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语文课堂:守望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它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意趣。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用母语的营养培育学生的德性,滴灌学生的智性,激活学生的灵性。
1.聚焦文化认同
语文课堂要植根于中国文化,从中汲取玉液琼浆。真、善、美是中国文化的本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颂扬母爱、倡导孝亲的文本很多,从乌鸟私情的成语教学,到“香九龄,能温席,所当执,孝于亲”的《三字经》诵读;从《游子吟》的诗歌教学,到《月光启蒙》的散文品读;从《探母》,到《沉香救母》,再到《第一次抱母亲》,“母爱”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穿越历史的长河,贯通生活现实与神话幻想,成为真、善、美的交集点。由于文化和体制的不同,中西方的赡养观念大相径庭。几千年来,血脉相亲、骨肉亲情在中国传统的家庭生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养儿防老、侍奉长辈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立足文化的平台,把奉献关爱和感恩回报种植到儿童的心中。
文化认同的关注多多:从乐府诗中一路走来的英姿飒爽的花木兰、从神话故事中奔月而去的嫦娥、石头缝里蹦出的孙悟空、泗水河畔游春的孔子、写字的怀素、治水的大禹、远航的郑和……历史的怀想,文化的溯源,为今天的孩子留住昨天的“根”,守住明天的“魂”。
2.滋养儿童心灵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君子为义舍弃,小人以利占有。假如,你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怎么办呢?周国平说:“至人喻以情。”他渴望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其实,对于儿童来说,无论是义还是利,都是远离他们性情的。他们既不懂得为义舍弃,也不懂得为利占有,他们的天性是真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的情意人生似乎离儿童的心灵更为接近。
语文学习,可以给儿童的心灵以丰富的营养,使他们的内心变得高贵起来。做事出以公心的祁黄羊、清正廉明的公仪休、爱民如子的孔繁森、为中国人争气的徐悲鸿、热爱祖国的詹天佑、身先士卒的叶欣、舍生忘死的谭千秋……语文教材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把一颗“功德心”嵌入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给予儿童“根性”的滋养。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相合,生成语文素养,它是孩子整体素养的一种元素,而且这种元素会不断地放大、增值,甚至在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中有所积淀。
二、语文课堂:借鉴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丰富多样,灿若繁星。乐府民歌、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鼎盛的文学样式;书法、绘画、音乐、曲艺、武术、杂耍,不同的艺术类型丰富着人们的审美感受。语文课堂就立足在这样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吸取着丰富的营养,丰盈着课堂的内核。
1.“变脸秀”
川剧的变脸艺术魅力无穷,经久而不衰。舞台上,每一次变脸都获得满堂的喝彩。它古老而又神秘,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好玩”是儿童的天性,顺应这种天性,我们把“变脸”的概念引入课堂,作为教学的一种工艺。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相匹配,就能达到“人课合一”的境界。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记叙了20世纪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和一个小女孩之间发生的故事,发生的事情“小”,文中的女孩“小”,可正是这小小的童眼里映现出一个伟人独特的身影,正是这小小的事情中折射出不朽的人格魅力。在课堂上,笔者努力追求“好玩”与“好想”两大教学特色。“好玩”是尊重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这个老人的样子“好玩”,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办家家”似的交往“好玩”。为了达到“好玩”的境界,笔者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文本变脸”,把第二段课文内容变成了学生这学期刚刚认识的剧本形式,鼓励学生演一演。
师:能分清楚都是谁说的话吗?老师帮你们把它变个样儿,让你们看得更清楚。/师:认识吗?这是什么?/生:剧本。/师:同座两人分角色读一读剧本,注意要把人物台词读正确,读通顺。/(同座练习,分角色读剧本)/师:很棒!这么快就将剧本读正确,读流利了。同学们,如果要把这两个人物演生动了,还要注意什么?/生:还要注意两个人的语气。/生:人物还要有表情。/生:也可以适当地加一些说话时候的动作。/师:就请同座两人根据提示加上动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再添加一些神情、动作,演一演。/(同座练习,一组同座到讲台上表演)/师:这段台词中有一段空白,同学们没有演出来。我们来看看爱因斯坦出门时的样子,再想想你妈妈平日里是怎样教你的,学着小女孩的样子来教教爱因斯坦。/生:头发要经常理一理。/师:好!头发要常理,出门梳梳齐。/生:衣服要合身。/生:衣领要翻好。/生:出门要换鞋,不穿拖鞋上街。/生:纽扣要对齐,还要扣好。
以上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文本“变脸”进入了角色体验,更好地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然后,依托文本拓展想象,加深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处相伴的愉悦体验。在这样“好玩”的体验中,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以童心未泯的可亲形象驻扎进学生的心田。“变脸”意味着某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可以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很好地起到激发、调节、促进的作用。
