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间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间故事范文第1篇

1、伍子胥鞭打楚平王:楚平王杀死了伍子胥的全家。伍子胥逃到吴国去了,楚平王为防后患,在全国招来一千个能工巧匠,为他在这个湖底下修一座水下宫殿,将来一旦有难,他就可以躲藏。宫殿修成以后,他为了不把机密泄漏出去,定下了一个杀人灭口的毒计。一天,楚平王传下圣旨,说要嘉奖这些能工巧匠。一千个能工巧匠,除了一个木匠因家里有事没有来,到了九百九十九个,哪知酒菜里都下了毒,九百九十九个能工巧匠全被楚平王害死了。

2、事隔多年以后,伍子胥果然从吴国领兵打回来了,引蛮河水淹楚都。楚平王见势难以抵挡,赶紧逃到湖下宫殿去了。伍子胥安抚百姓,重理朝政,可还没逮到楚平王,心总不甘,成天到处搜寻。

3、再说那侥幸逃生的木匠,听说伍五胥打回来了,赶紧跑去找他。这天,在紫禁城外碰到了伍子胥,伍子胥说:“你找我有事吗?”木匠说:“我知道你一定在找楚平王,我就是来告诉你的。我知道他躲的地方。”木匠把造湖下宫殿的情况,一一告诉了伍将军。伍将军非常感动,向木匠深深一拜。两人一起来到湖下宫殿。

4、木匠打开了一道道门阀,最后找到了楚平王的尸体。原来他已闷死在里边了。伍子胥一见,仇火烧胸,把尸体由湖下拖将起来,一直拖到城西的一个平台上爆晒,用马鞭连抽三鞭,楚平王的尸体突然跪起,两眼微睁,好象向伍将军求饶。后人就把这个湖叫“捞尸湖”,把鞭尸的这个地方叫“晒尸台”。

(来源:文章屋网 )

民间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俗;民间故事;白蛇传;三怪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378-2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口头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往往由在当时当地流传的新闻轶事经过较长时间的辗转流传和人们的口头加工,一传十,十传百,形成了能寄托人民群众情感的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和真实的历史有严格的区别,但它毕竟有一定的历史性,因为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是有一定的真实性,或有遗存的古迹,或有民风民俗作为考量。

谈到传说故事和民风民俗,笔者以为它们具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同以信仰为基础,以实物为核心,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的民俗文化种属,民间传说主要以口头叙事的方式展示人类的精神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民间习俗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化的东西展示在人们面前,是一个又一个可感知的客观实在物。民间传说和民间风俗的关系复杂多变,概括起来,有以民间风俗为中心,生长出许多民间传说的发散式结构和以民间传说为聚焦点凝聚多种民间风俗的聚焦式联系。

下面我将从几方面来谈谈镇江的民间神话传说与当地民俗的关系。

一、《白蛇传》之说

也许所有的人提到镇江,都会想到镇江有个金山寺,很多人也看过《白蛇传》、《新白娘子传奇》等系列的片子。近千年以来,镇江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白蛇传》口头传承的文化空间,在不同时间和地点,都有着各种版本的重复展演。

看过这则故事的都知道《白蛇传》讲述的的是幻化成人形的白娘子,为报答许仙的救命之恩来到美丽的西湖边,与之相遇并相爱成亲。婚后的白娘子在镇江五条街开了“保和堂药店”,施药济贫,帮助百姓,深得大家的敬佩,金山寺的和尚法海却打着“斩妖除魔”的旗号一再阻拦。端午节,白娘子因喝了“雄黄酒”而被迫现身,吓死了许仙。白娘子为救丈夫,勇盗仙草灵芝;后来,因法海软禁了许仙,又水漫金山,最后,被法海用紫金钵镇于雷锋塔下;而在妹妹小青和儿子许士林的帮助下,终于出塔与家人团圆。

这则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影响深远,一直为老百姓津津乐道。审视该故事在镇江发生的重要情节有“保和堂施药、饮雄黄酒、端午惊变、水漫金山”等,他们都极大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演变,尤其是“水漫金山”已成为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口头俗语,镇江也成为《白蛇传》特定的口头文化遗产的一个代码符号。

《白蛇传》的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及其传承和演变,在我国民间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从民俗学角度而言,《白蛇传》的内涵是及其丰富多彩的。在镇江都有充分的展现,如端午节俗、饮食民俗、清明踏青等,都融入了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一直由子子孙孙所传承。

