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八年级上生物期末考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一、选一选(40分,每题1分)
1.当鱼损失了胸鳍、腹鳍的时候,鱼会出现
( )
A.只能下沉,不能上浮 B.只能上浮,不能下沉
C.游动时身体常常侧翻 D.不能保持游泳方向,游泳速度减慢
2.下列不属于陆生动物的特征的是
( )
A.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B.用体壁呼吸
C.绝大多数用气管或肺呼吸 D.一般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3.把水中生活的鲸分类到哺乳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
A.鲸用肺呼吸 B.鲸的心脏有四腔
C.鲸的体温恒定 D.鲸是胎生哺乳的
4.对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自身组成物质
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并释放能量,分解出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C.动物的遗体可以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D.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5.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一个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
D.芽孢是不良环境中的细菌形成的结构
6.“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
)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 )
A.小狗算算术 B.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C.大山雀喝牛奶 D.海豚表演顶球、跳跃
8.雷达是依照某种动物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这种动物是
( )
A.蝙蝠 B.海豚 C.长颈鹿 D.乌龟
9.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细菌和真菌的是
( )
A.葡萄酒 B.香肠 C.面包 D.腐乳
10.具有“微生物学之父”之称的科学家是
( )
A.列文虎克 B.达尔文 C.巴斯德 D.林奈
11.吹打发霉物体时,常有粉尘飞扬,这粉尘的主要成分是
( )
A.物体上的灰尘 B.霉菌的孢子 C.霉菌的种子 D.细菌的芽孢
12.把蜗牛、海葵、蜘蛛分为一类,把锦蛇、青蛙、麻雀分为一类,这是依据
( )
A.脊椎骨的有无 B.体温是否恒定
C.受精方式的不同 D.生殖方式的不同
13.下列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 )
A.农田 B.城市 C.草原 D.森林
14.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是
( )
A.桫椤 B.油松 C.珙桐 D.苏铁
15.我国的生物种类中在全世界占有百分比的是
( )
A.蕨类植物 B.鸟类 C.鱼类 D.裸子植物
16.下列各种生物中,属于水中生活的动物有
( )
①虾 ②海马 ③蚯蚓 ④蜘蛛 ⑤鲸 ⑥鲫鱼 ⑦珊瑚虫 ⑧海蜇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⑤⑥⑧ C、①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⑤⑥⑦⑧
17.下列动物不属于鱼类的是
( )
A、鲨鱼 B、鳕鱼 C、鲐鱼 D、鲍鱼
18.下列动物中,属于甲壳动物的是
( )
A、海蜇 B、乌贼 C、海豹 D、蜘蛛蟹
19.将蚯蚓放在干燥的环境里,不久就会死去,其原因是
( )
A、循环系统受到破坏 B、蚯蚓是水生生物
C、无法进行呼吸,窒息而死 D、白天怕太阳
20.右图为哺乳动物牙齿的结构,据图可以判断两类动物的食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为肉食动物,②为草食动物
B、①、②均为肉食动物
C、①为草食动物,②为肉食动物
D、①、②均为草食动物
21.下列关于鸟类气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囊与肺相通,可辅助呼吸
B、气囊的气体排出时可以散热
C、气囊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
D、气囊是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22.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A、气门 B、气管 C、体表 D、鳃
23.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具有翅,能在空中飞行
24.下列不属于两栖类特征的是(
)
A、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 B、幼体用鳃呼吸
C、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D、成体能在干燥的陆地上生活
25.下列不属于骨骼的是(
)
A、脊柱 B、前肢骨 C、后肢骨 D、椎骨
26.骨骼肌瘫痪,并导致萎缩的原因是(
)
A、肌细胞失去营养供给 B、肌腱被破坏 C、控制骨骼肌的神经受损 D、肌细胞死亡
27.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孔雀开屏、公鸡报晓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惊弓之鸟、大雁南飞 D、狗辨主人、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28.捣蜂窝的人会被蜂蛰伤,蜂蛰人是蜂的(
)
A、社会行为 B、防御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29.家鸽胸部的骨很突出,其作用是(
)
A、减轻体重 B、着生发达的胸肌 C、维持身体平衡 D、减少空气阻力
30.使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结构是(
)
A、肌腹 B、肌腱 C、血管 D、肌细胞
31、“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的产卵过程,对蜻蜓该行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C、是一种繁殖行为 D、该行为由蜻蜓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32、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
)的发酵作用。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曲霉 D、乳酸菌
33、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体的受精作用发生在(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子宫内膜
34、人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
A.胎生 B.卵生 C.卵胎生 D.体外受精
35.人的胚胎在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
A.母体 B.胎儿 C.卵黄 D.
