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因编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范文第1篇

第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基因编辑(geneediting),又称基因组编辑(genomeediting)或基因组工程(genomeengineering),早期的基因工程技术只能将外源或内源遗传物质随机插入宿主基因组,基因编辑则能定点编辑想要编辑的基因。基因编辑依赖于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核酸酶,也称“分子剪刀”,在基因组定位置产生位点特异性双链断裂(DSB),诱导生物体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或同源重组(HR)来修复DSB,因为这个修复过程容易出错,从而导致靶向突变。这种靶向突变就是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以其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定点基因组编辑,在基因研究、基因治疗和遗传改良等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来源:文章屋网 )

基因编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编辑队伍建设;进人关;帮扶关;考核关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50-02

作为一名期刊工作者,从事编辑工作已近十年;作为农业科普期刊《农村百事通》的内容质量把关者已经五年多。虽说时间不算长,却也不算短。在这许多年里,目睹许多的同事总是在不经意间变成了曾经的同事,心里总不是滋味。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化用工,人员流动本就像吃饭一样平常,笔者之所以感到不是滋味,是觉得流动太频繁了。既为曾经的同事感到惋惜,也为单位成了人才的中转站抑或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叹息。笔者认为编辑队伍的稳定是编辑质量稳定和提高的基础。《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先生说,刊物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显然,刊物的精神要靠编辑来传承和表现。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当前出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应着力把好“三关”:

一、把好进人关

这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了,但现在却显得特别重要。江西出版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周榕芳同志经常讲要确立编辑的主体地位,要重视领军人才的培养。他说:“编辑人才是出版社各类人才中最关键的人才,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一个老出版人在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后,对编辑工作的高度概括和心得凝炼。

笔者在进入出版行业之前,觉得编辑这个职业很神圣,也觉得编辑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职业,如有幸从事编辑工作是一种荣耀。编辑在社会上不仅令人尊重,还令人羡慕。应该说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持这种态度。可进入这个行业之后,目睹这许多年的变化,感到许多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并没有把编辑看作是一份很崇高的职业。出版的二重属性,决定了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既要懂出版知识,又要懂所出图书或报刊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成为这两方面的行家里手,没有坐多年冷板凳的决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持之以恒的热情是不可想象的。

鉴于此,我们出版单位在招人的时候,一是要严把政治关。没有政治敏感性,就容易偏离出版轨道,一旦出现政治错误,不仅影响编辑本人的前途,还会给单位带来很不好影响。二是要严把知识关。作为一名编辑,首先要爱读书,广博的知识要靠平时有心的积累和充满兴趣的阅读,而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很难通过工作培养出这方面的兴趣的。三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编辑尤其是文字编辑,很多时候都是案头工作,一时半会儿不容易被人发现自己的能耐,因此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进取心和追求尽善尽美的钻研精神。这方面,其实在面试时通过仔细与应聘者聊学习经历或工作经历,是很容易发现应聘者责任心强不强的。其实,招编辑除了公开信息之外,对于发现的好苗子还要敢于积极引进,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出版工作的基础环节,只有人员素质过关,后面的几关才有意义。

严把进人关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对没有培养前途的编辑要及时解聘或者调整其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每次招人,笔者都要如实地把我们的办公条件和待遇告诉应聘者,最后还要叮嘱应聘者再仔细考虑,如确实对编辑工作有兴趣,就来,不要来了又天天后悔,干一阵子又走。对应聘者,笔者的观点是:进来前严格把关,进来后真心对待、积极培养。