在故事的展述中,白娘子现身的那一段是十分惊险的。在端午节那天,白娘子因为喝了雄黄酒而现了真身,因此也吓死了自己的丈夫―――许仙。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风土记》云:“仲夏端午,初也。”因“午”时,烈日当空,阳光灿烂,又称“端阳”。

民谚云:“五月端午节,家家都把毒虫灭。”这一天里,镇江民间有避瘟除疫的习俗,过去很多人喝雄黄酒是为了驱蛇,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一些客观原因,尤其是在城市,蛇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按理说喝雄黄酒的习惯就应该减少,而据我观察了解,这种风俗习惯仍在民间流行,即使不喝雄黄洒,但在端午节这天,人们还是要喝些白酒、啤酒、黄酒等,这不能不说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对人们的心理起到的某种暗示作用,即使不用驱蛇,人民群众也相信这天喝点酒会起到百毒不侵、避邪驱瘟的作用。

镇江还流传吃“十二红”的习俗,“十二红”均为五月应有的蔬菜和瓜果,样样带红:有枇杷、红果、拌黄瓜、炝虾子、炝萝卜、烧鸭汤、凉粉皮、咸鸭蛋、炒苋菜、烧黄鱼、红烧肉等。这一天里,也常常会出现五色带,在小孩子的身上是最常见的,大人怕小孩子受到伤害,会在孩子的手腕、脖子,脚踝上系五色带(当地称“百脚绳”),或系在包好的粽子上,这些都是民俗内涵的表达,表达了对长寿的向往,对合欢,除病瘟的祈祷。《民俗通》云:“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避鬼及兵,一名长命缕……”

《白蛇传》中,“伞”是白娘子与许仙相识的一个重要媒介,正因为许仙要去还伞,他与白娘子才有了第二次相遇的机会。伞起源于中国,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间就有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著名工匠鲁班之妻创制了伞的传说。伴随着伞的普及、走进寻常百姓家,伞的文化也普及中华大地。伞是从中国撑起,但早已覆盖了全世界。伞的价值也超越了实用范围,它不仅仅是用来遮风避雨、遮掩阳光的日常生活用具,它还附着了神话色彩和丰富的民俗内涵。

在镇江当地,“新娘打伞”是婚嫁的一种民俗习惯。在新郎用花轿迎娶新娘的时代,“送嫁嫂”,或者“送嫁妈”,“送嫁娘”在新娘上轿前,手拿雨伞,轻轻地敲敲花轿角,口念吉祥“四句”,祈祝新娘一生如愿。新娘下轿步行需打开夫家事先送过来的那把红色的新雨伞,以避邪趋吉、攘凶纳祥,其作用相当于洞房内罩在新娘头上的“盖头”。时至今日,即使乘坐轿车的新娘也会带着雨伞,走出轿车时撑开精致的小洋伞,像是把一切不好的阴霾都罩在了外面,在伞下永远是安全的、幸福的,预示着不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晦气。

《白蛇传》在今天的镇江百姓口中成为一段佳话,故事中的许多民俗至今仍被镇江市民传承着,在今后的时间里,它们仍会靠一代又一代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所以民俗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心理、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它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当然,这种规范的形成是一个受到人们经验和观念支配的历史过程;同时,它是通过传说故事这一特定的载体作为聚焦点来凝聚多种民间风俗的聚焦式联系。

二、“三怪”之谈

镇江这座历史古城,孕育和培养了镇江的美食。镇江人民创造了一系列灿烂的文化,包括积淀深厚的饮食文化,使镇江逐渐成为具有特色的美食之乡。由于镇江历史悠久,民间文艺活跃,许多传统美食都伴有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

镇江美食中有“三怪”,凡是镇江人都应该脱口而出。那就是“肴肉不当菜、香醋摆不坏、面锅里面煮锅盖”。简简单单的就把它们的特征都概括出来了,这三样都有一个神奇的民间故事。

(一)肴肉不当菜

肴肉也就是水晶肴蹄,肴肉是它的简称。镇江生产肴肉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来镇江的朋友们都会品尝一下,再带些回家作为馈赠的礼物。作为镇江人,只要是在酒席的桌上,都不会少了这道菜,它成为镇江人饭桌上佐酒的一个必须元素。

