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震监测

地震监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震监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震监测

地震监测范文第1篇

手机“变身”地震

2014年8月24日凌晨3时20分,一次里氏6级地震袭击了美国加州北部的纳帕镇,这是这一地区近25年来遭遇到的比较强烈的地震。地震发生后不到1分钟,地震波就抵达了加州西部城市伯克利,地震波的曲线也同时反映在一名加州大学地震监测专业研究生的安卓智能手机屏上……

原来,借助于一种名为My Shake的应用程序,这名学生的手机“变身”为一种能监测地震的便携式地震仪。这种安装于移动设备中的传感器能记录地层的移动,它产生的地震波曲线图看上去非常像专业传感器产生的曲线图。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技术上的进步,科学家萌生了使用大众的个人移动设备监测和研究地震的想法。

一直以来,美国地质勘探局用于监测地震的仪器不仅体积大、价格贵,而且不能随处安装。比如,不能将它安装到山里,因为鸟可能飞进仪器里,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它;也不能把它安装在高速公路旁,因为来往车辆会影响它,使它发出错误的信号。幸运的是,随着地震传感器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便宜,而且能够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后,科学家实现了把更多的仪器安装在更多的地方,以形成高密度的地震监测网络,从而更准确地显示地震的发生地点,还能用于余震预警。

从2009年起,美国地质勘探局开始邀请志愿者作为“科学家”,帮助专业机构扩充地震监测网,第一批大约500个汽车电池大小的低成本地震仪被安装在了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于西雅图、洛杉机和旧金山等美国易发地震的城市区域。这种装置名为“Net Quakes”,它们没有大型的专业仪器灵敏,但仍然能够探测到里氏1~2级的地震。

不仅如此,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的地震传感器也正在加入到地震监测的阵容中来,这种传感器使用一个USB接口和个人电脑相连。当一个志愿者将这种“盒子”连接上电脑并下载应用程序后,这个传感器就准备好了,它会记录它所在位置的震动并不间断地将信息传给专业人士。现在,科学家们已在洛杉矶及其附近的几百个家庭和办公室里安装了这种传感器,作为“社区地震监测网”的一部分,它们能探测到里氏3级和3级以上的地震。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需要公众积极参与的科学项目将大大帮助专业研究人员建立地震监测网,从而更快更准确地监测地震;这样的努力还可以树立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提高人们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这种地震监测网还必将有益于地震的预警系统建设,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

“编外”地震仪作用大

来自“编外”地震仪的数据能帮助科学家生成一个“地震图”,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这种图以确定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通常情况下,这种图显示地震发生区域的误差大约在10~20千米以内,要想把精度定位到具体街区,那就要安装更多的地震传感器,而这也正是“社区地震监测网”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

目前,科学家正在全球范围内建设这样的网络,这就是“Quake-Catcher Network”,简称QCN。它已经在全球征募了3400名志愿者,有些志愿者的传感器只是一个手指大小的U盘,而另一些自愿者则使用一种名为“运动传感器”的加速感应器。顾名思义,加速感应器根据加速度来测量运动状态。在智能手机中,它感知手机的运动,当你转动它,屏幕上会出现旋转的影像。在一部手机中,加速感应器能测到几千千米以外发生的里氏3~3.5级的地震,而在台式电脑中,这种感应器甚至能记录里氏2.5级的地震。假若人们下载了这种QCN应用程序,他们的电脑和手机就成了地震监测网的一部分,任何被传感器测到的震动都会形成一个报告并传到科学家那里。研究人员获得并分析这些数据,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2014年,用于QCN地震监测网中的传感器被安装在了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的24所学校里。这一年恰巧是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50周年,那次地震的强度达到里氏9.2级,地面震动了5分钟,成为有地震记录以来的第二大强震。

3秒钟预警时间

地震虽然无法预报,但地震监测可以为预警赢得一点儿时间。今年4月,一组科学家称,他们的实验表明,当一场里氏7级的地震从旧金山湾以西28千米的地方横扫旧金山湾时,一些生活在旧金山市的市民能依靠连接虚拟网络的智能手机传感器获得3秒钟的预警时间。看上去,3秒的时间太少了,但有了这点儿时间,人们就能及时躲藏,一些自动设备能及时开启,电梯来得及停在最近的楼层上,消防站的大门得以打开,消防车可以及时驶出……

