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限塑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禁令严厉 效果明显
目前美国部分城市已经出台法令,全面封杀使用塑料袋。根据旧金山市议会2007年3月通过的一项法案,这个市的超市和药店等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利夫拉皮兹是北美首个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城镇。根据规定,所有购物场所不得向顾客提供塑料购物袋,违反规定者将被处以最高989美元的罚款。在德国,多数商店为顾客提供塑料、帆布和棉布三种购物袋,但是均需付费,根据购物袋的大小,价位不等。
爱尔兰从2005年3月开始采取环保措施,对每个塑料购物袋征收相当于13美分的税,所收资金全部纳入环保基金用于环境保护项目。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对遏制白色污染非常有效,塑料袋使用量骤降了90%。同时税收还为当地环保项目筹集了一笔可观的资金。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爱尔兰已进入“后塑料袋时代”,塑料袋基本在超市、公交和各种商场中绝迹。
旧袋换新 外加收费
在韩国,无论你在商场购买多么昂贵的东西,商场都不会赠送购物袋。顾客需要花100韩元购买纸袋或塑料袋。当然商店会原价收回这些袋子,顾客也可以拿旧袋子到商店或超市换新袋子。韩国自1999年实行购物袋收费制后,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了60%。
孟加拉国从2002年开始禁止使用塑料袋。法律规定进口或销售塑料袋的人可被判最高10年徒刑,发放塑料袋者则被处以6个月的监禁,还有商人因此被罚款高达2000美元。
不丹从1999年开始禁止使用塑料袋,此前有关方面花了3年时间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法律的实施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目前,那些给顾客提供塑料袋的商人可能被吊销执照,但这一惩处几乎从未被实施过。
非洲“限塑” 收效不佳
坦桑尼亚的塑料袋禁令禁止的是厚度在30至65微米之间的塑料袋,理由是薄于30微米的塑料袋比较容易降解,而厚于65微米的塑料袋比较容易重复使用。但禁令没有对减少塑料垃圾发挥明显作用,超市里的塑料袋仍然可以随意取用。
其他各国和地区“限塑”概览
英国:首相布朗在2007年11月表示英国将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
法国: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德国:在商场和超市备有塑料袋,但是全部收费而且价格不菲。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在2006年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以挽救受到威胁的生态环境。
印度:马哈拉拖特拉邦从2005年起禁止销售或使用塑料袋。
澳大利亚:颁布禁用塑料袋的法律。
新加坡:从2007年4月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周三,新加坡206家超市开展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的活动。
商家滥收费的“令牌”
专卖店买衣服商家要收一元的塑料袋钱、菜市场买块豆腐商贩要多收一角钱、到餐厅吃饭打包,塑料袋也要一角钱、有些便利店甚至在出售超薄塑料袋……“限塑令”实施一月有余,有消费者反映,一些不在“限塑令”范围内的商家也在收取塑料袋费用,难免有借机捞钱之嫌。
日前,记者在北京一家班尼路专卖店看到,当顾客购完商品去付款时会被告知,如果要购物袋需要另交一元钱。记者发现,这种塑料袋正是班尼路以前免费提供给顾客的,而且收完一元钱后没有给顾客任何票据。“其他商场都免费提供纸袋,你们为什么要对购物袋收费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销售人员说:“我们只有塑料袋,按照国家‘限塑令’必须收费。”
尽管专卖店属于“限塑令”范围内的商家,但由于以前班尼路都是免费提供塑料袋,现在同样的塑料袋却要收费,这种做法还是引起顾客的不满。“超市提供的是比以前好的环保塑料袋,收费我们可以接受;班尼路的购物袋还是以前的却要收费,而且还收一块钱,确实有点接受不了。如果你们真是为了环保,就应该像有些专卖店那样换成纸购物袋。”正在这家店购物的洪小姐生气地说:“这分明是变相收费。”
日前,夏先生选好一款鞋付钱时,对方问要不要塑料袋,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对方说要收0.5元。可那只塑料袋明显是直接从鞋盒里拿出来的,是鞋子的“随身附带物”。
对此,夏先生认为,“限制使用塑料袋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支持。可‘限塑’的目的是为了环保,而不是像现在有些商家做的那样,使用同样的塑料袋以前免费,现在要收费。这样,‘限塑’的目的不仅没达到,反而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手撕袋用量倍增
根据“限塑令“规定,超市里用于盛装生鲜等食品的塑料预包装袋不列入有偿使用范围。对此,少数市民将免费手撕袋当成了塑料袋的“替代品”。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对外公布一项检测结果显示:抽取的北京十大超市购物袋样品,合格率达到100%;而免费手撕袋样品九成以上存在污染物超标,无“食品袋”应有企业信息、QS认证相关标识等质量问题。记者在随机走访易初莲花等几家超市后发现,就是这种质量令人堪忧的手撕袋使用量却比一个月前上升了至少3成。
据记者采访了解,一些商家和厂家为迎合需要, 钻政策空子,悄然加大了对手撕袋的采购和生产。原本在熟食和生鲜区才使用的食品手撕袋,在一些超市开始大量出现在各大收银台,最大的手撕袋甚至比背心塑料袋还要大,对于非食品,收银员也用这种手撕袋包装。一些塑料袋生产企业也开始纷纷“转型”,放弃有偿使用的新型塑料袋生产,重新投入设备生产手撕袋。
