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法规

农业法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法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法规

农业法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执法能力;规范化建设;对策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2.4 文献标识码:A

加强农业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是对农业执法工作的科学规划与落实,不仅能提高我国农业执法工作的效率,还能普遍提高相关执法机构、执法人员的农业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法制化建设进程。就当前我国农业执法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出现的问题仍需加以重视和解决,对采取的通过规范化建设来提高农业执法能力这一战略,要坚持加强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把握。因此,笔者结合我国农业执法实情,提出了规范农业执法建设工作的相关措施。

1 当代农业执法能力的几点问题

农业执法人员在着装上不能被清楚识别,大部分进行农业执法工作的人员没有统一的、正规的着装标准,使农业执法队伍缺乏威严感,不能使农资经营者、老百姓信服;部分地区的农业执法部门,由于经济条件的影响,一些必备的农业执法设备严重匮乏,这导致相关的农业执法检测流程效率低下,整体农业执法能力不足;农业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不达标,多由各农业服务单位进行抽调组建,不仅业务不对口,其自身的法律基础也不高,容易出现、贪污受贿的现象,给老百姓们留下了不好的执法形象;农业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深,使老百姓对农业执法部门的工作性质产生错误理解,某些违反了法律法规的群众会不清楚自己已经犯了法;农业法制建设工作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农业执法部门间的权利出现争夺和蚕食情况,相关立法的执行力度不够,适应不了现行体制。

2 规范化建设与农业执法能力的内在联系

使用规范化建设措施,从农业执法人员的思想上、行动上进行规范,形成科学合理的执法农业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执法人员的个人执法能力,加强农业执法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

农业执法能力的提高,表现在体系建设问题(包括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队伍建设问题(人员素质、行为规范、证件着装)、制度建设问题、能力建设问题(经费保障、执法装备)这4个方面,而规范化建设工作就是要从这4个方面进行。

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增强农业执法部门的整体实力,分别从农业执法方式规范化、农业执法途径规范化、农业执法法律法规规范化这些方面加以体现,做到公正、公平执法,合理、合情执法。

3 具体策略及措施

3.1 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夯实农业执法法律基础

农业执法体系的建设,要定编定性,成立专业的农业执法机构;要全面优化农业执法队伍,加强农业执法人员的审核工作;要关注农业执法设施的建设,保证农业执法资金的充足。

农业执法法律基础的完善,要加大农业执法法律法规工作的支持,制定、颁布、完善相关法律;要积极实践农业执法法律法规,在实际农业执法过程中发现现行农业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与改正;要扩大农业执法法律研究团队,针对农业执法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对农业执法所依照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3.2 改善农业执法部门执法模式,做好农业执法监管工作

农业执法部门应该积极推动政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将农业执法部门的执法内容进行公开,使老百姓能清楚地知道农业执法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注意到自身需要改正的地方;农业执法部门要规范下属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手段,实现文明执法、科学执法、高效执法。农业执法监管工作,不仅有农业执法部门内部实行的强化监督,也有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内外监管,促使农业执法工作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执法的规范化建设,提升了农业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

3.3 整顿农业执法队伍,明确农业执法重心

农业执法队伍的强弱,主要在于执法人员的基本执法素质的高低,因此要对农业执法人员的选取使用进行严格的把关,并且要对农业执法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个人执法水平;另外,农业执法队伍的整顿工作,要重视对胡乱执法、等问题人员的治理,要发现内部问题并加以解决。农业执法的重心应该放在遵照法律法规上,不能根据个人意愿来决定农业执法内容,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农业执法。

3.4 积极宣传农业执法,加大农业执法力度

农业执法工作的宣传,是为了使农资经营者与普通群众对农业执法部门有所了解,能正确理解农业执法的范围与实际内容,而结合我国目前农业执法工作来看,我国在进行农业执法宣传工作中,要摆脱重技术轻执法的不合理宣传内容,将宣传中心放到执法上。农业执法力度的加大,可以从精心组织专项整治、严抓农产品质量监管与农资市场监管等方面加以开展。

4 结语

加强规范化建设,是提高农业执法能力的重要方式,科学有效的完善了农业执法部门的职能,对农业执法的方式、手段合理规范,强化了农业执法人员的个人能力与执法机构的整体水平,大力推动了我国农业法制化建设工作的发展。今后,我国农业执法部门在开展农业执法工作时,要通过对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执行加强,促使整个农业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提高,为我国农业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执法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剑英.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10).