地震监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综合能力

1.地震监测预报的现状及水平

1.1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现状

地震监测预报作为防震减灾的基础,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地震研究工作通过多年来的艰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十五”、“十一五”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建成,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的建设正大幅度地向纵深发展。

21世纪,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这对我国现在的防震减灾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一系列防震减灾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地震监测预报也不断出现新情况及新问题。

1.2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水平

地震监测的目的是实现对有显著影响和具有破坏性的地震进行速报,积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球介质及各种物理场变化的连续、完整和可靠的资料,为地震的预测预报和各项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地震监测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整个国际上,由于地震的孕育过程的极端复杂性,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目前的预报方法主要仍是根据多年积累的大量观测资料和震例而做出的统计性和经验性预报,这种预报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我们做出的对较大时间尺度内的中长期地震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对短临预报的成功概率还相对较低。

2.如何开展地震监测工作

地震预测预警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和影响的重要手段,现代防震减灾安全观特别强调要关注地震预测预警工作。

首先要关注震情监视工作,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为我们深入开展震情监视工作展示了更广阔的前景。我们必须不断吸收和引进高新技术,发展先进的震情监测手段和方法,更有效地监视地震动态。

其次,要正确安排部署震情跟踪工作,这是实现有减灾实效地震预测的关键举措。必须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更科学合理的震情跟踪工作机制。进而,要抓好震情分析和判断工作,这是实现地震预测的重要环节。通过强化震情会商制度,不断发展震情分析判断的方法和手段,逐步实现地震预测由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的转变。最后,还要抓好地震预警工作。

3.如何推进地震监测体系的建设

3.1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地震科技进步使防震减灾事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起一个观测手段科学、技术先进、密度适当的地震监测技术系统,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共享数字化,对区域地震科技力量有效整合。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扎实做好地震监测,确保监测资料的准确、完整、可靠性,加强震情的综合分析与跟踪工作;其次要不断提高地震监测资料分析与处理水平,不断提高地震预测、预警能力;第三要加密监测网点建设,实施监测台网结构布局的合理性调整,依托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建设地震立体观测系统和预测预警系统,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第四要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地震监测设施是地震监测预报的基础,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地震监测设备可以最快的速度测定出震中和震级,政府部门根据准确数据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派出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到达确切地点进行抗震救灾,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2加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应急能力是防震减灾工作和地震应急工作效果的综合反映。应急能力差会造成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不能在最快时间里到达灾区,延误救援时间,从而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

在工作中,应在震情监测预报和加强震害防御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环境和防震减灾工作的特点,制订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地震应急预案。预案一要突出以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强调把震后消极被动的等待救灾思想转变为震前积极主动的综合防御,做到把一切工作做在地震没有发生时,化大灾为小灾,变被动为主动,投入较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二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与实际相结合,科学求证,正确客观地分析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其他一般地区、地震环境形势变化和物质经济条件、行政决策职能和科技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对策方案真正达到最大的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三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把政府部门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指挥和协调作用、减轻地震灾害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明确的分工和规定,使工作有序进行。

3.3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

今后的地震预测工作,是从协同观点出发,多层面地统筹考虑地震监测体系的建设,实现基础研究与实际地震监测工作的结合与进步,在已有采集的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并同时反过来用于指导地震探索实践。

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重点着力改善地震监测设施及地震预测分析处理、追踪的软硬件环境,加强对地震监测预报发展战略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机制。

地震监测预报是建立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基础,应作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来抓。特别是监测预报的关键环节: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台网布局的结构调整、地震预报理论及方法的研究等更要给予以高度的重视。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促进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国民.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J].国际地震动态,2005

地震监测范文第3篇

1.1西宁地震监测的建设

西宁市地震监测事业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经过几代地震工作者的艰苦努力,西宁市地震监测事业已初步建成并具有一定规模,其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测方法较为齐全,例如专业与群测,测震、前兆、宏观观测等等,与此同时,西宁市地震监测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并为西宁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上世纪80年代末,西宁市地震监测工作在群测群防工作发展起来,但是其监测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底子薄、监测设备较为陈旧、监测技术水平低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切实提高地震监测工作水平,监测工作人员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投入资金技术以加强台网的正规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多手段构成的我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西宁市测震地震台网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自1998年后,西宁市先后完成了南山形变台、城北区廿里铺台站、西宁湟中佐署水化台站和湟中拦隆口地震背景场台站的建设。建成了21个地震监测台站(点),其中测震台网中心1个、强震单台3个、前兆台站4个、宏观观测点13个,初步形成了集测震、前兆、宏观为一体的地震监测网络。建立了以中国地震局“十五”科技成果为基础的测震分析、前兆分析、数据共享的工作平台,持续做好地震速报、震情分析、数据交流等工作,目前我市现有的测震台网(站、点)可监测西宁辖区及周边200km范围内发生的所有有感地震,15分钟内可以完成地震速报,为政府应急响应决策提供服务。