一、移情体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活泼。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移情体验和角色激情扮演,以达到“演出”中内化文体,移情熏陶,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
如教学《海伦凯勒》一课,首先,上课伊始教师还是采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和同学们作个小游戏:蒙上学生双眼让其去抓另一个学生。同时要求既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说话,还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求助,看谁抓住另个学生的速度快;其次,对被蒙眼的学生进行采访,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被蒙眼后的感受。从孤独无助、害怕惶恐,到不方便,受人嘲笑,学生们议得热烈,生活感受深刻。最后,教师导入课文,移情体验:“现在,海伦凯勒就像你们刚才被蒙上眼睛一样,而且是终生如此……”。通过这种游戏扮演,这种移情扮演,使学生对本文中海伦凯勒的处境及其难受理解理深刻,内化了文本,为后文理解海伦不屈不挠精神,作了完美的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从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乐趣,比我们空洞的讲解更有创意也更有效。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使课堂更具活力。
二、融于生活,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开放。
语文原本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他们才能在熟知中凝炼感性认识,从而上升成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教材自身特点,揣摩好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衔接,让学生在学文中融入生活情感,同时也把课堂中的知识带入课外生活中去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为应用的具体目的。
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出示几幅图片,几个送别的场景:(1)涕泪交加;(2)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3)潇洒拱手、饮酒告别;(4)送完就走。让学生体悟,根据自己生活体验,你喜欢哪种送别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选哪种?为什么?如果是两个大男人,两个大诗人应是哪一种?……选完后,让我们来看书,学文。其次,与学生交流,你们与朋友送别时会说什么,心情如何?再与文中李白与孟浩然的送别场景对比:体悟豪情。你还想起了几种送别或有关送别的诗?积累一下。最后,你是即将毕业六年级同学如何与好朋友、好同学告别?具体有什么想法和做法?这几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把送别诗和生活中送别情景融为一体,学文更是应用,拓展更是熏陶。学生在学文中理解男人之间送别的豪情与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睦”相思送别的区别,更会把这其中送别诗,送别的想念诗,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物我两相合的境界。运用生活中的经验与文本交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方法,会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把学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了起来。
三、多重想像,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只有这样才能填补教材的空白,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文本表达的内涵,使教学活动更创新,更具生气。如教学《嫦娥奔月》一文。嫦娥奔月,大家为纪念这件事,即产生了中秋节。为什么要纪念嫦娥?文中只说了其美丽善良,经常接济贫苦乡亲。但如何接济,文中只字未提,试想大家思念嫦娥,纪念嫦娥,其本来就应是“接济乡亲”的结果。于是,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让学生想象嫦娥是如何接济乡亲的?“×××病了,嫦娥_____________;××家里没有吃的了,嫦娥_____________;××家盖房缺钱,嫦娥________;×××,嫦娥__________;无论众乡亲家谁__________,嫦娥都_____________。”这种引导式想像其目的就是拓展文本内涵,丰富嫦娥善良接济乡亲形象,也是补足教材中对嫦娥被人思念的原因。这一系列想像,既达到了让语文课堂更丰富的目的,又加深了课文理解。其实,这种想像我们还可以经常应用,也有多种应用的空间。合理的想像,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由于是自己的想像,带有自己个性化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丰富想像,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还能产生新的智慧火花。为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起了推波助澜和激荡回应的作用。
一、投学生所好,诱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自发地、主动地、积极地探求知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喜欢生动、有趣的事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假设自己是学生,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感受学习情境,体会学习情绪,揣摩学习心理。想学生所喜欢的,也要想学生所不喜欢的。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一课中,因为“平移”和“旋转”是物体运动的两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但是只停留在直观认知上,对其本质并不了解,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投学生所好,想学生所想,为他们创设了“欢乐的游乐园”这一情境,欢快的音乐、“吱呀呀”转着的大风车、“轰隆隆”开着的小火车,欢天喜地玩着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心激活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游乐园去看一看,好吗?
