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 学生 社交

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改变了以往的知识传播模式,它契合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容易为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的需要,甚至促使那些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失去成就感的学生乐在其中。我们借助对网络文化的了解,分析网络文化对学生认知和社交的影响,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一、网络文化对学生的认知影响

1. 网络文化可拓宽学生的视野。网络上的信息量极其丰富,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让信息交流的速度和广度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网络文化中海量的信息到处都是新奇之处,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学生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能够接受的信息量相对而言较少,而学生通过网络浏览世界,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等,接受的信息量极大。

2. 网络文化营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网络平台上,学生既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化的熏陶,享受到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又可以通过网络接受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约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但网络的虚拟性也会造成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高职学生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控制自我能力和选择人生观的能力都有待于完善,网络中的垃圾信息和不道德的言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而甚嚣尘上,对学生的健康心理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让学生逐渐生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3. 网络文化塑造学生个性化。学校教育的教育模式比较单调划一,容易导致学生个性的同质化,而网络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为学生创新性思维提供了实验的园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中结交具有相同兴趣的朋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无论这种兴趣是好是坏,都会让学生流连忘返,毫无节制地在网络上花费时间、精力以及金钱。

二、网络文化及学生个体发展特征

1. 网络文化能够全方位地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由学生个体发展特征引起的:

(1)网络文化给了小众文化一个表达自己看法的方便的渠道,在网络上真正实现了众声喧哗的现实,能够缓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实现自我解放的需要。

(2)网络上的新、奇、怪的信息层出不穷,很多信息者都秉承文不惊人死不休的宗旨,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表现欲。

(3)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下出生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容易产生孤独感和侥幸心理,容易在网络文化营造的志同道合的小圈子中渴求情感的慰藉。

2. 网络已经成为继书籍、期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五种大众传媒。网络文化拥有不同于其他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的特点:

(1)快速而开放的传播方式。地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每个角落的突发事件都可以通过网络瞬间传播全世界,我们不可忽视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力。

(2)海量良莠不分的信息。我们迫切需要有分辨丰富的共享资源对与错的能力,才能够让它们成为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得力助手。

(3)难以监控的言论。网络传媒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形成了相对于传统大众传媒的独立的传播空间,无法被有效地监控。

三、网络文化对学生的社交影响

1.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网络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对外交流。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独,心理上最渴望能与别人交流,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交流超越了时空的制约,学生与他人进行联系和交流都是十分自由和方便的,他们讨论感兴趣的话题,而网络交流是虚拟性的,这可以避免由于面对面直接交流时经常会产生的语言摩擦与情感伤害。

2. 网络文化有助于学生发掘情感表达与交流的渠道。从一种匿名的视角寻求友谊,依赖彼此信念的互相肯定与支持,对网络文化知之不多的成年人可能很难理解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获得忠诚与接纳的可能性,实际上共同的话题和类似的爱好可以超越学生之间外在条件的悬殊,从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契合。

3. 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学生的时代感很强。忽略了现实当中的交往方式,认为可以完全通过网络形成自身的人际关系。他们沉溺于网络聊天、交友,甚至恋爱,迷失在网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之中,与现实社会情境格格不入,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并产生新的社交障碍,在带给他们短暂的满足之后产生孤独、苦闷的焦虑心理。

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位老师的积极配合下,我们语文教研组圆满的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研工作。现在把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以区级教研、竞赛活动为契机,语文学科积极组织各年级开展语文学科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说课-上课-评课,本学期以年级为单位,我校一共展示了质量较高的教研课6节,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参与了听课,双周周二的集体教研活动,老师们更是做到了全员参与。

教研活动中,我们以教研课为轴点,上课之前由执教老师说课,各位老师预设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在各种思维碰撞的启示中,执教老师改进教学设计并上课,课后的集体教研中,执教老师说反思,听课老师们畅谈宝贵意见,针对某一个教学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众人拾柴火焰高,每次的教研活动,我们都能从中获得点滴收获、些许进步,发现教学中的“精”与“巧”,“真”与“实”。

