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移动通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移动通信范文第1篇

1.1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

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温游,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多种制式,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ACS。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不能提供自动温游等。

1.2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

主要采用的是数字的时分多址(TDMA)技术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主要业务是语音,其主特性是提供数字化的话音业务及低速数据业务。它克服了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弱点,话音质量、保密性能得到大的提高,并可进行省内、省际自动漫游。第二代移动通信替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完成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但由于第二代采用不同的制式,移动通信标准不统一,用户只能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内进行漫游,因而无法进行全球漫游,由于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带宽有限,限制了数据业务的应用,也无法实现高速率的业务如移动的多媒体业务。

1.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与从前以模拟技术为代表的第一代和目前正在使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3G将有更宽的带宽,其传输速度最低为384K,最高为2M,带宽可达5MHz以上。不仅能传输话音,还能传输数据,从而提供快捷、方便的无线应用,如无线接入Internet。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服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另个主要特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能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结合起来,提高无线频率利用效率。提供包括卫星在内的全球覆盖并实现有线和无线以及不同无线网络之间业务的无缝连接。满足多媒体业务的要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经济、内容更丰富的无线通信服务。但第三代移动通信仍是基于地面、标准不的区域性通信系统。虽然第三代移动通信可以比现有传输率快上千倍,但是未来仍无法满足多媒体的通信需求。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提供便是希望能满足提供更大的频宽需求,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尚不能达到的在覆盖、质量、造价上支持的高速数据和高分辨率多媒体服务的需要。

2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性能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称为广带(Broadband)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s的数据传输能力,数据率超过UMTS,是支持高速数据率(2~20Mb/s)连接的理想模式,上网速度从2Mb/s提高到100Mb/s,具有不同速率间的自动切换能力。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多功能集成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在业务上、功能上、频带上都与第三代系统不同,将在不同的固定和无线平台及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运行中提供无线服务,比第三代移动通信更接近于个人通信。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可将上网速度提高到超过第三代移动技术50倍,可实现三维图像高质量传输。4G移动通信技术的信息传输级数要比3G移动通信技术的信息传输级数高一个等级。对无线频率的使用效率比第二代和第三代系统都高得多,且抗信号衰落性能更好,其最大的传输速度将是目前“i-mode”服务的10000倍。除了高速信息传输技术外,它还包括高速移动无线信息存取系统、移动平台技术、安全密码技术以及终端间通信技术等,具有极高的安全性,4G终端还可用作诸如定位、告警等。4G手机系统下行链路速度为100mbps,上行链路速度为30mbps。其基站天线可以发送更窄的无线电波波束,在用户行动时也可进行跟踪,可处理数量更多的通话。第四代移动电话不仅音质清晰,而且能进行高清晰度的图像传输,用途将十分广泛。在容量方面,可在FDMA、TDMA、CDMA的基础上引入空分多址(SDMA),容量达到3G的5~10倍。另外,可以在任何地址宽带接入互联网,包含卫星通信,能提供信息通信之外的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它包括广带无线固定接入、广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广带系统和互操作的广播网络(基于地面和卫星系统)。其广带无线局域网(WLAN)能与B-ISDN和ATM兼容,实现广带多媒体通信,形成综合广带通信网(IBCN),通过IP进行通话。能全速移动用户能提供150Mb/s的高质量的影像服务,实现三维图像的高质量传输,无线用户之间可以进行三维虚拟现实通信。能自适应资源分配,处理变化的业务流、信道条件不同的环境,有很强的自组织性和灵活性。能根据网络的动态和自动变化的信道条件,使低码率与高码率的用户能够共存,综合固定移动广播网络或其他的一些规则,实现对这些功能体积分布的控制。支持交互式多媒体业务,如视频会议、无线因特网等,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和应用。4G系统可以自动管理、动态改变自己的结构以满足系统变化和发展的要求。用户将使用各种各样的移动设备接入到4G系统中,各种不同的接入系统结合成一个公共的平台,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协作以满足不同的业务的要求,移动网络服务趋于多样化,最终将演变为社会上多行业、多部门、多系统与人们沟通的桥梁。

