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颂

茶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茶颂范文第1篇

茶颂范文第2篇

取一撮茶叶撒在玻璃杯底,烧好一壶开水,缓缓注入杯中。于是,水挽着茶叶的手臂轻轻跳起圆舞,茶叶拥着水,在起起伏伏中尽情享受着水的温度。于是,端起茶杯,便是扑面的热浪,于是,闻一闻,便是沁心的茶香。

其实,茶与水相遇之前,它们是如此的普通。茶,只是生长在土地上的绿叶植物,仅仅是一片片绿叶而已,没有过多的价值;水,也只是在江河中流淌,只是流淌,不知何去何从,不知将会发挥什么作用。可是,拥有智慧的古人让它们邂逅了,本来不相关联的事物却一拍即合,才成就了这一段万古不散的芳香。

两者相遇于杯中,彼此交心,彼此倾诉,彼此感染。茶将自己最美好的思想传述给了水,水亦把茶的思想蒸发出来。这时,人们才注意到了这一对完美组合,才有了今天的茶文化。

想到这里,忍不住呷上一口,那浓重的味道,虽说来自茶,但却是水将它散发出来。茶如果离了水,那它只是一株绿草,即使有香气,也是淡淡的一缕;水如果没有茶,也只能这么平平淡淡,这么孤孤单单,心中没有目的的不断流淌。庆幸的是,它们遇见了,在美妙的遇见后变得难舍难分,互相影响后变得如此深远。

茶颂范文第3篇

平时陈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每个月的前三天,他必定出门。他喜欢红袖招的红袖姑娘,红袖姑娘人漂亮,架子也大,每个月只见三天客人,而且卖艺不卖身。这几个月,红袖见的都是陈爷,因为陈爷让人把守在红袖招门口,把所有想进红袖招的客人都挡了回去。老鸨嘴上叫苦连天,可陈爷的人每天奉上一百块大洋时,她脸上的皱纹就像鲜花一样绽放开来。

这天,陈爷来到红袖招,他的人过来禀告说,有一个客人进去了,没拦住,是红袖姑娘让进去的。陈爷点点头。他喝了一壶茶,红袖姑娘还在见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客人呢?陈爷捧着紫砂壶,大步登上楼来,走进红袖姑娘的房间。红袖姑娘正在品茶,她对面坐了个高大的男人。红袖看见陈爷,嫣然笑道:“陈爷来得正好,品品,这是什么茶?”

陈爷走过去,仔细打量着男人,这是个大胡子,露出的胸口长着浓黑的汗毛。大胡子冲着陈爷豪爽地一抱拳,陈爷也一抱拳。红袖已经泡了一杯茶。陈爷坐下来,喝了一口茶,茶在舌尖上打个滚,慢慢地流进喉咙。他脸上的表情舒展了,又喝了一口茶,赞叹道:“好茶!”

大胡子哈哈地笑起来:“陈爷果然识茶,这种茶是生在极寒的山崖上,茶农冒死采下来。所以金贵得很,一两茶一两金。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我找红袖姑娘就是想认识陈爷,请陈爷买我的茶。”陈爷说:“你有多少茶?”大胡子说:“十两。”陈爷说:“我就买你十两茶。”

十天后,陈爷气急败坏地闯进红袖姑娘的房间:“那个大胡子是什么人?茶是什么茶?”红袖摇摇头。陈爷叹道:“中了这厮的算计了。我派人验过了,那些茶叶里混着晒干了的罂粟花瓣。”说着,陈爷赶紧拿起紫砂壶,咕嘟了一口茶。

陈爷派出许多人,寻找大胡子,因为他的茶叶喝光了。派出的人陆续传来消息,没有找到这个人。陈爷快急疯了,他秘密买来的大烟根本治不了他的茶瘾。

这时,红袖姑娘来了,她带来了大胡子的消息,大胡子就是黑龙山的大当家。大当家向陈爷要十万块大洋,当然他也不白要,他会给陈爷一两茶,一两可以治陈爷茶瘾的药茶。

陈爷急匆匆地准备了,十万块大洋不是小数目。七天后,陈爷的大洋送上黑龙山,换回来一两金贵的药茶。红袖烧了开水,要给陈爷泡茶,陈爷却把茶叶塞进了火炉里。红袖惊讶地看着他。陈爷拿出一包东西,打开给红袖看,那是一包茶叶,是他向大胡子买的十两茶。陈爷说:“那天我就看出茶叶有问题。”

红袖疑惑地说:“既然你没有茶瘾,你为什么还要花十万块大洋买下大胡子的药茶?”

茶颂范文第4篇

1、“三送”工作覆盖面广、常态化。我乡十个村均有对应的“三送”驻点队伍,各驻点三送工作队基本都能遵守工作纪律,坚持轮休,保证到岗到位,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同时,分批组织非驻点干部深系点开展工作,做到所有联系户逐户逐人走访到位,熟悉联系户情况,倾听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提高群众对“三送”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我乡“三送”办每周两次督查各工作队的到岗到位情况,并及时上报到县“创先争优”办。总体而言,我乡群众对于“三送”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比较高,对“三送”工作队人员比较熟悉。

