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离家的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不封窗。住在高楼层的人,如果家里养了猫,不封窗是十分危险的一件事,许多人都说把窗封了,那么室内的空气流通就十分的差,而且人也会生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室内可以经常的消毒。
2、喂它们人吃的药。在养猫的时候绝对不能给他们喂人吃的药,因为猫的生理结构和人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猫的免疫系统和人也是有一定差别的,所以说猫是不可以吃人吃的药的,如果猫生病只能带它去宠物医院开正规的药。所以在猫生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旦不留神,还有可能导致猫丧命。
3、不要带自己的猫随便去串门儿,猫和狗不同,猫并不像狗那样喜欢与人亲近,在一定程度下猫的性格都是比较孤僻的。
4、不要让两只陌生的猫随便见面。猫的性格比较孤僻,狗是群居动物,而猫是独居动物,所以说两只陌生的猫,如果贸然见面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两只猫打架。
(来源:文章屋网 )
我家有一只猫,名叫。
的脑袋圆圆的,上面有一对尖尖的耳朵,那绿眼睛总是睁得大大的。它的瞳孔呈一条线,天黑了,又突然变圆了。小猫一身又长又软的毛,像是用金黄色的绸子织成的。它那根毛茸茸的尾巴,总是翘在那里,好像这条尾巴是它最喜欢的东西。
虽然平时走得很慢,可当它看到老鼠时,便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过去,三两下就把老鼠给俘虏了。每捕着一只老鼠,爸爸就会给它“工钱”:一条鱼。我发现吃鱼的方法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是东吃一块,西吃一块,没有规律,而却先吃鱼身,再吃鱼头和鱼尾。别看捕捉老鼠很厉害,可它有个不好的习惯:贪吃。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一大块好吃的咸鱼掉在了地上。我起身刚要捡,抢先一步,来了个先声夺人,把鱼叼走了。我气坏了,拿起棒打,它却逃走了。
小朋友,你们说,可爱不可爱?
李嘉图模型深刻的影响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一、李嘉图模型的实证检验
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实证研究,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来验证李嘉图国际贸易理论。但是,李嘉图模型表明,国家间将会完全专业化分工,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对李嘉图模型的实证研究都是背离完全专业化分工的结论,按照李嘉图模型的原则对结论进行引申,以使李嘉图模型变得可以检验。这种引申有以下几个方面:(1)检验两国某产品的出口额之比与两国劳动生产率之比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检验两个国家某产品出口比例与两国工资之比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际数据基本能验证李嘉图模型的结论,即一个国家某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越高或者工资越低,该国该产业比较优势就越明显,出口就越多。
然而Bhagwati(1964)尖锐批评这种实证研究方法,认为上述研究的结论并不能证明或者否定李嘉图模型,或者说,这些方法并不是对李嘉图模型的检验。Bhagwati利用他的方法来验证李嘉图模型,发现李嘉图模型的结论不符合实际情况。后续的研究,如McGilvray and Simpson(1973)也发现,英国和爱尔兰的贸易数据也与李嘉图模型的结论不符合。
围绕李嘉图模型是否符合实际的争论说明了什么呢?由于李嘉图模型太简单,假设条件太苛刻,李嘉图模型所忽略掉的因素,比如要素禀赋、需求等因素可能在贸易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值得注意是Davis and Weinstein(2001)的实证研究,在考虑了技术差异、要素禀赋差异、要素价格差异、需求等因素后,发现理论与实际数据的拟合度达到90%。所以,仅仅用技术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不充分的,李嘉图模型的预测难免与实际不符。
李嘉图模型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提出比较优势这个概念,甚至也不在于是否拟合实际的贸易数据,更在于李嘉图模型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被广泛用来研究技术、经济增长、经济转型与贸易的关系,用来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问题。下面是最近几十年李嘉图模型在贸易理论中的应用,本文将分别介绍李嘉图模型的假设放松后,李嘉图模型焕发出的新的生命力和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
二、将李嘉图模型扩展到多个国家、多种产品
李嘉图模型假定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这个显然不符合实际的假设遭到很多质疑。在多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条件下,李嘉图的模型是否还成立?比较优势的原理还能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早期很多国际贸易学者为此进行了很多探索。
