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理想的诗句

关于理想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理想的诗句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发项目;管理工具;风险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各级科研院开展了多项研发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是我国研发项目管理起步相对较晚,风险控制水平较低,导致研发项目的开展需要面对众多的风险因素,大大增加了研发成本,降低了研发项目的成功率。科研人员还需通过不断的项目风险管理实践及管理工具的有效运用,合理规避风险,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研发项目管理风险因素

1. 风险因素界定

风险因素主要是指能够引发风险或是影响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一般情况下,风险因素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为人为因素,另一种为物的因素。且可以具体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实质风险因素,是能够直接引发风险的有形因素。第二种为道德风险因素,是与人自身思想道德情况有关的能够引发风险的因素,属于无形因素。第三种为心理风险因素,主要是与人们主观疏忽等相关的风险因素。按照性质不同,风险因素还可以分成经济风险因素、自然风险因素、政治风险因素、社会风险因素等,研发项目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内部风险因素及外部风险因素两种。内部风险因素包括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等,外部风险则包括市场风险、环境风险、政策风险等。

2.风险因素与研发项目绩效关系理论假设

研发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可以基本划分成环境、资金、管理、技术、沟通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项目绩效则可以分成项目进度、项目产品效益、项目费用、项目质量几个方面。

假设环境风险因素与项目绩效存在一定的联系。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国家政策变动、行业萧条、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等情况,都会导致研发项目终止或是中止。市场需求的大小、市场接受能力等也会对研发项目产生影响。因此,可以提出假设:环境风险因素过大,会直接影响研发项目绩效无法达标。

假设沟通风险因素与项目绩效存在关联。要想构建高效的研发项目团队,首先,应保证所有成员都具备统一的目标,且能够为之而努力。其次,应保证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信任感,能够相互合作。最后,团队必须拥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团队成员能够运用信息化技术等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并通过沟通交流对研发项目的看法、建议,从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因此,可以提出假设:沟通风险因素过大会直接导致项目业绩不达标。

假设管理风险因素与项目绩效存在关联。研发项目经理是项目的领导者,研发人员是项目的执行者,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以及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决定着项目能否顺利完成。且激励机制的科学构建以及组织形式的合理安排,也对项目的有效执行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提出假设:管理风险因素过大能够直接影响项目绩效不达标。

假设技术风险因素与项目绩效存在关联。研发项目本身存在较强的技术性,技术水平对研发项目的先进性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若是采用不成熟或是陈旧的技术,便极易产生技术风险。因此,可以提出假设:技术风险因素过大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绩效不达标。

假设资金风险因素与项目绩效存在关联。资金是研发项目的基本支撑。研发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大量资金,若是无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则极易造成项目失败。因此,可以提出假设,资金风险因素过大可以直接造成项目绩效不达标。

3.研发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相关学者针对研发项目的风险因素,对21家科研院所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调查的科研人员为87人,占总人数的93.5%。在信度分析上,主要采用克伦巴赫一致性系数作为信度衡量标准。调查数据表明,风险因素总量表整体信度为0.917,其他子量表、绩效表的信度也在0.7以上,由此可知,各风险因素以及绩效一致性较高。在效度及主成分分析中,发现各类风险因素及项目绩效都可以归结为主成分。而在相关分析中,环境、技术、沟通、管理、资金等风险因素主成分与研发项目绩效主成分的Pc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8、0.618、0.622、0.772、0.690,Sig(双侧)皆为0。因而,可以得出除环境风险因素之外的其他四种风险因素,都与项目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科研机构本身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实力较强,因而能够良好应对环境风险因素。

三、研发项目管理工具实践运用

1.实践运用理论基础

研发项目正式开展之前,需要通过初期评审,为保证项目顺利通过,需要严格遵循评审关键步骤:第一,对研发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影响人、成功因素等进行识别。第二,准备相应的评审报告。第三,组建相应的产品审查队伍。第四,在内部进行项目的推广,以搜集多方建议。第五,准备评审答辩资料,并对资料仔细检查,确保其完备性。第六,制作陈述报告,并进行提前演练。第七,做好后续工作及反馈处理。

研发项目周期较长,因而,需要对其时间进度进行良好控制:第一,应要求项目经理明确时间进度控制的意义,确保研发人员具备良好的进度控制观念。第二,应制定科学的进度计划,确保研发速度、产品成本、产品质量、研发费用四者均衡。第三,应实行项目监测点及标示性阶段点,以便及时根据项目进度对资源等进行调整,避免风险的产生。第四,应构建高素质的项目团队。第五,需要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第六,应该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将其与成员的时间进度管理情况相结合。第七,应运用甘特图等项目时间管理工具对促进项目平行推进,并缩短研发周期。第八,应对进度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并良好应对。

2. PDMA工具在研发项目中的运用

PDMA工具在研发项目初期评审阶段的实际应用,可以划分为7个阶段:第一,工作人员需要整理出针对研发项目的介绍文件,其中包含所用技术、项目规模等、执行计划等。并将其递交领导,争取获得领导支持。第二,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新产品开发手册及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评审报告,尤其要注意详实数据的添加。第三,在研发过程中,应与相关部门领导联系,请其指派专业人员,避免技术风险。第四,在评审前,应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并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第五,应对评审文件进行仔细检查。第六,应进行项目陈述预演。第七,应针对其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全方面分析,从而确保项目文件的完善性。

四、研发项目风险管理实践

1.风险管理目标及原则

研发项目风险管理,应以减低所有风险因素影响、提高项目绩效为目标。在研发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目的性、动态性、系统性、相关性等原则。目的性原则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研发项目前,充分考虑到科研院的风险承受能力、当前市场趋势等。动态性原则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研发项目风险管理时,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情况,对风险管理方式等进行动态调整。系统性原则要求工作人员在研发项目过程中,考虑到各个部门之间在风险管理中的关联性。相关性则是要求工作人员意识到,并行的研发项目之间不存在独立性,而是具备一定的相关性,需要对这一方面因素进行充分考虑。

2.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在研发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项目特点,构建相应的风险管理模型。风险管理模型中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风险计划制定,要求工作人员在研发项目正式开展之前,对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第二部分为风险导入部分,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在填表后上交项目负责人。第三部分为风险登记部分,要求项目负责人对表中导入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其对项目绩效的具体影响。第四部分为风险应对措施分配部分,由专门的评先评估人员对表中风险进行评估,将对项目无法造成影响的风险进行删除,根据风险程度,提出项目整改意见,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第五部分为风险应对措施执行部分,要求研发项目风险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的进度,对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予以执行,并针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估,若是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则应及时反馈并再次循环风险控制流程,以确保风险管理有效性。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下一个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依据。

通过层层推进的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实现对风险因素的层层保管,从而提升研发项目风险的应对能力,并借助有效的反馈机制,确保风险管理的及时性,为研发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研发项目风险管理要点

研发项目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而,管理人员需要充分掌握管理要点,其保证管理有效性:第一,在研发项目风险管理中,应将研发项目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以及重大风险作为管理重点,避免研发项目遭受到过多的损失。第二,应将研发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渗透在研发项目工作的方方面面,注重科研院所内部文化的建设,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稳固的风险防范思想体系。第三,应加强研发项目团队内部风险文化建设,在研发实践中,不断总结风险管理经验,提升内部人员风险管理能力,实现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第四,研发项目领导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与研发人员的沟通,保障每个工作人员民主决策的实现,主动基于研发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提升工作人员采取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实现对研发项目每一细节风险的良好规避。第五,科研院所应加强对工作人员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提升其风险管理水平。第六,研发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确保所有风险控制方法的专业性,积极获取专家意见,保证研发项目绩效的良好实现。

五、结论

研发项目的开展是我国创新实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由于研发项目本身对各方面要求较高,因而开展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风险。相关管理人员还需注重其风险管理工作,合理运用相关管理工具,了解研发项目绩效与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循风险管理原则及目标,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牢牢掌控住风险管理要点,从而有效规避研发项目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杨玉武.认知差异及其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3(3):46-48.