36、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
)。
A、细胞 B.基因 C.染色体
D.DNA
37.鸟卵中,将来可孵化成雏鸟的部分是(
)。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系带
38.青蛙的雌雄抱对现象有利于(
)。
A.躲避恶劣环境
B.促进发育
C.提高体外受精率
D.相互取暖
39.下列能够正确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
A.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卵细胞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0.下列关于有性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一般是具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过程
B.有性生殖是由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发育成的新个体
C.有性生殖后代有更强的生活力
D.有性生殖后代变异性更强
二、填空题(10分,每题1分)
4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和 肌肉组成的。
42.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
,大多数细胞只能利用现有的 生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43.扁桃体炎、猩红热、手足癣、稻瘟病和小麦叶锈病等均由细菌和真菌的一些种类营
生活引起的。由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叫,长期使用后人体内的病菌会产生一定的 。
44.生物多样性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指
的多样性,还包括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
45.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
或 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 。
46.利用
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 。
47、动物的运动,既能使其找到________和________,又有利于躲避________。
其运动方式总是与其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48、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________为杠杆、________为支点、_______________为动力形成的。
49、幼年时,人的骨髓呈________,具有________功能。
50、鉴定骨的成分时,把骨煅烧时利用有机物易燃,无机物不易燃的原理;
骨的脱钙是利用无机物与酸反应被分离出来。据此知煅烧后的能剩下的是__________,它使骨具有_______特性;骨脱钙后,剩下的是______________,它使骨具有_________特性。
三、连线题:( 10分,每题5分 )
51.用线段连接下列动物的表现与所属的行为
①金龟子遇敌假死 A、繁殖行为
②雌鸟衔虫喂养雏鸟 B、防御行为
③天鹅的按时迁徙 C、社群行为
④饿狗之间为食物而争斗 D、攻击行为
⑤蚂蚁间的分工合作 E、节律行为
52.将下列生物与其生殖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①细菌 A、孢子生殖
②青霉 B、分裂生殖
③酵母菌 C、营养生殖
④月季 D、出芽生殖
⑤马铃薯
四、判断题:(10分,每题5分)
53.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会飞的动物。
( )
54.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的。
( )
55.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
56.生物分类单位中,“门”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 )
57.许多药材都需要野生生物作为原料。
( )
五、简答题:(30分,每题7.5分)
58、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
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
59.分析下图并回答
(1)福娃的造型依次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燕子的形象。其中,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___________,在陆地生活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是___________。
(2)这些动物体内都有脊柱,属于___________动物,福娃“贝贝”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
而改变,是变温动物;而其它动物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是___________动物。
60、右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是 肌。②是 肌
(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和 。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 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 绕着 活动。
(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
①处于 状态,②处于 状态。
(4)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的 。
61.右面是一位同学用放大镜观察长了“黑毛”的馒头后,得到的真菌——根霉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孢子的是图中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回答)结构;吸收馒头中营养物质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回答)结构。
(2)它___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细胞结构。
(3)请你再写出一种常见的真菌名称: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一选
1、C
2、B 3、D 4、D 5、A 6、C 7、B 8、A 9、B 10、C 11、B 12、A 13、D 14、C 15、D 16、C 17、B18、D 19、D 20、A 21、C 22、B 23、A 24、B 25、C 26、B 27、A 28、D 29、C 30、D 31、B 32、D 33、B34、A 35、C 36、B 37、C 38、C 39、D 40、B
二、填空题
41.骨骼;
