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名家书法

名家书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名家书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名家书法

名家书法范文第1篇

1.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是有着“书圣”之称的东晋大臣和著名书法家,曾在永和九年组织有兰亭雅集,并撰写有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平和自然的风格、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的笔势而对我国的书法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欧阳询

欧阳询字新本,是在隋炀帝继位后出任太常博士,并在归顺唐高祖李渊后,先后出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册封渤海县男的唐朝大臣,而这个精通书法的书法家,由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千字文等作品。

3.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是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登进士第,在朝中先后担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的唐朝名臣,并且是擅长行书和楷书,是从褚遂良和张旭,具有精妙书法能力,创下对后世影响较大的颜体楷书的楷书四大家之一。

4.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是在二十九岁状元及第的兵部尚书柳公绰的弟弟,并且是官至太子少师,封为河东郡公的唐朝中期著名官员,而这个以楷书书法著称于世,遍观唐代名家书法的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和诗人,由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等作品流传,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5.怀素

怀素字藏真,这个自幼出家为僧,擅长锐意草书,与张旭齐名的唐代杰出书法家,这个有着草圣美称的书法家,凭着笔法瘦劲、飞动自然的草书形成了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并由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等纸本书法作品。

6.何绍基

何绍基这位字字贞、号东洲的湖南道州人,也是精通经史,精于小学金石碑版,书法从自颜真卿,擅长草书的晚清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也有着说文段注驳正、惜道味斋经说等作品留存于世。

7.陈献章

陈献章这个出生于1428年,字公甫,人称白纱现身的从祀孔庙的四人之一,也是有着岭南一人、圣代真儒、圣道南宗美誉的明代杰出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教育家,并有戒懒文、慈元庙碑、忍字赞等作品留世。

8.倪瓒

倪瓒字泰宇,号云林子,是师法董源,受赵孟頫的影响,尤擅绘画山水和墨竹的元末明初的画家和诗人,在书法方面以有晋人风度的隶书为主,并由六君子图、清閟阁集等作品流传于世。

9.王铎

王铎字觉斯,是王本仁的儿子、于天启二年考中进士的明末清初的大臣,并先后在朝中任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职位,而这个擅长书法的大臣还是善于书法,与董其昌齐名的书画家。

10.董其昌

名家书法范文第2篇

王庆云系书坛大家王遐举的长子、民革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炎黄书画院特邀书法家、中国建设文协书法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他泼墨耕耘数十年,积淀了深厚的传统功力,形成特有的遒劲、平和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妙。

王氏书法世家

不知何年,长江奔驰的洪流在湖北监利县改道,留下一池清澈的湖水,人称西门渊。挡住长江的大堤取名凤凰堤。王遐举和胞兄王轶猛从小在大堤上流连于江上日出日落,做过多少童年的美梦。

然而历史的遗梦当今都成了现实,谁也没想到在孩子们凝视家乡风光的凤凰堤畔,矗立起一座瑰丽的书法艺术殿堂――这就是当代书法家王遐举、王轶猛和王庆云的碑廊。

王遐举、王轶猛和王庆云是当今书法大家,人称书法世家,誉为当代书坛“三王”。王遐举素有“华夏名笔”美称,为北京“五大名笔”之一。王轶猛是在台湾享有盛名的书法家。作品在许多国家展出,还有佳作被作为珍品收藏。王庆云经数十载磨练,作品也声名远扬,终又自成一家。

汇百家之精华

王庆云出生于书家名门,自幼承蒙门庭教诲,长辈德艺熏陶,在小小的心灵中埋下艺术的种子。他在父亲和叔父熏陶下,沉醉于书林,立志也成为书法家。在父亲严教下,他童年背诵的诗歌成为终身受益的营养。当时纸张困难,他以木棍当笔,大地为纸,开启了自己最早的书坛之门。

后来,王庆云沉入历代书家之林,废寝忘食地攻读。他从《勤礼碑》临写入手,继而对汉、晋、唐诸帖仔细揣摩。先后临写王羲之的《集王字圣教序》、《张骞碑》、《张猛龙碑》、《曹会碑》等二百余篇之多。此时,他更理解父亲墨迹的精妙,刻意追求,广泛涉猎,任意挥洒,形成了法度严婉,雍雅清秀、骨势沉稳、健逸多姿、意韵开张、潇洒灵活的艺术风格,一跃踏入当今书坛新境界。

