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歌词: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
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
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
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
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毫不夸张的讲,奶奶的故事总是在围绕一个主题,而且几乎讲了几十次,但我依然还是喜欢听她讲。“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一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总会莫名的引起我的共鸣,当然,我是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
奶奶是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农村妇女,家里有着4个兄长和2个妹妹,那时候的家里条件很是艰苦,为了能让兄长读书,奶奶和妹妹便放弃了读书的机会,帮衬着家里。后来到了出嫁的年纪,奶奶通过媒人介绍,嫁给了爷爷。那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爷爷也是出生在一个人口多的家族里,兄弟姐妹就有11个,后来因病夭折了一个。奶奶说,当时她年龄小,什么都不懂,只是懵懂听说,爷爷的爷爷是酿酒的,开作坊,家里还算富足,便点头答应了。
奶奶嫁过来后才发现,家里早已破败,不仅穷还有待嫁的几个妹妹在一起生活,这使得生活更是拮据。奶奶说,当时她都有逃回去的冲动,但是在那个年代,刚嫁出去的女儿哪有回去的道理,唾沫星子都可以把人淹死。忍了忍,奶奶便在爷爷家开始了她以后的人生。奶奶厚着脸皮从娘家借来一点钱,养了一头母猪,很争气的第一窝就下了10多个崽子,卖了他们。慢慢的,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起来,风风光光的把几个妹妹嫁了出去,还养育着4个儿女。
爷爷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在我的记忆中,村里的孩子和后辈都比较尊敬他。或者说小孩子都比较怕他,只要爷爷一瞪眼,那些调皮的孩子立马就规矩了或者胆小的一溜烟就不见了。爷爷虽然脾气不太好,但是几乎很少和奶奶发生争吵,奶奶总是默默的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男主外,女主内在他们的那个年代,或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爷爷如果在外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奶奶不会多说什么,安静的卷好一杆旱烟,然后做一碗爷爷最爱吃的酸菜面疙瘩。儿女中如果有谁特别淘,犯了事,状告到爷爷那里,爷爷多半会身边有啥工具就抄起家伙揍孩子,奶奶总会心疼的过来抱走孩子。回到屋子里,扒开裤子一看,一条条红痕肿的老高,眼框就会红红的,但是奶奶从没因此去指责爷爷,因为他知道爷爷是有分寸的人。女人容易心软,而小孩子某些时候需要严厉管教,避免下次犯错。在我爷爷眼中,始终相信“黄荆条下出好人”。所以后来我的爸爸也把这奉为真理,小时候经常犯错,总会被胖揍一顿,哭的惨兮兮求饶,而这时候爷爷却成了我的救星,总会来“解救我”。
那一年是奶奶记忆中最难忘记的时候,爷爷出了车祸,被拖拉机轧过,一度生命垂危。姥爷也得了癌症瘫痪在床。生活的重担都压在奶奶肩上,照顾爷爷和姥爷,操持家务,挺过那段艰难岁月,爷爷康复了,姥爷安详的走了。奶奶却病倒在床,有很长一段时间爷爷几乎都不离床,照顾着奶奶。或许在他们眼中不懂什么是爱情,但却懂得陪伴。
幸福不是非要穿金戴银,爱情不是大喜大悲的情绪,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它会静待岁月酿成一坛醇香的的美酒,回味悠长。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叫做《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歌词意境优美,诉说凄惨,旋律动听,不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会唱,而且喜欢,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也会被这首歌的旋律打动。
我也曾喜欢过这首歌,喜欢第一段歌词所描述的诗情画意。上中学以后,学校里对阶级教育抓得很紧,“忆苦思甜”成了学生们的必修课。每次开“忆苦思甜”会前,“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和这首《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都是必唱的歌,所以印象很深。后来下乡当知青,第一堂课就是访贫问苦,听贫下中农讲解放前受苦、受剥削的亲身经历。但是,总是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听到的都是时期的事。也有讲解放前的,但总是寥寥几句,似乎没有什么可讲的。我就纳闷,贫下中农在解放前到底受了多大苦?于是,我想用《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的歌词做一次凋查,一次非正式的调查。所谓“非正式”,就是调查是在闲聊中进行。当然,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知道歌词所说是否属实,所以,也算得上是一次“调查”。
先介绍参加调查的人。
老砖头:大号刘兴海,生产队长,50多岁,解放前给地主扛过活,已婚。
大骨朵:“大骨朵”是绰号,大号刘全兴,生产队贫协主席,60多岁,全家给地主扛长工,未婚。
刘全有:副队长,50出头,弟弟,已婚。
王长有:保管,30多岁,已婚。
王长福:实物保管(就是看场的),50岁,王长有的哥哥,未婚。
孙广先:会计,20多岁,未婚。
杨清顺:民兵排长,20多岁,未婚。
上述人员,实际上是我所在的生产队队委会成员。
那年初冬.队委会商量秋季分配。这个季度,请来的师傅烧了几窑好瓦,队里的棉花、芝麻都长得不错,收入差不多有3000块钱。能分的钱多,大家都很高兴。讨论完分配方案,大家又提出队里出面,烙油馍吃。老砖头同意了,还拌了盆萝卜丝,搁了香油,大家更高兴了。趁大家吃油馍时,我就提出调查的事,说:“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都是经历过解放前的人,看看这歌词写得怎么样?
