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划的基本要求

规划的基本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规划的基本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规划的基本要求

规划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 等级保护 信息系统 实施

一、引言

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繁重。2007年7月20日,公安部、国务院信息办等4部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同步建设信息安全设施,保障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相协调;有利于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提供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指导和服务,有效控制信息安全建设成本;有利于优化信息安全资源的配置,对信息系统分级实施保护,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有利于明确国家、法人和其他组织、公民的信息安全责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有利于推动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安全模式。

下文将讨论如何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关于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新系统实施建设和对原有系统实施改建工作。

二、新建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规划与建设

完成系统定级并确定安全需求后,新建和改建系统就进入了实施前的设计过程。

以往的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是没有等级概念的,主要是依据本单位业务特点,结合其他行业或单位实施安全保护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当引入等级保护的概念后,系统安全防护设计思路会有所不同:

――由于确定了单位内部代表不同业务类型的若干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在设计思路上应突出对等级较高的信息系统的重点保护。

――安全设计应保证不同保护等级的信息系统能满足相应等级的保护要求。满足等级保护要求不意味着各信息系统独立实施保护,而应本着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布局,构建纵深防御体系。

――划分了不同等级的系统,就存在如何解决等级系统之间的互连问题,因此必须在总体安全设计中规定相应的安全策略。

⒈总体安全设计方法

总体安全设计并非安全等级保护实施过程中必须的执行过程,对于规模较小、构成内容简单的信息系统,在通过安全需求分析确定了其安全需求后,可以直接进入安全详细设计。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信息系统,实施总体安全设计过程。总体安全设计可以按以下步骤实施:

⑴局域网内部抽象处理

一个局域网可能由多个不同等级系统构成,无论局域网内部等级系统有多少,可以将等级相同、安全需求类相同、安全策略一致的系统合并为一个安全域,并将其抽象为一个模型要素,可将之称为某级安全域。通过抽象处理后,局域网模型可能是由多个级别的安全域互联构成的模型。

⑵局域网内部安全域之间互联的抽象处理

根据局域网内部的业务流程、数据交换要求、用户访问要求等确定不同级别安全域之间的网络连接要求,从而对安全域边界提出安全策略要求和安全措施要求,以实现对安全域边界的安全保护。

如果任意两个不同级别的子系统之间有业务流程、数据交换要求、用户访问要求等的需要,则认为两个模型要素之间有连接。通过分析和抽象处理后,局域网内部子系统之间互联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局域网内部安全域之间互联抽象

⑶局域网之间安全域互联的抽象处理

根据局域网之间的业务流程、数据交换要求、用户访问要求等确定局域网之间通过骨干网/城域网的分隔的同级、或不同级别安全域之间的网络连接要求。

例如,任意两个级别的安全域之间有业务流程、数据交换要求、用户访问要求等的需要,则认为两个局域网的安全域之间有连接。通过分析和抽象处理后,局域网之间安全域互联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局域网之间安全域互联的抽象

⑷局域网安全域与外部单位互联的抽象处理

对于与国际互联网或外部机构/单位有连接或数据交换的信息系统,需要分析这种网络的连接要求,并进行模型化处理。例如,任意一个级别的安全域,如果这个安全域与外部机构/单位或国际互联网之间有业务访问、数据交换等的需要,则认为这个级别的安全域与外部机构/单位或国际互联网之间有连接。通过分析和抽象处理后,局域网安全域与外部机构/单位或国际互联网之间互联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局域网安全域与外部单位互联的抽象

⑸安全域内部抽象处理

局域网中不同级别的安全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可能不同,但是每个级别的安全域的构成要素基本一致,即由服务器、工作站和连接它们的网络设备构成。为了便于分析和处理,将安全域内部抽象为服务器设备(包括存贮设备)、工作站设备和网络设备这些要素,通过对安全域内部的模型化处理后,对每个安全域内部的关注点将放在服务器设备、工作站设备和网络设备上,通过对不同级别的安全域中的服务器设备、工作站设备和网络设备提出安全策略要求和安全措施要求,实现安全域内部的安全保护。通过抽象处理后,每个安全域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安全域内部抽象

⑹形成信息系统抽象模型

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分析和抽象处理,最终应形成被分析的信息系统的抽象模型。信息系统抽象模型的表达应包括以下内容:单位的不同局域网络如何通过骨干网、城域网互联;每个局域网内最多包含几个不同级别的安全域;局域网内部不同级别的安全域之间如何连接;不同局域网之间的安全域之间如何连接;局域网内部安全域是否与外部机构/单位或国际互联网有互联,等等。

