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聚源中学

聚源中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聚源中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聚源中学

聚源中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 生源 教师

近日,《中国青年报》连续报道了黄冈中学这所名校的“没落”,曾经闻名全国的黄冈中学如今已风光不再,昔日的辉煌,似乎正在一点点远去:近13年湖北产生的26名高考状元中,黄冈只占了1个。同时,黄冈中学和全国其他的县中相比,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绝对优势。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到十分惋惜。

其实,黄冈中学绝非个例。在当下,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期,城镇化建设在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在这种大背景下,以黄冈中学为代表的农村中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有的步履蹒跚,有的举步维艰,甚至有更多的学校步步倒退。这种现象已经愈演愈烈,实在值得让人深思。当我们透过各个学校的发展现状,去探查背后的原因时,会发现那些答案有着惊人的一致。

首先,优质生源的流失

曾听有人这样说过:高速路修好了,学生跑得更快了。这句话虽然不见得是真理,但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某些现实情况。十年前,二十年前,高速路在农村还寥寥无几,人们出行不便,到县城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则三四个小时甚至更长。学生上学一般都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学校,不但方便,还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的开支。这样一来,许多底子好并且学习刻苦的学生就留在了农村中学,最后的成绩自然不差。但是到了今天,随着高速路的修通,地域的限制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别说到县城,就是到省城,到京城,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于是许多家庭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得到更好的锻炼机会,不惜加大投入,挤破头也要把学生向县中、市中甚至省城重点中学送。这样一来,自然就造成了农村中学优质生源的流失。

当然,道路的便利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是反映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便利和灯红酒绿已经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由此导致的是各种优势资源的高度集中,形成类似漩涡的强大吸引力。从而让家长和学生义无反顾。在当今,生源的区域流动早已成为普遍现象。乡镇的学生到县城,县城的学生到市区,市区的学生又往省城跑。由此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局面。而农村中学则沦为最后的底线。

生源流失的另外一个主因是各县中或市中对优质生源的抢夺。如笔者所在的县城,每年中考的前400名县城中学是直接录取的,剩下的才分给其他农村中学。这些学生大部分底子薄、学习方法欠缺、自主性差,要用三年的时间来追上那些好学校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老师虽然尽心竭力,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只能徒呼奈何。

其次,优质师资的缺失

一方面,农村中学地处偏僻的乡下,生活并不便利。并且一般条件也不是太好。同样的工作,但是待遇却比城区的同行差了许多。这直接导致在每年招聘的时候只能招到一般的人才,而真正一流的人才早已选择了条件更好的城区中学。

没人来,这还不是主因。更主要的是,农村中学还留不住人。条件不好固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教师在这里难以找到职业成就感。由于尖子生已经被拔走,剩下的学生基础薄弱,教育的难度更大。再加上因为生源流失导致许多学校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只能招收大量的择校生。什么叫择校生,说白了就是没有考上高中,现在拿着钱买个学校上。虽然国家有相应的政策限制,择校生不得超过应录取的百分之二十,但这个数量其实已经很大了。

举个例子,比如某校今年计划招录新生600名,按照这个政策的话那么择校生就可以招录120名,已经占到了七分之一。这类学生早在义务教育时期就没有打下牢固的基础,许多学生虽然说年龄到了上高中的时候,可是论知识积累,实在差得太远。而能上择校生的一般家庭都比较宽裕,许多父母都在外地务工,平时对学生疏于教导,一切关爱只是给钱了事。因此这类学生大多都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过一天算一天。那有什么求学的毅力、远大的志向。上课睡倒一片,下课乌烟瘴气。基本的纪律管理就让老师焦头烂额,疲于应付,那还有精力去研究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就算认认真真的去上课,也大多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根本没人配合,也没人理。

有人就会问了,学生不听课,可以管理嘛。说来容易做来难。怎么管理,如今教师的权责失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除了温颜说教,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可是说教早已显得苍白无力。长此以往,本来是少数人的恶习逐渐扩散,最终导致难以逆转的恶性循环。

