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元节的风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烧街衣。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
4、烧袱纸。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濑粉。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6、祈丰收。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习俗 : 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5、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做香囊,门上插艾。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女红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8、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意义:俗称鬼节,祭祀先人、放水灯等。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吃月饼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10、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活动。
爵士乐虽然产生于美国,是典型的美式艺术,但同时它又是属于世界的。在20世纪爵士音乐发展的同时,中国音乐家也在不断尝试把民族音乐和爵士音乐相结合进行创作,把爵士乐独特的和声和节奏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本土音乐中。从爵士乐进入中国上海给中国音乐带来的巨大影响,到爵士音乐在香港、台湾的蓬勃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大陆现代音乐中大量爵士元素的精彩呈现。这些历史现象的呈示,都表明爵士元素已被纳入中国现代音乐发展进程中来。
目前我国许多音乐院校开设了关于爵士乐的必修课,把爵士音乐发展史、爵士音乐理论技法等作为教学研究科目,爵士乐进入高校课堂无疑提高了爵士乐的学术地位和价值,使它越来越多地成为学术界研究的课题。
随着爵士乐基础教育进入中国音乐院校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频繁展开,中国人可能比以往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美国爵士乐,这些对我们了解、研究西方现代音乐文化是必要的。对外来音乐文化不闻不问、拒之门外,或者照搬照抄、不作分析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从爵士乐中汲取一切有用的东西,如丰富的节奏,独奏乐器性能的充分发挥,特殊的乐队织体手法,即兴的表演能力,自然的舞台作风等等,这些独特的音乐元素对于我国的现代音乐,无疑会有很多借鉴意义。
一、中国民族音乐与爵士音乐元素融合的契机
在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中,本土与西方的对话主要还是本土与西方的拼接,或本土与西方的互融,这就意味着,继承与借鉴这两个对立面尚没有相互转化,达到对立统一。要实现继承与借鉴的相互转化,还需要找到一个转化的契机。为此,几代中国音乐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进入新时期,一些思维敏捷、充满睿智的理论家和作曲家终于找到了这个契机――一种“规律性”: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在诸多层面上存在相同(不谋而合)之处。
1、即兴――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
“中国传统音乐绝非仅是乐谱上的那些东西,没有学到民间艺人即兴性艺术创造这个本事,就没有学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即兴――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这句话是音乐理论家黄翔鹏先生在1988年9月举行的“中国音乐观摩与研讨会”上所作的《保存传统,发挥传统》的学术报告中说的。在中国传统的民乐合奏中,艺人们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所掌握的乐器和技艺程度,再加上每次演奏环境的不同和心情的不同,对基本曲调作即兴式的加花,不仅使音乐常处于“偶然”的状态而促进音乐的展开,并且也使乐曲的整体获得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即兴演奏也是爵士乐的重要特征之一。爵士乐中的即兴演奏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旋律上的变奏,二是依据和弦的展开而创造一个全新的“旋律”。