相传远古时候,镇江城外有爿(量词,田地一片叫做一爿)夫妻店,男的做菜上酒,女的管账收钱。一天,夫妻二人忙着生意,手忙脚乱之中错将硝当盐旋进锅里,没想到煮熟的肉香气扑鼻,将去瑶池参加蟠桃大会途中经过镇江的张果老吸引,翩然降下云头想一尝为快。伙计见状上前欲拦说:老人家,那是硝过的肉,不能当菜的。张果老此时哪里肯听,就着香醋和姜丝。大块朵颐起来,不一会就把一盘肉啖个精光,心满意足地倒骑着毛驴赶路去了。从此,便有了硝肉的加工方法,也有了喝早茶吃硝肉的习俗。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作肴肉已不再用硝。但人们品尝到的肴肉则仍然保持着传统工艺带来的享受,镇江人仍把它作为一样用来招待客人的佳肴。

(二)香醋摆不坏

《本草经书》曰:“醋惟米造者方可入药。”《中国医药大典》载:“醋,以江苏镇江为最佳。”

醋虽然不是菜肴,却与美食有着深厚的渊源。它可以当佐料,如在品尝肴肉、汤包的时候加以香醋,可以增加其美味,突出它的风味。

传说当年,杜康发明了酿酒术后举家来到镇江,在城外开了爿前店小糟坊,儿子黑塔则帮助父亲酿酒。一天,黑塔做完了活计,一口气喝了好几斤米酒,醉醺醺地回到马房睡起觉来。夜半时分黑塔被雷声惊醒,迷糊中只见一白发老翁站在面前,笑眯眯地指着屋内的一口缸对他说:“黑塔,你酿的调味琼浆已经21天了,酉时便可食用,切记。”说完已不见了老者踪影。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储藏着作为“调味浆”。黑塔根据酿时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醋”。“杜康造酒儿造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

后来,镇江人发现,醋不但不易变质,而且越存越香,“香醋摆不坏”变成了镇江的又一“怪”。

(三)面锅里煮锅盖

传说是美食家乾隆造就了镇江“面锅里面煮锅盖”的独特美食。

话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一大早,就慕名寻至镇江城外名气最大的张嫂子面店,张嫂子见皇帝驾到很是紧张,竟误将灶头上汤罐的小盖子撂进了面锅里,哪晓得煮出来的面条让吃惯山珍海味的乾隆赞不绝口,从此,面锅里煮锅盖的说法就流传开来了。

如今的镇江人早餐依旧延袭着这种习俗,街头巷尾面店比比皆是。吃面的食客或站、或坐、或蹲,津津有味品尝面条的场景,成为镇江独具特色的市井风情。传统的镇江锅盖面是“跳面”,面条不是揉出来而是“跳”出来的。是把揉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粗竹杠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再用刀切成面条。挤压时,竹杠一端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上下颠跳,似舞蹈、似杂技,又似一种体育运动。做出来的面条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面锅里煮锅盖,就是在煮面条时,将一只锅盖撂在锅里,让它飘荡在水上,汤溢不出来,还透气,用这方法煮出来的面条口感极好。

以上三则传说中民俗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个区域内最具特色的实体先前出现,通过老百姓口耳相传的形式赋予它更神秘的色彩,表达出人们对它的强烈认可。同时由于其独特性,我们往往会记住并珍视它,并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它是以民间风俗为中心,生长出许多民间传说的发散式结构的典型代表。

民俗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会事象,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习成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与传说故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生活化的模式和模式化的生活;反过来,民俗也是民间传说故事生长的一块土壤,它滋生人们的想像力,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的愿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该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发现在这段时代里形成的民俗。

民间故事范文第3篇

春节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人人欢呼雀跃,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一起来了解吧!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节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见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人们在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贴年画的故事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都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的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成为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后来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放鞭炮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记载,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出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压岁钱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

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年的故事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正处于匆忙恐慌的状态,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的门上贴了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民间故事范文第4篇

早先,杭州鼓楼附近有一座无名的小石桥,桥边有个专治烂疮脓泡的外科朗中。他宽额角,粗眉毛,高鼻梁,阔嘴巴,黑脸上长满络腮胡须;两腿生烂疮,一脚高一脚低的,是个跷拐儿,他在桥边撑一柄大布伞,摆一只破药箱,白天坐在大伞下行医,夜晚就躺在药箱上困觉。

起先,人们看他这副外相,都不信他真能治病。后来,有一个烂脚烂了三年的人,到处治不好,想碰碰运气看,就到大伞下面来找他医治。不料他给了一张狗皮膏药,三天工夫就把那人的烂脚治好了。

消息传开去,到大伞下面来求医的人便渐渐多起来。这朗中就用这一种狗皮膏药,治好许多人的陈疮烂毒。这一来,他的名气很快就轰动了杭州城。大家还送他一个外号,叫他“赛华佗”。

赛华佗出了名,杭州好些挂牌的“高手名医”和药铺老板的生意便清淡了。他们气不过,就聚拢来商量,大家凑一千两银子送给知府,要求把赛华佗赶出杭州去。

知府受了贿赂,便差衙役去把赛华佗抓来。

知府把惊堂木一拍,喝道:“混蛋!见了本府怎不跪下!”

