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浅阅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连云港日报 浅阅读 深阅读 改版
《连云港同报》2012年4月启动新一轮改版,革新版面和新闻呈现形式,把传统的一版要闻改为半导倾向全导的导读版,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这次半导倾向全导的改版最显著特点在于,在头版既为主题重大、新闻性强的稿件留下了空间,又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捷、扼要、直观地检索和获取更加浓缩的精华信息,进而以点带面,激发读者进行“深阅读”的欲望,进而实现了“浅阅读”与“深阅读”的相融共生。
“浅阅读”和“深阅读”间找到平衡点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互联网比传统媒体传播新闻快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深度和观点同渐成为平面媒体面对竞争对手、寻求立足之本而不得不选择的“看家本领”。另一方面,当前,整个社会呈现一种浮躁、轻率之风,社会呼唤深度报道,需要读者深度阅读。尤其需要党报这样的主流媒体,依靠大量的独家深度报道,在思想性、新闻性和可读性中,寓以鲜明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导向,让读者在“深阅读”中知其然,更如其所以然,才会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这个时代,才会发挥强有力的舆论引导作用。但是,任何一张报纸又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现实——这是一个“浅阅读”时代,如果“深阅读”的呈现方式不能顺应“浅阅读”时代的要求,那么,深度再深、观点再好,其社会效果也只能为零。
实现“浅阅读”与“深阅读”相融共生的路径探索
1.深度导读是平面媒体深度报道在“浅阅读”时代的突破口。随着越来越多的报纸渐入“厚报时代”,读者迫切希望能够在第_时间找到感兴趣的新闻和实用信息,而头版有限的空间显然难以满足如此需求,这种制约在党报中尤为明显。统计显示,改版前,《连云港日报》头版信息量一般在7至9条之间,很少超过10条,其中相当一部分版面被政务报道占据。改版后,头版信息量大大增加,整版(无广告)新闻信息在15条左右。更为重要的是,一些读者关注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社会新闻的深度导读开始成为头版亮点,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实现备取所需,展开“深阅读”。
2.视觉中心是拉动平面媒体读者从“浅阅读”向“深阅读”转化的关键。“浅阅读”和“深阅读”并不矛盾,即便在“浅阅读”时代,读者也不可能一味地、单纯地追求快餐式、浏览式阅读。这对平面媒体而言,就存在一条拉动读者从“浅阅读”向“深阅读”成功转化的关键路径——打造版面的视觉中心。改版后的《连云港日报》在出版流程中明确规定,每个版面都必须打造一个视觉中心,否则不得付印。个中原因就是,强制要求编辑把深度分析、独特观点、鲜活标题、精美图片重新组合,充分运用线条、色彩等各种编辑手段把信息重新包装,使内容纵深化、阅读模块化、文章标题化,在版面上形成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穿透力和震撼力,让大块头文章既能满足读者“浅阅读”需求,又能激发读者“深阅读”兴趣,进而成功实现“浅阅读”向“深阅读”过渡。
3.图表运用是平面媒体深度报道“浅阅读化”的重要路径。改版后,《连云港日报》在图片的运用上实现较大的突破和创新。首先,图片的选用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图片,它是一种广义的形象化的资料展示,包括统计表格、示意图、漫画等,力争达到用图说话、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其次,当天优选出的图在版面上尽量做大、做足,并辅助标题化、信息化等编辑手段。形成顺应“浅阅读”需求的视觉信息中心;第三,借助图表把深度报道形象化解读。深层次地对信息进行剖析,通过排除和优选相对应的数据,以直观、凝练、清晰的视觉语言建构信息,帮助人们快速地识别不同的信息,满足人们的“浅阅读”需求。
探索“浅阅读”与“深阅读”融合过程中的几点启示
实践证明,平面媒体特别是地市级党报在探索“浅阅读”与“深阅读”融合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观念更新、经营压力、人才短缺等诸多难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平面媒体“浅阅读”与“深阅读”的融合进程。
1.地市党报的改革不能冒进,要量力而行。无论从城市的新闻源、采编队伍现状,还是报社的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来说,《连云港同报》都没有条件做大规模的扩版。所以,《连云港日报》没有照搬先进地区的办报模式,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最终确定了头版半导读偏重全导读的版式,既让重要新闻留在一版,又便于读者检索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2.科学处理导读版的广告份额。《连云港日报》改版后,传统的头版要闻变成了新闻导读,新闻导读经常要和广告争抢地盘。实践证明,导读版与其他版面相比,广告“度”的把握更为重要。因为导读是
“浅阅读”与“深阅读”连接的第一通道,一旦广告占据太多的版面,头版和其他版面连接的通道将被切断,这将严重影响“浅阅读”向“深阅读”的过渡。
关键词:拒绝;回归;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46-1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浅阅读”现状
“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阅读形式,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不够深入,仅仅依靠教学参考资料对文本进行“简单复制式的语言实践,根本无法走进作者的心中去,走进文本中去。对于文本有深度的阐释,根本无法涉足”。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浅阅读”的状况:一是一些教师对“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存在误解,误将不同学生对文本的不同感受等同于“个性化”体验,从而导致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脱离作品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歪曲文本的原义。二是望文生义,阅读呈现片面化,课堂上出现大量“浏览式”、流于表层的阅读,根本谈不上“咀嚼品味、体验感悟”。三是课堂上学生活动泛滥,讨论交流,“动”得不亦乐乎,追求表面的热闹,缺少感悟和品味,缺乏语文味,阅读呈现感性化。四是面对中考的升学压力,语文课堂上的应试痕迹经常可见,特别是在毕业班的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甚至把原本充满文采和情感的文本肢解成一个个考点问题,阅读能力的提升俨然就是功利性的应试能力的提高。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浅阅读”成因透视
