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总复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物理教学;总复习;思维方法
物理总复习是初中物理教学全过程的最后组成部分,是中学生迎接最后考试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次总练兵。总复习并不是对课本知识简单的重复,而是老师引导学生总览整个初中物理教材,从高处、深处、广度上再一次认识从前所学的内容,加以复习巩固,强化知识。同时又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提炼、综合,从而达到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近些年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复习的方法,感到效果还好。
1“运动的力”的思想贯穿于总复习的全过程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科学,“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整个宇宙就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课本中所阐述的思想。力是物体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绝对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可能、也是不存在的”,所以运动和力的思想观点贯穿于课本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课本中关于光学、热学、电磁学、声学的物理现象,如光的传播、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温度计,液体和和气体的对流,晶体和非晶体的熔解和凝固,蒸发和沸腾,升化和凝华等热现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感应电流的产生等都要涉及到运动和力的问题。在涉及运动和力和物理现象复习过程中,要揭示运动和力这一本质问题,进而提示功和能的转化问题。例如:通电导体要磁场中由静止到运动,它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说明了磁场的作用力,导体中电流方向改变或磁场方向发生改变,则导体受力及运动方向都要发生改变。我们正是通过这些现象的变化规律,认识了导体和运动规律,导体在力方向上运动具有的机械能是由少掌柜消耗的电能转化而来的,人们依据这个原理制造了电动机。
2相似知识,对比记忆
2.1相似概念(或意义)找区别。
所谓概念名称相似,主要是指物理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概念。如:惯性和惯性定律、压力和压强、压力和重力、熔点和沸点、实像和虚像、电量的电流等等。所有这些相似的概念,极易混淆,搞清楚他们的唯一方法就是说明各个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并且举例来说明它们各自的物理意义,而不是无联系的分别复习每个概念。这样,学生就能清清楚楚地掌握每个概念,而且很快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例如压力和重力,学生平时常常会搞混淆,经常把压力当作重力,因为若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大水等于重力,且方向和重力方向是相同的,即竖直向下。这个例子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感受最深的,所以他们就认为所有的压力都等于重力,且方向都与重力方向相同。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是我们必须指出它们的重要区别: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这个物体本身,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而压力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它的方向垂直物体表面,并不一定竖直向下,施力物体也与重力不同。为了清楚地说明重力和压力的区别,还可举例说明,限于篇幅此略。
2.2 相似公式看意义。
每个物理公式都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物理量所组成的,都是表示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不是单纯的数学关系。对待物理公式,首先要掌握具有相同表达式的物理公式是定义式还是决定式。例如I=Q/t是定义式,而I=U/R是决定式也是量度式;ρ=m/v是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决定物质密度大水的是物质本身的性质,而不是由数学表达式中的质量m或体积v决定的。其次在清楚了解表达同一物理量的不同物理公式在意义上的共性和特性。例如:P=UI,P=W/t,P=U2/R,P=I2/R,第一是定义式,其它均可以推导出来,都包含在第一式中,或者说第一式是共性式,其它各式是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殊式。另外,像W=I2/Rt和Q=I2/Rt是相同的物理公式表达不同的物理量,必须指出它们的不同意义。最后是具有类似形式。却完全不同的物理公式,例如:F=ρ液gV排P=ρ液gh,要在理解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2.2相似实验抓本质。
相似实验,通过演示、分析比较,从而抓住本质。例如:伏安法测电阻和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这两个实验电路相似,所用器材相同,但实验原理不同,并且还要对一个实验加以分析:若所给的器材不同时,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重新设计实验。例如:测定一个导体的电阻时,除了可用伏安法外,若在只有电压表或蛤有电流表的情况下,还可分别采用分压法或分流法测定未知电阻。总结不同的实验方法,抓住事物的本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
2.3相似概念(或特性)要归纳。
物质的密度、比热、熔点、沸点等都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各自一定的大小的密谋、比热,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熔点,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复习查看表格时,通过对比,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通常情况下固体密谋最大,液体次之,(水银除外)气体最小等。
3系列知识,综合穿线
在物理学中,这样的知识可以通过综合穿线,使之为系列整体便于记忆。例如: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杠杆示意图,光学用图和电学用图等都发球作图的系列知识,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另外,初中阶段要掌握的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其它的概念等均可作类似的穿线、纵使,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条理化。
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思维能力
物理学的教学与复习,不但要注重基础,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如、分析、综合能力等。在物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如何以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复习效果?我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的规律决定了教的规律,所以在进行教学策略研究时,必须先研究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存在的思维障碍。
所谓思维障碍,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起点的迷茫,思维形象的模糊,思维方向的偏离,思维逻辑的混乱,思维展开受到干扰等,而造成的思维过程的中断,或不能得到正确思维成果的现象。在物理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思维障碍,我认为主要的思维障碍及其心理诱因有:
4.1日常观念的诱惑。
