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效评价报告

能效评价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能效评价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能效评价报告

能效评价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节能评估;Fortran;清水离心泵

0 引言

依据国家发改委2010年第6号令要求[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或者电力年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1]。该文件及其审查意见,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及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以及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依据。因此,公司对于节能报告书编写给予极高重视。工艺系统设计人员在参与该项工作时,需核算各主要用电设备参数,依据设备⑹及相应标准,计算出目标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并做出能效评价。由于该项工作一般要求在项目申请阶段完成,设备尚未订货,其参数往往出现变化。手动计算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计算中稍有疏忽,会大大影响计算结果,经常需要2,3位工程师进行互相验证,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Fortran为开发平台,开发相应工具程序,实现了核岛工艺系统主要耗电设备的数据自动处理,降低设计员工的工作强度,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1 开发工具简介

本程序是利用Compaq Visual Fortran v6.6开发的,该程序也简称为CVF, 编程标准为Fortran 90。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选择编写计算程序来解决一些工程问题。Fortran程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具有流程简洁、易懂,矩阵计算能力强大等优点。此外,它还拥有大量丰富、开源的源程序,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便利地移植到自己的程序中,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2]。

目前常见的Fortran编辑器有两个,分别是Compaq Visual Fortran(CVF) 以及Intel Visual Fortran (IVF)。CVF 与IVF均源于微软的Fortran PowerStation 4.0,与IVF相比,CVF具有应用范围广、下载方便、免费、体积小及配置要求低等优点,完全可以满足正常工程计算编程应用。

2 开发过程

2.1 程序流程图

程序开发及计算流程图如图1所示。

2.2 设计依据

本计算的依据为GB 17962-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该标准于2007年11月,2008年7月开始实施,部分章节为强制性标准。标准中给出了关于清水离心泵的能效限定值和节能评价值的定义及计算方法,适用于多数单级及多级清水离心泵。标准中还指出,在该标准执行3年之后(即2011年以后),以目标能效限定值取代能效限定值来对清水离心泵的节能水平进行评价[3]。

2.2.1 获取泵的基本参数

获取泵参数,需要输入的泵参数有:泵为单吸还是双吸,泵的级数、流量、扬程及转速等,并给出适当的输入提示,参见图2。使用的参数为基本的Fortran读写参数,并提前规定了参数的数据类型,如果不按照要求进行输入,程序则自动终止。

2.2.2 判断比转速及流量是否符合条件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中指出,对于流量大于10000m3/h的清水离心泵,其目标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估值可以直接给出,无需计算。此外,该标准中只给出了比转速为20到300之间的泵的计算方法,超出该范围的泵也不适用于该标准。

因此,在编程中,利用while if的循环语句,对于上述两种情况进行单独处理,对于满足该标准条件的清水离心泵,利用该标准进行计算。部分代码如图3所示。

2.2.3 对于参数符合条件的清水离心泵的计算

依据国标《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对参数符合条件的泵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为:首先将标准中参照的图表转化为数据源并存储在程序中,其次依据定义公式计算出泵的比转速,之后结合泵的级数及比转速选取对应的程序内置数据源进行插值,最后得出该清水离心泵的目标能效限定值和节能评价值。

2.2.4 结果输出

在经过上述的计算步骤后,可以选用write函数或者print函数进行结果输出。这两个函数的区别就在于,write函数具有赋值输出位置的能力,print命令只能针对屏幕使用,因此,更建议采用write函数进行输出。此外,如果需要将结果转换到文件汇总,使用WRITE命令的程序改写起来会比较容易,只需将UNIT值指到另一个输出位置就可以了。

2.3 程序运行结果

将程序计算的结果与之前手算的结果相对比,完全一致,详见图4。整个计算过程,从输入数据到得到结果的计算时间约为1、2分钟,大大节约了计算时间。经过多个泵数据的验算,计算结果与之前手算的结果完全吻合。