[2]李震阳.联合研发流程分析在软件项目风险数据库的应用[J].软件,2012,10(10):139-141.

[3]张瑶,胥卫平.企业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51-55.

[4]张亚莉,杨朝君.多组织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的模式分析及知识复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3(3):100-104.

[5]胡琪波,蔡建峰,高智.航空制造企业新品研发多项目管理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4,11(11):68-72.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第2篇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in the domestic market, to seize the market and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begin to step into the path of cross-regional development. However, because the uneven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policies around the country, culture, people's values and behavior standards are different, cross-region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annot be complet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nified management model for managemen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differences have become one important factor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domestic cross-regional development with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select is few.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how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region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 through studying literatures, further to enrich the relevant theory to a certain extent.

关键词:制度距离;跨区域发展;管理模式

Key words: institutional distance;cross-regional development;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182-03

1 研究背景

中国市场早已成为世界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曹建海,2003;任晓蓉,2000)[1][2]。为能有效占领国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许多企业制定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然而,很多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并未取得良好的绩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与其战略相匹配(Meyer,2008)[3],而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双重性特征。中国市场的双重性表现为既分散又统一,进行跨区域发展的企业难以完全按照统一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因此,企业在不同的区域会采取变通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其管理模式偏离战略。中国市场的双重性特征导致了各区域之间的制度、市场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企业无法将原区域的管理模式直接复制到新区域市场,而需要根据新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其管理模式加以调整。所以,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对于企业跨区域发展战略的成败至关重要。

目前,研究企业进行海外扩张时,东道国与母国的制度环境对其管理模式影响的文献较多,但关于中国企业国内跨区域发展行为的文献却比较少,而在区域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区域发展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大多关注企业跨区域发展行为的区位选择问题,较少关注制度环境同企业跨区域发展管理模式的选择问题。本文由分析不同区域制度距离入手,试图找出制度距离对企业跨区域发展管理模式有何影响。

2 概念界定

2.1 制度距离 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人为设计的、制约人们交互行为的约束条件(North,1990)[4]。制度环境由管制制度、规制制度和认知制度构成(Scott,1995)[5]。其中,管制制度反映了国家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限制或鼓励某些行为(Kostova,1997)[6],描绘了“允许/不允许”开展的活动(Eden and Miller,2004)[7];规范制度代表了一个国家中人民的价值观、信仰、规范等(Kostova,1997)[6],描绘了“应该/不应该”开展的活动(Eden and Miller,2004)[7];认知制度体现了人民共享的社会知识和认知结构,也涉及到文化元素(Kostova,1997)[6],描绘了“能/不能”开展的活动(Eden and Miller,2004)[7]。Kostova和Zaheer(1999)将制度距离定义为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管制、规范和认知制度的差异或相似程度[8]。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国内跨区域发展的企业,故将制度距离视为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管制、规制和认知制度的差异程度。

2.2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的研究是管理学中的基础研究,但时至今日仍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管理模式做出不同界定。从制度层面来看,魏杰(2001)把管理模式定义为,一个企业在管理制度上那些最根本的、不同于别人的规则和做法[9]。从资源配置层面上,李胜馨(2005)认为,管理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的指导和控制方法,它把企业中的人、财、物等资源,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及时地转化为市场所需的产品和服务[10]。李众(2003)指出,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以一定的管理理论或管理思想为指导,结合具体管理环境而制定出的管理制度体系[11]。李铁瑛(2011)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管理模式定义为,企业为有效实施横向整合战略,在组织方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的关键性选择,而且这些选择及相互关系在企业的横向整合过程中会表现出独特性、稳定性和可转移性[12]。虽然学者们对管理模式的定义各不相同,但从本质上说,管理模式是特定管理思想和哲理下的企业资源配置方式[13]。

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Goold(1994)认为,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企业价值观,结构、过程及系统,智能、重要服务和资源,人员和技能,权力机制合同等[14]。叶国灿(2003)认为,管理模式主要是由结构要素和支撑要素构成,其中,结构要素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经营管理及领导体制等;支撑要素包括员工素质、企业目标、产品技术及目标市场[15]。从管理模式的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复制性来看,叶广宇等(2012)将企业管理模式分为组织结构、权力机制、高管团队、高层管理者的评价与激励、控制机制以及企业文化六个方面[16]。本文选取组织结构的调整、高管团队的来源与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的变化这三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思路为,从管制制度、规制制度和认知制度三方面来分析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目标地区与企业原所在区域制度距离的大小,进而找出这种差异对企业在跨区域进入时如何确定其管理模式(组织结构、高管团队以及企业文化三方面)有何影响。

3 制度距离对企业跨区域新进入管理模式的影响

3.1 制度距离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对于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的企业来说,如何选择总部与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是组织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企业方面来讲,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环境下,企业要想顺利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其行为必须符合制度环境的要求。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必然要面临目标地区和目前所在地区正式制度的双重环境压力。企业不仅要遵守目标地区相关管制制度的规定,还要获得当前所在地区的管制制度的合法性。从地方政府方面来说,他们往往会考虑到监管、风险控制以及税收等因素从而更倾向于企业在当地设立子公司来运营,企业越是能够迎合地方政府的要求,便会更容易在当地取得合法性及相关利益,但是市场和行业的激烈竞争或许会要求企业采取总部-分部制结构以保持其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目标地区制度环境与原所在区域相差越大,约束力越强,对企业绩效乃至整个跨区域发展战略的成败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企业会更倾向于迎合当地政府,选择设立子公司或者与当地企业合资的方式运营。反之,目标地区制度环境与原所在区域相差越小,约束力越弱,企业越倾向于为保持竞争优势而设立总部-分部制结构来运营。

3.2 制度距离对企业高管团队的影响 Finkelstein(1996)[17]认为,可以从高管团队的来源和能力两方面来理解高管团队。高管团队的来源可以是由总部派出或是由当地选拔,高管团队的能力可以偏重于专业能力或是关系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其经营活动嵌入在制度环境之中,企业在进入新地区后的经营活动不仅要遵守管制制度的要求,还必须符合目标地区规范维度的制度要求,取得规范合法性。Kostova(1999)通过证实研究发现,与目标地区当地企业相比,外地企业更容易成为当地利益集团攻击的对象,遭遇更多的进入障碍和不同标准的限制[8],因此,外地企业在进入一个不同规范体系的制度环境时,必须接受当地的规范和满足社会对它们的期望,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果存在目标地区的本土文化有很强的优越感且敌视外来者,或行业规范导致的目标顾客需求的不同以及行业管理实践差异,则企业在进入这个地区时为了尽快取得规范合法性、融入当地市场,则倾向于从当地选拔拥有一定经验、资源和声望的高层管理者来运营新设分支机构,此时高层管理团队的关系能力更被重视。反之,若目标地区与原企业所在地区的文化差异、目标客户需求和管理实践差异不大,企业为了管理模式能够适应跨区域发展战略、监管控制等目的则更倾向于从总部派出高层管理者,此时高管团队的专业能力更被重视。