赛华佗冷泠地回答说:“我是个跷拐儿,膝盖骨硬啦,从来不跪的。”

知府又一拍惊堂木:“你叫啥名字?从哪里来的?”

赛华佗说:“我没有取过名字,不过杭州百姓送我一个外号,叫我赛华佗。从哪里来,我倒记不灵清啦。”

知府眼睛一转,就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赛华佗!亏你自己说得出口!你既有赛华佗的本事,为啥不先把自己的烂脚治治好呀?”

这时,知府只觉得背脊上有什么东西在爬动,痒得难熬,急忙伸手到衣裳里去摸,却摸不到什么。只见赛华佗冲着他哈哈大笑道:“知府大人哪,你真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世上各行各业顾得了别人顾不了自己的该有多少!盖屋的为啥住茅草房?养蚕的为啥穿破衣裳?种谷的为啥饿肚肠?管盗贼的官府又为啥要在暗地里贪赃?这些你怎么不问一问、管一管呀?”

知符被赛华佗问住了,回不出话来,就把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大叫:“掌嘴!把他关进死囚牢里去!”知府退了堂,觉得背脊上那地方痒得更厉害了,脱去衣裳叫人看看,原来起了个小硬块。这小硬块越抓越痒,越抓越大,过了半个时辰,就变成一颗疔疮,疼得他滚在床上大喊大叫。

师爷得知了,进来对知府说:“老爷,我听说那赛华佗倒真是个治疔疮的好手哩!叫他来给你治一治吧,等治好疔疮于办他的罪也不迟呀。”

知府疼不过,只得差人到牢监里去把赛华佗叫来。赛华佗看过知府背脊上的疔疮,就给他贴上一张狗皮膏药。

哪知过了一夜,知府背脊上的疔疮不但不见好,反而越肿越大,烂得流脓流血,隔着三重大门都闻到臭味。知府恨死了,天不亮就差人到牢监里去把赛华佗抓来,大吼道:“我背脊上的疔疮疼得更厉害啦,一定是你在膏药里放了毒!”

赛华佗说:“不要忙,不要忙,让我仔细看看疔疮再说。”说着,便揭起膏药,细细看了一回,皱皱眉头说:“这疔疮口子小,里面大,从里面烂出来,叫做‘穿心烂’,是无药可救的。因为你平常做事太狠毒,不讲良心,所以得了这个毛病,和我的膏药毫不相干!”

听赛华佗这么一说,知府又是气又是急,大叫大喊:“砍他的头!砍他的头!”过了一会,他上气不接下气,翻翻白眼,就呜呼哀哉了。

师爷照着知府临死吩咐的话,给赛华佗安上个“妖道惑众”的罪名,押赴刑场问斩。

赛华佗被押上刑场的时候,走过他撑大伞摆药箱的小石桥。周围的老百姓见他受了冤枉,都围拢来说长道短,一下子把道路都塞住了。赛华佗朝大家说:“乡亲们啊,官府老爷硬要送我归天去,我不走也得走啦!”说着,一纵身跳下桥去,“扑通”一声,河面上水花四溅,漩涡儿咕噜噜转;忽地冒起一股青烟来。赛华佗站在空中朝人们点头招手,随着青烟一直飘上天去了。

民间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滑县;民间故事;自然观

滑县地处中原,北近古城浚县、安阳殷墟;南邻新乡、开封地区,古为黄河故道,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滑县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并保存有大量的遗址古迹。如:明福寺塔、欧阳书院、卫国都城遗址、张家遗址、白云观遗址、瓦岗乡的瓦岗军点将台遗址等。滑县民间故事就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中产生、传承和变异。

鲁迅先生在阐述民间故事产生原因时说它是人在劳动闲暇时的自娱消遣活动。[1]滑县劳动人民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寻求到一种排遣闲暇时光的方法,那便是讲故事。久而久之,经过口耳相传,一些民间故事便流传了下来。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整理出50篇流传于滑县民间的故事,这些故事种类繁多,包括有神奇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以及民间笑话等。它们折射出了滑县民众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内质,体现了中原广博腹地之上普通劳动人民朴素的思考方式和观念。本文拟通过对这些民间故事进行文本分析,或可管窥滑县民众的自然观及其形成的深层原因。