34G系统网络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4G移动系统网络结构可分为三层:物理网络层、中间环境层、应用网络层。物理网络层提供接入和路由选择功能,它们由无线和核心网的结合格式完成。中间环境层的功能有QoS映射、地址变换和完全性管理等。物理网络层与中间环境层及其应用环境之间的接口是开放的,它使发展和提供新的应用及服务变得更为容易,提供无缝高数据率的无线服务,并运行于多个频带。这一服务能自适应多个无线标准及多模终端能力,跨越多个运营者和服务,提供大范围服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信道传输;抗干扰性强的高速

接入技术、调制和信息传输技术;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自适应阵列智能天线;大容量、低成本的无线接口和光接口;系统管理资源;软件无线电、网络结构协议等。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技术核心。OFDM技术的特点是网络结构高度可扩展,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信道干扰能力,可以提供比目前无线数据技术质量更高(速率高、时延小)的服务和更好的性能价格比,能为4G无线网提供更好的方案。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都将采用OFDM技术。4G移动通信对加速增长的广带无线连接的要求提供技术上的回应,对跨越公众的和专用的、室内和室外的多种无线系统和网络保证提供无缝的服务。通过对最适合的可用网络提供用户所需求的最佳服务,能应付基于因特网通信所期望的增长,增添新的频段,使频谱资源大扩展,提供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运用路由技术为主的网络架构,以傅利叶变换来发展硬件架构实现第四代网络架构。移动通信将向数据化,高速化、宽带化、频段更高化方向发展,移动数据、移动IP将成为未来移动网的主流业务。

4第四代移动通信面临的问题

要使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能投入实际应用,就需要对现有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首先需要解决无线系统中的移动性管理和核心网的移动IP技术等问题,当然还有4G的标准问题。网络层移动性是4G移动性管理的关键,移动性通常涉及到在不同网段间漫游的移动用户,数据链路层的移动性支持通常限制在同类网络之间。移动IP代表了一种简单而且可以升级的全球移动性方案。但是,对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而言,它缺乏实时位置管理和快速无缝切换机制的支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用新的网络结构和管理路由优化方案,需要采用高效的发送和切换协议,这些协议必须能很好地解决数据丢失和延迟的问题。另外,移动IP环境下的QoS所使用的综合业务/RSVP技术(IntSev/RSVP)和区别型业务技术(DifServ)也需解决。在4G系统中,要开发新的频谱资源,提供频谱利用率并选择合适的传输技术,如多载波传输方式以及自适应均衡等技术来对抗频率选择性衰。利用RAKE接收、跳频以及Turbo码等技术来增强系统的性能,提高信干比;提高检测可用的资源以及信号质量、动态分配频率资源和信号发射功率、增加移动通信系统容量、降低信号发射功率;提高通信的覆盖范围,并支持多媒体通信、无线接入宽带固定网以及在不同系统之间的漫游等。

5世界关注第四代移动通信

目前世界发送国家都正在积极进行4G技术规格的研究制定,以期在全球4G规格制定中享有发言权。4G的各项运行标准将由国际电信联盟(ITU)电信标准局决定。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在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密集的研发和市场化阶段。新的研究包括网络结构、用户切换和漫游等移动环境下的系统实现方案,从而实现用户的大范围移动,这种技术路线是当前国际上设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思路。阿尔卡特、爱立信、诺基亚和西门子已共同建立了旨在推动4G技术开发的世界无线研究论坛。

美国AT&T公司已在实验室中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研究目的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因特网的速率,这项技术约需五年才能。AT&T已推出了4GAccess网络,它能配合目前的EDGE技术进行上传,并利用宽带OFDM技术进行下载。目前AT&T的4GAccess网络升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移动电话基地台的软件构建,第二阶段则估计在两年后进行智能型天线的硬件构建。北电网络则努力使IP的4G网络传输速度达到20Mbps,因此必须进行SoftwareRadio、宽带接收器、新型功率放大器等相关行动技术的开发。

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基础设施提供商瑞典爱立信公司已开始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的研究,并着手研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预计在2011年正式投入运营,2012年奥运会就可应用。爱立信已研究出的“4G眼镜”2011年也将进入市场。爱立信计划在目前所有通信网络都以IP技术为基础时开始建设第二阶段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第三代移动网的互联网连接速度最高可达每秒2兆,比目前快200倍。而第四代技术的传输速度最高可达每秒100兆。爱立信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开发4G技术,加利福尼亚大学已经正式成立了加州通信和信息技术学会,并由该大学的圣迭戈分校和欧文分校合作管理。目前该学会已经得到爱立信公司1200万美元的投资,加州通信和信息技术学会将在4G技术、先进天线系统、新一代移动因特网、电力放大器技术和无线访问网络等领域内进行深入研究。美国惠普与日本NTTDoCoMo已联手开发4G通信技术和产品,开发的4G多媒体体系结构有望向移动用户提供高性能多媒体流内容,使媒体流数据能够更好地传输到移动电话和其它手持设备上,该体系结构的基础技术研究有望到2003年完成。