3.3 制度距离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的认同性(Shenkar,2008)[18]。对于中国情境下跨区域发展的企业而言,塑造何种企业文化需要在高度的总部认同文化或者高度的区域认同文化之间进行选择(叶广宇,2012)[16]。组织和个体在判断某一社会事件时往往会借鉴其对同类事件做出过的判断。长此以往,相关的判断会被“制度化”,从而形成某种社会环境下公众一致认同的信念和价值标准,即社会共识。从企业方面来看,其在目标地区的经营活动必须注意相关社会共识,即要取得认知合法性。高绩效企业的行为常常被“制度化”,因而很少会发生变化,企业会重复采取以往取得过成功的行为,久而久之,企业内部会形成一定的历史传统或惯例,从而逐渐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目标地区与企业原所在地区中人们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相差很大,则企业会为了尽快与目标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达成一致的社会共识,取得认知合法性,会倾向于选择高度的区域认同文化。反之,若目标地区与企业原所在地区中人们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相似,则企业会为了保持企业文化的一贯性和跨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执行而倾向于选择高度的总部认同文化。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希望能够为国内关于制度距离如何影响企业跨区域发展管理模式的理论做出一点贡献,故通过文献研究,讨论了目标地区与原企业所在地区制度环境的差异如何影响企业异地分支机构的组织结构、高管团队以及企业文化的选择,即制度距离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设立子公司或者与当地企业合资、从当地选拔关系能力较强的高层管理团队以及高度的区域认同文化;制度距离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总部-分部制结构、从总部派出专业能力较强的高层管理团队以及高度的总部认同文化。这些结论为企业在跨区域发展的管理模式选择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的相关理论。

本文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管理模式包括多个方面,而本文只选取了组织结构、高管团队和企业文化三个方面,研究范围较窄且有一定的片面性;二是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采用文献研究进而做出推论,缺乏实际的数据或是案例的支持,若能选取国内跨区域发展企业的实例进行案例或实证分析,结论会更加客观且贴近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些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待于更深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建海.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J].管理世界,2003(4):68-76.

[2]任晓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

[3]Marshall W., Meyer. China’s Second Economic Transition: Building National Markets[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8(04):3-15.

[4]D C North. 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W R Scott.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M]. Thousand Oaks,CA: Sage,1995.

[6]T Kostova. Country Institutional Profiles: Concept and Measur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1997:180-184.

[7]Lorraine Eden,Stewart R Miller. Distance Matters: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Institutional Distance and Ownership Strategy. In Michael A Hitt and Joseph LC Cheng(Eds.). Theories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Diversity,Complexity and Relevance(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A].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04: 187-221.

[8]T Kostova,S Zaheer.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under Conditions of Complexity: The Cas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1):64-81.

[9]魏杰.国企苦旅[J].改革与理论,2001,3:4-9.

[10]李胜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J].引进与咨询,2005,2:10-11.

[11]李众.企业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12]李铁瑛.中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13]钱颜文,孙林岩.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2005, 2:12-17.

[14]Michael Goold. Learning new parenting skills[J]. Long Range Planning,1994,27(4):138-140.

[15]叶国灿.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趋势[J].管理世界,2003,12:146-147.

[16]叶广宇,蓝海林,李铁瑛.中国企业横向整合管理模式研究及其理论模型[J].管理学报,2012,(9)4:1-7.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第3篇

要:统计数据质量涉及到数据的生产者、使用者、提供者和监督者等利益相关者,不同主体关注的数据质量维度各有侧重。文章提出作为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主体的统计机构,应突破自身作为数据生产者的局限,兼顾数据生产者、使用者、提供者和监督者的不同质量要求,采取与之相应的评估指标、方法和多样化的评估形式,全面评估统计数据质量,实施有针对性的数据质量管理策略。最后,给出简短结论与未来展望。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利益相关者;评估;管理

中图分类号:C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3—0081—10

一、引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统计部门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为复杂,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并经常使用政府的统计信息,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更高。统计部门只有生产高质量的统计产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才能赢得公信力。

由于统计数据质量涉及到数据的生产者、使用者和提供者等直接参与主体及众多的外部监督主体,并非统计部门一家所能决定;而且不同主体对数据质量具有不一样的理解,所关注的质量维度也各有特点,故开展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需综合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全方位地探讨统计数据质量维度、评估指标与方法、评估形式及管理策略,有利于明确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方向和重点。

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于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院提出,弗里曼(1984)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实现的人,或者自身受到一个组织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受到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广泛应用于企业绩效评估、政府绩效评估等领域。统计数据涉及政府、企业、公众、媒体、研究机构和学校等众多利益相关者,虽说此处利益有别于企业所有权或经济利益,但仍属于弗里曼对“利益”进行划分的三个维度之一,即“社会利益”,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用于探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问题。欧洲统计局(ESS)和经合组织(OECD)阐述统计数据质量维度及定义时,都提到要注重利益攸关方的要求;第41届联合国统计大会讨论的“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也提出统计质量应着重于“统计过程和产品满足用户和利益攸关方期望的程度”。邱东、宋旭光等(2008)对中国统计能力的研究中提到开展国家统计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时应注意利益相关者问题,也将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作为进行统计系统评估可供选择的方法,但未给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数据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王华、金勇进(2009)认为数据准确性评估主体包括生产者和使用者;黄恒君、傅德印(2009)提出统计调查的参与主体包含统计机构、数据用户和被调查者,并给出各自的统计调查质量特征。已有研究虽然注意到考虑数据质量问题应注重不同利益攸关方的要求,零星地提到统计数据质量涉及的部分利益主体及一些质量要求,但并未系统地明确统计数据质量利益相关者包括哪几类主体,以及相应的质量维度、评估指标与方法,也没有见到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实际应用于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与管理的文献。基于此,本文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不再单纯从统计数据生产者即政府统计机构的角度来考虑提高数据质量,而是从生产者、使用者、提供者及监督者的整合视角,系统地提出统计数据质量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质量维度、评估框架及管理策略,有利于全方位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与管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将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除了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外,还关注统计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监测及评价等,符合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立足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能够将操作层面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与战略层面的数据质量管理相结合,由单一面向统计产品的质量评估扩展为将统计过程与统计产品相结合的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拓宽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理论视野和现实途径。

二、统计数据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及管理框架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质量是反映产品或劳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质量不仅包括结果,也包括质量的形成和实现过程;不仅要满足顾客的需要,还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并使顾客、业主、职工、供应方和社会都受益。对于政府统计数据而言,为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也应把需求转化为各种数据质量特性,再通过质量活动和过程对各种质量特性进行保证和控制。显然,统计数据质量并非统计机构一家所能决定之事,涉及到数据的提供者,生产者和使用者等众多主体,需要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开展分析,以寻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空间,并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进行充分估计,整体提升数据质量的评估与管理能力。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概括起来,统计数据质量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统计机构、数据用户、被调查者及以媒体为代表的监督机构等,统计机构是统计数据的生产者,数据用户是统计数据的使用者,被调查者是统计数据的提供者,外部监督机构则是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者。

1 生产者。统计机构是统计数据的生产者,包括综合统计机构与部门统计机构,对统计数据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综合统计机构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调查总队、各级统计局及调查队;部门统计机构是指一些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统计机构,譬如税务统计、海关统计等。另外,数据生产者理应包含统计机构的内部员工,统计机构是否拥有相当数量拥有正规训练和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统计专业人才,以及统计工作人员是否获得具有竞争性的报酬与相应的社会地位,都直接影响到他们在统计数据生产过程确保数据质量的积极性。

2 使用者。使用者即统计数据的用户,涉及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府部门(财政、金融等管理部门)、众多的企业和广大公众、中介与咨询机构、大专院校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等。使用者对统计数据需求的广度、深度,以及对统计数据背后含义的理解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统计数据质量;而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使用者根据统计数据得到的观点、结论及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 提供者。提供者主要是指向统计机构提供数据的被调查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除此之外,提供者还包括统计部门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要求其提供行政记录资料、财务资料、财政资料及其他资料的一些政府部门。作为统计数据的源头,提供者提供调查数据的意愿以及所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决定着最终的统计数据质量;而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及政府统计的公信力反过来也会影响提供者提供真实统计数据的积极性。

