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机械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宣传贯彻农机化法律法规。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等部门规章。积极争取省政府尽快出台《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和贯彻落实国务院2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各市县要利用好当地人大检查法律规章贯彻落实情况的机会,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帮助解决落实好有关困难和问题。
二、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要在总结近几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情况,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要求,坚持“五项制度”,做到“八个不得”,严格程序,阳光操作;强化监管措施,加大监督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倒卖补贴指标、乱收费、搭车收费、非法套取购机补贴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发现问题,严厉查处,决不姑息。2012年,力争通过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771万千瓦,新增各类农业机械20万台(套)以上,新增农机总动力200万千瓦以上。
三、抓好重要农时和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生产。要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好“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工作。全面实施重要农时重点作物机械化生产进度统计报告制度,准确把握农机化生产动态,一旦发生灾害性天气,各级农机部门要快速反应,及时组织农机投入抗灾救灾。要重点加强水稻、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组织协调,扩大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和领域,保障农用柴油供应,推动跨区作业向跨区机耕、机插、机播等环节拓展,力争油菜机收等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抗旱排涝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做好抗旱排涝的农机物资储备和应急管理工作。
四、培育壮大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要深入开展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建设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运行机制、健全的财务制度、较大的服务规模、显著的综合效益的“五有”农机合作社。2012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个,发展质量保持全国领先。
五、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中央要求,2012年,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要努力实现“两个全覆盖、一个衔接”,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人员工资水平与同级事业单位相衔接。农机部门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不断健全完善县乡两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在33个水稻主产区和12个专用小麦主产区,重点推广水稻、小麦全程机械化技术,重点突破播栽机械化技术。大力推广秸秆切碎机、打捆机和粉碎还田机,最大限度遏制秸秆留茬过高和焚烧现象。在43个双低油菜主产区,重点推广油菜播栽、机收及秸秆还田综合机械化技术。在24个棉花主产区,重点推广棉花育苗、移栽、中耕施肥、喷药和拔秆等综合机械化技术。在蔬菜、茶叶、花卉、水果、食用菌、苎蔴等高效经济作物主产区,重点推广设施育苗、耕整覆膜、节水灌溉、修剪整形、采摘加工等机械化综合技术。在水产养殖、畜禽饲养区,重点推广清淤、投饵、保鲜、饲养、加工等机械化综合技术。2012年,全省水稻机械播栽面积要达到950万亩,其中机械插秧800万亩,油菜机播30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
七、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针对全省农机化专业人才少,青黄不接的状况,重点抓好农机化适用人才、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充实农机化队伍,提高农机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全行业队伍素质。要通过阳光工程培训,重点搞好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培训、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农机推广和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要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基础。要加大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保障机具安全技术状态。要积极争取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要学习借鉴外省经验,努力探索实行免费牌证管理和免费进行实地检验的路子,不断提高列管率。要花大力气抓好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开展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发生农机事故后获得损失救援补偿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建立农机安全风险防范和风险保障机制。农机事故发生率、死亡人数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压特大农机事故。
九、扶持农机工业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2号),支持本省农机科研单位和农机生产企业,研发生产农民急需的农机新产品。要按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切实加强农机生产、销售、维修管理及指导工作。要支持、引导农机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防止引进外省淘汰落后的农机产品进入我省,以减少对我省农机安全生产的威胁。
关键词 新常态;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97-02
2004年,我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农业支持工业模式,开启工业反哺农业的新篇章,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在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也成为我国新一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元年”。正是得益于国家立法、政策拉动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刚需,让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在10年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让中国农机人形成了一种发展的惯性思维,更加习惯和适应这种快速增长,因而对于市场判断形成了持续的乐观情绪。而事实上,自2011年开始,中国农业机械开始呈现增长乏力的趋势。据分析,这种变化不是行业周期性引起的需求变化,而是农业机械化进入转型升级“新常态”的标志。
1 新常态下农机化发展呈现的特点
在2015年新年讲话中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推进各项工作,须坚持问题导向,求真务实,积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奋发有为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研究新常态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出路,要深入研究农业机械化在经济新常态下呈现的新特点[1]。
1.1 发展速度在新的合理区间运行
在不同的时期,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不同,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区间。把握合理的运行区间基于2个要点:一是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二是符合我国农业机械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当GDP在10%以上的增速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以大于3%的增速与之相适应是合理运行区间;当GDP在7%~8%的中高速增长时,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例,超过2%的增长速度处在较合理的运行区间[1]。随着GDP的逐渐变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一个稳定的动态平衡过渡到另一个新的动态平衡,经过一个逐渐的、趋合理的变化过程,重新进入稳定期,是符合农业机械化进入中级阶段后期的发展规律。另外,农机化发展的质会稳步提高,发展的速度会逐步放缓。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能够在转型时期依然保持2%左右的增长速度,增加的绝对值非常大[1]。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在新的合理区间运行,能够赢得经济新常态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空间。