3 结论

程序开发完成后,经过多个工程项目的节能评估计算测试,手动计算10个泵的目标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最少需要半天的时间,而使用该工具进行计算,20分钟即可完成,且能避免由于手动计算带来的错误,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利用编程完成一些在设计工作中重复出现的迭代、查表等计算问题,可以减少设计人员的手工计算工作,使设计人员更专注于设计工作。该程序的循环及插值模块,可以在类似的计算编程中得到重复利用。本程序由于囿于时间所限,单纯采用Fortran编程,界面比较简单,之后的工作中,可以考虑利用混合编程提高输入输出界面的美观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6号令.

能效评价报告范文第2篇

为了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机构服务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有效性,为政府提供公正权威的量值数据依据,帮助政府部门准确合理地分析、评价本地区的能源利用状况和水平,按照总局《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对技术机构提供能源计量服务工作的要求,通过向地方政府申报“能源计量检测与能效评估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来推动能源计量服务的开展。1服务平台总体布局服务平台以计量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工业企业和重点用能单位提供能源计量检测、能源数据监测和以能源计量审查、能效对标为主要载体的能源计量服务,实现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水平的总体评价,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统计单位GDP能耗、考核评价节能减排可靠的基础数据和事实依据。服务平台总体布局。2服务平台职能定位服务平台建设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开展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和重点能耗设备的检测;二是开展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监测,探索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有效途径;三是开展能源计量审查、能效对标工作,为节能技术改造诊断、审核、评估等提供技术服务;四是开展能源计量技术研究及检测方法、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服务平台主要职能定位。

二、能源计量服务具体举措

围绕服务平台的总体布局和职能定位,在认真完成政府有关能源计量工作要求的同时,积极探索能源计量服务方式,多次深入重点耗能企业了解能源计量服务需求,寻求技术服务对接。经过近三年的尝试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以能效对标、能源(水)计量器具检查(审查)为主要载体,以能耗设备检测、水平衡测试主要技术支撑的能源计量服务模式。1用能设备能效检测电动机广泛应用于拖动风机、泵、鼓风机、空气压缩机、制冷机等机械装置及其他各类电气设备,是量大面广的能耗终端。电机系统包括电动机、被拖动装置、传动控制系统及管网负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机系统用电量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用能设备能效检测主要是针对重点用能单位使用的电机系统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检测、评价,帮助企业摸清重点耗能设备能源利用现状和推广节能技术应用,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取得实效。在对接企业耗能设备能效检测需求的同时,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能源计量中心不断投入与之相关的项目能力建设,先后完成了泵类液体输送系统、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等5项与用能设备能效检测紧密相关的检测资质认可。与此同时,通过项目资质获取,检测专业人员也得到了培训和锻炼。三年来累计为20余家重点耗能单位的109台耗能设备进行了能效检测和分析,检测合格率为88.1%,对耗能设备出具了完整的检测报告和合理使用的建议。2能源(水)计量器具检查众所周知,能源计量是围绕能源(水)计量器具为核心展开的,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能源计量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和数据管理等几方面内容。针对能源和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国家相继实施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GB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为扩大技术机构能源计量服务领域与范围,依据ISO/IEC17020建立了检查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获得了CNAS检查机构资质,取得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用水单位计量器具2个领域4个项目的检查能力认可(见表2)。能源(水)计量器具检查主要针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和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是否符合国家相应的强制标准要求,接受客户(政府或企业)委托,围绕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和用水单位水计量器配备和管理,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开展检查服务,并向委托方报告检查结果。3能效对标活动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简称能效对标活动)是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节能管理和采取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可使重点用能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重点工序能耗大幅度下降,部分行业企业能效水平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使行业能效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能效对标可以说是企业内部围绕能源计量为核心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生产规模、产品结构、能源消耗、生产流程、工序设备等,通过对产品主要工序能源消耗的准确分析,得出产品综合能耗。由此可见,能源消耗的准确计量是能效对标工作的基础。技术机构可以按照能效对标活动开展的方法和要求,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介入企业能效对标活动中,通过对标活动的开展,推动企业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视。同时能源计量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锻炼和提升。4水平衡测试水计量器具同能源计量器具一样,其平衡测试也是能源计量服务的一个方面。水平衡测试是企业加强用水科学管理、合理用水的有效办法和措施,也是进一步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水平衡测试能够全面了解用水单位管网状况和各部位(单元)用水现状;依据水平衡图和测定的水量数据,找出水量平衡关系;采取相应的措施,挖掘节水潜力,达到加强用水管理和提高合理用水水平的目的。技术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开拓水平衡测试项目,进一步延伸能源计量服务范围和领域。近几年我们先后为本地区20余家重点用水单位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工作,水平衡测试项目分别通过了CMA认定和CNAS认可,并被当地节水办确定为水平衡测试推荐单位,同时也获得了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节约用水工作委员会颁发的“水平衡测试能力评价许可证”。5能源计量审查《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计量数据管理以及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等能源计量工作情况开展定期审查。据此,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对审查内容、审查要求、审查方法及结果做出详细规定,并计划利用三年(2013年~2015年)完成对全国17000家重点用能单位的首次能源计量审查工作。技术机构应积极协助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能源计量审查工作,为审查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立足于提高能源计量审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重点用能单位和政府搭建信息化和智能化服务平台,依据《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开发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在线填报系统”。重点用能单位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了解能源计量审查的具体要求,在线填写和上传能源计量审查所需的资料,平台可自动汇总生成“企业能源计量自查报告”;同时该系统借助“便携式离线审查功能”,审查专家组到企业现场核实和审查相关数据及文件,并自动生成“能源计量审查报告”,从而有力推动本地区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开展。