而作为教师,在学生这里得不到一丝一毫的温暖,教学成绩比不过县中,又得不到领导的认可,自然未免有些心灰意冷。好点的跳槽,差点的也是敷衍了事。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陷入了从学生流失到老师流失再到学生流失的怪圈。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原因困扰着农村学校的发展。如办学经费的严重不足、评价机制不够公正合理、公众的信仰危机等等,鉴于篇幅,无法一一陈述。可以说在当下,农村中学实已进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淖之中。然而众所周知,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依然处在最重要的地位,尽管有人说农村中学已形同鸡肋,但是绝不可弃。必须要努力动用各种力量扭转这种趋势,使之正常化,真正的起到服务于人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聚源中学范文第2篇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今天,__*中学隆重举行校园落成典礼。这既是__*中学办学史上的盛事,又是__*教育的大事、也是__*教育的喜事。在此,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对__*中学校园落成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学校建设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战线的__*中学全体教职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__*是省级教育强区,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教育局的积极努力下,__*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普及十五教育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省市平均水平,整体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办学成果日益丰硕,特别在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__*中学的兴办,使__*区在新的历史时期谋求更高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进一步拓宽了__*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了__*的办学层次,我们为此感到无比欣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几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正朝着“教育强市”目标迈进。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战略,积极助推***文化大市建设,市教育局在去年年底召开了教育系统“三满意”创建活动动员大会,提出了“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目标。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感,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需要包括__*中学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着眼更高目标,立足改革开放,兴办一流教育,进一步加快优先发展、科学发展、领先发展的步伐。

一流的学校,一流的环境,需要一流的师资,更要培养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品牌。这是__*中学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对__*中学最殷切的企盼。

在此,我希望__*中学要牢固树立品牌发展意识,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做优做强学科,不断增强在教育竞争中的发展潜力和整体实力,开拓创新,以无限的热忱、勇气和信心,尽快跻身于省一级重点高中行列,以师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三个面向”的办学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广大__*老百姓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希望学校广大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主动适应高中新课改要求,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大力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育人效果,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我希望广大同学珍惜新校园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珍惜青春年华,立志报国、振兴乡邦,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为承担起建设祖国和家乡的神圣职责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今天,看到同学们的精神风貌,就看到了我们明天的希望。

聚源中学范文第3篇

面对现状,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我国法学研究正日益走向多元。但是真正自觉地走向边缘也许需要更大的勇气与更强的独立意识。舒国滢教授的《在法律的边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首先吸引我的,正是其书名。与其他法学研究取向不同,该书内容似乎并无太多直接通常所谓的“现实关怀”。具体内容尚在其次,更能充实其意蕴的也许是其渗透于字里行间的一种“边缘精神”。在全书三十余篇或长或短的典雅而富有韵律之美的文字中,舒先生以其追求智慧的执着与冲淡从容的叙述,给我们带来一股远离尘世喧嚣的飘逸之风。

如果说舒先生的文字给人以“润含春雨”之感,那么,我倾向于以“干裂秋风”来形容许章润先生。许先生称其收集在《说法活法立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的文字皆为“发愤之作”:“发于困惑不安,愤激、喟然于世道人心、天命大化”。许先生具不俗的西学素养,但他似乎更愿意将其学术之根扎于中国。全书各文以“人生与人心”这一梁漱溟式的追问为共通主旨,既饱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孤寂,又不乏“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

许先生着意于接引前人智慧的旨趣使我想起民国先贤。梁启超先生并不以“法学家”之名为后人所知,因此应该感谢范忠信教授告诉我们:“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法学的贡献,不在沈家本之下。”(《梁启超法学文集》),我不得不承认,梁先生通过这些文字所表现出来的学问见识是令后辈如我者汗颜不己。其实这一尴尬岂止在理论法学上存在,曾为民国民法典起草人的史尚宽先生的《民法总论》(张谷校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亦不失为二十世纪中国法学的经典。该书作为史先生“民法全书”的压轴之作,以其论证严密、资料详实而享有盛誉,即便是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民法学研习者无法绕过的界碑。