二、做好帮扶关

通过面试等进人关之后,对被招进来的人员,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成长、成才的机会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现在很多单位,都希望人员一来就能发稿,愿望虽然好,其实是不可行的。江西的出版前辈喻建章老人在他的《我的七十年出版生涯》里有一句话:书有书的命,人有人的命;若要保命长就要保质量。笔者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心头为之一震,喻老用二十个字就把出版的精髓简单明了地说明白了。编辑是出版物内容质量的守门员,实践经验证明,一支专业化的办刊队伍,靠学校培养、社会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很难直接获得,只有依靠自己内部工作实践的锻炼和培养才是解决的根本途径。其中“以老带新”的帮扶式培养具有目标明确、效果良好、见效快速的优点,也是一种很老的办法了。虽然是老办法,却着实管用,可是现在却用得越来越少了。随着各地出版产业集团化、上市化,一大批具有丰富出版经验的同志因年龄关系退养、退岗,使得本来就人才紧张的知识密切型产业显得人才更加紧张。一个合格而称职的编辑,没有三五年的艰苦磨砺和高度自觉的钻研精神是不可得的,而现在在不少出版单位,由于编辑责任过度经济化,使得同事之间总有有形或无形的一堵墙隔着,既没有明确的师傅帮带机制(即使有也大多形同虚设),也没有内部帮扶的气氛,新同志没有成长的积极性和方向性。《编辑的悟性》作者郑一奇先生说:“多年来,笔者在审读书稿的时候,对诊治各种‘硬伤’是不敢掉以轻心的。这种责任心的培养,是来自老一辈编辑家的言传身教。”这充分说明“以老带新”培养编辑的作法,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出版业的兴旺发达迫切要求出版单位建立健全帮扶机制,提高出版质量。出版质量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出版物也是“硬伤”不少、不断。之所以出现“硬伤”,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作者本身考量不周出现“硬伤”,而编辑没有发现或不敢发现;二是作者原稿没有硬伤,是编辑在加工润饰过程中,无知妄改给作品带来了“硬伤”。在审稿中,笔者也经常发现有些作者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单株表现、边行优势和小区产量来推导大田生产的产量,给读者以他的品种产量特别高的假象,误导读者。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编辑的工作态度、编辑加工方法都有关系,仅靠新同志自己摸索是很难避免的,所以笔者认为“以老带新”的帮扶式培养新编辑的作法应该在出版界大力提倡。

要使帮扶培训机制产生好的效果,一是要注意选好苗子,二是要注意选好帮扶的编辑。没有好的苗子,再好的老师也带不出好的学生,空花精力。没有好的老师,好的学生也会成长慢。可以建立承担带徒弟的编辑,根据带的数量适当折抵工作量或者经济指标,新编辑的工作质量也要与帮扶的同志挂钩的考核机制,从而保证帮扶质量。《读者》杂志采取的新进人员在上岗的头一两年甚至三四年内都没有发稿权,而是为老编辑提供服务,当对杂志和栏目的定位有深刻认识后再安排发稿的做法也是值得业界学习的。

三、抓好考核关

编辑工作的质量如何考核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但这又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年,对出版业来说,改革的浪潮用此起彼伏、波涛汹涌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公开招标、政府采购、循环使用,小学及初中学生配发教辅数量锐减,出版社评级,改革书号管理和发放方式,对许多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冲击。笔者认为转企改制给出版社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观念、人才和管理的不适应。在这种形势之下,出版社靠卖书号谋取利益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书号、刊号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捧在手上的现象也会成为历史。一些出版社由于效益严重滑坡,人心思动,人才流失严重,出版物粗制滥造,文字差错、常识性错误严重超标的现象不少,亟需引起高度重视。要做大出版业,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敬业乐业的优秀人才,选题再好,策划再强,市场再大都将难以在出版业的市场中获得大的发展。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一些有识之士早已做好了准备,如果我们不能在队伍建设上谋划好,前程路上的坎坷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由于这些情形的出现,有些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出现滑坡,为了减少开支,一是减少职工福利甚至取消福利,二是大力减少人力成本。这样一来,素质好的或有路子的就纷纷离职,一些暂时跳不成槽的也不能安心工作,无法潜心钻研业务,心浮气躁,典型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态,时时都在关注和寻找新的机会准备跳槽。进来一些刚毕业的同志,难以适应出版业竞争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因此,抓好考核关,对一些新编辑来说,是促使他们快速成才的有效措施。新编辑在加工润饰书稿或者报刊稿件时,一般有四种心理:一是不敢改,二是不知改,三是不想改,四是无知妄改。要克服这四种不当心理,有些考核编辑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如《中国建材报》,在尚无“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内为合格品”的规定之前,就对编校人员“约法三章”:版面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内,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检查;差错率在万分之四的,扣除责任编辑全部校对费;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每错一字,还得从责任编辑工资中扣除5元,其中如有标题或人名、地名等重大差错,还要在报上公开署名更正。这些都是考核编辑水平和责任心的有效方法。又如目前,有的出版社实行成品抽检制度,每年让年轻编辑自送一本责编的好书,由老编辑逐一审校成品,对编校质量优秀的予以表彰,对编校质量不合格的进行批评处罚,这也是在新形势下考核新编辑工作质量的一个好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开展编校质量竞赛,寓考核于活动之中。