因为调查是漫谈形式,所以,我就一句一句念,大家点评。”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
刘全有:“真是能写的人,跟画一样,俺还没见过云彩像莲花,俺只管天阴天晴。”
大骨朵:“夜里有云,第二天白天准保有风。”
孙广先:“咱队可有白莲花”
广先说地是老砖头新娶的夫人,至于“白莲花”,缘由从略。往下几句,大家便拿队里“第一夫人”身上某个部位开荤玩笑。老砖头眯着眼,微笑,得意的样子,并不言语,亦从略。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王长福:“谷堆?啥谷堆?蹲着?”(我们那块地方,称蹲着为“股蹲”,谐音同“谷堆”,长富没有听清楚,以为是蹲着。)
杨清顺:“写的是南方吧,稻谷堆,咱这儿就是麦秸垛。”
王长福:“到麦秸垛干啥?队里连个规定都没有?晚上谁敢到麦秸垛旁边?”(麦秸垛是一个生产队的命根子,那是牲口一年的饲料。看场的最清楚,所以有疑问。)
孙广先:“是坐在旁边吧,那还像。”
王长有:“晚上他妈到场上千啥,讲故事?我看不一定。”(长有三句话不离腥荤。)
老砖头:“吃罢饭就睡啦,她敢出去?男人还不依呢。”
众人都笑,评论老砖头这句话是心里话。又觉得这句词写得不真,农村的女人哪有晚上自己出去的?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
孙广先:“大骨朵说说,恁家弟兄仨都给地主扛活。”
刘全有:“咋会没有地呢?自家的地还是有点,哪能没点地呢?卖啦?”
大骨朵:“俺那时候,一家十几口,有三亩多地。地不好,燎礓地,收成不够吃,只好给人家扛活。”
老砖头:“时咱这里统计过,都有地。只要勤快,咋着刨刨也能开片荒。”
大骨朵:“是,荒地没人耍,也没人管,自己勤快点,谁开出来是谁的。”
孙广先:“大片地都是地主的。自己开的荒地,可以种几年,没有人管,也不收税。过几年,有人看着地,伺候好了,想要,就出钱买。”
杨清顺:“俺家那时候有十几片小荒地,都是自己开的。好地都是地主家的。接着他又解释:也有强占的,到县里找人,给个低价,强买,我听俺爷说过。”
我问:“有没有确实没地的贫下中农?”
王长福:“都有地,就看多少了,吸大烟的才没有地。”
老砖头:“咱队的李荣廷,四七年才从军队上回来,到时,也有好几亩地。”
大骨朵:“时咱这儿统计过,都有地,那时候把开荒地都算进去了,多少都有点。”
王长有:“干活不凭手,凭啥?这话等于不说。”
“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刘全有(笑地):“吃糠?野菜?六零年?”
孙广先:“尽打岔,说的是解放前。”
大骨朵:“给地主家种地,不会让你吃不饱,吃不饱咋干活?”
王长富:“你要说顿顿都吃饱,也不是。晌午的一顿,肯定叫你吃个死,喝汤时候就是稀的。”(他说的“喝汤”,指的是晚饭。)
老砖头:“全有弟兄们最清楚了。他们弟兄仨,给人家扛活,种人家多少地?”
