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课的趣味性

微课的趣味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课的趣味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课的趣味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趣味性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并会获得最高的W习效率和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对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做以下讨论.

一、课堂引入增加趣味性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引入新课要创设兴趣情境,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愉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课有多种开头,或以情导入,或以现实导入,或以理导入,或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或以设疑导入,但不论哪种开头,都要注意尽量融科学、艺术、教育于一体.以下为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这章时引入的片断.

丢番图是古代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关于他的年龄在任何书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可是,在他的墓碑上却刻下了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如果我们依据墓碑上提供的生平资料,用数学的方法去解答,就能算出数学家丢番图的年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墓碑上的数学”.丢番图的墓碑上到底刻了什么呢?“过路人,丢番图长眠在此,倘若你懂得碑文的奥秘,它就会告诉你丢番图一生寿命究竟有多长.他的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度过了愉快的青年时代;后来丢番图结了婚,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他得到了第一个儿子,他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寿命的一半;自从儿子死了以后,他努力在数学研究中寻求慰藉,又过了四年,终于结束了尘世的生涯.”

这节课由此引入,既自然又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着问题去学习,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就使得学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性

讲授新课是一堂课的主旋律,能否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集中注意力,保持旺盛的精力,这就需要教师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即语言既准确,又要生动有趣,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有讲授的艺术.“自己会”和“让别人会”是两码事,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把凝结着自己学问的讲稿化为有声有色的语言,让学生学到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

在讲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除了借助数轴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给学生编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夹,大大小小无解集.口诀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可以在玩中学,使新的知识得到升华,进而形成技能,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堂巩固练习加强趣味性

一节数学课离不开练习,练习的成功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巩固练习是一首歌曲的反复,优化练习内容,增强练习的趣味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学生感到上数学课不再那么枯燥无味.

(一)知识竞赛是一种受到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在紧张而激烈的赛场气氛下,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踊跃回答问题,从准备到结束,学生能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还有情感上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巩固练习都要进行知识竞赛,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适当选择.

(二)用好题组.所谓题组,就是将知识之间联系密切、题目相似、解题方法相近的题目串联在一起构成一组题.题组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层次性,对巩固所学知识、增强解题能力、形成知识网络、发展思维能力都有独特的作用.

在课程结束时,运用小测试,让学生能灵活地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教师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掌握了,哪些未掌握,这样教师就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分析,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思考,在正确思路中探求最佳的解题方法,从而掌握知识,分解本节课的难点.

另外,微课的引入也可为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所用,“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讲解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型教学,如今也可以将它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让数学教学增加趣味性.

提升中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进而能自觉地去学习,碰到问题愿意尝试着去解决.

【参考文献】

微课的趣味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 需要 趣味性

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要使学生产生体育的需要,就必须使学生有学习和从事体育的兴趣。因此,加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当前体育的现状来讲,增强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的兴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认真是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

通过全面系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具备参与和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体育兴趣是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一种倾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或某一个项目)产生了兴趣,表现出了一种求知欲望,这对体育教学是非常有利的,体育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应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知道,体育课一般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和考核课四种类型,但体育兴趣与课的类型无关。新授课是学习的新教材,授课方式是以“练”为主,任何一项教材学生要掌握它都必须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以其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因此,不管学习哪些内容,都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认认真真地学,并且认认真真地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体育课堂上要千方百计的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而且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运动会,更要激发学生们的体育兴趣,锻炼他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艰难的道德品质。

2.激发体育需要,唤醒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兴趣最重要。那么兴趣是怎样产生的?我认为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需要。所谓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如果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这种间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说服教育下产生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学生平时的努力,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同样会产生体育兴趣。比如,中长跑课,又单调又累,大多数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可是中长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以利于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因此,我们要克服困难,进行中长跑锻炼,这样的体育需要就是一种间接的需要,因此说需要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基础。

3.改革体育课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

微课的趣味性范文第3篇

为保障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正常的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提升世界客都的城市文明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以及《广东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市政府决定对城区(含梅县新县城,下同)的客运人力三轮车各种违法行为进行联合整治。

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整治范围和对象

本次整治行动针对城区客运人力三轮车非法加装动力装置,违反规定通行或停放,以及在三轮车车身乱拉乱挂、乱贴广告等违法行为。

二、整治时间

整治分两个阶段进行,自本通告颁布之日起至2月6日为自行整改阶段;自2月7日起为强制规范阶段。

三、整治要求

(一)自本通告颁布之日起至2月6日,各客运人力三轮车经营者自行对非法加装的动力装置进行拆除,对已破损的车篷进行更换,对影响市容市貌乱拉乱挂、私自张贴的车身广告等设施进行清理,恢复车辆原状并保持车容整洁。市公安交警、市交通执法、市城管支队等部门将联合上路巡查,对发现的客运人力三轮车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劝诫并进行登记;市工商联合公安部门对非法从事加装动力装置和改装人力三轮车的商店、维修店(厂、场)等进行整治,依法取缔无证照经营或超越许可事项经营的商店、维修店(厂、场)等,截断非法改装的源头;各新闻媒体对整治行动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法律规定等进行广泛的宣传。

