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品稿子

小品稿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品稿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品稿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品牌战略;民办高校师资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21-02

一、民办高校品牌战略

1.民办高校品牌概念

民办高校品牌是指民办高校名称,标志,教学,科研,服务,管理,师资,学生,学科专业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即民办高校品牌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具体品牌集合而成。

2.民办高校师资品牌概念

民办高校师资品牌战略是指民办高校将师资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师资力量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民办高校师资品牌战略及实现保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理应把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资源,确立“培养、引进、留住、用好”的基本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动民办高校发展、提高民办高校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措施。高校教师肩负着推进科技进步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尤其对于处于高速发展中的民办高校来说,学校一切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师。现阶段,民办高校教师由两部分组成: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包括公办高校的离退休老教师和本校经过招聘的青年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包括利用课余时间在民办高校做兼职的公办学校教师和公办学校的在读研究生。

1.民办高校师资品牌战略的实现过程

笔者认为,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它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向品牌化发展的过程。目前,已成规模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品牌化,民办高校教师能否实现品牌化战略,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第一个阶段是民办高校没有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师资力量依靠兼职教师阶段。民办高校创办之初,因学校名气小、投资者资金有限、毕业生在乐观的就业形式下不愿在民办学校就业等原因,民办高校几乎没有自己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几乎完全依靠公办院校的兼职教师。

1.2 第二个阶段是民办高校开始发展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并存的阶段。这时民办高校已经开始创建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民办高校专职教师师资队伍的发展有很多原因,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发展模式也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仅靠公办高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高等教育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投资者也愿意继续扩大学校规模,愿意组建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其次,民办学校面临评估,而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本校的师资力量,所以民办学校必须组建自己的师资队伍。2003年9月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民办高校专职教师不少于1/3。再次,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公办高校的毕业生也愿意选择去民办高校就业。

1.3 第三个阶段就是民办高校在已有师资规模的基础上优化自己的教师队伍的阶段。首先,从职称结构上来说,经过上个阶段的积累,原先那种“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会改变,民办高校积累了自己的讲师队伍。其次,从教师性别结构上来看,男教师在教师总量的比重会趋于平衡。再次,从教师学历层次上来讲,高学历的教师越来越多。现在研究生就业形式压力越来越大,这也给民办高校教师学历层次优化上提供了一个契机。

1.4 第四个阶段即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品牌化阶段。这一阶段能否实现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起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下,公办本身就是一种品牌,它代表着质量、信誉、保证。而民办高校要想达到这个境界,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及其他各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为适应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要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造就一支能适应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我院的具体要求,按照专业建设规划的需要,构建师资队伍引进、培养机制,建立起与民办高校相适应的“双师型”、“专家型”、“学科带头人“、“实践技能型”的师资队伍,努力打造“名师“工程,实现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品牌化发展阶段。

2.民办高校实现师资品牌战略存在的障碍

2.1 高级人才引进的难度较大

民办高校因为发展前景的不明确性、各种保障的匮乏性,很多知名大学热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不会选择在民办高校任教。这给民办高校高级人才的引进增加了难度,在源头上给民办高校打造师资品牌带来障碍。

2.2 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流失严重

据笔者调查,民办高校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很多民办高校的教师一旦遇到更好的工作机遇或者继续深造的机会就会辞掉现有的民办高教教师职务。部分民办教师的离开,会降低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其他的教师也会产生消极的暗示,影响其他教师的情绪和稳定性:对民办高校的人事管理也会带来麻烦。这样一来,学校再去招聘新的教师,等到教师刚适应教学环境,又有部分教师去选择更好的工作。民办高校教师的不稳定性,不能为民办高校积累忧秀教师资源,不利于民办高校师资品牌战略的实现。

2.3 法律、制度方面实施的障碍

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2003年9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规定,民办高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样的法律地位。但是,据笔者调查,民办高校企业式管理模式,教师的大部分权利都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比如说寒暑假带薪休假;许多民办高校为降低成本,不按国家规定给教师缴纳社会保险金:还有很多民办高校不能落实国家规定的福利政策,比如晚婚晚育假期。因为这些方面的问题,民办高校教师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民办高校的教师的权利和地位在法律制度上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实际上这些权利又没有得到落实。民办高校教师的权利实施得不到保障会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师资品牌战略的实现。

3.民办高校如何实现师资品牌战略

3.1 处理好引入与培养的关系

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从校外,特别是科研机构,引进师资,另一方面立足于现有师资力量,选拔一批青年教师,或送到国外学习,或送到国内著名高校进修、培训。在引入和培养中提高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保障民办高校师资品牌战略实施。

