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夏天的夜晚,当我入睡时,总会听到“吱吱”的叫声,此起彼伏着,待我要闭眼时,它又“吱吱”地吵着。纯属噪音,令人心烦意躁,这恼人的昆虫——知了,真是不知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寂静的午后,天空广袤,几缕白云慵懒地漂浮在淡蓝的天空,一副欲醒未睡的样子。在一棵树上,我看到了知了(也就是蝉),它是多么安静的在树上逗留着,那蝉翼真是很薄,薄的好像可以一戳便破,难怪有人会说“薄如蝉翼”。它很悠闲,有时慢慢地在树上爬上爬下,很不老实;有时它似乎不存在,就这么一直不动着,像是死了,风吹,它依旧不动,一番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儿。识得蝉的庐山真面目,我便对它有了好感。
在初一上学期时有篇关于蝉的课文吗?还记得那句“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吗?那是蝉的生命意义!我突然就觉得“蝉”有点陌生,又有点不可思议了。
后来看了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狱中咏蝉》,才知道蝉是高洁的象征。从此蝉走进了我的梦——
我是一介书生,看着人世间云云雾雾,我没有权势,没有地位,但我不屑这些,口中说念道:“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池上》这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迹”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采”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板书:古诗二首。
2.教学“首”。
(1)量词,一首歌,一首诗等。
(2)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画出来,读一读。
3.(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来到池边,看见发生在荷花池里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诗题)
4.板书课题:池上
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宝宝,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首”为翘舌音,“踪”为平舌音、后鼻音,“萍”为后鼻音)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三笔是长横,第四笔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爪字头的撇是横撇。
3.
生字宝宝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找到并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
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一片荷塘,荷塘上开着几朵粉红的荷花,有一个小朋友撑着小船,到荷塘中采莲蓬。)
3.教师解读古诗。
(1)课件出示词语的意思。
撑:撑船,划船。小艇:轻小的船。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解:知道,懂得。浮萍一道开: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件出示每句诗的翻译,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诗句。
(4)指定一名学生读诗句翻译,另一名学生朗读诗句。
4.集体讨论: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小娃”可爱吗?你从哪里看出他的可爱?(“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
5.指导朗读、背诵古诗,读出小娃的天真无邪、顽皮可爱。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学习《小池》
1.出示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的字音。
3.指名两人一组朗读并汇报。
三、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去掉音节认读。
2.认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3.指导书写生字。
“树”用“加一加”的方法:木+对=树。
“爱”为上中下结构;“角”字中两横不能碰两边。
“尖”字上方“小”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竖。
四、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
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泉眼、树荫、小荷和蜻蜓。)
(二)理解诗意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理解“泉眼、晴柔”的意思,教师引导理解“惜”“爱”的意思。
(泉眼:涌出泉水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5.简单讲述诗意。(联系生活理解)
6.全班齐读全诗,说说此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
7.各种方式诵读古诗。(齐读、比赛读、合作读)
五、课堂小结
1.教师请学生欣赏荷花池的美景图片。
2.全体学生朗读古诗。
[教学板书]
12古诗二首
[教学反思]
1、雪仙女来了,她迈着轻轻地脚步,走过了田地;她撒下白白的雪花,飘过了森林;她跳着轻盈舞蹈,拥抱着冬天。
2、冬天是个时装设计师,为大地披上了雪白的衣裳;冬天是个魔术师,送给每个人大大的棉花糖冬天是是个音乐家,用各种各样的风谱写乐章;冬天是严厉的老师,用严寒与风雪做教鞭,教育我们拥有顽强的意志。
3、雪愈下愈大,愈下愈多,愈下愈美。大的,小的,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有的像仙女在空中飞舞;有的像一闪即过的流星;有的像白色的小精灵再施展魔法。
4、冬天像一位公主,舞动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寒风;冬天像一位巧匠,挥舞手中的刻刀,雕刻出最美丽的冰花;冬天像一位魔法师,旋转着魔棒,幻化出飞扬的雪花;冬天像一位时装设计师,用独具的眼光,为大地披上雪白的衣裳;冬天像一位音乐家,用灵巧的双手,谱写着风的乐章。
5、有芝麻般的雪,飘飘扬扬,像是小仙女一样从天而降。有黄豆般的雪,纷纷洒洒,像是圆的小奶糖一样,好像一口吞下去哦。
6、一阵西北来的风,吹走了几乎所有的颜色,只剩下满世界的黄:暗黄的石块,裸露全身,在马路边打滚;褐黄的苇叶,只剩半截,在水沟里挣扎;青黄的杂草,孤苦伶仃,在园子里寂寞;枯黄的树干,叶子,在桥两端打颤;橙黄的街灯,犹犹豫豫,在街道旁等待……
7、冬天的风是和煦中夹杂着点傲气的。但它不像北方凛冽的寒风,吹得人直哆嗦;更不像北京的风,吹得人睁不开眼。它是一个和善的小精灵,在你踏上劳累的归途时,轻轻拂过你的脸庞送上半点寒意;或是,徐徐吹动你耳畔几缕发丝,奏上一曲浪漫的大自然交响曲。那风吹的声音,犹如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叩开你的心扉。对于这小精灵的问候,你能撅起嘴吗?你只有“忍”着几丝寒意,出口气罢了。
8、冬天的大地被雪花点缀的银装素裹;冬天的山川被寒冷描绘的冰封千里;冬天的人们被狂风怒号的穿棉裹袄。
9、冬日的清晨,初阳半射的小巷里,有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冬日的午后,暖阳呵护的小街头,有两军厮杀的象棋石盘;冬日的夜晚,寒月偷窥的小床边,有轻盈梦幻的摇篮小调。
10、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壮观的闪电雷鸣,没有秋天诱人的丰硕果实,但它也有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
11、冬天,它是一个雪白的精灵,降临在人间;它是一位优雅的女士,漫步在大地;它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画出了最美的华彩!