1.2 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4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以上[2],机械化生产方式已在农业生产中起主导作用[2]。但也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耕作方式仍大量存在;农业生产资源占用多、消耗大、效率低、成本高、竞争力弱的情况依然存在;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中国农业机械化要着力做强,大力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就要改变长期以来以数量增加为主要指标的增长方式,逐渐建立以数量、质量、效益为主要指标的增长方式;就是要改变只关注提高生产能力、保障生产安全的推广重点,将提高竞争力、促进增收、保持可持续发展也同时纳入考虑的范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获利增效为中心,适当放缓发展速度,稳中提质、增效,使农业机械化向结构合理、形态高级、效益增长的方向持续发展,在适应经济新常态中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引领作用。
1.3 注重推进和保障可持续发展
随着新四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日益凸显,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落后的生产方式使我们在取得成就时付出了过度开发、水体和大气污染严重、耕地质量退化、气候变化恶劣等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12年,我国农药施用量达180.6万t,迫切需要精量、精准、高效、安全的施药机械装备和技术;2013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5 912万t,试验表明,若用机械化生产方式合理施肥,可节肥30%;2013年,经济社会用水总量中超过60%被用于农业生产,有些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9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国家农业节水纲要》要求到2020年达到0.55以上[3],节水空间很大。发展有政策、技术、装备支撑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安全农产品,获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方向,是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新常态的着力点和发展增长点。
1.4 注重农机化发展成果共享
新常态更加注重农机化发展成果共享。一是在新形势下,通过政策鼓励、经济补贴、技术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户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的受益面积,让更多的农户能够享受到方便、适用、优质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三是以往农业机械化推进过程中的落后地区、困难领域、薄弱环节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经济补贴,发展速度加快。四是农机职业将成为光荣、体面职业。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1],建立农业机械化人才流动、继续教育培训机制,资格认定系统,更好地发挥职业化农民在发展农业机械化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早日实现同志提出的“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的中国农机梦做出实际的贡献!
条件成熟 需求多样
目前,俄罗斯的农机需求者可分为三大类:集体农庄、私人农场和农业企业。一些集体农庄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生产运营水平低,缺乏技术资金,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随着俄罗斯农业市场化的深入,这些集体农庄的农机设备已不适应未来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需要,亟待更新,因此,是未来大型农机更新、普及进程中的主力用户。利用土地股份和部分农机设备建立的私人农场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受经济水平和土地规模限制,偏向于对中小型农业机械的需求。公司化经营的农业企业是俄罗斯农业发展中的市场化力量,拥有普及运用先进农机技术的积极意愿和多样化的农业生产能力,是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实践者和推广者。
此外,俄罗斯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在农村65%以上人口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俄罗斯技术工人和专家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不相上下,具有使用、维护农业机械的技术基础和推广条件。
政策优惠 大力扶持
由于积累了长时间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的经验,俄罗斯在农业机械政策引导和质量监督上形成了覆盖中央、各联邦主体以及基层的多层次农业机械发展管理体制,而较为完备的管理机制又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俄罗斯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机产品质量的监管工作,在全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检测鉴定体系,共由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国家标准化管理系统,即国家标准化技术监督中心,主要负责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产品的质量认证管理,以及市场执法监督;另一个是农业部门系统,即农业部装备政策司负责全国农机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农机产品性能的试验鉴定工作。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扩大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俄联邦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和鼓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一,重视农机技术推广培训。俄设有专门从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普及工作的组织,鼓励农机推广组织、农机生产厂商、农机经销企业、试验农场等举办形式多样的农机展会,展会有各种机械的演示活动。由试验农场举办的展会,还将种植业、养殖业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技术加以讲解和演示。
第二,政策灵活有效,国家优惠扶持。为了扩大农业机械使用的广泛性,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一是实行分期付款卖给用户,缓解用户资金短缺的压力。俄政府对农民或农场购买农业机械,或提供资金补贴,或提供无息贷款,农民购买新的农业机械可直接利用机具折价来担保;二是实行租赁经营,帮助无力购机的农民和农场主能够使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这项政策的功效在于一方面由国家鼓励、引导生产企业推出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达到国家标准的农机产品,从而促进了企业科研开发、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农机产品的销售,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鼓励土地的合理流转,为发展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第三,完善土地使用管理,保证机械化。俄政府积极完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实行土地质量等级的奖惩制度,探索土地的租用和拍卖机制,引导发展规模化的大型农场。俄政府还对进口国外农机产品给予减免关税照顾,对农民和农场购买农机作业用油可凭信用证赊购,对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收购等。
农业机械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使用的简单农具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耕地工具———耒耜。公元前13世纪就已使用铜犁头进行牛耕。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拥有耕地、播种、收获、加工和灌溉等一系列铁、木制家具。公元前90年前后,赵国发明的三行楼,即三条播机,其基本结构至今仍被应用。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在形成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其基本点是:①农业机械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力,也重视为农民增加收入。②根据国情、国力确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与工业、能源、科技、资金和劳力安排等方面的状况相适应。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应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④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服务,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的产前(如种子加工、饲料调制)、产后(如农产品加工、冷藏、装仓、包装、运输)诸环节,还包括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等方面。