学术多元化的另一表现是法学教育的载体———教材的多样化。各种版本的法学教材层出不穷,彻底打破了以往统编教材一统天下之势。然而,综观各种法学教材,它们似乎至少在两个方面尚未改变此前的编写老路:在内容上多属为现行法律被动作注以及在形式上注释稀少、甚至阙如。这与国外形成鲜明的对比。翻译出版的两本德国法学教材:《德国刑法教科书》(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与《德国民法总论》(迪特尔。梅迪库斯著,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之所以殊受称道,绝非偶然。二者的共同之处表现于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态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注释绝不仅仅是形式要求,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治学者的严谨态度与对于学术传承的珍惜。当然,我国的一些法学家亦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突破首先出自《西方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作者张千帆教授借鉴美国教材的写法,使用大量的立法、司法与学术资料阐述美国的宪法精神,他指出,“宪法不是一部僵死的文件”,而“假如我们未来的律师与法官———也就是今天的学生———不能以严谨的逻辑、多彩的文字来表达其法律思想和意见,那么中国的与法治也就渺茫无望了。”忧患之情溢于言表。可惜我国法学界似乎不太愿意将之视为教材。类似努力尚体现在《民法学原理》(张俊浩主编,刘心稳、姚新华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修订第三版)中。

学术批评对于学术发展的价值已无须多说,多元的格局自离不开自由批评意识的养成。严肃的学术批评往往因其“不讲情面”而令人却步,然而惟其如此,徐忠明先生的书评文集《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才更显出其分量。且不论评论质量如何(事实上我以为其中大部分皆属上乘),单就该书所呈现的学术性、严肃性而言便已值得佩服。通过阅读书中文字,我不仅获得了解读他人著作的有益指导,亦领略到了作者“通过批评而思考”的学术风景。

聚源中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项目学习 数据库原理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培养面向实际应用的IT专业技术人员是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何在教学中突出技术性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网络资源优势,高效地培养面向社会的实用人才推动着教学模式的变革。倡导个性化的学习,使学生在实践创造中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应用到了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去。

传统的计算机数据库原理教学侧重于理论教学,重点讲授数据库理论、技术,一般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知识结构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循序渐进地讲授课程涉及的各个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相对应的实例是彼此没有联系的、孤立的。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局部的知识点,难以把握课程整体的知识框架。课程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和练习,忽视了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

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集中关注于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理,旨在有特定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1 项目学习在数据库原理教学中的实践

在数据库原理项目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将数据库原理中的知识点融入到完成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在课程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系统开发,通过实践感受提升对数据库理论、技术的认识。项目学习在数据库原理教学中的实践反映在我们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环节。

1.1 理论教学环节

数据库原理课程结构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数据库理论知识的教学:二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开发实际应用管理系统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第一个层面上的教学活动,抽象的理论往往使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厌倦感。基于项目的学习可以通过作项目掌握必须的课程知识,将枯燥的理论分散在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突出技术性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应用项目学习方法进行教学,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教学项目成了决定数据库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教师精心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作为课堂教学项目的开发对象,例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取材贴近学生,分析、开发涉及的业务流程学生容易接受。教学项目贯穿整个数据库原理课程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分析系统开发全过程,仔细选择项目开发的每一个阶段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诸如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等基本理论,核心知识点嵌入项目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讲授。针对每一个核心知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境,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用核心知识点引导教学项目的开发活动,确保教师、学生在利用项目学习法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完成课程结构规定内容的学习。

通过教学项目的开发,将数据库原理穿插到项目的实现中,为应用技术教学提供充实的理论支持;应用技术支撑的系统项目开发过程为理解枯燥抽象的理论学习提供实例素材。开发过程教学引入WEB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面向对象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新技术,简单介绍数据库技术的新进展和新一代数据库系统,包括Web数据应用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等,反映数据库发展的最新潮流。这样一种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安排,既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又使学生全面掌握数据库的实际应用,可以迅速投入实际项目开发工作,并且初步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从事科学研究及将来从事研究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入门与开端。

