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弘扬传统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勤力踏实 执著付出

郑翔奋先生原籍广东潮州,幼时在家乡接受教育,十几岁时,在香港打拼多年的父亲将他接到了香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况且当时在内地获得的成绩还得不到香港社会的有效认可,郑翔奋先生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如今回忆起来,虽是忆苦思甜,但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者才明了。他说道:“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香港的,那时家庭环境不是很宽裕,住房吃饭都不容易,並且我的英文水平有限,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比较多,並且还不能帮上家里的忙。”为了能尽快地帮衬家庭,尽快走上独立成长的道路,他走上了打工谋生的道路。

不久,郑翔奋先生即应聘到一家大型企业担任会计工作。初期的日子,他边做边学,勤力拼搏,业务日渐精进。一晃二十餘载,郑翔奋先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执著付出,踏实前行。“後来,随着香港与内地交流频繁,我还担负起帮老闆寻找内地商机、拓展内地业务的职责,同时也加强了自己对国内发展的认识。”他介绍道。就在工作的岗位上,郑翔奋先生一直坚持到六十岁退休,幹一行爱一行,任劳任怨,无私无悔。

在郑翔奋先生的发展之路上,父亲对他的影响很深。他说父亲是一位“严父”,尤其是在对他们弟弟妹妹三个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严格要求。所以,走入社会後,郑翔奋先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他将青春执著献与,他将热诚倾囊奉献,选择坚定,选择付出!

祈福念祖 弘扬传统

每年农历七月,穿梭於香港闹市区,在高楼林立中常会发现一道别样风景:香火缭绕,人声鼎沸,佛事的颂经钟磬之声,与潮剧的锣鼓丝竹声交相呼应。这是香港潮籍人的传统文化活动——盂兰胜会,一年一度,历时一个月,全港分成几十个街坊会场举行。作为香港潮州公和堂有限公司的会长,郑翔奋先生是盂兰胜会活动一直以来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据郑翔奋会长介绍,香港潮州公和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社团组织,至今已走过了115年,香港首届盂兰胜会就是由潮州公和堂於1897年创始,後香港各区效法举行,至今尤盛。溯源盂兰节传统,郑翔奋会长介绍说,盂兰节起源於佛教传说,相传农历七月十四这天,目连念“盂兰经”救得母亲脱离苦难,由此民间以盛会纪念。当然,盂兰节並非香港本土的节庆活动,而是随潮汕人士一同移民而来,並在发展中逐渐被赋予了“香港特色”。譬如,派米即是这里独有的做法。“香港的潮籍人士约有120多万,我们通过组织这一传统活动,让大家常寄怀思乡念祖之心,亦温暖邻里情谊。现在除潮州人外,还有不少福建人、客家人,甚至本地人都积极参加。”郑翔奋会长说道。

如今,一年一度的盂兰胜会成为这个城市的别样风景。也正是在郑翔奋先生等传承者与弘扬者的坚守下,这一独特的人文风俗在香港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得以保存,盂兰胜会既承载了民间记忆与文化,又蕴藏了宗教习俗,已超越了单一的传统文化活动本质。郑翔奋会长自年幼时跟随母亲参与盂兰节活动,几十载光阴走过,他一直坚守着。来到香港不久,他就加入了潮州公和堂,从年轻时跟随长辈一起学习着做,到现在担负着主要组织者与推动者的职责,他始终坚守在传统民俗的亘野上。而如今,令郑翔奋会长担忧的是,年轻人对传统盛会的兴趣与认识不足,组织的班底逐渐“老化”,後继相对乏人。而即使前途困顿,郑翔奋会长依然坚持不懈,他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兴趣,将这些濒临消亡或式微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为此他正在努力。

2009年,香港区潮人联会成立,郑翔奋先生作为前辈受邀担任联会会董,继续服务乡亲的工作。他是一位坚定的付出者,积极团结和凝聚香港潮人,弘扬潮汕文化,发扬潮人精神,为潮人爭取正当权益,造福家乡,奉献为乐。

澹泊豁达 天伦之乐

郑翔奋先生如今虽已年届古稀,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探究其中的秘诀,不难发现,这与他乐观、豁达的心境有着莫大关係。他常言凡事都要想开一点,多想想积极的一面,生活始终充满希望。