三、能源计量服务后续设想

由于能源计量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现实工作中存在用能单位普遍重视不足的现象,进而造成能源计量服务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目前,国家层面上,节能减排工作由国家发改委下属国家节能中心负责全国节能监督管理,主要工作是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在地方层面上经信委是节能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鉴于上述情况,计量技术机构在后续能源计量服务中应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1)加强与节能减排相关主管部门沟通、协作。力争成为第三方节能服务机构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咨询机构库成员,提升政府部门对计量的认可度和公信度;同时加强与当地从事节能减排服务的相关技术机构或公司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寻求合作模式。2)开展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监测服务。建设完整的软硬件平台,实现本区域内重点耗能企业现场能源计量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能源计量器具档案网上直报;运用各种分析、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多种计算分析,实现对各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耗的监控、管理、分析和预测,满足工业企业的设备能效计算和用能系统节能诊断,为政府及节能主管部门实施节能管理提供客观数据和决策依据。3)开展节能技术改造诊断、节能测量、验证服务。当前国内外可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很多,但现实应用中却存在很大的“技术障碍”,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到位:检测能力不到位、技术服务不到位、项目服务不到位,即能源检测、统计、评估能力不足。技术机构应以建设一个权威、公正、独立的第三方能源检测/统计机构为目标,服务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诊断和能效评估,并开展节能测量和验证服务。

四、结语

能效评价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21902

1引言

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并开始推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接着上海、重庆、江苏等相继出台了地方的能效测评标识标准和《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在稳步推进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工作过程时,研究实际民用建筑能效测评过程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建议,对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质量控制有一定现实意义。

2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的主体

建筑能效标识应以建筑能效测评结果为依据进行标识。建筑能效测评是前提,标识是目的。

建筑能效测评是对反映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并给出其所处水平。建筑能效测评的主体是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建筑能效测评机构。

建筑能效标识是将反映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以信息标识的形式进行明示。建筑能效标识的主体是建设主管部门。