编辑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抓不懈。当编辑的都应怀抱高度的责任感,并且牢记电视剧《潜伏》中的台词“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和常言“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之类有益的警示。笔者认为,对编辑的考核要常态化,对在考核中业绩突出的编辑,要在工资奖金方面与业绩平平的编辑拉开差距,对差错不断的编辑要严厉处罚,以利发挥考核机制的长效鞭策作用,促进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云腾.何来“日本女郎”?[J].咬文嚼字,1998(5).

[2] 谢冕.为“沙扬娜拉”送行[J].咬文嚼字,1998(5).

[3] 杨牧之.论编辑的素养[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9.

[4] 郑一奇.编辑的悟性[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郝铭鉴.《咬文嚼字》刊物是要有一点精神的[J].传媒,2007(1).

基因编辑范文第3篇

生物芯片推动个性化药物

如今,药物的研发过程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前是针对某一种疾病,未来会针对具体的某一个病人,以及他的所有遗传信息,也就是我们即将迎来个性化药物时代。《药物基因组学杂志》(Pharmacogenomics Journal)的研究显示,每年约有200万病人因不良的药物反应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约100万病人因此死亡,而个性化药物能够显著减少这些事件。

个性化药物的实现要依赖于生物芯片,根据生物芯片的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特定患者的个体信息,从而预测出使用某种药物是否会在其体内产生高危险性甚至是致命性的反应。但由于生物芯片价格昂贵,而且医疗工作者对这一技术尚未完全掌握,因此目前生物芯片还没能广泛应用于个性化医疗。

不过,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好苗头,比如罗氏诊断公司生产的生物芯片AmpliChip P450,它是针对抑郁症的。

近年来数据显示,某些年轻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可能与抗抑郁药的使用有关。

2004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就在一些抗抑郁药的说明中加以警示,提醒人们使用该药物可能会导致某些年轻患者产生自杀的念头。而随后的研究显示,通常在这些有轻生念头的患者体内,药物代谢的速率都很缓慢。

针对这一现象,罗氏公司推出了AmpliChip P450,它已经上市好几年了,可以用于预测抗抑郁药在不同个体中所引起的不良副作用。具体方法是检测病人的P450蛋白酶活性,以确定药物在不同病人的肝脏内进行代谢的速度。

一些病人肝脏内P450蛋白酶的活性很高,可以快速地分解药物,因此用药 效果甚微。而另一些病人的药物代谢速率过慢,对于别人来说很安全的药物用在他们身上则会不断地积累起来,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的发生。还有一些病人完全不能代谢某种药物,用药治疗效果为零且会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很多自杀的抑郁症患者就是如此。AmpliChip芯片检测能够按照药物代谢快慢程度把病人划分为四种人群,医生可以参考这一检测结果给予病人合适的药量。

当然,目前AmpliChip生物芯片还不是很流行,主要由于它不在医疗保险的涵盖范围之内,且费用高昂:500美金。美国梅奥诊所精神病学首席专家David Mrazek 博士也认为,生物芯片的发展肯定会帮助医生在开药方时进行更周全的考虑,但要推广开来还存在着几大障碍。一是花销太大,二是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生物芯片帮助准妈妈“打造”健康宝宝

家住伦敦的琳娜是个41岁的母亲,她发现她的宝宝有点不对劲。“他不大走路,后来大概一岁多的时候,他也睡不好了,夜里总会醒,就像是打了咖啡因一样。他还总前后摇晃身体,焦躁不安,很难让他安静下来。”

医生告诉琳娜,宝宝患有一种疾病,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会造成孩子癫痫、失明、失声、瘫痪,甚至更糟。