在近日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对外公布的一项检测结果中显示:北京十大超市购物袋合格率达到100%。易初莲花世纪城店的手撕袋醋酸蒸发残渣超标,浓度达到85毫克/升(国家规定要求为≤30毫克/升)。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介绍,从10家超市抽取的所有手撕袋样品都无任何文字标识,使用混乱,很多大型超市熟食、凉皮等销售人员将手撕袋直接盛装食品。而按照国家规定,像这些不需要经过二次清洗直接入口的食品,其包装袋应该使用专门的“食品袋”,这些“食品袋”应有企业信息、QS认证等相关标识。
“部分消费者滥用手撕袋与国家倡导的环保理念相左,会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和污染。”董金狮介绍,导致超市手撕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加入了工业级的碳酸钙,用这种塑料袋装酸辣粉等食品时,碳酸钙能溶解并通过食品进入人体,对身体的危害可见一斑。
日前,记者在北京的物美、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多家大型超市走访时发现,这些超市都有免费手撕袋提供,很多消费者也总是顺手撕下好几个手撕袋当做购物袋使用。在易初莲花超市内,记者看到一些购买散装食品的顾客撕一两个大保鲜袋,结完账后就用这些袋子装东西,替代了需要付费购买的手提塑料袋。一位30多岁的女士还表示:“我忘带袋子,买的东西太多,就多撕了几个比较大的保鲜袋打包用,装完东西后还可以当垃圾袋用。”
“碰到这些消费者,我们也不好阻挡。一卷袋子刚换上就用完了!”超市服务人员说,“自从超市不再无偿提供手提塑料袋后,手撕保鲜袋用量比平时多了三成。”限塑后他们超市的塑料袋使用量降低了八成左右,这帮助超市节省了一笔成本,但是手撕袋的用量近期却多了起来,比原来增加三四成。“常常是一卷手撕袋放上去不到5分钟就用完了,有的顾客成把成把地撕,还有人把撕下来的袋子缠在手腕上。”超市一位负责人说。记者注意到,为了应付这一局面,有的超市将手撕袋供应点压缩到只有两三个,并派专人看守;有的超市很少提供大号手撕袋,而是改为了中号和小号的。
原标准的“漏洞”
根据商务部原先公布的《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国内所有的商场、超市及集贸市场将停止对消费者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但商品销售场所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盛装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除外。
显然,这里存在着极大漏洞。只要常去超市购物的人都知道,超市里用于包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袋(也叫手撕袋、连卷袋、平口袋)规格、大小各不同,在功能上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背心式”塑料袋使用。
而且质量堪忧的手撕袋存在对身体的危害,如果没有其他配套性的硬性措施和规定出台,“限塑令”原来的意义足以被这种免费的手撕袋架空。
日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商总局公布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的补充意见》。《补充意见》要求,今后盛装水果、蔬菜、生肉、熟食等食品的手撕袋,除了不得具备提携功能外,都必须按照食品塑料袋的要求提供给消费者,即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塑料袋上除了企业信息等外,还必须注明“食品用”、“QS”等标识。
此外,有消息显示,国内首部针对超市手撕袋的生产标准有望年内出台。QS认证将被作为手撕袋的强制标准加以执行。(来源:《中国商报》2008年7月8日和7月11日报道)
短评:“限白”与“白限”之间需要经济杠杆
严朝霞
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商总局对《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又公布了相关补充意见,明确将餐饮场所、书店、服装店、建材店等零售服务场所纳入“限塑令”适用范围。
各方均认为,限塑令本身就存在着是否将环保责任转嫁消费者的争议,该补充意见依然没有对这一软肋做出合理规定。
塑料袋有偿使用,能减少一部分可用可不用的塑料袋的使用,但让人产生疑惑的是:“限塑令”既然是限,不是禁,为何非得消费者付账?一个塑料袋的流通过程涉及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这几者都是塑料袋的受益者,理应共同承担这个环保责任。上海2000年颁布实施的《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一次性塑料饭盒生产厂家必须按每个饭盒3分钱的标准缴纳污染管理费,其中,1分钱专门用来支付回收者的劳务费,其余用作运输、管理和处置的补贴。这启示我们可以在塑料袋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也适当收取相应的费用,在鼓励回收和回收处理上下点工夫。