日本的DoCoMo移动通信公司也已在日本进行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力图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领头羊。DoCoMo计划在2006年推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在2010年左右首度推出4G业务,并意图使它成为全球的标准。日本政府决定从2002年财政预算中拨款12亿日元,支持速度更快、功能更齐备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使它成为全球的标准。日本政府与主要的移动通信业企业已为超高速移动通信技术拟定了基础计划,这项4G移动通信技术将于2005年成形。为了能够抢占未来移动电话技术的先机,日本邮电部已向日本电气通信技术审议会提交制定第四代(4G)移动电话规格的提案。日本电气通信技术审议会负责审核4G技术的相关规格,决定其使用频率、系统技术、开发日程等。日本已完成了继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之后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提案,该提案将4G的实用期定在2010年。4G将速率提高到了100Mbit/秒,对4G的目标是2010年之前达到实用化水平。日本电气通信技术审议会估计,2001~2010年日本3G市场规模将达到42兆日元,仅2010年的营收就将达到9300亿日元,而4G移动电话的市场潜力更远胜于3G。日本和韩国在IMT-2000之后的第四代移动通信领域也进行合作,两国将共同建立因特网网络、例行两国之间的有线无线通讯结合环境,并进行超高速卫星通信实验。

韩国政府将斥资1350亿韩元,用于4G通信系统的开发。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高速信息包传输技术、固定无线通讯设备以及移动软件开发和下一代网络工艺上。为推进4G移动通信服务系统研发进程,政府成立一个科研开发小组,专门负责该项目的实施。韩国政府已与移动通信设备公司及服务公司合资成立了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发协会,着手进行4G等未来移动通信服务技术的开始研究。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发协会还将聚集产、学、研的通讯专家,成立未来移动通信规划委员会,负责推动4G规划、3G服务及系统改进、针对无线网络专用通讯的TDD(TimeDivisionDuplex)方案设计和高速数据通讯(HightDataRate)等领域的研究。三星电子的SE

RI研究中心也开始进行4G移动通信技术的开发工作。

6发展我国的第四代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范文第2篇

摘要:纵观全球迅猛发展的高科技, 电信业必将成为21 世纪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通信技术正发生着百年未遇的巨大变化。本文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展望了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移动通信;3G;发展;展望

  一、引言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 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 Phase2+ 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 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 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 左右。

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 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移动通信范文第3篇

1.1卫星移动通信在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

海洋石油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广泛的作业范围和较强的专业性,这些使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上移动通信具有很高的要求。利用传统的单边带无线电话等通信设备不能满足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于是,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应用卫星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一种相当理想的通信方式,卫星移动通信及过去采用的那些单边带无线电话和甚高频无线电话等通信方式为海洋船舶作业的通讯需求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1.2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中的应用

由于现代局部战争的参战力量组成不断变化,作战范围规模日益扩大,作战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再加上传统短波军事通信带宽小,传输信道不稳定,传统短波军事通信已经不能应用在现代作战行动中。当卫星移动通信受到地域条件和天气情况的影响时,还可以真正地使信息进行实时的传输,这就是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作战中最大的优势。与传统的通信方式相比较,卫星移动通信在通信容量、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等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2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卫星移动通信的技术规范标准还不健全不完善,管理还不严格不合理。

健全完善技术规范标准,不仅使通信设备的制造、安装测试和使用更加规范,还使卫星移动通信更加畅通,更加安全。

(2)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管理和经营,就是为了赢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其实它本身是国际性商业民用通信系统。

铱系统、全球星、ICO、ODYSSEY和APMT等卫星通信系统,依次进入全球卫星移动服务的市场,一场高投入高技术的全面市场竞争随之展开,先后淘汰了ODYSSEY和APMT,铱系统、全球星和ICO三大系统留下,但是铱系统破产失败,全球星系统命运未卜。