1.2 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环节我们改变了以往对数据库原理某些理论点进行孤立的实验验证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多人合作在一个教学周期内完成一个有意义的数据库管理项目。学生伴随实验教学进展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教学提供的条件在教师指导下实施项目开发工作。实验中学生开发项目的选择有两个途径:一是课题组老师经过多年数据库课程教学和自身科研经历积累的项目选题;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实际生活环境的了解程度提交一些管理系统的项目,老师据此筛选,确认项目是否能够达到课程要求以及项目是否具有可实现性,通过课题组老师评审确定为任务选题。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题目,教师依据选题将学生划分到项目小组,项目小组成员自主进行项目任务的分工,实验中项目小组成员以协作方式进行学习和项目任务开发。

伴随着理论课程中项目的实例教学,学生已经对数据库理论及相关技术有了较深的理解,学生就能够根据项目选题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模仿完成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利用SQL sever在实验教学环节逐渐实现应用系统开发。有了确定的实验目标――项目,学生实验课的主动性较验证性实验高,学生按照各自在项目中承担的任务进行各自任务的开发,遇到困难时小组成员会集中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小组成员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实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获取老师的支持。一个项目的实验不像孤立的验证试验那样,一次两次实验课是无法完成的,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完成,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倦怠情绪,要求学生将系统开发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结束都要进行阶段验收,教师会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判。学期末,项目小组成员将提交实验阶段进行的项目开发结果,每个成员以自己的理解方式上交课业,作为实验环节成绩。实验环节使学生通过项目开发理解理论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自我完成知识的构建;同时,项目开发蕴含着集体的智慧,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交流机会,教师和学生也有更深入交流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3 自主学习环节

理论和实验课时受到教学计划的限制,课堂学习只能解决基本理论、主要技术问题,与课程相关的很多内容必须课下充实。项目学习方法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主体。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项目学习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共享资源支持。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资源,有些资源能够有效地弥补课堂、实践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视野,使之从中汲取知识。从对学生情况调查发现,87%的学生拥有电脑,绝大多数拥有电脑的学生联入了互联网。除此之外,学校的机房课余也向学生开放,学生有条件使用网络资源。数据库原理课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教学目标所期待的。项目开发进程迫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解决遇到的问题,减少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课余学习的惰性。学生为了项目中的某个问题会互相间探讨、网络上查询,学习气氛明显高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课外资源,教师通过QQ群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引导。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以及网络的交流中汲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将自己的各种创意体现在开发的系统中,提升了自身的创造性。

2 结束语

通过数据库原理的教学实践,我们看到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项目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团队协作意识。项目学习教学模式使计算机专业教学更贴近人才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靳露,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及其启示[J],安徽文学,2009(1):267.

[2]李重芬,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建构主义教学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6(18):110-111.

聚源中学范文第5篇

2016年6月25~26日,被选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60周年院庆展演季剧目的学生版《马兰花》在北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演出由北京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的小学生们呈现。

《马兰花》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传递了诚信、友善、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次学生版《马兰花》采用了中国儿艺第5版《马兰花》的剧本和台词,唯一不同的是,大演员变成了小演员。北京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以学科联动的方式,假期集训与日常训练相结合,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指导老师和校方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研读《马兰花》剧本片段、画海报、学唱《马兰花》插曲……经过3个月的磨合和排练,最终,一朵朵小小的马兰花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舞台上绽放,孩子们的精彩演绎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这项活动共有18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在提高艺术审美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资源带四校区,每个校区都有主要演员,以促戏剧教育在各校区的均衡发展。

灯市口小学四年级学生姬绍博在戏中扮演“乖猫”,他告诉记者,开始时不明白如何表演,甚至不能完整表述台词,通过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他增强了自信心,表演也更自然了。虽然在排练过程中吃了不少苦,但是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表演水平,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灯市口小学校长滕亚杰介绍,为促进优质教育的平衡,灯市口小学联合北池子小学、东高房小学成立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2014年7月,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签约,成为“高校及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项目的一部分,携手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签约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走进学校进行了近300次指导,累计授课2000余节。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表示:“戏剧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是在通过艺术教育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从艺术体验中培养健康的人格。”今年暑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同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的学生们一起,赴美国进行英文音乐剧《公主与豌豆》的巡回演出。

相关期刊更多

化工生产与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巨化集团公司

有机硅材料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商品混凝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建材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