课件演示各种游乐项目:摩天轮、小火车、旋转木马、大风车、滑滑梯。
师:你最喜欢哪种游乐项目?用手势表示一下它是怎样运动的。
生争着举手发言,有的转圈表示摩天轮的运动方式,有的一边做手势表示小火车的运动方式,一边还嘴里发出“呜”的声音,非常兴奋,好像真的来到了游乐园。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想学生所困,分解教学难点
数学学科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由于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原因,学生间的思维能力差异性很大。教师不能将教学目标定位在那些优秀的学生上,满足于教学的顺畅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备课时,要放下身子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可能出现的困难,多想一想:这个问题问下去学生会怎么想?这个概念出示后,学生会有什么疑惑?学生有这样的疑惑我应该怎么去启发和指导?
在设计《图形的平移》这一课时,我就把自己置身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想学生所困,急学生所急。平移的方向通过课件演示或者动手操作学生能很快掌握,但图形的平移学生较难掌握。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设计了“点――线――图”三个层次的教学步骤,铺设了点的平移和线段的平移,分解了图的平移这一难点,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中,掌握先找对应点或对应线再数格子这一方法。
课件出示方格图后,动态演示小圆点向右平移4格。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圆点向右平移了4格。
让学生到屏幕上一格一格地数。
师:从原来的地方平移到这一格,我们就说小圆点向右平移了一格。
课件一格一格地演示向右平移4格,学生跟着一格一格地数。
师:线段也能平移呢!(课件演示线段向右平移5格)
生:线段向右平移了5格。
师:对不对呢?我们请线段再平移一次。同学们帮着数,好吗?
课件演示线段一格一格地平移,每移一格学生就数一格。
课件演示小金鱼在大海中悠闲地游来游去。
师:看,这条小金鱼是怎么平移的?
生1:小金鱼向右平移了7格。
生2:小金鱼向右平移了4格。
请生2上前数一数格子。
师:大家同意吗?为什么?
转而问生2,你知道错在哪里了吗?
生2:(不好意思地笑):我刚才数了小金鱼平移前和平移后之间的格子了。
师:那应该怎么数格子呢?你能再数一次吗?
生2:小金鱼的嘴从这一格平移到了那一格,应该数这中间有几格。
让学生边说边指出这组对应点。教师板书“对应点”。
师:还有其他的对应点吗?
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及可能出现的困惑点,才能把握教学重点,设计出针对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困惑。想学生所困,才能分解教学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思学生所惑,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移和旋转的事物,其实在小朋友喜欢玩的游戏中也有平移呢!(教师出示小女孩玩“跳房子”的游戏场景)
师:小女孩的运动是什么?
生:是平移。
师:我们教室的地面都是方砖铺成的,我们来玩跳格子的游戏好吗?
生(欢声雷动):好!好!
师(让每个学生站好一个格,然后发令):向前平移2格、向左平移1格
生按老师的指令跳格子,同学间自发地相互检查,指正。
师:怎样平移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呢?