此外,“北派名师观摩活动”以及邀请的蔡主任来校做的《“聚焦课堂,高效减负”讲座》,为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培训,把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带进了我们的课堂,提升了老师们的语文教研能力。

在一次次的说课、作课、反思、总结中,无论是老师个体还是教研活动都能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发现了一些不足,为以后的语文教研明确方向。

下面想说一些感谢的话,话可能稍落俗套,但却发自内心。开学初学校突然把教研组长的担子放在我身上,我很意外也很忧心,意外于毫无准备,忧心于自己的业务能力有限、资历有限、见识经验有限,和在座的老师们相比,我只能算的上是个学生,总有种“老虎不在家,猴子充大王”的感觉。所以本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开始做,一学期过去了,教研活动顺利结束,报课顺利,上课认真及时,集体教研有序,评课言之有物,每个环节都能得到老师们积极配合,我心存感激,知道这不仅是老师们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其中也不乏对我的尊重和爱护。

非常感谢教研活动中准备教研课的六位老师,在常规教学的繁忙之余,花精力、花时间备课,分别是:李xx老师《圆明园的毁灭》、杜xx老师《落花生》、王xx老师《猫》、孙xx老师《富饶的西沙群岛》、郭xx老师《红领巾真好》、刘xx老师《雪孩子》,六位老师为我们呈现出了一节真实、有价值的课堂教学,青年教师观课,犹如照镜,自己的问题从其中也能窥得一二,得以反思;有经验的教师前辈们评课时倾囊相授。吴xx老师对徒弟刘xx《雪孩子》整节课各个环节的认真点评,可见吴老师听课时认真的思考;李红艳老师对低段识字书写四步走“观察、占格、指导、评价”让我对写字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王xx老师总会关注到老师教学中的细节,结合学生的学情,给予中肯的建议;马xx老师和王xx老师对杜xx《落花生》一课中“详略得当的作用”教学点的深究;张xx老师往往在评课中言语恳切、一针见血……除了提到的老师们,其他老师对教研活动的认真我也都记在心里。

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指导 学习兴趣 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11-01

一 讲究课堂导入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的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导入的环节,创设适合学生情感思维发展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良好的情境带动下得以发展和延伸。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开启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只要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就会有发自内心的原动力,自主地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探索知识的情境中,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能激发学生战胜学习语文的心理障碍,激发浓厚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知识。例如在教学《孔子拜师》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为什么许多学校都挂孔子像呢?他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随着多媒体的播放一起了解孔子。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多媒体介绍了孔子讲学、孔子论著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也可以结合自己查找资料进行补充。为什么孔子会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呢?大家认真阅读一下《孔子拜师》这篇课文,也许你就能解开这个秘密了。经过我这样的介绍,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了新课的阅读中,为接下来的教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处于“心求通而未通”的心境中,从而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必要、高效的阅读技巧。阅读课文时要学会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才能理解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阅读是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视理解和运用,把“学”和“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二是注意文章或段落的开头,这些词语或句子一般有承上启下、总领下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升华感情、画龙点睛等作用。例如在《草虫的村落》的阅读教学时,我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的词句,并讨论它的意思和作用。“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这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一个“又”字点出了作者不止一次躺在田野里,说明了作者对田野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情感。“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作者心境的宁静。“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这句话的作用是激发读者的兴趣,引起下文。在文章的结尾“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到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这一句“夕阳亲吻着西山”和红鸠鸟归巢的鸣叫点明了时间已是傍晚;“悠悠忽忽”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说明了作者的心灵还沉浸在奇异世界中的欢乐和得意。所以,只有教师精心、具体地培养和指导小学生的阅读技巧,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起与思,思源与疑。”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当学生一旦看到了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及由此激发出的智慧力量,往往是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在《彩色的翅膀》的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行列出问题,然后让全班同学讨论。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宝石岛是一个什么样的海岛呢?战士们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生活呢?为什么要守着这样一个环境恶劣的小岛呢?这个小岛可能位于祖国的什么方位,如果没有战士驻守,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自动参与课堂阅读的积极性,并且体会了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热爱之情。

