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语文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点
(一)髙中语文新课标中有关选修课程的要求
高中课程设置中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但还没有哪一个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像这次的新课程标准一样对选修课程作了如此详尽的说明,可见国家对选修课程的重视。按照三级课程管理模式,选修课程包括国家选修课程、地方选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特点已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作了详细的说明。
(二)新课标理念下语文选修课程的特点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国家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模块,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课程。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编排方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从总体上看,新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性质上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选修课程必然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它们的设置就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设置上的专题性与针对性。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选修课程的开设应遵循多样选择的原则:既要注重基础性,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差异性。五个课程系列的开设其选材范围必然很广也很自由,但这并不是说选修课程处于无序状态,五个系列可以视为是五个专题,它们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除了专题性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针对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们知道语文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其次选修课程是针对语文的实际应用;再次选修课程是针对学生的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方式设置的。
3.实施上的灵活性。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具有灵活性。我们知道新的课程改革实行三级的课程管理模式,这就给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学校带来很大的自主权。灵活性一方面指的是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系列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灵活性的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可以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及能力灵活地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在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多样的广泛的不同要求,这也说明了语文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灵活性。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将要面临的困难
结合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我想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将会遭遇如下一些困难:
(一)师资问题
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曾经认为“教师是宇宙的中心”,十分重视教师素养的培养,今天,我们依然认为教师具有如此重要的中心地位。但重视教师素养的培养对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很有启发,我们必须重视师资培养。实现教师专业化要实施新的语文选修课程,必然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上好选修课的必要条件。
(二)教材问題
教材被认为是教学过程的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一,可见教材的重要性。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凭借,是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依托。与必修课程教材相比,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写、出版以及选用等环节还有许多问题期待解决。其一,语文选修课程灵活多样,系列丰富,各地区各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开设,这样一来同-类型的选修课程教材的需求数量就会相对局限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学校,需求数量必然会很少。由此就会带来编写、出版、发行教材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浪费,我们怎样将这些控制到最低点?其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可以拿一些现成的图书作为选修课程的教材,这就存在一个教材选用的问题,什么样的教材适合教师教学以及高中生学习需要呢?
(三)评价问题
高中语文新课标当中虽对评价有比较详细的建议,但笔者认为评价仍是语文新课改一个大的问题,甚至是“瓶颈”。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评价与考试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我们知道,评价具有诊断、导向、激励等许多功能,而在目前,髙中学习其评价主要是与考试结合在一起,特别是高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则很容易放弃选修课程的学习。因而要很好的发挥选修课的评价的各方面的功能,使学生积极地投人并很好地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策略
(一)选修课课程设置要求
1.选修课应在编制教学计划时与必修课统一考虑。选修课既应是必修课的补充,又应是必修课的延伸。应由必修课和选修课共同编制出完整的更广博的培养高中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体系。必修授课计划一定要根据课程的整体要求和学生的要求来制定。对此,选修课亦概莫能外。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应与知识需要接轨,对于选修课,不搞短期行为,也不搞临时行为。
2.对于教育思想的改革,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设计安排在选修课中进行实验性教学。
3.选修课的课程设置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过去开选修课多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协商决定,较少听取学生意见,而忽视了学生常能够对他们自己需要和希望学的东西讲出很好的意见。
(二)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选修课的教学方法要灵活、生动。可以变换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可以采用讨论法,使学生互相促进、互相启发;也可以使用调研法、演示法和模拟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传授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便学生能通过自学,学到许多课堂上没有教授过的知识和能力。
(三)选修课的课时安排
选修课的总课时安排中必须占有足够的份额,例如占总课时数的2〇%?30%,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选择余地。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国家和学校已规定出必须选够的数量。笔者以为,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度,这样才有利于提髙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选修课的真正目的和效果。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教学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同样,对于教师来说,也应该不断进行学习研究,应强调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提出,就是让参加学习研究的教师以自己原有的教学经验为基础,针对统一活动内容、教学案例,对新信息重新认知、编码,重新构建自己的教学。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情况下,在全面考虑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过程(在最优化的范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来看最有效的作用。
教学过程最优化也可理解为教师在自身条件范围之内能够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并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发挥,从而实现教育的最好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主要立足于教学效率,以期通过最小的代价来取得最好的效果。“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仅让教师合理设计教学任务,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教学的合理方案,而且,通过反思交流活动,能够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做法,从而达到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特别重视对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认为研究学生和培训教师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得以实现的前提。 为了贯彻“最优化”理论,每个教师都必须具有辩证的思维,辩证对待教学设计与方法,因此,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很重要的。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虽然有时注重了对教师的培训,但基本上是知识和技术方面,对于教师的思想和观念培训,甚是缺乏。须知,一切行为改变都是从思维和观念的改变开始,“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实施,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从教材角度来说,能够深挖教材内涵,拓展发散思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多重阐释性。这也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各科的一个独有的特点。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全方位地、立体地挖掘文章的内涵,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大胆想象,形成不同的个人见解。“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从而深挖教材内涵。整个活动中,不仅教师能以全新的、多角度的眼光分析教材,深挖教材内涵,也能激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创造力。
