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京剧脸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范文第1篇

京剧脸谱红脸代表着正义、耿直、忠诚与血气方刚,如关羽就是红脸,推而广之,许多忠勇良将,有道正神也就都勾上了红脸,如春秋时的颖考叔、太乙真人等。

京剧脸谱是指京剧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在京剧中,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称之为“脸谱”。

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们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已经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图案的程式化,与角色性格的密切关系。

(来源:文章屋网 )

京剧脸谱范文第2篇

1.在独特的设计之风下,彰显民族特色,弘扬民族优良传统

京剧脸谱是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的结晶,它以经典之姿屹立于民族文化之林,凝聚了浓烈的民族归属感。将它运用于广告设计中,一股全新的艺术之风渐渐刮起,风中飘逸着亲切的民族气息,留下了一阵阵向传统致敬的流风余韵,演绎着一段段民族情怀,感染着驻足者的心扉,如此一来,传统文化便在无声无息中深入人心。

2.装点消费者的审美心境

审美本就是人们放松自我,享受生活的活动,所以舒适化、轻松化的审美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的审美意念日渐丰盈,京剧脸谱的古典诗意融合现代广告的时尚潮流,形成了一种轻松、舒适的视觉享受,迎合了消费者的审美欲望,装点了他们审美匮乏的心。

3.扩大京剧艺术的知名度

商品的消费对象是面向全世界的,因此广告的创作也应面向全世界。融合京剧脸谱的广告走向世界,意味着京剧艺术在世界上有了一个广阔的传播平台。渐渐地,京剧脸谱也会广为人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由此来看,将京剧脸谱融入广告设计中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发挥了宣传的作用,又推广了民族文化。

二、京剧脸谱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举例

“宝马之悦”这则广告,由一开始的“纯粹驾驶乐趣”向“BMW之悦”转变,加入了散发着中国味道的元素,以饱含亲和力的办法,向消费者解析了宝马品牌的完整概念。车的前方模仿了京剧脸谱,从高贵的蓝白配色向满面油光的转变,遮盖了金属光泽映射出的高冷气质,凝聚了浓重的亲切感,使本来冰冷的难以靠近的感觉顿然消失,浮生的是深沉内敛淡定从容的意味,并吸取了中国人内敛从容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该广告创意的挖掘,展示了宝马公司品牌全方位的升级,它运用震撼所有人的创意元素,展现了宝马品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信心,从内心共鸣的角度与消费者达成了一致,利用浓厚的人文气息使宝马汽车顺利驰骋在中国市场,这是宝马广告设计的高明所在。某则廉政管理局的公益广告设计充分融合了京剧脸谱的色彩寓意。头戴乌纱帽的的脸谱出现在画面中央,作为官员的象征,图中蓝天白云之下映照出红色的脸谱面容,电闪雷鸣乌云笼罩下映射出的则是白色脸色,整幅画体现了官员在廉洁与腐败的临界点上做出的激烈的思想斗争,喻示着廉洁必将活在光明正大之下,阴险腐败只能承受雷电的抨击与乌云的笼罩。简洁明晰的创意表达,形象具体地警示了官员言行、品行的重要性。广告中对京剧脸谱的色彩特征巧妙运用,使看似单调的设计蕴含着高远的意义,将京剧脸谱传神表意的特征存进画面之内,不费周章便把广告的设计理念挥洒得淋漓尽致。

三、京剧脸谱在广告设计中的不足与建议

京剧脸谱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京剧脸谱;视觉符号;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305-01

在清王朝从极盛转向衰败的时期,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天下通横、四方杂处的地方,京剧艺术形成之后,受当时经济、文化、戏剧艺术的影响,京剧脸谱形成了。

一、京剧脸谱的介绍

(一)京剧脸谱的定义

在戏曲中净、丑和少数生、旦行当的演员在人物扮演中,会根据各自相应规定的谱式,在脸部勾画各种色彩的图形,这就是戏曲中的脸谱。那么京剧脸谱就是在京剧中净、丑和少数生、旦行当的演员们的化妆样式。

(二)京剧脸谱的发展

京剧的发展在每段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征。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京剧脸谱的谱式格局初步形成,逐步有了装饰纹样;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比较系统的京剧脸谱的谱式基本定型,特别是线条对图形和色彩的分割上,技术已经完全成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后期,京剧名家辈出,这时京剧脸谱在色彩、图形、线条的表现上出现了各有特色的多样化,谱式上也有所创新。

