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悼词

悼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悼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悼词

悼词范文第1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友、同志们:

风云变色,草木哀歌。今天是一个令人伤心的日子。2013年腊月十一日,奶奶因操劳一生,积劳成疾,在**市**区**镇**村**家中不幸辞世,享年84岁。噩耗传来,村民及家属亲友无比悲痛,同声哀悼!

奶奶虽是平凡的农村妇女,但她的一生却是极不平凡的一生。

奶奶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在农村生活的近70年里,在家族和村民中树立了巾帼楷模形象。奶奶数十年如一日劳作操持,受尽了苦难!

奶奶的一生是坚强的一生。在艰苦岁月中,她从不向命运屈服,始终顽强地同现实和命运抗争着。

奶奶她一生虽不识文断字,却凭悟性掌握了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子女在贫寒中学会生活本领。她从未向子女提出过任何要求,直到临终。她对命运的抗争、对生活的追求精神深受村邻的好评。她的不幸长辞,乡亲失去了一名好长辈,儿女失去了一位好母亲,孙子们失去了一位好奶奶。四世同堂至今。悲兮!

奶奶的一生是贤惠的一生。她形影不离地照顾了老伴,相濡以沫。逆境中,积极乐观。她一生尊法守规为人耿直,光明磊落,善于睦邻友舍,品格高洁。处理邻里之间关系得心应手,深受乡亲称赞,口碑极好。

奶奶的一生是博爱的一生。她为人和善,怜惜生命,同情弱小。当年生活困难,她养育了9个子女,对子女疼爱有加,严格要求,从不迁就,拼命劳动挣来口粮喂养他们,缝缝补补换穿净衣;孩子进门迟早,留有热饭。无论日子多紧困,她含辛茹苦,忍劳忍怨,从未让子女受作难。

懿德传诸乡里口,贤慈报在子孙身。奶奶虽离我们而去,但她那种勤勤恳恳的奉献精神;那种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深信我们定能不负她老人家的期望,继承和弘扬她老人家的美德,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以慰奶奶在天之灵。

悼词范文第2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集会,沉痛悼念伯娘不幸辞世,胞侄仕端代表孝家致悼词:

我三伯娘游**,1929年7月2日生于**县**乡**村**湾,2013年农历6月5日,因病逝世,享年84岁。

我三伯娘,我们都叫她伯娘,伯娘与三伯结婚后,我祖父母还在,听父辈说的她对公婆孝敬,对弟妹关心,是尊老爱幼的楷模。

我长大后,才知道伯娘三伯无后,抱养 我哥仕刚,堂弟仕孝,我哥给伯娘住时,才两岁,正是“伙食团”的时候,生活异常艰苦,我们社里已经饿死了人,但是,我哥在伯娘三伯的抚养下,没有挨饿,是伯娘三伯付出了艰辛。

特别是伯娘抚养堂弟仕孝,可以说是,费尽了千辛万苦,经过了千难万险,用尽了千方百计。堂弟仕孝是幺叔长子,是幺叔在镇舟居住时与先幺婶所生,仕孝出生时,幺婶难产去世,堂弟嗷嗷待哺,幺叔悲痛欲绝,在此危难之际,伯娘,三伯及时赶到,将仕孝抱回家中抚养,幺叔也回到家乡与伯娘们居住。

仕孝是1964年出生的,那个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是极其困难的,生活是极端艰苦的。伯娘已经抱养了我哥,在当时条件下,除了我伯娘,那个会伸出援手?伸出援手意味着自找麻烦,自找苦吃。

可是,我伯娘,面对丧妻亡母,无依无靠的一对父子,毅然挺身而出,给予帮助。请问,除了我伯娘,谁会有这种救人于危难的精神?,谁会有这种雪中送炭的品质?

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伯娘做到了。我父辈们常说:孝文儿,要是没有他伯娘,就没有他,就没有这房人了。

我伯娘虽然没有生育一男一女,可是她付出的艰辛要比一般母亲多得多。那个时候,没有牛奶,自己又没有奶水,要想把刚出生的孩子养大,几乎是不可能的。伯娘天天抱着堂弟仕孝四处找奶吃。

想着伯娘自己无奶水,抱着堂弟四处求人,起早摸黑,风雨无阻,无怨无悔,为救弟命的情景,怎不叫人感动?怎不叫人敬佩?试问,天下母亲,有多少受过伯娘这样的苦?