1.2西宁地震监测的发展

2013年由市地震局建设的拦隆口地电阻率背景场,是经相关专家反复考察选址后新建的一座前兆综合观测台站,不仅是国家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也是我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台站的建设与运行进一步优化了我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布局。拦隆口地电场的建成使用要强化科技支撑建设好台站,结合台站地质地貌和环境特点,充分利用中国地震局“十五”、“十一五”科研成果,争取多学科、多手段的落实监测项目,进一步强化前兆监测工作;站在服务的角度上建设好台站,不仅为地震监测做好服务,还将依托有利条件将台站建设为县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为乡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做好服务,要与省地震局及各相关部门做好衔接,在监测项目的落实、科普基地的规划、观测队伍的建设上筹谋好、落实好,在建设与发展中把拦隆口地震台站建设成技术过硬、宣传兼备的现代化监测台站,湟中拦隆口地震台站新增设地电阻率、地电场检测仪器为西宁辖区20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提高观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准确的地震预报,离不开地震前兆的观测资料,要想提高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就必须要提高观测技术水平。由于地震的发生时间、发生空间具有随机性,地震监测工作具有长期连续性,这就对观测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对观测工作环节提出了一定要求,观测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持续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拦隆口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是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要求建设的,也是国家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青海的组成部分。目前,拦隆口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采用的ZD8M地电祖率仪和ZD9A地电场仪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制的新型地震预测设备,具有完成地电场数据的采集、模数转换、物理量转换、缓存处理等工作特点。ZD8M地电仪配合供电电源能自动定时进行三个测道的地电阻率的测量,具有准确度高、动态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长期稳定性好的特点,而ZD9A-2B地电场仪基本观测方法主要采用向地下供直流电建立稳定人工电场的方法来测量地球介质电性参数和地电场随时间在地应力作用下岩石层的电阻率发生变化及地电场异常,按照EW:1600m、SN:1200m的电极级距布设ZD9A-2B观测装置,通过对每个测向同步测道观测数据的相关分析判定观测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获得观测方向的地电场强度变化。台站的建成及运行对合理规划西宁(市、县)台站和地震监测台网,深化地震监测台网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使西宁辖区地震监测台网的数据共享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2加强地震趋势的分析研判

强化地震前兆监测,完善地震观测系统。在综合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注重对观测资料的深入分析应用,创新和改进年度地震趋势分析研究方法,大量的无震背景变化是识别、认证与地震孕震过程有关的前兆信息以及地震三要素预测预报的背景场干扰,需要不断研究、总结和提炼地震前兆信息的时间、空间、强度规律和特征,做好地震趋势和危险区跟踪分析、重点震情研判。

3加强台站建设的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提出的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建设西宁辖区200km地震监测体系,切实提高我市的地震监测能力,为实现保持我市在地震预报领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提供科技支撑。

3.1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

在现有台网基础上,发展地震观测,注重发挥地震监测台网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震情和灾情的报送速度,全面提高震后早期地震趋势的快速判断能力,满足地震预报、科学研究和防震减灾需求。

3.2强化地震监测工作的科学管理

加强对地震台站、台网选址、建设、运行等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建立与地震监测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满足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建设、日常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地震监测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地震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和地震信息网络建设,提升我市地震监测技术系统的科技含量;加强和拓展与省地震局在联合开展地震监测方面的合作,逐步提高我市的地震监测水平。

4结束语

地震监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震监测;流动观测;管理系统;设计

一、设计的依据

地震系统四十年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无论从监测任务的下达、还是各种手段的监测实施,监测结果的成果验收、成果整理、成果归档、以及后面的成果分析,基本上都是靠地震工作者的体力劳动来实现的。就连数据处理,也基本上是依靠PC机用单独单机软件来完成,自动化程度相对全国其他行业,显得较低。

针对这一现状,从流动监测手段(水准、GPS、重力)着手,面向中国地震局的全局系统,将流动监测的任务管理、业务实施、分析处理、效果评价、技术革新以及后勤保障等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设计一个基于WEB的流动监测信息动态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以期为各有关部门和领导在流动监测工作方面提供一个科学、迅速、准确、有效的工具。