⑺制定总体安全策略

最重要的是制定安全域互连策略,通过限制多点外联、统一出口既可以达到保护重点、优化配置,也体现了纵深防御的策略思想。

⑻关于等级边界进行安全控制的规定

针对信息系统等级化抽象模型,根据机构总体安全策略、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系统的特殊安全需求,提出不同级别安全域边界的安全保护策略和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域边界安全保护策略和安全技术措施提出时要考虑边界设备共享的情况,如果不同级别的安全域通过同一设备进行边界保护,这个边界设备的安全保护策略和安全技术措施要满足最高级安全域的等级保护要求。

⑼关于各安全域内部的安全控制要求

提出针对信息系统等级化抽象模型,根据机构总体安全策略、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系统的特殊安全需求,提出不同级别安全域内部网络平台、系统平台和业务应用的安全保护策略和安全技术措施。

⑽关于等级安全域的管理策略

从全局角度出发,提出单位的总体安全管理框架和总体安全管理策略,对每个等级安全域提出各自的安全管理策略,安全域管理策略继承单位的总体安全策略。

⒉总体安全设计方案大纲

最后形成的总体方案大纲包括以下内容:信息系统概述,单位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状况;各等级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模型抽象,总体安全策略,信息系统的边界安全防护策略,信息系统的等级安全域防护策略,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安全保障策略。

⒊设计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不同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需要根据阶段性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将信息系统安全总体设计方案中要求实现的安全策略、安全技术体系结构、安全措施落实到产品功能或物理形态上,提出能够实现的产品或组件及其具体规范,并将产品功能特征整理成文档,使得在信息安全产品采购和安全控制开发阶段具有依据。实施方案过程如下:

⑴结构框架设计

依据实施项目的建设内容和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给出与总体安全规划阶段的安全体系结构一致的安全实现技术框架,内容包括安全防护的层次、信息安全产品的选择和使用、等级系统安全域的划分、IP地址规划等。

⑵功能要求设计

对安全实现技术框架中使用到的相关信息安全产品,如防火墙、VPN、网闸、认证网关、服务器、网络防病毒、PKI等提出功能指标要求;对需要开发的安全控制组件,提出功能指标要求。

⑶性能要求设计

对安全实现技术框架中使用到的相关信息安全产品,如防火墙、VPN、网闸、认证网关、服务器、网络防病毒、PKI等提出性能指标要求;对需要开发的安全控制组件,提出性能指标要求。

⑷部署方案设计

结合信息系统网络拓扑,以图示的方式给出安全技术实现框架的实现方式,包括信息安全产品或安全组件的部署位置、连接方式、IP地址分配等;对于需对原有网络进行调整的,给出网络调整的图示方案等。

⑸制定安全策略实现计划

依据信息系统安全总体方案中提出的安全策略的要求,制定设计和设置信息安全产品或安全组件的安全策略实现计划。

⑹管理措施实现内容设计

结合系统实际安全管理需要和本次技术建设内容,确定本次安全管理建设的范围和内容,同时注意与信息系统安全总体方案的一致性。安全管理设计的内容主要考虑: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套、安全管理制度的配套、人员安全管理技能的配套等。

⑺形成系统建设的安全实施方案

最后形成的系统建设的安全实施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系统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技术实现框架、信息安全产品或组件功能及性能、信息安全产品或组件部署;安全策略和配置;配套的安全管理建设内容;工程实施计划;项目投资概算。

三、系统改建实施方案设计

与等级保护工作相关的大部分系统是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系统,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也已完成,因此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更关心如何找出现有安全防护与相应等级基本要求的差距,如何根据差距分析来设计系统的改建方案,使其能够指导该系统后期具体的改建工作,逐步达到相应等级系统的保护能力。

⒈确定系统改建的安全需求

第一步,根据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参照前述的安全需求分析方法,确定本系统的总的安全需求,包括经过调整的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本单位的特殊安全需求。

第二步,由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自己组织人员或由第三方评估机构采用等级测评方法对信息系统系统安全保护现状与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估,得到与相应等级要求的差距项。

