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新史

中华新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新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华新史范文第1篇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气”论几乎占据了中国古代社会全部意识领域,长期影响着古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对传统中国画而言,墨与水的自由交融在展现“气”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在油画中,墨变成了彩,水变成了油,要以厚厚的色彩、层叠的笔触来展现出“气韵生动、略无凝滞”就要困难得多。而棉花的画,居然能向观者传递了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看棉花的画,令我不禁想起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像砖石和敦煌壁画,其勾勒草木及人物衣饰等用线,都是顺势而设,而且画面上一些同类物体的形状及勾画形状的线条,大致都有变化之重复,正是这种变与不变,不变而变,令草木或衣饰展现出随风飘扬之态。棉花相当多的画作所呈现的笔触与线条,让整幅画的气韵流动起来,生动起来。棉花的画,只要你凝神观望片刻,便会产生一种幻觉:画中景象竟是活动着的,几欲脱框而出。

棉花的作品虽然抽象,然而从中却不难看到自然,她也正是从自然和生活中感悟生命和美。中国古代艺术家一向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因此,棉花呈现给观者的,是通过她的慧眼,所抽象提炼的自然,从而给予观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心灵的感悟。

更难能可贵的是棉花的油画兼有西方艺术之“气”。用色大胆、热烈,布局流畅、奔放,看不见任何羁绊和任何流派的影响。棉花的作品色彩都极为饱满艳丽,流露出的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正是缘于此,棉花的作品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引领观者进入画中的世界。

中华新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考;艺术类;数学复习

艺术类考生在高三复习时要备考术科, 在时间上不能保证正常的文化复习,甚至很多艺术生在1月份左右参加完省联考后,还要参加各学校的单考,一直到3月中旬才回校上文化课.那么在短短的不到三个月时间里,我们怎样去营造一个学习数学的氛围?怎样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与得分能力?

一、端正心态,有教无类

教师是端正心态的主角.艺术生数学基础差,再加上他们外出学习术科,中断了文化的学习,所以之前的第一轮复习几乎是形同虚设,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将他们同文化生相比,教学内容也不能同文化生同步.教师心态上,不能将文化生的要求放到艺术生的头上去.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艺术生的数学基础的薄弱由来已久,且个人的情况不同,甚至差异较大.所以教师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提高困难很大.教师在准备艺术生的复习计划和资料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艺术生的数学学情,在充分考虑艺术生的数学基础的前提下,精心做好教学计划,确保艺术生的数学水平有所提高!

二、多鼓励、表扬,树立能学习好数学的自信心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艺术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表扬.这样做尽可能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艺术生从心理上有学习好数学和能学习好的自信心的暗示,变害怕数学为喜欢数学,变不得已学数学为主动学数学.

2.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法中不能是为了教数学而教数学.首先是先要说明数学在高考中的位置.数学作为必考的一门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让艺术生知道放弃数学等于是放弃高考一样.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要介绍高考试卷的难易分布,让艺术生在复习过程中感觉到高考拿到目标分不是件难事!

3.教师主动介绍高考复习计划,使艺术生了解到高考的进度,这样他们就不会惊慌,掌握复习的主动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出现如“这个问题难了不用讲了,讲了也白讲”之类的说辞,反而要鼓励他们多思考、多问,尽可能地理清知识间的联系!

三、精讲多练,充分调动艺术生的积极性

1.教师要深入研究高考考纲,筛选出高考的常考知识点,并且切合艺术生实际且在短期内他们能真正掌握的内容进行组织教学.教师在准备艺术生的教学当中不用像文化生一样保证知识和方法面面俱到,也不用追求数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另外教师要格外注意培养艺术生的数学能力如运算能力、直观能力、观察能力、较低的逻辑推理能力、简单的模仿能力等,增强他们的数学得分能力.

如三角函数,每年高考选择题、解答题必考.教师在高考备考中,肯定要求艺术生会计算三角函数中的对称轴、对称中心及表达式和五点法画图,这些内容在平时的作业中要反复呈现,举一反三.

2.教师讲课时要降低难度.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然后开始复习新内容.对一些重要公式的复习教师最好能解析来龙去脉,加深艺术生的理解.复习的顺序是先做简单的基础题,再慢慢加入综合习题,一步一个台阶,不能一蹴而就.在上课时还要注意艺术生的情绪,到底理解了没有,掌握了多少.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单追求进度,碰到艺术生难理解的时候,要适当放慢,一个高考知识点尽可能地多角度地讲、练,这样就尽可能让他们的印象更为深刻!上课时,教师还要经常关注、提问他们,随时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他们.

3.课后作业要有针对性.艺术生学习数学的最直接的目标是高考,教师在编写当天的练习的时候不能脱离了这个高考方向.另一个是针对当天的复习内容.艺术生复习的时间短,对于一个高考知识点,不可能有一轮二轮的复习去慢慢地理解.所以教师在编写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从多角度去呈现,尽可能地覆盖考点.课后作业教师要认真分析,在讲评时再重点讲述,必要时反复训练.