肌肉42.细胞核;有机物;分裂43.寄生;抗生素;抵抗力44.物种;基因;生态系统45.陆地;水域;自然保护区46.生物反应器;环境污染47.食物、配偶、敌害、生存环境48.骨骼、 关节、骨骼肌收缩49.红色、造血50.无机物、硬脆、有机物、弹性
三、连线题
51.①B②A③E④D⑤C
52.①B②A③D④C⑤C
四、判断题
53.√
54.√ 55.× 56.× 57.√
五、简答题
58、(1)先天性行为(2).对照组
(3).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59、(1)鱼
大熊猫 藏羚羊 (2)脊椎 恒温
60、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收缩、舒张、神经、骨、关节、舒张、
收缩、协同作用
61、(1)①
一、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
形态结构
呼吸
取食
运动
代表生物
腔肠
动物
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
无专门呼吸器官
通过刺细胞捕食猎物
通过固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很少运动
水母、水螅、海葵、海蜇、珊瑚虫
扁形
动物
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
无专门呼吸器官,体内寄生种类无氧呼吸
涡虫咽可伸出体外进行取食,寄生种类吸食寄主的营养
涡虫常藏身于石块下面,不大运动
蜗虫、血吸虫、
绦虫、华支睾吸虫
线形
动物
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
无专门呼吸器官,体内寄生种类进行无氧呼吸
寄生种类吸食寄主的营养
只能靠身体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蛔虫、线虫、蛲虫、钩虫、丝虫
环节
动物
身体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体节组成
无专门呼吸器官,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蚯蚓、沙蚕、蛭(蚂蝗)
软体
动物
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用肺呼吸
双壳类通过入水管和出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颗粒
大多通过足运动
蜗牛、乌贼、河蚌、钉螺、扇贝、文蛤、鲍鱼、章鱼、鱿鱼、墨鱼
节肢
动物
体表有坚韧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水生用鳃呼吸,昆虫用气管呼吸
通过口器取食
昆虫大多能跳跃,也能飞行
虾、蟹、蜈蚣、蜘蛛、蝗虫、蚊、蝴蝶、蚕、蜜蜂、蟋蟀
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
形态结构
呼吸
运动
生殖
体温
代表生物
鱼
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用鳃呼吸
游泳
卵生
变温
鳝鱼、草鱼、带鱼、鲨鱼
两栖
动物
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皮肤呼吸
游泳、跳跃、爬行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爬行
动物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用肺呼吸
用四肢爬行
龟、鳖、蛇、蜥蜴、恐龙、避役
鸟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飞行、行走
恒温
家鸽、鸡、鸭、鹅、麻雀、啄木鸟、猫头鹰等
哺乳
动物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之分
用肺呼吸
跳跃、行走等
胎生
兔、马、猕猴、猩猩、大象、鲸、海豚、海豹、海象、蝙蝠
三、生物特征的进化趋势
1.对称:无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2.胚层:单细胞单细胞层二胚层三胚层
3.体节:不分节分节
4.骨骼:无脊柱有脊柱
5.体温:变温恒温
6.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卵生胎生)
7.呼吸: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通过体表呼吸)具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如鳃、肺、气管等)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和运动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就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如幼袋鼠爬向母袋鼠的育儿袋、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蜘蛛结网、鸟类迁徙等
(2)学习行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如:蚯蚓走“T”字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成年黑猩猩取香蕉等。
2、社群行为及实例
(1)群体的组织:群体内的成员有的不同职能。如:白蚁、蜜蜂的群体、狒狒等
(2)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它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通讯。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都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表示距离和方向;蚂蚁能够利用它的分泌物来标志路线;鸟类的鸣声起着传递信息。
3、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构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骨一一杠杆作用
关节一一支点作用
骨骼肌一一连结和动力作用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动作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骨、关节和肌肉的正确连接屈肘和伸肘动作过程示意图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3)关节
右图是哺乳动物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代号的名称①_关节头
②__关节囊_
③_关节腔__
④__关节窝__
⑤_关节软骨
(2)
③内有__滑液___
,作用是__减少摩擦____
⑤的作用是___缓冲震动__
(3)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如果过于剧烈就很容易脱臼。脱臼是指结构①
关节头
从
结构④
关节窝
中脱出。①
和
④
共同组成关节面。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1)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滥杀动物)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某些动物对植物有害:如蝗虫会危害禾本科植物,蚜虫会吮吸植物的汁液。