所以,我伯娘虽然没有亲做母亲,但是,她就是一个尽职的母亲,一个负责的母亲,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我伯娘一生抚侄育孙,勤俭持家。在农村改革开放前,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由于伯娘和三伯的勤劳苦干,家庭还不算落后。当年我父亲得病,不能劳动,家庭困难,伯娘三伯就时常周济我们。

我伯娘一生公道正派,团结友爱。对待侄儿侄女,如同亲生。我记得当年我父母 吵架,幺叔幺婶吵架以及后来我们这辈吵架,伯娘都会指出有理的一方,批评无理的一方,大家都很佩服伯娘,化解了很多矛盾纠纷。

对我们这辈人,伯娘也是倍加爱护,无限关心,我当年得病,卧床不起,生命垂危,伯娘催着母亲,送我住院,关怀备至。

我哥仕刚,去割猪草,摔倒沟里,伯娘叫我与哥,前去叫魂,伯娘呼喊:摔倒吓到,魂兮归来。真真切切,爱子之情。

我伯娘心地善良,富有爱心,伯爷叔子,侄子侄孙,一般爱护,一视同仁。还有连富 ,重庆知青,千里迢迢,远在桂林,惊闻噩耗,前来悼唁。他对伯娘,有义有情,伯娘对他,如同至亲。

悼我伯娘,虽无文化,目不识丁,但她胸怀博爱,美德传承,侄儿侄媳,道德人品,处世为人,难比伯娘,望尘莫及。

因此,我们当侄儿的,要学习父辈,互相帮助,互谅互让,弟兄团结,不因利益而相争;我们当侄媳的,要学习伯娘,高风亮节,堂堂正正,“先后”情深,不起歹心以害人。学习伯娘,遵纪守法,讲理讲节。学习伯娘,勤劳俭朴,友爱精神。

社会有这种精神,必将是和谐的社会,家庭有这种精神,必将是和谐的家庭。弟兄不睦,“先后”不和者,应当自省,堪作教训。

悼我伯娘,无儿无女,命犯孤星,但我伯娘,行善积德, 纵无儿女也不孤,凶顽作恶者,再有子孙也不祥。

悼我伯娘,虽无儿女,你不会孤单,你没有遗憾,你的侄儿,都是你的亲儿,你的侄女,都是你的亲女。 佛说,善有善报,伯娘一生行善,必得善报。伯娘,你的灵魂必上天堂,伯娘,你在天堂安息吧,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你的侄儿,你还做我们的伯娘。

伯娘,我们一定以你为榜样,不辜负你的期望,愿伯娘放心的一路走好,我们会永远怀念你。

沉痛悼念伯娘逝世,撰挽联一副,寄托哀思:

说不尽伤心,忆生前,抚侄育孙,勤劳俭朴留风范;

看一堂孝子,哭死后,音容难在,盛德传承启后人。

悼词范文第3篇

青山垂首,绿水呜咽!

你走了!你真的走了!分离,来得这样猝不及防!伤痛,如此寸断肝肠!让我们轻轻握住你冰凉的双手,定格你风华正茂的英年!让我们轻轻泣诉和祈祷,天堂之旅你一路走好!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深切悼念四方小学在职教师***同志。2013年10月9日下午5时40分,刘景洪同志因患重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44岁。

1969年4月2日,***同志出生在**镇**村**这个温馨的***同志追悼会悼词小屋,你自幼勤奋好学,品学兼优。1989年8月参加工作,长期担任学校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兼任教务后勤工作,2010年起担任四方小学校长,直到2013年2月沉疴不起。24年风雨兼程,耕耘在四方小学这片的热土,耐住了清贫,守住了操守,你年轻的生命,一路寂寞,一路热血,任劳任怨。24年呕心沥血,坚守人民教师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你以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幼小的心灵,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24年如一日,你把炽热的爱和满腔的血,全部倾注,以你一生的勤劳朴实与执着,谱写了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壮丽诗篇。

***同志为人忠厚、平易近人,作风踏实、古道热肠。与你共事,轻松愉快,和你相处,肝胆相照。你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正直善良光明磊落的一生。为人子,你尊老尽孝,心细入微,三春晖,寸草心;为人夫,你忠诚尽责,精心呵护,守望相助,惺惺相惜;为人父,你严慈有度,悉心抚育,言传身教,尽职尽力。仰,你无愧天地事业,俯,你无愧父母妻儿!

伫立灵前,桩桩往事,萦绕心头,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你的人格魅力、你的敬业精神、你的师德风范和我们永远在一起!你年轻鲜活的生命,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我们怀念你诚心待人、热情助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我们学习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

带着亲人的深切悲痛和深深眷念,你,悄然离去;

带着对三尺讲台的深情厚谊,你,悄然离去;

带着我们的无限伤痛,你,悄然离去;

悼词范文第4篇

感谢你们踏着冰凝的积雪、冒着刺骨的寒风,亲临灵前,为我们的母亲奠行。我受大哥委托,代表我全家人,向母亲的神灵致悼词。

从1996年起,母亲患脑血管病,三次住院。今年十月,母亲第三次犯病,住院后我们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终未挽救母亲的生命。古历二零零五年腊月十七日巳时(10点30分),母亲永远告别了父亲和儿女,撒手西去,享年六十六岁。