二、国内发展现状

从“九五”到“十五”项目,我们的地震观测台网建设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变迁,取得了显著进展。“十五”地震监测台网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观测地震台网已经迈入了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网络到台站,IP到仪器”,从台站数据的采集到数据传输,台网中心数据的接收与实时处理,全部建立在网络化的平台上。这种变化的好处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的流动观测也能做到网络化。可以让流动观测的数据实时传回单位。

通过一系列的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地震系统在地震观测、预测、应急等技术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在对外展示与交流方面稍显不足。因此更加体现了此设计的必要性。

三、系统总体设计

(一)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结构分为四个层次:数据基础层、技术支撑层、业务逻辑层和视图表示层。数据基础层主要由系统涉及的五个基础数据库组成:COM共通主表,GPS数据库,GRA重力数据库,LEV水准数据库,MOM监测数据库;技术支撑层主要包括系统所需的各个技术;视图表示层主要是用户界面和平台。各层相互依赖、嵌套,构成系统有机整体。

(二)系统概要设计

1.系统各个模块概要

管理系统平台可分为七个子系统:

(1)权限管理子系统。 权限管理子系统负责对整个系统的用户作权限划分与管理,并负责记录所有的用户操作。

(2)项目任务分解子系统。由管理部门或项目责任单位对项目任务进行分解。

(3)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子系统。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的输入、编制的输出、方案评审、方案更改、方案审定及。

(4)项目设计子系统。项目设计的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更改、设计审定及。

(5)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子系统。借助无线网络、智能手机、电子标签等对监测过程的车辆、仪器、装备等进行管理与监控及调度。

(6)成果检查验收子系统。将目前的“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手工成果检查验收方式智能化。

(7)项目报表管理与统计子系统。

2.系统功能功能概要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功能,即点位分布及单个点的详细信息展示、查询功能、统计功能。

(1)展示功能。各种手段的点位布局的展示、单个点位详细信息展示,包括点的东南西北和俯视供五张图片,并且富有点位的文字说明,优点是比纸质的点之记更加形象具体。

(2) 查询功能。系统可以提供对某个点位查询或者某个区域的点位分布的查询功能。

(3) 统计功能。系统可以用饼状图或柱状图来显示各种手段的历年监测情况。

四、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一) 权限管理子系统

用户登陆成功后,一直到退出,其在系统中的所有操作都将被记录,从而形成完备的操作日志。对于添加或删除项目等重要操作,系统会再次验证客户端身份,防止黑客通过截取网络数据包等手段进行攻击,提高系统安全性。

(二)项目任务分解子系统

项目任务录入系统后,项目分解系统参照历年的分解资料,以及资源库中的其他资料将整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子项目,转交给相应任务的负责人员;任务分配人员再将完成的子任务录入系统,系统根据历年的分配资料和资源库中的其他资料,将各个子项目分配给相应的实测单位进行任务完成成果的验证。

(三)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子系统

通过将相应的项目设计书,点位信息,地图,小组资料,仪器信息车辆信息,资源库中的资料录入实施方案编制系统,通过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分析,对相应的项目制定相应的既定实施方案,然后借助相应的人为干预来完成项目修改,审定等环节。将原本人力话的工作转化为信息化,智能化的运作模式。

(四)成果检查验收子系统

将相应的项目任务成果录入该子系统,实现对项目任务成果的相应检验工作。通过相应的条件指标对任务完成结果进行相应的检验,以保证相应任务的完成质量。

五、系统预期

(一)公众网站展示

我们拟将地震局流动观测网点和经过精度过滤的、历史年代的观测资料向社会公示,并提供观测手段、观测方法的科普介绍。和观测成果的网上查询机能一样,分别对水准、GPS、重力观测网点、分期观测资料、观测结果,在网上以观测手段、观测年代、观测地区、观测线路、观测网点为索引,提供地图查询和数据结果表示。

(二)观测资料的网上验收

观测小组在完成观测任务并进行小组检查后后,将观测结果在网上提交给观测队申请验收。中心质管办对观测队申请及小组观测数据进行检查,通过则送档案室归档,并通知观测队观测任务完成;不合格则将申请退回观测队,责令小组返工重测。

(三)观测成果的网上查询与共享

我们将资源数据库里存储的水准、GPS、重力观测网点、分期观测资料、观测数据在网上以观测手段、观测年代、观测地区、观测线路、观测网点为索引,提供查询和结果表示,按照网页登陆对象的不同,提供不同精度的数据。