从写实到写意的两次飞跃

王庆云数十载临摩不辍,积淀了深厚的传统功力,形成遒劲、平和的墨风。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生活的经历激励着他,促使他跨越斤斤计较于点画、造型的写实,而进入表现生活激情的阶段。

在日本侵华的艰难岁月,王庆云随父亲逃至桂林。13岁的他当上报童,已是名副其实的“报业公会”的成员。在挣钱中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变成声声充满激情的卖报声。

14岁那年,他在湘西当上养路工。每天除在道班劳动外,还要为工头家挑水。超越年龄的负重和难以忍受的屈辱,使年纪小小的庆云已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在抗战胜利后,庆云来到长沙,在一家报社当记者,更目睹了世上的、善良、正义和奋争。

1950年王庆云只身到武汉学习,后分配县城从事城乡建设环保工作。他热爱工作,更热爱书法。每天抓紧完成任务后,就在办公室练习书法。他以书法歌颂建筑工人生活,以艺术给人们以道德和灵感的享受。然而领导批评他不务正业,他只是不吭不响,仍然赶紧做完工作后写字。办公室的桌上、墙上贴满了书法作品,他写了换,换了再写。没想到有一天,他的领导看了琳琅满目的书法后,居然表扬他写得大有进步。

再铸丰碑

王庆云庆幸领导的默许,但是对书法的追求,对生活的认识,使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书海墨林,用书法去表现生活的底蕴。1986年,工作几十年后的王庆云居然要求提前退休,离开岗位时他还不过是一个小股长,然而功夫和岁月使他成长为一位与时代俱进的书法家。就是他提前退休的那一年,王庆云在武汉举办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书法展览”,开书法艺术与科技建设相结合的先河。

1988年,王庆云与中国书坛前辈在哈尔滨举行联展,表现了这位年近花甲的书法家独具韵味,遒劲奇放,一泻千里的非凡功力。

名家书法范文第3篇

【 关键词 】 数字签名;加密;解密

Analysis of Commonly Used Encryption of AlgorithmsDigital Signature Technology

Wu Bin

(Kailuan Group , Ltd HebeiTangshan 063000)

【 Abstract 】 As a result of modern society to network dependence, There are many network attacks when we communicate through network, and the attacks will damage the information system seriously,so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for many gover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The computer and the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eads the humanity 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t which causes security problem let people put more and more emphasize on security. The digital signature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atus recognition and authentication, the data integrity; anti- denies and so on, it is used widely on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 Keywords 】 digital signature; encryption; decipher

1 密码体制的研究现状

传统密码密钥体制的特点是无论加密和解密都共有一把密钥(Kc=Kd ),也称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完全取决于密钥的安全。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密钥管理困难,使用成本较高。在计算机专网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和IDEA等。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是现代密码学的最重要的发明和进展。对信息发送与接收人的真实身份的验证、对所发出/接收信息在事后的不可抵赖以及保障数据的完整性是现代密码学主题的一方面。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对这两方面的问题都给出了解答。在公钥体制中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而解密密钥只针对解密人。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原理是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分离。任何人利用这个加密密钥和算法向该用户发送的加密信息。公开密钥密码的优点是不需要经过安全渠道传递密钥,大大简化了密钥管理。

2 几种常用数字签名算法和比较

2.1 RSA算法简述与分析

1976年提出的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思想不同于传统的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它要求密钥成对出现,一个为加密密钥,另一个为解密密钥。多数密码算法的安全基础是基于一些数学难题,这些难题专家们认为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

公钥加密算法用两个密钥:一个公共密钥和一个专用密钥。用户要保障专用密钥的安全:公共密钥则可以出去。公共密钥与专用密钥是有紧密关系的,用公共密钥加密的信息只能用专用密钥解密。公钥加密算法中使用最广的是RSA。RSA使用两个密钥,一个公共密钥,一个专用密钥。如用其中一个加密,则可用另一个解密,密钥长度从40到2048bit可变,加密时也把明文分成块,块的大小可变,但不能超过密钥的长度,RSA算法把每一块明文转化为与密钥长度相同的密文块。

RSA算法旨在解决DES算法密钥的利用公开信道传输分发的难题。而实际结果不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还可利用RSA来完成对电文的数字签名以抗对电文的否认与抵赖;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签名较容易地发现攻击者对电文的非法篡改,以保护数据信息的完整性。

2.1.1 RSA密码体制的工作流程

(1)用户选择一对不同的素数p,q,计算n=p*q;

(2)根据欧拉定理,计算欧拉函数值?准(n)=(p-1)(q-1);