即兴演奏的关键是自然。最早期的爵士乐是新奥尔良的行进乐队中未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音乐家们演奏的。早期的音乐家并不仅仅是使旋律持续不断演奏下去,而且想尽办法使音乐更富于娱乐性。因为早期的音乐家大多数不能读乐谱,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将即兴演奏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在严肃音乐领域里,作曲家的创作是第一位的,随后才是演奏家的二度创作。但爵士乐重要的是在演奏的同时就能将作曲与演奏合为一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真正的爵士乐是旋律之外的变化,即即兴演奏。
2、音乐融合的文化氛围
在新时期的中国现代音乐中,中国本土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对话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中国现代音乐中的一些作品体现出了西方“不定性音乐”的偶然、随机的直觉主义,这些特征更为接近中国传统音乐中以即兴为特征的直觉思维。钟子林认为借鉴西方现代音乐进行现代音乐创作或许更能保存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族特点”。[]汪立三认为,西方现代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都具有“单音内涵的丰富性”、“音体系的多样性”和“乐思发展的散文性”,故呼吁进行“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樊祖荫则指出,中国民间多声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在“调式、调性、和声与多声结构形态”四个方面存在相通,认为作曲家们完全可以立足于民族音乐的传统基础之上,结合近现代音乐技法加以更新和再创造,写作出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来。谭盾的一席话代表了新时期很多作曲家的心声:“我追求简单,更感兴趣的观念是构成。不太注重局部的技法,也不注重‘东方’或者‘西方’或者表面的民族性。我是想从自己最熟悉的文化背景出发,试图在较为综合的文化语言中找到自己。
3、高素质的爵士乐团的成立
1999年6月29日,由1名瑞士人和武汉音乐学院10名青年教师组成的武汉音乐学院爵士乐团在编钟音乐厅举行首场音乐会,在瑞士长号专家帕斯卡尔・谢尔的指挥下,武汉音乐学院的10名青年教师演奏了《香瓜岛》、《秋叶》等一批三四十年代的爵士乐名曲,尤其是唢呐与长达4米的阿尔卑斯长号奏起的二重奏、以爵士乐的节奏演奏的中国民间音乐《北方曲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高校组织专业的、高素质的爵士乐团对爵士乐的创作和演奏以及近一步的传播都起到促进作用。
4、高校音乐教育中爵士改编曲的融入
高校音乐学生的音乐会曲目风格和学习用教材已经开始多样化。曲目和教材已容纳了非古典音乐,比如像爵士改编曲、爵士原创或者流行改编曲。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使学生的演奏曲目和教材丰富多彩,演奏和练习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演奏和练习好爵士改编曲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20世纪作曲家在创作上采用的即兴乐段、中古调式、布鲁斯风格、拉格泰姆风格、复杂的多音和弦(七、九、十一、十三和弦)、不规则节奏、半音体系和不规则变调。
5、民族调式的音程组合与蓝调三音、蓝调七音的音程组合的契机
要发展和广泛传播民歌,就要使民歌既保持与社会时尚紧密接轨、贴近生活,通俗、浓烈、及时地渲染现代人情感的优势,又不至于在追求标新立异中失去理智,简单重复,抄袭民歌,甚至拿西方流行音乐的律动、节奏、表演风格生搬硬套演绎民歌。上例就是一首成功的民歌异化版本,在对民歌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必须充分了解民歌的本质和规律,因为一首成熟的民歌必有其历史渊源和定式,尊重民歌中存在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才能更加紧密的连接人们和民歌之间的感情,被大多数欣赏者所接受。
社会在不断进步,生活和艺术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新创作的民歌必须要保留传统民歌的特点,也可以融合现代音
乐的多种元素,也可以加入种种新的题材,总而言之,推动创作是民歌存在和发展的方向。
二、爵士乐实现本土化目前尚面临的问题:
1、爵士音乐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其特定的节奏模式和特定的音阶(布鲁斯音阶)为基础,在和声中大量运用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不协和和弦为基本框架的模进式的低音通奏为基础,其音乐魅力来自于极富动感的节奏和开放模块的不断推进,而歌手也是功能模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爵士音乐都是在基本固定的小节数和固定的和声功能模块基础上做即兴的发挥。爵士乐由于以大量间断和不间断、不拘一格的重音而导出的节奏形态,所展示的是一种逆常规而行的概念,无方整节奏律动可言,无推理可及的节奏表达意识。在这种前景下,各声部重音的表达几乎不用太顾及节拍的概念,而自由自在出没于小节内的任何部位。这种融偶然、突然与常规性为一体的节奏表现方式,给节奏自身的律动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并以此与结构方整、有明显重音规律循环和因此引导的节奏律动的传统节奏意识形成对比,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而在中国,现代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基本处于预先设计、创作的状态,这种在固定小节、和声功能基础上的即兴在演唱中被基本放弃,但其节奏模式和特色音阶却无法改变,否则布鲁斯和爵士的风格便会消失。这便造成对我们本土以民族调式音阶为基础的音乐语言的排斥;也就是说,在爵士乐中运用民族音乐语言十分困难。实际上,在受美国文化影响较大的日本、韩国,同样没有走出照猫画虎的困惑,只因爵士音乐的个性太强。目前,我们能做的似乎只能是用中文歌词去套用布鲁斯的音阶和节奏,突出爵士歌的叙事内容的生活气息,面向大众化。
2、如何处理好爵士音乐与汉语言声韵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直是歌曲写作中很重要的问题。常见用中文演唱西洋歌剧宣叙调时显得很别扭,这一问题在爵士风格的歌曲中会更明显。因为爵士音乐独特风格和特定音阶的要求,其旋律的旋法和音乐句逗都有着较为特殊的特点和规律。这样,依据歌词创作爵士风格歌曲在旋律上创作的自由度较小,很容易造成词与曲脱节。我们广大的作曲家需进一步熟悉、体味爵士音乐独特的表现手法与魅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词作家们为爵士风格歌曲提供必要的支持,我们现在的歌词风格基本上不适合创作爵士风格歌曲,对我们词作家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3、追循爵士乐的音乐传统,它那种苍凉的呼喊、苦难中诙谐的笑容是否能概括我们本土民众的情感,怎样合理的运用爵士音乐元素结合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创作出符合我国本土民众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作品,我们是否会像制造空气中的花香一样,虽然努力却很难以留下什么痕迹。
关键词: 东京梦华录 方言 自释词语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所著,此书“语言鄙俚,不以文饰”[1],多口俗语,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方言词,这些方言词语使此书词汇显示出鲜明的地域特征。《东京梦华录》中的方言词语,大多以自释词语的形式出现,这些自释词语相当一部分阐释的是当时京都人对某物、某人、某种风俗、某种风物、某项杂戏的称呼,多为当时当地人们的口语。另有一些则散见于文中,没有特殊标志,只能从文献中使用情况和方言在今天口语中的保留去考察和理解。本文对《东京梦华录》中以自释词语形式出现的方言词语进行初步的研究。
一:风物、饮食类自释词语
【洗手花】
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中元节)
“洗手花”,宋代汴京一带方言词。《汉语方言大词典》有释:【洗手花】〈名〉鸡冠花。古北方方言。清·张慎仪《方言别录》卷上之二引宋·袁耿《枫窗小牍》:“鸡冠花,汴中谓之~。”[2]《汉语大词典》亦有释:【洗手花】鸡冠花的别名。宋·袁耿《枫窗小牍》卷下:“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则儿童唱卖,以供祖先。”清·高士奇《天禄识余·鸡冠》:“鸡冠花,佛书谓之波罗奢花,又汴中谓之洗手花。”[3]《枫窗小牍》、《天禄识余·鸡冠》均点出“汴中”二字,与孟元老所记相同。它文亦见:《御定渊鉴类函》卷四百七:“《增花史》曰宋时洛中谓鸡冠花为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京师中元词二首》之一:“万柄红灯裹绿纱,停停倾盖受风斜。满城荷叶高钱价,不数中原洗手花。”
【院街】
向西去皆妓馆舍,都人谓之“院街”。(宣德楼前省府宫宇)
“院街”,《汉语大词典》不收此词。北宋东京人称妓院为院街,古方言。
【狮蛮】
前一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重阳)
“狮蛮”,古北方方言词,北宋汴京人称重阳节时制作的一种蒸糕。
二:民俗类自释词语
【杂嚼】
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熝肉……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夾子、猪藏之类,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州桥夜市)
