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游子思乡的诗句

游子思乡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游子思乡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游子思乡的诗句

游子思乡的诗句范文第1篇

思乡怀人诗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一、鉴赏示列

1、思念亲人。例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第二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故园眷念的亲情,又写出了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和开阔豪放的胸襟。

2、思念故乡。例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内容]这是两首五言古诗。第一首诗从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笔,她见有船从江南来,便急不可耐地问船家,是否捎来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写女方对男方的思念。第二首诗从在江南的男方立言,他见到孟津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这是写男方对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3、羁旅愁思。例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叩旅人的心扉。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的环境,抒发了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

4、边关思乡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作者写道: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马,征战不休。自然地透出单调困苦、不尽无穷的怨情。后两句写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写征人转战跋涉的遥远与苦辛。这首诗一方面以“岁岁”与“朝朝”写出怨苦无时不有,又以“青冢”、“黄河”、“黑山”表现出怨若无处不在。

二、鉴赏思乡怀人诗词歌中的意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人手:

1、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游子思乡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 建立系统的知识储备库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歌在中国曾经无比的灿烂辉煌,作为一门独特而魅力无穷的艺术,不仅流传下来无数的美妙诗篇,同时也创造了很多的诗歌专业知识。对这些知识,我们必须要有一些认识和理解,这样我们鉴赏诗歌才能有“底”。

1熟悉一些常见的意象及其暗示意思。

“月亮”(思乡)、“”(清高)、“梅花”(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松”(坚贞,高洁品质)、“莲 ”(爱情)、“梧桐”(凄凉悲伤)、“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感伤)、“浮云”(漂泊的游子)、“丁香 ”(愁思或情结)等。

2了解一些常见语言特点。

清新、平淡、绚丽、明快、自然、含蓄等。

3知道一些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

铺陈直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描写、工笔白描、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形写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情、情景交融,以小见大、化用典故、意象叠加、联想想象、象征寄托、乐景写哀、明褒实贬、寓褒于贬、超越时空、换位描写、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诗中有画、赋、比、兴等,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借代、对偶、夸张、互文、隐语(谐音、双关)等

4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思相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田园隐居、忧国忧民、思乡怀人、建功立业、离情别绪等。

5熟悉一些著名的诗人,能背诵一些名句名篇。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熟读古诗几百首,便能吟咏也会赏析。

以上内容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累整理,理解熟悉。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做题才能正确运用术语,才能专业,才能准确,从而把握住得分点。

二、 全面把握信息,理性分析鉴赏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应该是读懂诗句,理解诗意。全面把握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信息。

1主信息:诗句。诗歌的主信息当然来自诗句,诗句是由意象组成的。竟象就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景、物、人、事等。我们通过读诗,明白诗句写了何景,咏了何物,叙了何事,谈了何人,然后由整个诗句的意境去体会、感受诗人发了何议,抒了何情,阐了何理,表了何志等。如: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们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披蓑戴笠,不动声色地孤舟独钓寒江雪的渔翁是诗的主要意象。其次“千山”皆无鸟飞,“万径”不见人踪,连同那一条江,都笼罩在寒雪中。是渔翁所在的环境。通过对全诗信息的把握,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白,这渔翁形象,正是“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逐南荒的诗人远离尘世、清高孤傲、坚贞不屈的精神境界的象征。

要能准确理解,敏锐捕捉诗人的情、志、理,还得重视一个因素,那就是诗中的关键字、词、句。就是所谓的“炼字”或“诗眼”。它们常常是我们理解诗意的“密钥”,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价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境界全出。”因为“闹”是热闹,当它在诗句中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的正是春意盎然,春光烂漫之意。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写出了诗人心头蓬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抓住这样的关健字、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所以这也是命题人常设的考查点。

2次信息:题目,作者(知人论世),注释。

要能全面把握信息理解诗篇,题目,作者,注释它们都是破解诗歌的关键。

(1)题目往往给我们点出了诗意和内容甚至情感基调。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个题目告诉我们和尚是去朋友的隐居的地方探望他,题目中一个“幽”字是全诗的诗眼,所以为了表现一种静谧的意境,“敲”字以声衬静,比“推”字更好。又如

村 居

张舜民

水饶陂田水饶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究竟是悲是喜呢?诗中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两句,“无人”、“寒鸦”这样的竟象,好像应该是萧瑟、悲凉,但结合全诗的内容和意境来看,尤其是从题目《村居》来看,可知是诗人写自己闲居村中所见所感, “牛背无人”是小孩子玩去了,“寒鸦两两归”是鸟儿双双回巢了。就知道诗中应该是表达对乡村闲适、安逸、自在生活的喜爱之情。

(2)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胸襟气度,不同的关注对象等,如李白的浪漫狂放、个性张扬,杜甫的忧国忧民、沉郁沧桑,苏轼的豪放旷达,柳永的缠绵多情,陆游的悲壮爱国,陶渊明的朴素自然,王维的恬淡优美,李清照的婉约凄切等,所以我们还可以从作者推知其诗意、诗情。