3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的时间节点

《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中规定建筑能效标识应在建筑物竣工验收之前进行。在建筑物正常使用后应进行建筑能效实测评估。但测评与标识的时间节点还是比较抽象不清晰。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应包括建筑能效理论值测评标识和建筑能效实测值测评标识两个阶段。

3.1建筑能效测评的节点

建筑能效理论值测评标识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之前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建筑能效理论值测评标识应在改造工程竣工验收之前进行)。建筑能效实测值测评标识应在建筑物正常使用后进行。

3.2建筑能效标识的节点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报告》提交后,建设主管部门依据《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报告》核发建筑能效测评标识证书和标志。

4基础项能耗计算与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在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中常出现将能效测评基础项能耗计算与节能设计计算混为一谈,让软件的研发单位和能效测评机构的技术人员如在云里雾里,所以分清楚二者的关系对建筑能效理论值测评是有意义的。

4.1基础项能耗计算

民用建筑能效理论值测评标识的建模计算,用于量化计算民用建筑的能耗水平和节能率,为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提供基础项能耗数据。

能效测评基础项能耗计算是通过软件对测评标识建筑和基准建筑(一般取20世纪80年代初的建筑)进行纵向模拟计算的比较,从而得到测评标识建筑能耗及节能率。

4.2建筑节能设计计算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根据软件提供的大量不同保温体系的墙体、屋面和楼板类型,查询各种保温体系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并完成所有相关的热工计算;通过计算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和窗墙比等参数,读取在建筑设计中的各种门、窗、墙、屋面、柱、房间等设计参数,并根据节能设计标准规范进行校核验算。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主要是为验证节能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及当地规范的要求(节能50%或者节能65%),并输出当地节能审查所需的报告,不同地区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方式各有不同。

4.3基础项能耗计算与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关系

基础项能耗计算是能效测评软件根据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以及现场检测的热工性能参数进行计算的;而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是为了满足节能是否达到50%或65%而进行的围护结构涉及的各种设计参数的选择和确定。二者的关系: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关注的是达到国家及当地规范的节能要求,能效测评基础项能耗计算关注的是实际计算出的能耗和节能率,二者是一个逆向过程。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龚红卫,等: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应用问题工程技术

5建筑能效测评的基本资料

资料收集是民用建筑能效测评的重要前提,然而诸多的原因会导致资料收集不完整,让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5.1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应具备的资料

申请建筑能效标识应具备下列资料:项目立项、审批等文件(土地使用证、立项批复文件、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建筑施工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及审查意见;全套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资料和一套完整的竣工图纸;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设备、材料和部品的产品合格证;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项目围护结构部品热工性能及产品节能性能检测报告,门窗可提供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证书和标签;节能工程及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和验收报告;供暖空调系统运行调试报告;应用节能新技术的情况报告;满足建筑能效标识规定项中计算和其他所需要的资料。

申请建筑能效实测评估时,应具备下列资料:供暖空调能耗计量报告;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设备运行记录;应用节能新技术的运行情况报告。

5.2资料收集不完整原因

由于建筑的过程非常复杂,取决于很多因素,而在实际资料收集中,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的节点对收集资料内容的影响,是项目竣工前还是项目竣工后,是节能分部工程竣工前还是节能分部工程竣工后,模糊不清。

建设单位对能效测评工作流程、内容不了解,导致资料收集不完整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检测单位对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工作的理解不深,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资料收集的经验不足。

5.3建筑能效测评资料收集解决途径

(1)调整简化所需资料。建设项目基础文件资料省去,民用建筑能效理论值测评标识资料如项目立项、审批等文件(土地使用证、立项批复文件、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和建筑施工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及审查意见可以考虑省去;增加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及审查意见;全套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资料、节能工程及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和验收报告合并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全部验收资料等。

(2)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宣传和培训。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检测单位的建筑能效测评标识进行宣传和培训。

(3)建立资料收集机制。将该项工作纳入工程项目管理体系,通过能效测评机构提供所需测评资料目录,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检测单位进行资料的收集。