日常生活中,在正式学习某一科学概念前,学生就已经时常接触到有关这一问题的许多现象,他们已按自己的认知水平对此一些初步观念,即日常观念。在日常观念中,有的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心态,而更多的则是片面的先入之风,错误印象和误解。这些错误观念对正确认知形成思维障碍。这一点对物理问题的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明显。当学生一接触以具体的物理问题量,特别是与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些问题时,这些日常观念便会先入为主,迅速产生构思,导致思维方向偏离科学概念,因而得出错误结论。
4.2联想的干扰。
物理问题解决离不了概念的运用,而概念总是贮存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联想的干扰造成思维的具体表现有:相邻、相近在运用时,出现混淆不清的错误;在分析问题时,常将非本质附加信息与概念概念的本质信息混杂在一起。总认为“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其压力,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下滑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等。
4.3思维定势的束缚。
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学生由于经常接触同一类问题或同一种直观模式,因而往往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势对于问题解决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着将学生的思维束缚一个儿狭窄范围内,造成思维障碍的消极作用。每次考试中,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将一些简单问题做错,其中思维定势的束缚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4.4数学和物理知识不匹配。
物理概念和数学概念的匹配,简称“数理匹配”。它对于物理概念形成创建及物理学教育过程来讲,都有着重要作用。
造成学生思维障碍的心理诱因是很多的,远不止以上罗列的几种。比如相关的物理学科知识准备不充足、系统没有关联等,这里不右能一一列举。应在教学及复习过程中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思维障碍,是形成正确教学策略的起点。也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
中考复习计划要严密:要做整个的大计划及周复习计划,还要细到每节课的复习计划、复习目标、重难点是什么;中考复习计划还要全:既要有学案的安排、中考指南的使用、复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考试及模拟考试等,又要有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和练习,也要有合理的应对策略和安排。鉴于现在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的逐渐转变,从宏观上进行“三轮”复习是必要的。
1 第一轮复习:抓住课本以夯实基础(约9周)
初二的内容学习时间较长,学生很多已遗忘,另外学生在学初二物理时,能力还不够强,对学习的内容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所以对初二物理的复习,遵循按章节从目标导学、重难点处理、课前准备、课堂复习、课后练习、反思提高的环节进行,用5周的时间复习初二的内容。而初三内容因为已复习很多遍,所以适合大单元的形式复习。如分成“简单机械和功”、“能量”、“欧姆定律”、“电功和电热”、“电磁现象”等几大块,当然重点还在第三、四两块,用4周的时间复习完初三的内容。
复习时先领学生复习课本,再现知识,在课堂复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分析知识联系,回顾探究过程,领会物理方法,拓展知识应用。
2 第二轮复习:设置专题以整合提升(约3周)
针对近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用专题来整合初中所有物理知识,达到能力的跃迁。我们按三种方式划分专题:
2.1 “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为三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按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主要复习实验、问答、作图、计算等专题,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
2.3 “热点问题”专题复习。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现在中考的另一导向是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我们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经常利用因特网采集热点信息,为教学服务。
3 第三轮复习:模拟查漏以热身补缺(约2周)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学生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就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并且要查漏,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从而使其解题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量身裁衣的选择符合我校的最佳模拟卷,达到热身、模拟、调整状态的目的。查出学生在知识、思维、解题规范上的漏洞,补上漏洞,提高成绩。(但要搞清哪些漏洞要补:①知识的漏洞:包括一轮复习的盲点、正常的遗忘;②知识的综合方面的漏洞,一轮复习是逐章逐节地相对独立地复习各个知识点的,不可能在各部分知识的横向联系、综合运用上下更多的功夫,这就留给二轮复习了任务,需在三轮复习中加强这方面的讲解与训练;③学科思维能力的不足,未能真正掌握本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需在三轮复习中加强学科思维能力的指导与训练,就是使学生在拿到问题后,能够自己独立而迅速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迅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④解题规范漏洞,题目会解却不能得分、得高分;一些学生解题规范方面的严重不足,会解而得不了分数,或者得不了高分的现象普遍存在,三轮复习已经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最后机会了)。
【关键词】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257-02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与探索。在认真分析近几年物理中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浅谈自己的一些复习策略及方法。
1 遵“纲”循“本”,梳理强化知识,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1.1 明确考点,梳理知识,从知识点形成知识网。历年来中考基础题面广量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学的重点放在《物理考标》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性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要指导好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让学生明确考点,明确要求,掌握重点,并通过针对性训练,促进“三基”内化,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1.2 纠错解惑,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通过“设陷”来纠错,“设陷”就是要在学生的错误认识上设陷,以消除接受科学知识的障碍,“设陷”就是要在解题思路上设陷,以克服消极呆板的思维定势,“设陷”就是要在物理实验的方法上设陷,以矫正其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刨根求底,“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2 实施分层复习、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2.1 分析差异,把握层次。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潜能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界线是模糊的,呈动态变化的,允许学生根据复习情况,可以变动,实行民主,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把分层的目的、方法、设想向学生公开,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志向目标,使升学复习按着预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进行。