1.当前社会“浅阅读”之风盛行的影响。
现在整个社会人心浮躁,经典阅读风气衰微,“浅阅读”之风,正不断影响和渗透着教师和学生的阅读方式。很多的中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辅、教参、休闲杂志、报刊外,基本处于“不读书”的状态,教师阅读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教师的学养和底蕴的缺失。而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大多集中在教辅书上,此外就是一些卡通动漫书、畅销书或者上网浏览信息、聊天。学生的课外阅读则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控,与课堂教学脱节。
2.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读。
新课改摒弃了以前的语文纯工具论的观点,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思想。但这个思想落实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却常常出现偏重语文的人文性,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的情况,架空了语言教学,片面进行思想内容的挖掘,语文教学出现了泛语文倾向。
3.日常教学中急功近利,缺乏教学热情。
有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的阅读内容都与教学教材息息相关,阅读主要还是围绕考试转,围着分数转,跟考试、分数没多大关系的书籍,他们很少碰”。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急功近利,缺乏教学热情,课堂上把教会学生如何应对考试作为唯一目标,于是机械地分析文本,单一地训练考点,使文本失去了原有的教学价值和文学魅力。听过多位教师上的文言文阅读课,整堂课的重点都落实在课文的诵读和文言字词的理解背诵上,对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本文的意图就一带而过。这样的“浅教学”,只能让学生停留在文字表面,进入不到文本深入;这样的“浅教学”,只能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度的厌倦。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浅阅读”行为矫正
1.语文教师应多读书,提升自身素养。
要想扭转“浅阅读”之风,使语文阅读回到“深度阅读”、“经典阅读”的面貌,还需要所有语文教师进行更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多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语文教师除了学习语文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外,还要经常性自觉地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等。只有学识广博,底蕴深厚,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才能在课堂上影响、感染学生,熏陶出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2.语文教师应心平气和,潜心教学。
当今社会的浮躁与功利在教学领域也广受冲击,许多语文教师总是把大量时间花在学生作业的批改、讲解和作文水平的快速提高上,教学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目光。长此以往,不仅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得到真正地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我们摒除浮躁的功利心,心平气和地潜心教学。决不能把课堂仅仅当作课堂,把教材仅仅当作教材,更不能把自己仅仅当成是教授课本的工具。
3.语文教师应苦练内功,提高备课质量。
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拒绝“浅阅读”,课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备课要深入。在这一点上,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值得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学习: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资料与教参,全凭自己的理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充实己所未及(这是理性利用资料);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课中再调试,课后反思并且再设计。备课是教师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只有对文本反复阅读、咀嚼,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备出的课才能高于教参,上的课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阅读”。
【关键词】微课;浅阅读;趋向;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12-0067-03
随着学习、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互联网、手机、客户终端等通信工具的普及,特别是微博等碎片化信息传播工具的盛行,人类进入了一个碎片化时代。李伶俐分析了微博碎片化的特征及影响:阅读浅层化、惰性思维症、思维碎片化、注意力匮乏、信息娱乐化。[1]所谓浅阅读,是指信息被切割得越来越碎,阅读也变得越来越浅,人们开始接受和习惯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并乐此不疲。人们不需要进行思考就能通过跳跃式的阅读,获得短暂的视觉和心理愉悦。[2]搜索式、浏览式、标题式、跳跃式、快餐式、随意性、碎片化的阅读都是典型的浅阅读。[3]微博体的出现像病毒一样侵蚀着读者最根本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短期内呈现出“浅阅读”的病态。而微课,作为碎片化时代的“新宠”,既有短小精悍、满足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优点,也极有可能在碎片化的大环境中感染“浅阅读”这种“病毒”,把学习者带向肤浅、惰性思维、思维碎片化、注意力匮乏的境地。因此,如何避免微课的浅阅读趋向,已成为微课设计、开发及应用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理应未雨绸缪,多方寻求对策。