5、动物与仿生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控制棉蚜数量。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仿生: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就是仿生。如:雷达与蝙蝠、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龟甲与薄壳建筑。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
小
表面或粗糙干燥或光滑粘稠
无色或黄白色
真菌
大
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红、褐、绿、黑等
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
冷却接种
恒温培养。
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内原有的菌。
接种前冷却的目的是:以免高温杀死要接种的菌。
4、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有机物。有的细菌并不需要氧,这样的菌叫做厌氧菌(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
5、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6、细菌:
(1)观察工具:个体十分小,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或者电镜观察。
(2)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
(3)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特殊结构:鞭毛(运动)和荚膜(保护)。
(4)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5)营养方式:其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大多数是异养。
(6)生殖: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7)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①分裂生殖②利用芽孢度过不良时期③个体微小易扩散。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所以我们平时的杀菌应该以杀死芽孢为原则。
7、常见真菌:多细胞真菌:大型真菌(蘑菇)、霉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8、真菌共同特点有:①细胞都有真正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②与植物细胞相比依然没有叶绿体,因而营养方式为异养。③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9、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0、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这些菌的营养方式是腐生,他们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
生产者吸收利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些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
真菌
引起的。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也是由真菌引起的。
(3)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真菌和细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种类
发酵原理
应用
酵母菌
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酿酒、制馒头、面包
乳酸菌
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
酸奶、泡菜
醋酸菌
把葡萄糖分解为醋酸
制醋
霉菌
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制酱、腐乳
11、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的制作:
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的原因是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膨胀形成。
酿造甜酒的过程是洗米、淘米蒸米冷却接种保温发酵。其中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高温灭菌,用凉开水冲淋得目的是为酵母菌提供适宜的温度
很快就将容器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的环境产生酒精,在有氧的环境中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没有酒精。所以发酵时尽量不要打开盖。
(2)食品的保存,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把细菌和真菌杀死
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常见方法和原理为:
食品
保存方法
原理
牛奶
巴氏消毒法
高温灭菌
罐头
罐藏法
袋装肉肠
真空包装法
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干蘑菇
脱水法
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菌的生长和繁殖
腊肉
晒制与烟熏法
咸菜、咸鸭蛋
腌制法
果脯
渗透保存法
(3)疾病防治,有些真菌可以产生能杀死细菌的物质叫抗生素,如青霉菌能产生青霉,能治疗细菌性疾病。胰岛素的生产是将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
大肠杆菌是生物反应器,这种技术叫
转基因
技术。利用大肠杆菌的原因是
繁殖速度快。
(4)环境保护: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因为在没有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发酵把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
;还有一些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也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
,使污水得到净化。
第五章
病毒
(1)形态
:个体十分微小,只能用纳米表示,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
(2)种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三类。
(3)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
(4)繁殖: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自我复制)
