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个在一百三十九年前出生,在八十三年前离开我们的人,对我们今天每个人还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中国“百科全书”式巨人——梁启超。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梁任公。
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中对三篇中国韵文的讲解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动人的梁任公。
解读这三篇韵文,走进梁任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与他有一次灵魂的相遇。
一、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首诗的内容讲的是一个白首狂夫,在一个冬天的清晨,披散头发,提着酒壶,准备渡过汹涌的江流,他的妻子在后面追,劝阻不及,他溺水死去了。妻子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
这四句话,字面意思就是:千万不要过河啊,你最终还是过了河,过河而死,让我拿你怎么办啊?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是什么让讲者能如此投入,听者能如此动容呢?
公无渡河:劝诫。为什么?前方很危险。河在古代专指黄河,那种艰难的条件下古人要想渡过黄河是很危险的。渡河就是死亡。所有的人,包括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公竟渡河:痛惜。汹涌的河水横在眼前,到底是什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令他最终毅然前行?
渡河而死:一个悲剧的结局。说它是悲剧,是因为这个悲剧,可以避免。只要他服从任何一个不渡河的理由。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千个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战胜一个渡河的冲动,悲剧又是注定要发生的。
其奈公何:议论。悲剧发生了,我们又回到原来的困惑上:为什么渡河?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奔赴死亡?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精神命脉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为着一个伟大的人生理想,一种执着的人生追求。结合先生的身世,怎么会没有对往昔的追忆。梁启超与老师康有为在失败后流亡日本,悲愤和贫困的绝境并没有使他放弃救民报国的理想。所以,生活道路与文学阅读相结合,我们看到了一种舍生取义、殒身不恤的人格力量。已经习惯于平凡和合理的人生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勇气,更是一种悲壮而璀璨的人生。
这也是梁任公的演讲动人的原因。二十余年后,梁实秋站在滔滔的黄河边上,不禁悲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或许这里面同样寄托着他自己的精神追求吧。
二、最喜爱的《桃花扇》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这是《桃花扇》中,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时的一段唱词。
《桃花扇》是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抒发了对末世即临而无可挽回的叹息。
清兵南下,长驱直入,南明灭亡,皇帝殉难。国土已丧,何以为家?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讲到这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为什么梁任公讲到这一段,竟不能自已地痛哭流涕?他想到了什么?
梁启超恐怕是由亡国自缢的崇祯皇帝想到了自己曾经追随的光绪帝吧。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他悲的是国家的衰亡,救亡图存的愿景变得黯淡。
三、杜氏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快诗”。52岁还漂泊他乡,“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涕泪满衣裳”,失地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回想八年来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重重苦难,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想到自己可以重返故乡,叶落归根,又转悲为喜。真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啊!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讲到此诗),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杜甫喜是因为安史之乱平定、国家安定,任公笑是因为他也怀揣着相同的期望吧。在同悲同喜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个人生活的波折与国家兴亡命运的结合,贯穿着一种爱国主义情怀。所以说,先生的哭和笑,就是他内心家国情怀最真实的流露。
回顾文章开头一句: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真的不关心政治吗?文章结尾又说“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我们知道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我们平常说一个人有热心肠,通常指这个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梁任公是对谁有热心肠呢?是对国家和民族!他炽热的爱国之心难道不是热心肠最深刻的体现吗?正如他自己所言:这绝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夺权力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早年投身革命,领导“公车上书”,参与“”,讲学育才,募捐基金。
晚年拖着病体,培育青年学子,为西医误诊危及生命仍支持西医,盼中国医学进步。
每讲一次课,先生都“大汗淋漓”,身体的虚弱,情感的投入,让听过他讲课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先生曾说过: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他在践行自己的人生信念。
梁任公的动人魅力,感人形象缘于梁实秋先生的这篇文章。
由这篇文章,我们还领略到了梁实秋先生刻画人物的功力,精彩生动,手法多样,无论是写梁公讲前准备的治学严谨,还是肖像服饰的随心自如;无论是神态气度的潇洒稳健,还是开场语言的谦逊自负,更有梁公演讲时所表现的真情真性:声音沉着有力,内容丰富有趣,动作手舞足蹈,表情酣畅淋漓……
外在的形态描写展现了梁任公先生的风神风貌,内在的情感刻画则让我们走入了他的内心世界。
正是这种阅读,让我们能够和梁启超的灵魂相逢,看到一个热心肠的他,为了一种社会理想甘愿牺牲自我。学者解玺璋说,梁启超几乎从未离开过历史潮流的漩涡,不仅在漩涡中挣扎、浮沉,而且,常常试图引领潮流的走向。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这么说:读懂了梁启超,也就读懂了近代中国。
——马未都(知名收藏家、作家。摘自马未都博客)
老把学生当成“未来”的主人翁,他们就不会成为真正的主人翁。我们如此对待学生,又凭什么抱怨如今的年轻人不成熟,又凭什么指责那些青年“啃老族”呢?