12、冬的代表-雪,簌簌落落扑向人间。落在了树上,挺立的光秃秃的树枝更加帅气;落在了田里,将小麦种子捂得严严实实,使它们来年更加丰硕;落在了山野间,是山谷中,山峰上披了一层厚毯子,使山看起来更加巍峨。冬,雪的世界。
13、冬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地上扑的是雪,厚厚的,软软的;房上落的是雪,白皑皑的,又松又软;树上盖的是雪,积雪把树枝压弯了腰。太阳照在白雪山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14、春,是一首歌,抑扬顿挫,是一幅画,生趣盎然,是永远奔跑的旋律;夏,是一支舞,热情奔放,是一层纱,飘逸洒脱,是永远踊跃的精灵;秋,是一首诗,清高孤傲,是一缕泉,冷酷不羁,是永远飞翔的白鹤;冬,是一江雪,寒幽肃飒,是一顷湖,银装素裹,是永远垂钓的智者。
15、雪花就像扇动翅膀的白蝴蝶一样在空中飞。雪花落在了屋顶上,仿佛给屋顶披上了一条纱巾;雪花落在大树上,大树仿佛开满了银色的小花;雪花落在大地上,仿佛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雪花落在我的头上,就像给我夹上几个小夹子。
16、?拓展阅读:描写冬天的比喻句 描写冬天的拟人句 描写冬天的优美语段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
17、因为雪花,冬天让大地素裹银装;因为寒冷,冬天让河川冰封千里;因为狂风,冬天让人们刻骨铭心。
18、我喜欢冬天,因为它像一位法官,正直、公正,一视同仁;我期待冬天,因为它有像鹅毛般一样洁白的雪花;我守望冬天,因为它像甜睡了的婴儿,接下来便是活泼无比的春天。
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登高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登高情结,这种情结又影响着文人的文学创作和审美心境。登高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登高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文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遭到贬斥,不得志,他们所追求的自由的理想境界,只有在登高望远的时刻才可以使自己饱受束缚的心灵得到暂时的释放,使自身获得片刻的自由空间。我心飞扬,不能与鸟同飞,也要站到离天更近的地方,去品味飞翔的感觉。
那么,怎样鉴赏登高诗呢?