正在琳娜绝望不敢再怀孕的时候,她的基因专家告诉她,他们有一个新试验可以筛查缺陷基因。研究人员可以对体外受精的胚胎通过生物芯片比对进行遗传学诊断,确定正常后再将胚胎植入母亲子宫;而如果是缺陷细胞——用研究人员的术语来说——细胞会被冲掉丢弃。这样可避免选择性流产,并减轻终止异常胎儿妊娠给孕妇带来的压力。

这项技术称作预植入基因治疗,或PGD。直到近期才开始广泛使用,费用昂贵,程序复杂。在英国,只有很少数的单基因疾病如Batten疾病才获准使用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更复杂的疾病,通过生物芯片比对还是太难实现了。不过,对 琳娜来说,采用这种诊断办法,她获得了一个健康宝宝,组成了个完整的家。

海文·汉德森教授是最先开展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他在伦敦妇科和遗传学中心工作。他表示,人类基因序列早已公布,但是这个基因序列并非某个特定个人的序列。每个人的基因都和人类基因组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这就是单模标本。它们被储存在生物芯片中,开启了未来的产前医学。“在不久的将来,准妈妈就可以检测与精神疾病和自闭症有关的单模标本了。”

汉德森表示,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如果你有乳腺癌、中风或心脏病家族史,那么你也很可能会罹患这种疾病。这听起来很残酷,但是生物芯片技术可以让你知道,你的基因里确实遗传到家族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我们同样可以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宣布你没有继承这种危险基因。我们还可以告诉你,这种具有患病危险的染色体是否遗传给了胎儿。”

生物芯片用于个人诊断

“我没有痛风,太好了。”《连线》杂志的新闻编辑吉尔很兴奋,“ 我也没有糖尿病、肌肉损伤、肝脏和前列腺疾病。这不是我自吹。我唯一的小毛病就是维生素D缺乏,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有点低。”

吉尔之所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在英国朗道检测中心做了检测,他用到的是生物芯片技术。在实验室里,生物芯片可以同时进行大范围的生物化学反应,超过100项检测都可以挤在1平方厘米左右的小小芯片上。使用这一方法能获得的信息比传统验血法多得多,耗时也更短。

以医学诊断为例,用一张芯片可以对某一病人标本同时进行多种不同指标的检测或对多个标本进行相同指标的对比分析。而且生物芯片所需要的样品非常少,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向医务人员提供大量的疾病诊断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在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的治疗措施,例如,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传染性疾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检验以及健康人群的体检和普查。

在朗道中心,有多种不同规格的身体检测。吉尔选择的是“大力神”检测组合,包含133种不同的检测项,他所需要提供的是3小瓶血液和1小瓶尿液样本。整个过程极其简单,用不了1个小时,当然需要他提前12个小时预约。

1个星期之后,吉尔拿到了检测结果,非常详细,他现在能够很具体地跟别人讨论自己的身体情况了。不过,有一点不太好的是,检测费用太高了。他选择的“大力神”检测组合需要花费1095英镑,当然其他检测项目略少的版本要便宜些,从150到725英镑不等。(本文部分内容编译自美国《连线》杂志)

司法、国防领域也能大显身手

而基因芯片在司法鉴定方面就很有用途。程京博士在美国读过犯罪诊断学,他说:“基因芯片在犯罪诊断学上用途也很广泛,现在犯罪取样都是在现场取样带回实验室分析,这种取样方式很容易出错,一是取样带回去的过程中可能搞错,另外在回实验室的途中可能受到污染,导致分析结果出错,用基因芯片的仪器可以在现场随时进行分析,尽快得到结果。”

基因芯片在国防上的用途也不可小视。美国在90年代初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以后,士兵中出现了一些生理症状,开始不明显,后来越来越强,他们称为海湾综合征。美国对此很重视,投入巨资研究生物武器的预防,在战争中,不可能将生物实验室搬到战场,如果能有这样一个小东西,可以对战场上的空气、水和大量生物进行检测,就可以得出结论,采取措施,及时预警,阻止士兵进入危险区域。

找到真正的“上帝的使者”