学生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平移。
交流不同的平移方法。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同桌两人相互发指令,看谁平移得又对又快。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生常常会表现有陌生、枯燥和乏味的感觉,这些感觉往往会成为学习的障碍而影响学习的效果。要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首先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可见,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索。生动的情境能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引起学生愉快的情绪和探索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以一种新颖的、趣味性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形象化。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学生带进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氛围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借助于美妙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和探索的兴趣去学习新知识,加上栩栩如生的画面形象,能更好更快的理解,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七年级英语教学《Why do you like the koalas?》这一单元为例,如果按照传统教学带领学生拼读就难免枯燥,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动物园的画面,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鲜活的动物园场景,让学生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并加入不同声音,让学生先听声音猜动物,继而呈现动物,再打出单词,最后让学生亲自操作电脑画几只小动物,边画边念。这一动画情景的创设,就使抽象、枯燥的单词具体化、形象化了,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再例如,教学《Where is the post offic?》这一单元语言内容时,在巩固阶段,为了多侧面、多角度的让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该语言知识,我设计了一些不同类的建筑物所在的位置。如:学校在医院的对面,商场在街道的中心等等。当学生看到这些生动的画面时,顿感真实亲切,学生一目了然,然后两人一组进行对话,平时不爱说话的人也能说了。使课堂真正成为他们的交际场所。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的限制,所学知识重点、难点往往不易解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使得教材内容得以直观再现,重点易于突出,难点易于突破,极富表现力,易于学生掌握。这是因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图形处理的能力很高超,把这一特有功能运用到教学中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在计算机的作用下被化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重点得以顺利解决。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又如在教授介词用法和词组搭配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词组设计成情景方式,通过动画进行情景组合,使学习过程有动、有静、图文并茂, 从而使学生感性地认识了英语。如在教低年级学生方位介词: in、on、under、behind、out 、over和介词的词组时。为了增强形象性,把抽象的逻辑概念具体生动化,我专门设计了一个flas,画里的主要演员是一只活泼好动的小蜜蜂, 主要活动场所是一朵美丽的鲜花。在花朵的旁边是写有这几个介词的按钮。当鼠标单击 in 时,小蜜蜂会钻进花芯里;当点击 out 时,它又会从花芯中钻出来跳舞;当点击on 时,它停落在花瓣上;当点击under时,它藏到花瓣的下面;当点击 over 时,它又悬停在花朵上方飞动。一段简单的flas,把几个用语言不容易解释清楚的方位介词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美妙的画面又给学生带来新奇感和美的享受,使记忆活动变得轻松而深刻。又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这一单元时,现在进行时态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设计一幅爬山的动画片,画面上有一座山,一个小男孩跳进画面,站在山下,再点击,小男孩一步一步朝山上走去,边走边说:“I’m climbing the hill .”然后教师问学生:“What is he doing ?”学生回答:“He’s climbing the hill .”男孩停止爬山,开始喝饮料时,学生们就会很自然的说:“He’s having a drink .”男孩拿出书来读,学生们就会说:“He’s reading a book .”男孩继续走,显得高兴,唱起歌来,学生们就能说:“He’s reading a book .”再次点击,跳出一个小女孩,此时用复数表示,画面重复以前的动作。学生们在这样的情景和动画中不知不觉地自己去思考、探究、理解进行时态,自主的完善了认知结构,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简单和容易。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而且教师只用一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避免多次交换使用录音机、录相机、幻灯机、实物投影仪、挂图等,体现出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PPT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 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大大提高了信息输出量,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教 The days of the week 时的新单词多,并且还要学习有关课程的对话。学生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理解记住这些词组,熟悉相关的句型,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呢?多媒体教学设计就帮我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把学生的课程表通过生动的动化画面展示出来。我再按照时间顺序(周一到星期五)把对话制成 FLASH 故事。上课时,首先利用课件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学习词组及句型,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较好地通过了“听、认、说、读”关,为学习“Let’s talk”扫清了障碍,然后以“视、听、说”引出全文,使学生在欣赏“FLASH电影”中理解和学习语言;再通过逐段问答吸引学生对画面的注意,在问答中强化学生对语言点的记忆。这样,学生就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单词和对话。在one by one 的练习中,每位学生都得到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也就培养了听和说的能力;最后,在“视、听、说”的同时,加强对较难句子的学习,对难词、难句作适当地分析、解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