如今,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孙儿承欢膝下,郑翔奋先生一家享受着天伦之乐。谈到对子女的教育,郑翔奋先生强调为人父母的职责,特别是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而令他尤为欣慰的是,自己在医学上未走完的道路卻由两个女儿继承着走下去,大女儿如今是麻醉科医生,二女儿为妇产科医生,继承父亲的志向,以专业服务市民。“儿子在飞机场工作,如今已结婚育有小孩,过年过节时,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饭,非常开心。”郑翔奋先生说现在自己享受的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弘扬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强调语文教学的语言层面与人文层面的统一。语文有以听说形态的口头语言和读写形态的书面语言构成的语言层面与蕴含于语言深处的人文内容层面。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就人文内容而言,它既包融人类社会生活所涉及的空间,又承袭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孕育对未来的预见。没有人文层面,语言便成为毫无意义的噪音和混乱无序的划痕。刘国正先生认为:“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语言的人文精神。《学记》记学生“比年(每年)入学,中年(隔年)考校。一年视离经(析句分段)辩志(志趣所向),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尊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之而不反,谓之大成”。其中虽只有“离经”、“论学”、“博习”等与语文阅读教育直接相关,但其余各项也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人文和人格品质,获得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从而为阅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基础。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化传统重视通过各种人文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陶冶了情操,为学生发展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形成语文能力提供了保证。

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少语文教师拘泥于语言层面的“咬文嚼字”,而忽视对蕴含于语言深层的人文内容的挖掘与教育,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第二:重视阅读的文化大语境,强调大语文教育。语境有三个层次:一是文章本身,即字、词、句、段、篇的文字语境;二是与文章直接相关的写作背景,缘由,所涉及的人事和作者意图等;三是蕴含在文章内容和表达形式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大语境,包括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艺、风俗、民族的心理和民族历史,乃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等泛人文内容。“世事洞明皆学向,人情练达即文章”,能洞明世事和通达人情的人,必然具有宽厚的阅读悟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这个道理。孔子:“多闻以为富”,孟子:“知人论世”,“见博则不速,听聪则不惑”,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黄遵宪:“说事贵知今,通情贵阅世”。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必定孤陋寡闻,丧失思考和判断的文化功底,其阅读必然或停留在字面,或人云亦云地学舌,而难有独立的见解。

第三: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中学生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经典优秀文章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使传统文化与美德深入学生心灵。利用节日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

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八荣八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在中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炎黄子孙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片深情;“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超越功利的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加强自我修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这些传统美德在现代的集中概括。“八荣八耻”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行为准则。当今社会应该教育学生树立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如诚信、合作、公正等等。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务之急。只有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与荣辱,才能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崇高追求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几年下来,可以看出,大量的文言文学习和背诵对学生、特别是语文学习有直接影响。撇开品行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谈,从通常的外化衡量标准上看也很明显,一考试成绩好,二作文竞赛水平高。这几年清华附中学生作文发稿量的上升率非常明显,学生通过大量背诵,吸收大量古典文化与语言的精华,语言好,有见解,在作文竞赛中也就容易获奖。

弘扬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语文;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继承并发展的文明产物,是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传承并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小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学科,天生具有优势。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掌握传统文化对其今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诵读经典感悟传统文化

诵读可以说是古代私塾最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诵读是通过眼睛将知识传递到大脑,大脑再进行思考后,用嘴巴读出来,最后再传达到耳朵里,这种周而复始的过程能将知识点记忆牢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经典,是历史发展的沉淀物,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载体与思想源泉。这些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在诵读经典中能够让学生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学习这些文化经典最适合的方式――诵读。比如,可让学生诵读一些较为简单的《千家诗》《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声律启蒙》等。抑扬顿挫的诵读节奏能够让学生感受韵律之美,而且还能加深记忆,更能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二、传统文化教育从低年级教学开始

低年级的小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识字。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字词的同时也要不断渗透传统文明的精神,这也是一种高效的授课方法。小学生的记忆和辨识能力是不断上升的,此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比如,多介绍一些优秀的古代文化成就,更利于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在讲解《孔子拜师》一文时,要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学习孔子不断学习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用经典人物、经典事情去启发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充分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古诗词的美,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言优美,读起来又朗朗上口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也向世人展示了古代的文化、生活、军事、道德等方面的信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去背诵简单易背的古诗词,也要深挖古诗词背后渗透着的传统知识,比如如《竹石》《石灰吟》表现出来的是古人艰苦卓绝之精神。陆游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出来的是诗人极度渴望报国的精神品质。

在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之精髓,通过诗词学习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都能喜欢上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进而再成为合格的传统文化继任者与发扬者。

四、结合生活实际体味传统文化内涵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去体味传统文化之内蕴,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是保障。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作为语文教师,就可以借用某个传统节日作为引子,再结合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体味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例如,在端午节快来临之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查阅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信息。比如,端午节还有哪些名称?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大家了解屈原的一些事迹吗?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资料整理、布置与之相关的作文,再以黑板报、讲故事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可借助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体验,将传统文化实实在在地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感受去体验文化的内涵。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珍贵遗产,如果不对其传承,这些珍贵遗产的吸引力将会逐渐降低。在当下,西方文化不断冲击当代人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的时候,作为语文教师,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其职责。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2]张海霞.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100.