但是基因芯片对人们最大的贡献,还是体现在医学上。而基因芯片也赋予了医学很多以前所不及的可能性。

程京院士提到,他们曾与北医三院做过一个关于人工受精的基因芯片。当时做这个事情的契机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了解到人工受精目前还存在一些难点。在目前的医学认知水平下,人们对的活性、密度、形态这些数据是掌握的,但是有两个最关键的参数却无法检测。一个是输卵管的入口到卵细胞所在地,这段距离有2℃的温度差。这种对温度梯度的识别叫趋温性。第二是卵细胞会不停地代谢、分泌出不同的化学物质,产生浓度梯度,依靠这个浓度梯度,从低到高才能找到卵细胞,这叫趋化性。

为此,设计团队在芯片上设计了一个岔路口的微型管道,上面铺上像铁轨一样的电极。芯片的一端让卵子进来,另一端让进来。通电后,卵子被固定在芯片中间。而在进入芯片,循着卵子遗留的分泌物寻找它的过程中,它需要面临2条路径的选择。而这两条不同的通道模拟现实,设计出了2度的温差。所以只有最后选对通道(能正确感受趋温性),找到卵子(同时也能正确感受到趋化性)的,才是“上帝的使者”。

这张芯片虽然还没有进入临床的阶段,但是有些基因芯片已经开始造福百姓。比如使瑞瑞免受耳聋的基因芯片检测。

快速筛查致病基因

据统计,中国最多的残疾人是耳聋患者,有2780万之多。在残疾人艺术团表演千手观音的那21个女孩,其中18个是因为小时候吃药或打针造成的耳聋。而0至6岁的听力障碍儿童约有80万。每年还新增听力障碍儿童超过6万。普通人中,大约有5%至6%的人也会携带隐性耳聋基因。夫妻如果含有该基因,即使听力正常、无家族病史,也可能有高达25%的几率生出聋儿。而且很大一部分孩子本来听力正常,但是家长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可能含有一种药物易感基因,当孩子生病时一旦注射了像链霉素这样的氨基糖甙类药物,就会导致孩子“一针致聋”。

过去,对这些基因进行检测用的是基因测序法,检测难度非常大。通常一周才能拿到结果,还需要专家详细解读。全国也只有两三家医院的实验室能开展这项工作。技术手段的匮乏,使得孩子生病时就很容易服用链霉素这类药物。这种悲剧每年造成中国成千上万的孩子耳聋。而通过基因芯片,检测难度和时间大大降低。普通医生就能在电脑上直接读取检测结果。

另外,基因芯片还在耐药性方面大有作为。近些年,结核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卷土重来,耐药性极强的分枝杆菌感染,更是来势凶猛。在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结核病尤其多发。目前,博奥生物与结核病国家参比实验室合作,研制出两种芯片试剂盒。一种可以快速检测结核等17种临床常见分枝杆菌,而另外一种可以快速检测药物的耐药性,并将常规检测时间从6周缩短到6小时。

全球基因芯片的市场已达170亿美元

基因编辑范文第4篇

矗立在大渡口八桥镇豹子沟山坳边的一座建筑物,简朴,现代,像一幢建于林中的别墅。

“这是一座垃圾中转站,整个过程全部密闭处理,不仅看不到垃圾,而且还没味道。”大渡口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龚益波说。在修建这个中转站之前,大渡口区原建有14座楼式垃圾站,一到夏天,苍蝇满天飞,四周散发着恶臭。“2006年环卫集团投资2500多万元,开始修建这座日处理垃圾300吨的中转站。它运转后,原来的楼式垃圾站全部封闭,大渡口区将从此告别垃圾臭味。”龚益波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大渡口的“垃圾之变”,是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探索环卫体制大变革的一个缩影。

■ “垃圾之困”催生改革灵感

2002年12月,重庆市环卫集团应运而生,被市政府赋予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清运及环卫设施特许经营权。

“环卫集团成立后,先后投资近9亿元统一规划建设了长生桥、黑石子两座现代化垃圾填埋场,使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达到国家一流水平。”重庆市环卫集团董事长张兴庆说。

但运行几年后,张兴庆发现,集团公司虽然解决了垃圾处置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但生活垃圾运输旧体制、机制的弊端仍然没有解决。“当时,运输垃圾的大都是‘翻斗车’,破旧不堪,一路上‘跑、冒、滴、漏’。在四公里到长生桥一带,道路上尽是垃圾,白的、黑的,自然形成两道杠,严重污染环境。”张兴庆对此记忆犹新。