一、 滑县民众自然观的主要体现

根据《文史哲百科辞典》的解释,自然观是“属于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即对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存在状态、发展规律的观点”[2]。并且指出“古代的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它带有直观的、猜测的性质,缺乏科学验证。”[3]滑县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无时无刻不与自然打交道,因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的认识自然、宇宙、人生的观念,并且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他们的观念传达给其他世人和后代。他们在民间故事中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他们的鬼神观上。在滑县地区流传的故事有很大一部分是与鬼神有关的,涉及的有神灵故事、精怪故事和鬼怪故事,而神灵又包括自然神、社会神和人神等。他们认为鬼和神是两个非常神秘的群体,并且是与人共存于同一空间之中,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能力,而这两个群体又各执恶与善两端,《春秋传》中说过“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4]滑县民众也大抵如此认为,鬼具有让生人遭祸的本领,人世间的许多灾难的发生都是因为这些鬼在作祟,鬼怪是一种异变的和危险的因素,因而人们非常恐惧。滑县劳动人民在谈论鬼时,是“把它当作与自身的生存和祸福息息相关的诫言去忠告、聆听”[5],因而滑县民间流传的大多数鬼怪故事都是鬼害人或者鬼吓唬人的,如:《水上漂秤砣》、《水鬼儿找替身》写的都是水鬼害人。精怪故事中的《老鳖精的故事》、《蝎子精的故事》讲的是老鳖精和蝎子精报仇害人的故事。《大寨遇鬼》中的大寨也饱受鬼怪的欺侮和戏弄。对于神灵,滑县民众的态度不仅包括畏惧,更多的是崇拜。他们头脑中的神聪明智慧,有着巨大的能力,几乎是无所不能,不平之处便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人们通过祈求来让这些神灵赐福,庇佑自身。在《浚县山的三位老奶》的故事中,碧霞元君曾显灵医治好了明代浚县知县蒋虹泉儿子经久不愈的怪病,因而人们对三位元君顶礼膜拜,碧霞宫中香火鼎盛。此外,在《水淹庆祝城》中的雨神,能解民之忧,降落甘霖,因而人们尊敬它,甚至还会在旱灾之时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借此来向其祈雨。

其次,体现在他们的生死观上。滑县民众爱惜自己的生命,重死生,不轻言与己生命有威胁的东西。比如民间禁忌。禁忌不一定是记录成为文字来明确规定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它是通过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而延续下来的,可能只是一种口头传播或者行为示范,但是却具有强大的内在约束力。禁忌形成之后,人们便会把它作为一种道德行为标准,并依照这种标准来行事。 “禁忌,一方面指的是这样一类事物,即‘神圣的’或者‘不洁的’、‘危险的’一类事物;另一方面又是指的这样一种禁制,即言行上被‘禁止’或者心理上被‘抑制’的一类行为控制模式。”[6]滑县民间故事中此类关于民间禁忌的作品甚至有些封建迷信的味道,在《晚上莫谈》中,“白天不说人,夜里不谈鬼”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事情,人们因为怕看到鬼,因此在夜晚禁止谈论关于鬼怪的故事,因为鬼怪是不洁的,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在《大年初一早上为何不让上厕所》中,劳动人民把这一习俗解释为避开姜子牙的媳妇秤神,这是一种行动上的禁忌。但是,禁忌并不能客观地起到现实作用,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约定俗成。此外,滑县人民相信轮回观念和修道成仙,在《没喝迷魂汤投胎》中讲述了一个老头三世投胎的神奇经历,《王乾上天》讲了王乾通过苦心精修,终于找到通往天界的路,须臾之后,重返人间,已是物是人非。

再次,体现在他们的生态自然观上。滑县民间故事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大多身份为农民,他们以自身来观照自然,以与人相处的法则来应用于自然,最终达到一种“和”的理想状态。在滑县农村地区,劳动人民习惯于把蛇称之为“小龙”,它是吉祥昌盛和繁殖力旺盛的象征,人民对它充满了敬畏,觉得不可触犯,一旦触犯,便会有所报应。《割草的小孩儿》中,小孩儿无故伤害了蛇,蛇便前来报仇,杀了小孩儿。这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一个例子,旨在从反面起到教育和警诫作用。类似的还有《爷儿俩打兔》,由于对兔子的肆意捕杀,终于引起了兔子的报复,最终儿子不幸被父亲错当成兔子而杀害。