农业法规范文第2篇

关键词: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生产标准化

一、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加大对长春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

(一)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品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从长春市看,农业科研及技术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潜力的开发。要保证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一要增加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科研工作的手段和条件,重点搞好农作物育种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以育种为主的农业科研设施。二要加大农业技术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搞好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手段和工作条件,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速度。三要增加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要保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费用不断增加。四要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主要是通过农业广播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等,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还要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农民亲眼感受现代化科技,让农民真正想干、愿干、积极干。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的实施者,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业教育,增加农民科技培训费用,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年来,长春市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抗灾能力不强。近几年水旱灾害给长春市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就说明了这一点。根据长春市水资源状况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本着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蓄、引、提并举,开源与节流兼顾,以打井和节水灌溉为重点,做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要大力发展管道灌溉,积极发展喷灌、滴灌、微灌,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田水利化,关键在于增加投入。因此,必须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长期进行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全面加强以水利、生态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工程建设的投入。长春市农村经济信息网已经开通,各市、县也要尽快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网络;各乡、镇要建信息站;村要设立兼职的信息员。要加强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生产信皂、的分析预测、规范运作程序,提高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通过信息,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国际国内互联网,积极发展网上农业、网上交易。

(三)制定和完善农业法律、法规,给农业和农民以法律支持和保护

依法支持保护农业和农民,要清理和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使我们的法律法规能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同时要加紧制定和出台有关法规,建立既适应WTO规则、又能有效保护和促进我市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制定《长春市种子管理实施细则》、《长春市兽药、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长春市农产品市场准人办法》等地方法规和政府章程,尽快完善我市农业标准化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

二、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国际竞争力

(一)培育大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群体

入世后我们面对的经营主体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因此,我们要创新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组建大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群体。龙头企业要走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之路;龙头企业要向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龙头加工企业要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加工深度为主攻方向,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开发、由小规模生产向集约化经营、由低产高耗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按国际标准生产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和方便食品。

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要切实完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以保持龙头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国外实践和经验表明,只有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在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承担了生产、购销等一条龙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像美国的新奇士橙协会,由6500户果农、61个包装公司自发联合,统一商标,统一价格。首批新奇士打人我国市场,就是由这个协会“包打天下”的。类似这样的协会在美国就有上百家。所以,我们要借鉴国际的成功作法,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广大农民为基础,尽快建立各类农业协会。协会要制定和执行章程,代表农民和企业利益,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三、以入世为契机,加快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稳定种植业,突出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特别是把发展畜牧业当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以粮食为主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粮食作物向优质化、专用化发展。压缩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专用玉米、绿色水稻和优质大豆种植面积。

经济作物要重点围绕薯类、瓜菜、果品、花卉苗木、优质烟叶、特种油料、药材、食用菌等类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市蔬菜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很多产品打人国际市场,入世给我市蔬菜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看,我市发展蔬菜产业还需慎重。人世后为避免种粮受到冲击,各地都在积极发展蔬菜生产。现在,蔬菜生产也出现了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的现象。比如,我国蔬菜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贸易额却没有增加。因此,我们要以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发展蔬菜生产。

饲料作物要重点发展高能量、高蛋白优质品种。现代三元种植结构排序是: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把长春市建成现代化畜牧业大市.必须以发展饲料作物为战略依托,积极引种饲料玉米、紫花苜蓿等高能量、高蛋白优质饲草,用优质青饲料作物替代以玉米为主的高成本精料和低养分粗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依托我市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优势和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瞄准国内外中高档消费群体市场,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努力把我市建成现代化畜牧业大市。

长春市人均耕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过剩,人世后土地密集型粮食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但却为劳动密集型畜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我市畜牧业产值已达到了农业总产值50%,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德大、皓月成功地打人国际市场,为我市参与国际竞争取得了经验;人世后粮食和饲料价格趋于平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发展畜牧业是我市应对人世,推进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层次低,主要是工业化程度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整个农村经济缺乏强有力的工业拉动,这也是我们与发达城市的主要差距所在。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大、加工深度不够。长春市的粮食加工转化量仅占粮食商品量的25%,畜产品的屠宰加工量仅占肉类总量的23%,国外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多在90%以上;从加工规模看,长春市年加工玉米60万吨以上就是较大型的加工企业,而国外大型加工企业每天可加工1万吨以上;从加工深度看,仅以玉米为例,美国以玉米为原料加工产品达4000多种,而长春市常见的仅几十种。由此可以看出,长春市的农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从三次产业的内部联系看,提高农业效益最终要靠农村工业化。没有工业的拉动,粮食经济搞不活,畜牧业也难以有更快的发展,大宗农产品就摆脱不了出卖原料的状况;发展第三产业,从根本上说,也要依赖于工业的发展,工业化达不到一定程度,服务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因此,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是长春市现阶段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三)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调整优化农村社会结构