更令张兴庆隐隐作痛的是,主城九区生活垃圾运输由各区环卫部门负责,而这些部门都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有的为省事,竟将垃圾随意倾倒。重庆每天产生3000余吨生活垃圾,而各个区运往垃圾场的垃圾只有2200吨。同时,遍布主城区的367座破旧的楼式垃圾站,成为影响市民生活的城市污染源。

“垃圾之困”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从哪里着手?通过考察和深入调研,张兴庆摸准了症结所在:各区环卫部门没有融资能力,没法投资更新运输设备;环卫部门是事业单位,政事不分,劳动效率低,责任不明确;各区在运输上条块分割,各人自扫门前渣,无法形成统一调度管理。

必须向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旧体制开刀!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从条条块块入手,打破原来的体制、机制,实现统一调配和管理。

环卫集团及时向市里报告,详细说明了“垃圾之困”的原因和改革方案,引起市领导高度重视。经过详细的论证、酝酿,重庆环卫系统一揽子改革方案出炉。2005年7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以渝府(2005)48号文了《关于组建专业运输公司实施主城区生活垃圾统一运输的通知》。

《通知》得到主城各区的积极响应,各区以中转站、停车场、办公楼作为资本入股,环卫集团以投入设备入股,在一年多时间内,先后组建了9个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业务上归市固废运输公司协调指挥。

■ “垃圾之变”触及改革核心

表面上看,这次改革仅仅是把环卫处的运输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了一个固废公司,但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而是一次深刻的体制改革。

变革一:从“大锅饭”到“分灶吃”。过去,垃圾运输由区级财政拨付有限的“皇粮”,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改革后,则是由市区两级相关部门,通过科学测定、核准价格,再根据工作量据实结算。同时,激励政策也随之出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职工工资与工作量挂钩。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环卫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劳动效率大幅提高。以前主城九区每天只能拉2200吨垃圾,现在主城每天运量达3000多吨,比改革前提高30%。

职工们觉得有奔头了,干劲更大了。农民工陈荣才十多年前进入大渡口区环卫处打工,妻子也从农村迁来,以拾渣为业。如今,两口子全部加入公司,成了合同工人。他高兴地说:“成立公司后,干得多得得多,干起有奔头!”

变革二:从“政府拔款”到“市场融资”。改革之前,由于投入有限,垃圾运输设备严重老化。加上是政府埋单,一些司机很少给车辆做保养,设备磨损率高,“小病”拖,跑不动了就报废。改革后,市环卫集团通过向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债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1.37亿元,引进世界领先水平的日本新民和技术,招标采购各类垃圾运输车294辆、中转压缩设备27套,新建5座大型压缩中转站和24座小型压缩站。“方式一变,装备更新了,职工的观念也变了,设备有一丁点故障,自己就想办法维护。”重庆市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园勋介绍说。

变革三:从“各自为政”到“统一管理”。以前主城九区车辆“互不往来”。改革后,市区两级公司实行“三统一”(统一运输、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极大地增强了环卫集团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2007年,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连续多天暴雨,使主城区积水深达一米以上,运渣除泥工作量成倍增加。面对灾情,市固废运输公司打破区域界限,在主城区范围内统一调配垃圾运输车辆,保证了主城各区垃圾的正常运输和处理,避免了垃圾围城现象的发生。

无独有偶,今年初,同兴垃圾发电厂因3次设备检修停止运行7天,主城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由长生桥垃圾填埋场负责处理。该场场长王渝昆说:“我场生活垃圾日处理量从1600吨左右迅速增至3000多吨,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而在改革之前,这种事根本协调不下来。”

■ “垃圾变宝”指明改革坐标

体制一新万象新。令人头痛的垃圾也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今年,黑石子垃圾填埋场附近,将开建西南地区首个餐厨垃圾处理场。“这个项目由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环保集团法国威立雅负责推进。”张兴庆一脸兴奋地说。作为与市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餐厨垃圾处理场将是威立雅在渝一系列项目中的“开山之作”。