母亲生于古历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十七日。幼年家境贫寒,衣食不保。经家祖父与外祖父握手相约,母亲与父亲订了娃娃亲。一九五二年春荒,家祖父去外祖父家说:“我家的人,我领走!”十二岁的母亲被家祖父领回抚养。夏收之后,母亲又被大舅父送到杏树凹家中,安然度过了饥寒交迫的秋冬。一九五六年春,家中迁盖新房,懂事的母亲与已过世的姑母、南坡大伯母一道绕着锅台,忙前忙后,受到村人好评。一九五七年,十七岁的母亲与父亲结婚。不久,家祖父即将柜上钥匙交给母亲,说:“这个家你来当!”从此,母亲成了张门的女顶梁柱。一九五八年,母亲生下我大哥。此后,母亲相继生下我二哥、我大姐、我和我大妹、我小妹。可以说,母亲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自己的儿女。一九七四年、一九七五年,家族亲戚多灾多难。我们的祖父母、外祖母、小姨母相继告别人间。这一连串的变故,给了母亲精神以沉重的打击。随着儿女的长成,母亲的身心健康才日渐恢复。一九八六年,母亲随父亲农转非。此后,长期住在县城,大妹一直伺候在侧,直到终老,又回到故里杏树凹村。

母亲前半生的劳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那是低标准的年代,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祖父母俱已年迈,全家千斤重担落在了十七八岁的母亲身上。那年月,家家靠工分吃饭,家中就母亲一个女劳力,一年到头,多半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既要伺候祖父母,又要经管一群嗷嗷待哺的儿女。猪在叫,羊在叫,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担水,到稠水河磨面,给猪割草,给羊垫圈。一有空闲就织布,天天深夜要纺线。嗡嗡的纺线声把我们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布声又把我们从梦乡惊醒。我们家是缺粮户,为了补贴一家老小的口粮,母亲冒着打击投倒把活动的政治风险,把辛苦织成的布偷偷拿到集镇上卖黑市,被市管会的人撵得东躲西藏。母亲听说四十里外的金山换粮划算,就带着我大哥去贩布,没黑没白,吃的是冷冷的苞谷面馍,喝的是讨来的百家水,来去都要步行。母亲自己挨过饥饿,所以绝不让自己的儿女再挨饥饿!母亲做到了!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没有挨过饥饿!

生育加劳苦,透支着母亲的健康;一连串的灾难,雪上加霜,使母亲一度不堪重负,精神恍惚。母亲动不动就生气、骂人、发脾气,就是这种重负所致。我们曾经不理解母亲,一些亲邻也不理解母亲,我们甚至数落过母亲。虽然我们得到了母亲的宽容,虽然我们终于理解了母亲,还向母亲尽了应尽的孝心,但面对母亲的灵柩,我们仍然愧悔不已!能被自己的母亲呵斥、责骂,是多么幸运呵!可是妈呵,你还能醒来?你还能再骂一声你的儿女吗?唉,母亲无言,只有放长声哭,妈呵……

母亲多半生争强好胜,性格刚烈,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她曾经与亲戚乡邻有过这样那样的口角之争,可她很少记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无害人之心。她和北京我姨吵架后不欢而散,此后对北京我姨念念不忘。我们对大舅、小舅情意绵绵,那是因为母亲对我们曾经殷殷教诲。提起早逝的小姨,母亲总是长吁短叹。对小姨遗下的俩表妹王亚莉、王小莉,母亲一直操心有加,逢年过节,杏树凹演戏,母亲总要把俩表妹叫到跟前。母亲移住县城后,总是念叨刘家寨我姑,我说我去看我姑,母亲就高兴。记得我给母亲买了件外衣,母亲舍不得穿,我去看我姑时,母亲命我将外衣带给了我姑。亲戚不论谁到县上,母亲都高兴。母亲最盼村里人去,谁去了总唠个没完。我每坐于母亲膝前,她总爱讲说杏树凹的人和事。村里老了人,她落泪;村里谁病了,她担忧;村里谁结婚了,她高兴。母亲患病的最后一年里,经常说她要回杏树凹呀。看见窗外的楼房,她指说是梁上头,是立坡明。不了乡情,溢于言表;思乡之情,何其殷殷!现在,她老人家终于如愿以偿,回归了故里,长眠在了杏树凹的故土里。