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条件适宜时,病毒变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如水稻和小麦的分类。
3、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内部结构
和生理功能。
4、根据真菌形态结构特征,可以将真菌分为酵母菌(单细胞)、霉菌和大型真菌等类群。
5、植物分两类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分两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孢子植物分三类蕨类、苔藓、藻类。被子植物分两类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苔藓植物有假根和茎叶,藻类植物无茎叶和根。
6、给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为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和
进化关系
更好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7、生物可以分为
植物界
、动物界
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如果增加亚门,应处于门
和
纲之间。
8、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种类越
多
,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
,亲缘关系越远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种类越
少
,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亲缘关系越近
9、种是最小、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单位是种
10、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1、植物中居世界第三的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动物中居世界前列的鱼类、鸟类、哺乳类。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相对较少的生物种类是爬行类。
1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对生物的遗传育种改良作物品种有重要意义。
1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植物活化石:银杉、珙桐。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
1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乱砍滥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
16、森林下降是因为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不会破环生态平衡)。
藏羚羊数量减少是因为滥捕乱杀。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中营养物质增多,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中缺氧,水中生物缺氧死亡。水葫芦疯长是因为水葫芦使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减少。
【摘 要】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是学生理解掌握生物科知识之根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融入一些策略,以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牢固掌握并学会迁移运用50个重要概念,为将来高中生物科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结合个人日常教学实践,提出肤浅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策略
一、引言
学好生物知识,关键在于对概念的理解。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版的生物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初中一、二年级学生需在义务教育中理解掌握50个重要生物概念,以获得扎实基础知识,为将来升入高中进一步学习生物课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而,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须引发高度重视,注重加强在初中生物课堂实践中,对这50个凸显的重要概念,借助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运用,以期改变原有要求学生对生物概念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结果既增加了他们的过重学习负担,而且从掌握到的知识牢固度来看,多为孤立、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导致学习成效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在此,本人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实际教学做法,请各位同仁多多给予指正,共同促进初中生对生物课知识的牢固掌握。
二、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解析和教学意义
要在轻松中掌握初中生物的50个重要概念,首先要明白重要概念的意思。国家新课标提出的生物重要概念,是有别与其它的概念界定,它主要是对课程中研究的生命基本现象、活动规律、基本原理等作出理解和阐释,不仅涉及到概念的本质、内涵及拓展,也包括有关键语词,还明确指出要达到的学习程度和教学突破目标,是生物课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科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及思维单位。
其次是要明确加强对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意义。
一是生物重要概念,它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生物知识的重次要点,以便各自能够对生物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不自觉中促进了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二是50个生物重要概念,大大地改变了学生原来对生物名词学习的盲目现象,极大减轻了学习压力,确保他们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状态,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到位;三是在生物重要概念的架构下,促使学生有了一个继续添砖加瓦的学习劲,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会主动去对联想到对其它相关名词的探究,更好发挥出主观学习能动性,培养发散思维的形成。总之,实现对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对初中生掌握生物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对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重要概念的教学手段,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从感性引入升华到理性的认知