4 监督者。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主体非常宽泛,媒体、用户、提供者等都可对数据质量进行监督,此处的监督者主要是指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类媒体,因为它们提供了发表监督意见的良好平台,其他监督主体的意见往往通过这些媒体出来。由于媒体受众的广泛性,其作为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者所发出的声音也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促使数据的提供者提供更真实的统计数据,生产者生产更高质量的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是统计活动过程的成果,统计工作的质量最终也反映在数据质量上。统计部门作为数据的生产者,数据用户作为统计数据的使用者,被调查者作为统计数据的提供者,媒体作为统计数据的监督者,对数据质量具有不同的要求。良好的数据质量应该兼顾数据用户、统计机构、被调查者和各类监督者的不同要求,并使其均能受益。当然,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期、不同的数据类型,各类主体需求的重点会有所差异,数据质量评估与管理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二)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框架

根据对统计数据质量利益相关者兴趣和关注点的透彻分析,可按利益相关程度与影响力大小将他们分为四种类型:利益高度相关且影响力大、利益高度相关但影响力小、利益相关程度不高但影响力大、利益相关程度不高且影响力小。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对于使用者的适用性,也影响到作为数据生产者的声誉,它们之间的利益高度相关;由于统计部门作为统计数据的法定生产者,统计数据的最终目的是供各类用户使用,所以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作为统计数据的源头,提供者提供的数据质量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最终的统计数据质量,属于高利益相关群体,但影响力相对较弱;监督者虽说与数据质量的好坏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相关性,但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另外,从统计数据生产与管理过程来看,数据收集阶段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提供者、生产者;数据整理阶段主要涉及生产者、使用者;数据阶段则主要涉及使用者、生产者、监督者。

质量评估是数据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关键流程由三大部分组成:评估主体的确定、评估内容明确及评估方法的选择。由谁来组织和参与数据质量评估的问题作为数据质量评估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首先应给予充分的注意。过去,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主要由统计人员凭借自身的经验或利用历史数据的发展趋势加以判断;统计机构本身是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者,理应由它来组织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但如果仅限于统计系统内部对数据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就犹如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的做法,是不严谨的。由于统计数据质量的多元性和利益相关者众多,不能完全局限于统计机构自身来开展数据质量的评估,而应由统计机构来组织、协调,兼顾使用者、提供者和监督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并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和组织形式,全面评估统计数据质量。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统计数据质量维度

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针对统计数据中的角色定位不一样,对统计数据质量产生不同的要求,以下分别从统计数据的使用者、生产者、提供者和监督者的视角概括相应的统计数据质量维度。

(一)使用者视角的数据质量维度

统计数据质量因使用者的需求不同、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广泛的共识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可比性、可获取性和完整性等要素¨引。准确性是统计数据使用者的首要要求,而及时性则是统计数据发挥信息功能的必要条件。完整性和可比性用户是统计数据质量的内在要求,适用性则是针对统计数据的最终需求而提出的必备品质,也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目的。可获取性是指用户从统计部门取得统计信息的容易程度,完整性则是统计数据量上的要求。这几大质量特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使用者视角统计数据质量的完整内涵,充分体现了统计的科学性]。

(二)生产者视角的数据质量维度

使用者是作为统计数据的需求方提出对数据质量的要求和标准,而除了满足需求方的要求外,统计数据还要切实考虑到供给方即数据生产者——统计机构的供给能力。从生产者视角提出的统计数据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客观性、经济性、可解释性、有效性等。客观性是指统计调查机构在统计数据加工整理和公布过程中应该遵守客观性原则;经济性是指统计数据的生产要注意投入与产出、费用与效用的比较,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提供更多更好符合社会需要的统计信息产品;可解释性是指在公布统计数据时,应同时公开相应的补充信息或称为“元数据”,即关于统计数据的解释说明;有效性是指应降低统计工作的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三)提供者视角的数据质量维度

好的质量不仅是满足用户的需要,而且要顾及到被调查者接受调查的负担和在保密性方面的顾虑。从被调查者角度看,统计认识主体与客体是一对矛盾,统计认识与被认识、反映与被反映都是这种矛盾的具体体现。统计机构要克服各种矛盾,就要考虑到矛盾各方面的要求,特别是要考虑到被调查者的利益要求和负担,要求被调查者向统计机构提供资料,单靠强制是不明智的,必须取得相互信任,而信任的基础要求统计机构为提供资料的被调查者保密,尽量减少被调查的负担。从提供者视角提出的统计数据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密性、简便性、反馈性等。保密性是与被调查者隐私相联系的概念,指防止已收集的被调查者信息未经授权被使用的程度;简便性是指统计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记录资源,减少重复统计,统计调查表简单明了,并使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新的统计方法,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反馈性则指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应是信息的获取者,通过信息共享使所有参与者能够从共享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四)监督者视角的数据质量维度

监督者视角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既可从数据生产者角度开展统计质量管理措施、统计方法的宣传,以普及统计知识,增强社会大众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认识,避免统计数据的滥用;也可从数据使用者和提供者的角度,对统计数据在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一致性、客观性、经济性、可解释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达到对数据质量进行监督的效果。

上述对统计数据质量涵义的理解,分别从用户、生产者、被调查者、监督者四个角度提出,彼此之间既密切联系,又存在着某种矛盾与冲突。即使对于同一统计数据,不同用户也会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有的可能偏重准确性,有的可能偏重及时性。因此,作为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与管理的组织者,政府统计部门需要在统计数据质量各个方面不断地进行权衡、选择和折衷,以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决定了统计数据质量不是一个绝对,而是相对的属性概念,不同的组织机构、不同用户、不同时期对统计数据质量有不同的标准。

四、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应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通过领导驱动的政策及策略、员工管理、人力资源等投入,保持与调查对象的良好沟通,经过严格的统计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用户对数据质量的满意度以及统计数据对社会的影响力。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统计数据质量内涵已经扩展到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可比性、可取得性、完整性、客观性、经济性、可解释性、有效性、保密性、简便性和反馈性等特征,针对不同的数据质量维度,可采取相对应的评估指标及方法。

(一)使用者视角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

数据使用者可在数据前和数据后两个阶段参与到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中来,统计数据前引入使用者开展参与式评价,可了解公众、研究机构等用户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以避免统计数据的一些明显性错误,提高公众对统计数据的认同度;统计数据后,从数据使用者角度,针对不同的质量维度,可利用譬如误差分析、指标逻辑校验、匹配关系核查、结构比例趋势、因果关系检验、支撑度判断、反常结果判断等方法开展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到统计数据的周期性调整当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以下从使用者视角,分别提出针对不同质量维度的评估指标及方法:

(1)准确性。准确性是统计数据质量的核心,针对准确性的评估指标及方法也最为丰富。①误差分析。误差分析是指定期对统计数据(包括普查、抽样调查和管理记录)进行评估,测量相应的误差,包括抽样误差、回复误差和非抽样性误差等。②指标逻辑校验。根据统计指标之间的普遍联系及内在规律性,将经过专业审核的有关统计资料集中在一起,从总体上检验数据的合理性、可靠性,看数据之间是否满足平衡关系和符合逻辑。③指标匹配关系的核查。相关指标的验证核查是利用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检测数据质量的一种方法,分为直接核查与间接验证两种。在两个相关性较高的指标中,从一个已知正确指标来检验另一个指标,具体方法包括相关指标对比法、比重评估法、平均数与相对数比较法等。④结构比例趋势。通过对指标间联系的大量分析,得到指标间基本固定的经验数据标准,再利用这些经验参数作为统计数据准确性评估的参照标准,如果统计指标间的比率或比例关系出现与经验参数的较大偏离,则可初步判定待诊断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存在问题。⑤因果关系检验。如果某个变量的数据存在异常,通过与其存在因果关系的变量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得到两者的因果关系不显著或显著程度明显下降,这种检验结果反过来可作为数据质量评估的标准。⑥支撑度判断。包括总量指标与分量指标的回归模型判断,总量指标与各分量指标的区间落点判断,总量数据与个体数据的一致性判断等。⑦反常结果判断。反常结果判断法的评估结论依赖于两种分析途径:一是分析被解释变量实际统计值与模型拟合值之间的差异情况,从中识别出偏差较为显著的异常数值点;二是分析模型参数估计值的时期稳定性,判断模型所反映的经济运行机理是否明显有悖于社会经济常识。具体包括时序数据的异常值识别、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比较等。(2)及时性。针对及时性的评估方法与指标比较明确,主要考察统计数据频率、时间是否遵循了相应的公布标准,通过计算统计部门对外公开指标的及时率、统计截止时间与最初与最终结果日期之间的时滞等指标来评估统计数据的及时性。(3)适用性。考察所有已公开的统计指标的使用频率,计算未使用指标比率,考察相关指标数据之间的一致性,来评估统计数据的适用性。(4)可比性。包括口径范围与计算方法可比性等,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考察统计数据与国际标准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时间上口径与方法的一致性。(5)可获取性。反映数据获取渠道与方便程度,是否通过多种有效的渠道、媒介,并以多种形式(文字、表格和图示等)统计数据,所有的用户能否及时、方便地获取统计数据。(6)完整性。利用统计数据供需缺口与数据缺失率来评估,全面考察统计数据在项目上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估计供需缺口比例;计算所有公开统计指标中存在缺失数据的比率。

从使用者视角总体上反映数据质量状况,可开展用户满意度测评。统计数据“用户满意度”则是指统计数据用户对政府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产品和信息服务满足自己需求程度的判断,是对统计数据质量的一种主观感知。从测量操作角度出发,此处将用户满意度界定为用户对自己以往使用统计数据经历的总体累积性满意程度。

(二)生产者视角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

生产者是作为统计数据的供给方提出数据质量标准,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客观性、经济性、可解释性、有效性等方面。从数据生产者角度看,统计数据之前主要依靠统计机构自身的力量,对照相应的数据质量维度,通过样本代表性、政策与方法透明度、统计成本分析、指标解释覆盖率与清晰度、数据修订说明、投入产出比及用户需求调查等方法与指标,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

(1)样本代表性检查。从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上看,样本的代表性关系到调查的结果能否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样本的代表性具体可通过计算抽样误差来加以反映。(2)政策与方法透明度。通过定性地检查生产者是否向公众公开关于如何收集、处理和公布统计数据的制度与方法;是否明确注明数据的编制机构/单位;是否提前宣布有关方法、元数据和统计技术方面的主要变化等来加以测量。(3)统计成本分析。核算政府统计部门在收集、汇总、加工和使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从统计方法制度的完善、调查方法的选取、统计标准的统一、统计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对统计工作进行成本核算,并查看年度统计成本的增长情况。(4)统计指标解释的覆盖率与清晰度。对于公开的统计数据都要求配有相应的指标解释,计算指标解释的覆盖率与清晰度,检查数据修订是否开展相应的详细说明,来测评统计数据的可解释性。(5)投入产出分析。开展统计数据生产的投入产出分析,计算投入产出比,考察统计投入的有效性,力争以最少的统计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统计回报。

从生产者视角评估数据质量状况,应特别注重用户需求调查。在开展统计调查之前,必须了解用户的需求,使统计信息最大化地满足用户,来保证统计数据的适用性。由于对适用性的要求会随用户需求目标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统计制度方法和调查方式要主动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使统计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统计机构还要平衡不同用户的互相矛盾的需求目标,在给定的资源条件限制下,尽可能地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大部分需求。另外,作为统计数据的生产者,统计机构还应注重对包括方案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及数据等统计过程的管理,设定每一阶段的质量目标,并通过有效手段加以监测,积极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

(三)提供者视角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

统计数据的提供者一般是指调查对象即被调查者。从被调查者角度来看,统计机构必须考虑到被调查者的利益需求,为提供资料的被调查者保密,尽量减少被调查的负担,体现在数据质量特征上便是保密性、简便性的要求。从提供者视角考虑,一方面通过敏感性问题脱敏处理、缺失值处理及被调查者态度调查等方法进行保密性评估;另一方面要加强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推行企业一套表制度、加强统计机构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计算平均每月报表处理天数等,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调查负担。具体评估指标与方法包括:(1)保密措施核查。列举在确保被调查者隐私方面理应采取的保密措施,逐一核查调查机构是否具体实施。(2)泄密率。计算一段时期内调查机构泄密数据占全部数据的比率。(3)负担率。计算被调查者年平均接受调查的次数、年平均填表数量等指标,以衡量被调查者负担的高低。(4)数据报送方式的简便性。统计数据的报送方式是否充分为被调查者考虑,实现方便、快捷地报送。(5)数据反馈率。将向被调查者反馈调查数据的资料与被调查者接受调查的次数相比,计算数据反馈率即反馈数据占调查数据的比率,以测评数据的反馈程度。(6)提供者满意度调查。开展提供者满意度调查,得到数据提供者对保密性、简便性、反馈性等质量状况的综合感受。

(四)监督者视角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

监督者视角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既可从数据生产者角度开展统计质量管理措施、统计方法的宣传,以普及统计知识,增强社会大众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认识,避免统计数据的滥用;也可从数据使用者和提供者的角度,对统计数据在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一致性、客观性、经济性、可解释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达到对数据质量进行监督的效果。从监督者视角可计算统计数据的媒体宣传频率、数据及时性、数据质量问题的媒体曝光频率等指标,以及开展媒体意见调查等方法进行质量评估。

总体来看,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应将统计产品评估与生产过程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方法与定量评估方法相结合。当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也各有侧重,使用者视角以产品评估为主、兼顾过程评估,定量评估为主、定性评估为辅;生产者视角以过程评估为主、兼顾产品评估,定性评估为主、定量评估为辅;提供者视角则将产品评估与过程评估、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监督者视角以产品评估为主、兼顾过程评估,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五、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组织形式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具体组织形式包括自我评估、同行评议、质量认证、滚动评估等几种。立足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数据质量评估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实际当中往往是多种评估形式的综合运用。

(一)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指由统计机构在内部对统计生产过程和统计数据的质量状况进行相应的评估。自我评估针对不同的评估项目在具体形式和步骤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大致遵循以下过程:通常由质量评估员围绕数据质量标准,通过与统计项目负责人面谈、查阅有关的文件资料、与主要用户会谈等方式,对相关的统计政策、过程和数据进行全面评估,以此为基础形成数据质量评估报告,全面介绍质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递交相关领导讨论,并将讨论的意见和质量改进方案反馈给各个具体项目的负责人,监督其按要求改进数据质量。加拿大和荷兰统计局的质量审计制度属于典型的自我估计,澳大利亚统计局的住户调查以及美国国民核算统计数据评估也主要通过自评的方式完成。

(二)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主要是指邀请统计机构外部的同行专家来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同行专家的构成较为广泛,既包括国内专家和学者、主要用户、社会公众,又可包含外国统计同行,前者主要从统计专业标准和使用的角度进行质量评价,后者主要按国际标准来评价。通常要求给出统计数据质量总体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同行评议最具代表的案例当属《瑞士统计系统的同行评估》,瑞士统计局邀请加拿大统计局局长伊凡·费里吉(Ivan P.Fellegi)和原副局长雅各·赖特(Jacob Ryten)从国际比较、一般特征、结构特征和法律四个方面对瑞士统计系统进行评估,并最终提出10条建议。