从学生角度来说,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多年以来,语文教学习惯于对学生进行聚合思维的训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总是利用自己的思路来牵引学生,把学生思路控制在自己思路范围之内,最终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把语文上成数学”是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中的思想。“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能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空间,给学生的思维活动以较大的范围,有利于学生发挥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语文教材更加具有开放性,教师通过对教材地不同分析与理解,会选择不同的设计,从而使课堂呈现多样性。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更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数学那样目标明确、内容清楚,这就给语文教师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开发课程资源,教师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或者知识背景,就会建构出不同的课堂,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这一活动的研究,使语文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理论,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实践并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高中语文教师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应认真研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激发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通过听评课的形式,也能启发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虽然在许多学校已经开展,但它的实施步骤并没有一致性。甚至有些教师只是注重“同课异构”的形式,并没有深入到其本质。若想使“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达到较为理想的结果,前提是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去。“同课异构”有两种类型:一人同课异构和多人同课异构。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告知式”的教学方法,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学习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变成教材的主人,要变成教材的生产者。
一、困惑的源头在何处
管然荣先生提出,在与教师座谈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一些困惑:有人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基本属性不科学,二者不属于同一性质……说实话,一些质疑与感叹早已经见诸报纸杂志,在基层教师的教学探讨中也有涉及。但在笔者看来,面对这些问题似乎没有必要表现出“苦大仇深”的样子,更没有必要以此为借口“回到凯洛夫教育学当中去”(某大学教授语)。理由有二:
其一,如果因为课程改革中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施出现一些问题就要否定既定的思路的话,那传统的语文教学早已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岂不是要全盘否定?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早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无论是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更多的应该是扬弃与综合,应当是取传统之所长,取他国之所长,补本土与传统之不足。至于“误尽苍生皆语文”“语文无效教学批判”等惊人之语,应当视作语文前进的一种推动力量,对于其中的观点应当理性选择,不能因此而乱了改革的阵脚。
其二,更多的时候我们认为问题并非出在课程标准上,而是出在教师身上。众所周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课标组在研究、吸纳了当今世界比较流行的教育教学理念后,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一定的逻辑体系编写出来的。但出现在普通一线语文教师的视野中时,可以肯定地讲,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用原有的经验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或者是基于课标中文字语句的表面含义进行解读,至于为什么课程标准中会有相应的说法,该说法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往往是没有意识去研究。这对于课程改革在普通语文教师心中的内化,消极影响是巨大的。当然这也是课程标准推进过程中的一大不足,只想着让教师“知其然”,却不想着让教师“知其所以然”。
总而言之,不知原因,不知背景,却老想着用原有的经验去解读新的课程标准,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问题的重要根源。
二、解疑的途径是什么
如上所述,面对困惑,不应当选择退却,而应当积极寻找解疑的途径。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例,如何理解其中所谓的“不科学”“不同类”呢?笔者以为,从学术意义角度来讲,工具性与人文性有讨论“科学”与“同类”的必要,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纲举目张的所谓必要性,似乎没有必要冲淡日常教学的主题。说得再直白一点,就算不知道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教学还是得继续下去。
那面对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要求,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才能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般理解落到实处呢?笔者以为,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理念,一种既重语文知识基础又重语文立意的理念。或者这么说,语文学习本为立意,而意之源头却离不开工具性的体现。有了这样的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便不再是两个互相割裂的概念,而是融为一体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亦可以将这二者比作一枚硬币的两面。
结合这一理解,笔者对课文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向学生再次明确语言的价值在于语言的力量,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以言表意,以意驱言;其次,与学生研讨语言的力量(人文性)与语言本身(工具性)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二者关系紧密,无法分离。在此基础上读《我有一个梦想》,我们的态度是:文章首先就是用来读的――以读者的身份读,以作者的身份读……读到最后会怎样?学生会读得热血沸腾,会读得表情庄重,会读得热泪盈眶。人文性即在其中,而工具性也会在不断地朗读中被感知、被感悟。
三、普通教师的课标观
课标是不能不学的,不过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学、怎么悟。坦率地说,关于课程标准的争论一方面笔者知道跟在争论的专家后面很难分出所谓是非,只能惹得一头雾水,还容易乱了原有的认识。因此,笔者认为普通教师的课程观更多的应当是立足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再谈谈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以为,日常教学中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是不必过于仔细咀嚼的,是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人类文化”,并不影响日常的教学实践,无论如何,语文都得教,都得在现行考核机制下教。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必须揣摩的,尤其是其中的“统一”二字,意味着不必因为描述分开而在教学中也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文试题分析
这是一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试卷,呈现出科学性、创新性、人文性、时代性、探究性、开放性等特点,体现了“突出考查语文学科的主干能力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