生物课中的50个重要概念都在词语上较为抽象,这对理解、分析能力有限的初中生来讲,要让他们能够准确对这些重要生物概念理解、掌握到位,此时的生物教师,可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从感性认识的引入,继而上升为理性认知的教学手段。首先,课前备好一些辅助课堂教学的具体事实或直观材料,尔后在课堂上借助这些基础东西,再去从感性认识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一步一步去理性认知这个重要概念,产生理解与掌握,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比如,生物教师在讲授“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时,可以借助蝗虫、蟑螂、家蚕和蝴蝶的不同发育阶段标本,让学生亲眼目睹到,家蚕、蝴蝶,它们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象蝗虫、蟑螂,它们的幼体与成体形态却很像,只不过是个体逐渐长大并出现了翅的变化而已,继而把对于不同动物发育方式可能不同这一重要概念的感性认识,通过进一步的课堂教学活动了解蝗虫、蟑螂、家蚕和蝴蝶的幼虫与成虫生活习性有那些变化?从而理解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帮助初中生加深了对动物发育过程的理性认知与理解,并深刻领会到重要概念的本质内涵。
(二)创设生活情景课件让知识迁移
学习生物重要概念掌握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掌握到的重要概念的运用,帮助自己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来解释、判断和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实现提高生物知识素养,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重要概念知识的迁移就显现的非常重要。而解决这一教学目标,此时生物教师可提供生活情景内容的课件,通过把初中生带进真实的生活中,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对掌握到的重要概念知识迁移运用,同时也再次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教师在讲授“动物行为”这一重要概念时,可以利用“猫捉老鼠”的视频,给学生分析和解读“猫捉老鼠”的一系列行为过程,让他们首先在内心世界接受到猫捉老鼠是天生的本能习惯,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观看小猫和老猫捕捉老鼠各自不同的行为过程,再让同学们接受到,原来小猫捕捉老鼠的行为过程,是学习老猫的,这样就理解了动物行为的两种分类,即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的概念理解,继而对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下来与生俱有,遗传所致,后天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得来的抽象词语概念理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动物行为这一重要概念的掌握。
(三)设置问题诱导实现主动性探究
学习兴趣是初中生学好生物重要概念的基础与根本,只有当学生对初中生物课程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掀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对重要概念的掌握和运用。其设置创设情景问题,就是一种教学手段。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进而引导全班同学参加自由讨论,通过互动,学生对原来存在的重要概念理解偏差和错误得到纠正,达到加深理解之成效。还是以“动物行为”为例,生物教师首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初中生剖析现象背后的规律,引导他们从大量的生物学事实中对这个重要概念形成正确认知,再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进一步点拨学生思维,启发他们深入地对重要概念本质和内涵进行探究,达到深层次理解,最终实现传递“对接”。以猎狗捕食为例,生物教师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猎狗捕食过程的画面播放片段,设置学生分析猎狗动作或活动问题,通过回答,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掌握到动物行为是一个动态持续过程。初步对这个重要概念形成后,生物教师接着再进一步提出猎狗在什么情况下捕食,有哪些利于捕食的身体特点等问题,让学生通过划分的小组,充分讨论后,得出了猎狗是由外界刺激或体内生理变化引起的捕食行为,其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由感觉和运动器官配合来完成的结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辨析,学生对动物行为这个重要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诚然,创新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比如生物教师还可在教学中,将重要概念采用化整为零的分解方式,建立一个以重要概念这核心作用的概念体系,从具体的层次概念中,进行帮助学生梳理出对重要概念需要掌握的生物知识脉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需要围绕50个重要概念的核心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教学形势,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不断创新恰如其分的教学手段,促使生物课堂始终保持生机勃然一片,定会收获到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效,从而促进生物教学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恩山.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思路和要点.生物学通报,2012.(03).
[3]汪忠.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生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
[4] 吴洪. 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的概念图策略例谈[J].长三角(教育).2012.(08).