第三步,针对满足特殊安全需求(包括采用高等级的控制措施和采用其他标准的要求)的安全措施进行符合性评估,得到与满足特殊安全需求的差距项。

⒉差距原因分析

差距项不一定都会作为改建的安全需求,因为存在差距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整体设计方面的问题,即某些差距项的不满足是由于该系统在整体的安全策略(包括技术策略和管理策略)设计上存在问题。例如,网络结构设计不合理,各网络设备在位置的部署上存在问题,导致某些网络安全要求没有正确实现;信息安全的管理策略方向性不明确,导致一些管理要求没有实现。

二是缺乏相应产品实现安全控制要求。由于安全保护要求都是要落在具体产品、组件的安全功能上,通过对产品的正确选择和部署满足相应要求。但在实际中,有些安全要求在系统中并没有落在具体的产品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目前技术的制约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例如,强制访问控制,目前在主流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三是产品没有得到正确配置。某些安全要求虽然能够在具体的产品组件上实现,但使用者由于技术能力、安全意识的原因,或出于对系统运行性能影响的考虑等原因,产品没有得到正确的配置,从而使其相关安全功能没有得到发挥。例如,登陆口令复杂度检测没有启用、操作系统的审计功能没有启用等就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以上情况的分析,只是系统在等级化安全保护上出现差距的主要原因,不同系统有其个性特点,产生差距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⒊分类处理的改建措施

针对差距出现的种种原因,分析如何采取措施来弥补差距。差距产生的原因不同,采用的整改措施也不同,首先可对改建措施进行分类考虑并针对上述三种情况,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针对情况一,系统需重新考虑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安全产品或安全组件的部署位置、连线方式、IP地址分配等。针对安全管理方面的整体策略问题,机构需重新定位安全管理策略、方针,明确机构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方向。

针对情况二,将未实现的安全技术要求转化为相关安全产品的功能/性能指标要求,在适当的物理/逻辑位置对安全产品进行部署。

针对情况三,正确配置产品的相关功能,使其发挥作用。

无论是哪种情况,改建措施的实现都需要将具体的安全要求落到实处,也就是说,应确定在哪些系统组件上实现相应等级安全要求的安全功能。

⒋形成改建措施

规划的基本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人性化理念;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和环境的要求相应的越来越高,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百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在园林规划过程中,只有坚持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确保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

1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应用的基本要求

所谓人性化理念,是规划设计人员通过对样本设计功能以及形式等方面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样本以人性化的品质,使其具有类似人的个性、情感和生命。人性化设计的主要表达方式就是用有形的物质去衬托和反映无形的精神,它既是样本在设计当中的一种人文情怀,也是对人性的尊重,更是对人的心理和精神追求的满足和尊重。

1.1坚持现代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应用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坚持现代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在历史发展演化当中,不同地区的风景园林其设计理念一般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历史文化对风景园林的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极大带动了人们的审美,促使设计人员不断地规划出符合人们要求的风景园林。可是,社会文化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具有现代性的文化特质,必须坚持现代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融合本地特有的文化,将新时期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在一起,这样才会使得身处园林中的人产生心灵、文化上的感应及共鸣。

1.2坚持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风景园林设计、施工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不过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规划设计时,却不能简简单单局限在这一方面,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和品味,只有这样才会满足人们真正的要求。如果仅仅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忽视了风景园林的艺术性,必定在将来影响到规划设计的效果。为此,在设计风景园林时,要将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规划设计的方案必须能够满足园林内植物的生长,同时也能和周边环境有机结合,使其能够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方法

2.1把人性化的设计作为主题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要以人性化为主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有一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既要满足人们的娱乐和观赏,也要与城市化的发展步伐相适应,因此,要从整体来把握,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城市的发展建设相连接,注重个人空间与开放性空间设计的有机结合。依据不同的地区需要,关注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规划设计出不同的园林景观。把人性化设计作为风景园林的主题,从有利于人们发展的方面去设计,开拓人性化的布局空间,加强景观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前的自然资源去创造更有发展前景的人造空间。利用各种城市资源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相承接,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不断推动特色景观园林的发展。

2.2从规划设计中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应该做好风景园林的板块规划。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功能单一的风景园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规划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依据风景园林施工建设的目的,统筹规划具体的布局以及应当具备的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该方案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来实现。例如,将儿童游乐场所和普通的成人活动场所隔开,并要使之尽量避免主要的人行道等区域;将健身锻炼场所设在较为接近居民区的地方,避开人流密集处;将自然景观和人工建造的楼阁庭院有机设计在一起,使得景观园林在人们面前充分显现,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