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李嘉图模型扩展到有限数量多个国家和产品。这些研究维护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地位,证明了多个国家、多种产品条件下,李嘉图模型仍然是有生命力的。但是,更有影响力的扩展是将李嘉图模型扩展至无限多个国家和无限种产品,即用一个连续的变量表示国家或者产品,这个连续的变量分布在区间[0,1]上。下面分别介绍连续变量条件下李嘉图模型及其应用。
(一)多种商品
Dornbusch, Fischer and Samuelson(1977)(简称DFS模型)第一次将李嘉图模型扩展到连续商品。在连续商品的框架下,可以分析很多贸易问题,还可以将模型扩展,分析非贸易商品、运输成本、关税和汇率对贸易的影响。
DFS模型是对李嘉图模型的一次重要扩展,以后的关于李嘉图模型的扩展大都在DFS模型基础之上。结论表明,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工人利益可能会因为跨国公司的扩张而发生冲突,但是世界总福利会因此提升。Krishna, Mukhopadhyay and Yavas(2003)用DFS框架分析转型国家的贸易问题。转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内市场可能存在扭曲。如果要素市场存在扭曲,即劳动力并不是按照边际产出取得报酬,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型国家可能从贸易中受损。
(二)多个国家
类似DFS模型中将产品数量扩展到无穷多的方法,Yanagawa(1996)将国家的数量扩展到无穷多。在这样的框架下,Yanagawa(1996)分析了贸易与增长问题,对工业化与农业生产率的关系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工业化与农业生产率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广为争论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推动工业化,也有的人认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该国的比较优势锁定为农业,从而不利于工业化。Yanagawa(1996)的模型表明,工业化与农业生产率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外部条件(其他国家的政策)。
三、改变李嘉图模型中消费者的行为
DFS模型假定效用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具有位似性(homothetic),这就排除了收入分配效应对商品消费的影响。然而,收入分配效应对消费是有影响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Hunter and Makusen(1988)的实证研究表明,大约有14%的国际贸易是由国家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引起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往存在这种可能,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比较大,导致需求结构不同,从而导致贸易的产生。这就要求放松位似偏好的假定。以下是在不同的偏好假定下李嘉图模型的扩展:
Matsuyama(2000)假定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随着消费品种类的增加而增大。Matsuyama(2000)的效用函数表明,消费者的效用随着消费的产品的种类增加而增大,而不是随着消费的同种产品数量增加而增加。收入越高的消费者,消费的产品种类就越多。在这样的框架下,Matsuyama(2000)分析了南北贸易问题,得到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和技术进步都会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发展中国家政府如果采取收入调解措施使贫富差距缩小,会导致贸易条件改善。
李嘉图利用“比较优势”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这一模型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而且“比较优势”这个概念早已超出经济学的范畴。但是由于李嘉图模型太简单,假设条件太苛刻,李嘉图模型所忽略掉的因素,比如要素禀赋、需求等可能在贸易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同时,李嘉图模型两种国家、两种产品的假定也使李嘉图模型的预测力大打折扣,所以很难利用李嘉图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或者实证研究得到结果与预期不符。
大学毕业后杰瑞特进入他父亲工作的保险公司,不久后在朝鲜战争时期杰瑞特应征入伍接受训练,在杰克逊堡垒(Fort Jackson)的训练结束后,杰瑞特幸运地被派往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反间谍军团,在一次任务中杰瑞特第一次认识了哈佛毕业生,他发现和哈佛毕业生在一起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就是这次入伍成就了今天的银行家杰瑞特,而不是保险销售员杰瑞特。
得益于1957年美国的平权法案,杰瑞特进入哈佛商学院深造学习。毕业后,杰瑞特也为自己未来的方向犹豫不决过,而在哈佛俱乐部与校友的约会令他下定决心要看看自己在纽约能做什么。于是杰瑞特加入了历史悠久的私人银行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在规模庞大的银行里,晋升需要至少两年半的时间,这对喜欢冒险的他来说过于漫长。