何为微课的浅阅读趋向
作为微课的爱好者和研究者,笔者观摩了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首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和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比赛等三个全国性微课大赛的大量参赛作品,既看到许多体现微课优点的好作品,也遇到了大量集中反映微课短板甚至粗制滥造的作品。而浅阅读趋向正是其中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是如此的隐蔽,以致于微课研究者、设计者和使用者都尚未敏感地觉察到它的存在。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极有可能影响微课健康发展的隐忧—— 一旦这类微课传播和流行开来,它将和微博等碎片化信息传播工具合流,会加剧已现端倪的浅阅读趋向。所谓微课的浅阅读趋向,是指如果设计和制作不当,微课极有可能陷入以下导致浅阅读的误区:第一,在微课设计上,对于比较缜密的知识体系,知识点划分得过细,并且既没有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先前经验,又忽视引出后续知识点,显得特别孤立,成为“知识孤岛”。第二,注重高密度地呈现知识,忽视通过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使学习者只停留在浏览(Skim over)、知晓(Know what)的肤浅层面。第三,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内容上转移到呈现形式上,不仅偏离了学习目标,而且容易养成思维惰性以及满足于短暂视觉和心理愉悦的不良学习习惯。
浅阅读剥夺了学习者完整和深度阅读的权利,一旦养成浅尝辄止的浅阅读习惯,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就会迅速退化(用进废退),其大脑也有可能长期进入“待机”模式,即介于关机(死机)与开机(工作)之间的慵懒状态,其危害必须引起微课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高度警觉。
如何避免微课的浅阅读趋向
为了避免微课的浅阅读趋向,我们可以从微课设计者和使用者两个角度寻求对策。
1. 微课设计如何避免浅阅读趋向(设计者的角度)
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是避免微课浅阅读趋向的第一道护栏。笔者结合自己的微课创作经验,提出如下四种对策。
第一,微课设计者要从缜密的知识体系出发,选取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设计和制作系列相互联系的微课。系列微课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其中,每个微课只针对某个知识点,相当于知识结构体系当中的一个联结点;而当所有微课聚集、联结在一起之后,就能构成一个缜密的知识体系。例如,《学习科学与技术》是笔者为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笔者选取课程的重难点创作了系列微课,其中《什么是微课》、《网络搜索与批判性思维》、《博客学习:网络学习的新途径》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一等奖,《团队学习》获得全国二等奖。
第二,微课设计者要遵循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首先创设学习情境,承接先前知识,唤醒学习者先前经验,接着解决重难点,最后引出后续知识点。如此将先前知识和后续知识串联,架设起联结学习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例如,《网络搜索与批判性思维》微课首先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桂教科学〔2012〕26号文件了《关于开展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老师准备选《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7期论文《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及启示》参评,“我”作为老师的小助手,要帮助老师搜集这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因为这个指标反映了论文的价值和影响力,但“我”在接到这个任务后却不知如何开始。接着,微课以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然后通过猜想、试误等方式检验了几种搜索论文引用情况的方法,并总结出四个搜索技巧。在学生完成此任务的基础上,老师还以两个故事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从网上搜到的信息一定准确无误吗”、“如何判断网络信息的真伪”,从而引起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和学习。
第三,注意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均巧妙设计系列问题进行层层引导,触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在《什么是微课》中,首先以“微课是教学视频切片”、“微课太短小,没有深度”、“微课太单一,没有实用价值”这三个问题导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接着简单介绍了国内几种代表性的微课定义(包括黎加厚、焦建利、张一春、胡铁生、吴秉健、首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官方文件、首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官方文件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自己对微课的定义,并将这一界定分为五句话作具体阐释。之前的那三个问题作为主线相继在微课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中出现,以引起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考。最后,除了引导学生观摩国内外已有微课作品外,还引导其继续思考四个问题:(1)微课的发展前景如何?(2)微课是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元凶”,还是支持翻转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功臣”?(3)微课应用:取代还是融合互补?(4)如何制作微课?