大骨朵:“二十来亩吧。”
刘全有:“只多不少。那时候收成不如现在,夏季种麦,一亩地百十斤,秋季多打点,也分种啥。”
老砖头:“夏季收多少吧,三千来斤?”
刘全有:“差不多,得加上自己地里的。秋季能多一半。”
杨清顺:“听俺爷说,你们家夏季能留上千斤麦?”
大骨朵:“三成交给地主家两成,自己留一成,千把斤。”
我问:“现在你们三个劳力,夏季分多少麦子?”
孙广先:“一个壮劳力,好年成一个夏季不到百斤,他家三个劳力,加上女人、孩子的免购点(口粮),五百斤出头吧。”
王长有:“这还是好年成,赖年成,咱队全劳力只分过50来斤呢。”
我问(其实是故意问的):“那粮食都到哪儿去啦?”
没有人回答我。半天,老砖头闷闷地说:“交啦,卖啦。”
王长福转脸对我解释:“那时候,给地主家扛活,年年十月一订契。地主家把地给你种了,他也挑人,你要是连饭都吃不饱,净吃糠,吃野菜,他也不敢把地给你种啊!”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
王长福:“这倒是真的,那时候谁家要是添件袄,那可是个大事,满村都知道。”
刘全有:“袄子还是有,破的,穿多少年了。”
“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
老砖头:“长袍?”
杨清顺:“狐狸皮大氅。”
王长福:“哪个地主家有狐狸皮大氅?还叫吃不饱饭的人去缝?”
孙广先:“咋没有?老戴家肯定有!”(这个“老戴家”,指的是我们村一家戴姓大户,前朝曾经称过“九千岁”,有一处很大的庄园。)
老砖头:“老戴家是件黄狼皮的,我见过。再说了,就是有,也不会叫人家去拾掇,早使人套着车到县里请师傅去了。”
大骨朵:“县里?县里哪有这种匠人?恐怕得去南阳请人。”
最后,老砖头总结说:“狐狸皮大氅.咱这儿没有见过,我倒见过老戴家有黄狼皮大氅,那也不会让咱穷人去拾掇。他不是心疼咱穷人,他是心疼他的东西。咱会拾掇吗?他有的是钱,使钱雇人拾掇,还得套车去请人家,请来还得好吃好喝招待人家。”
“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大家都没有发表意见。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导入;音乐情境;背景故事;疑问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创设音乐情境、引入背景故事、巧妙设置疑问这三方面对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方法进行
阐述。
一、创设音乐情境,渲染浓厚的教学气氛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导入新课,这样,我们就能为学生创设一种与音乐内容相关的情感氛围或场景,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发现,将多媒体技术引进音乐课堂,是创设良好音乐情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技术形、声、色并茂,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等教学特点,将它引进教学课堂,音乐教材中那些抽象的语言文字和画面就会通过色彩逼真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音展现在学生面前,渲染了浓厚的音乐教学
氛围。
比如,在学唱《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时,我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彝族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风景秀丽,人们也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现在,就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彝族的风土人情吧!”然后,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与彝族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资料,投影屏幕上色彩艳丽的画面、动听悦耳的声音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见状,我继续说道:“彝族人民的生活是不是很有趣、很美好啊?那么,彝族小朋友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呢?今天这节课,就请你们跟老师学习《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好不好?”学生顿时热情高涨地进入这一课的学习中。
二、引入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故事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不可抗拒力,因此,我们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小学音乐的课堂导入阶段向学生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而且会使学生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比如,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时,上课开始,我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讲述一件发生在时期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你们都认真听啊。在时期,有一位七岁的小朋友叫王二小,有一次他在放牛的时候,碰到了扫荡山沟的日本鬼子,他为了掩护村子里几千名干部和老乡,将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将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了大石头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然而,年仅7岁的王二小却牺牲了。很快,王二小的事迹传遍了整个解放区,为了纪念他,人们创作了后来传唱中国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听完这个故事,学生脸上都露出了惋惜和感动的神情,而且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我,于是,我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看看歌里是如何讲述这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的,你们想学吗?”“想!”这样,我通过为学生讲述这首歌的背景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上的教育。
三、巧妙设置疑问,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因而他们有着好奇、好动、爱追根溯源的心理,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可依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巧妙设置与教学内容有关而且富有生动性、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投入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曲时,上课伊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现在大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衣食无忧、温馨幸福,然而,在父母那个年代,尤其是旧时期,却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不同,那么,那时候他们是不是经历了一些苦难呢?如果是,他们经历了哪些苦难?又有着怎样的艰苦生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以妈妈的口吻讲述旧时代痛苦生活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样,在课堂一开始,我通过向学生提出几个与他们亲人相关而且具有疑问性的问题,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这首歌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需要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运用,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效果。
在封建社会,婆媳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媳妇必须俯首听命于婆母。今天,这种不良传统已被摈弃,但融洽的婆媳关系也并不多见。那么,做媳妇的应怎样科学地处理好婆媳关系呢?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婆婆真心喜欢你呢?