母亲一生,是为他人活着,是为儿女活着。我大哥是头生子,母亲对大哥的用心最重。母亲爱骂我二哥,可对我二哥最操心,吃的,穿的,总想着我二哥。母亲最丢心不下的是我大姐。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总念说:“芦叶娃好长时间没来了!”拳拳思女情,溢于言表。母亲到县上后,长期与大妹生活在一起,大妹伺候她老人家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同时也蒙受过这样那样的委屈。母亲能带病延年到善终,多半的功劳要归于大妹的殷勤孝心!母亲最心疼的是小妹,后来得到最大安慰的也是小妹。小妹每回休假回县伺候,临走时母亲总是拉着小妹的手不丢。如果说母亲也偏心,母亲最偏心的是她最不孝顺的老三我。从小母亲对我偏吃偏喝,出门总要带着我。一九八四年秋,我回家看母亲,正是雨后,路上、场上很难。母亲给我炒了盘鸡蛋,下了碗面,面里还窝着荷包蛋。我每次回县,母亲一看见我就去摊煎饼,因为我最爱吃煎饼。我能有今天,和母亲的偏心偏爱是分不开的。和母亲的爱相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愧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妈呀,你能原谅你的三儿吗?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宽容的是母亲。我们相信母亲在天之灵一定是欣慰的,因为她的每一位儿女都曾经以赤子之心侍奉自己的母亲。母亲每次住院,我大哥、我二哥、我大姐、俩妹总是争着陪床。母亲弥留人间的日子里,明知道天命难违,大姐却把母亲抱在怀里不肯松手,妈呀妈呀地叫个不停。儿女的孝顺使母亲离去的时候带着安祥的微笑。这成了我们姊妹六人最大的安慰!

此时此刻,面对母亲的灵柩,我代表我们六位子女发愿起誓:我们将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怀念化为加倍的孝心,奉献给我们忠厚的父亲!我们知道:母亲在天之灵最惦念的一定是父亲。母亲和父亲结为夫妇之后忠诚相待,恩爱有加,相依为命。母亲患病之后,父亲的照顾殷殷周到。对母亲,父亲尽了为夫之道,这将是母亲在天之灵最大的安慰!我们将牢记母亲的牵挂,全心全意地伺奉父亲,不让他老人家受半点委屈。我们谨记!我们一定做到!

母亲!母亲!您还有什么丢心不下的呢?至爱弥天,大悲漫地。“玉山披雪念慈容,蓝田吐寒怀大恩。”天地有情,化雪成泪;天地有恩,故示祥瑞。踏着洁白的雪路,母亲呵您走好!您不会寂寞的,因为您的左右都长眠着善邻友舍,他们将和您长期相伴;您的儿女孙子都会常来看望您的,您就安息吧!

愿母亲大人含笑九天!

悼词范文第5篇

各位领导、各位亲属、各位杨爱远老校长的同事、生前好友:

杨爱远校长于1940年7月9日出生于新密来集镇赵沟村一个贫困家庭,他幼年资质聪颖,勤奋好学,1958年因学业优秀被留校安排在密县一中执教,从此,勤劳善良,性情忠直的他,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任密县三中团总支书记、学校革委会常委副主任。1978年密县二中重建,他主抓教导处工作, 1980年密县二中高考有4人考上清华、北大,一举成为开封地区重点高中。他因业绩突出,1979年被调往一中主持教导处工作,1980年担任业务副校长。1984年被任命为一中校长,为振兴一中,杨校长殚精竭虑,运筹帷幄,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责任心,首次在新密一中实施教师招聘、高中分级段管理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高考成绩走在了郑州市前列。1995年杨爱远出任实验高中校长,他提出了“办一流学校,创一流质量”的宏大目标,深化改革,强力推进,争创中原名校,自1996年高考“一炮打响,一鸣惊人”,上线人数突破114人,一名学生夺得了河南省理科状元,自此,实验高中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1997杨校长以他博大的教育情怀,勇立教育改革的潮头,做出了创设“京密联谊学校”的构想,他用一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爱新密的赤诚之心和一股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寻求八方支援,创立了“京密联谊学校”,为国家输送了近万名优秀毕业生。

为了新密教育的振兴,杨校长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他关爱的教育热土,他心中装着的始终是学校,手头忙碌的始终是工作。他是新密普通高中教育之魂,新密年年攀升的高考教学成绩,一批批出类拔萃的人才,都有他勤于管理、善于管理、精于管理的智慧结晶,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他是一个好校长,爱校如家;他是一个好老师,爱生如子;他是一个大好人,正直善良。他以干事创业的胆识、担当大任的睿智、无坚不摧的勇气把新密教育领航到郑州前列。

敬爱的杨校长,您虽然走了,但是,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毕生努力所形成的平民教育的思想、精细管理的教育策略,留给了我们极为宝贵的、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您带领我们改变了新密普通高中教育的面貌,您是我们心中不朽的教育丰碑。敬爱的杨校长,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秉承您的优良传统,牢记您的谆谆教诲,继承您的崇高事业,为新密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杨校长,您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