2.3从细节上满足人们的需要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上来说,细节决定了样本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能够从细微之处体现出在风景园林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水平,这就要求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过程当中从细节着手,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例如,设计出来的道路应该让人可以以最短的路线达到相应的景点,同时道路要适当体现出中国古典的幽静之美;在灯光设计上,要让灯光可以覆盖到所有路面,灯光的选择宜柔和。另外,还要建设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设施,让群众在享受自然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身体。设计过程当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要以人为本,考虑到人们的需要,将人性化理念真正渗透到规划设计中。

2.4强调人和景观的有机结合

风景园林在设计中要想体现人性化的理念,最主要的就是把人和景观有机结合。实现人和园林景观有机结合,就要认识到人和水源的紧密性、人和地域的紧密性、人和绿地的紧密性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紧密性,然后从这些方面来综合地分析和研究。其中,人和地域的紧密性是指人和陆地的接触空间,要关注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人和水源的紧密性是指人和水的接触,水不仅包括日常的生活用水,还包括赏水、听水等艺术方面。此外,人们对水质普遍有较高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人们对生活用水的需求,还要考虑一些赏水、戏水等艺术需求。

2.5注重人性化标识设计

所谓人性化标识,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要素,这是规划设计的细节所在,在许多地方有的时候会因为没有标识性的提示而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危险。比如,在景观园林区内的动物园需要标记出动物伤人的图示,同时该标示还需要设计造型独特,尽量做到美观、简洁,对于不同的园林要有不同的适应性,即还要强调趣味性。这样不仅能够引起人们对相关区域的重视,同时也能够让园林更加美丽。

规划的基本要求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实验校”建设是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实验校”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当前新课程教材改革,通过学校改革和科学实验,提高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我区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二、“素质教育实验校”建设的基本要求与任务

“素质教育实验校”是指努力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能在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改革实验,有较成熟的成果与经验,学校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水平较高,并能对其他学校起示范辐射作用的学校。

为了使“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建设更符合教育的实际,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各层次学校的发展,“区素质教育实验校”分“单项实验校”和“综合实验校”两个层级。其基本要求与任务是:

(一)“素质教育单项实验校”的基本要求与任务

1、学校依法办学,制度健全,内部管理规范;学校办学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教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得到自主与和谐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高,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2、学校有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思考,有切实可行的创建“区素质教育实验校”三年发展规划,达到上海市中小学“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指标纲要中的“学校办学基础性指标”,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单项科研课题或实验项目,课题研究或实验项目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解决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形成某一方面的办学特色。

3、学校重视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党政班子能团结协作、有进取精神,教师敬岗爱业、为人师表,奋发向上成为校园风尚,学校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有较健全的机制,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较高。

4、学校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认真实施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和研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改革和改进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减负增效方面有成效。

(二)“素质教育综合实验校”的基本要求和任务

1、达到“素质教育单项实验校”的基本要求,完成“素质教育单项实验校”的各项任务。

2、主动传播先进教育思想、管理经验和教育成果,不断提高和扩大学校特色的品牌效应和办学声誉。

3、用科研的意识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承担的科研课题或实验项目能统领学校的整体工作。

4、校长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校有一批素质优良、区内知名的骨干教师。

5、根据需要承担区内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实训指导任务以及其他带教和培训工作。

6、学校成为我区对外交流的窗口,并承担相关任务。

三、“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创建与管理

(一)建立“素质教育实验校”的申报、评估和退出等制度。

凡申报参与“素质教育实验校”创建的学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合法的办学资格,校舍、场地、设施等硬件设备能基本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2、严格遵守国家、本市有关教育政策法规。

3、办学有一定的积淀,实施素质教育有一定经验和成果。

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申报,在创建过程中不愿继续创建的学校可以申请退出。

“素质教育实验校”的评估,按“学校规划评估、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规划实施终结性评估”三阶段进行,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

(二)学校在创建“素质教育实验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法办学,遵守各项教育法规、法令和政策,如有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发生,将延迟评估(最少6个月)甚至取消“素质教育实验校”创建资格。

(三)学校应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价机制,并积极配合区教育管理部门的随访、评估等。

四、保障和奖励

(一)成立“区素质教育实验校”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名单另外发文)。

(二)对参与创建的学校给予支持。对学校在创建过程中的规划制定和承担的课题或实验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创建规划中涉及到的硬件建设部分,经专家论证和教育局班子会议讨论通过后纳入局建设计划;教育局将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素质教育实验校”的创建工作与教育局对学校的年度考核和校长任期制考核相挂钩。