根据合作协议,环卫集团与威立雅合资,利用外方的技术优势,将渝产潲水处理后发电。据测算,主城一天产生的1500吨潲水,可发42万度电。预计到明年底,总投资2.4亿元、外方占股超过50%的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场就可投入使用。届时,重庆世界500强名单中将再添一个巨头。

基因编辑范文第5篇

“这个‘小本本’真方便,折子也能用,补贴什么时候上账一清二楚,现在拿上个这,‘银行’真是背到包里了!”日前,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关庄村金融服务便利店,前来取款的村民张某笑呵呵地说。

老张说到的“小本本”是陕西信合自主研发、新近推出的“村村通助农服务e终端”。笔者了解到,这款刚刚推出的新产品支持存折、IC卡和磁条卡,目前已经实现了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惠农补贴和社保资金查询领取等多种功能,而且还将陆续完善“家乐卡”自助贷款和代缴中间业务等功能。

2003年深化改革以来,陕西省联社秉持“高起点、高标准、跨越式”的发展理念,积极实施科技兴社战略,加快电子信息化建设进程。目前,陕西信合已经发展成为全省营业网点最多、客户群体最广、业务规模最大、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金融机构,在陕西经济尤其是“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充分发挥着金融主力军的重要作用。

让银行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普惠金融就是能让百姓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对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群众来说,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是一种奢望和梦想。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陕西信合,近年来除了尽力新建营业网点、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之外,不断拓展电子金融服务渠道使普惠金融的观念变得贴切而真实。

西安市周至县的骆峪镇位于秦岭山中,尽管距离县城只有短短的15公里,但镇上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2012年,周至县联社选定在人口较多、农户居住较为集中的神灵山村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点,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小额取现和转账查询的困难。

“过去要跑10里路才能取到钱,现在在家门口5分钟就能办好,而且不收任何费用,这才真是咱农民的贴心银行啊!”一位李姓村民动情地说。

据了解,目前陕西信合电子信息化建设已形成支撑日交易量1000万笔以上、各类电子渠道日处理300万笔以上、交易成功率达99%以上的信息系统处理能力。截至2014年11月末,陕西信合已在全省范围内共布设自助服务终端3493台,拓展特约商户2.5万户,共布放POS机4.1万台。其中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13705个,乡村网点覆盖率达到60%以上,年内受理存取款业务29.9万笔,金额1.5亿元。与此相应,电子银行客户数达到339万户,仅2014年上半年交易量就达654万笔,较上年同期增长1744%,交易金额15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7%。

科技为发展保驾护航

“有了新模型科学有效的综合评判,我们的心里更加有底了。”西安市雁塔联社的客户经理老赵释然道,“就像这些小微企业,多数经营情况较好,多年合作信誉良好,就因为企业名下资产少或者财务不健全,难以获得合理授信和贷款。这个新的评级授信模型考虑要素全面,还方便基层操作,既合理支持了客户,又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

“预警系统让一些细微的纰漏更容易识别,前移了风险关口,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柜员操作,效果比较好,近两年的风险预警信息明显减少了。”老赵补充道。

在采访中,凡是谈到近些年更新上线的各类内控管理系统,许多人都发出了类似的感叹。

来自陕西信合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省信合的业务经营数据实现集中处理。2008年,信贷及资产风险管理系统同时接入开办信贷业务的所有营业网点。2009年,陕西信合智能办公信息系统上线运行。2010年,对核心系统平台实施了新会计准则的优化改造。2011年,柜员操作风险预警及监控系统正式投产运行。2013年,核心业务系统运行平台顺利平稳更换,远程集中授权系统上线运行。2014年,省联社资金业务管理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2012年,在银监会组织召开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会议上,陕西信合承担的“基于操作风险控制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用系统开发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荣获首届全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成果优秀奖。与此同时,符合陕西信合管理运行体制的“小银行、大平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和“小核心、大”信息系统建设策略“两小两大”的发展思路逐步清晰。2014年11月,“陕西信合业务发展与IT建设统一规划”项目展开。该项目从陕西信合总体业务目标和发展战略顶层进行设计,规划全省信合信息科技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集成架构,通过整合新建形成陕西信合的信息科技战略架构,保证今后五到十年信息科技发展能够完全满足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各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