二、京剧脸谱的视觉符号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内容决定形式、本质决定外表”的固化思维,所以自古就有了一种好人仪表堂堂,坏人一脸贼像的人格判断标准理论。京剧脸谱的基本颜色为白、红、蓝、黑、紫、黄、绿、粉和金银色,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忠诚勇敢;黑色代表正义;白色代表残暴、忘恩负义等。

关于京剧脸谱中视觉符号的运用表现很多见,如:包公是一代清官,他刚正不阿、公正廉明,是一位天生脸白的书生,但是白色在京剧脸谱里的视觉符号的象征意义是奸诈、虚伪,所以如果将包公的角色化妆成现实中的那样,就违背了京剧脸谱视觉符号中的象征意义。根据京剧脸谱中的对正义廉洁的视觉符号定位,包公的角色就被赋予了黑色的脸谱,来表现他的人物性格,还在他的额头上添了一个白色月牙,意在包公白天主持人间的公道,夜晚判断阴间的是非,将他铁面无私的外表和正义的内在达成一致。再比如三国中的关云长在民间被传说是曾在枣林中躲避官兵搜捕,由于他长期目睹红枣、食用红枣、饮用红枣水,所以关云长的脸就变成了枣红色。于是舞台上的关云长就被赋予了通红的脸色,但是这不仅是用来表现关云长的外表的,红色还表现了他忠诚、勇敢的性格和庄重、威严的气质,另外京剧中的关于长在五官上也有特别的指定,一对丹凤眼和卧蚕眉,也是庄重威严的象征。

总之京剧脸谱视觉符号的表现,可以使观众对戏剧中人物的性格、背景、剧中角色地位都一目了然。

三、京剧脸谱的视觉符号对当今艺术发展的利弊

客观的说,京剧脸谱这种直观的通过视觉符号来定义剧中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利于对剧情的介绍,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剧情和剧中人物,对于京剧的欣赏来说,是有明显的好处的。同样在当今的电影艺术中,这种“脸谱化”的现象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加强电影的表现力的,但是整体来看,京剧中的“脸谱化”给当下艺术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京剧脸谱视觉符号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夸张、不够真实,这种直观的符号表现法使艺术缺少了美感,降低了观众的欣赏兴趣。比如在早期的电影中,伟人的形象都是高大明朗的,动作设置也是一致的豪迈潇洒,剧情也跟着走向一致化,这种情况重复出现,使观众对影片的欣赏兴趣大大降低,使影片丧失吸引力。

另外在一段故事演绎中,某一个角色以一种固定的模式重复出现,他的形象就会在观众心中扎根,就是所谓的先入为主。

京剧脸谱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京剧脸谱;色彩;图案

京剧时下已经成为了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形式,艺术,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史中的一朵奇葩。当下对于京剧的表演也是与日增多,使之能够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走进更多的外国人们的视野内。也能够让更多的外国人们认识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广泛的来说京剧已经做到了这点,甚至是已经是超额完成这些任务,让这门艺术开始了在国外生根发芽。从1984年2月上映的电影《美国往事》中的一段便是在中国剧院展开的1。但在京剧背后所暗藏的美学并没有被人们所充分的认识尤其是最为点睛的地方脸谱的认识。进一步的说我们可以把京剧脸谱划分出两种单纯的美的元素,一种是色彩,另一种则是承载色彩的图案。

(一)京剧脸谱的色彩

1.京剧脸谱关于色彩的认识

在日本学者波多野乾一所著《京剧二百年之历史》指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以乾隆二十五年入于北京,余窃以此为‘皮黄纪元’之年”2(在这里的乾隆的二十五年应是乾隆的五十五年)。更加广泛的认为是将徽班进京视为京剧的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角色的出演可分为生、旦、净、丑等。生和旦的化妆被称为“俊扮”(除了红生某些勾脸的武生之外),净和丑的化妆被称为“花脸”。对于脸谱的研究我们将集中在净和丑角儿上,也就是关于“花脸”的研究。京剧脸谱色彩主要有六种,红、蓝、黄、黑、紫、绿。在大多数的脸谱中用色也不过四五种。如果从中剥离掉承载色彩的图案,那么所剩下的这几种色彩将会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美学价值。

2.西方关于色彩的认识

翻开世界近代的绘画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野兽派时期的绘画如:亨利·马蒂斯的《红色和谐》从中可以看见主要是,红、绿、黄、蓝四种色彩间的变化。在他的另一副画《登天》中仅有,黑、蓝、黄、红四种色彩间的变化。