二次函数也几乎涉及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各种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及等价转化的思想.围绕着二次函数的内涵及外延,在中学数学中展开得非常充分,而且这些内容对近代代数和现代数学都有深刻的影响.因此,二次函数在高考中的再现率为100%.就像文学作品离不开爱情一样,二次函数是高考数学中永恒的主题.

4.教师在复习的时候要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教师要遵循认知规律,不能期望一下子的复习能使艺术生的数学水平达到什么高度.本来艺术生的数学基础不好,容易遗忘也是正常的事.教师要认识到艺术生的学情,在平时的作业中有意地复习前面所复习的内容.“以练习代复习”是一个不错的形式:在每天的作业中加入一些前面的复习内容,学生在做作业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复习了前面的内容,省时省力还高效.采用“三步一回头”的做法,不断地重复考点,自然就能尽可能地掌握基本知识.

艺术生的数学基础差,恰恰这也是给教师一个平台.我们教师只要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结合艺术生的实际,是能有一番作为,实现教师的价值与成就学生的大学梦的.

【参考文献】

中华新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微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82-01

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种多样。微博和微信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人们对于信息的追求,提高了人们互动交流的愿望,微信等新一代媒体工具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时期、新条件下,如何利用微信的功能和影响力。拓宽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是当前促进群众文化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时展要求的重要方面。

一、群众文化工作核心的概述

群众文化工作是国家公益性质的社会文化工作,是社会文化中引领思想风向和舆论导向的重要方式,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工作的核心就是“群众化”。群众文化的根本是群众,群众是促进群众文化开展并普及的基础。群众文化工作是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通过群众的参与和活动来实现。群众文化工作要充分体现出群众的意愿,以群众为主导,其传播和普及都是为广大群众所服务。

通过群众文化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群众的心中,促进了是文化价值观传播。群众是群众文化的核心,也是群众文化的运作基础,脱离了群众的文化工作就像离开土壤的花朵,只有去依据群众的需求、群众的文化生活状态才能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利用微信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方式

1.平台搜索服务的建设。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平台功能,建立完善其网站建设,对文化馆的公开文件、相关政策法规、审批公告、办事指南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微信用户只需要点击相关知识内容就能方便的对文化馆的项目进行查询和了解,获取文化知识,了解文化资讯。群众文化活动的优惠政策、文化活动的组织制度、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求等群众都能在平台上搜索到,有助于拉进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增强政府部门的透明度,增强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

2.消息推送设置。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群众性,要基于群众的意愿,实现群众的文化需求。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组织活动和文化宣传活动,及时向微信用户发送文化发展的资讯动态,对文化活动的后续发展和跟进信息进行实时推送,保证了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和持续化。文化馆针对群众文化的建设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消息推送实现了活动信息的普及率和知晓率,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文化馆推出的文化福利,例如周周有约广场文化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文化下乡的行程路线,广场舞的培训课程等,促进文化活动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加强了政府部门对群众文化的服务意识,更好的开展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活动。

三、基于“群众文化工作核心”的群众文化微信平台发展建议

1.及时更新信息,畅通信息渠道。在信息时代中,信息的时效性至关重要。群众文化信息的不及时、不清楚会导致信息平台用户的关注度下降。对近期相关的新闻事件、活动情况积极的,以最简洁、清晰的语言,对进行中的活动,随时更近活动信息,引导人们的关注,将信息透明公开,保证信息平台的权威地位。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信息量不受限制,可在推送信息时附加关于“教育”、“社保”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信息,对本地和社会热点新闻进行突出推送,以新闻的传播优势增加粉丝的关注度。

2.话题,引起讨论。对于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公民道德问题话题鼓励人们讨论,例如某县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现代越剧《德清嫂》,在政府舆论的引导下,引发人们对于社会道德、亲情孝道等问题的大讨论,促进了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也提高了微信平台的知名度。

3.综合运用多媒体资源。微信推送内容也是增强关注度的重点。在第一级标题界面,注重标题的简洁度和吸引力,注重图片对新闻的解读,图片是微信内容的标配。第二级界面的内容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等多种形式组合应用。在第三级界面中是超链接的视频、音频、动画、图片和网页等内容,通过超链接的方式,方便了用户根据喜好、流量等进行自主选择是否阅读,也增加了信息的数量,丰富了信息的内容。

4.积极参与微信活动。切实以“群众”为核心的微信平台建设,需要更多的人们关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吸引关注的方法除了以上的内容外,还要积极参与微信互动,通过参与活动及转发的连环效应来提升微信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陈志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20).