——梁文道(凤凰卫视主持人。摘自《杂文月刊》2012年12月下)
目前中国学生面临的最严重的侵权行为还是应试教育,应给孩子“作业减半”,以保证儿童相关权益。
——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于凤美荐)
做父母最失败的,是既看不起自己孩子,又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做老师最失败的,是既不允许学生插嘴,又希望学生有创新精神;做孩子最失败的,是既厌恶父母设计的人生,又怕走错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做学生最失败的,是既不认同老师某些观点,又怕得不到毫无意义的分数。
——佚 名(摘自网络)
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抑或是大学毕业都解决不了教育的所有问题,所以小学生带着缺点毕业是理所当然的。让学生毕业之前能怀揣梦想,爱上学习,养成一些好习惯,培养一些好品质,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小学教育就算完成任务了。
——班建全(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沙河第二小学)
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说:“现在的孩子学业负担都比较重,在质量不高的作品上耗时间就太不值得了。”为此她提出,要进行“贵族化”阅读。她解释,这个“贵族化”不是说书的价格贵、装帧精美,而主要是指思想内涵上的。
在殷健灵的心目中,判断儿童文学作品是否“贵族化”有四个标准:一是很浅又很深,就是语言浅显但讲述的道理很深刻;二是快乐不浅薄,就是能体现道义,读过之后不是让孩子发出浅薄的笑声,而是撼动他们的心灵;三是伤感却温暖,就是给人淡淡的忧伤,却又能给孩子以希望;四是真实而不残忍,就是把真实的世界和人生表现给孩子看,但又没有血淋淋的镜头。
——王 建荐自2012年9月17日《苏州日报》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他们的天真,他们的纯洁,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家长剥夺了,这些东西他们以后都不会再拥有了。
家长总是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去伤害孩子。他们不了解孩子,更不会顾及孩子的感受,只把孩子当成一个可以操控的玩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操控孩子的人生,即使孩子做不好,也会强迫孩子去做,即使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不会改正。
——于夕涵(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四班 学生)
近上高一语文课,讲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发现一处错误。文章开头写道:“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其中的“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明显是错误用语:“大约”和“左右”都是表约数的,既然都表约数,要么用前者,要么用后者,用其中一个即可,不必两个连用。两个连用,就是叠床架屋,就是病句。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大作家梁实秋的作品,难道他会写错么?我倒不这么认为,梁实秋也是人,也可能出错,这是一种常识。梁实秋先生的确用错了,干吗还要保留在教材中呢?教材上的文章是中学生习得语言的规范使用之源头,应当都是范文,用错即须改正,不能以错教错。
“课改”一词听起来声势浩大,内容丰富,好像一下子要迎来一个教育改革的暂新局面。其实不然,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确实需要改革,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作为一名年青的语文教师,在经历了多次培训及授课之后,只想用点点滴滴的课堂变化来谈谈我对语文课堂改革的几点感悟。
第一,课堂教学必须细致。首先教学目标细致入微。新课程理念要求必须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生本意识。那么,明确、细致、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以我上的一堂公开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例谈一点自己的感触。我出示的教学目标有三:1、了解“二梁”其人其事;2、通过加旁批的方式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热情、爱国的一片纯情。在评课的时候老师提出,目标之中可以再加一个:梁任公先生演讲的时间、地点、内容。这一目标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我按要求在另一班授课,结果发现,这个问题在学生读一遍文章时就可以明确,尤其是文章的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情感”二字贯穿全文,既指梁任公先生教书激情,也把他的强烈爱国热情隐含在其中。这样,目标3就很容易实现。使整个课堂有了思想的高度。因此,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这需要我们教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概括整合教材的能力。第二,教学内容详尽具体。暑假培训时,北京师大附中郑晓龙老师的一个课堂实录对我影响颇深。他讲的《沁园春.雪》,在疏通词句文意时,黑板上写下了两个词语“寥廓”、“峥嵘”让学生解释,学生根据注释解释为“寥廓”是指高远空旷,“峥嵘”指不同寻常、不平凡。接着郑老师又写下解释“辽阔”及“峥嵘”的本意,学生经查字典明白:“辽阔”指(地面、水面、面积)宽广空旷。“峥嵘”本意指山石高峻。然后他还拓展,写山石(嶙峋峥嵘),形容人的才能(头角峥嵘),说岁月(峥嵘岁月)。通过这两个词的教学,我们就可以明晓郑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教学观念。这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一个真正成熟的老师更关注如何扎实于课堂,让自己教的踏实,学生学的明白。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也一边学习,一边摸索,认真备课,关注细节,始终思考如何才能不让学生妄上一节课。尽管有时还是过于心急,有些粗糙。但每一个困惑和难题都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挣扎的过程。自己的过去,无疑是在告诉自己的失误和进步。这是一种既失落又充满希望的心境。