在荷兰风格派中的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中的色彩表现也只有,红、黄、蓝外、黑线和白五种色彩关系,在他的另一副作品《百老汇爵士乐》中也只有,黄、红、蓝、灰白和白底五种色彩关系。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发现在东西方的艺术成就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尤其是在近现代史的艺术造诣方面。当然这也离不开近现代几次大的碰撞的文化交流,以及世界的信息化及全球化。但是人们对于美的需求的本质是不变的。从西方现代美术史的开端我们可以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中发现在他的第一章的第一节是印象主义,第二章的第一节是野兽派3。这也是西方绘画大面积的脱离宗教开始使用纯色及讲究简单的装饰性。

3.京剧脸谱色彩和西方色彩的对比

西方的印象主义在19世纪的60—70年代在法国开始的。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就京剧而言我国的装饰性的艺术和单纯的几种色彩的搭配使用比西方的早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例如:我们仔细的分析京剧《盗御马》中蓝脸窦尔墩的脸谱是会惊人的发现他的脸谱色彩的种类构成和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中的色彩种类构成是一致的,分别都只使用了红、黄、蓝、黑和白五种色彩关系的变化。

但从这两幅相同的色彩的种类的构成来说它们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是完全不相同的,它们在艺术史上的作用和认知度也截然不同的。

其实在中国的京剧脸谱艺术中基本都是这样的几种纯粹的单色搭配,却塑造了成百上千种的人物变化,当然这也离不开京剧脸谱中的色彩载体——图案。

(二)京剧脸谱的图案

虽然京剧这门艺术大概形成与200多年前。但就脸谱这门艺术,中国戏曲理论家翁偶虹曾撰文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孽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关于舞台脸谱的起源,我国南北朝北齐,兴盛于唐代的歌舞戏,也叫大面或代面,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说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4。在我国近代的关于脸谱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是来自于对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的发掘中。

1.传统图案和京剧脸谱图案的对比

在清朝所形成的京剧脸谱艺术是脸谱艺术的集大成者,沉淀了关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如果将京剧脸谱进行简化最终只会剩下黑与白的图案关系变化。这些的图案都是经历了几千年的里的淘涤,是能够充分的代表中华民族的符号。在其中关于弧线图案的运用量是最多的,这与人的面部结构有关,也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信仰有关。这是是一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图案如:云纹的出现你可以在《青龙关》陈奇的脸谱上看见、也可以在《界牌关》苏宝童的脸谱上寻见、更可以在《百子图》雷震子的脸谱上觅见……

2.电影图案和京剧脸谱图案的对比

在1989年上映的《蝙蝠侠》的剧照中蝙蝠侠的标志图案5,可以在《南阳关》宇文成都的脸谱上看见、也可以在《竹林计》余洪的脸上寻见、更可以在《过五关》孔秀的脸上觅见……

在图案的使用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的挖掘民族元素,当然在这些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了,但是这些方面的成绩更多的是从宗教方面取得的,对于京剧脸谱的研究很是缺乏。如果我们能够从京剧脸谱方面对图案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将会更加的丰富我国的民族元素宝库,让我们富有民族性的设计在世界的舞台上焕发出更加靓丽的光芒。

结论

我们拥有如此丰富绚烂的文化和富丽多彩的传统文化,但面临设计时却是一筹莫展,缺乏民族气息,并导致了我们的设计趋于平庸。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和自己所拥有的,仔细的分析研究必将给我们的设计带来新的思路。我们所拥有的京剧脸谱艺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它,将京剧的脸谱分为色彩和图案两部分来研究,我们惊奇的发现它们与当代艺术有那么多的交合点。当然对于我们民族本身的艺术研究,才是我们当下设计走出新路子来的最根本的方法,才能够在世界的设计史中去竖起中国特色这面具有我们民族气息的旗帜来。(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国往事》,英文名《OnceUponaTimeinAmerica》1984年2月上映,发行公司:SNC[法国],华纳家庭视频公司[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美国]等。

[2]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历史》,鹿原学人译,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版。

[3]甑巍:《西方现代美术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0年10月1日)。

[4]段安节:《乐府杂录》,鼓架部戏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斗战,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

京剧脸谱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京剧 脸谱 平面设计

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经过历代的发展与完善,京剧脸谱以其夸张的造型、浓艳的色彩、丰富的构图、鲜明的视觉特征深受海内外观众喜爱,已经成为京剧艺术的视觉符号,甚至已经脱离京剧舞台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装饰艺术,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领域。要将京剧脸谱元素成功应用于平面设计领域,不但要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还要思考京剧脸谱的审美特征、形式规律及应用方式等。