3.2 加强管理,稳定民办学校师资队伍

民办高校首先在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制订上要充分体现尊重人才。教师的工作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完全靠规章制度的制约,学校建立起一种尊重人才的氛围,给教师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做到”以人为本”。学校领导尊重人才,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及时传达给全体教师,在管理中少一点命令,多一点协商,创造温馨的工作环境,使全校一盘棋,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充分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稳定教师队伍,还妻努力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一是要不断优化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环境,形成浓厚的教学、学术氛围,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二是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团队精神凝聚教师。三是要制定相对灵活的工作要求。教师只有在宽松的、愉快的、相对自主的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潜力,取得优异成绩。

3.3 民办高校教师权利的落实要得到充分保障

民办高校教师和公办高校教师具有同样的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民办高校教师同样是接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高学历硕士博士研究生。既然以企业式管理模式的民办高校不能合理保障民办高校教师权利的实现,政府应该从政策上保障民办高校教师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陶西平.推动中国民办教育的合理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05.

[2]叶金福.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H],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小品稿子范文第2篇

一、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是严把制度关,坚持原则不动摇。我校严格遵照国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开展招聘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招聘、计划方案,每次必经大会讨论,最后方可确定最终方案。在招聘的整个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公开报名、统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用的方式,招贤纳士,壮大学校师资队伍。

二是严把岗位设置关,科学选拔实用人才。我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岗位,设定应聘所需条件,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三是严把信息公开关,保障公众知情权。为切实保障考生对招考工作的知情权,我校严格把好信息公开关,对公开招考的对象、政策、程序、时间全部公开,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和本校网站同时招聘信息,第一时间在网上公布和公示成绩和录取人员,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招考透明度。

四是严把全程监督关,保障指导监督权。招聘工作由我校校纪检部门负责监督,对每次考试的报名、面试、公示、录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应聘者提供虚假材料的或在面试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查实,所签聘用合同无效,必要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保证了招聘工作公开、公平、透明。

总之,我校在实行公开招聘整个过程中,做到了严格审核招聘计划、严格核准招聘方案、严格审查应聘资格、严格组织考务工作、严格查实违纪行为“五个严格”,推动了我校公开招聘工作科化学、规范化进程。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我校公开招聘工作中,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

1、个别岗位应试人员短缺。究其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大,导致这方面的人才未能知悉招聘信息。

2、个别招聘工作人员有所怨言。究其原因,一是是招聘工作本身确实繁琐、辛苦;二是招聘人员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地重视;三是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科学化。

三、建议及下步工作

1、扩大影响。我校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而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2、加大宣传。通过报纸、杂志等方式扩宽招聘渠道,招聘信息,吸引更多人才招聘信息。。

小品稿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贫困生;绩效管理;资助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各大高校形成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学校也成立了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帮助各学院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当前我国各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学校进行改进,以提高资助工作的效果。首先,没有明确贫困生资助工作考核制度实施的目标。学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很多都是走过场,没有保证考核有明确的准则。其次,在考核的过程中缺少标准的体系,导致考核工作无从下手,没有统一的标准,没办法保证考核的公信力。再次,在考核的过程中学校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学校一般都是根据各个学院上报的材料进行考核,与学院之间缺少沟通,对贫困生资助工作不清楚,影响考核结果。考核结束后,一般都是把结果通知给各个学院,学校很少会花时间去总结经验,导致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的构成

绩效考核的概念源于管理学,主要是为了有一套制度化的方法来衡量人们的职责,保证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从绩效计划的制定到绩效考核的实施以及考核结果应用,强调的是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发展。在高校资助工程中建立绩效管理体系,也是为了保证高校能够顺利进行工作。学校资助工作的绩效可以看成是组织绩效,各个学院在实施工作中可以看成是员工职责,资助工作的绩效应该对应员工的绩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以及绩效结果这五个部分。一是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开始,有计划才能够引导资助工作进行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要根据学校资助计划、学院贫困生的分布状况对资助工作进行实施,保证资助绩效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指标。二是绩效实施。学校为了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施,就需要确保资助工作按照计划进行。在进行资助时要保证学校、学院、学生之间的沟通,只有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才能够发现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问题。三是绩效考核。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绩效考核占据很大的位置,学校根据资助计划收集信息,学院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四是绩效反馈。绩效考核结束后,学校和学院就会进行谈论。然后通过绩效反馈,认识到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五是绩效应用。学院可以按照考核结果应用到资助资金的投入上。