(3)随机选一整数e,满足gcd(e,?准(n))=1;

(4)计算e的逆元d,即满足de=1mod?准(n)。

则密钥空间K=(n,p,q,e,d),将n, e公开,即n, e是公钥(publickey)秘密保存,即d是私钥(private key )。

p和q应该被销毁掉,不再需要(PGP为了用中国的同余理论加快加密运算保留了P和q,不过它们是用IDEA加密过再存放的)。

加密的过程:若待加密信息为m,首先将其数字化,看成是一个大数字串,并取长度小于log2n的数字做明文块。如果m>=n,就将m表示成s进位(s

解密的过程:用私钥d进行解密,计算D(C)=Cd modn,恢复明文m。

如果第三者如果要解码的话,必须想办法得到d。所以,他必须先对n作质因数分解。如果他能够成功的分解n,得到这两个质数p和q,那么就表明此算法被攻破。

RSA算法是利用了数学中存在的一种单向性。对于RSA来说,用公开密钥加密后,如果想再通过公开密钥解密是很困难的。这个困难性就表现在对n的因式分解上。若n=p*q被因式分解,(p-1)(q-1)就可以算出,继而算出解密密钥d。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选择一个较小的公钥或者一个组织使用同一个公钥,而组织中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n。

2.1.2 RSA的安全性

RSA算法的安全性就是基于大整数的因子分解困难之上的,到目前其还是安全的。要分析RSA算法的安全性,我们从攻击RSA的角度来审视。总的来分,RSA算法攻击可以区分为三类。

(1)蛮力攻击:它通过实验所有的可能私钥,来达到目的;

(2)数字攻击:使用数学技巧,类似于分解n来达到攻击目的;

(3)时间攻击:通过观察解密算法运行的时间来达到目的。

e和d位数越长则安全强度相应越高,但是加解密速度会越慢,所以e和d位数的长度应该与实际应用系统有综合的权衡。

3 典型的数字签名算法和对比

目前的普通数字签名算法,如RSA数字签名算法、ELGamal数字签名算法 、Okamoto数字签名算法、美国的数字签名算法(DSA)和LUC数字签名算法等。下面将分别介绍其中两种数字签名算法。

3.1 DSA数字签名算法

DSA是Schnorr和ElGamal签名算法的变种,被美国NIST作为DSS数字签名标准。DSS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化研究院和国家安全局共同开发的。DSA它的安全性是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

DSA算法

构造参数:其中p,q,g作为全局参数,共所有用户共同使用;x是签名者的私钥;y是签名者的公钥。对消息M的签名结果是两个数(s,r)。每一次签名都使用了随机数k,要求每次使用的k都不同。

签名过程

对消息M的签名过程可以用如下步骤表示:

(1)生成随机数k,0

(2)计算r:r=(gk modp)modq;

(3)算s:s=(k-1 (H(M)+xr))modq,到此,消息M的签字结果就是(s,r);

(4)发送消息和签名结果(M,r,s)。

认证过程

接收者在收到(M,r,s)之后,按照如下步骤验证签名的有效性。

(1)取得发送者的公钥y;

(2)计算w:w=s-1 modq;

(3)计算u1:u1=((H(M)w)modq;

(4)计算u2:u2=(rw)modq;

(5)计算v:v=((gu1 yu2 )modp)modq;

(6)比较r,v,如果r=v,表示签名有效;否则签名无效。

接收方计算v值来与收到的r比较,以确定签名的有效性。v是发送者的公钥,消息的散列值,全局参数和接收到s的函数。

3.2 DSA的安全性

DSA签名算法处理自己的―些重要信息时,我们建议采用的密钥长度为1024位的k;而不是512位。

3.2.1 随机数产生器与攻击随机数

如果攻击者获知了签名时使用的k,那么它可以计算出签名者的私钥参数x;如果你的随机数产生器具有较大的缺点,攻击者可以通过你的随机数产生器的某些特征,而恢复出你所使用的随机数k,所以在DSA签名算法的实现中,设计一个好的随机数产生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3.2.2 全局参数(共享模数)的危险

在DSS公布之初,人们反对其使用共享模数p,q。确实,如果共享模数p,q的分析,对破解私钥参x有所益的话,那将是对攻击者的莫大帮助。但是,经过密码学界多年来的研究,还没有其有明显漏洞的报道。