1. 抓取关键词,探究登高的目的
古代文人的登高,有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情调。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目的:
①应和节令。中国历代的一些文人雅士,每当重阳之时,常常登上高处,欣赏深秋的美景,一面赏菊饮酒,一面吟诗抒怀,留下了许多生动的诗篇。如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②即席酬唱。如王勃的《滕王阁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浙江绍兴之兰亭,江西南昌之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均依山傍水,视野开阔,是历代文人登高宴饮的理想胜地。
③借景抒怀。正因为登高和古代文人心理契合,所以不管是仕宦出游,还是羁旅漂泊,文人异地登高的渴望总是在所难免,已成一种情结。登高一则可以饱览异地风光,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一则可以放松身心,或抒发心志,或排遣郁闷,可谓一举两得。
④登高怀古。今昔比照中表达对时世的关心和对个人处境的反省。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⑤登高饯别。每逢家人故友外出远游,登高设宴,举杯畅叙离别之情和人生感慨,目送对方离去,已成古代文人最富有情调和畅诉衷情的告别形式。如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 知人论世,探究蕴含的思想感情
登高有时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生活的再发现,感情的闸门在一刹那间被打开,宇宙、人生、国事、家事,眼前景、心中情,喜怒哀乐竞相涌来。古代文人在登高时阐发的情理常常有:
①盛赞风景之美,畅叙登高之乐。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只有登高,才能让更广阔的美景进入自己的视野,跳出狭小的生活圈子,给心灵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寻觅登高之趣。
②悲羁旅流离之苦,抒思乡怀国之殷。对游子而言,登高便是寄托乡思的最佳场所。如:“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宋・寇准《春日登楼怀归》)诗人登楼远望,只看见脉脉东去的江水,舟横渡口,人迹稀少,荒野里飘荡着几家没有生气的炊烟,寺庙古树上时而飞过一两只鸟儿,一切都显得寂寥。他想家了,想起了在八百里秦川渭水边上的家,到这远天远地来做官,究竟是为了什么?孤独漂泊的愁滋味一下占据了诗人的心。
③哀人生苦短多舛,发壮志难酬之忧。登高四望,放眼天地,顿觉宇宙之浩大,个人之渺小,人生之短促,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古代文人,也随岁月的磨砺和仕途的坎坷而生出许多感慨。功业未就的苦闷成了一生的心痛。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作者对沦陷的故乡的思念。他目睹腰中宝刀,却不能用来杀敌卫国,悲愤地拍打着亭上的栏杆。可又有谁能领会他此时的心情呢?词中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
④叹时事动荡之乱,表忧国忧民之志。身逢乱世,国恨家仇往往成了诗人登高时挥之不去的情思,少了闲暇登高的那份轻松和自得,袭上心头的忧国忧民之志让登高多了几分肃然。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诗人仰望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后四句抒发了作者晚年的羁旅之思、怀乡之情、垂暮之叹、衰鬓之怨以及家国之恨,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高考链接】(2009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解析】全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层次分明。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珠翠绕”“笙歌作”,极力写出了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第二段由“到而今”起笔(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铁蹄满郊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接着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今日“靖康耻,犹未雪”,未能尽游兴,“待重新收拾旧山河”后,定再驾乘黄鹤归来,重续今日之游以尽兴。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
【参考答案】⑴想当年,到而今。借代。⑵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中原荒烟,千村寥落。⑶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唱和诗:故人惠思我,百里寄遥音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唱和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它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独具特色。有联句、酬和、和答、分韵、和韵、次韵等。古人唱和多为赠答,其内容有思友怀人、相互劝勉、畅言志向、倾诉际遇、怀古忆旧、游景玩趣等。古人一唱一和以诗会友,格调高雅,气息清新,友情深厚。历代著名诗人大都有唱和之作传世,他们或者以唱酬相往来,或者寄和答于别后,或者忆前人而追和。以诗相唱和来增进诗人之间的交往,表达诗人们对生活,对时事,对自然的感受和认识,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之一。
唱和诗鉴赏要点如下:
1. 要知人论世,熟悉写作背景
特别注意原诗后面的注释,它往往有助于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 要明了产生唱和诗的原因
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因审美爱好与情趣方面的趋同而唱和;②因社会遭遇相同而唱和;③因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相似而唱和。
【高考链接】(2009年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题)阅读下列甲、乙二诗,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甲]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乙]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A. 二诗均藉由描写景物的变化,具体呈现季节的交替、转换。
B. 二诗均藉由自己和他人态度的差异,深化面对春尽的感伤。
C. 甲诗以“犹是春”表示只要心中有春,即令春去亦无须伤感。
D. 乙诗以“何须恨”表示四季各有其美,当豁达迎接夏天到来。
【解析】古诗中保留了相当多的诗友间赠酬作诗作品,其中互表心志、互传关爱的很多。见之文字的是“赠”“见寄”“酬”等字样,这类诗作不同于一般的应制诗。古人习惯把每月的月初、月半、月末称作为朔、望、晦。诗题中的“晦日”即为月末三十日,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不言而喻。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宵一刻值千金”,暮春最后一天,犹为珍贵。联系甲诗文题及末句,诗人惜春、惜时、惜友情之旨昭然若揭。但乙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规律!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花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呢!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参考答案】综观四个选项:A项错在“具体呈现季节的交替、转换”;B项错在“深化面对春尽的感伤”,乙诗没有感伤;C项错在“即令春去亦无须伤感”;D项正确。
哲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由于唐诗几乎把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诗人只能另辟蹊径,在诗歌领域开创了哲理诗这朵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独特的智慧之花。宋朝人崇尚哲理,“好以议论为诗”,用诗歌来说理。宋代哲理诗的显著特点就是既有诗歌的特征,又有哲理的内涵,两者有机融合,高度统一。
哲理诗一般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鉴赏时要注意:
1. 明了诗人表达哲理的形式
一般有三种形式:借景说理、即事说理、托物说理。哲理诗往往是在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时,有意识地蕴含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这类作品往往是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寓理于景。叙事、写景是手段,表现理趣才是目的。优秀的哲理诗都是以形象说理。因此,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进而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2. 明了哲理诗视角的丰富性
哲理诗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情、艺术等方面。描写自然景物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社会政治的如白居易的“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描写人生理想的,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写文艺创作的如王安石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描写爱情的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等。
【高考链接】(2009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
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词之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一般地,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结尾点题。
【参考答案】(1)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老师们在刚刚布置“前置性小研究”时,往往会走进这样的误区:内容上仅仅把它当成了预习作业,发挥了预习的功能;形式上从原来的口头布置变成了印在纸上,而这不是“前置性小研究”的价值所在。生本语文课堂前置性研究应遵循“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对此,我联系自己设计的“前置性小研究”,作了如下思考。
一、依据学情,落实“简单”
“前置性小研究”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先学作业,是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业。刚开始做小研究时,我觉得,既然是“研究”,那一定要让学生动动脑。比如我设计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西湖》前置性小研究:
说一说、找一找:
1.读完了课文,你觉得西湖美吗?