二、滑县民众自然观形成的原因

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有其社会条件的支撑以及内在的道德文化的影响,滑县民众的自然观的形成也不例外。探究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滑县人民世代以农耕为生,生产工具比较落后,生存条件恶劣,自然对于滑县人民来说,其力量是巨大的,是无法阻挡的。有时候一场自然灾害诸如蝗灾、旱灾、涝灾等就可能使劳动人民颗粒无收,家破人亡。再加上,劳动人民知识比较浅薄,对自然灾害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因此,他们对自然界的一些灾害产生深深的恐惧,认为它们是无形的,是有很大破坏力的,是人类所难以抗衡的,于是便产生了鬼的形象。在《礼记・祭法》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7]这句话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即生活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生与死两种状态,其中生存着的生物就叫做生命,生命结束之后,人便成为了鬼。据《礼记・祭法》记载:“天子七祀中有泰厉,诸侯五祀中有公厉,大夫三祀中有族厉。”[8]此中的的“厉”指的是死后魂魄没有依托的鬼。《春秋传》中所说的“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人们由于自身对于外界不可知因素的恐惧,便开始祭祀这些鬼。与此同时,神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列宁曾说过:“恐惧创造神”。[9]对于早期的滑县人民来说,自然是神秘不可探知的,很多自然现象是无法解释的,正是由于自身的力量弱小和无可奈何,因而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一个个神的形象,这些神聪明智慧,有着巨大的能力,几乎是无所不能,人们认为他们能够帮助自己,因而祭拜神,企图以此来躲避祸害或者得到某种东西,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其次是宗教思想的浸染。中国的风俗信仰出现的时间比较久远,在人类产生之初,中国人便有了自己的崇拜和信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风俗信仰依次经历了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最后,宗教出现了。鬼神崇拜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滑县位于中原地区,思想深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道教产生于中国民间,已成为中国传统信仰的一种积淀。尤其是在元朝时期,中国北方地区随处可以看到道观。道教的传播,使处于小农经济的滑县广大民众接受了道教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而道教所信仰的神仙是不确定的,是泛指的。因而滑县民众信仰的神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凡是能够给人类带来益处和庇佑的神均在位列。佛教讲求“因果轮回”,人在今生死后会因为生前的恶行或者善举而遭遇不同的待遇,或流离为鬼,或投胎为贵人,滑县民众也对此深信不疑,故而便有了轮回类故事和鬼差抓人故事的存在。

滑县民众深受道教和佛教思想的浸染,这些思想深入他们的骨髓,指导着日常生活,流传的散佚民间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再次是滑县民众的群体身份决定的。所搜集的民间故事是由民间创作并且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体现的是下层人民的智慧和思考。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农民的目光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农民一般接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当自然和社会现象难以解释之时,便试图用一些形而上的东西来诠释,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安抚。因而 “鬼神”之说盛行。农民祖祖辈辈居于一隅之内,缺乏和外界的交流,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这些观念更加根深蒂固。此外,由于农民是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的,他们对于脚下的土地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基于对生命现象的自我体验类推至自然界,进而得出“万物有灵”,致力于培养的是尊重自然,与自然为善的生态自然观,故而那些伤害生物的活动必将会遭到惩戒。对自然的保护与歌颂,俨然成为一种发自肺腑的深刻感情。加之,正是对于自身身份定位的认知,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安定、安稳、平和的生存状态,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冀,因而重视自我本身,重视生命而避免祸害,对于鬼等这些有着潜在危害的东西也是避而远之,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结语

滑县民间故事是滑县民众基于自身对生活生产的认识而创作出来的,体现着滑县民众的自然观,他们敬神避鬼、重生不轻言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这些自然观的形成与其生活的社会背景、宗教观念的传播和农民的身份局限是离不开的。通过对滑县民间故事中的自然观的探求,对于了解滑县民间故事的形成渊源、研究滑县民众的生存状态等都很有裨益。(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项目编号是Yjcx-wsxy-019. 项目名称是:北方民族大学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院级项目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中华书局,2010.194-195.

[2][3]高清海等.文史哲百科辞典[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4]胡安国.春秋传[M].长沙:岳麓书社,2011.

[5]李稚田.开篇锣鼓―李稚田民间文化论著集[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382.

[6]任聘.民间禁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