3.2.3 DSA中的潜信道

DSA算法的潜信道最早有Simmons发现的,它可以在签名(r,x)中可以传递额外的少量信息。该潜信道是否是DSA预先设下的,还是一种巧合,我们无法考证。当然如果是使用到重要场所,就不要采用非信任团体实现的DSA签名系统。

3.3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的用户数量的增多,RSA与ELGamal公钥密码体制的公钥位数较大(一般为512bit以上)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1985年Koblitz和Miller分别独立地提出利用椭圆曲线上离散对数代替有限域上离散对数,可以构造公钥位数较小的ELGamal类公钥密码。

3.3.1 ECDSA的签名算法

签名的时候,自然有待签署的消息m;全局参数D=(q,FR,a,b,G,n,h)还有签名者的公钥私钥对(Q,d)。

签名的步骤描述如下:

(1)选择一个随机数k,k∈[1,n-1];

(2)计算kG=(x1,y1);

(3)计算r=x1modn;如果r=0,则回到步骤(1);

(4)计算k-1 modn;

(5)计算e=SHA1(m);

(6)计算s=k-1 (e+dr)modn,如果s=0,则回到步骤(1);

(7)对消息的签名为(r,s)。

最后,签名者就可以把消息m和签名(r,s)迅速发送给接收者。

3.3.2 ECDSA的认证算法

当接收者收到消息m和签名(r,s)之后,验证对消息签名的有效性,需要取得这些参数;全局参数D=(q,FR,a,b,G,n,h),发送者的公钥Q。我们建议接收者利用前面的合法性检查算法,也对参数D和Q的合法性进行检测。

认证算法可以描述如下:

(1)检查r,s,要求r,s∈[1,n-1];

(2)计算e=SHA1(m);

(3)计算w=s-1 modn;;

(4)计算u1=ewmodn;u2=rwmodn;

(5)计算X=u1G+u2Q;

(6)如果X=0,表示签名无发效;否则X=(x1.y1),计算v=x1modn;

(7)如果v=r,表示签名有效;否则表示签名无效。可以说,ECDSA算法就是在椭圆曲线上实现了DSA算法。

4 算法对比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的研究历史较短,是目前己知的所有公钥密码体制中能够提供最高比特强度的―种公钥密码体制。

我们将椭圆曲线加密算法很多技术优点。

4.1 安全性能更高

椭圆曲线加密算法有着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能,一般通过该算法的抗攻击强度来反映。ECC和其他另外几种公钥系统相比,其抗攻击性具有绝对的优势。椭圆曲线的离散对数问题(ECDLP)计算困难在计算复杂度目前完全是指数级的,而RSA是亚指数级的。这体现为ECC比DSA每bit安全性能更高。

4.2 计算量小和处理速度快

在相同的计算资源条件下,在私钥的处理速度上,ECC远比RSA、DSA快。同时ECC系统的密钥生成速度比RSA快百倍以上。因此在相同条件下,ECC则有更高的加密性能。

4.3 存储空间占用小

ECC的密钥尺寸利系统参数与DSA、RSA相比要小得多。160位ECC与1024位RSA、DSA具有相同的安全强度,210位ECC则与2048位RSA、DSA具有相同的安全强度,意味着它所占的存储空间要小得多。这对于加密算法在资源受限环境上的应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4 带宽要求低

当对长消息进行加解密时,ECC、RSA、DSA三类密码系统有相同的带宽要求,但应用于短消息时ECC带宽要求却低得多。而公钥加密系统多用于短消息,例如用于数字签名和用于对对称密码系统的会话密钥加密传递,带宽要求低使ECC在无线网络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算法的研究和简单的对比,我们发现各种算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更适合的加密算法。

名家书法范文第4篇

患难夫妻富贵不同步,

功成名就背后暗藏隐忧

从一个地道的农民到受人尊敬的书法家,再到县政协副主席,马健一路走来多少艰难多少辛酸,可想而知。

作为功成名就的男人,马健给人们的印象是阳光爽朗、精力充沛,谁也想不到的是风光背后,他一直为家庭问题而苦恼。马健和妻子白素娥是当年在农村时由家人安排相识的。两人婚后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马立刚出生时,马健欣喜若狂。他对这个既是幼子又是独子的儿子宠爱有加。

马健与白素娥最初的生活是幸福平静的,然而,随着马健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越来越大,他与妻子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比他小两岁的白素娥性格倔强,长得人高马大,做农活是把好手,把家也打理得井井有条,但缺少了马健需要的温婉细腻。尤其是在艺术方面,两个人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在书法艺术上,马健从不与妻子讨论半句。除了有事要与妻子商量,他很少跟妻子说话。