规划的基本要求范文第4篇

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目前,全国两百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型试点工作,逐步由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普通本科院校转变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为旅游产业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人才,本来就是应用技术型专业。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不存在转型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深度转型。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深度转型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合理的办学定位。为与中专、专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现差别发展,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一般定位在为旅游行业培养中高级管理或技术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具备旅游行业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经历是转型的关键。旅游规划策划能力是旅游行业和旅游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能,且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以及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已对旅游规划策划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在求职的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够拿出证明其规划策划能力和水平的作品,对其在旅游行业的管理和技术岗位求职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培养培训学生旅游规划和策划能力,作为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深度转型的突破口。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性质、作用和特色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是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高年级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从课程性质来看,该课程是综合的应用性课程,涉及到旅游资源学、旅游市场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制图、旅游影响、旅游形象设计等本专业多门教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且直接对应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旅游规划策划行业,对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规划策划工作以及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旅游规划策划的好坏有三个最关键的指标:一是严谨;二是创意;三是落地。严谨要求规划的各个部分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创意要求旅游的主题、形象、项目、活动有特色、有创新;落地要求规划要因地制宜,具体可行。只有同时具备了严谨、创意和落地的规划策划方案才能保障旅游开发的成功和效益。因此,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教学中,严谨、创意、落地是规划教学的三要素。传统教学模式中,该课程多以教师分章讲授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相关理论、发展脉落、步骤环节、基本方法等了解得比较多,但由于没有亲身经历规划策划过程,学生对规划策划的核心问题、各规划环节的要点以及各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理解得不深刻,也不具备规划制图等关键技能,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实际操作时,基本上是有心无力。因此,要保障该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深度转型的要求下,必须对教学的形式、内容和重点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一是在教学模式上,应该采用案例式教学或研究性教学的方式使用学生经历旅游规划策划的过程、熟悉旅游规划的环节、掌握旅游规划的方法和手段;二是在教学的内容上,必须减少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强化形象设计、旅游制图、项目策划等旅游规划策划的技能训练;三是在教学重点上,除了让学生分段掌握各规划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各环节的功能及其相互关联,训练和培养他们严谨的推理、创新的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适用型旅游规划的核心框架、关键环节及相互关系

根据旅游规划的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及目前较为流行的规划方案,我们认为适用型旅游规划至少应该包括区域发展环境分析、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市场分析、旅游主题策划与形象设计、旅游项目策划与时空布局、市场营销策划、及投入产出分析、保障体系规划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重要的环节。这些环节尽管在旅游规划中必不可少,但对于整个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同的;同时好的规划文本中这些部分之间是相互呼应、环环相扣甚至形成网络状关联的,从而保证整个规划的严谨、创意和实用,图1展示了适用型旅游规划中各环节的功用及其相互关系。

三、深度转型背景下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各章节的基本要求和教学重点

在深度转型和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要让学生掌握规划策划的技能,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以区域开发的实践为内容的案例式或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然。在指导学生从事旅游规划的操作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各规划环节的基本要求外,教学目标应该提升到保障规划的严谨性、创意性和实用性的层次上,重点关注各规划环节的相互关系,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见表1。

四、Y语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且对区域旅游规划策划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深度转型,使得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的全面改革至关重要。在以区域旅游开发的实践为研究内容的案例式或研究性教学改革中,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教学必须提升到保障规划严谨性、创意性和实用性的层次,重点关注各规划环节之间的逻辑线索和相互呼应,并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规划的基本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社会责任感 现状 分析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每个人在内心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多种义务和使命担当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北京市44家国有、民营、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了调查,并选取其中的4家企业,对其人力资源等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调查共发放23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4份。调查数据均由EXCEL软件统计处理。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高职毕业生在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以及北京市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建议。通过分析调研数据,为探索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规律,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有效模式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二、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及访谈提纲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企业所有制性质,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表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一)参与调查企业的性质

根据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去向,对44家企业高管与企业中层部门经理,如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市场部门经理和技术部门经理等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其中国有企业占41.46%,民营企业占48.78%,其他占9.76%。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既有规模较大的知名的上市公司,也有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

(二)关于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企业对高职毕业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要求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责任心是企业选用高职毕业生的基础