(三)质量认证

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和相应质量认证技术要求,经质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质量认证证书和质量认证标志来证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统计数据质量认证是根据国际上相应的统计数据质量标准,来对具体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估。ISO是广泛使用的管理标准,英国自1995年以来采用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体系进行零售物价指数(RPI)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情况。欧洲品质管理基金会建立的EFQM业务卓越模型,提供了一个用于自我业务评价和改进的工具(Eurostat,2003)。

(四)滚动评估

滚动评议主要是针对统计活动过程而开展的评估,包括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与数据提供者的互动、用户满意度等,这种评议通常由外部独立机构组建一个质量团队来具体开展评估。

六、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策略

一方面数据生产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显著变化,调查对象的数量不断增加,管理体制、政绩考核、资金来源等约束作用日益明显;另一方面社会各界的数据需求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统计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另外,媒体日益发达,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更为广泛和专业,网络的普及也使得公众有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渠道。面对如此之背景,迫切需要政府统计机构不能仅局限于自身视角,而应综合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

(一)遵循共同治理理念,借鉴冲突管理手段,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统计数据质量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不仅存在差异,而且很可能产生冲突(譬如提供者与使用者),因为利益相关者往往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对数据质量提出要求。统计机构应遵循共同治理的理念,以平等、协商的姿态,与其他利益主体一起行动,运用冲突管理的手段和方式,通过各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来达到共同愿景——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首先,应加强信息公开,让利益相关者各方充分了解与统计数据质量有关的信息,彼此之间交换与分享信息,以便合理地考量自身的数据质量要求;其次,设立数据质量治理委员会,吸收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参与,畅通沟通渠道,让质量要求方面存在冲突的各方自由表达其立场、要求;再次,建立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平衡机制,让各方以共同商讨、对话及共同规划等形式,充分理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寻求解决冲突的途径,使各方利益目标和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实现“共赢”。

(二)立足于生产者视角的数据质量管理策略

从数据生产者角度看,统计机构应借鉴国际上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转换质量管理理念,加强员工队伍和自身能力,深化统计改革,提高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和统计实务工作能力,加强培训和对下属机构的支持力度。

(1)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一些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的统计质量保证框架提供了系统的机制来不断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为我国统计生产过程、统计产品的质量改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各级统计机构应学习先进经验,设立专职部门负责质量评估与管理,并全面审视实施统计质量保证框架的条件和不足。(2)建立统计数据质量评价与监控系统。统计机构应综合各种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建立统计数据评价与监控系统即“诊断与评价中心”,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系统,定期将各类统计数据纳入“诊断与评价中心”,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切实提升统计数据质量。(3)改进统计调查的方法与手段。应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统计机构应改进调查方法、手段,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以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增强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充分运用将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加工处理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必须依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完善统计员工的激励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前和在岗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三)立足于使用者视角的数据质量管理策略

从数据使用者角度来看,质量管理工作应树立“用户第一”和“预防为主”的观念,一切为用户着想、一切按科学程序办事应作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基本出发点。

(1)畅通用户意见的反馈渠道。通过正式会议、非正式讨论、用户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用户对数据内容、服务方式、时间、收费标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质量改进措施有的放矢;制定数据质量战略规划、开展数据质量评估适当邀请用户代表参与,充分考虑和吸纳用户的意见。(2)积极开展用户满意度测评。用户满意度调查测评是一种可行的统计数据质量外部评估方法,可以有效揭示用户对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观感知与满意特征,从中识别重要的用户需求,对于政府统计部门有针对性地推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具有显著参考价值。(3)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满足用户需求。完善统计数据库网站建设,出版多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定期召开统计数据会,增强统计数据的可获取性;及时向政府部门提供统计数据的同时,还应向大型企业、重要研究机构等用户提供数据资料;统计内容切实考虑被调查者自身的需求,增加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个人迫切需要的统计指标。

(四)立足于提供者视角的数据质量管理策略

(1)减轻被调查者的负担。调查制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被调查者的负担,真正确立抽样调查在调查方法中的主体地位,减少不必要的全面调查;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行政记录性数据日益丰富的条件下,加强协调力度,尽可能多地利用行政记录数据来开展统计核算,避免重复向调查对象收集数据。(2)增强对调查对象的激励与利益维护。建立完善、有效的机制,激励被调查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始数据;改变调查者单向获取数据的角色,加强对被调查者的后续服务,将汇总数据及时反馈给有需要的被调查者。落实《统计法》中的保密要求条款,对于涉及敏感性的调查项目适当选择非敏感标志对被调查者进行分层,以降低敏感度、争取被调查者的配合。(3)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在全社会宣传统计法制,切实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使广大的调查对象认识到开展统计调查的重要性,认识到虚报、瞒报和任意篡改统计数字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立足于监督者视角的数据质量管理策略

新闻媒体掌握着重要的社会资源,承担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功能。政府统计机构与以媒体为代表的监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媒体有责任向公众传达有关统计数据质量的各项政策法规、方法原理和指标解释等,对于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曝光和监督。

统计机构既要通过媒体大力普及统计知识,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统计的认同意识,提高政府、企业领导干部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要定期将统计数据及时通报给以媒体为代表的监督者,并重视监督者发现或反映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积极考虑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七、结论与展望

准确性不再是衡量数据质量的唯一标准,统计数据质量演变为一个内涵丰富、具有多维因素的综合性概念。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统计数据质量的利益相关者可概括为使用者、生产者、提供者和监督者四大主体;各类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的数据质量要求,形成不同的质量维度;依据不同的质量维度,可采取相应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多样化的评估形式,以及有针对性的数据质量管理策略,全面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结合国际上统计数据质量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及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面临的实际问题,展望未来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应特别注意以下发展趋向:(1)因统计数据质量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将来需以更为宽阔的视野来探究数据质量问题,既立足于统计系统自身,也跳出统计看统计。(2)借鉴国际上的数据质量保证框架,从单一的数据质量准确性评估向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转变,注重统计产品与统计过程相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已初步构建,针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各种评估指标及方法是否可行,还有待于开展实际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加以检验。

参考文献:

[1]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13—18

[2]FREEMAN R 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1984:10—18.

[3]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N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Framework[EB/OL].(2009—09—10)[2012—03—18].

http:///unds/dnss/nqaf.aspx

[4]邱东,宋旭光.中国统计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57-160.

[5]王华,金勇进。统计数据准确性评估——方法分类及适用性分析[J]。统计研究,2009(1):32-39.

[6]黄恒君,傅德印.对统计调查质量特性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9(11):3-7.

[7]傅德印.从管理学角度看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1):6—9.

[8]刘淑妍.公众参与导向的城市治理——利益相关者分析视角[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51—162.

[9]NEWCOMBE R.From Client t0 Project Stakeholders:A Stakeholder Mapping Approach[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3,21(8):841-848.

[10]陈国权,李志伟.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政府绩效内涵与评估主体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5(3):67—69.

[11]陈珍珍.要建立科学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系[J].统计研究,2007(12):69—71.

[12]文兼武.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J].中国统计,2009(8):1—2.

[13]余芳东.外国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管理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统计研究,2002(2):26—29.

[14]陈建成,庞新生.统计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26—135。

[15]刘孝新,朱慧明,胡先红.事后预测及反常结果判断法在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统计研究,1997(2):69—71.

[16]刘洪,黄燕.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研究——趋势模拟评估法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7(8):17—21.