第四,以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提升学习者思维能力作为微课的核心目标之一。微课不宜过度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化,而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具象抽象结合,使学习者在恰当的情境、情绪和节奏当中,集中精力观看、体会和思考所呈现的内容,进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在《博客学习:网络学习的新途径》微课中,作品在简单交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主要以“为何利用教育博客进行学习”和“如何利用教育博客进行学习”这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分别就其阐释了博客学习的四个潜在优势和利用博客学习的六点策略、误区、两个案例,试图使学生对利用博客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产生信心。最后让学生引申思考三个问题:(1)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否如大多数同学所困惑的那样,没目标、没定位、没意思、没兴趣、没作为、没前途?(2)教育技术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进行哪些修炼?如何修炼?(3)教育技术人应该拥有哪些正能量?而在《团队学习》微课中,作品以“什么是团队学习”、“如何组建团队”和“如何开展团队学习”这三个问题导入,并围绕三个问题具体介绍了团队学习的定义和开展团队学习的五个步骤:团队组建、课题选取、学习指导、小组汇报、学习评价,一步步引导学生从中自主习得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以上四个微课作品已在三个班级使用,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作品在优课网(全国微课大赛官网)展播期间,获得好评。笔者于2013年10月14日博文《研讨话题:从全国获奖微课作品看微课设计与制作》,当即被金陵、黎加厚、焦建利等专家学者转载。金陵对四个微课作品的点评是:“用数字故事的PPT自动播放制作,简明扼要,音乐如潺潺流水伴随你学习,动画并不花哨,基本上采用擦除功能出现,与人的阅读习惯一致,很好地保持了视听一致性,便于边看边思维,是可以借鉴的好作品。”[4]黎加厚教授在转载笔者博文时写下如下按语:“这是一组关于‘微课程’的微课程,可供学习微课程的微课程爱好者参考。”[5]
2. 学习者如何避免微课的浅阅读(使用者的角度)
调整学习者的阅读模式是避免微课浅阅读的第二道护栏。学习者要充分认识浅阅读的危害,坚持深度阅读模式,主动、有意识地避开浅阅读。为此,学习者在观看微课的同时,还要结合阅读、使用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书籍、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练习测试、学习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学习资源,根据微课提出的系列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拓展学习,从而将零碎的知识聚集成缜密、庞大和专业化的知识模块,避免单一微课因时间短、容量小而难以纵向深挖(深度)、横向延伸(广度)的弊端。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微课学习的指导,多向学生推荐能够启发思考的优秀微课,通过亲身示范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时运用元认知策略,尽可能多联系自身,自觉唤醒先前经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诊断、自我调控和自我超越,达成养成良好思考习惯、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目标。
结 语
我认为一个值得提倡的做法,就是多让孩子进行浅阅读,即读书求多不必求深。比如让孩子读故事,不必非要背得纯熟,而是鼓励多读几篇;孩子识字,只需认得字形,不必重复地练习笔划。这种看似“囫囵吞枣”的、粗略的阅读,将为孩子以后深入学习语言作好准备。
浅阅读的益处有哪些?