[3]苑金茹,刘华,刘舒菁.将传统文化的“历史母体”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6(09).

弘扬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作文教学;培养策略

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中国社会逐渐向现代化转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今社会,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中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语文毅然决然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从中“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并能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所以,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远航!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对于作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写作,可以描写现实,表现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反思历史,交流自己的观点。只有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作文中写出具有很高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的文章,才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通过对大量工作实践的总结分析,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以人为本,创新习作教学模式,挖掘地方文化,以兴激趣,以新求活,以自信为动力,以生活为源泉,努力构建自由写作的空间,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写作能力。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深入观察生活,叙写民俗,充分体验民族情结

作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先明确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当然,传统就是相对于现实的一些东西,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它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源。它不仅仅是代表我们儒家哲学的几部经典,还包含了我们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婚姻嫁娶。我们只有熟悉自己的生活,了解了自己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一些东西,写起文章来才会有那种醇厚的乡土味道。于是我们把民间文化引入课堂,用我国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从而使学生喜欢作文,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例如春节前夕,我们以“年文化”为主要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春节期间观察风俗民情,亲身体验感受,自由作文。中国人过年,有“团圆”、“求福”、“避邪”之意,而“团圆”从深广的意义上讲就是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能够五千多年生生不息,很大原因就是团圆的意识强烈。本次作文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写出了许多清新自然,情真意切的好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热爱民俗的情怀。再如,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组织学生包粽子,介绍粽子的来历,摘选屈原诗歌诵读,举行屈原纪念活动,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奋发学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作文。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而且汲取到可贵的民族精神营养,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其他如清明节组织学生缅怀先烈,让学生表达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重阳节到敬老院拜望老人,写出一份孝敬之心,一份和谐亲情……

通过描写民俗风情,让学生深切体会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情感,使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根植于学生灵魂深处。

二、作文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我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唐宋诗词朗诵会、“归仁与孔子”演讲比赛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记述活动过程,抒写感受。又如迎新年活动,我们一改过去文艺表演为写对联迎新年,学生自带笔墨纸张,为学校或班级、家庭写一副联语,学生热情高涨,气氛活跃。集作文与书法为一体,把作文教学创新实验自然地融入到传统节日之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软笔书法的能力。

秉承一种做人与作文的理念,让我们学生在探寻自己的文化中找到做人的根本,明确什么才是我们做人的美德,用一种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素养来塑造人,必然可以使他们更具有健全的人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改变今后的人生。

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会思考,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弘扬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一、 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愿意学习对联知识,就必须从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开始。古代儿童进私塾学习,首先从“对对子”开始,循序渐进,对得多了,就会了,这一点在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经写到过。而兴趣也就从中得到培养。我们可以从很多古代的文学典故中得知,上至封建帝皇,下至一些文人墨客,每逢集会,经常喜欢即席“对对子”。例如:乾隆五十年时,乾隆皇帝举行了一次千叟宴,有近4000人赴宴。宴会中,乾隆皇帝指着一个141岁的老者出了这么个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花甲重逢指两个60岁,三七21,加起来正好是141岁。而大学士纪晓岚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双庆指两个70岁,一度春秋就是一年,加起来也是141岁。这一类的故事实际上是很考智慧和应变能力的一种文学游戏,类似于今天的“脑筋急转弯”活动,不少学生对此也是有兴趣的。因此,教学中可以从这里入手,事实证明也是可行的。笔者的一位吴姓同事,是数学老师,每年的教学成绩在学校总是远远超出同一备课组其他老师,学生非常喜欢他,我就曾经听他说过,经常到对联网上找一些上联或下联,用三两分钟让学生“对对子”,以此来吸引学生,而学生也总是兴趣盎然,更喜欢他的数学课了。可见学生对学习对联也是感兴趣的。

二、要指导学生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

我们很多老师,包括语文老师往往对对联不甚了了,这就客观上阻碍了教师向学生传授对联知识,所以,要让学生懂,先要自己懂。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熟知有关知识。下面笔者做个简单的介绍。

对联,俗语叫做“对子”,由上联和下联组成,就是上下句之间,既要对,又要联。只有对,没有联,不是好对;只有联,没有对,也不是好对。何谓对?就是上下句中相对的词的词性要相同,比如古代儿童读书的启蒙教材《笠翁对韵》里的“东”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上文的“天对地”,“天”和“地”都是名词,这就构成了词性相对,一般而言上下联对应的位置上,词性必须相同;所谓联,就是下联的意境要跟上联的意境连得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如果各自为用,意境就算差了一筹。当然,我们看到的许多对联不是这么严谨,这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