(4)现场核查取证代替不足资料。方法是施工现场实地照片取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议厅DGJ32/TJ 135-2012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标准[S].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DGJ32/J 96-20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T 288-2012建筑能效标识技术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收稿日期:20130120

能效评价报告范文第4篇

1前言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所追求的目标时,建筑行业也在关注能源以及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中国,建筑能耗目前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5%左右,且呈递增趋势,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巨大潜力。建筑能耗不仅仅影响国家能源供应,而且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还影响环境,例如据有关测试[1]表明:在城市内建筑四周挂满分体式空调时,将造成局部“热岛”现象,空调机的运行能效比COP显著下降,建筑周围热环境也被严重恶化。也就说,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

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快速提高,建筑能耗以更高的速度增加,例如冬季供热地区正迅速南扩,而北方地区空调器拥有量也迅速增加。建筑物寿命一般较长,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很大,因此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便显得至关重要。而我国广大地区、不同气候、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不是依靠墙体保温等措施就可以解决的[2],更需要从建筑设计到建筑细布构造处理以及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等各种技术的集成来解决。

另一方面,建筑环境特别是居住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居住区内的空气质量、办公或居室内的空气品质、噪声水平以及交通状况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注意到这一现象,相继推出了以“绿色”、“生态”为宣传点的建设项目,但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或住区不仅仅是依靠多绿化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建筑物理环境中综合因素的影响,包括声、光、气流、热、能耗等诸多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从建筑声学、光学、气流、微气候、空气品质、能耗等角度,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开发商提高建设水平、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普通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由清华大学提出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策略等,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具体的评价内容,以期为我国实施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进行有益的探索。

2评价系统简介

2.1国外经验

关于建筑节能的评价,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已经成熟并在实施的规范,并且有相应的标准模拟软件来评价建筑的节能状况以保证规范的实施。在美国有“节能之星”标准(EnergyStar),这个标准实施已经有10年了。它比美国“标准能源法案”(ModelenergyCode)要求更加节能30%。通过这套标准的实施,在不增加初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节省30~50%能源消耗,可以节省50%的建造时间。也是因为有了这套标准,可以创造出激励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节能技术和建材发明的氛围。由于这套标准针对美国某地区而专门制订的,因此在美国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标准,例如Title-24标准主要在加州实施。

芬兰建立了一套叫做“能耗认证系统”的标准(EnergyCertificationSystem)。在香港也通过授予“建筑认证证书”(BuildingPass)的方式来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规范。俄罗斯在莫斯科也实行了一种叫做“能耗护照”(EnergyPassport)的建筑节能规范。它包括一套新的节能标准MGSN,希望能够控制建筑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的质量,而且它可以为节能建筑提供潜在的购买者等信息,从而来促进节能建筑的良性发展。这些规范中都没有包括环境质量的评价内容,然而实际上节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水平,减少污染排放,从而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完整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评价标准中应将环境质量的评价纳入其中。

2.2主要内容

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评价系统是对建筑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给予研究,从而对建筑环境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建筑生态环境的评价系统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小区规划评价、建筑单体评价、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评价等等;牵涉到的关键技术较多,如建筑热环境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FD),建筑日照分析与采光技术,噪声控制以及建筑材料技术等。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交叉形成了建筑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技术核心。

开发成熟的软件系统实施建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在我国形成可实施的评价系统,最终可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一套可以广泛运用的评价建筑生态与节能效果的软件平台,并形成相应的激励、保障实施措施,从而形成体系。

2.3评价方法

一个重要的工作是研究住区生态与节能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如何从模块化软件的模拟仿真结果中提炼出能充分反映建筑生态环境、能耗特征的评价参数,从而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建筑环境评价软件平台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可采用的是模拟其运行状况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两个层次的标准,首先对于规划设计层次来说,可以通过模拟其日照、噪声、空气流场以及微气候等,对其规划和建筑设计直接进行评价。第二个层次,对于节能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全年模拟分析,而不是仅仅依靠稳态计算或者是设计计算,从而给出节能效果星级评价等级。这两个层次应该是必须同时满足的。