2.2 分层次复习教学方法。首先是分层备课,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确保“物理考标”的基本要求,做到“保底”不“封顶”,同时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使普通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
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既有面向全体,又有兼顾各层次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有所为,有所得、有所乐。在作业设置上,对普通生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中等生完成一定量的巩固提高题,优秀生加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灵活大的综合题,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作业冲刺,并及时调整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和难度。在检测中,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试卷易、中、难的比例一般为7∶2∶1,同时,可增设一点综合性附加题,这样做的目的旨在通过检测,让普通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让中等生经受“跳一跳摘桃子”的体验,让优秀生有“英雄用武之地”。在分层辅导中,对作业和试卷讲评,尽量做到每位学生有较多机会的面批、面评,对普通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困难、耐心辅导、“扶着过河”,对中等生主要是释疑解难,分析原因,教会方法,指明方向,让他们能“摸着过河”,对优秀生主要是进行点拔,发展能力,让他们“举着红旗过河”。通过分层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
3 注重方法指导,纠正不良习惯,挖掘最大潜能
从平时考试情况看,学生的失分原因,除基础不扎实,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错误,马虎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一些基础题黄金分的丢失。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训练时,采取一些措施,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如要求学生在任何练习中要做到:能做的会做的题一定要一次性做对,一旦发现失误,及时面谈,指导方法;在试题订正中,要求错误答案保留在卷面上,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说明理由;在复习练习中,全面用笔算,以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不断渗透各种题型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等,把不良习惯纠正过来,挖掘其最大潜能,把失误降低到最小限度。
4 把握命题方向,关注热点问题,调整复习对策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分析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卷,在复习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等让学生来体验一些具体的东西,如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为多少,把物理课本从地面上匀速捡到课桌上做功约多少等,建立基本的事实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热情和能力,应对基本事实的考查。二要在梳理知识时,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知道结论的得出方法和过程,通过对部分实验的设计或探究,应对物理思想方法和实验方法的考查。三要关注题目的改装和嫁接,关注课本的插图,联系生活实例来深化知识,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应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四要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拓宽知识面,来应对学科交叉问题。五要设计适度开放性试题,用好“能力训练”上便于学生发表见解的主观性训练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应对开放性试题。六要在复习中渗透课改精神,要重视物理与社会热点事件、科学前沿问题、现代文化的交融,来应对创新的素质型新题。
5 重点知识、薄弱环节专题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一、遵“纲”循“本”,梳理强化知识,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1、明确考点,梳理知识,从知识点形成知识网。
历年来中考基础题面广量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学的重点放在《物理考标》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性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要指导好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让学生明确考点,明确要求,掌握重点,并通过针对性训练,促进“三基”内化,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2、纠错解惑,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发展思维。
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通过“设陷”来纠错,“设陷”就是要在学生的错误认识上设陷,以消除接受科学知识的障碍,“设陷”就是要在解题思路上设陷,以克服消极呆板的思维定势,“设陷”就是要在物理实验的方法上设陷,以矫正其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刨根求底,“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二、实施分层复习、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1.分析差异,把握层次。
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潜能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界线是模糊的,呈动态变化的,允许学生根据复习情况,可以变动,实行民主,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把分层的目的、方法、设想向学生公开,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志向目标,使升学复习按着预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进行。