(一)依纲据本,科学命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理科・语文)》(以下简称语文考纲)指出,全国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的,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6种能力的考核与新课程标准、语文考纲提出的目标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以及适当的难度。语文试卷结构与往年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更具科学性。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根据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划分,可以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其中阅读部分70分,表达部分80分,全卷总共150分。阅读部分由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组成,现代文阅读包含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以及名篇名句的默写。表达部分由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写作组成。这些考查分类,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相一致,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更为突出。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题量和题型的设置方面有了一些变化。大纲卷共有7道大题20道小题,今年的新课标全国Ⅱ卷只有6道大题18道小题。选择题中不仅有必考的单选题,还有选考的多选题。单选题在大纲卷中总共是10道题,今年只有9道题。语言基础知识类的考题在大纲卷中是4道单选题,作为试卷的第一大题,新课标全国Ⅱ卷将其列为语言文字的运用,设3道单选题并在试卷的第五大题中进行考查,突出了“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要求。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表达题的考查在大纲卷中有3道题,新课标全国Ⅱ卷只有两道题,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赋分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比如,今年选考题中的第一小题的多选题,除完全错误的选项外,不同选项的得分均有所不同,如12题的第一小题“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选A和C不得分,选E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这充分考虑到了考生对问题的不同认知程度。另外,第二大题古诗文阅读赋分36分,而往年的大纲卷中该题赋分仅32分,可见,新课标卷对古诗文阅读的重视有所加强。在文学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中,新课标卷赋分由大纲卷的22分增加到了25分,考查的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为集中。
(二)关注时政,强调人文
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文试卷不管在题型、题量和赋分上有多少变化,在坚持关注时政、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等方面却没有改变,甚至有所加强。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对2014年高考试题分析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凝聚着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和价值理念”,语文作为母语学科,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传统的人文精神的重任,因此在命题时,就是希望通过精选能够体现核心价值理念的人物事迹、新闻事件及文学作品等材料,明确设问,考查考生对社会现实和时事政策的了解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今年的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文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讲述的是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中英勇战斗的故事。今年恰逢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人民都在以各种方式纪念战争的胜利。戴安澜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的事业,他那为人平和、勇于担当的优秀品格值得我们敬佩。学生在答题的同时就是在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试卷第3题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用“一带一路”来设题,通过成语考查设题的语境,也是社会的现实问题,时代性较强。这次作文材料中涉及的“大李、老王和小刘谁更有风采的问题”,来自社会生活,与国家近期提倡的“创新精神”“实干兴邦”理念高度吻合,凸显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是时代的呼唤。
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出题者不仅加大了古诗文阅读的题量,还将实词的考查置于句子翻译中,考查考生对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这也是一个新的变化。虽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多次考查过这一类型的题目,但近十年来,至少在大纲卷中很难看到这一类型的题目。现在,这一类型的题目再次出现,与我们国家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旨在让考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取向,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这有可能成为今后常常出现的一种题型。
现代文阅读也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文学作品阅读材料《塾师老汪》便是围绕老汪对孔子说的话“有朋自远方来”的个性化理解所展开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谈到了戴安澜将军借诸葛亮和秦始皇的事迹来表达自己保家卫国的壮志,并据此设题,让学生思考戴将军借此表达了什么样的志向。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没有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学生是很难回答这些问题的。
(三)问题探究,开放创新
在语文考核目标与要求中,2015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6种能力,这6种能力表现为6个能力层级。探究能力是新课标全国Ⅱ卷中考查的新内容。探究这个能力层级指的是“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展、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在阅读题目中,首先以选考题的形式出现,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各种文本阅读掌握的程度自主选择答题的类型。虽然大多数考生选择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目,但是有选择也就意味着给了考生更多的探究空间。探究能力的考查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要求如下:(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比如,阅读材料《塾师老汪》的题目要求考生将老汪与孔乙己进行比较。我们知道,孔乙己和老汪都是读书人,书呆子气十足,在待人接物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是造成他们精神困境的原因却是不同的,这就需要考生从民族心理、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对二者的异同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得出有创造性的答案,这就给了考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要求有三:(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此,要解答《将军赋采薇》一文后面的第四题“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将军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服,其中必有内在的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需要考生纵观全文,认真消化文中的两条相关链接,综合分析,从中体会戴将军对功名、生死的看法,了解其多才多艺的儒雅之范,全面描摹出自己心目中的戴将军。
作文题目的考查同样具有探究性和创新性。今年的新课标全国Ⅱ卷改变了从一个故事或一件事中寻找合适的角度展开写作的做法,而是通过大李、老王、小刘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各展风采的事实,让考生判断“谁更具风采”并作文,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大李是走在学术前沿的人,学术是人类进步的基石。老王有着精湛的技术,他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行行出状元,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人就是英雄。小李追求的是艺术,他热爱生活,希望艺术为生活、为他人带来美,带来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该题需要考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对三者的风采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角度,确定立意,有理有据地将自己选择的理由写出来。考生思考的空间变大了,思维的深度加强了。
但是,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也存在一些遗憾,如第一大题关于接受美学的阅读题,文本专业性过强,专业术语比较多,学生的已有知识与出现的新知识之间存在距离,因此,阅读起来有些吃力。选做题方面,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赋分相同,但难度相差较大,超过80%的考生选择做实用类文本考题,而文学类文本的考题虽然在选材方面文学性、思想性都比较强,但是对文学素养的要求过高,大多数考生望而却步,这不得不让人担心中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是否还有人愿意去学。
二、2016年高考备考建议
了解了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文试题的命题特点,我们就要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开展教学,有针对性地帮助下一届学生提高语文备考能力。
(一)充分把握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内涵