(二)2月7日起,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对拒不自行整改或继续从事违法活动的客运人力三轮车及其驾驶人员进行联合整治。

1.梅江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对城区于1999年登记合格的客运人力三轮车进行重新登记,对重新登记合格的客运人力三轮车按照统一规格免费更换车篷。

2.市公安交警部门对非法加装动力装置的客运人力三轮车实施暂扣,、收缴其动力装置,并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对非法在机动车道上通行或违法停放的人力三轮车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3.市城管部门对在人力三轮车上乱拉乱挂、私自张贴的车身广告等影响市容的设施,依法实行。

4.公安机关对不听劝阻,拒绝、阻碍执行公务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故意煽动客运人力三轮车车主聚集闹事者,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微课的趣味性范文第4篇

一、引言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对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并产生出独特的、新颖的、创造性思想和成果的过程。数学创造性思维也就是数学的创造力或数学创造心理,是一种高度统一协调的综合性思维。对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就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发现、掌握他所尚未知晓的知识,并能运用它们,也就是创造性的学习、劳动。而学生知识的认知结构、智力水平以及心理素质,如兴趣、意志、性格等恰恰是影响他们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

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理所当然应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高中数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题材,如严谨的逻辑推理、丰富的数学思想、以及广泛的应用等,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教师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启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再创造的能力。

二、营造创造性课堂氛围

精彩的课堂就是充满矛盾冲突的一出“戏”。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课堂教学是一种表演艺术。戏剧能产生扣人心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效果主要依靠悬念迭起、疑窦丛生、波澜起伏的情节,那么课堂教学也应该依靠其曲折回旋、一波三折的情节来产生科学的感召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四个层次挖掘:

(一)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好学,才能学好数学。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去热情探索;持久的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向深度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激趣,使课堂兴趣盎然,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然而,现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度地重知识的传授,重解题能力的训练,轻视课堂教学艺术的实践;按照学科内在逻辑结构展开讲授的多,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讲授的少;教师“独唱”的多,师生“合唱”的少;严谨有余,激趣不足,结果学生对课堂索然无味。整个课堂缺乏应有的灵动感。要使高中数学课堂动感十足,充满活力,教师就必须善于挖掘教学内容来激趣。

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创设一个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情境,从而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良好效果。比如可以使用蕴含着某种实际问题的事件(实在情境),可以是要求他们讨论的图画或录像(图像情境),可以是教师描绘、模拟甚至虚构的语言陈述(符号情境)。这样的设计达到以“趣”引“思”的目的,更可使学生兴趣高涨,当学生的学习被“抛锚”到了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他就会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动力;就会去自主地寻觅、探究和发现,学会怎样学习,也才可能获得更多的积累、领悟和体验。其次,要把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重视数学实验的功能,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有的人片面的认为数学抽象,枯燥无味。其实正是数学的抽象才带来其应用的广泛性。例如,在函数的应用问题中,加入人口模型、传染病模型、生物种群生态模型等。在导数及积分理论中,加入一些物理问题的实际模型。在极值问题中,加入关于用料最省、利润最高、容积最大等等,不胜枚举。再次,在教学中要以情感促兴趣。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他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顾泠沅先生说:“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情感条件,努力使学生在认知数学知识过程中,产生兴奋和喜悦。在课堂实践中,我体验到渗透数学史十分受学生欢迎,作用也很明显,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疲惫的大脑,还可以通过对知识背景的了解,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扩大知识面。另外,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坚定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启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数学教学长于由“旧知”导出“新知”,“导”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之一。教师应该变讲为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不同内容的引入,要从问题的提出开始。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适时引导学生探索思考,从而逐步深入地得出结论。若直接给出定理,再分析证明,学生会很容易忘记,难以变成自己的东西而运用自如,更无法达到创新的要求了。

例如高中数学证明题的讲解时,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证明该问题,我们学过哪几种方法?

(2)每种方法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

(3)各种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4)本题用哪种方法比较巧妙?

(5)类似的题目应该怎么样考虑?

通过提问、讨论,学生不仅会证明这道题,而且类似的问题都会求解了,起到了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数学研究中有意识地去作与习惯性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探索,如应用公式、法则不奏效时,反过来应用;推理论证过程行不通时,考虑逆推;直接证法不行时,考虑用反证法等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难则反”。

例如:苏教版必修二的教材中第26页判定两直线为异面直线就使用的反证法。

而高中数学的解题中也常常需要使用逆向思维。如:“已知一个命题为假命题,求参数取值范围”该类问题,笔者在教学时一般让学生进行多番尝试,进而发现该类问题“不做假”,采用逆向思维解题比较简便。

(四)变式引领解题演练

变式练习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个创造。数学变式教学就是通过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背景从多个方面变更所提供的数学对象的某些内涵以及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使数学内容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的教学形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变式引领解题演练,就能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一个个的阶梯。在教学中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自行变式,互相演练,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新知识体系。每一个变式又都有创造的意味,从而达到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