2. 分层备课,全面提高。分层次复习教学方法首先是分层备课,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确保“物理考标”的基本要求,做到“保底”不“封顶”,同时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使普通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既有面向全体,又有兼顾各层次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有所为,有所得、有所乐。在作业设置上,对普通生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中等生完成一定量的巩固提高题,优秀生加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灵活大的综合题,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作业冲刺,并及时调整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和难度。在检测中,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试卷易、中、难的比例一般为7:2:1,同时,可增设一点综合性附加题,这样做的目的旨在通过检测,让普通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让中等生经受“跳一跳摘桃子”的体验,让优秀生有“英雄用武之地”。在分层辅导中,对作业和试卷讲评,尽量做到每位学生有较多机会的面批、面评,对普通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困难、耐心辅导、“扶着过河”,对中等生主要是释疑解难,分析原因,教会方法,指明方向,让他们能“摸着过河”,对优秀生主要是进行点拔,发展能力,让他们“举着红旗过河”。通过分层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
三、注重方法指导,纠正不良习惯,挖掘最大潜能。
从平时考试情况看,学生的失分原因,除基础不扎实,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错误,马虎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一些基础题黄金分的丢失。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训练时,采取一些措施,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如要求学生在任何练习中要做到:能做的会做的题一定要一次性做对,一旦发现失误,及时面谈,指导方法;在试题订正中,要求错误答案保留在卷面上,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说明理由;在复习练习中,全面用笔算,以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不断渗透各种题型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等,把不良习惯纠正过来,挖掘其最大潜能,把失误降低到最小限度。
四、把握命题方向,关注热点问题,调整复习对策。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分析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卷,在复习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等让学生来体验一些具体的东西,如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为多少,把物理课本从地面上匀速捡到课桌上做功约多少等,建立基本的事实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热情和能力,应对基本事实的考查。二要在梳理知识时,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知道结论的得出方法和过程,通过对部分实验的设计或探究,应对物理思想方法和实验方法的考查。三要关注题目的改装和嫁接,关注课本的插图,联系生活实例来深化知识,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应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四要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拓宽知识面,来应对学科问题。五要设计适度开放性试题,用好《能力训练》上的便于学生发表见解的主观性训练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应对开放性试题。六要在复习中渗透课改精神,要重视物理与社会热点事件、科学前沿问题、现代文化的交融,来应对创新的素质型新题。
关键词:物理;选题;做题;反思;训练;优化处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已逐渐摒弃了用分数衡量学生能力高低的观念。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阶段,分数仍然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老师教学效果和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而分数的高低又与复习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因此,落实新课标,做好复习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在复习工作中不能正确引导。目的不明确,就很容易使学生进入繁、偏、难的误区,达不到标准要求。
1 根据课程标准认真选题
1.1选题注意每年双基、考点
在冲刺复习时,首先要静下心来,加强基础知识的梳理,“重课本、理考点”,查漏补缺,将易混淆的概念、规律加强对比、区分。配以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对《中考说明》中所列考点重视理解分析,要逐点扫描,逐个过关,扫除复习中的一些盲点,要分析每年中考命题的必考点,比如《中考说明》中所列的考点,即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密度、压强、力、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等。其次要留心“冷点”。有些知识点在复习中鲜有涉及,如现代通讯、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章节中涉及的一些新材料、新能源的一些考点,在冲刺复习中不能因为疏忽造成无谓的失分。
1.2选题注意过程
所选的题目不能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训练,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训练。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教学目标上增加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新课标理念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学会积极主动地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具有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选择题目时,也要选能训练学生“过程与方法”的题目。另外,还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训练,选择相应的题目。
1.3选题时要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几大类热点问题:估计、估算题。中考估测题具有文字简洁、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隐蔽等特点,试题对结果不要求精确,只要求合理。由于估测题大多来源于生活、联系实际,因此,要求学生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注意从生活中学习物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近几年,估算题在各地的中考物理试卷中经常发现,且考题多有重复,因此,本人整理了以下几个例子。
例1:(08广西广西钦州)下列有关估测值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个苹果质量约有1.5 kg
B、冬天,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8℃
c、某中学生重约为500N
D、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0.1m/s。
解析:根据实际情况:一个苹果质量约为100g~150g;冬天。洗澡水的温度不要高于45℃;蜗牛爬行的速度约0.5cm/s;而中学生的质量一般是50 kg,即重量为500N,因此c符合实际。
例2:(08鸡西市)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 kg
B、人体正常体温约42℃
c、学生书桌高约200 c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 m/s