(3)抗截获与干扰技术有待于提高。

卫星移动通信应用在军事中时,因为通信卫星处于空间位置,敌我双方都能看见卫星,所以卫星通信系统有着一些突出的弱点,通信卫星转发器极易遭受到电子攻击是其主要的弱点。具体表现在极易受到敌方强大的电磁波干扰,使通信受到干扰而中断;有利的条件和机会使敌方极易进行定位截获。于是,由于军事通信的迅速发展,军事专家们一直重视敌我双方的通信侦察与反侦察,对抗与反对抗和截获与反截获技术。在频率域与功率域方面,由于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空间和信号发射作为现用的平台,因此,在地面信息进入信道传输之前,应该大力做好伪信息识别与抗干扰的工作,积极提高硬件和软件的加密技术,应该改造创新移动终端和关口站。

(4)电磁兼容性和接口技术有待于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有待于增强。

应该提高系统接口技术(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信息终端、国防数据和关口站、便携式终端间等互联接口技术),以保证信息能够进行无缝传输,使其与另外的军事通信方式一体或者互联。同时,应该改善增强数传软件的纠错功能,以保证在信息化的恶劣战场中,部队能够进行畅通无阻的信息通信。

(5)闭合回路群设置和信道专用设置有待于提高。

部队在应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关口站网管软件的应用,应该对部队特殊用户进行合理的设置,进而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群,还要在该群中进行合理的信道专用设置,大力做好信道管理和密钥管理的工作,以避免内部泄密和外界揭秘的现象出现。

3卫星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在1976年,世界上的第一个专门提供电报与电话服务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立,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arist)投入商业运营。在1979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成立,从1982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连续对7颗卫星进行租用,第一代的INMARSAT卫星通信系统随之形成,该系统专门用以船只进行全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由于通信业务量的增加,在1990年至1994年的过程中,对4颗第二代的INMARSAT卫星进行发射。在1992年,澳大利亚开始运用AUSSAT-B卫星进行国内卫星移动通信的服务。美国与加拿大携手建立北美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MAST),用以服务于陆地、海上与空中移动用户,随后在1994年与1995年期间,对2颗MAST卫星进行发射。从1990年开始,许多公司连续提出中轨道和低轨道的多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方案,铱系统、全球星系统和ICO系统就是其中主要的系统。

在1999年,铱系统开始投入商业运营,但是后来由于对该系统进行不合理的经营,导致其破产失败。同时,在2000年,全球星系统也开始投入商业运营。根据应用环境进行分类,主要分为AMSS(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MSS(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LMSS(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根据提供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数据与话音系统;根据轨道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GEO(对地静止轨道)与非GEO系统,其中LEO(低轨道)、MEO(中轨道)和HEO(高椭圆轨道)就是非GEO系统。在非GEO系统中,根据业务种类对其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小LEO、宽带LEO与大LEO。把能够运用LEO卫星提供非实时性业务的系统称之为小LEO系统,Orbcomm系统就是小LEO;把能够运用LEO进行宽带业务的系统称之为宽带LEO,Teledesic系统就是宽带LEO;把能够进行全球实时性个人通信业务的MEO与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全部称为大LEO系统,Iridium、Globalstar和ICO系统就是大LEO系统。把能够利用GEO卫星进行宽带多媒体以及移动业务的系统称作宽带GEO系统,Astrolink、Cyberstar和V2stream系统就是宽带GEO系统。在航空、陆地与海事移动等领域中,Inmarsat系统已经对其进行了AMSS、LMSS与MMSS多种业务的提供。按照不同的技术发展水平、业务要求和使用环境,Inmarsat已经对多种移动站和系统进行了开发研究,都制定了每一种移动站和系统相应的系统规范标准,同时按照此规范标准,对各种移动站进行制造,以保证其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够运用Inmarsat卫星进行及时通信。截止到1998年1月,在Inmarsat系统中,25000多个标准A站、5000多个标准B站、39000多个标准C站和1500多个航空站已经建立,再加上标准E站、寻呼终端和导航终端类型站,Inmarsat系统的总用户数已经达到115000多个。除能够进行全球卫星移动业务的Inmarsat系统,同时还建立了众多的能够提供卫星移动业务的国内和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Optus公司独立经营的MobileSat国内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美国AMSC公司和加拿大TMI公司携手共同经营的MSAT北美区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就是其典型的代表。虽然通信GEO卫星的信道条件比较好,同时星体也比较固定,但是其应用在众多领域中时,还有较多的问题出现。因此,提出并采用了低和中轨道非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来进行通信,以保证全球无缝覆盖的个人通信系统的实现。