在问卷调查“企业招聘时对应聘高职生最看重的是什么?”一题中,58.3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责任心”,30.88%选择了“专业技能”,5.88%选择了“专业知识”,4.90%选择了“心理素质”。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选聘高职层次人才时把“责任心”放到了首位。这里所说的责任心可视为社会责任感的简单称谓。企业认为“员工的责任心就是企业的防火墙”,责任心是干好工作的基础。访谈发现,近几年来高职毕业生岗位适应期比较长,严重影响了岗位职能的发挥。其原因是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表现为懈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出现此项问题并非专业知识的缺失,而是责任心的缺失。企业认为缩短职业适应期是高职毕业生对自身的一份责任,也是对企业乃至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企业对高职毕业生专业背景要求并不高,而对其岗位适应能力要求比较高。其实高职毕业生可塑性比较强,学习新知识新事物快,短期培养效果明显,而适应能力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如果能够适应岗位要求,经过岗前培训,就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因此对于高职毕业生所能从事的多数岗位,专业的背景不是企业的首选,而责任心是企业的首选。

2.爱岗敬业与诚实守信是社会责任感内涵的首要条件

在“您认为在职员工最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爱岗敬业”的比例为46.57%;“诚实守信”为31.86%,“服务意识”为13.73%,“奉献精神”为7.84%。表明企业对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两个方面,企业认为爱岗敬业与诚实守信是忠诚度的体现。忠诚度是立足本职,干好本职的首要条件。处于顶岗实习或刚入职阶段的高职毕业生岗位级别及薪酬比较低,在企业中从事服务类兼职性的工作,例如文科毕业生主要从事接待、文秘、内外联络等事务性基础性工作。工科毕业生主要从事相对简单的操作,例如媒体制作中的转码工作。可以看出,企业对高职毕业生专业方面要求相对较低,而对忠诚度要求较高。

3.团队合作意识与服务意识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

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用人时把责任心放在首要位置上,同时关注他们的工作的热情、诚信度、进取心和创新能力。在调查“您对在职员工在团队合作方面的责任感要求”时,选择“具备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占61.76%,“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占35.78%,“有团队合作意识但无团队协作精神”占1.96%,“不考虑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占0.49%。调查显示,各类企业对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方面的素质要求较为突出。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的团队合作和服务意识是主人翁精神的具体表现,而团队意识与服务意识是密不可分而且互相影响的。

(三)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高职毕业生实际表现与企业对其社会责任感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职毕业生在经过了一段枯燥且重重压力的工作后,在校学习期间意志品质的缺失问题逐渐凸显,其社会责任感存在的主要问题概况如下几个方面。

1.高职毕业生最欠缺的是敬业精神

在对高职毕业生“目前最欠缺的社会责任感表现”调查中,“敬业精神”占34.31%,“诚信意识”占13.24%,“服务意识”占29.90%,“创新意识”占22.55%。可以看出,“敬业精神”比例最高。从理论上看,员工工作内在是否有热情是敬业精神的外化表现。如果员工缺乏工作热情,就会出现经常不在状态导致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种种表现。从实际上看,在调查“企业对员工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时,87.25%的企业选择了“工作热情高,能力强”,而在调查“您企业中高职学历员工的精神状态”时,选择“工作有激情”的只占46.08%。表明高职毕业生在工作态度方面与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访谈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欠缺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缺乏工作热情,工作态度不主动,得过且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例如,他们无法胜任工作任务时,既不及时沟通也不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导致工作延迟,甚至影响工作正常运转。由于他们没有中长期的职业规划导致缺乏进取心,工作浮躁且缺乏韧劲,于是缺乏敬业精神的种种表现逐渐凸现出来。

2.高职毕业生缺乏团队意识和服务精神

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的团队意识和服务精神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认同企业文化和角色定位,岗位适应期时间比较长。他们功利性较强,通常以一己利益为重;他们缺乏“团队感”,通常被动的与其他员工合作,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问卷调查“您认为目前高职生最欠缺的社会责任感是什么?”一题中,29.90%选择了“服务意识”,34.31%选择了“敬业精神”,13.24%选择了“诚信意识”,22.55%选择了“创新意识”。可以看出,敬业精神欠缺排在首位,其次是服务意识欠缺。企业访谈中发现,高职毕业生缺乏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为对待工作、同事和客户缺乏主动、热情、周到、礼貌;通常只关心自己工作环节的问题,不关心工作程序的上下合作,他们认为这不属于“份内事”;他们缺乏从企业整体需要出发的大局意识,缺乏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3.高职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