(3)再有就是注释,它不仅仅是注解一些字词的读音意义,有时还注解作者当时的境况,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其壮年还是老年,失意还是得意, 升迁还是贬谪等情况,从而推知其内心情感的悲欢愁喜等。

三、 看清题干要求

在做题之前,千万要仔细审题,看清题干要求,看命题所给出的考查点是什么,要求怎样作答。注意“简要分析”、“赏析”、“结全诗句”之类提示,明确思路走向,知道从哪些方面提取信息,思考作答。如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四川卷)(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 ① 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 趱:赶快。

游子思乡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导入新课,情境设置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弥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的动人一曲。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到本堂课的情境中来,上课伊始,笔者给学生用PPT播放了几则材料:

材料一: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前――“春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材料二:两只大熊猫憨态可掬地吃着竹子――赠台大熊猫取名为“团团”和“圆圆”;

材料三:一对父女在夜晚望着圆月――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和“中秋”;

材料四:一位古代文人望着白鹤在吟诗――中国自古有许多关于“思乡”的诗歌。

从以上几则材料中,提问学生有什么发现。这样学生自然会想到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都是“期盼团圆”的。在此,笔者设计了一段导语:

游子思乡,故土难忘!

小时候,我们学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我们也曾感受过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怅惘之情,在本学期我们也接触到了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之情。

古人是如此,今人也一样。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被人为地分隔开了50余年之久,而游子的思乡之情却一刻也未减。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光中先生一同来感受一下这历久弥新的主题――乡愁。(此刻,音乐起,教师范读)

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为了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笔者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笔者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朗诵,多种形式、反复地再现诗歌的声音形象,始终是学生理解诗歌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欣赏诗歌的主体,朗诵的过程,他们是自己在教自己体会诗歌中的感情的过程,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声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把朗读分为有机组合的几个阶段。初读阶段只注重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并从朗读中得到初步印象。这是最基础的朗读。在分析讨论主题之后再进行朗读,就要着重于诗歌中情感的表达,读出思乡的韵味。这是对余诗情感把握后的朗读。等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乡愁的思维发散迁移之后,再进行自由的朗读,就可以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这次朗读则对余诗进行了加工,读出来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乡愁。

二、渐入佳境,创设意象

师:乐曲的基调必须符合歌的感情脉络,而乡愁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哀伤的。但是诗中的感情线索却是不断流动的、变化的。那么,诗人的感情脉络是怎样流淌的?

生:作者的情感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时间顺序表现的,层层深入,及至最后,表达了对祖国大陆的深情眷恋。

小时侯――(邮票)――母子离愁

长大后――(船票)――夫妻离愁

后来――(坟墓)――生死离愁

现在――(海峡)――家国离愁

师:乡愁是一种大家都可能体验过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读了这首诗,你觉得他是不是把乡愁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你们对乡愁有了一些具体的感觉?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讨论,阐述观点,教师归纳概括:作者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就是乡愁。这就是“创设意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重要途径。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思乡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学生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传统感情,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飘流在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爱国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游子的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三、迁移扩展,实践参与

师: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生2: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3: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

生4: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师:全诗采用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对应了诗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也表达了不同阶段诗人相应所看重的东西。学完本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然了解创设意象这种写作手法,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着写一写我们常常经历的一些感受吧。

“快乐”“痛苦”“思念”是笔者给学生提供的感受词语。

生1:小时候,快乐一根棒棒糖;长大后,快乐是一张满分的成绩单/一首动听的情歌;后来啊,快乐是儿女一脸的笑颜;现在,快乐是一抹童年的回忆。

生2:小时候,痛苦是摔了一跤;长大后,痛苦是一张不及格的卷纸;后来啊,痛苦是无端的车祸;现在,痛苦是一张医院化验单。

生3:小时候,思念是母亲的怀抱;长大后,思念是一通朋友的电话;后来啊,思念是窗外的一轮圆月;现在,思念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一间空房子/一桌无人问津的晚餐。

……

师: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

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游子思乡的诗句范文第4篇

经过两轮的《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我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翻阅历年各地的高考试卷,发现诗歌鉴赏的得分往往最不理想,老师们也常常感叹诗词教与不教的效果是一样的,学生也常常感叹看不懂诗歌到底在说什么,每次都是等着老师评讲,然后恍然大悟,然后机械地抄答案订正,下次遇到诗歌鉴赏的题目,仍然得分很低,偶尔一次高分,也谈不上方法的积累,似乎是运气使然。针对这样的情况,再次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时,我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利用教材,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

《唐诗宋词选修》的编排旨在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诗人、词人及其代表作品的学习和鉴赏,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精神上的陶冶,在学习技巧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的对作品的赏析,领悟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从而获得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拓展视野和空间。为了契合新课标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选修教材的范本作用,我努力尝试把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通过选修教材重新编排,给学生一把金钥匙,让他们提高诗词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选修课教材重组,是不是应该突破教材的现有模式,从而多关照一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学习的例子,从而达到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另外,根据教材编写的目标原则,即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目的、现有基础等,充分考虑学情,通过重新编排,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符合教材编写的趣味性原则。