四 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读者。当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就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教师要鼓励和保护学生的这种个性化解读。如阅读《落花生》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有些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感受:苹果、石榴虽然挂在枝头,长得好看,炫耀自己,但它们的确很有用,有炫耀的资本;做人既要像落花生那样对别人有用,也要像苹果、石榴那样敢于推销自己,让别人看到你的优点和实力,才会得到重用……对于这些多元化、有个性、有创意的解读,有些是积极的、正确的,有些却是消极的,需要加以引导。

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参与式教学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元谋县羊街小学  安卫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看花开花落、任岁月轮回。不经意间、新的学年悄然来临!在今天这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里,我仅代表羊街小学就如何实施参与式教学和实施后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大家一起交流,只起抛砖引玉之用。

一、羊街小学属参与式教学首家

参与式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师生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将研究与讨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为要旨,鼓励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羊街小学自2006年派教师到普洱、富民学习参与式教学模式后,就以这次学习的机会为契机,以培训教师为依托,在全校区内就开始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元谋县所有小学中属第一家开展参与式教学的试点学校,至今已经走过漫长的6个春秋,在这一路的探索中,我们有过困惑,有过挫折,但我们还是一路坚持下来,在这几年的探索坚持中,我们发现参与式教学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会参与的过程中,教师的确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能力,但学生一旦学会参与,就能使课堂变得轻松,愉悦。

二、多次邀请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的专家到我校指导参与式教学,并成功举办“聚焦课堂”。

我校虽在课堂中率先引入了参与式教学模式,但对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仅参加过短期培训的我们也很难准确的把握它的精髓,无论是在组织的方法上,还是在应用的过程中,我们的培训教师也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能更加准确的把握参与式教学的精髓,为了让参与式教学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践,羊街小学先后5次邀请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的专家亲临我校指导,共同探讨参与式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使我们的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让参与式教学的实效性得到突显。

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的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有了更好的把握,在“聚焦课堂”的举办中大胆运用,使我校“聚焦课堂”成功举办并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扎实开展培训

我校在开展参与式教学初期,老师们对参与式教学也是一头雾水。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不就是参与吗?数学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不就是参与吗?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不就是参与吗?面对教师的种种疑惑,我校首先扎扎实实开展了参与式教学教师培训。从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什么是参与式教学、怎样备课、学生参与方式、参与式教学的模式、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参与式教学的课堂评价等方面展开培训。培训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就是参与式教学的理论支撑,是和参与式教学一脉相承的。参与就是民主意识的体现,需要个体之间的互动,就是介入、投入、卷入、融入在学习的状态中,是主体对活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过程,参与应该是民主、平等的意识,交往互动的过程,积极、主动的态度。我校教师有了理论基础,感觉底气足了,就感大胆的参与式教学引入到自己的课堂中来。

四、引导教师用应变的思维备课

课堂中落实参与式教学,关键还在备课思维与行为的调整,传统的教师备课其思维多属于经验思维,如在学习《麻雀》一课时,教师以传统的备课思维来处理文章的情感目标,即把情感教育定位在对母爱的颂扬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按照这样的定位来处理。结果,一位学生提出疑问,他说自己从小就失去了母亲,是父亲抚养长大的,在共同的生活中,父亲给了他母亲所不能给予的爱,因此他认为课文也可能颂扬的是父爱。这一问题的出现使教师一时无措,不知如何应付。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备课思维的缺陷,不能适应学情的变化,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思维类型是以反思性为主,兼有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如果认为学生的发现与本课的主旨相违背,不能予以肯定;如果断然否定,有时打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积极性。

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备课经历了以下历程,初次备课——发现问题——剖析原因——制定对策——调整思维——二次备课——实践验证,备课的思维形式呈现出一反思为主,批判型、互动型等多种思维形式综合的特征。