[17]王华,金勇进.统计数据质量评估——误差效应分析与用户满意度测评[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28—137.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土地所有权 Web Service B/S模式 工作流引擎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021-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土地作为一种资产进入土地市场已成为共识。因此,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加强农村土地管理,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农村土地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成为了当前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主要任务。

由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登记发证工作,笔者结合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实际经验,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Brower/Server)模式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管理系统。

1 业务简介

农村土地所有权,是指劳动群众农村对属于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是土地农村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是指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依法提出申请,其所在的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对其所有的土地的权属来源、界线、面积等依法进行审核确认后,颁发农村土地所有权证。因此,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作业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申请、外业调查、审核确认和颁发证书四个环节。

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诸多周密细致的环节中,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外业调查(权属界线调查核定和宗地调查)和审核确认(国土所收件、国土所初审、国土所复审、地籍科初审、地籍科复审、公告和局终审)二大环节。因此,在进一步加快和推进农村土地发证工作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有效地节省经费、缩短时间、加快进度、同时降低工作负荷、减少手工重复劳动、提高发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对发证涉及的各类资料和成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显然,从技术支持角度出发,结合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工作流管理技术,设计和开发农村土地登记发证系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2 系统设计

农村土地发证系统作为国土部门的一个日常业务系统,应该具有易于使用和维护、稳定性、可扩展性、可交互性和较高安全性的特点。因此,在设计系统总体架构时,应针对这些特点选择适当的技术方式和手段加以实现,最终达到流程、图、文、表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2.1 总体架构设计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如图1)在逻辑上可分为界面层、业务层和数据层三个层。界面层包含不同的Web页面,直接面对用户,响应用户的功能操作和数据交互。业务层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界面层的每个Web页面通过调用业务层的一个或多个模块来完成不同的业务操作处理过程,而业务层模块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最终又通过调用数据层的数据访问模块完成。

从部署角度出发,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二方面的因素。在网络硬件环境方面,比较适合于部署基于B/S模式的Web应用系统。而且与传统的C/S(Client/Server)模式开发的桌面应用系统相比较,基于B/S模式开发的Web应用系统在部署、升级以及维护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Web软件开发与实现方面,微软.NET平台的作为一种编写动态交互式网页的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端技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定制性。所以,农村土地登记发证系统的B/S模式架构采用技术开发,数据访问(读写)操作主要通过.NET平台的实现,登记发证流程管理通过工作流引擎技术来实现,图形管理采用Web服务技术(WebService为解决分布式计算和应用软件集成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程序开发技术)调用天津市某区地理信息中心已的地图Web服务来实现,后台数据库与该局现有业务系统一样也采用Oracle,报表设计和打印输出采用.NET平台自带的水晶报表(Crystal Report)实现。

2.2 功能模块设计

对现有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业务的相关规定以及天津市某区农村土地登记发证业务的现状进行了系统需求调研后,系统设计了权属界线核定、地籍信息管理、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权属界线图管理、宗地图管理、报表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和维护、Web服务、Web服务引用、工作流引擎和数据访问等十四大功能模块(如图1)。

(1)权属界线核定模块。国土所权属界线调查人员登陆系统后,系统根据用户的岗位权限调用该模块,协助完成农村所有权权属界线调查、核定工作,实现对土地权属界线调查核定成果(权属界线核定书、权属界线界址点等)[3]的输入、输出和管理功能。

(2)地籍信息管理模块。国土所地籍调查人员登陆系统后,系统根据用户的岗位权限调用该模块,协助完成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前的宗地地籍调查工作,实现对传统地籍调查内容(权属人、座落、权属来源、面积、宗地内含地块、地类现状、宗地四至、宗地界线、宗地界址点等)的输入、输出和管理功能。

(3)初始登记模块。具有初始登记相应流程岗位(国土所收件、国土所初审、国土所复审、地籍科初审、地籍科复审、公告、局终审、发证、资料存档)权限的用户登陆系统后,系统根据用户的岗位权限调用该模块,通过系统后台的工作流引擎模块的协作,实现对已完成权属界线调查和宗地地籍调查而且权属明确的宗地,进行农村土地所有权首次登记的功能。

(4)变更登记模块。具有变更登记相应流程岗位(国土所收件、国土所初审、国土所复审、地籍科初审、地籍科复审、局终审、发证、资料存档)权限的用户登陆系统后,系统根据用户的岗位权限调用该模块,通过系统后台的工作流引擎模块的协作,对已完成初始登记的宗地在权属人、权属界线、面积等信息变化时,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的功能。

(5)注销登记模块。具有注销登记相应流程岗位(国土所收件、国土所审核、地籍科审核、局终审、注销、资料存档)权限的用户登陆系统后,系统根据用户的岗位权限调用该模块,通过系统后台的工作流引擎模块的协作,对已完成初始登记或变更登记的宗地在所有权发生变化(如:土地被征用)时,实现注销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的功能。

(6)权属界线图管理模块。由系统的权属界线核定模块调用,通过Web服务引用模块调用天津市某区地理信息中心的权属界线Web服务(服务器通过Web接口的特定功能模块,客户端不论使用何种开发语言、设备,都能通过XML/HTTP等Internet标准协议实现对该功能模块的访问),生成权属界线及界址点图形并保存到ArcSDE图形库的。通过该模块还可以实现权属界线及界址点图形信息的查询和浏览。

(7)宗地图管理模块。由系统的地籍信息管理模块调用,通过Web服务引用模块调用天津市某区地理信息中心的宗地图Web服务,生成农村土地的宗地界线和宗地图并保存到ArcSDE图形库。通过该模块还可以进行宗地、宗地界线以及宗地界址点图形信息的查询和浏览。同时,宗地图管理模块还实现了对内含一个或多个地块的“环状”或“岛状”宗地提供了图形生成、浏览和管理的功能。

(8)报表管理模块。由具有报表浏览或输出权限的用户调用,能够按照不同工作阶段的系统业务需求,方便快捷地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证、权属界线核定书、宗地内其他权属土地清单、宗地界址点坐标册、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收发件清单、申请表、审批表、公告、以及相关的成果资料和统计报表的打印输出。

(9)统计查询模块。由具有统计查询或输出权限的用户调用,可以对农村土地登记发证业务相关的业务数据、流程数据和成果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地统计查询和结果输出。

(10)系统管理和维护维护模块。由系统管理员调用,主要实现系统数据词典管理、用户、组织机构及用户权限管理的功能。

(11)Web服务模块。包含Web服务引用模块和Web服务模块。通过Web服务引用模块当前系统可以调用其它业务系统已的Web服务(功能),而通过Web服务模块当前系统可以供其他业务系统调用的Web服务(功能)。开发和使用新的业务系统时,Web服务技术作为一种对外开放的稳定接口,可以在不修改或将修改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实现与其它已有业务系统的无干扰交互。农村土地登记发证系统在Web服务模块中提供了农村土地所有权证查询统计的Web服务。

(12)工作流引擎模块。该模是组成农村土地登记发证系统的后台核心构件,是一个包含了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流业务信息的可运行程序。工作流引擎可以以应用程序的方式或注册为Windows服务的方式独立运行在Web服务器上。系统通过该引擎可以对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涉及的业务信息在不同的流程岗位之间进行调控,按照土地管理的相关规程和实际操作规则,实现业务和流程信息的路由,并可以对流程过程和进度进行控制,实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的业务流程管理,以达到流程业务办公自动化的目标。

(13)数据访问模块。该模块是组成农村土地登记发证系统的底层核心构件,直接通过.NET平台的组件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可以由系统的其他模块调用,实现对数据库的查询、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

2.3 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数据表、数据表字段、数据表关联、序列以及视图。数据表及数据表字段主要用来保存整个发证业务办理过程中的所有业务数据,主要包括业务数据表和流程数据表;数据表关联主要反映业务内部的关联关系;序列主要用来生成具有唯一性的编号,如:宗地编号、土地证编号、宗地权属界线编号、数据表主键等;视图主要用于统计、查询和生成报表。限于篇幅,下面简要介绍系统数据表及数据表关联的设计情况。