2.4评价策略

对于评价策略,可以分两步:一、在房屋建造之前,运用评价软件对规划和设计图纸进行模拟,给出相应审核评价(Plansreview);二、在建造完成之后,对建筑进行实地抽查考核,以确定建造是否与审核后的图纸相一致,如果是一致的,可相应授予一定的环境和节能效果星级等级。

2.5系统特点

归纳起来,这一评价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a、清晰明了,易于理解与实施

b、相对灵活,可允许通过不同的手段达到相同的环境和节能效果;;

c、数据丰富且准确,能给予用户和房地产开发商明确的结论和指导依据;

d、激励机制完善,可操作。

3评价实例

以下通过实例,简要介绍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3.1居住小区声环境

某居住小区位于北京东四环路东侧,距四环路约400m,被现状住宅区和规划的城市干道分成东、西两区。小区总面积26公顷,容积率2.0,户型以一梯两户或三户的高层、小高层单元(11~18层)组成的板楼为主,边角处辅以一梯四户或六户的点式高层(14~18层),板楼前后间距40至60m。小区的周边环境好,交通便捷,但是随着小区及周边道路、用地建设的完善,过境交通量可能会增大,小区的安静可能会受到干扰,为此业主要求进行声环境评价。

经现场实测,图中的三个主要带状噪声源可能影响到居住小区声环境,为此分别进行了模拟分析。

图1—居住小区声环境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居住小区内的噪声分布,可以看到,颜色愈深的建筑所处的声环境越差,在没有采取设防噪绿带等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其临街一面的室外噪声级不能满足居住区室外白天低于55dB、夜晚低于45dB的国家标准。为此,笔者对合理降噪提出了建议。

图2—居住小区噪声分布及小区示意图

3.2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仍以前述居住小区为例,这种高层建筑、多层建筑混合存在的小区,其建筑群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对其微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风速太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行动造成不便,也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形成旋涡和死角,不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因此,业主提出在规划设计阶段预测居住小区内的空气流动状况,以对小区内微气候作出合理的评价。

图3—建筑群空气流场分析

上图给出了该居住小区在北京冬季典型工况(北风,风速5m/s)下,1m水平高度上的空气流速分布图,暖色调表示风速高。原本业主担心在建筑群中部的南北大通道上会有较强的气流,但由于建筑布局比较合理,模拟分析显示在这一大通道区域内风速基本小于1.2m/s,适于居民走动、生活。倒是在建筑群的一些其他局部发现,由于绕流等的影响会形成局部气流过强,笔者对此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值得说明的是,此分析结果可以多媒体三维动画显示,效果更加逼真。

3.3建筑群日照分析

当现代建筑越来越密集,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穿过的一缕阳光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建筑群日照分析被越来越重视,人们不满足于冬至日一小时日射这样的要求,而更关心在周围建筑物遮挡和建筑物自身遮挡的情况下,究竟自己等实实在在接受多少阳光。下图给出某建筑群在夏季清晨的日照与遮挡状况,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三维动画效果可将分析结果表现得更加逼真。

图5—建筑群日照分析

3.4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

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的评价内容,主要是考察人们在室外生活时切身感受到的诸如室外温度、湿度、太阳辐射、气流组织和绿化状况等微气候参数。其中温度作为人们感受居住环境好坏的主要参数,对评价小区热环境至关重要,也是影响人们在室外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它同时综合反映了诸如小区的太阳辐射及绿化状况等其它因素的作用,也是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相对较容易进行预测和比较的热环境参数。