2、帮扶困难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三送”工作组认真按工作要求,对每户帮扶对象一一走访到位,特别加强了五保户、低保户、孤寡老人、家庭变故、家庭成员患病等困难群体的走访力度,了解实际困难并针对性提供帮扶。高度重视群众的合理诉求,保证解决每户群众的合理诉求;对有些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及时作出解释或向有关部门反映,消除群众心中疑问。累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46件,为基层群众送上帮扶慰问资金8.6万元,开展政策宣讲17场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800份,发放96333平台宣传册1000余份,公开承诺兑现事项21件,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36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3、争资争项,着力打造示范点建设。按县委县政府的总部署,并在省林业厅的大力帮扶下,通过打造基层党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精神文化建设和促进多产业发展打造以旅游观光业为主导多产业发展的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集中力量将岭顶子打造成“三送”工作精品示范点。《中国绿色时报》、国家林业局官网、文明网、电视台、电视台等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纷纷给予了关注报道。现水南岭顶子示范点建设已基本完成到位。

4、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项目资金使用到位。我乡申报第一批“三送”工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村集体办公场所附属房设施建设、组通组公路硬化、村群众文化中心6个项目均已经开工。累计争取扶助项目资金34万元。项目资金使用基本到位,为广大村民带来了实惠。第二批项目正在筹措实施中。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三送”工作未达百分之百覆盖,目前我乡非农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未为“三送”工作所覆盖。虽然该部分人群数量较小,但按照“三送”工作全覆盖的要求应属我乡工作服务对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乡将做出如下整改:本周将整理和明确我乡非农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安排具体人员挂户并进行逐一上门走访,并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预计下周全部完成。

2、“三送”工作的记录工作和数据整理工作未按数量要求全部到位。一是部分“三送”干部民情日记记写未足每月5篇以上,或未及时晒在民情网上。二是各村民情台账、销号台账、每周“三送”工作例会和乡每月“三送”调度工作会议记录、维稳、矛盾纠纷台账未全部齐整。针对这种情况,我乡将做出如下整改:在下周之内严格按“三送”工作要求填补全部缺失资料,保证“三送”纸质和电子记录及数据记载能完整真实反映我乡“三送”工作。

3、少数农户的联系牌模糊、连心册遗失。联系牌长期受到日晒雨淋,已有部分出现字迹模糊和脱落现象,连心册也出现部分群众遗失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乡将做出如下整改:本周内全乡“三送”干部将下到户进行一次“盲区”大排查,将模糊的联系牌重新填写,对已遗失连心册农户进行补发,预计下周全部完成。

茶颂范文第5篇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到宋代已发展到了极致。在浩如烟海的宋词中,与茶相关的作品不计其数,从采茶到制茶,从茶的功用到烹茶之法,及茶礼、分茶、斗茶、点茶、试茶、茶百戏等都有具体的描述。

首先,宋人饮茶重水质,极其讲究烹茶用水。如苏轼《西江月・茶词》:“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茶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此苑。”程大昌:“水递迢迢到日边,清甘夸说与茶便,谁知绝品了非泉。”陈与义《玉楼春・青镇僧舍作》:“呼儿汲水添茶鼎,甘胜吴山山下井。一瓯清露一炉云,偏觉平生今日永。”尹济翁《声声慢・禁酿》:“残春又能几许,但相从,评水观茶。”颜奎《醉太平》:“茶边水经,琴边鹤经,小窗甲子初晴。”杨泽民《荔枝香》:“瞰水自多佳处,春未去。绣桷斗起凌空,隐隐笼轻雾。已飞画栋朝云,又卷西山雨。相与,共煮新茶取花乳。”等等。抚琴必有鹤舞,莫茗得有上好的水烹制,二者缺一不可。从词作中可以看到词人对茶水之讲究。

其次,宋人极度讲究用茶之益,认为所饮之茶必以有茶乳为上。茶乳即茶乳花,宋代茶词中的“云脚”、“雪”、“花”等词语有很多是指茶乳花。关于茶乳花,陆羽《茶经》中已有记载:“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飘飘然于环池之上;又如滩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缘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饽者以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又曰:“茗有饽,饮之宜人。”宋人在茶词中对茶乳有充分细致的描绘:坡《西江月・茶词》:“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黄庭坚《阮归・茶词》:“雪浪浅,露花圆,捧瓯春笋寒。绛纱笼下跃金鞍,归时人倚栏。”黄庭坚《西江月・茶》:“龙焙头纲春草,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绿鹅黄,想见翻成雪浪。”毛滂《西江月・侑茶词》:“滴点瓶心未老,乳堆盏面初肥。留连能得几多时。两腋清风唤起。”通过对茶乳花的细致观察和描写,在词中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宋人不但在词中对茶乳花有着客观的描绘,而且对其产生的过程也有具体说明。曹冠《朝中措・茶》:“金箸春葱击拂,花瓷雪乳珍奇。”姚述尧《如梦令・寿茶》:“彩仗挹香风,搅起一瓯春雪。”都是说茶乳之产生是因为击拂震荡。刘过在其《好事近・咏茶筅》中描写用茶筅击拂,产生茶乳的过程,最为具体而美妙:”谁斫碧琅轩,影憾半庭风月。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茎华发。龙孙戏弄碧波涛,随手清风发。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

最后,宋人极度讲究用茶之盏。唐人一般以茶绿为贵,认为越州瓷如玉,如冰,色青,为最好。以后随时间之推移,时代之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宋人钟情于有厚重感的暗色。蔡襄《茶录・茶盏》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烧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清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又赵佶《大观茶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彩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直立,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可见,宋人对茶盏之要求是以黑釉为上品,这与唐人已有所不同。

相关期刊更多

茶叶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致富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农垦总局

茶叶科学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