“杂嚼”,宋代京师中的口语,是当地方言词。此词《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均不见释。宋·周紫芝《群书杂嚼序》:“客京师者,暇则相率怀数百钱而之市,如阮宣子杖头子钱,遇物而食之,唯其意,谓之‘杂嚼’。人之嗜书如人之嗜食……有可于意,辄萃而录之,如食于市者,唯其意也,号曰《群书杂嚼》……”此文“杂嚼”一词可与《东京梦华录》一文相证,“杂嚼”一词为宋京师地区特有,为古方言。
【醉司命】
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十二月)
“醉司命”,北宋汴中一带方言词。《汉语方言大词典》收有此词:【醉司命】用酒果供灶神。古方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都人于交年日(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以杯酒供灶门,谓之~。”[2]此词它文亦见:宋·吴泳《鹤林集·别岁诗》:“故乡于此时,酿熟岁猪肥。骨董羹延客,屠苏酒饷兕。灶涂醉司命,门帖画钟馗。多少伤怀事,溪云带梦归。”吴泳,此诗追忆北宋时汴京故事。又清·朱彝尊《醉司命辞并序》:“醉司命者,宋汴京故事也。以涂月二十四日帖灶神于灶上,用酒糟涂灶门,谓之‘醉司命’。盖自南渡后废不行矣……”
【照虚耗】
夜于床底点灯,谓之“照虚耗”。(十二月)
“照虚耗”,古北方方言词,同“醉司命”一样,是北宋东京过年时的一种风俗。陈元靓《岁时广记》三十九引《岁时杂记》:“交年之夜,门及床下以至圊圂,皆燃灯,除夜亦然,谓之‘照虚耗’。”《阙名异闻总录》四:“京师风俗,每除夜必明灯于厨厕等处,谓之‘照虚耗”。“照虚耗”一词今已不存,但除夕夜晚上点灯这一风俗在河南开封、郑州等地农村依然保留。
【打夜胡】
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十二月)
“打夜胡”,《汉语方言大词典》有释:【打夜胡】跳鬼驱祟。古北方方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2]此词有些文献中记做“打野狐”。《汉语方言大词典》【打野狐】年终前,乡民争着跳鬼驱祟的俗称。古北方方言。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世俗岁将除,乡人相率为傩,俚语谓之~。”[2]
【撒帐】
对拜毕坐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妇女以金钱彩果散掷,谓之“撒帐”。(娶妇)
“撒帐”,《汉语方言大词典》有释:用钱果撒向喜床。古方言。清翟灏《通俗编·仪节》:“《戊辰杂抄》:‘~始于汉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饮合卺酒。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裙盛之,云得多,得子多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南向右,女向左坐。妇以金钱、彩果散掷,谓之‘撒帐’。”①《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先生念试赋,请新人入房,坐床~。”[2]
【赏贺】、【答贺】
新妇拜堂,次拜尊长亲戚,各有彩缎巧作鞋枕等为献,谓之“赏贺”;尊长则复换一疋回之,谓之“答贺”。(娶妇)
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娶妇)
“赏贺”、“答贺”,古代婚俗,拜堂或回门时向长辈敬献彩缎等物,叫“赏贺”,长辈回赠彩段,叫“答贺”,二词均为古方言。
【拜门】、【复面拜门】
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娶妇)
“拜门”、“复面拜门”,二词均为古方言,即回门。“拜门”一词,见于《汉语方言大词典》:【拜门】回门,结婚后若干日,新婚夫妇一起到岳家拜见长辈、亲友。官话。宋·吴自牧《梦梁录·嫁娶》:“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二折:“可便是大~,撒敦家的筵宴。”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前日又请俺哥哥嫂嫂拜门去了。”[2]
【移窠】
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育子)
“移窠”,古方言,一种风俗。
三:杂戏类自释词语
【爆仗】
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简如钟馗像者,旁一人以小铜锣相招和舞步,谓之“舞判”。(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爆仗”即“爆杖”。《汉语方言大词典》收有“爆杖”一词:【爆杖】〈名〉爆竹。冀鲁官话。山东寿光。[2]
【抱锣】
烟火大起,有假面披发,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着青帖金短后之衣,帖金皂袴,跣足,携大铜锣,随身步舞而进退,谓之“抱锣”。(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抱锣”,古方言,宋代东京人称一种杂戏。