其次,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是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我们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先学”?我说一点自己的感受。在给上一届学生讲《短歌行》时完全依照教参,一背二译三总结。在给本届学生讲《短歌行》之前我思考提出怎样提纲挈领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体会曹操这首慷慨悲歌。一句话启发了我,“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那么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通过查阅资料和理解,明确《短歌行》的诗眼是“忧”。曹操“忧”什么?在开课时给学生展示《三国志》中对曹操这首诗背景的描写“曹操破黄巾,擒吕布,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的胜势之下,宴犒三军,触景生情“横槊赋诗”。此时却为何而“忧”?学生一脸茫然,这就把学生从对文意理解的已知的基础上推向了另一个未知,在求解这个未知的过程中,明白曹操“忧”的是人生短暂,贤才难求,功业未成,到诗歌结尾处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才让读者体会诗人在消极的社会环境中凸显出对理想的渴望和统一天下的豪情。全文自然而然分成四层,这既抓住了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也有利于学生背诵,在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理解文章。所以,在备课中要注重问题的设置,巧妙的问题确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妙用,而且可以以逸待劳,自我解放,何乐而不为?
第三,课堂教学在恪尽职守中投入激情。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与延续的场所,课堂上充满着责任与希望。学生喜欢充满激情的老师,也喜欢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需要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产生对学生的亲密感情,对教育的忠诚和热爱。梁实秋笔下的梁任公梁启超先生在为清华学生讲课时,每每讲到精彩之处“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是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有时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不能自已”,这是情到深处,有感而发。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语文教学方面有所建树的老师,像顾之川、郑晓龙、涂胜荣,都是有几十年教龄的人。如果他们不是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无限热诚,怎么还能忍受艰辛在教育一线工作?面对教师这个行业,我们必须具备这份激情与热情,教师才能善待学生,才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我们的课堂才会因此而充满生机,我们的生命才会因此而五彩缤纷!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她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像农业的生产,她需要选拔、播种、施肥在风调雨顺的年月才获丰收,若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颗粒无收”。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如果我们坚持到底,那就像全国优秀班主任任丽霞老师说的“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因为学生的成功,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源泉。
一、课改需要“生本”
新课改的实行,主要是为了让课堂更高效、更生动、更有趣、更具有吸引力,让学生体验到在“学中玩、玩中学”的快乐。为达此目的,我们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相互交流的开放型的自主学习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时产生碰撞的火花。17世纪捷克教育改革家夸美纽斯曾说,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便践行了这种理念。
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不妨这样来践行“生本”理念。
一是快乐阅读。阅读是人生的必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古语不正说明读书的必要性吗?可如今,许多中学生缺少阅读的兴趣,更别谈悦读了。
兴趣是成功的起步石,语文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在书籍的熏陶中变成“绅士”和“淑女”。可要成就这些,语文教师首要的是将自己阅读的质和量来一个较大的提升。其实,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该是以博览群书来示范于学生,每天读一点,悟一点,带动学生一点点地取得进步,一步步地走向快乐的阅读殿堂,譬如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爱的精品短文、报纸杂志,就可带给他们许多快乐的享受。有幸的是,如今的课改,一改以往的单一面孔,还课堂于学生,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也丰富了学生快乐的精神财富。
二是快乐写作。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平时作文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写日记时却文采飞扬,华章频现。这便是学生“快乐”抒写的真实反映。受此启发,我们应该在新的教学方式中,提倡学生写自己喜爱的文章,不拘一格降文采,抒快乐的心,用快乐的手,书快乐的文。
二、教学需要“生本”
新课改更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其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为目的,这正是我们的生本教育改革所遵循的原则,即教少学多,全面育人。
比如笔者在教授《虞美人》一课时,鉴于现在的学生对作者李煜缺乏了解,这给他们深入理解作者的遭遇和情感带来很大障碍。所以,课前笔者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一大胆的“放手”过程中,我们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接下来,在课堂上,笔者又让学生展开对《虞美人》的自由讨论。
这堂课的教学,笔者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即虽然面面俱到,但学生未必印象深刻,而以生本化的教学来弥补过去的不足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其亲身体验的过程也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其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启发了学生的疑问意识,让他们敢于发言了。
三、学生需要“生本”
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放飞学生的梦想。在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尝试让学生自主完成“教”与“学”,充分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下面是学生的感悟――《我当老师了》:
我很感谢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就《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进行学习讨论。下面,我说一说我的感想:这一次讲课,我深有感触。如何把文章分析得透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必须要熟悉课文,分析课文,然后才能深入理解课文……以我自己为例,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时,不太理解,但我通过查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后,才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梁实秋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与动机了……正所谓“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为这篇课文花了3天时间在家里做ppt、收集资料等工作,也许在课堂上15分钟就将其展现完毕了,但是我在准备的过程中是受益匪浅的,也锻炼了自己的才能。
可见,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过程,可以充分提高学生上语文课的积极性;可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教师备课的艰辛;也可让学生体悟到探索语文知识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只要我们给予学生放飞自由的学习权利,顺其自然成长之道,课堂就必然会光芒四射。
四、反思需要“生本”
每次考试必然会“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从成功中再接再厉,而在失败中又能奋起直追呢?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引用半期考试后学生的反思《又积一跬步》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人生中要面临许多次考试,但考试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凭证,也不是长期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固定标签。所以,我要逐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它。
此次考试的第一题是注音字形检测题,看到题目后我就想:作为每天为同学们矫正字音的我,若做错此题,是对不起自己这件工作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一题就给我来了个大霹雳……病句是我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它关系着语言的逻辑、语境的把握……但在这次考试中,我总算渡过了这道难关,这一点是值得我欣慰的……考试前我最有信心的是排序题,但这次真是给我当头一棒,因为我考试时过度紧张,导致我误判了最后两个句子,丢了分数,太遗憾了……最心疼的就是作文了,40分的满分,我才得27分,十多分的差距让我觉得任重道远啊。
总结一下,我失败的原因有这样几点:不够细心,基础不实,文采不丰。改进的措施是:要巩固基础,认真复习;多读美文,丰富文采;仔细勾画,答关键点。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策略说明】
1.例文导学。教师通过例文,将作文目标具体化,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白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
2.创设情境。通过音乐、图片等视听冲击,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回忆。
3.训练提升。将学生交流片段作文和教师展示下水作文相结合,让学生在写作上领悟要旨,提升能力。
4.合作探究。通过美读、问答、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清楚作文“写什么”。
【过程设想】
一、导语设计
在很多学生看来,写作并不轻松,经常会碰到无话可说的情况,有人曾经用这样一副对联描写写作时的愁苦情状:
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为什么作文时无话可说?因为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都为素材的积累和选择而苦恼。
二、材料感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节选
明确:选段是史铁生生活中的一个简单片段,但小小的细节表现出的伟大母爱,深深打动了读者。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从生活中来。
三、合作探究
1.简介生活
生活很简单,学生的日子平淡得近乎于单调。作文怎样才能写出精彩,写出真情实感呢?
宋学大师朱熹曾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人和事,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应该多尝试写写自己的生活,多写写身边的人和事。
罗丹说过:“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用善感的心灵去感悟生活,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理性分析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节选
明确:父亲为我买桔子,本来是一件很简凡的小事,因为细节里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挚的深情,所以打动了作者。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节选
明确:老师的一次讲演,本来是生活中的平常事,但是在演讲中先生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投入而真诚的学者风范深深打动了作者。
通过名家名作给学生提供审美、鉴赏的文本,让学生明白作文可以写身边熟悉可感的人,写真实动人的事。
3.发掘感动
通过音乐、图片展示,营造触动心灵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亲情、友情、师生情,唤起曾经的往事和内心的感动,并引导学生发掘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让学生作文有话可写,有得当的材料可写。
四、方法归纳
一是着眼于“真”:常怀感激之心,用真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真情。
二是着眼于“小”: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中那些触动心灵的小事。
三是着眼于“细”:生活中最能触动心灵的可能是一个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要紧紧抓住这些细微的动人瞬间。
五、能力提升
引导学生用文字再现脑海中浮现的触动心灵的事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作文“写什么”的问题。
片段作文完成以后,分组讨论,推荐交流,学生互评,老师点评。
六、范文展示
展示老师的下水作文,通过示范,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场景刻画、细节描写等方法精彩地再现脑海中浮现的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七、课堂小结
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个片段的组合,更是点滴情感的凝聚。作文来源于生活,让我们用心去生活,用笔去书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作者单位:湖北天门中学。
(本教案于2014年11月获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