马立刚渐渐长大,看到父亲一心埋头于自己的事业,对母亲和家里几乎不闻不问,心里不免对父亲隐隐有些不满。白素娥曾哭着向儿子诉说心中的苦闷,问儿子:“如果有一天爸爸不要妈妈了,你站在哪边?”儿子拍着胸脯向母亲保证:“我宁可没有爸爸,也不能没有妈妈!”白素娥扶着儿子的肩膀放声大哭……

三个儿女渐渐长大、成家立业,马健也到了尽享天伦之乐的年龄。对于马立刚,马健格外关心。为了儿子的工作,马健四处求人,把他安排在一家银行工作。后来马立刚工作不顺心,马健又通过关系把他调到当地的另外一家银行。

马立刚结婚时马健出钱给儿子买了楼房。在常人看来,父亲对儿子这样安排应该是尽心尽力了。可马立刚对父亲的感情依然十分平淡。父亲是当地名人,字画收入不菲,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马立刚认为父亲给他什么都是应该的,甚至觉得父亲应该给得更多。

1997年,马健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县里建一座自己的书院,用于书法文化交流。然而书院的建设耗资巨大,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立刻遭到一致反对。这让马健很是沮丧。

马立刚在银行干了几年后,没有珍惜这份工作,而是买断工龄后成为无业游民。为了帮助儿子立足,马健出资开了一家装裱店,交给马立刚经营。马健很忙,对儿子的装裱店没有时间过问,就打发妻子时常过去看看。白素娥发现儿子不务正业,但只是嘴上责备两句,儿子不听她也奈何不得。回到家,她向马健报喜不报忧,只捡丈夫喜欢听的说。第二年马健陪外地一个书法朋友来到儿子的装裱店,大吃一惊:儿子正和一帮朋友打牌,喧闹沸腾,酒气熏天,哪里有一点文化气息?这时马健才知道儿子打牌赌钱由来已久,店里的生意几乎无人问津。他不停向父亲讨要的所谓周转资金就这样挥霍掉了。马健恨铁不成钢,关停了装裱店。

马立刚又向父亲要钱准备做别的生意,但马健对儿子痛心疾首,不再给他经济上的支持。这让马立刚很恼火。从此他再也没有工作过,一直在社会上闲混,这也引发了马健和妻子之间的矛盾。白素娥心疼儿子,一再劝丈夫再给儿子想想办法,让他做点什么。马健拒绝了。为此,马立刚对父亲一直记恨在心。

倾家荡产修建书院,

“陇东风景线”背后凄凉寂寞

几年后,马健多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他成功地批到了一块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的土地。他请设计师几经设计修改,最后确定建立一座建筑面积980平方米、主楼三层、格式仿古的书院。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马健不顾年事已高,每天都守在工地上。而更让马健焦心的是资金问题。他拿出了全部积蓄90万元,但还远远不够。他又从银行贷款40万元。

然而,马健对书院的疯狂投入引来了家人的极大不满。妻子对儿子的处境非常担忧,希望马健好好拉儿子一把,可丈夫把钱都投到了书院,还有大笔贷款,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难以理解丈夫的行为,经常为这事拿丈夫试问。但马健早已习惯不与妻子进行这方面的沟通,无论妻子说什么,他都只当听不见。这样一来,白素娥心里的怨怼越积越深。所以虽然眼看着马健辛苦操劳,但她没有表示关心。马健深夜从工地回家,有时甚至连一口热水都喝不上。而马立刚更是对父亲恨之入骨。

书院终于举行落成典礼。书院每天免费开放,马健还把大门前的11间门面房全部无偿提供给文化爱好者,举办根雕、剪纸、香包、刺绣展销。同时马健还义务举办书画培训班、书画讲座,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交流作品的平台。书院建成后,他把妻子接到书院来住。白素娥怪丈夫建书院花光了家里的钱,对丈夫的风光淡然以对,对他热爱的公益活动也不热心。马健忙着做卫生,妻子从不帮忙,而对那些热情的来客和观众,她的态度也十分冷淡。

马立刚的生活再次发生变故。因为感情不和,他与妻子分道扬镳,两个女儿判给了他。他自己都没有经济来源,哪有能力抚养两个女儿?马健恨儿子不争气,也不能看着孙女不管,只得把两个孙女接到书院抚养。