⑤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全,要优先选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能减轻农忙劳动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环节;在地区上不强求一律,支持条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⑥农业机械化要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政策相结合,既要为推广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又要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农业机器体系。⑦农机产品以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以价廉、质优、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为原则。⑧重视农业电气化,特别重视农村小水电站的发展。⑨妥善安排机械化过程中节约出来的劳动力的出路。⑩农业机械的所有制与经营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农业机械除由集体、国家所有外,还可归农户个人所有。在经营形式上可以家庭自营、农民合伙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以及由国家或合作经销组织设立农机服务(队、站、公司)经营。
2我国农业机械的变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业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已开始实现了机械半机械化生产,逐步改变了千百年来的牛拉土犁小农生产的落后局面,大型拖拉机耕地作业,深耕细作、机播机收,抢了农时,生产力大大得到了解放,保证了农业的增产增收,保证了全国十多亿人有粮可食。
2.1小麦生产的质量不等
在小麦生产上,对于整体的小麦播种机器的使用与应用上还存在不足之处,不论是在播种时间上,还是在播种质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播种是各家各户自行耕地播种,有早有晚、有深有浅,施肥有多有少,而且小麦种子的质量也有差异。在整体收割场地上,由于农民对于农田的整体的施肥各工序的调整不一致,而且在粮食收后,还得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修正。不管农民在各家的田地上种的作物是什么,都对其他的农田的整理上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虫害较严重的时候最为烦心。这家喷了药,虫子飞到那家去了;那家喷了药,虫子又飞到这家来了。结果是药不少喷,而虫子非但没除死,还增加了抗药性,防治起来更困难。如果能帮助农民使用现代化的机具同时间内大面积喷洒农药,既省时省力,减少投资,同时又消灭害虫增产增收。
2.2劳动力短缺
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空巢”现象,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多常年在外,或者是在农忙的时候才回家。因此,对农田的整理,顾不过来,也导致农田的种植工具闲置。相对的整体的农机具的使用有限,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对整体农民的种植物的产量有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农机合作社需要的大批劳动力,农民就近就能实现就业。农机合作开展起来了,大量的农田就可以实现同时耕种、同时防治病虫害、同时收割等农田作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量,这也将大大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3农业机具的改善措施
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将机械化排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所谓农业机械化是指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3.1改进农机技术
农机合作社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加强对小面积的农田的播种、收割机械的相关控制,增加农机具的附属作用,在浇水灌溉、施肥播种等方面加强对农机具的改进工程,改善对农田工程整体的规划,将农田工程进行相对的调整,保证农作物的丰收。
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由原有的数量上的增长转变为质量的提升,在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促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第一,提高我国农机质量水平,提高农机质量。不仅仅要实现我国农机的数量的增长,更要提高质量,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质量同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二,要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要和谐发展粮食油料作物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其他农副产品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关系,要做到综合全面的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第三,要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学会用科学技术推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一些难以突破的的技术瓶颈以及农机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要不断地钻研,能够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层次。第四,要实现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协调共同发展。要对我国的大部分农场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扶持,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重点与难点要加大开发力度进行突破工作。努力缩小不同地区之间农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差距。第五,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作为发展的最基本的导向,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服务质量与服务全社会的水平。第六,要确保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安全生产,质量上要有一定的保证。加大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完善监督机制,要做到农机的使用要进行一定的安全培训工作,使得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的使用农机促进农业生产,农机的质量也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总之,只有从这六个方面发展才能够促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够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发展的道路,立足于我国的社会实践,促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2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一,要贯彻与落实我国新颁布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推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贯彻与发展。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对于农机购置的补贴与优惠政策,利用好国家与政府手中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此外,要抓住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机遇,能够使得各个方面都能够促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农民提供进行农机购置上的各种保障措施,建设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服务水平。第二,要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提高农机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全面突破我国农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的难题,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科技人才投入到农机生产的过程中去,以保证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与不断的提高。第三,要展开多种形式的农机技术的使用与培训工作,大力推广农机技术,充分利用好农机企业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机使用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农业生产人员对于农机使用的认识程度,提高农业生产人员对于农机的熟练操作程度,提高生产质量。第四,加强我国对于农机生产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提高农机生产队伍的素质,加强生产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障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