【关键词】 青少年;品行障碍;家庭环境
青少年品行障碍是指儿童和青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架、逃学、恶作剧、说谎、偷窃及攻击性行为等,甚至是违法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影响儿童青少年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1]。它不是躯体残疾或精神障碍所致,而是在先天性神经功能缺陷的基础上,由于家庭教育及社会等因素形成的。品行障碍需要及早发现,并给以正面教育,调整环境,可望得到纠正。难于纠正者,可发展为青少年违法犯罪[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样本来源于2007年1月至今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儿童咨询门诊就诊的病例,在诊断为儿童品行障碍的病历中随机抽取30份病史。
1.2方法对这30份病史逐一记载所需资料内容,所有资料均以当时的病历记录为准,以了解儿童及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发病情况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2结果
2.1年龄、性别比较如表1所示在各个不同的年龄中以14~1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为36.7%,其次为12~13岁,所占比例为33.3%,而16~17岁发病率最低约占6.7%。性别方面男性为70%,女性为3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见表2。
2.2行为问题类型及发生率见表3。根据表3的结果显示儿童及青少年品行障碍以逃学最多占26.8%,其次是说谎和打架,分别占19.5%、17%,而出现恶作剧、任性、不合群的比较少,只占2.4%、4.9%、4.9%。表1 30例病例年龄比较 表2 30例病例性别比较表3 30例病例行为问题的比较
2.3父母文化程度调查从表4、表5可以看出父母所受的教育程度,父亲中学文化占73.3%,大专及以上文化占26.7%。母亲小学及中学文化程度分别为13.3%、70%,大专及以上占16.7%。表4 30例病例父亲文化程度比较 表5 30例病例母亲文化程度比较
2.4家庭关系调查从表6可以看出父母关系和睦为18例,占60%,父母关系不和睦9例,占30%,父母离异3例,占10%。表6 30例病例父母关系比较
2.5父母教育方式及教育态度调查从表7可以看出父母教育方式中“说理”为36人,占53.7%。“惩罚”为25人,占37.3%。“不理睬”为6人,占9.0%。教育态度一致为11例,占36.7%。不一致为19例,占63.3%。表7 30例病例父母教育方式及教育态度比较
3讨论
3.1品行障碍发病者的年龄、性别因素青少年品行障碍发病年龄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以12~15岁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品行障碍的问题往往以逃学、说谎、打架等表现为主。儿童品行障碍的发病率在英国和美国约4%~10%,我国湖南省的调查资料显示发病率为1.45%[2]。家庭教育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3.2父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对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发病影响很大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低,品行障碍的发生率相对就高,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必然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与正确的学习方法;反之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教育孩子的方法少,管教方式简单,孩子就容易发生心理障碍。
3.3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父母经常以不理睬的反面感情对待子女则会强化孩子的负面情绪或负面行为,久而久之放任自流,使孩子根本毫无顾忌,为所欲为;同样,一味受到父母的惩罚,使孩子不断地被告知自己的感受是不适当或不正确的,则会使他们的自尊受挫,产生自卑甚至逆反心理,因而出现厌学、逃学现象,对于学习如何调整情绪和解决问题也会有更多的困难。
3.4父母的态度是否一致,和家庭是否经常出现矛盾与冲突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孩子面前保持和睦和谐,对创造一个良好而温暖的家庭环境十分重要。而家庭关系紧张使亲子之间缺乏接触及情感交流,可以造成儿童的恐惧、焦虑和不安,没有安全感,信赖感和依托感,不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容易出现不端行为。
3.5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也不一样,母亲的影响力要大于父亲的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上,往往比较注重的是对男性的教育和培养,而忽略了对女性的教育。但事实上,大多数女性在家庭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母亲她们与孩子接触时间最多,对孩子影响也必然越大。因此,不论父亲如何,母亲的自身素质总是最主要的。
4结论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园丁”,因此父母养育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成长,健康的养育方式能帮助儿童茁壮成长,而不良的养育方式可导致人格缺陷、躯体残疾和精神障碍[3]。所以我们要全面的看待家庭及孩子教育问题,提高父母的自身素质、教育文化程度,并且注重家庭的良好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正确而积极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利用家庭的社会支持作用促进成长,对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起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萍.儿童心理咨询(十四),品行障碍.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4,(12):46-47.