三、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议

1.明确权责,建立管理组织机构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比较复杂,其中牵扯到很多问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流程主要有资金来源的主体、资助工作管理者、资助工作实施者以及资助对象等主体。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各个学院的管理者是资助工作的实施者,而学校既是资助工作的管理者还是资助资金的主要来源。要想更好地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就需要明确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权责问题。学校和学院在资助过程中分别担任资助工作的管理者和员工的角色,为了保证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就需要学校的资助管理中心承担好资助绩效管理考核,各个学院也要设立管理机构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贫困生也可以参与到资助工作中,及时向学校反映信息,保证资助工作的透明化。

2.从贫困生的需求入手,制定资助绩效考核

在制定资助绩效考核时,首先要从贫困生的需求入手。制定不同的工作阶段,保证最后“资助育人”战略的实现。资助绩效的制定需要掌握各学院贫困生的特点,然后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分布和贫困程度,比如可以采取贫困生评议,让学生来进行评价。学校可以和学院进行沟通,然后根据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资助计划。资助资金除了国家拨款、银行贷款以外,还可以向社会寻求帮助。让学校和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单靠经济的资助是很难完成的,还需要学生多从自己的生活入手,找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既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变工作方法,提高管理绩效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中,为了保证各个阶段的工作都能够得到及时整理,就需要转变工作方法。在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学院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然后建立比较系统化的资助工作管理标准,比如贫困学生认定制度、资助资金管理使用制度等,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规范资助工作。高校在发放贫困生资助金时,不要抱有发放完之后就没事的观念,要保证学院能够花时间去监测学生的动态,当发现贫困生拿到助学金时做一些不符合资助要求的事情时要进行干预,保证资助金能够被合理利用,帮助贫困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在资助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与学生签订协议,保证学生有计划地去使用这笔资助金,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利用资助金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学院也要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对于不合格的学生在次年资助金的发放上可以进行及时调整,提高管理的效率。

4.根据资助绩效计划,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绩效目标具有现实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要结合贫困生资助的指标,这样能够保证高校各学院之间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良好的资助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对于资助的满意程度、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得到改善、资助工作运行的指标等。资助工作成效最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度,这个能够衡量资助工作的公平性。贫困生接受资助主要是为了改善他们当前的物质生活,只有改善了物质生活水平才能够让他们有更好的机会去学习,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学校管理者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保证获得更全面的资助信息,让学院可以把日常资助工作汇报给学校,可以给学校提供更科学的数据。

5.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

为了建立更全面的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就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收集、分析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数据输入到管理平台中,有助于资助过程可以有存档,保证资助的情况有记录,方便以后的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的开展。高校可以在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系统中分别建立贫困生档案数据库、资助资金来源管理模块、各类资助资金发放管理模块、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管理等。通过这个管理系统,让学校能够掌握各个学院资助学生的情况,然后根据各个学院提供的资助对象的信息,分析资助对象的情况,进而提高资助学生工作的效率。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上学,实现教育公平,贫困生资助体系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要想有效地进行贫困生资助工作,就需要高校管理人员从多方面对资助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构建全新的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给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评估提供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孙文远,罗希.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考.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3).

2.计建洪.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绩效管理研究.经营管理者,2016(7).

小品稿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贫困生;创业;生涯自我效能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的680万毕业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136万左右,这一规模庞大的集体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创业自然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选择。目前国家、省市、学校各级都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许多贫困大学生也愿意选择创业这一路径,但生涯决策困难成为贫困大学生选择创业的主要困扰,本研究从创业生涯自我效能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生涯自我效能(career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所做的生涯选择和相关行为的个人效能评价。生涯自我效能影响着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如选择何类型的工作,工作中对挫折的耐受度,对职业成功的评价等等。生涯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在从事其职业遇到困难时,会努力迎接挑战,积极克服困难;而生涯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在遇到职业困难时,会放松对自我的要求,或完全放弃,造成失败。