在进行参与式教学设计时要求教师关注六个层面,分别是:

1、备提升教材的价值。如我校教师在讲读《落花生》一课时,课前质疑“许地山以落华生为笔名与本课落花生有什么关系?”。课后总结时,学生汇报说许地山以落华生为笔名来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像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无闻的人。这样处理不仅学生对作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提升了教材的价值。

2、备教学资源的开发。在上学期设计《设计运动场》这一节内容时,将我校的操场搬到了课堂上,告诉学生学校操场长60米,宽26米,把我校的操场教给学生自主设计,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熟悉的环境来设计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备教学过程的构建。主要是看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参与。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备学习方式主要是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自觉地选择参与研究的学习方式。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关键是要备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做到问题是由学生自己生成,由学生自己解决。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五、为教师提供参与式教学课堂模式

开展参与式教学初期,我校教师最大困惑就是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参与式课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出了研究成果,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把“参与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化为七种可操作的子模式,分别为:质疑解惑、讨论与反馈、自主设计、活动激发、查阅运用资料、分层激励、学科渗透。这七种模式每一种都有具体的呈现形式、结构、操作要点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具有非常强可操作性。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长流水”,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优于传统教学一本书、一支粉笔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授课都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无论是游戏活动、小组工作还是问题教学,它需要教师具备会唱、会跳、能说会道的才能,所以,自从我校区全面推广参与式教学以来,我校区的教师都会自觉的去学习各种乐器、主动的上网查询各种资料,自主从图书室借阅各种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适应参与式教学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羊街小学全体教师的自身素质较之实施参与式教学以前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老、中、青教师都能把参与式教学引入自己的教学课堂,原来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有所改变,教师的手中多了一些教学辅助用具,学生的桌上也多了一些动手实践的学具。教室里不时传出学生欢快的笑语,讲台上不再仅有老师讲课时孤独的身影,更多的小背影出现在了讲台之上,一双双小手陡然而起,陈述各组的观点和建议,教师们都能用自己的方法驾驭着课堂,引导学生快乐学习。用老教师的一句话来说,现在的课堂,准备时教师太累了,上课时教师心灵一点不疲惫,参与式教学让我们意识到 “今天不爱学生、明天没学生、今天不努力学教书、明天就无能力教学”的危机”。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治天下”;对教师而言、以学生为镜可以知成败、以家长为镜可以知得失、以社会为镜可以谋进步,以先进的教法为镜可以促发展。因此,羊街小学的每位老师都不断学习,不断地总结教学中的成与败、得与失、不断地对照自己、学习别人的优点、借鉴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改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能明确感受到自从羊街小学实施参与式教学后,我们校区教师的整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提升。

六、多位教师通过参与式学习,提高教学成绩,并在县上获得奖励,成功的招牌到坝区学校任教

羊街小学自实施参与式教学以来,教师们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在羊街小学无论期中期末都实行异校异年级异科目教师交差监考,学生单人单桌的严肃考纪考风的鞭策下,在凭能力、凭成绩到中心完小和甘泉完小竞聘上岗的公平制度促使下,羊街小学的老师看得到希望,找得到奔头,都会认真、自觉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借助参与式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近五年来,我校在全县的综合成绩不断提高,参与统测的科目综合成绩基本达到80分以上,三分之一的科目已提高到90分,我校先后有5名教师在县上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有23名教师获得县级教学优质奖,有5名教师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县级统一招聘,聘到老城、能禹、黄瓜园等坝区学校任教。我校也以参与式教学为契机,从各完小选出教学有特色的12位教师,兼顾老、中、青组成了学校教师骨干团,到各完小授课,掀起参与式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

七、努力的方向

1、继续开展理论培训,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这种方式,让我校教师真正掌握参与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技能,而不流于形式。

2、通过学校教研、联片教研等活动,逐步解决参与式教学中所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如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组参与的积极性等。