4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另外通信系统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

由低和中轨道星座组成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应该与地面网络、地面蜂窝系统和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等另外通信系统紧密结合,以使用户费用降低,保证适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2)宽带卫星系统及其发展。

在现代的各种业务中,宽带业务处于重要的地位,无线通信中的移动,广播与远程特性都有助于宽带卫星系统的发展。因为卫星系统属于天基系统,同时它的成本很高,与传统卫星系统成本相比较,发展宽带卫星系统投入的成本达到其成本的215倍,这些预示着在缺乏地面宽带系统的市场中,宽带卫星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一样极其发展。

(3)降低信道的误码率技术更高。

相关的专家不断对信道的误码率技术进行研究发展,利用更加先进更加高超的调制纠错与调制编码技术降低信道的误码率,以保证卫星信道的传输质量能够增加到光纤传输信道的水平。在卫星移动通信链路中,对TCP/IP协议进行应用时,还存在令人不满意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说明卫星链路不能应用TCP/IP,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在卫星链路中,应用TCP/IP协议不仅能使卫星网和地面网互连,还能使其与因特网进行互连,实现了天和地之间的互通。

(4)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频段向更加高端扩展。

对低端频段的应用,呈现过于拥挤的状态,因此,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频段向更加高端扩展是相当必要的,同时,不断地对频率复用技术进行利用和创新,使原有通信频带上的潜力得以更深层的发挥。

(5)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势不仅表现在现代各种应用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日益渐增的要求上,还表现在能够支持大量的和大范围的移动用户的数据通信方面。

再加上人们对能便携的卫星通信用户机和可搬动的小型卫星通信地面站的状态不完全满足,因此,建立实现拥有实用价值的卫星全球个人移动通信系统便成为了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的新目标。

5结语

移动通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控制;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1.128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系统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无线传输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CAMA系统和GSM系统都属于干扰受限系统,无线传输很容易受到各种无线电波的影响,严重影响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通信质量,因此应高度重视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干扰控制措施,保障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移动通信系统受到的干扰

移动通信系统受到的干扰主要包括互调干扰、邻频干扰和同频干扰,互调干扰是指移动通信信号在非线性移动通信设备元器件上产生的频率和系统有用信号频率相近,在移动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对正常信号造成干扰,这种互调干扰主要有外部因素互调、接收机互调和发射机互调这三种干扰源[1]。邻频干扰是指收信机射频通带周围或者通带内的信号,经过变频以后达到中频通带,以此对移动通信系统运行造成干扰,邻频干扰会影响系统收信机的灵敏度和信噪比,造成收信机信号接受堵塞。同频干扰是指和有用信号频率相近但来自其它信号源并且通过相同方法进入中频带的干扰,有用信号和同频干扰信号一起被检波和放大,一旦两个信号的载频不一致,会产生差拍干扰。当前,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小区制结构,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频率资源,通过同频复用的方法,每间隔一段距离,小区内部的移动通信可以实现频率的重复利用,主要间隔距离达到一定程度,同频干扰不会影响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常通信。而由于移动通信系统运行受到外界温湿度、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传播距离的增长电波会出现一些弥散消耗,一旦遇到地物或者地形的遮挡,会形成阴影效应,移动通信信号会通过多条反射路径达到接收点,在这个过程中移动通信信号的到达时间、相位和幅度都不同,信号之间相互叠加会出现时延扩展和电平衰落。同时,人们往往在不断的移动中使用移动通信系统,而这会造成多普勒频移,形成随机调频,影响电波传输特性,移动通信质量明显下降。除了上述干扰外,移动通信系统还会受到多址干扰,当移动通信用户数量比较多时,很容易产生多址干扰,影响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常通信。