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就业结构的调整。都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而必须放眼于城乡结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业结构调整必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要内、外同时进行。外部调整主要是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是我国下阶段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

加速推进城市化,不仅可以拓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渠道,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发展增强内在的活力。因此推动以城市化打头的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这是区别于以往农村结构调整的最主要的特征。如果将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局限于农业,那就将使这一轮结构调整陷入困境。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国力看要提高城市化水平,首先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要把发展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农民非农化,成为市民.改变农村社会结构,才能使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法规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 贵州 问题 发展

一、贵州省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贵州省农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问题

贵州省内地形破碎、山高坡陡、河谷深切、石多土少、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本来就不适宜大面积农耕。大规模的陡坡垦殖,导致整个自然环境生态平衡失调,引起了以水土流失为中心、以石漠化为极端的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主要导致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问题:垦殖指数高、坡耕地占耕地的比例大、林草覆盖率低、耕地质量差、水旱灾害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及石漠化现象严重,据统计,贵州省的石质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经达到2.1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9%,并且还在以每年9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

2、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增收困难

农业比其他产业的利润率低,这是因为中国农产品市场接近或者就是完全竞争市场,并且由于实行,使得每家每户的生产农产品的数量很小,而产品利润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销售量成正比,这就决定了农民种地没任何利润可言,甚至是一种赔钱的生产,土地产出属于报酬递减,这种情况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垄断竞争地位的其他产业、行业中很难见到;另外贵州农业发展未来形势比平原地区农业发展未来形势更为严峻,由于贵州地方多山地形、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目前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向机械化、适度规模经济方向发展,故未来贵州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将越来越低于东中部平原地区,贵州农业如不改变发展的思路,转向重点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即走生态化发展道路,以此来形成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形成利润,便会陷于更加恶劣的境地。

二、对贵州农业问题的分析

1、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毁林造田”现象发生及扩大化

发展生态农业,面向市场因地制宜转变思想不再“以粮为纲”思想为主导,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种植果树等这样便会很大程度上避免“毁林造田”发生和扩大化,避免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2、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发挥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避免农业生产的低效率

利用当地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等可以发挥出山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把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的土地转变为利于畜牧业、种植业等农业发展的有利地理位置,避免了山地为主的地理位置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小麦、水稻种植的相对优势,避免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率。

3、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收

提高贵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在我国农产品生产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农产品基本上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以几亿计算,而购买者也是几亿或十几亿计,产品完全无差别,对价格的控制能力没有一点,进入一个市场很容易,处于这样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即农民都微不足道、可有可无,农产品由于垄断力为零,一家一户的销售量又很少,一般的农产品由于垄断力为零,故没有超额利润可讲。另外,由于贵州地区人多地少且以山地为主,不利于机械化耕种,而目前农业生产向机械化、适度规模经济方向发展,故未来贵州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将越来越低于东中部平原地区,贵州农业发展未来形势比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未来形势更为严峻。

怎样使贵州地区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力、或者说市场竞争力,是增加贵州农民收入的关键之所在,尤其在贵州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将越来越低于东中部平原地区的情况下意义更加重大,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增加贵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合贵州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可见贵州农业只有加大力度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等,即走生态农业道路,才能使产品有差别,并且生产、销售者数量也变得较少,故对产品价格的控制力会增加,而不会沦为价格接受者的不利位置,使贵州农产品由“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转变为“处于垄断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处于寡头垄断市场中”,从而提高了贵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完全可以说即使没有环境问题,贵州农业也应该走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4、贵州省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优势