一、京剧脸谱的发展源头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它是戏曲艺术内在审美特质的结晶,也是对戏曲角色道德评判的体现,其造型的抽象性、线条的写意性、色彩的审美性,展现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戏曲特有的化妆艺术,脸谱是演员完成角色艺术造型的必要手段。京剧中描绘脸谱的最原始目的或许仅仅是为了丰富舞台效果,但是随着人物面部妆容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化妆模式,也成为了观众用以辨别忠、奸、善、恶的视觉符号。

京剧脸谱来源于面具,面具起源于原始巫术、丧葬和灵魂崇拜。早在新石器时代,面具便已经产生,并应用于原始乐舞中用以祭祀酬神,当时的面具狰狞恐怖。到了汉、唐时代,由于祭祀活动的迅速壮大,面具也得以发展,数量开始变多。至隋朝,祭祀活动加入了较多的娱乐性,当时流行表现战争场景的假面舞蹈《兰陵王入阵曲》,假面不再局限于装神弄鬼,开始刻画世俗人物。

宋代是祭祀舞蹈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面具造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宋杂剧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面具形象从鬼神向世俗人物转变。同时,由于宋朝崇尚道教,儒、佛、道与民俗相重叠,各路神仙都被请入了面具脸谱,“老少妍陋,无一相似”。宋朝戏曲受民俗文化影响加强,内容由鬼神崇拜渐渐转为具有欣赏价值的文娱内容,面具在迎神赛会等活动中也被广泛应用,戏曲脸谱于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

脸谱有各种谱式名目,都是对构图相近的脸谱的概括性称谓。这些基本谱式,是历代艺术家经过长期的创作过程及舞台实践表演而积累下来的。梅氏缀玉轩世藏的明代脸谱大都构图简单,脸谱的若干变化集中于眉、眼。脸谱谱式多样化是在清初以后,此时的京剧脸谱开始有“整脸”、“水白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元宝脸”、“碎花脸”和“歪脸”等,还出现了“佛脸”、“小妖脸”及“象形脸”等。京剧脸谱的谱式虽然只有十几种,但由于色彩、线条的种种变化,使得脸谱变化无穷,脸谱数量多达上千个。

脸谱的本质不过是戏曲或其他表演形式中的组成部分,虽然具有相对独立的表达意义,但是其根本属性和功能只有在化妆者的表演过程中才能被充分发挥。

二、京剧脸谱中的谱式分析

脸谱经过历代人文的传承发展,已经被赋予了约定成俗的文化内涵。因此,脸谱的绘画及应用都要讲究章法,将形、色、线按照一定规律有机地组织成装饰性图案,达到“美化效果”。

1.京剧脸谱中的图案

京剧脸谱谱式是由一个个符号组成的,主要化妆部分为眉、眼、口、鼻,并且具有许多固定的画法与含义。例如螳螂眉表示人物好斗,三角眼表示人物阴险有城府,老眼窝表示人物年事已高等等。除此之外,脑门、印堂及两腮等处通常为表现人物个性也会描绘相应图案。郝寿臣先生在《郝寿臣脸谱集》一书中说“许多脸谱把人物的性格或特征用印堂纹或脑门纹表现出来。”脸谱中除去五官,最易于勾勒表现的部位即使额头与面颊,而额头位置醒目,因此在额头勾勒的图案往往最能说明问题。

通常在额头上勾勒的图案有四种。第一种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装饰图案或有典型特征的武器。例如《盗御马》中的窦尔敦,其眉间加入其使用的武器一一护手双钩的抽象图案。第二种是将人物的姓名、绰号等通过具象的符号化图案表现于额头,如《徐策跑城》一剧中的薛葵,额头上画出葵花图案。第三种是表示身份个性,例如僧人脸谱中常在额头画一红色圆形“舍利珠”作为皈依佛门的符号。第四种是表示相貌特征。例如包拯额头种有一弯月牙做装饰。又如《沙陀国》剧中,李克用脸谱的额间有三条短线,表示飞雕抓伤的疤痕。

2.京剧脸谱中的色彩

心理学领域已经有过多次色彩研究的实验证明:色彩与情感有着内在联系。如红色引起的危险、热烈、血腥、刺激等情感;蓝色则让人冷静,感觉寒冷、平静。脸谱形成早期,除神怪脸涂画的较为复杂外,普通人物的脸谱一般化妆方式都比较简单,通常情况下,脸谱仅用黑红白三种对比十分强烈的颜色,后来逐渐发展为红、绿、蓝、黄等多种色彩的化妆方式。经过戏曲艺人们的世代传承和舞台实践,并结合生活中人们对于各种色彩的不同感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各种色彩的文化界定,形成了京剧舞台上约定俗成的一套脸谱用色设计规律,不同色彩被赋予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具体意义,表现人物“内外一致”,成为不同人物角色身份、性格特征、气质外貌的概括和直观表达。随着时间积累,色彩的“忠、奸、善、恶”开始被固定下来,通过色彩视觉心理实现情感传达。