“怎样看待高职毕业生的频繁跳槽现象”一题中,选择“正常”的占29.41%,选择“盲目”的占11.27%,选择“对企业不负责任”的占8.33%,选择“没有长远规划”的占50.98%。多数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跳槽虽属正常,但是频繁跳槽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加大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也凸显了高职毕业生职业规划不足的弱点。高职毕业生缺乏职业规划具体表现在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甚至没有长远规划,导致他们盲目的希望在频繁更换工作换岗位中调试自己的职业定位,如工作中出了问题上司批评几句或短时间没有增加薪酬等一些小事就会导致他们离职。缺乏职业规划还导致他们不能正确认知自己的能力,通常表现为眼高手低,耐挫性较差,这直接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调查显示 “有长远目标,且书面规划清晰”占12.75%,“有长远目标,但无书面规划”占20.59%,“有短期目标,无系统规划”占49.51%,“没有规划,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占17.16%。表明高职毕业生在制订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情况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企业看来,如果员工的职业规划合理就不会频繁跳槽。

4.高职毕业生缺乏进取心和岗位胜任力

在问卷调查“您对高职学历员工工作态度的评价”中,选择“非常认真”占8.82%,选择“认真”占47.55%,选择“一般”占39.22%,选择“不认真”占4.41%。从工作态度方面反映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岗位胜任力是企业员工胜任本职位职责的能力。高职毕业生的归属感与责任心主要表现在工作态度方面,主动性欠缺,工作推诿拖沓,出现问题找借口,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访谈调查中发现,在工作能力方面一些高职毕业生处理具体的、日常任务的技能基本能够过关,而处理具有应用能力的任务技能的水平较差,他们的胜任能力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事实上,如果他们工作态度端正、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具有比较强烈的责任感就能够很快胜任岗位角色。例如在企业有的高职毕业生入职后虚心学习,踏实肯干,2至3年之后很快成为团队的骨干力量。

三、思考建议

经过问卷与访谈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诉求,结合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一)注重对高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企业认为针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非常必要。因为高职毕业生在通识方面的状态与其个人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其次,“您认为在校生最应该注重哪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的调查结果显示,“遵守规章制度”占11.27%,“团队协作”占44.12%,“工作热情”占21.08%,“服务意识”占23.53%。表明对企业来说,遵守规章制度、团队协作、工作热情、服务意识四项社会责任感都重要,缺一不可。四个选项中比较突出的“团队协作”占44.12%,与“企业对团队合作方面的责任感要求”的高比例调查结果相印证:61.76%的受访对象选择了“具备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因此,团队精神在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应该加大力度。

首先,团队精神的培养应当成为高职教育长期内容并渗透到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得以强化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正确看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其次,高职教育也需要探索出切实能够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方法。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与他人和谐相处”内容中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辅导员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重点训练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注重对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

职业发展规划是企业员工社会责任感的内容之一,有无规划和规划的程度是对自身负责对企业负责的体现,因而被调查企业建议学校的职业规划要从高职一年级入学时开始,学校和教师也要更多的提供给学生合理的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面的个人职业规划,并在整个学习阶段对其进行接力式的指导,使之重视调整和完善个人职业规划。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理想信念”与内容重点规划学生的人生目标;辅导员结合《青春起航》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训练。

四、结束语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感的诉求,高职毕业生社会责任现状与企业的基本要求存在着明显差距,同时了解到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堪忧,突出表现在缺乏敬业精神、团队意识、服务精神、职业规划、进取心与胜任力等方面。通过研究明确了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高职毕业生的责任心,即社会责任感。其内容涵盖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意识、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企业最重视的是高职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企业认为,如果员工是爱岗敬业的,就会有工作热情,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如果他们具有诚信品质,不做有损于企业的举动,并自觉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就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能够很快胜任企业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此次调研虽然由于高职生就业分散,跳槽率比较高,对高职毕业生的调查跟踪有一定难度和偏差,但是通过调查为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侧重点的认识迈进了一大步,为探讨构建适应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DFB13123)

[参考文献]

[1]吴小平.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和敬业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王振熙编著.工作意味着责任[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1年.

[3]阎海潮,柳靓.缺失与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问题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6年10月第5期

[4]李颖,袁利,李阳模.大学生合作精神缺失成因及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2010年第5期

[5]傅晓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与培养[J],中国市场,2011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