语文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学习活动的总和,它包括语文学科内容,也包括学习者的经验和体会;它包括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计划,也包括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它包括教材,也包括教师、学生、环境等因素的整合。高中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来说意味着哪些改变?教师对此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比如,课程结构的改变,高中新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由5个系列若干个模块构成。必修课为10个学分,选修课应达到8―12个学分。可见,必修课与选修课是一个整体,学生必须通过相应的学习才能够达到高中语文学习的合格水平,因此,教师不可有所偏废。再如,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了变化:“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我们都不陌生,它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但是语文的人文性应该区别于思想性以及过去所提倡的“文道结合”的“道”,它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内涵包括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等,这是语文学科的价值走向,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身体力行。又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提出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去实践,等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探究;发现、创新”。
(二)掌握语文知识体系,提升能力层级
从表面上看,今年的语文高考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直接考查某个语文知识点的题目甚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置语文基础知识于不顾。这是因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语文知识的掌握为基点的,所以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如语法知识中词性、短语、单句、复句、语段等现代语法知识,这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句法现象大有裨益。掌握阅读鉴赏中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知识,人物形象刻画中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知识,学生可以把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从感性层面提高到理性层面,这些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系统地建构。正如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荣生教授所说:“从语文课程的观点看,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个知识的问题,合宜的能力要由适当的知识来建构。”因此,教师要适当地补充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初、高中学段的知识衔接,使知识能力一体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今年高考语文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加到了6个层级,它们是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运用和探究。识记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主要是识别和记忆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名句名篇等,是考生必备的语文功底。理解是识记之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分析综合高于识记和理解。鉴赏评价是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3个层级为基础,是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层级。总之,高一层级的能力是从低层级的能力发展而来的。比如,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和理解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水平并做出相应的评价。表达应用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三种能力基础上并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探究是“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展、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是对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探究性”学习的考查,也是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重视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各能力层级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创设探究场域,提高语文能力。
(三)注意积累感受,提升思维品质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的一次“高中语文教材座谈会”上,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指出:“语文课程改革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会了多少个字词,掌握了哪些基本方法,背诵了多少篇文章,阅读写作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不能舍本逐末。”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语文能力,需要积累和感受,这是因为语文的学习过程不只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还是一个熏陶情感、提高审美、培育道德、学习做人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比如,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需要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老师接力作战,方可成就。在阅读积累方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有着明确的规定:“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该把高中三年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规划,全面安排,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多悟、多行。教师要加强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研究,从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和提高,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整体阅读,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短文阅读与长篇阅读相结合;学生在阅读时要注重内心感受,做到宏观把握与微观解读相结合,达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目标,认识文本各个部分、各个要素的意义和作用,从部分、要素与整体的联系中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本质。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思考的深度,今年的试卷保留了在高考中加强思辨性的特点,如语言文字运用题第15、16题需要考生“瞻前顾后”,从语文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逻辑性知识,让学生掌握一些理性思维的方法,学会辩证地思考,有利于他们了解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从而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看到事物的矛盾性,总结事物的规律性,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论述类文章,教师要给学生多进行概念、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准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的能力,不断提升思维品质。
(四)关注社会生活,提高文化素养
适应语文新课改,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本人结合自已的教学,就高中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谈谈自已的几点体会。
1.同行合作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语文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地理、历史、政治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2.师生平等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 “ 平等中的首席 ” 作根本位移。教师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就应以 “ 对话人 ” 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 “ 对话人 ” 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
2.1 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 2 人本意识。既然学生是 “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 ,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努力做到从 “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3.全面评价观纲要指出 “ 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 ” 新的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为保证新课程实验的深入进行,评价改革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