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工作职责

会计工作职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工作职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工作职责

会计工作职责范文第1篇

1、根据《会计法》、《预算法》和有关财政法规制度,认真做好所管单位会计核算工作。

2、审核、记录、计算和报告所管单位各种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

3、根据所管单位工作需要,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资料。

4、依法进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规范性。

5、做好单位会计资料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审核会计岗位职责

审核会计在中心领导下进行柜组内各单位会计审核工作。

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金额的准确性,对经济业务合法性提出初审意见。

2、对已开出的转账或现金支票进行复核,对记账凭证的金额进行复核。

3、对已记账的凭单及原始凭证及时整理、定期装订、保管、归档。

4、管理柜组内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磁盘、磁带和有关文件制度等会计资料。

5、协助单位编好预算,做好财务分析,增强服务意识,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记账会计岗位职责

记账会计在中心领导下进行工作。

1、认真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保证会计财务处理及时,会计科目运用准确,会计信息规范完整。

2、对原始凭证手续完备性进行复核后,填开支票并编制会计凭单。

3、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帐薄,对已经记账的凭单及时打印。

4、及时准确地传递各种票据,妥善保管各种专用票据、有价证券,设立“备用金”领用备查薄。

5、定期核对银行存款分户账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保证调节后双方余额一致。

6、根据账薄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做好各单位财务决算工作。

7、增强服务意识,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工作职责

1、会计人员应熟悉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廉洁自律,秉公办事,遵守职业道德。

2、文明办公,礼貌待人。上班时间一律着装,穿戴整齐,讲究仪容仪表;热情、耐心接待办理业务人员;不得高声喧哗,保持办公区安静。

3、遵守考勤和请假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因事因病要按规定履行请销假手续。

4、遵守会议制度和学习制度,积极参加局机关和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5、上班时间不得串岗,不得聚众闲聊,不得让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内。

6、下班或离开工作岗位时关闭计算机终端及外设电源;禁止在计算机上做游戏、播放cd、vcd;禁止使用外来的软盘、光盘以及私自拆卸机器。

7、禁止用办公电话拨打信息台、进行股票信息查询和交易委托。

8、爱护办公及公共设施,保持办公环境整洁。

会计主管岗位职责

柜组会计主管在中心领导下具体开展柜组内会计工作,业务上向总会计负责。

1、负责和管理本柜组工作,组织柜组人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组织本柜组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规范性。

3、教育柜组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正确处理服务与监督的关系、中心与管理单位之间的关系。满足管理单位所需会计信息,协助其搞好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对本柜组会计业务内容是否合法、合规进行审核;对会计资料进行稽核,保证真实性、完整性;编报管理单位(本级)会计报表,及时解决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

5、合理安排内部分工,检查人员职责的落实情况,适时提出本柜组工作岗位调整的意见。

会计工作职责范文第2篇

    2.研究拟订全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核区直机关(含党委、政府各部门,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派和人民团体机关)和乡镇(街道)机关机构改革方案。

    3.审核区直机关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协调区直机关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的职责分工。

    4.研究拟订区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核和管理全区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职能调整的审核工作;指导协调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5.负责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指导协调监督工作。

    6.监督检查各级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方案以及机构编制各项政策、制度、法规的执行情况。

    7.负责区直机关和事业单位补充人员的人编审批工作。

会计工作职责范文第3篇

一、提高对综治工作的认识,积极履行责任人职责。

综治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一年来本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布署,积极履行本局综治工作责任人职责,把综治工作摆上区审计局全局工作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一同安排、部署、检查、考评,在单位切实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

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掌握综治工作主动权。

一是增强全局综治工作意识。年初,组织召开了局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部署会,向全局工作人员阐述了开展综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局党组中心学习、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等形式,并结合实际工作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了预防犯罪碟片及交通、火灾、被盗等反面警示教育碟片,切实增强了全局上下综治工作的意识。

二是严加排查隐患。为配合全区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我们按照区综治委的安排部署,经常对本单位综治工作进行检查,特别是注意对那些涉及审计事项的社会矛盾进行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隐患,确保不给全区的综治和和谐平安建设工作增压力、添乱子,并尽力发挥审计的职能为全区的工作排忧解难。

三、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狠抓落实,确保全局安全无事故、无案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单位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本人为副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加固安全设施。审计部门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部分文件特别是审计资料不可泄露到社会当中去,因此要特别注意文件的存放安全。为此我局重新购置了档案柜,保证审计档案资料的完整。

三是建立节假日值班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下班后保持手机畅通,同时,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每天均安排人员值班,不仅保证了有情况能及时上请下达和处理,而且也配合了全区综治工作的开展。

会计工作职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新会计准则;会计工作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工作对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日益需要,我国的会计理论正蓬勃发展并且日臻完善。2006年国家财政部对会计准则进行了修定,在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字眼,但是有明确的指出: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由此可以看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纳入了《企业会计准则》,这无疑是我国会计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正确理解和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规范会计人员的具体核算工作,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

(一)资产的认定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认定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或者控制资源,“拥有”是一种法律上的所有权,而“控制”则是反映该种资源的经济实质。

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上来讲租赁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租赁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收益。所以,从其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则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租入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

(二)资产减值的认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①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②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其实体已经损坏。③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④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⑤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回报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⑥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损失)远远低预计金额等。⑦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上面提到7种情况,资产从表面上看都未发生减值,都不会影响其价值;但实质上已经对其价值产生了影响,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该确认为资产减值。