中华新史范文第4篇

虚拟化的复杂性悖论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在最近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90%的企业都希望在未来三年内大规模采用和部署云模型,然而在部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面临着“虚拟影像散乱”问题。Daniel Sabbah认为虚拟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复杂性,实现服务的自动化、端到端的实时监控和优化。但他同时强调,当前不少企业在实施云计算的时候失败了,原因是企业只是围绕云计算的虚拟化部署,而忽视了虚拟化会产生虚拟影像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是成倍增长的,也是背离云计算的降低复杂性初衷的。“针对影像和虚拟化的复杂性问题,IBM提出了SmartCloud的成熟模型,能够帮助客户在向云发展的每个步骤上降低复杂性。”

IBM Tivoli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关德表示,IBM SmartCloud Foundation是实现技术突破的新型云计算软件和硬件组合产品,可供企业在防火墙之内快速部署并控制云计算,实现了私有云和混合云以及服务交付的虚拟化、自动化和有效管理。SmartCloud Foundation让企业组织能够轻松创建并迅速扩展私有云环境,加强云的上线速度和集成化管理。

Daniel Sabbah表示,基于基础设施的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管理,才能帮助客户实现云计算真正的价值――降低复杂性,从而有助于实现商业价值。

简化移动终端管理

中华新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29-01

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思想

(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产生

从古代开始就有许多画家一直在探讨中国画的创作思想,并且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艺术理论。从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以来,师法造化一直是创作实践的主流。“心师造化”是南朝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的主张,实际上便是“立万象于胸怀”。

到了唐代,画家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阐述了画家创作的全过程,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主观思想情感之间的内在要求。

(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内涵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深刻的反映了艺术创作者与外界客观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造化”指的是客体,即作为绘画对象的客体,“心源”指的是主体,即作为艺术家的主体。总体来讲是把艺术家对自然物象这种绘画客体与艺术家本身的主体情思的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倡导人们要以自然为师,学习自然,要师法自然。画家要深入自然,深人生活,体会自然界的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心思”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

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辩证关系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二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前者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后者是艺术的根本准则。

“外师造化” 是基础,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画家从客观现实中汲取的创作素材,通过整理和提炼,并且溶入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强调了客观对象的审美观察。造化就是作者描绘的客观物象,是作者通过观察、认识客观物象,造化既包括所描绘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作者生活过程中接触的人文环境。这些都通过眼睛立于胸中,心通过客观事物的涵养和充实,再修炼胸中之万象,使万物渗透到画家的意识,情绪,以手偶得。

“中得心源”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中得心源”之“心”就是思,要求作者择选取舍自然景物,考虑到整体布局,反复推敲的作画。荆浩认为:“思者,删拔大要,凝想感物。”这句话是对“思”进行全面思考的方法,要求作者能从繁琐的物象中求规律,将复杂之形体进行主观归纳,伴以情感、兴趣、感受,想象等因素作用,创造出反映自己思想境界的作品。

三、以郑板桥的《竹》为例,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郑板桥作品中描绘出的竹子的美,虽然是来源于现实中的竹子,但又脱离了现实中的物象,是作者对现实审美认识的精神表现。他在作品中的一首题画诗中提到四种竹子:“园中之竹”是园林中的竹子,是现实中的竹子;“眼中之竹”是画家直接看到的、观察到的竹子,虽然经过了眼睛的改造,但基本上仍然是现实中竹子的忠实反映;“胸中之竹”则是画家在头脑中经过艺术加工以后而形成的审美意象;“手中之竹”即是创作完成后的作品。画家运用笔墨在纸张上所表达出审美意象,即“胸中之竹”时,舍去了一切与美无关的枝节,使画家意象中的美又一次得到了强化和改造。于是“手中之竹”比起园中之竹的美,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也更加完美。因此,郑板桥继承和借鉴了前人的成功经验,真实流露出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其人格写照。他不像当时“正统”画派那样通过临摹前人的画,搬到自己的画面上来,而是善于把握住客观事物本质的东西通过自己独立的思想性格,从而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他的绘画艺术成功的把“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有机的结合起来,继承和创新了绘画传统,具备精湛的艺术技巧,将“造化”与“心源”完美结合,诞生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艺术家进行创作,必须能够认真观察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各种表象和无限的变化,但反映了自然界并不一定就等同于艺术创作,如何能够反映出自然世界真实的本质特征,如何能够真实确切地表达出艺术家对于自然和生活的观察、感受、情绪和态度,如何能够创造出符合艺术规律的艺术作品,仅仅依靠机械地模拟临摹是远远不够的。单纯化的自然形态或是单纯化的心理感受的表达,在艺术作品中很难具备独立的意义;而与此相对应,一件艺术品同时具有双重意义,它既将人的心理感受物化,又将自然界幻化成为主观意识的媒介。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抽离自然物象的依据,也是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心理基础。艺术形象既源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又融合了艺术家的主体思想情绪,它的创造需要造化与心源的相互作用和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