贫困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心理特征有别于其它大学生,特别是面对创业这样重要的选择时,他们的心理更加焦虑复杂。本研究试图以生涯自我效能为研究点,比较毕业年级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生涯自我效能的不同,及不同年级中贫困生生涯自我效能的不同,及其与创业的联系,探讨贫困生不同时期的生涯自我效能变化和心态变化,为更好地指导高校贫困生就业与创业提供理论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南通大学2012届毕业生,从中随机抽取150名贫困生作为研究组,150名非贫困生作为对照组,贫困生界定标准以南通大学贫困生库认定为准。同时选择大一,大二,大三同专业贫困生各150名,作为在校不同时期贫困生生涯自我效能变化分析数据。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采用郭玟嬨(2003)所编制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分为自我评价,信息收集,目标筛选,制定计划,问题解决五个分量表,采用5点记分,分数越高表示其生涯自我效能越高,反之,则表示其自我生涯效能越低。

3.实施步骤

在2012年4月,对研究对象各个年级的同学用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将获得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方差分析和测验,产生相应的结果。

三、结果

1.毕业年级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创业生涯自我效能比较

毕业年级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总体创业生涯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自我评价分维度中非贫困生数值高于贫困生,其他维度中非贫困生数值均低于贫困生,在自我评价,目标筛选,问题解决分维度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分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注: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代表0.01和0.05差异显著,下同。

2.同专业各年级贫困生创业生涯自我效能比较

同专业各年级贫困生创业生涯自我效能总分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各年级中在不同的分维度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大四年级贫困生对比大一年级贫困生在收集信息分维度中差异极显著,对比大二年级贫困生差异显著;大四年级贫困生对比大一年级,大二年级贫困生在制定计划分维度差异显著;大四年级贫困生对比大一年级贫困生在问题解决分维度差异显著。(见表2)

四、分析与讨论

毕业年级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总体创业生涯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自我评价分维度中非贫困生数值高于贫困生,显示非贫困生对于创业的成功与否的自我评价处于较高水平,贫困生由于其特定的心理常常使自我评价较低,其他维度中非贫困生数值均低于贫困生,在自我评价,目标筛选,问题解决分维度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分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显示贫困生在达到目标的动力程度上高于非贫困生,愿意投入创业实践活动,这在电子信息学院多年的创业实践中也有所体现,从2003年开始,在南通大学贫困生中成功涌现出李博闻,曹阳,李强章等多位创业典型,远远高于在非贫困生中创业成功的比例,体现出在就业方面,贫困生往往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社会资源较少,资金紧张导致工作受限等,一但有风险投资或商业投资,毕业年级贫困生更加愿意抓住创业的机会,其克服困难的动力也高于非毕业年级非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中存在着自卑与自尊并存的心理特点,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物质生活水平较低,与他人比较时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为了保护自我,贫困生身上的自尊感随之浮现,生活艰辛使他们的勤劳质朴,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等优秀品质在逆境中激活,而相关研究也显示大学生的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自尊感越强,自我效能也越高,从而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毕业年级中贫困生创业生涯自我效能的总分为何高于非贫困生的问题。

同专业各年级贫困生创业生涯自我效能总分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各年级中在不同的分维度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大四年级贫困生对比大一年级贫困生在收集信息分维度中差异极显著,对比大二年级贫困生差异显著,该结果显现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高校贫困生在收集信息的能力上有显著的提高,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资源和人脉资源,手机各类就业创业信息,在获得创业信息的动机需求上也逐渐强烈;大四年级贫困生对比大一年级,大二年级贫困生在制定计划分维度差异显著,毕业年级的贫困生更加了解到在制定计划上的重要性,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相关书籍的阅读,很多毕业年级的贫困生都掌握了创业计划书的制定方法,在获得创业计划支持方面比非毕业年级更具优势;大四年级贫困生对比大一年级贫困生在问题解决分维度差异显著,这也是毕业生对社会认知程度加深,更好融入社会的体现。

从本研究中发现,毕业年级中贫困生的创业生涯自我效能比非贫困生高,毕业年级中贫困生的创业生涯自我效能也比其他年级来说相对较高,在收集信息,制定计划等方面更显著。同时我们要注意在创业活动前后,贫困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要比非贫困生大的多,生产自卑感的频率和程度也要比非贫困生要高,因此,引导贫困生树立明确清晰的创业意识和坚定的创业信心,就成为摆在我们高校思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们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建立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塑造贫困生的创业型人格。学校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思政教育工作者及高校教师的力量,通过开设讲座、课程,设立创业心理帮扶中心等形式,开展心理指导和服务,培养高校贫困生创业过程中正向的生涯自我效能感。通过不断增强高校贫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其创业潜能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他们的进取心,责任心,宽容心等创业人格素质,加强开拓性,耐挫性人格的锻造,有效地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转化为创业动力,更多地将创业作为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途径,引导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更好地发展高校贫困生有效创业理论。

参考文献:

[1]邵国平,王水珍.择业期间贫困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焦虑的变化—浙江师范大学贫困生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姜月飞,刘荣才,崔军.论生涯自我效能模式及其对职业指导的实践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11).