1959年,杰瑞特与商学院的同学威廉・唐纳森(William Donaldson)、丹・卢弗金(Dan Lufkin)共同创立了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 Inc. (DLJ),尽管他并不认为他们的商业计划书有多么出色,但是他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找出赚钱的方法。他们认为小型创业企业在未来将会发展很快,同时发现华尔街的报告偏向于数据统计,非常浅显,没有从市场和经济的角度去分析,因此对于符合实际情况、有深度的市场分析报告的需求十分突出。
此外,华尔街和纽约证券交易所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大型市场投资人身上,而忽略了新兴机构投资者市场,而杰瑞特他们发现了这个机会,深入的市场研究报告,就像在哈佛商学院做案例分析那样,这吸引了很多新兴投资机构。随着纽约证券交易市场中的机构投资人每年营业额的飞速增长,DLJ也迅速成长起来。当20世纪60年代陆续有基金开始关注小型成长型企业的时候,DLJ是当时市场上唯一提供新兴成长企业市场报告的投行,这使得DLJ迅速开始盈利。
而后杰瑞特三人在DLJ的几项创新在金融界都是可圈可点的。当时市场内的其他机构都不愿承担风险,因此大多数投行仅仅是帮助客户进行投资,而没有将自己的资金注入到证券的大宗交易之中。而DLJ就是当时除高盛以外为数不多的敢于用自己的资金进行大宗交易的投行。
[关键词]礼貌 语境 框架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03-02
一、礼貌理论研究简介
Leech(1983)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1],下设七条准则: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慷慨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称赞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谦虚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一致准则(尽量减少自己与别人的不同看法)、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他认为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是平行的,可以解释合作原则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在交际中起着更高的约束作用。Brown & Levinson(1987)认为礼貌语言就是一种尽量减少威胁面子行为的手段或策略[2]。一个人会根据社会距离、权势差异以及言语行为威胁面子度等来测定威胁面子行为的严重性,从而采取相应的礼貌策略,以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成功地传递其交际的意图。他们还就面子威胁程度提出了如下公式:W=D(S,H )+P( H,S)+R。其中,W是测量威胁面子行为程度的数值,D(S,H )是测量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距离,P(H,S)是衡量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权力大小,R是衡量施加威胁面子行为FTA的程度。与社会期待准则背离越多就越威胁面子。D,P,R这三种因素通常不是客观的社会价值而是发话人自己的主观判断,它决定着发话人是否使用维护面子的策略。
二、传统礼貌研究之不足
传统礼貌研究认为,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说话人会策略地使用一定的语言手段,以达到意欲的交际目标(Thomas,1995)[3]。礼貌理论的最大吸引力是它将面子威胁即礼貌与人的权力地位和社会距离的基本方面联系在一起。一个人通过礼貌所传递的不仅是对别人面子的关注,也传递了他对人际情景的不同感觉。礼貌原则深化了会话含意的研究,可以合理地解释人们有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和说话人使用礼貌表达的原因。然而,礼貌原则存在着自身难以排解的问题。首先,传统研究对“礼貌”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关注特定语境的制约作用。Fraser & Nolan(1981)认为,句子或语言结构并没有礼貌和不礼貌之分,礼貌其实是一种社会判断和语境判断,即一个人在什么语境下说了什么话[4]。其实,礼貌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说它绝对是因为礼貌现象是每个国家和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而礼貌又是相对的,因为任何礼貌性的言语交际都是发生在特定场合的,受到社会因素和各种语境的约束。在某种语境中看似礼貌的话语,在另一语境中可能显得并不礼貌,有时甚至会给人以过分礼貌之感。不够礼貌固然会使话语不能被接受,但过分礼貌也同样会使话语不能被接受。其次,礼貌理论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的合作与和谐。然而,人们之间并非总是合作的,有时也会产生人际冲突。有的人还可能想在交际中展示自己的能力、魅力、自信、可靠、勇敢等。礼貌研究应当将这些概念都包括进来,进而加以有效拓展。再者,礼貌原则依据的是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虽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但无法对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礼貌现象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进行全面的解释。事实上,不同的文化会生出不同的言语行为,交际者采用的语用策略并不完全相同。
三、礼貌研究的框架观