(五)加强直觉思维训练

法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列在谈到直觉思维时说:“没有直觉,年轻人在理解数学时便无从着手,他们不可能学会热爱它,他们从中看到的只是空洞玩弄词藻的争论;没有直觉,他们永远也不会有应用数学的能力。”在谈到数学的逻辑推理和直觉思维时说:“二者缺一不可,唯有逻辑能给我们以可靠性,它是证明的工具,而直觉则是发明的工具。”由此可见数学直觉思维在数学学习和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例如函数方程的根是否存在时,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先画出简单的草图,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是否存在,然后再进行求解证明。

数学直觉思维常常通过跳跃的想象和迅速的识别判断而达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因而富于创造性,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大有益处。

微课的趣味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情境教学情感体验教学策略英语课堂

当前,英语教材信息量多、难度大、跨度广、能力要求高,教材编写大众化相当普遍,各种版本教材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深浅度参差不齐、难以有效区分,基本难以满足各个阶梯、各个层次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各种能力层次的学生适应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师生英语教和学磨合,师生彼此之间的教学底细、配合程度了如指掌、知根知底,难免使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新鲜感和热情渐渐褪去,疲劳感油然而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重燃他们的学习热情,重焕学习英语的强烈欲望,成了英语教学重中之重的难题。生活化的情境教学,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逐步开展和普及,这种教学策略必然会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一、科学地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情境,描绘活灵活现的英语课堂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手段,创设全新的英语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特定的语言教学情境下,产生理解和运用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唤起师生情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自觉地融人课堂的交际活动,师生间的情感共鸣与碰撞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然语言习得环境,有多少英语教研专家孜孜以求。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激发学习热情,情景交融、寓教于乐、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当堂达标,生龙活虎的英语教学课堂正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最高境界。

1、教材处理生活化,教学情境模拟化。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兴趣导入至关重要。学生英语学习缺乏真实的语境,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初级呈现阶段,教师应该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动作、表情、身姿、手势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化的新语言现象变成具体的、形象化的、立体的直观影像呈现给学生,既达到了语言输入的任务,完成了理解新语言的功能,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教材和课堂经过教师的灵活处理,变得富有情趣,一幕幕热情高涨的学习气氛,一张张思维活跃的笑脸展现在英语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英语就在生活身边,感受英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产生乐学,善学,愿学的强烈欲望。

2、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英语会话过程实践化。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会话工具,运用方必须在各种不同的语境场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交际句式,也就是说,在生活中运用英语。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具备前瞻性的教学视野和教学策略,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英语教学课堂,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讲英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并根据教材内容,配以生活中的游戏竞赛,英语歌,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如针对动物新词:fox,panda,tiger,wolf,dog,ca,elephant,pig信息输入环节等。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课堂,课前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动物生活习性资料:饮食、声音、形态、行为特征等。课堂边让学生表演动物的姿态特征,边呈现新词汇,并辅之以各种灵活的具体句式表达,千姿百态的动物姿态吸引全班学生注意力,教完生词后,再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进行活动表演,学生对动物的模仿表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对有关句型运用也恰到好处,活动课堂舞台剧表演味道十足。教师教学手段只有真正用在学生的心坎上,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情境,贴近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就能产生较大课堂效率。

二、巧妙掌控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灵活地运用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是千变万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法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皆有其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和短板,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手段也不例外,这就涉及到巧妙运用的问题,生搬硬套只能走进死胡同。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型,教师需要多动大脑思维,加以改造,使其符合学生学习的意愿和口味,最终目的是产生最佳的课堂效率。有些课型教师应用起情境教学手段得心应手,而有些就没那么容易。比如,活动课、对话表演、句型操练就比较适合该教学法。而语法课,阅读课该如何巧妙运用情境教学,使其助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更上一个台阶。这是令广大英语教师头痛的课题,我在阅读教学中,就常利用学生身边人、身边物、身边事,学生耳濡目染等生活情境导入目标课堂,通过师生一系列自由对话交流,把学生不知不觉引入本节课的核心,顺理成章的、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重点。学生的兴趣被深深吸引,有一股强烈地继续了解故事进程的欲望,求知欲被激发,我继续以问题形式搞竞猜活动(主人翁的结局怎么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课堂气氛推向。最后,请学生打开课本自行了解主人翁最终的结局。这就是我用生活化教学情境巧妙处理阅读课的课例。当然,这样处理方式学生只能了解全局,具体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提高就要看教师对文章语言细节表达训练。下一步骤,教师就要有意识按时空先后顺序,呈现本课新知识点提示逐个问题展开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流畅性、准确性、运用灵活性进行训练,由点到线,以线带面,促进学生语篇复述表达能力全面提高。

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教法都有其灵活的应用范围,这就需要教育者勤心研究和钻研,在受教育者身上产生最大的教育效率。只有教的有方,才能学得有法。教法与教材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双向关系。我们必须以学促教,以教示学,才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加大教师生活化情感投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