系统的业务数据表主要包括:宗地信息表、宗地内含地块表、宗地内含地块的地类表、宗地界线表、权属界线表、权属界线界址点表、审核意见表、土地证表、资料存档表、数据字典表。其中,宗地信息表为业务主表,以宗地编号为主键,其他子表以宗地编号为外键。值得注意的是,宗地界线表是宗地信息表与权属界线表的关联表,它反映了宗地界址点与权属界线界址点的实际对应关系。

系统的流程数据表主要包括:流程实例表、流程岗位表、流程岗位任务表、流程岗位任务结果表。其中,流程实例表是主表,采用GUID作为主键,其他子表以流程实例表的主键作为外键。对于流程实例表,除自身的主键外,还包含宗地编号字段,通过该字段可以实现业务数据在不同流程之间的传递。

此外,系统数据库还包括用于权限管理的用户表、组织机构表和用户权限表。

3 系统实现

根据以上的系统设计方案,以C#和JavaScript为开发语言,采用Visual Studio2003开发工具,成功地实现了天津某区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系统的开发。系统和部署时,推荐服务器端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3,Web服务器采用IIS6.0,后台Oracle数据库采用8.17版本(数据库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部署在其他服务器上),客户端IE浏览器要求采用6.0或以上版本。

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现,遵循Web软件系统的分层原则,按照农村土地发证工作的不同阶段设计功能模块,不同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接口,较好地实现了软件设计中的单一职责原则,有利于分工开发,也便于后期维护和扩展。

系统的权限管理采用不同用户角色赋予不同权限的Form验证和数据库密码验证,保证了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同时,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规则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核,对可能出现的系统异常进行捕获处理和日志记录,保证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排错和容错能力。

目前,系统已成功地应用,由于系统采用了B/S的开发模式,用户无需安装任何软件,只要通过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系统的网址,在系统首页输入用户名及密码,验证登陆后就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农村土地登记发证业务的日常工作。

4 结语

本文根据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有关技术规定和要求,对天津市某区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调研,提出了登记发证系统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设计思路,采用了Web服务和工作流引擎技术,开发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系统并得到应用。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要求快速准确的目标,基本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图、文、表以及审核流程的一体化管理,对提高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管理的水平,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Richard Anderson,Brian 高级编程[M].,杨浩,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活用电;阶梯电价;电力企业;营销管理

前言

电价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其作为电力企业运营的收入,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及电力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电价也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所以百姓对电价处于时刻关注的状态。对于我国居民来讲,其生活电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就需要电力企业通地提高工业和商业电价价格来维持企业的成本。长期以往,则会使工业和商业的用电负担增加,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居民用电量的不同,也会导致居民用电补贴的格局处于一个不合理的状态下,用电越多的居民所受的补贴越多,越少则补贴越少,违背了补贴的原则。所以供电企业为了使供电成本更加合理的体现出来,使不同收入的居民合理的享受电价的补贴,已经将现在电价逐渐向阶梯电价方向发展,这种递增式的电价模式在保证居民基本用电量的需求下,对于超出部分收取较高的电价,不仅对电能浪费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促使电力市场健康的发展。

1 居民阶梯式电价的概念及其定价

阶梯式电价即是供电企业将居民的用电量分为不同的档次,对不同档次的用电量收取不同的电价价格。通常情况下分将居民用电分为三个档次,首先是最基本的生活用电,在这档次上以公益性为主,收取较低的电价,其次是家庭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用电,在这个档次的用电价格设定上要充分的考虑供电企业的成本原则,使其价格与成本要相互符合;最后是对于一些居民的奢侈用电需求,在这档次上供电企业就要以赢利为主,实施较高的电价标准。

2 居民现行电价措施与阶梯电价的差异

2.1 覆盖面的差异

目前我国施行的单一制的居民生活用电费用标准覆盖了所有的城乡居民用户。然而在制定居民阶梯电价时,其电量分档标准,应该按照区域的不同,按照其居民用电户的比率进行制定。

2.2 承担供电成本的差异

目前我国实行的单一体制的电价,由于电价价格较低,所以都处于公益类电价,没有使供电成本体现出来。无论居民用了多少的电量,都会承担同样的成本,没有差异性。而阶梯成本电价的实行,可以使用电成本很好的体现出现,对于用电量多的用户,则需要承担更多的用电费用,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同时也使供电成本按用电量的多少实现负担的公平性。

2.3 调控作用的差异

阶梯电价的实行,不会加重居民基本生活用电的负担,同时还能公平的实现对居民用电的补贴,同时通过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使居民的用电行为得到有效的引导和调控,对实现能源的节约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单一电价则无法使这些作用得以有效的发挥,缺少必要的调控措施,无法实现节能减排的作用。

3 阶梯电价措施对电力企业营销和管理的影响

3.1 对居民用户电表数据统计的影响

目前我国采用的统一的单一的电价制度,在进行电表数据采集时,通常都会按照固定的日期进行采集统一,虽然部分地区已开始采用数据采认和智能控制的方法实现采集,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用户所使用的电表还需要进行人工采集数据。单一电价的数据采集工作,如果不能按照固定的日期进行采集,对居民的电费是不会产生影响,但如果实行阶梯电价,在节假日或是自然原因影响下无法按照固定日期进行采集则会对居民的电费产生影响。

3.2 对计量设备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的少部分电力企业中还有预付费电量在使用中,这种电表是需要用户提前进行电量的预购,因为用电行业没有发生,所以无法设定阶梯电价,所以针对于这部分用户,用电企业还要安排人员对用户每月的实际电量数据进行重新计费,加大了企业的工作量。

3.3 对于营销体系产生的影响

据相关统计和研究表明,使用阶梯电价方式对居民用电采用的阶梯状逐级递增计价方式同单一居民电价计费方式比起来,对于计费计算形式的影响不大,然而居民电价阶梯计费,使得电费发票和电费统计清单格式有所不同,此外对于电力企业的营销报表统计也将有所改变,将为现有的营销管理业务系统带来许多的技术难题。

3.4 对于电力企业经营指标带来的影响

推行居民阶梯电价,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对于超出第二档的电量的用户,电价适当提价该计价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居民部分电能浪费,从而改善居民用电习惯,更能够有效的推动供电企业更好的开展经营管理,增加企业效益。

4 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4.1 注重经营管理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加强对居民生活阶梯电价管理数据的分析,对居民用电量分类分区的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并利用相关统计的数据,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掌握不同季节、地域居民的特点和需求,时刻了解市场动向,以便更好地完成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

4.2 加大宣传力度

居民生活阶梯电价制度的实施会引起部分用户电费的增加,也可能造成其对供电企业的不满。如不能有效的开展宣传和舆论引导,就有可能阻碍供电企业的运营管理。故而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时,应该充分利用媒体、营业厅、客服热线等渠道解答用户的疑惑,通过群众的监督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引导社会舆论。

4.3 保障电表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加强营销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保障电表数据统计的规范准确。在居民生活阶梯电价制定推行后,一旦发生未按时统计电表数据,或者统计错误时,很容易发生电费纠纷。故而要严格加强电表数据统计工作的质量管理,充分的告知居民统计时间和电表数据。

4.4 扩大电力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投入

加强智能电能表以及用电信息自动化采集系统的推广力度。加快远程抄表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智能电能表在电表数据采集和冻结方面的功能,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纠纷。

5 结束语

阶梯电价的实行,对于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不仅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不利的因素,所以电力企业应积极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电力营销管理的措施,从而使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与阶梯电价相互配合,共同发展,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许贵东,杜宾.浅谈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对供电企业经营影响[J].供电企业管理,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