关于京剧脸谱的色彩应用,有一首十分著名的歌曲道:“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的确,在京剧脸谱中有善恶分明的用色。在京剧脸谱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的色彩依然保持着艺术的质朴,反映了创作者对于色彩的理解。

总结京剧脸谱色彩应用共有四大特点:突出的象征性、极强的夸张性、完美的适应性及高纯度对比性。

京剧脸谱色彩的象征性表现在通过脸谱色彩就能寓褒贬,明身份。“红忠白奸,蓝威猛,绿多怪,金粉表神仙”就是脸谱象征性的最好诠释。

京剧脸谱用色的夸张性表现在大胆地将历史文献记载或民间传说中的角色进行了夸张的艺术加工,使用强烈醒目的表现手法,将人物的外貌特征强化突出。比如关羽在小说《水浒传》中曾有“面如重枣”的外貌描写,于是京剧脸谱中将关羽脸谱涂为大红的底色,但是生活中是不可能真有那般鲜红的脸色。之所以要对人物角色进行这种大胆的夸张,主要是为了强化人物性格特征并适应远距离观看的观众,达到醒目、传神的视觉效果。

京剧脸谱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主要表现为血缘适应性、称谓适应性及原型适应性。京剧舞台上表现父子的脸谱通常用同一色系,例如《水浒》中的高俅、高登父子,高俅水白脸表示文人奸诈阴险,而儿子高登则用油白脸勾画表示武夫凶狠,二人既又区分又有血缘上脸谱的统一性。除此之外,京剧脸谱在用色上还注重与人物角色的姓名、绰号等相适应,例如《挑花车》中的黑风利就被涂成了黑脸。此外,京剧舞台上的神仙妖怪脸谱往往取自神怪固有的原型,被称为“象形脸谱”,如孙悟空被描绘成猴子的妖怪脸,又有《五花洞》中懒蛤蟆被化成青绿、油白的颜色。

京剧脸谱色彩具有对比性,擅于用明度与纯度极高的色彩进行搭配,达到醒目的视觉效果。黑、白、红三色对比是京剧脸谱中常用的色彩搭配,不仅是因为人的眼窝鼻窝部分多用黑色勾勒,而且黑、白、红分别代表了京剧中最多见的忠、奸、善、恶人物。

三、京剧脸谱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京剧脸谱的艺术元素是极为丰富的,同一元素可以引发无数个新的设计,不同的脸谱形态为平面设计的多元化设计提供了创新的源泉。脸谱中的点、线、面等元素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现代设计元素,是设计艺术的宝库,对平面设计更是有很大的影响与借鉴作用。

京剧脸谱元素与平面设计的融合,不仅是对脸谱元素进行引用,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精神文化的继承。设计师将传统元素进行深入提炼,不是简单的对京剧脸谱进行元素的复制或者直接挪用,而是去认识和归纳京剧脸谱的韵味,逐步深入挖掘京剧脸谱元素的规律及特征,并让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成为平面设计中的亮点,从而将京剧脸谱元素完美融入平面设计中。

首先,我们要注意对“形”的提炼。中国京剧脸谱是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石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它们具有民族性及地域性,并且与现代艺术有着显著的区别。京剧脸谱古朴趣拙,形态各异,应当从脸谱元素中进行形的提炼并再次夸张、变形,从而提取出脸谱中的精华应用到平面设计中。

其次,京剧脸谱色彩擅用纯度高、色彩对比度强烈的原则与现代色彩构成理论不谋而合,我们在现代设计中也经常会发现与京剧脸谱一样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应用效果。但是我们要清楚京剧脸谱是表达人物角色的化妆手段,而平面设计则不尽然。我们应该在平面设计中进行大胆的色彩归纳总结,并去繁取简,力求用最简洁的视觉语言传达最准确的信息。

如(图1)所示,“面语”的标志设计中,根据京剧脸谱进行“面语”标志的设计十分合适。标志将京剧脸谱中十分常见的(图2)“十字门脸”进行了大胆的夸张变形。在京剧脸谱中额头的一瞥红色多表示人物忠义,标志将额头的红点简化为一瞥红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面语”标志对这一笔进行了巧妙的变化,并将两边眼窝的装饰简化成两块黑色,口鼻只用一点代替,标志中只使用了京剧脸谱的代表色一一黑和红,并在红与黑之间留出白色背景。设计整体感强,既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