生活事业皆受挫,马立刚也想自立,混出个人样给父亲看看。但事事皆与愿违,他不愿意与父亲同住一个屋檐下,父亲的风光和成功映衬出他的落魄和无能。他更不愿意别人嘲笑他是个啃老族,所以他丢下两个孩子又去了外地。

莫名命丧亲子之手,

书法家身后事谁与评说

本已混乱的家,又因马健收了一个女弟子而更加风雨飘摇。

这个女弟子叫陈娟,36岁,是当地郊区农民。她丈夫是当地教员,有个4岁的儿子。陈娟酷爱书法,因仰慕马健而拜他为师。陈娟没有接受过正规书法训练,只是因为喜欢,在田间地头多年坚持练习。作为一个农村女人,马健知道她坚持下来的不易,这让他想到了当年的自己。而陈娟也颇有才华,令马健对她格外器重。书法界的女子本来就少,与陈娟的交流让他感到了精神上的满足。陈娟的婚姻也不幸福,她与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儿子生活。县城里更是风言风雨,传言她离婚就是为了专心做马健的情人。

陈娟在县城开了一家书画装裱店,外面的人都传说是马健给钱开的。马立刚听说后回家跟马健大闹了一场。两人越吵情绪越激动,马立刚竟玩命一样地向父亲挥起了拳头,最后被家人拉开。

不久,马立刚又听人传言说马健在县城给陈娟买了一套房子。他怒火中烧,再次回家中和父亲对质,结果又是一场大闹。马立刚认为,马健不停地让自己和母亲蒙羞,还为情人大把花钱,说不好将来的家业都会毁在那个女人手上,而自己落得分文全无。

第二天,马立刚在院子里刷牙,不小心把刷牙水弄到了花上。马健看到就说:“你小心点,刷牙水弄到花上花容易死……”话还没说完,马立刚“啪”地把刷牙杯一摔,向马健冲过来,嘴里喊叫着:“我今天就把你收拾了!”说着,他跑进厨房去拿刀,被白素娥和家人拼命拦住。面对狂躁的儿子,马健无计可施。他只能躲到书院里,给学员们上课,与朋友们交流,在书法艺术中寻求解脱。

8月底,马健去北京参加书法艺术交流活动,9月4日回到家,迎接他的又是儿子的大闹。马立刚质问他是不是带陈娟一起去了北京,因为那些天陈娟也不在县城里。马健断然否认,但马立刚再也听不进去。他心里有了一个念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11日上午8时左右,书院还没有开门,马健在院子里洗脸。马立刚拿着一把榔头悄悄走过来,照着父亲的头部狠狠地砸了下去……马健没有来得及转身看儿子最后一眼,就血流满面地倒在了地上……

马健是县城的名人,他的死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县公安局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开展侦查工作,经缜密侦查,警方排除了他人谋财害命的可能,并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了马立刚身上……9月14日下午,警方将马立刚抓获归案。

对于传言说儿子与马健积怨很深,全是因为母亲怂恿挑唆、拨弄是非造成的这一说法,被知情人否认。马健在追求自己事业成功的同时,肯定有某些做法也伤害了家人。虽然马健后来给了儿子很多经济上的支持,但不是父母中哪个有钱就一定被子女爱戴。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是靠金钱维系,而是感情。

一位知情人说,谁也没有亲眼目睹过马健和陈娟的婚外情。对于两个婚姻都不幸的男女来说,可能他们互相欣赏,互有好感。马健还不如干脆离婚,把结发妻子和子女安抚好,心无旁骛一身轻松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或者选择斩钉截铁地与陈娟一刀两断,全力维护自己的家庭,不再给别人以口实。而他却不做取舍,最终引发这起惨剧。

编后:逝者长已矣。无论如何,马健的悲剧还是给了人们重要的启示,一个人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一定要分出一部分精力给家庭,尽心尽力去经营。要对家庭进行精细化设计,在细节中建立和谐氛围,为自己的事业增添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和休憩的港湾。没有亲情的呵护和滋润,单枪匹马独闯事业,到头来外面风光无限,回到家中与妻儿反目,冰锅冷灶,一身凄凉。而像马健这样竟惨烈地命丧亲生儿子之手,更是让人扼腕长叹。

名家书法范文第5篇

“皮鞋和草鞋的决战”

中等身材,精精瘦瘦,不修边幅,一笑,眼角和脸上就会“堆积”出几条皱纹,有点像加工后炭/炭复合材料上碳原子的有序走向。走在大学校园里,黄伯云更像是一位教授,而不是一校之长。