值得指出的是,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的气候情况也并不是处处相同的。“城市热岛”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最突出特征,显著反映了由于城市化的结果使得城市气温与郊区或其它地区气温的不同,并将给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一般说来,认为某个区域的实际气温是由基础气温、太阳辐射、长波辐射的线性叠加得到的。区域地貌、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等因素决定了区域温度。即:M(I,t,x)=C(I,t,x)+L(I,t,x)+E(I,t,x)

其中M是区域气温,C是基础气温,L是局地地貌,E是城市化程度,I是天气状况,t是时间,x是地点。具体来说,在建筑群集地区,小区不同地方的温度环境在受相邻位置的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布局、小区的下垫面(如沙土或水泥路面)、绿化情况(包括水景布置)、以及交通和家电等人为排热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使得局地气温出现热岛或冷岛、以及滞后或提前等现象。

结合建筑群空气流动分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预测居住小区不同位置小范围内的逐时气温,同时进行比较并给出评价;所得结果既可供居民选择适合个人习惯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出参考意见,同时也能为改善居住小区热环境指明方向。

下图是某居住小区中不同位置的“热岛强度”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居住小区内热岛强度小,温度适宜,利于人们的室外活动以及室内持续进行自然通风,温度环境令人满意。其中的原因在于居住小区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间距选择合适(天空视角系数较高而利于长波辐射冷却);且集中绿地多,绿化好,并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人工水景布置(使得其与空气的热湿交换加强,有效地降低了空气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环境最好的区域均为小区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休憩、娱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区域内的健康适宜的温度环境将极大地利于居民的室内外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图6—居住小区微气候与热环境分析评价

4小结

目前,该项目以被列为建设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并逐步开展整合软件系统、实际检验使用情况的工作,从对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项目入手,在实践中完善这一评价系统,并通过将建筑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理念的应用,明晰建筑生态环境的真正内涵,推广建筑节能概念,并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一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T.T.Chow,Z.Lin,ThermalProblemsofSplit-typeAir-conditioningUnitsInstalledatHigh-riseBuildingsofHongkong,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AirConditioninginHighRiseBuildings’97,pp108-113.

能效评价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央空调;节能措施;节能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央空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能源消耗问题。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9%。近几年由于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越来越大,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1.7%,而空调能耗又占建筑能耗中的50%左右,特别对于商场和综合大楼可能要高达60%以上。

1 中央空调的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中央空调节能的另一重要手段。设计优良的空调系统,如果管理不善,也同样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就空调的节能目的来说,日常管理的节能措施有一下几点:加强对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节能意识。随着空调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节能技术的应用,使得空调的操作更加复杂。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也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目的在于让操作人员对空调系统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在掌握节能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对节能原理有一定的认知,提高节能意识和节能能力。加强日常维护,定期对设备和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洗。管路系统中的水或空气是携带冷量或热量的介质,管路系统的泄漏直接造成能量的损失。所以,经常对管道设备进行检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加大对节能技术的研究。节能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同时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加大对节能技术研究的投入,从技术方面开拓解决节能的新途径。同时还要引进新的节能技术,保证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2 中央空调的能耗问题分析

中央空调节能不仅体现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而且是在建筑工程设计时就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关系到建筑、空调、设计、产品和运行管理等各方面的系统问题。所以中央空调节能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面的合作,从设计到操作,从建设到管理,齐抓共管,共建节约型社会。

2.1 重投资成本核算

中央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包括系统的初投资、年运行费用以及制冷设备占有面积等方面。在系统方案设计中,初投资与运行费用通常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般节能、运行费用低的系统方案其初投资比较大。用户或投资者由于对中央空调系统的性能指标,尤其是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综合经济性指标缺乏专业认识,容易忽略综合投资收益计算。在选择方案时,偏重权衡商品价格和初投资成本的大小,不重视运行能耗的高低。这导致工程建设方对采用高成本的节能方案没有积极性,往往就采用成本小、初投资低的设计方案,以较低的竞争价格赢取工程项目。这使很多初投资低但能耗大、运行费用高的中央空调系统大行其道。例如:地源热泵空调用循环冷却水系统代替地耦换热器,室外系统工程造价降低,但机组的高能效比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冷凝器、蒸发器的传热面积过小,设备价格降低,但系统匹配不好,运行时间增加;冷冻水采用大循环供水而不使用变水量控制,控制系统简单、成本低,但水泵能耗增加;送、回风管和冷冻水管的保温层过薄,密封性不够,输送能耗增加;用风冷代替水冷,冷却系统简单投资省,但增加城市热岛效应等等。