还有,在重新编排教材时,如果我们考虑到作为学习者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即学生在学习完相关内容后,都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的需求。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不断形成概念体系,就能把原本难以操控的诗歌教学变得有条理性和目的性。这样一来,学生在感受诗歌的魅力的同时,更能学有所得,目标清晰,学习的指向性也就更明确了。

我想以怀远诗为例,谈谈《唐诗宋词选修》教学中合理编排教材,构建高效课堂的想法。

《考试说明》要求我们要能阅读浅易的古诗文,抒发思乡怀远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思乡怀远诗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在《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本中也选取了好几首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把这类诗歌整合在一起,作为统一板块让学生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怀远诗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赏析这个类型的诗歌的过程与方法,找出解答这类诗歌的方法。《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与诸子登岘山》《旅夜书怀》《九月齐山登高》都是这类诗,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在一个版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材文本作为范本,进行类的拓展,让学生感受一类诗歌,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学习同类型的诗歌,很容易找到内容上的共性,能很快克服诗歌鉴赏中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立刻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老师就能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另外,学生在学习《望月怀远》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到“月”这个意象,以及由月引发的思亲、思乡之愁。之前的教材诗句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均有这个意象。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过去诗句的回忆中体悟月这个意象表达的思乡怀人的情感。

体悟“月”形象后,我们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一类意象。鸿雁、杜鹃、杨柳等都是思乡诗中常见意象。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杨柳(或《折杨柳》曲):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而《折杨柳》曲,听后会激荡起蕴藏心中的乡思。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如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驿亭: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其他如暝色、日暮、黄昏、落日、夕阳、暮霭、烟波、寒山、宿鸟等。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在边关将士思乡诗中,孤城、塞鸿、胡笳、羌笛等意象常与月亮、黄昏结合在一起,通过视听双重感受抒写幽怨乡愁,意境雄浑深远,情感深沉含蓄。

而这类诗歌的情感也是固定的,①羁旅愁思: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②思念亲友: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幽怨愤慨:抒发漂泊、贬谪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之情。④征人思乡:抒发征人思乡,厌恶战争之情。

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思考,归纳。进而很自然地学会学习《旅夜书怀》等这一类的其他诗歌,并且学会分别把诗中的意象和诗歌的情感进行相应的归类。

回顾我们的高考试题,命题一般从分析思想情感、分析手法、品析炼字中考察思乡怀远诗,比如今年的安徽卷的两首诗:

《秋斋独宿》

唐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这两首诗,从内容上,我们可以初步判定为思乡怀远诗,月的意象,人的孤独,鸟受惊时候的一声叫,我们可以感受到孤独之情。但是对月的描写是不一样的,“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所以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而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这样,通过意象的分析和情感的体悟与具体的手法和对字的品味,可以让学生体味到同一情感中的细微差别。

再如:2005年全国卷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羁旅在外的人思念家人,是想象着家人在思念自己,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为此,通过意象营造出意境,表现出情感,我们可以总结出该类题目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有时候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同类型教材的学习以及与题目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鉴赏诗歌。使学生不仅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而且在美的熏陶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游子思乡的诗句范文第5篇

课文题目:马致远的《秋思》

教学目标:1能背诵诗文。2体会诗人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1作者简介。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作者的相关情况,让学生读一读。2朗读指导。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先让学生听读再跟读,最后是自由朗读。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想象诗文的意境。让学生在背诵诗文的基础上口述每句诗的大意,再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最后伴随着哀伤幽远的音乐展示诗文的意境,使学生陶醉其中,进而体会远离家乡的游子思乡情怀。4课外延伸。归纳整理古人写思乡情怀的诗文,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

整个教学过程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课堂气氛活跃,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在这节课里到底学到了什么,提高了什么呢?新课标规定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够诵读诗文,口述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对文中个别诗句进行评析,以此培养学生的概括、想象和创新能力。而学生在这节课中除了看到精美的画面,听到哀伤的音乐,还知道了什么呢?这种大容量、快节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实质上已经变了味,只不过是一顿语文教学快餐罢了。多媒体教学凭借着大容量、快节奏以及丰富的形式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但是这条路并不是万能的,如果用不好,就会和教学的本来目的背道而驰。首先语文学科是以阅读、理解、写作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慢慢地读,慢慢地渗透思想感情,让学生的理解慢慢地从心里长出来,最后才慢慢形成个人创新的思想。而课堂上多媒体的使用会让学生的阅读、感悟变成观看多媒体时的附产品,使学生对多媒体图像产生心理依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慢慢下降。第二,语文的理解是一个从文本阅读到个人再现的过程。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心里深深地相信一千个学生心中一定会有一千幅与他人不同的《秋思》画面,而多媒体画面的形象性使学生不再去展开个人想像。面对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学生会出现心里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就是说不出来,或者说不出那个味的感觉,甚至有的同学干脆定格了多媒体的画面,再也没有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失去了想象力,就像飞翔的鸟儿折断了翅膀,再也不会有更新更远的天空了。他们的语文学习只是木偶玩具一样地听,行尸走肉一样地写,再也没有个性了。所有这一切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相差太远,这也正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使用不当所产生的负面效果。

相关期刊更多

初中生优秀作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出版总社

农业工程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作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吉林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