小品稿子范文第5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resources, several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 high-quality talents by strengthen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was illustrated,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our current constructing excellent and open course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doing excellent and open courses was expounded. It is a key step to optimize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resourc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excellent and open courses.

关键词: 课程;精品;开放;共享

Key words: curriculum;excellent;open;shar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71-02

0 引言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高校必须不断提高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进一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

1 高校课程资源的建设意义及建设内容

培养人才的最总手段是课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际是要在提高每一门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整体课程体系的质量。课程资源建设至关重要,它对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必须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1.1 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 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1.2 加强课程的综合设置 专业领域人才是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重要的资源,但是,目前大量需要的应是具有综合知识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设置综合课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优良的综合素质,消除由于知识被人为的划分所造成的知识割裂与世界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课程设置应由纵向深入型转为横向宽广型,打破学科界限,要求大学生要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以及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打好宽厚的基础,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科目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横向沟通,融合文理,整体优化,综合设置,在文科专业增设科学课程,在理科专业增设人文课程,以丰富学科课程体系,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

1.3 加强课程内容国际化 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妁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且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培养走国际化道路,要吸取先进成功的经验。教育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就要求课程建设要具备国际化的特征,为此课程内容应体现国际视野,要充分反映当代科技的最新进展和成就,应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借助课程教学掌握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知识和先进的技能。

1.4 加强建设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共享课程,是一项系统的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门课程从体系建立、逐渐完善、教学实践的不断调整到日趋成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要数年的时间。精品课程建设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2]。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教学效益,改进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上的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整合师资队伍等,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课程教学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质量工程”很显著的一个特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带来的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在组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重视教学课件制作质量和效果。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探索。特色课程就是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上独具特点的自主课程,它与学校特色紧密相关。精品课程首先应是特色课程,特色是基础,精品是提升。

2 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意义及建设内容

精品开放课程可以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同时它又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提上日程。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既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行教育公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提高高校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是课程资源建设的新高度,高校应该将优秀教师、优秀团队的精品课程推向社会、推向大众,让全社会受益。

2011年,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做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提出要建立教育规划纲要,并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积极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并逐步的进行普及和共享。为了贯彻的讲话精神,加速我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随后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意见中支出要开展我国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主要是面向高校师生的,同时也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里面包含着精品视频的公开课程和一些精品资源共享,旨在进一步的优化我国的教育资源,使得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能够接受到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2.1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一种主要面对高校学生的项目,而且也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主要包括一些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专家学术讲座等。精品视频公开课在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科学理论和主流文化,对现代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广泛的传播,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带动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砖添瓦,并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中国精神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具有重大意义。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要是以一些名师名课为基础,以选题,内容,效果为依据,并结合社会的认可度,展现教师的学术水平,并充分发挥其教学特色和人格魅力,各方面共同构建出精品的视频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是由政府主导的,由高校自主建设,通过专家和广大师生共同评选,借助广大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并为精品视频课广泛推广的一种建设模式。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建成精品视频公开课1000门[3]。

2.2 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面对高校师生,同时也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学习者提供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各科目的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是对我国高校的优质课程的共享,对我国高等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顺应了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对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质量有巨大的提升。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最基本的要求,并且要对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都覆盖,再借助共享系统,将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给高校的师生们以及社会的学习者们,此举对推动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意义。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各个高校发挥自身能力自主建设,经过专家,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学者的参与和评价,不断的创新,不断的优化,最终得到共建共享的目的。“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国家

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000门。

课程资源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精品开放课程是提高高校课程资源质量,增强高校教师团队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做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是我国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3 课程的建设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课程资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涉及到教师队伍培训、教学内容升级、教学方法革新、教材建设优化、教学管理改革等很诸多方面内容,这些方面恰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质内容。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

见》,就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三十条意见。指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容,指明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向。其中第二十三条要求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指明了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向。

高校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示范推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加强中青年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授课教师队伍水平、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以创建精品核心教材推进配套课程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不断加强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技术基础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工程实践和创新意识培养,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完善考评机制,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威.的高等教育课程思想及其对现代大学课程建设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12):3-5.

[2]陈再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J].高等教育论坛,2012(13):8-9.

相关期刊更多

小品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

军营文化天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解放军总政治部

剧作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