【硬鬼】
有面涂青碌(绿)戴面具金睛,饰以豹皮锦绣看带之类,谓之“硬鬼”。(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硬鬼”,宋代东京人称一种杂戏,古方言。
【舞判】
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简如钟馗像者,旁一人以小铜锣相招和舞步,谓之“舞判”。(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舞判”,古方言,宋代东京人称一种杂戏。
【歇帐】
忽有爆仗响,又复烟火出,散处以青幕围绕,列数十辈,皆假面异服,如祠庙中神鬼塑像,谓之“歇帐”。(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歇帐”,古方言,宋代东京人称一种杂戏。
【抹跄】
又爆仗响卷退次,有一击小铜锣,引百余人,或巾裹,或双髻,各着杂色半臂,围肚看带,以黄白粉涂其面,谓之“抹跄”。(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抹跄”,古方言,宋代东京人称一种杂戏名。
【扳落】
一人弃刀在地,就地掷身,背着地有声,谓之“扳落”。(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
“扳落”,古方言,宋代东京人称一种杂戏名。
四:人物类自释词语:
【大伯】、【焌糟】、【闲汉】、【厮波】、【客】、【打酒坐】、【撒暂】
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至店中小儿子皆通谓之“大伯”;更有街坊妇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绾危髻,为酒客换汤斟酒,俗谓之“焌糟”;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又有向前换汤斟酒歌唱,或献果子香药之类,客散得钱,谓之“厮波”;又有下等,不呼自来筵前歌唱,临时以些小钱物赠之而去,谓之“客”,亦谓之“打酒坐”;又有卖药或果实萝卜之类,不问酒客买与不买,散与坐客,然后得钱,谓之“撒暂”。(饮食果子)
【大伯】、【焌糟】、【闲汉】、【厮波】、【客】、【打酒坐】、【撒暂】均为古方言。“大伯”、“焌糟”、“闲汉”是当地人们对酒楼中几种人物的称谓,而“客”、“打酒坐”则是酒楼中下等卖唱的方式,“厮波”、“撒暂”均是对某种兜售方式的称谓。【焌糟】、【打酒坐】二词,《汉语方言大词典》有见:【焌糟】宋时酒店中为客斟酒的妇人。古方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更有街坊妇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绾危髻,为酒客换汤斟酒,俗谓之“焌糟”。[2]【打酒坐】下等,自愿侑酒,受赠后离去。古南方方言。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有一等下贱,不呼自来筵前祗应,临时以些小钱会赠之而去,名~。”[2]“打酒坐”一词始见于《东京梦华录》一书,《汉语方言大词典》以吴自牧《梦粱录》为证说明“打酒坐”一词是古南方方言,似失偏颇。首先南宋风俗多承北宋而来,其次在创作上,《梦粱录》、《都城纪胜》类书多有抄袭《东京梦华录》的现象,有时甚至是整段的抄袭,原创性不够。且吴自牧在《梦粱录·分茶酒店》一文中亦言:“杭城食店多是效学京师人开张。”可见“打酒坐”一词最初当为北方方言词。
上文所举词语均是自释词语中的方言词语,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方言词语还有:【短镫】、【杂货工匠】、【缴檐红】、【回鱼筯】、【插钗子】、【铺房】、【起檐子】、【欗门】、【撒糓豆】、【坐虚帐】、【坐富贵】、【走送】、【高坐】、【利市缴门红】、【牵巾】、【合髻】、【交杯酒】、【新妇拜堂】、【煖女】、【满月】、【分痛】、【催生】、【围盆】、【搅盆】、【添盆】、【百】、【周】、【试】、【棘盆】、【鹁鸽旋】、【踏五花】、【打旋罗】、【预赏】、【水傀儡】、【水秋千】、【旋罗】、【海眼】、【交头】、【扑旗子】、【引马】、【开道】、【仰手射】、【合手射】、【拖绣球】、【柳枝】、【旋风旗】、【立马】、【献鞍】、【弃鬃】、【拖马】、【飞仙膊马】、【镫里藏身】、【赶马】、【绰尘】、【豹子马】、【花褪马】、【鞅韁】、【埋祟】、【守岁】等。这些方言词语,多是对当地风俗或杂戏的称呼,今天多已消亡。
注释:
①《汉语大词典》此例所用版本当与邓注本不同。
参考文献:
[1]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4.
1、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中元节。在这天有许多人都会上坟。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死亡超过三年的称老亡人。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
3、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