【摘 要】教学内容是教师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在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否需要设置情境、设置怎样的情境,都必须依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来决定,文章就情境探究教学在生物课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情境探究教学;生物;故事;全程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84-01
情境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探究方式。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杜威在他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用实例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他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这些要素按顺序可排列为:情境—问题—假设—推理—验证,这一序列被称为五步教学法。由此可见,情境在探究教学中的重要性很早就被认识了。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情境的创设,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来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一、音乐创设情境
流行音乐一直是学生们特别喜爱的,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音乐,将学生带入良好的情境,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呼吸系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导入方式是让学生来一次深呼吸,引入本章的教学,可是这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笔者改变了导入方式:上课前,先播放一段羽泉的《深呼吸》,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带领全班做一次深呼吸,再适时提出问题“深呼吸的感觉如此美好,我们又是如何完成它的呢?”美妙的音乐像一座桥梁引领着学生满心愉悦地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又如,在讲述初中八年级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节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希腊作曲家雅尼创作的音乐作品《夜莺》。竹笛的悠扬、清越让学生陶醉在夜莺的美妙歌声中,随后,笔者提出问题:“夜莺为什么在晚上鸣叫?”“为了寻找配偶。”“你还知道鸟类的哪些求偶行为……”
音乐使人愉悦,而愉快的情绪不仅能激活大脑兴奋中心,还能促进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历史上的大量事实表明:最宝贵的创造性思维,稍纵即逝的灵感往往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况下产生的。
二、模型演示情境
模型可以舍去研究对象的一些次要的细节,以简练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让学生通过动手构建模型学习知识,顺应了他们的天性,是生物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例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中,肾单位的结构是重难点之一,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者的关系,就会影响尿的形成过程的学习。而教材中的肾单位图片过于复杂,肾小囊的结构以及它与肾小球、肾小管的关系也没有描述得很清楚。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呢?笔者采用了让学生动手制作模拟模型的办法,利用学生们喜爱的小玩具“毛条”,让学生在阅读课本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制作肾单位模型,展示给全班(右图),教师进行点评。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模型还能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一举多得。
尿液的形成是本章的另一个难点,学生因无法直接观察到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学习效果不好。笔者曾经尝试过运用flash动画展示这两个过程,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哪些物质能滤过到肾小囊,很难记住。于是笔者想到了利用学生爱动手的天性制作肾小体模型,模拟肾小球的过滤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用常见的一次性塑料杯,底部扎几个小孔,模拟肾小球。用红豆模拟血细胞,黄豆模拟大分子蛋白质,沙子代表血浆中的其他成分。学生将它们一起倒入“肾小球”中,轻轻晃动杯子,可以清晰地看到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其它成分都过滤到肾小囊中。学生们自己动手再现了肾小球滤过的微观情境,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学习效果怎能不好呢?
三、故事渲染情境
好的故事能使学生疲惫的心灵透进一缕阳光,使干涸的心田如遇甘霖。在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将庄严神圣的科学知识与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故事创造性地联系起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讲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笔者引用了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中的故事,提出问题:“小灰灰真的可以只吃草,不吃羊吗?蕉太狼真的可以只吃香蕉不吃肉吗?”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展开热烈地讨论,还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来验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又如,在讲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的遗传和变异时,笔者引用了这个故事:英国近代大文豪萧伯纳被一位女演员写信求爱。信中写着:“你是如此聪明,我是这般美貌,倘若我们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聪明又具有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吗?”肖翁幽默地回信说:“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糟了吗?”学生们听了后哈哈大笑。笔者及时提出问题:“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一些?”学生们开始热烈讨论。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课本,积极思考,找到了答案。
四、实物展示情境
生物教学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能用实物展示出来的一定要尽可能用实物展示,特别是那些生活中不易见到的生物或现象,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鸟的生殖过程时,笔者先给学生展示了澳洲鸸鹋的卵。当墨绿色的鸸鹋卵摆上桌面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齐聚讲台,热情高涨。在讲解昆虫的生殖时,笔者将蜜蜂发育的四个阶段的实物标本全部展示出来,学生们边观察边听讲解,很容易就理解了变态发育的特点。
情境探究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利用flash动画展示情境等。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应该注意三点:
1.教学内容是教师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在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否需要设置情境、设置怎样的情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必须依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来决定。切不可有人工雕凿之痕,作秀不自然之嫌。
2.情境作用要有全程性。有些教师误以为设置情境就是在讲解新知识以前,利用与新知识有关的实验、故事、问题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课。实际上,情境教学的功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导入新课,它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和推动学生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
3.情境应被学生易于接受。情境的设置要设计好合适的“路线”和“台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会受到学生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设计,使之适合学生,学生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