3、鼓励教师积极总结经验,通过教研活动向全校教师推广。

落花生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

2011年北师大版新《语文课程标准》33页第四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其中资源包括“网络、图书馆、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和自然风光等”。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极为重要,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不仅来自于信息技术、书本,还来自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教师就好比一方清池,唯有多“渠道”的引进“活水”才能保持者池水的“清如许”。借鉴他人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是“活水”,“借鉴的渠道”则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自己备课时,通过信息网络结合自己教学特点,学习一些名师的优秀教学设计及理念,大大地提提高了教学实效。

在研读课文时,以前采用是一问一答的形式,问多了不仅繁琐且趣味性不强,通过网络多方寻求一些名家的教案学习他们的备课理念后,再结合自己本班的学情进行整合和修改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清楚记得在教授《慈母情深》之前,自己怎么备课都觉得教案环节之间设计得很散,没有一个能统领全课的问题,通过网络接触到了王崧舟老师的教案,发现王老师只抓住了“鼻子一酸”这个词,就把全文的统领起来了。结合本班实际,我把王老师采用“慢镜头”的方式来体会“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环节改成了与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 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作对比并让学生做动作的形式来体会,学生也能快速直接地领会到原句这样倒装的好处!通过网络的力量使我们有时可以轻松走出教学中的瓶颈,找到突破口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学校应积极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一、在校内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整和利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三年级的时候学习《画杨桃》这一课时,就可以把语文教学与美术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美术课时按《画杨桃》中设置的情景一样进行教学,那么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后一定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作者会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从而更容易理解父亲的话――“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第五册下册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就可以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知识相结合,这是教师就可以把教室搬到机房来,可以布置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搜集信息或者与亲戚、朋友通过网络交流,通过亲身经历后,学生会更加容易感受信息传递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能让学生在课程资源整合中得到学习的乐趣,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这样学生就能在更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合理整改利用校园建设

(一)在绿化带上做文章

“学校处处皆教材”。实用的校园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应该体现学习的需要,为我们的教学而服务,为了一切孩子而服务。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牵涉到了一些城市孩子不熟悉的植物,比如:四年级的《爬山虎的脚》,五年级的《落花生》等等。作为城市的孩子,他们不知道“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花生”原来是长在土里的。怎么去体会“爬山虎”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如何做像“花生”一样实实在在的人,更谈不上理解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摇桂花雨的快乐表达深深的思乡之情。假如我们在学校种植一些四季变化明显的树木,那么孩子们在学习关于自然风景的课文时就不会问“春天在哪里了?”,他们会惊喜的发现原来春天就在校园,在自己的身边。 在《秋天的雨》里,孩子们就能更直观地明白为什么“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把红色给……”这样孩子们就真正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了,也会明白什么叫“绿树成荫”“春意盎然”等难理解的四字词语了。当你在布置关于“校园”话题的作文时,孩子们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

利用有限的校园环境为孩子创造无限的学习资源,是我们的目标。现在提出教师“回归教学,朴实教学,自然常态教学”,那么首先我们就要回到一个“自然”的环境――自然才是最美的。

(二)有效利用图书室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想孩子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就得广读书,要想孩子们走得更远就得多读书。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美读习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吸取养料就应该合理利用图书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假如图书资料缺乏,我们还可以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让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三、开发利用校外基地

这么多年来,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可听到的更多的却是如“现在的孩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的抱怨声。当然这里的不如并不是指智力上的差距,而是说孩子们在“德体美劳”等方面与上代或上几代的差距。究其原因:

在孩子在物质方面优越,慢慢变成了“索取”的一代。“勤俭、礼让、”等中华民族的美德渐渐消磨得无影无踪。粮食浪费严重,对长辈的尊敬抛之脑后。也许你会说难道家长和老师没有教他们吗?我认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光靠“言传”的,“身教”更为重要。所以,我认为作为以教育研究为主的学校,就应该在社会、家庭给不出孩子更多锻炼的环境时,我们为他们创造并开发利用校外基地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期刊更多

苏州文博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苏州博物馆

中国果菜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吉林蔬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农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