关键词:白色污染 限塑令 实施情况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51-02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13亿人口的太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令人关注的2007年12月31日、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国务院办公斤“限塑令”,从实施至今已有两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贡献。“限塑令”的主要精神是:“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将被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起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两年时间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节约了部分购物塑料袋,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我国治理塑料袋污染问题仍然远未迭到预期,以下情况应谊引起足够的重视:
1.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天买菜要用掉约10亿十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约在20亿个以上。
2.目前集贸菜市场免费赠送的塑料袋主要都是不可降解的,使用后如果用作垃圾袋,将严重危害环境。塑料袋埋在地下要过大约200年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方式,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
3.受消费者欢迎的、能够代替塑料袋的环保购物袋还未大量面世,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要。
塑料袭污染问题有目共睹,十分严重。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塑料袋的通知中指出。质检总局要加快修订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制订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研究推广塑料购物袋快速简易检测方法,督促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保证塑料购物袋的质量。而市场上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依然大量充斥着,且占领着不小的市场份额。根据日、韩、法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蚬及中国国情,我国实施塑料袋收费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望大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回收率也将大幅上升。
根据调查。单单就北方桌市区塑料袋使用情况而言,限塑令预期的效果尚未达到。市区内除大型超市和商场外。一些农贸市场、小型商店、沿街的小店、摊贩商家等以及生产企业、消费者在塑料袋的使用情况上普遍存在一些不理想的现象。主要是:
1.有规模的大型超市或商城对“限塑令”的实施认识到位。一方面,商家对塑料袋的发放使用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有偿向消费者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可降解塑料袋,节约了原来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开支,也取得了一定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商家还设立柜台出售环保购物布袋、纸袋以及购物篮子。这一系列的举措充分表明这些卖场对限塑令贯彻得比较到住,也逐步给消费者带来了潜秽默化的环保意识,大幅减少了塑料袋的浪费使用。
2.在城乡结合部以及大多数的农贸市场、菜市场、水果市场等商家为了方便客户的购买,吸引客户。大部分仍在使用那些不能降解的廉价塑料袋,而且是免费提供给他们。
3.那些沿街的小吃店、小饭店、杂货店等规模很小的店面,以厦小摊贩,尤其是出售鸡、鱼、海鲜等小店几乎都免费向购物的顾客提供那些不能降解的塑料袋。
4.绝大多数的消费者由于购物习惯的原因,去购物都不会自备购物容器,在市场里,很少看到有人专门带了菜篮子、布袋之类的购物容器。在大型商场、小型商店中也是这样。在大型商场中消费者全选择环保的可降解的塑
料袋,而在小规模的店或摊贩处购物时他们也不拒绝那些不可降解塑料袋。
5.生产销售不合格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厂家仍然存在还有恢复之势,而且生产可降解塑料袋的正规厂家并不多。向社会投放的可降解塑料袋的数量也未达到高的程度。
二、成因
上述问题无疑将阻碍“限塑令”的推广实施。这些不理想的现象存在有其原因可循。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如下:
1.有规模的大型超市或商城在塑料袋的发放使用上,既贯彻了“限塑令”,又节约了成本。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商场里属于大型的企业,客流量较多,经济条件也比较好,有公信力,这些大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势必要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也接受着有关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所以对国家法令的贯彻比较及时也比较到位。
2.大多数的农贸市场、菜市场、水果市场、沿街小店等商家,不如那些大型的超市,不隶属于大型企业,且以私人个体经营为主,这样一来,一般不愿采取有偿提供可降解塑料袋,以免顾客不习惯而影响自己的生意。在他们看来,有偿提供塑料袋即使会提高收入,也不能因此而失去客户。加之他们责任心、环保意识、法律观念不够强,他们认为没必要主动去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所以他们极少有提供可降解塑料袋的。