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西湖的美?说一说它美在哪里。
2.课外我收集了一些关于西湖的资料哦!(提示:可以是描写西湖的诗句、可以是介绍西湖的资料、还可以是关于西湖的图画哦!)
结果,我把小研究收上来批改,发现许多学生都有困难,还有学生没有做。我就找原因,生本教育以生为本,我反思自己有没有以生为本。我到班上一调查,才知道全班30位学生都没有去过西湖,也不知道西湖在哪里及西湖的相关知识。对于自己不知道的,学生就无法身临其境感受其美。于是,针对这种现状我又修改了小研究:
1.上网观看西湖,可以是图片、视频、知识介绍。
2. 把课文读五遍,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边读边想想自己看到的画面。
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学生在有了对西湖的了解及感观下,学生就能融入课文,体会到西湖风景的优美。生本创始人郭思乐教授说:简单带来极致。我想,只有我们依据自己班学生的学情,才能设计出“简单”的前置性小研究。
二、依据教材,落实“根本”
我们老师为什么要设计前置性小研究?刚开始做生本时,我只是认为它是生本教育的一块、一个组成,有了前置性小研究,叫生本,如果没有的话,或许就不叫以生为本了。渐渐地我发现,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设计前置性小研究就是为了学生能学有成效。我们老师想的、做的、设计的,都应该是为了我们的学生。怎样设计才能落实“根本”呢?于是,我潜心阅读教材、学习新课程标准、对照大纲领悟其精髓,在反反复复的学习中、实践中,让小研究不偏不倚。如我设计的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前置性小研究:
一、认一认。
1.我会读(会认了就画上喜欢的符号哟)。
热情( ) 一柄( ) 大伞( ) 游入( ) 穿梭( )
眨眼( ) 透明( ) 举着( ) 嬉戏( )
2.奇思妙想记生字,我用________方法记住了 字。
3.我想写
二、读一读。
1.我把课文读了( )遍,已经达到( )的水平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第二个括号里打哦。)
字音准,声音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能带着感情读课文
2.说一说:小朋友,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着课文说一说,可以先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哟。)
三、读一读,背一背。
小 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从基础知识、核心问题、课后阅读这三块来设计《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前置性小研究,始终依据教材,抓住根本,让学生进行先学。事实也说明,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仅学会了新课文,课堂上游刃有余;而且会学新课文,既掌握了基础知识、把握了中心内容,又拓宽了阅读面。学习有法,贵在得法。
三、智慧整合,落实“开放”
刚刚在设计小研究时,我什么都想给学生,生怕漏掉什么知识点,以致学生到了课堂上不会交流、无法交流。同时我也担心学生不会做题,总是将小研究细化,变成一道道的习题。
后来,我就发现,这样设计是不对的。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更没有体现小研究的作用。郭思乐教授说:“今天语文教育的致命的问题,就是从各个方面去破碎语文的整体。”于是,我就想到了整合,真正落实 “开放”,发挥前置性小研究的价值。将繁琐的题目删除,整合提炼出知识点,同时将一个个零碎的小知识点合并成一、两个核心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容易打开,就能让学生充分思考。
我又重新设计了原先不合理的《石榴》前置性小研究。
一、我会读
1.我会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2.我会读课文。
二、我会说
1.我来说一说石榴的生长过程。
2.我来说一说其他水果的生长过程(如:橘子、西瓜等常见的水果)。
三、拓展阅读
读一读有关石榴的文章或者描写其他水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