解析: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学生书桌高约90 cm左右;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 km/h;约合1.4 m/s,因此,选项A正确。
例3:(08天津)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 kg
B、一个鸡蛋受到重力约为0.5 N
c、我们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约为1.8×103mm
D、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5 m/s
解析:对于因学生对鸡蛋的质量有感性认识,即一个鸡蛋约50 g,重量则为0.5 N,故B选项正确,而圆珠笔长度约为20 cm;短跑名将刘易斯100m的成绩是9.86s,平均速度仅达到约10m/s。
例4:(08长沙)小翔同学参加身体素质测试,部分数据记录如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质量50kg
B、身高1.65m
C、握力400N
D、立定跳动成绩2.4 cm
解析: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观察可知,A、B、c均符合实际,只有D项立定跳远,一般中学生的立定跳远在1.5m左右,因此D选项错误。
例5:(05安徽芜湖)通常一个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10Pa B、102P8 C、104 Pa D、106 Pa
解析:这个题看上去没法选,因为我们对压强大小没有感性认识。但是一般中学生的质量都是50kg及人脚面积我们都有感性认识,因此,只要我们利用体重和选项中的压强值,求出人脚的面积再去选择就容易了,A、B选项求出脚的面积太大。D项太小,因此正确的选C。
(2)动态问题分析:①如物体的状态变化;②滑动变阻器向左(或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以及灯泡亮度变化;运用图像、表格提供的信息来研究电阻变化。
(3)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进行解题。
(4)开放性试题。“开放”是相对“封闭”而言的。传统的物理题条件完备,结论确定,解题策略单一,这类习题被常称为封闭题,它的要求一般就是要找出其确定的答案。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特征:题目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因而对应有:条件开放、过程(策略)开放、结论开放3种形式的试题。开放性试题是以多样性、变通性、独特性为特点的创造性思维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解题中要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极进行比较,克服思维定势。避免思维僵化和单一,从而有助于对问题的全面深刻认识,处理方法灵活多样,在求知中产生创新和突破。开放性试题具有将命题思路从单向封闭转向多维开放。给予学生选择和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激活学习的能动性,启迪思维的广阔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功能。
(5)图像题。根据题且中所画的图像把所能挖掘的信息进行解题。
(6)先学后用题。即给出一段文字材料,所涉及的知识没有学过,但方法学过。要求学生阅读后立即加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4选题要把握难度适中选题注意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
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习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不是和某些老师一样“从第一题到第十题全做”或是“从15面到17面全部完成”;最后,还有一个习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习题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要避免复习完一部分知识后。立即把针对该知识点的中考题搬过来一阵“狂轰滥炸”。
2 强化答题规范意识,避免无谓丢分
冲刺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善于抓住得分点。首先,要读题仔细。注意解题过程的规范性训练,忌轻视“过程”用语。比如加写必要的文字说明,书写公式、代人数据、解出结果、统一单位要步步落实,不能只写公式,不代入必要的数据,直接写出答案。在平时练习中要重视一题多解,有些试题的结果需要分类讨论。不能思考疏漏和答题马虎,浅尝辄止。其次,解题中要避免“五种错”,即: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注意不能多字、漏字及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要避免粗心大意,受思维定式和熟题答案的影响。再次,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复习时不能走马观花,防止不深不透。另外,要适当安排一些限时解题的训练,重点解决会而不得分的问题,切实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拿到应拿的分数,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丢”。
学生的解题习惯需要老师从平时的习题教学中逐步培养。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分析题目、如何答题?物理规范化解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如:选择题要学会排除,把4个选项都要看全;填空题中文字型填空要填通顺,计算型填空要注意单位;计算题要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相应的物理量,符号注意加上相应的下标,解题过程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
3 作业布置做到“四必”
作业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有些教师对自己布置的作业不收,实践证明不交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很低,有的甚至就是抄抄答案或是一片空白,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收,收上来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收上来的作业不改等于没有收,长此下去,学生也不会好好做作业,教师从批改的作业中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做错的题目。要看错在哪儿?有哪些共性的问题?学生做对的。也要看有没有新颖的解法?为接下去的讲评积累资料;作业讲评不能面面俱到,共性问题集体讲,个性问题个别辅导。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而要举一反三。对做错的题要严格要求学生纠正。
4 反思是复习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组题目解完后,带领学生回过头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些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还可以变化;哪些题还有什么解法(一题多解)。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要求学生定期整理自己的笔记和试卷,找出自己以前做过的题目中的错题,认真仔细地弄清以前为什么错,现在是否会做。如果学生能把几套试卷放到一起,就会很明显地发现,他们经常错的往往是同样或类似的问题,那这一部分内容就是他们的弱点,在以后复习中就要重点复习这些问题。
要尝试对各种题目进行归类,在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盲目重复性做题,以致忽视了对课本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要重视基本运算能力训练,但不要在复习中注重做繁难的计算题,这样容易造成难题解不对,基础题解不好。
教师也要注意自我反思,一次练习做后,要反思自己布置的作业难度是否合适?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某些典型的错解?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教学对策?等等。
5 针对性的模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