(1)气候条件优势

“欠发达、欠开发”,这是贵州的基本省情,由于开发较晚,使得贵州得以保存了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生态,从而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更为明显。例如,贵州92.5%的面积是丘陵和山地,以前交通不发达,但在生态上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自然生态上,全省森林覆盖率为39.9%,比全国高出1.2倍。贵州复杂多样的喀斯特地貌条件和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在农业生态上,由于气候、生物的多样性,又有低纬度、高海拔的特点,加上工矿企业不多,土壤中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残留量很小,发展农业产业生态化前景广阔。

(2)工业化初期省情优势

贵州省工业欠发达,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期,这在全国都是很少见的,从工业化进程来看,这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即从生态化建设的角度看,由于“三废”污染少,环境被工业化破坏程度小,土壤中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残留量很小,发展农业产业生态化前景广阔,则更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更易于树立起一系列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形成市场竞争力,易于发展农业产业生态化,以及贵州工业产业生态化的建设,在目前流行绿色消费、吃天然食品的现阶段以及未来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3)具有竞争力的生态农产品

可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消费浪潮风起云涌,吃天然食品,喝天然饮料,穿天然纺织品,用天然物品,已成时尚;各种无公害蔬菜、有机大米、绿色禽畜水产品为公众所青睐。当前国内外市场对绿色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席卷全球的绿色消费浪潮从食品消费开始逐步渗透至生活消费的其他方面,反过来又影响、决定着许多部门的生产,尤其是农业方面的生产;并且绿色食品的消费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加,根据对一些市民对于绿色食品的消费调查可知,绝大多数市民不仅喜欢消费这种有益于健康又能保护环境的绿色食品,同时也很愿意出相对较高的价格;再者就是绿色食品在出口方面也享受到一定的政策优惠。可见贵州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大展手脚地加大力度发展绿色农作物,以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有利地保护了自然环境。

三、发展生态农业――贵州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发展特色农业

贵州省要在特色优势上下功夫,抓住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农产品。立足于各地的自然优势,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贵州省很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主要包括:辣椒;小水果;干果;竹类;中药材;贵州地方特色畜禽产品,如香猪、平坝灰鹅、香羊、三穗鸭等不仅肉质鲜美,且产品质量上乘。除以上几种特色农产品外,贵州省较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还有:苡米、魔芋、芸豆、酒用高粱等。总之,贵州省特色农产品很多,有马铃薯、油菜、烤烟等传统优势农产品,有蔬菜、猪羊牛肉、油桐籽、水果、中药材、竹叶、茶叶、生漆、核桃、板栗、竹笋等潜在特色产品,只要引导得当,开发有方,就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促进特色农产品发展,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培育特色农产品销售市场,应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和商品意识,合理布局,重点发展,抓好良种繁育和示范基地建设。

2、发展绿色农业

贵州发展绿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一是农药化肥施用水平低,生态环境较好。二是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全省有可供开发的实用植物500多种,地方畜禽良种39种,特种经济鱼类10余种。这些资源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三是气候类型多样,水热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为绿色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和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贵州省工业欠发达,“三废”污染小,化肥、农药施用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上低纬度、高海拔的优势,农产品农药残留量低,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天然理想场所。如果把普及沼气给抓上去,让农家肥和有机肥成为主要肥源,就可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再加上贵州不少地方富硒、富锌,有些作物是维生素之王,是有益的健康产品。如果我们把自然生态保护于经济社会建设之中,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就是建设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贵州省还是全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长在山坡上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芳香植物就有580多种,占全国香料品种的71.4%,仅次于云南,可见发展绿色农业是贵州农业发展的优势,要进一步加强原料基地建设,进行标准化生产,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做实绿色农业,做优质绿色农业,做精绿色农业。而从贵州省的省情看,要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放在农业结构战略化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的突出位置,从政策和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重点倾斜。而从产业和企业的角度,应注意以下几点:市场定位要准,标准水平要高,运作载体要强,市场营销要活。

3、发展高效农业

要发展好高效农业应主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抓品种。要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市场前景比较好的花、果、药、树、茶、菜等特色产业。第二,抓基础。贵州省农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道路、水利比较差,有的道路是“晴通雨阻”,有的农田是“望天水田”。第三,抓科技。要加强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抓好科技一条龙服务,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质量、提高单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第四,抓管理,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协会、专业合作社来加强农村的管理工作。要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把合作社真正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重要力量。第五,抓服务。要抓服务的内容很广,要重点抓好农村的流通服务,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健全市场流通体系,要加强农产品快速通道建设,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开展农业贷款抵押担保和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要搞好防疫体系服务、优良品种的服务等服务,要抓一项成一项。