六、社会效益评价

流动监测是地震局的常规任务,包括水准,GPS,重力以及地磁等多种监测手段。以中国地震局的GPS监测为例,每年外业工作量约3000人*天,内业数据处理工作量约500人*天,任务持续时间从2月到11月。在任务进行过程中,围绕生产数据和处理数据这个主要工作外,还涉及到任务发放,人员分配,车辆调配,突发事件处理等等工作;从任务分工的角度来看,又涉及到任务发起部门,实施部门,施测小组,数据验收部门等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施测小组不能够及时上传观测数据,这样对数据来说不安全,同时这些数据不能很快应用到科研工作中去。单位也不能及时获知GPS小组车辆尤其是在迁站过程中的情况。

此系统的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能够使各个部门协调工作,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实时性。

参考文献:

[1]寇有观;国家应急信息系统的需求及规划[N];科技日报;2003年.

[2]劳王枢;关于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思考[J];软科学研究;2007年78期.

[3]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中国地震局国际合作司、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际地震中心(ISC)全球地震目录(中文版)(1904~1997),北京:地震

地震监测范文第5篇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高采样率GPS动态精密定位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2010JK671)。

1 引言

GNSS精密定位技术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高采样率GNSS技术的发展,GNSS地震学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GNSS精密定位主要有双差定位模式和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式,双差模式需要同时解算至少两个测站的GNSS观测数据,大多用于坐标框架或测量控制网的建立,PPP模式只需对单个测站的GNS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因而更适于震源分析以及建立地震监测预警系统[1,2]。本文首先介绍Bernese软件的PPP数据处理流程,然后利用Bernese软件对2003年12月22日美国加州地震时的高采样率GPS观测数据进行了PPP解算,成功获得了测站形变和地震波信号。

2 Bernese及其PPP数据处理

Bernese是瑞士波尔尼大学研制的国际著名的GNSS精密定位定轨软件[2,3],该软件支持精密星历和多种GNSS卫星系统(新版V5.3支持GPS、GLONASS、Galileo、Beidou),支持动态+静态定位,支持单差+双差模式,具有目前所知的几乎所有的GNSS定位定功能,其界面友好、易学易用,目前在全球众多单位拥有上千家注册用户。Bernese PPP事后数据处理流程为:首先准备GNSS观测数据和卫星精密星历以及精密卫星钟差改正、地球自转参数、卫星健康状况、天线相位改正等数据文件;随后建立项目并进行数据平滑RNXSMT及RINEX数据转换RXOBV3、卫星钟数据格式转换RNXCLK、地球自转参数格式转换POLUPD、卫星轨道数据转换PRETAB、标准轨道生成ORBGEN、接收机钟配准及标定不良伪距数据CODSPP、双频伪距及相位数据预处理MAUPRP;最后进行参数解算GPSEST(为了提高解算精度,建议先运行一次GPSEST并输出残差,然后对残差统计RESRMS并标定不良数据SATMRK,标定之后再运行一次GPSEST)。

3 GNSS地震监测数据处理

UTC时间2003年12月12日19时16分,美国加州圣西蒙San Simeon地区发生里氏6.5级地震,附近的1Hz采样的GPS观测站(如crbt、lows、pomm、pin1、trak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地震影响,为GPS地震监测研究提供了数据条件。本文使用IGS的事后精密星历以及300秒间隔的精密星钟改正文件,采用无电离层影响的线性组合观测值,用Bernese对上述测站进行了PPP数据处理,变形较大的几个站的N-E坐标序列如下图1所示。

由图1可见,BernesePPP技术不仅能得到明显的震时测站形变和地震波信号,更可以对比得到不同测站的起震时间差异,这些信息无疑为震源交回、地震波分析提供了重要资料。

5 结论和建议

本文利用Bernese软件,基于PPP解算模式,成功获得了2003年12月12日美国加州圣西蒙地震时的1Hz采样GPS测站的地表位移。Bernese软件功能强大、易学易用、支持多种GNSS卫星系统,必将成为GNSS地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 程羲.高采样率GPS动态精密定位数据处理及其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

[2]方荣新,施闯,辜声峰. 基于PPP动态定位技术的同震地表形变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Vol.34(11):1341-1344

[3]周星.基于GAMITTRACK和BernesePPP的地震监测比较[J].测绘信息工程2010,Vol.35(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