要时刻提醒自己:孝敬婆婆是应该的
虽然婆婆没有抚养你,但是她养育了你的丈夫。因此,你要理解儿子对母亲的那份感情,要和他一起尊敬他的妈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丈夫和你的父母顶嘴,你会高兴吗?所以你应该对婆婆笑脸相迎,多陪她聊天、多孝敬她,这样,你自然就会受到婆婆以及全家人的喜爱。
不要在婆婆面前与丈夫过分亲热
在外人面前与丈夫过分亲热,是不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在婆婆面前与丈夫亲热更是如此。可能有些媳妇会觉得,这是我的家,我愿意怎样就怎样。可是你的家里有老人,老人有老人的传统思想和习惯,你不能不考虑老人的感受。
出谋划策的时候要照顾丈夫的情绪
每当有涉及到婆家的事情时,尤其是涉及到钱的问题时,丈夫总是需要你来帮助出谋划策的。此时,你千万不可得意忘形,讲话一定要有技巧,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应马上征求老公的意见,不可独断独行。你要时刻提醒自己,婆婆始终在一旁看着你。还有一些情况,是需要你出钱的,譬如公公生病了,即便你不出钱,你的老公也一定要到处弄钱给爸爸治病的。所以你既然无法逃掉,倒不如拿钱的时候干脆一点,而不要表现出不情愿的样子,应主动把钱交给婆婆,这样既能讨得婆婆欢喜,又可让老公满意。
尽量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唤丈夫
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你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你的父母来到你的家里住,你的丈夫不停地使唤你做这做那,你的父母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女儿在家里过得很累。当婆婆看到儿子在家里做不了主,被女人呼来唤去的时候,难免也会产生抵触的情绪。聪明的媳妇会在婆婆面前忙前忙后,而当她的视线离开后才会去使唤丈夫。你一定要记住,怎么使唤老公都可以,只是千万别让婆婆看见。
多关心婆婆的日常生活
无论你是真情还是假意,表面的功夫都是要必须做足的,这样也会让丈夫对你另眼相看。给自己的妈妈买东西时也想着给婆婆买一份,多细心观察婆婆的日常生活,关心她的冷和热。她想吃什么,想做什么,都应尽量满足她的愿望。你的关心与体贴,婆婆都会记在心里。
留点时间听婆婆唠叨
有空的时候应该多哄哄婆婆。老年人都喜欢有人陪她聊天,你可以要求婆婆多讲一些丈夫的成长经历,以及抚养儿子的不容易,一边听一边随声附和两句:“妈你真是不容易,我们俩一定得好好孝敬您”。要让她觉得你也是家中的一员,她有了你就是多了一个女儿,而不是一个抢走她儿子的女人。
要把丑话说在前头
在婆婆来到你家之前,你最好先就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与老公达成共识,譬如你没有办法早起,你没有办法天天做家务,你和老公在生活中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等等,让他事先把情况和婆婆说明一下。此外,在与婆婆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如果有些事情是令你实在无法忍受的,那么你不需要强迫自己忍受,可以尝试让你的老公与婆婆进行沟通与协调。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婆媳之间总会有一些小的摩擦,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千万别记在心里、挂在脸上。摆冷脸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样做会令老公为难,让婆婆认为你不懂事。因此,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不要太斤斤计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