2.2 缺乏全局性能效指标

为缓解空调使用造成的能源及环境问题,2004年8月23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三项空调能效国家标准,规定了房问空气调节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和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但是,中央空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空调能源有效利用的评价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对机器设备的评价上,对整个系统的评价更为重要,是否节能不仅与空调设备有关,而且与系统设计思想、管网设计、各部分匹配、施工优劣,运行管理水平以及建筑物热特性等因素有关。新的空调能效国家标准只规定了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仍需进一步制定各分部系统和总系统的能效指标。

2.3 缺乏有效节能监控

从自身利益出发,建设方没有承担起中央空调节能的责任。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大多数投资方无法承担中央空调节能的任务,投资方与建设方目标不同,专业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缺乏全面和通盘的考虑。中央空调系统建设投资大,没有重复性。实际使用中,不同方案之间的经济性比较一般只是理论分析比较,无法也不会进行实物、实验比较。由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超出了投资者个人生活经验辨别评价水平,即使建设方提供了投资与运行费用的综合经济分析,投资者也难以对经济分析报告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做出判断。中央空调工程市场上,虚假的或含有不实成份的经济性分析报告比比皆是。这些从建设方自身利益出发并提供的经济性分析报告难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节能选择。

3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3.1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节能措施

首先应在建筑设计中及早吸纳设备的加入,使建筑与设备成为一个整体计划,这样能有效避免后期的设备安装与建筑结构的矛盾。其次是要改善建筑物的外形设计,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建筑物体型应简洁完整,避免复杂轮廓,以减少热消耗。减少窗墙比可以减少热负荷和冷负荷。根据节能要求设计后,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显著,但是工程造价也会增加,因此,在采用节能措施后,应做经济分析,控制节能投资。也就是说既要做到节能,又要尽量降低工程造价。采用科学的空调设计方法。在设计中央空调时,不能只考虑初投资费用和设计工况,还应考虑整个运行过程中的费用情况。

此外,还应注重优化运行调节过程,采用蓄能式系统,充分利用需求低谷期的廉价电力。确定合理的空调冷负荷。空调冷负荷由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室外新风负荷和自身系统冷负荷三部分组成,设计时应通过合理的计算,综合考虑围护结构传热、太阳辐射散热、外界的气候条件、人体散热、散湿等因素对冷负荷的影响,准确确定能耗,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合理降低室内温湿度的设计标准。合理确定新风量的设计标准。冬季、夏季选用最小新风量,其他季节增大新风量,并控制室外空气的取入量,合理增减室内新风量。合理选择空调系统的形式。在满足空调精度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供回水温差,并采用低流速,以减少输送系统的动力能耗。

3.2 空调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节能措施

中央空调系统的合理管理。空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动化程度高的系统。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很多自控空调系统只有开机、停机以及转换季节操作,这种不根据实际情况所进行的管理必然加大空调的能耗。因此,空调系统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制,规定配备人员的职责范围和要求;制定巡回检查制度,明确定时检查的内容、路线和做好相关的记录项目;制定交接班制度,明确交接班要求、内容及手续;按空调机、制冷机及其辅助没备使用说明书,与制造厂商一起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保证空调得到正确、安全的操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促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必须将建筑节能项目纳入建设程序,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要努力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充分体现绿色节能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应该首先关注节能余量最大的部分,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改动,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主要的部分。因此,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节能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电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