3.鲍大多教的消费者不习惯购物自备购物容器,当然也不拒鲍那些免费赠送的不可降解塑料袋。
4.生产销售不合格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厂家仍然存在。主要是因为与“限塑令”相应的政策法规方案没有出台。
5.相关部门对“限塑令”及其相关法令的宣传和监管没有到位或力度不够,一直在社会上没有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
三、对策
针对“限塑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大方针是:严格遵照党和国家的指示,政府妥善引导管制,多方协同监督,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污染问题。具体的措施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避步扩大“限塑令”的范围。“限塑令”一般只针对大型超市,对菜市场和小集贸市场约束力小。一般在城市执行的好,在农村执行得差。因此,“限塑令”的覆盖范围要逐步扩大,力争达到全覆盖,效果就会更好一些,让全民都重视环保,就会逐步达到预期的效果。
2.“限塑令”是在“堵”上做文章,要想做成还必须在“疏”上下功夫。(1)要尽快研究生产出方便、环保、廉价的替代品,并被消费者认可。(2)可以鼓励商家将商品包装用纸箱或盒子等免费提供给消费者,供他们装运所购物品。消费者使用后,可将用过的纸箱或盒子放到指定的地点回收,这样做既满足了消费者免费装运物品的需要,又实现了环保物品的有效循环利用。(3)完善和健全塑料制品的回收再利用的体制。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包装材料对能源的消耗,还可以减轻生产包装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可以尝试押金使用超市的购物筐,不用的时候退回购物筐,并退回押金,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3.加大环保宣传工作力度,逐步改变人们出门购物的习惯。购物自带购物袋的习惯养成了,塑料袋的使用量就会大幅减少。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和商家使用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比如由政府定期定点向消费者发放环保购物袋,等等。
4.大幅提高塑料袋的价格,用价格杠杆引导消费。可以考虑立法规定所有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店都要缴蚋塑料回收费。以及考虑向使用者开征“塑料袋使用税(费)”,同时也向生产厂家开征“塑料袋污染治理税(费)”,这样既可以调节堂料袋的生产、销售、使用量,又可以缓解由政府承担的污染治理费用负担。
5.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规范生产厂家和使用者的行为,遏制滥产滥用和乱扔乱堆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制售劣质塑料袋的地下黑工厂黑市场。不合格的塑料袋严禁进八市场。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商家必须符合一定的关于塑料袋发放使用的标准,否则给予重罚。从而进一步促使生产企业、商家主动执行“限塑令”。
这次社会实践,我是参加的班上组织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主题是限塑令实施两周年的成效调查。在雅安,我们虽然只实践了短短的几天时间,但这其中的辛苦与不易让大家都成熟了不少。17号的晚上大家刚考完试,就已经积极投身到实践活动的准备当中了,大家讨论、分配任务、研究细节忙的不亦乐乎。第二天,也就是18号,一大早大家就集合在了11教的门口,照相、分派任务细节然后我们一群人就分成两队,扛着队旗向着我们的目的地进发了。我们想的是:在学校周边,以学生居多,大家都对环保很赞成,在了解限塑令和执行上大都恨自觉,这就没有调查的意义,因为调查人的身份太集中了。所以我们要在稍远离学校的街道上调查行人,一路调查,一直到走到车站为止。因为我们觉得车站是一个人流量很大的地方,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都要坐车,这样调查范围就会变大,使调查数据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可靠性。
本以为是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却万分辛苦。我们沿路走去,遇到人我们就向他们说限塑令,并请他们配合填一份调查问卷。但是问题就出来了,一些人压根就不愿意停下来听我们讲,愿意停下来的,一听到我们需要他们帮忙填一张调查表,立刻走人。于是我们大家商讨了一下,发现一个是太阳慢慢的已经变得大了,街上愿意停下来听我们说的人越来越少了;二个是既然我们不能让别人停下来,何不去问那些本来就停下来的人呢?于是我们决定再兵分两路:一路沿着河边做调查,主要针对那些在河边坐着休闲的人,本来我们想的是他们本来就坐着,没什么事干,帮我们填一份调查应该是一件大家都没问题的事情,但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想得太过美好了。
他们一些人直接就说不想填,一些人干脆就说不识字,还有些人就说从没用过塑料袋。一部分人但是很积极地来问我们在宣传什么,我们便给他们说,他们也到很认真地不懂就问,我们便耐心地给他们解释限塑令是什么,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一些人在我们解释了大半天后说一句不懂就走人了,而且像这样填,也非常耽误时间。而车站的人,老实说他们的车次要来了,没空帮我们填,但其实是他们不想,因为他们在哪儿坐了很久很久正因为这么辛苦,我们很感谢那些帮我们填了调查的人们,感谢他们肯停下他们匆匆的脚步,感谢他们在大热天听我们喋喋不休地说我们的调查问卷,感谢他们肯花时间来帮我们填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