2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控制策略

2.1扩频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扩频技术,利用扩频码对发送的信息进行扩频调制,扩宽原始信号的带宽,再利用一样的扩频码对接受信号进行解扩,还原信息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扩频技术把发送的信息数据频谱进行扩展,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计入适当的干扰信号,使信号频谱进一步展宽,有效降低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信号强度,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频谱扩展越宽,可实现越强的抗干扰性能。通过应用扩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所有用户通过码分系统采用同一载波,所有用户同时可以进行接收和发送,但是输入信号之间的干扰影响较大,无法应用传统调制解调方式进行解决,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移动通信用户之间的干扰,可以使扩频技术和码分系统结合起来,使所有用户的移动信号所占信号带宽相同。同时,由于扩频技术的地址码调制和码分系统的伪码调制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扩频调制和地址调制两种方式,也可以同时进行扩频调制和地址调制。另外,为了克服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干扰,应优化扩码码码型,在TD-SCDMA、WCDMA、3G等系统中同时应用扩频技术和CDMA技术[2],可以有效消除系统干扰。

2.2跳频技术

跳频技术是指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几个频点上进行跳变,发挥干扰源和频率分集效果,改善移动通信的误码特性,由于频率复用的干扰影响,移动通信系统业务密集区的通信质量较差。一般情况下,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距离和相互故障情况会影响载波电平变化。为了尽可能满足多用户的移动通信要求,通过采用跳频技术,信号干扰会被多用户所共享,这使得干扰间断,极大地提高了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性能。

2.3数字话音插空技术

数字话音插空技术是指当移动通信系统被拨通时分配信号,没有话音时,其它用户可以使用系统信道。在TDMA系统和FDMA系统中对于有话音时分配时隙或者信道频率难度较大,但是在CDMA系统非常方便,通过在无话音时收回移动通信系统信道,可以有效降低对移动通信用户的干扰,提高接收端信干比[3]。

2.4间断传输技术

间断传输技术是指在通话过程中传输话音编码,在不同通话使停止发射机工作,结合发射机停发之前的噪声特性,接收机产生平缓的噪声。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移动通信用户的平均通话时间低于40分钟,通过采用间断传输技术,可有效降低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功率和总干扰电平,节省发射机的电能消耗。

2.5多用户检测技术

多用户检测技术是指利用伪码多址的统计信号和结构信号,将移动通信号用户信号看作有用信号,最后进行联合检测。这种检测技术通过相减式干扰对消器和线性检测法,干扰对消器主要是从滤波器输入端的匹配信号减去本地移动用户的多址干扰,不仅可以抵抗多径干扰和远近效应,还可以消除多址干扰。线性检测法主要是利用线性变换来消除移动用户之间的相关性,确保移动用户的检测器信号完整。在CDMA系统中,移动用户通过接收机进行接收,彼此之间保持相互独立,但是这样会造成移动用户扩频码无法正交,在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时,可以应用迭代法或者矩阵求逆法,消除移动通信用户之间的干扰,有效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3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系统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结合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问题,应加强分析和研究,积极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加强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控制,不断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薛富国.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干扰与容量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移动通信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信企业 资源 协同 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日益加剧,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并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电信运营商的企业资源的协调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企业经营的成败也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之间的协同运作。以移动通信为例,当前移动通信技术一日千里,市场空前繁荣,业务日趋丰富。但是,在繁荣发展的背后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竞争,这对于移动通信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处于高速成长中的移动通信企业无疑要更加关注自身资源的协同性,以求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如何合理的规划企业资源,最大程度的挖掘资源的使用价值,使各种资源能够发挥协同效应,产生协同经济,也正在成为企业经营者关注的焦点。

协同理论在通信企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西德理论物理学家H・哈肯提出的,属于新兴的影响最大、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看,协同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状态。对于企业资源的协同性,就是通过合理有效的企业资源管理、规划工作,使企业资源的无序状态为有序状态,综合发挥企业资源的最大效用。

通信企业的整体资源形成企业的资源系统,当各个组成部分按照最佳匹配原则协同工作时,可以导致企业的业务结构、资源结构的有序演化,从而产生费用的节约,提高了收益。简而言之,移动通信企业资源协同性是指在移动通信企业的运作中,各种资源的匹配达到了最优,既不存在因资源冲突而发生的消耗现象,并且又可以长时间的维持这种资源使用的有序状态。