4、发展循环农业

贵州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贵州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要求。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近海内地,海拔较高,不靠长江干流,不靠海岸,是农业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之一。贵州省虽然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各地地貌类型复杂,山地面积广布,气候类型多样性,光照和热能区域差异显著,气象灾害种类很多。省内虽然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 部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很突出;干旱年份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在农作物大量需水季节出现降水量短缺的现象。山区土层薄,蓄水能力极弱, 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差,连人畜饮用水有时也得不到保障。贵州省也是宜耕地较少的省份,各地人均耕地占有量极不平衡。贵州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说明了发展以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循环农业对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第二,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贵州“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广大农村呈现“贫困面大、贫困度深”的特点。2004年全省有48个贫困县,占到全国贫困县总数的8.11%;贫困人口达91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数的11.38%;行政区域面积为10.35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3.11%。因此,应从保护生态着手,发展循环农业,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生产率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第三,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客观要求。伴随着人们食品结构的改变,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市场准入的主要门槛,绿色壁垒已成为阻碍农产品出口的重大障碍。因此,应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适应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发展循环农业要依托科学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是贵州省尽早实现农业国际化目标和长久占领国内市场的客观要求。

5、发展畜牧业

大力发展贵州省草地畜牧业意义重大:第一,发展草地畜牧业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贵州省各种资源。第二,发展草地畜牧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治理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由于贵州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上游,又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山区,发育强烈的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 %左右。贵州地区人口多耕地少、土地坡度大,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生产水平极为落后,经济增长方式曾一度误入歧途:“吃饭靠山、用钱靠山、大肆毁林、毁草开荒”,长期对森林、草地进行掠夺式经营,以致造成生态极大破坏。第三,加大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是改善和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第四,发展草地畜牧业是贵州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贵州省虽然是个农业省,但人均占有粮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0kg,目前尚有300多万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另外饲料用粮又占整个用粮的1/3以上。要改变这种状况,减轻粮食压力,要开发草场,发展草地畜牧业,以草换肉等以促进山区经济发展。要加强草山草坡的改良与利用,提高牧草质量和牛、羊、兔、禽、奶的转化率,可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的产值。把发展草地畜牧业作为贵州省农村的经济支柱和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将大有作为。第五,发展草地畜牧业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加科技投入,确保科技的支撑力度;要加大对广大畜牧养殖专业户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其技术水平;要充分发挥示范场和专业户的典型示范和技术辐射作用;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省外草地畜牧业的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实际使之逐步本土化;认真总结贵州省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成功经验,及时推广运用,并逐步建立贵州省草地畜牧业的科技体系。发展生态农业,既能有力地避免和防止环境破坏、有力地保护好环境,又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实现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是贵州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农业法规范文第4篇

农业主导产业是指一个地区或区域内在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产业体系内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显著,能够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人和地方财政收人,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对相关产业具有强烈拉动作用的产业。运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对主导产业进行培育与扶持,促进其健康快速的发展,并通过它的带动作用,促进上游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推动整个经济的腾飞。选择主导产业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1市场导向原则

主导产业必须是在今后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其中大部分能够直接或通过加工而成为商品销售,且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业。

1.2资源适宜性原则

主导产业必须是该地区资源条件最适宜产业之一,且可开发资源量广质优,区域分布相对集中,开发利用后仍可持续发展。

1.3比较效益原则

主导产业必须选择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在本地区适宜发展产业中比较效益最好的产业。

1.4开发主体意愿原则

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尊重开发主体对开发项目(品种)的选择和尊重历史传统产业习惯,同等条件下群众愿意发展的传统产业优先选择。

1.5产业政策原则

选择发展主导产业要符合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已出台的产业政策的要求。

2必须确定主导产业的最适宜发展规模和方式

主导产业确定后,如何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主导产业的发展,必须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到产品的转化率和产品到商品的转化程序最高为原则。也就是说,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但资源和投人要可持续发展,而且投人产出比例要最高。根据这一要求,首先要根据对一定时期内、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交通、人口、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子的预测,并以此预测某一主导产业在该地域范围内的市场前景,进而提出这一主导产业在这时期内的最佳发展规模其次是要对各主导产业所依赖的资源条件进行承载力分析,探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卜的资源最佳开发程度和与此相应的主导产业最适宜发展规模。第三是要分析主导产业的投人产出情况.尤其是分析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效益情况比较,找出决定主导产业效益的关键限制因子,分析其发展的后劲,提出主导产业发展的最佳时限和替换产业选择对象等。最后,综合分析上述三个主导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提出最适宜的发展规模和模式,并以此为依据搞好主导产业的基地发展规划。

