“实然”状况远远低于劳动政策的“应然”状况。这些不足,客观上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亟待消除和改变。因此,中国的劳动关系,应该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前提下,继续从以上五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改变中国的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1] 郭军.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演变探析[J].中州学刊,2012,(04):3337.

[2]赵泽洪,尤强林.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及其应对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1,(02):126.

[3]李想.论中国劳动关系重塑中政府的责任与作为[J].法制与社会,2007,(09):28.

[4]乔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02):28.

[5]王长城.中国劳动关系变化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01):28.

[6]董克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劳动关系的变化与调节机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04):3337.

[7]吕冰心.温州模式是我国改革的典型坐标[J].温州突围,2011,(05):94.

[8]赵华灵.工会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