社会交往经常使交际者陷入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交际者出于某种原因要保持交际双方彼此的面子(包括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另一方面交际者又常需要做出某种威胁这些理由的行为,而面子和礼貌可以化解这种尴尬。面子和礼貌是摆脱满足自我个体需要的混乱状态,实现有序社会交往的前提。有些学者(Eelen,2001;Mills,2003;Watts,2003)[5][6][7]从社会学理论出发对传统礼貌理论中的共享规范和单一文化等提出质疑,建议我们考察不同的文化中礼貌规范的性质问题。他们特别看重听话人的作用,建议将礼貌放到听话人的评价中。礼貌不仅限于单句,还存在于较长的语篇中,礼貌涉及听说双方的多次交际和相互协商。我们只有研究现场交际中的礼貌才真正有意义,从现场交际中可以观察到某特定话语潜在的礼貌行为。与从说话人角度研究礼貌的做法不同,他们强调对话的过程观、动态观。礼貌评价是以特定的交际中的听话人为前提的,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语言使用的语境就无法对语言产生的影响作出预测。礼貌的好与坏取决于现场评价,礼貌可以是积极的,如操纵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情景,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容易引起别人反感的过分礼貌行为。个体的理性经常会受到社会理性的制约。社会理性可以通过说话人的个人意图和听话人对此意图的识别来施加影响。在社会理性的制约下,说话人会从众多可能的表达方式中做出某种具体的选择。交际中的个人意图本质上具有社会建构性。一个人只有假设听话人可以将其行为解释为某特定的行为时才会实施该行为,而听话人能否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解释取决于该特定行为是否是社会规范所允许的。可见,社会理性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而是个体理性必要的前提条件。社会理性将各种选择摆在我们眼前,是个体理性促成了特定的选择。一个人在用某种方式表达某种意义时,他一定认为听话人熟悉该方式,而且听话人可以判断它是什么含义。换言之,说话人只有使用听话人对某特定意义可以识别的方式才能来传达其意欲的意义。否则,无论说话人认为自己的话语有多么礼貌,如果听话人不具有同样的评价,其表达都不能称得上礼貌。当听话人通过他的反馈表明他已识别并认可了说话人的言语行为时,该行为才能进入交际者共同的集体经验,且有可能成为今后交际的模型,礼貌规范就此产生。社会理性就是这样进入到礼貌中的。分析者不应该把自己的解释强加在语言素材上,因为是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规则性的东西,而这些规则性的东西就是礼貌的意义。基于这一点,他们提出了礼貌研究的框架观。“框架”是储存在人的记忆中用来表征特定情景的信息结构,与某些经常重复发生的情景和事件有关,人们可从记忆中随时调出框架中的信息作为背景知识来理解新的情景和话语。“框架”是人们通过社会化过程习得的,可反映该语言和团体的特殊性。框架具有社会文化规定性,不同框架产生的社会文化含义也是不同的。从社会认知上,知识可以分为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社会知识为具有规约性,为社会群体所共享,而个人知识具有特殊性,仅与具体的人有关。个人知识虽不完全相同,但可以与社会知识发生重叠。在一定的社会知识条件下,相同的知觉在不同的知觉者中会产生相同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一致的推理和预期。
礼貌框架观将语境划分为包含某个特定说话人(特定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等)和某特定听话人(特定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等)的语境类型,而不是具体的、特定的语境。当交际在某种情景中发生时,交际双方相互作用、互为影响。我们可以根据听话人的反应将某种语言表达划分为特定的行为类型(言外之力或语境变化潜势)。例如,如果交际者通过说话或动作表示对某表达实施的请求行为加以认可和反应时,该行为就会被认为是礼貌的请求。可见,这里的语境已剥离了具体的细节,那些已得到人们的认可,用来实现特定行为的特定表达与特定的语境类型经常是共现的,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礼貌就存在于这种共现规律中,而不仅仅是通过语言加以兑现。可见,在宏观层面看起来理性的全知行为,其实是局部的或小范围的行为,是对在什么情景下使用什么表达的特定知识结构,即“框架”。传统礼貌研究认为,间接含义与说话人的意图紧密相连,是通过特殊含义来传递的。而礼貌的框架观认为,只有当特定话语的某种用法在其最小的语境中尚未规约化时说话人的意图才发挥作用。这时,我们必须参照话语的临时语境才能获得其特定的含义。总之,框架处于宏观礼貌策略(从特殊性抽象出来的)和临时语境(从中可以抽象出框架)中日常言语行为两者之间的那个层面。礼貌框架观优先解释的是礼貌的社会性,而不是礼貌的语用特征。礼貌的社会解释不能直接简化为语用解释。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1983.
[2]Brown,P.and S.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Thomas,J.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95.
[4]Fraser,B.&Nolan,B.The association of deference with linguistic for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1981,27:93-109.
[5]Eelen,G.A Critique of Politeness Theories.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