在外人看来,1988年43岁从美国留学回国后的他,在17年间完成了人生的几次飞跃:两年后当上了教授和粉末冶金所所长,5年后当了副校长,10年后当了大学校长,11年后当了院士,17年后率队“问鼎”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一帆风顺的背后,是常人看不见的艰辛和求索。“别人是十年磨一剑,我们是二十年磨一剑。”对于他来说,在粉末冶金和材料领域二十多年的不懈求索,终于开出了今天的花朵。虽然查阅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中文搜索网站,但是他的“前半生”似乎都是空白。这位湖南南县农村里走出来的科学家,对有报道说他从小就“想当科学家”的说法,虽未直接否定,但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就是想好一点读,读好一点,那是皮鞋――考上大学,就成了国家干部,穿上了皮鞋和草鞋的决战。”

20世纪80年代初,他以全校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为数甚少的出国名额。留学期间,他就小有成绩,在研究上屡有斩获。在国外直接读完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回国时,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国外完成“全序列即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后的归国留学生。

“留在那里当然是没有问题。我又不是没有学位,什么都有。”黄伯云对自己的“反常行为”看得很清楚:“改革开放以后,没有多少人出去的时候我出去,别人都出去的时候我回来。”回忆起最初的困难,黄伯云面带微笑,显得达观和幽默:“我在美国时是两部汽车,回来后两部单车,还跑丢了。单车前面挂一个钩,后面挂一个勺,要买锅买盆。”

“1988年黄伯云回来时户口都没有,粮食也没有。因为粮店买米要户口,因出国时间长,家里户口也被吊销了。当时粮票还起作用,好在他还有一点粮票,就和人家换米吃。虽然吃饭问题后来解决了,但那时部里很多人都不知道博士后的概念。你是博士后啊,我们很多博士都没有经费,你是博士后,那就排在博士后面吧。”

“现在我们是唱大戏了”

又黑又圆的中空刹车片,像挖空的完整的冬瓜片。手一摸,手指头就染上了黑色。真不愧是炭黑――石墨的同位素“兄弟”。仔细观察,工人在加工时都带着白手套,只是手心、手指头部分都已经变黑了。

以前只知道炭纤维能够用于航天,是一种高端材料,我国大部分依赖进口。至于炭纤维究竟高级到什么程度?却没有感性认识。

一张小小的标识牌,记录着这些貌不惊人的刹车片的价值:薄薄的9片刹车片,正好“武装”飞机一个轮子的刹车,按照每片2万元计算,高不过20厘米、重不到32公斤的刹车片,“制造”了近20万元的市场价值,约等于每克6元钱。2004年,仅依靠这一个项目,黄伯云领导的课题组成立的学科性公司就“收获”了数千万元定单。然而,在起步之初,人们更多的是观望和怀疑,甚至质疑。炭纤维是近几十年兴起、至今仍是世界高科技产品,由于它的特殊性能,航天飞行器、民航客机上都有它的身影。而炭/炭复合材料作成的刹车盘,更是长期被美、英、法三国垄断。即使是俄罗斯这样的航空航天强国,也久攻不下。前车可鉴,中国人能做出这么高难度的材料和产品吗?

“这是技术发展趋势,我们不做,谁去做?”黄伯云不为质疑所困惑,他认准了就不回头:“这是飞机刹车材料的更新换代,我们不跟上,哪行?何况国家有急切的需求,我们大量飞机的刹车片不能总靠进口吧?”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实验室内的两台小型炉子和展示柜内简单的实验样品,见证了研究人员最初的艰辛。1998年,课题组在实验室获得了炭/炭复合材料的毛坯,圆圆的毛坯里是无数根“纳米”级、比头发丝细很多的炭纤维。检测表明,其摩擦性能达到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同年,炭/炭复合刹车材料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作为高技术示范工程加以支持。1.5亿的资金投入,让黄伯云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事业高峰的沉重压力。

“只有山穷水尽,才能看到山后面的风景”

2000年的失败,是黄伯云最痛苦的时刻。实验室成功了,刹车片上惯性试验台检验性能。那是一个模拟实战条件的检测平台,甚至比实战要求还要高。

可2000年,连续两次试验都失败了。2000年9月,第一次做惯性台试验,试验项目非常多,要模拟飞机的各种着陆状态,在做“终止起飞”――飞机起飞达到最大速度时突然要求停下来的实验时,刹车片温度急剧升高,摩擦系数下降得很厉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实验,最后失败了。” 黄伯云说:“实验室里明明好好的,谁也没有想到惯性台上会过不去。”当时整个队伍都遭受了巨大打击,“都到了崩溃的边缘,眼看着就要垮下来。”时隔5年后,回想起那段时光,黄伯云仍然心有余悸:“钱输光了,招数也用完了,很痛苦啊。”