■适应孩子大脑发育状态
我在教儿子儿歌、诗词时,都是稍作讲解,一口气念很多首,隔一段时间重念这些儿歌。当然,并不是说不需要给孩子讲解,而是细讲的词句所占的比例应当少一些,而粗读的篇章要多一些。一般来说,孩子在幼儿园中所学的词句已基本足够,课外应以浅读为主。孩子在重复念的过程中,自然能够部分理解和识记儿歌的内容。
如果对一首儿歌细细地讲解,孩子就必须经历念歌、看字、听词、强记这几个过程,他们启动的心理准备要大大地加强,这种深入的学习会让孩子感觉疲惫,缓慢的速度也与孩子的耐力不相符合。
■开阔孩子的视野和心胸
我给儿子讲故事时,儿子最喜欢的往往不是整篇故事的逻辑含义,而是其中的一两个细节。比如,我给他讲《金色的窗户》的故事,他对故事中的一句“下山又上山”十分喜爱,念了很多遍。故事中其它的部分,只是有助于他理解“山、上、下”这些词。多给孩子读书,孩子就能自觉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在以往的教育中,孩子们往往固定学的字词、诗歌,都是父母或老师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加的,孩子只得被动地努力识记,对其它的知识十分陌生。在学龄前,让孩子多接触不同事物,记住事物的名称,对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是很有益的。父母宜让孩子先了解整体,再着眼于细节,培养孩子远大的眼界和从容的态度。
■为以后的小学学习“热身”
学生进入深入学习前,应有一段预热的过程,就像长跑,在进入状态之前,应进行一段慢跑热身。学龄前多进行浅阅读,让大量的粗浅概念进入幼儿的思维里,这同时也是一个预习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常用很细很慢的讲解法,幼儿就会像用短跑的速度来跑一次长跑,缺乏后劲,迷失自己的目标。
前言:分析数学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普遍存在的浅阅读现象,探讨改进数学教学工作和强化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满足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基本需求,符合全面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数学浅阅读现象概述
所谓数学的浅阅读现象就是指学生学习时的粗心问题,以及教师教学方面出现的半灌水现象,这一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数学学?质量。
1.学生数学浅阅读分析
不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在实际的数学知识阅读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浅阅读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判断学生出现固定思维的原因,并能够根据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案[1]。
1.1符号信息浅阅读
对于符号信息出现浅阅读,会影响实际的数学计算结果。例如,我们在计算的过程中会出现对加减乘数符号的浅阅读问题,将加号看成乘号,或者将减号看成除号,都直接地改变了题目的计算结果,影响我们的数学成绩。
1.2图形信息浅阅读
对图形信息的浅阅读影响我们对老师提示信息的理解和掌握,还会导致我们对于实际的题目信息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影响了对图形计算内容的理解,也会将很多图片信息弄的混淆[2]。
1.3关系和情景信息浅阅读
对于数学关系和情景信息出现浅阅读,会直接影响实际的计算思维正确性,对于很多数据和公式只是盲目地照搬,妨碍我们学习成绩和能力成长。
2.教师数学浅阅读分析
教学浅阅读的现象来源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态度。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巨大,需要清晰地认知和判断,能够给予解决的对策,更好的引导我们学生学习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为提升数学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3]。
2.1数学知识的浅阅读
很多教学材料的内容基本相近,导致教师怠于仔细阅读,对于相近或者相似的知识点存在认识比较肤浅的问题,影响了实际的教学知识理解和阅读。
2.2数学教材的浅阅读
教师对于教材的很多细节产生了忽略的心理状态,直接导致针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存在应用教材的过程中没有细致的理解和应用相关内容的问题,而是简单粗暴的进行理论的叙述,并没有结合教材进行实践教学[4]。
2.3数学文化的浅阅读
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的背景了解甚少,不能够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解相关数学理论和知识点的来源,导致我们学生成为死记硬背的机器,进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直接导致数学成绩下降。
二、数学浅阅读破解对策
破解数学浅阅读问题,不仅需要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全面提升数学阅读能力,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破解数学浅阅读问题,关键还在我们学生自己。
1.1分析原因,克服不良习惯。每个学生都要要经常分析自己浅阅读现象出现的原因,纠正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果是“走神儿”的问题,就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的能量;如果是“囫囵吞枣”的问题,就要善于捕捉数学问题中的细节,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深化理解。
1.2手脑并用,注重阅读细节。数学的逻辑严谨性,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数学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如果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手脑并用,数形结合,即一边读题,一边画出图形,或者一边读题一边在图形上将说明性语言写出来,将非常有助于对题目的理解,并避免解题过程中的遗忘。特别是一些关键点、难点、易混淆点,通过批注的方式,可以起到反复提示的作用,对克服浅阅读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1.3展开联想,运用知识迁移。在平日学习中,要想快速地理解题意,就要养成每读一句话就去联想与之有关的知识,形成一些知识迁移习惯。比如:读到直角三角形,想到勾股定理;读到切线,想到连半径得垂直,等等。这些以联想为特征的知识迁移,可以有效地帮助阅读题目,避免浅阅读。
1.4积累经验,提高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数学阅读经验的积累。一方面,我们要把数学阅读过程中点点滴滴的认识、感悟、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方便与同学们交流和自己日后学习。另一方面,要建立自己的“错题集”,通过反复阅读“错题集”,总结经验,牢记教训。这两种方法,长期坚持下去,就会集腋成裘,大见成效。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
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发挥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能够激发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能够为提升数学阅读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1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克服数学浅阅读一剂良药。一方面,数学老师平时应多带我们学生到现实生活中体验感受数学。比如: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下股市走势图,多看看报纸、电视上的数字统计图,让我们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并从中学到数学知识和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