移动通信企业资源概况及开展协同性规划的优点

移动通信企业资源概况

目前,我国电信网正处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的类型、网络提供的业务不断的增加和更新。组成通信网络的资源非常复杂,一般的可将移动网络资源分成:无线网、交换网、智能网、移动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固定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传输网、信令网、同步网、网管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房屋土建等。各种类型的电信网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形成了通信发展的新格局。归纳起来,电信网的发展具有以下的特点:网络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网络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各种提供新业务的网络发展迅速;在同类型的网络上存在着由不同厂商提供的多种类型的设备;各种新型网络设备均能提供网络管理接口,通过计算机对其进行控制得以方便地运行。

资源规划的制定依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外部环境,比如行业发展动向、企业发展战略、业务与市场发展战略等;另一方面是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内部环境,比如企业现有资源状况、各类资源的投资效益、各地区资源分布情况等。因此,在进行企业资源规划管理工作中,在资源规划的依据的指导下,加强整体的协同性成为日益重要的一种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企业资源协同规划的优点

移动通信企业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协同效应会为各个通信集团内共有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巨大的运作空间。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因在资金、产品、技术等方面具有协同关系,因此在企业集团内部相关联的企业之间实现共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切实可行的。

移动通信行业是典型的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其最终产品或服务依赖于移动运营网络覆盖规模。移动通信行业内的企业产品(服务)的最终实现,很多情况下不是单个企业可以完成的。企业间的协同,运营网络间的协同,归到最终就是通信资源的协同,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服务质量。为此加快移动通信企业资源规划的协同步伐,将成为移动通信企业的发展方向。

另外,开展企业资源的协同规划可以实现最大限度降低内部资源的消耗。在移动通信企业中,任何一种资源,都必须在其它资源的配合下,共同发挥效用才能使企业取得预期目标的。因而,适时地提出企业资源的协同性运作,可以增进移动通信企业内部各个资源管理部门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合理地使用企业资源。

企业资源协同规划的方式

各种通信业务经营战略的运用总是以一定的企业资源结构为基础,而且在开展各项业务过程中也改变着企业的资源结构。企业资源结构的改善和优化,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通信企业的资源也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我们可以从资源结构的维度分析,探讨企业资源管理实现协同规划的方式。从资源组成结构来看,企业的资源分析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的结构;有形资产内部的结构;无形资产内部的结构。

通信企业资源结构的协同规划可以按照下述三个方面开展: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的协同。无形资产不能离开有形资产而单独发挥作用;同时,有形资产也要在无形资产的协助下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企业资源结构的协同化,首先是以效益为核心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配套问题。目前通信企业都在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配套程度越高,就越能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反之,如果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配套程度越低,资源浪费就越严重。

有形资产的内部协同。对于企业而言,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以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各自的构成要素之间,应该既要在质量上相匹配,又要在数量上形成一定的比例。通信业是涉及大规模固定资产的行业,而要实现正常的运营,还必需合适的流动资产来匹配工作。当网络顺利开通,进入正常运营之后,仍然需要从战略高度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匹配关系,如通过技术革新提高设备生产效率或改进通信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通过提高营销管理,加快资本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或是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无形资产的内部协同。在企业所拥有的各类无形资产中,企业品牌信誉资源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一般情况下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发展走向。无形资产的内部协同,是协同企业资源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为企业在未来的运营中赢得有利的竞争地位、获取长期超额利润奠定了基础。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的协同、有形资产的内部协同以及无形资产的内部协同,构成企业资源整体协同运作的能力。这是企业内部资源协同规划管理的结果,也是直接检验资源协同性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不仅表现出组织内部资源合作有序,还在企业外部表现出企业完整划一的形象。

关于加强移动通信企业资源协同规划的建议

加强各通信集团的宏观调控,在各个集团内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加强各个通信集团间的协同合作。我国地域广阔,通信要实现全程全网,通信企业资源的建设就要涉及到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各个领域,因此在规划资源时就应该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分布实施、分工合作,以避免重复建设而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

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通信企业资源的开发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合理组织。规划资源的开发要确保相关的资源能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的资源,要解决好各地通信资源的共享与归属部门间的矛盾。通信资源的利用,要按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原则来合理组织资源的分配,确保现有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通信企业经营者有意识地创造资源协同的环境,将大大有助于提升资源的协同效果、并可以降低资源协同工作的成本。企业要加强资源间的协同性,还应找出企业诸资源中对整体协同性影响重大的资源要素,这样可以在资源的规划工作中,有的放矢,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并挖掘出资源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