例如,企业某个厂房长期闲置不用,在预计的未来也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和存货,虽然从表面上其帐面价值并未减少,但是实质上它们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资产减值。

(三)收入的认定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在确认商品销售收入时应该考虑是否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相关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出售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例如,企业将商品销售给客户,商品所有权或实物在形式上已经交付,但附在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如售出商品需安装,售出商品按合同规定可退货等)而未发生实质性转移,则企业售出商品时不应认定收入实现。

(四)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提出了判断关联方关系的标准:“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他们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则他们之间也是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往往存在于控制或被控制、共同控制或被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各方,即建立控制、共同控制和施加重大影响是关联方存的主要特点。在新会计准则中,除旧准则的五条具体表现形式外,又增加了三条,即:“对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对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对企业同样也存着关联关系”。因此在认定关联方关系是否存在时,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视其关系的经济实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

例如,两个企业有一位共同的董事,该董事能同时对两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虽然他们之间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但是也应当将这两个企业视为关联方关系。

三、结束语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代表着我国的会计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实质重于形式是进一步深化会计核算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条件。这一原则的应用,更加完善了我国的会计制度,保证了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朱学义.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韩宝清,周雪梅.浅谈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9,(02).

[3]刘瑞芬.浅谈会计人员工作中的困境与改善[J].会计之友,2008,(02).

会计工作职责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内控管理;财务会计

1.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企业内控管理问题

1.1操作规范性有待提高

企业会计工作引入电算化,会计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但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导致其在操作程序方面存在一定的规范性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数据录入阶段,由于操作不规范,如果发生错误就会引起连环性的效应,譬如输出结果的异常,错误根源的查找也需要大量的工作,而且在会计业务多的情况下问题将更加突出。其次是为了避免输入数据被恶意篡改,财务软件将设定入账后的原始数据、单据无法进行修改和删减,如果操作不规范,不仅错误的查找困难,也将影响修改和删改工作效率的提高。再次,电算化具有会计职责高度集中的特点,譬如数据输入、输出和报送工作集中于一人操作,因此,如果操作规范性没有提高,可能会出现会计数据的错误率增加和会计事务舞弊的风险。最后是会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尚未熟悉,对于数据的整理和处理过程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电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2系统风险缺乏控制

为了保护企业资产和财务信息的安全,企业引入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内控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与目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风险控制相冲突,体现为:首先是电算化软件的风险性问题,当前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电算化软件,系统内部的衔接性、数据兼容性和安全保密性有待提高,企业会计系统的使用者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维护,因此承担着系统数据被窃取修改和系统程序瘫痪的风险,财务风险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其次是电算化会计人员的职责不相称问题,电算化的会计工作与传统会计工作相比,岗位设置有明显的不同,很多企业引入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连贯性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让一人担任整个会计工作,导致会计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控制,加上数据的保密性问题,如果一人担任整个会计工作,那就意味着随时可以通过密码对数据进行复制、伪造、删减等,财务舞弊行为将难以禁止,企业内控管理问题也将更加严峻。

2.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企业内控管理措施

2.1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控体制

首先是企业内控管理环境的肃清,针对目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问题,企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以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肃清内控管理环境,可以健全会计体系,使得财会工作分工明确和责任落实到位,并且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制度,内容包括岗位职责、责任管理、日常操作规范、系统维护管理、硬件管理、软件管理、机房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各个企业也要学会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电算化环境下的内控管理制度,保证会计电算化有章可循,也保证内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执行。在制度完善后,各个企业要针对会计工作执行的状况,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并随时根据业务的需求进行制度的调整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环境的建设。

其次是规范会计工作的流程。由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复杂性,因此要求在完善会计体制的同时,还要加强多层次监督体系的建设。笔者认为,要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对财会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并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工作规范和流程,使得能够通过岗位的协调建立高速有效地工作流程,从而大幅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降低会计工作的风险。

再次是加强系统维护和防范工作的建设,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工作的无纸化管理,加强企业业务工作与财会工作的联系,但为了保证财会信息的真实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还要通过以下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是制定会计信息的处理程序,电算化按照程序进行信息的维护和使用;二是保持计算机在适合的温度、电压的环境下正常运作;三是安装各种杀毒软件,减少黑客或者病毒的侵入;四是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对会计软件进行升级,确保软件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2内控管理手段的强化

首先是健全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结构,将组织结构进行权责分离,同时组织结构要结合会计电算化流程的特点、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信息化的程度、会计风险的类别等,对原来的组织结构的职能和任务进行重新界定,使得各种专业人员各施其职,形成适应企业管理流程和组织控制的结构。其次是加强会计工作的职责管理工作,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区别是要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业务操作,而软件模块具有独立性,因此要结合业务情况进行工作职责的分工管理:一是以企业制度的前提,明确相关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加强财会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定时对人员进行综合评估,以强化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三是加大电算化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内部审计的工作,进行电算化操作日志记录,强化监督职责,减少舞弊和徇私的事情发生,保证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内控管理顺利进行。

3.结束语

总之,为了使得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适应实际经营发展的需求,要进行工作的重新定位和管理。会计电算化为背景的企业内控管理,除了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体制建设,还要进行内部控制策略的强化,逐步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企业内控系统,提高信息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艾文国,王亚鸣.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

[2]曹军,刘洪南.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J].经营与管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