3必须科学规划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的发展

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基地)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具有不可忽缺的作用,因此搞好龙头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核心。要对龙头企业的发展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必须对该企业的发展潜力等作一科学分析.然后根据加工能力、原材料供应、市场销售能力、产品科学含量等情况的综合分析,提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发展规划。

农业法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常规现代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D9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076-01

1 常规现代农业的困境

19世纪4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进入了以消耗大量化石能源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阶段,这种现代农业也称石油农业,或常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使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常规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如生产效益下降、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枯竭等,这些问题使得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1.1 农业的投入产出比下降

1950―1986年,世界谷物产量从7亿吨增至18.7亿吨,增加了1.7倍,肉类产量从3819万吨增至14821万吨,增加了2.9倍;与此同时,全球拖拉机总台数增加了3.6倍,化肥施用量增加了8.6倍,农药使用量增加了32倍,灌溉面积增加了2.5倍,农业的化石能源(石油、煤及天然气)使用量增加了6倍。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预测,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计算在内,全世界的食物生产年增率应达3%~4%,如按常规现代农业的能源利用率计算,农业中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的年增长率应超过6%~8%。显然,一次性能源生产的增长满足不了这样的需要。另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每公顷耕地的能耗达到24.8×109焦耳,而世界平均水平为7.8×109焦耳,发达国家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18倍。美国每公顷玉米生产需消耗760升石油,能量的投入产出比为1∶2.4,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可达1:15。

1.2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常规现代农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森林减少、土地侵蚀与土壤退化、生物物种灭绝等。森林的破坏和消失,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引起气候异常、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物种灭绝、大规模病虫害频发。就生物资源来说,据估计,全球物种有1000万~2000万种,但日益发展的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方式,使人们只注意其中的150种植物和15种牲畜,其他大多数物种遭到了淘汰。目前每年生物物种的灭绝数量达4万种。20世纪初以来,全世界有75%的农作物和近半数的牲畜品种已经绝迹。

1.3 环境污染加剧

现代农业依靠大量化石能源的投入来维持农业的高产出,造成大量化肥和农药残留于水、土壤、空气和生物体内,也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对环境形成广泛和长久的破坏。

农业生产是对土地、生物、水、气候等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但是,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使农业生产的代价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以持续。这种状况强烈要求人类改变以征服者的姿态对待自然的做法,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子。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超石油农业、再生农业等替代模式,试图摒弃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回归自然农业。然而这些替代模式过于崇尚自然,产出低、效益差,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在市场经济中也不为广大农民所接受。而80年代中期提出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

2 农业可持续发展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自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农业提出以来,对于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认识并不统一。有的侧重资源和环境保护,有的强调增加产品以满足需要;有的强调低投入,有的强调高效率。例如,1988年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性委员会对“持续”的解释是:指一种能够增进人类需要同时不仅不破坏甚至还能改善自然资源的农业系统的能力。1989年美国农学会、作物学会、土壤学会的意见是:可持续农业是在一个长时期内有利于改善农业所依存的环境和资源,提供人类对食品和纤维的基本需要,经济可行并提高农民以及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1990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的《食品、农业保护和贸易法案》对可持续农业的定义是:可持续农业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动植物综合生产系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能满足人类对食品和纤维的需要,提高和保护农业经济赖以维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最充分地利用非再生资源和农场劳动力,在适当情况下综合利用自然生态周期和控制手段,保持农业生产的经济活力,提高农民和全社会的生活质量。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四个特点:

2.2.1生态可持续。生态系统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及生态资源的持久、稳定的供给能力为基础,持久地保持资源的开发能力,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做到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

2.2.2经济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经济可持续性就是经济活动的可获利性和持续增长。从生产者方面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业不能有利可图,生产者没有积极性,农业就不可能持续。从社会来看,可持续农业必须持续地增加农产品与就业,持续地提高土地等生产投入和资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