“这时候,是黄老师力挽狂澜。”黄伯云的学生、现任粉末冶金研究院副院长的熊翔说。黄伯云一班人痛定思痛,推倒重来,从头开始做起,一项项检查,一点点琢磨。改进工艺、添加新的材料……时隔1年多,成功终于降临。在后来的“实战”试验中,飞机场内几百人观看,消防车一字排开,飞机上除了驾驶员,就是课题组的成员。

“我们要记录数据,也有信心和飞机同上蓝天。心里还是捏了一把汗。”当飞机稳稳地刹住,黄伯云和课题组的人才不由松了一口气:成功了。中国飞机能上天却要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结束了。

2003年,课题组实现了小批量生产。2004年,课题组成立的公司获得了民航总局颁发的炭/炭刹车盘制造人许可证,年产1500多盘,包括其他刹车材料在内的年总产值达5000万。作为过来人,黄伯云颇有感触地说,“大风险的背后就是大收获。”

采用这种自行研制的刹车副,替代传统的金属刹车副,使飞机减轻重量数百公斤,并且使用寿命是传统制动材料的4倍,极大地提高了航空飞行器的功能和效益。“对机来说,哪怕减轻一克重量,都是胜利。”

利用这一技术平台,他们还研制生产了耐高温的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航天发动机的特殊和关键部件,显著提升了航天火箭的推进系统水平和综合性能,获得了航天产品工艺定型书。正是这些原子“乖乖”的排列,造就了高性能的制动材料,造就了今天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还创立了实验室材料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建立我国第一个炭/炭刹车材料地面试验装置,规范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适航标准。

课题组“微气氛”:博士“10年读”

课题组“副帅”熊翔1995年就当了教授,可博士学位去年才拿到。“他这个博士读了10年。”博士读10年?黄伯云解释说,那是因为这些年熊翔一直是他的主要助手,也有人称为“副帅”,复合材料的研究和攻关离不开他,不允许他一心二用。所以就耽误下来了。

对于课题组的参与者来说,这种参与是带有挑战性的。课题组目前在炭/炭复合材料获得了9项发明专利,但是专利和论文并不等同。为此,黄伯云曾经数次呼吁,应该将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列入科研考核体系。如今,发明一等奖的获得,使这个团队终于有所收获。在黄伯云的学生兼助手熊翔看来,黄伯云最大的特点,就是执着,“湖南话叫倔。”正是一股子倔劲和胸有沟壑的胸怀,使黄伯云团队在10多年的时间里奋力前行,一步步走向辉煌。

碳原子和炭纤维界面的结合弱,一直是道高难度的技术难题。“我们开始都没有当回事。也许是做工程的不太愿意做很深的基础性研究,认为生产刹车片就像炒菜似的,放进(炉子)去,拿出来,不行,再放进去。”熊翔说,“但是黄老师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课题组通过首创的炭表面原子结构处理技术,解决了“界面结合”难题,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均提高了30%以上,耐磨性提高了20%以上。为了攻克刹车材料的这座“高峰”,该项目集中了60多人成立了攻关队伍。“一个课题组三个教授都难免有摩擦,何况这么多人?”易茂中教授说, “有时候我们争论得很厉害,各有各的看法。没有黄校长的组织和协调,没有他运筹帷幄,发挥领头人和舵手的作用,事情的结果真的很难说。”

虽然已是副院长,但是熊翔说起“黄老师”仍有点“发怵”。让学生们逐渐习惯的一件事情是:黄伯云有时候晚上12点以后想起问题来,就给学生们打电话,赶紧布置。“第一次,心里说,谁这么晚了,还打电话?不是有病吗?可后来就习惯了。”黄伯云自己认为,这个团队的存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虽然20年来,有进有出,但是基本队伍还在。熊翔、易茂中等就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为何敢于申报一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空缺了6年,今年自然科学一等奖又空缺,那是不是有关部门故意要“提拔”出一个一等奖呢?“我们多年前就曾经拿过国家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了。”针对这一疑问,熊翔说,获得发明二等奖的是高性能粉末冶金飞机制动材料,成功满足了某型号飞机苛刻的刹车要求。

相关期刊更多

名家名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作家协会

商界名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知音杂志社

艺术教育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