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汉卿的代表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多从下层社会取材,其代表作是坊间流传甚广《窦娥冤》、《单刀会》、《救风尘》;
3、白朴的剧作多取材于历史传说,跌宕沉详,天然古朴是他的语言风格,现存代表作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鸳鸯间墙头马上》;
4、郑光祖多以男女爱情和历史故事为素材,风格清新流畅,婉转妩媚。他的代表作是《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
5、马致远晚年自号东篱,作品多以隐居山林的田园题材,风格豪放、清逸。他的代表作有《汉宫秋》、《天净沙·秋思》等。
关键词:窦娥;性格;社会;悲剧
本剧四折为一楔子,而第三折可以说是剧中最精彩的一折。本折将故事中窦娥的人物性格的转变与心里的变化描绘到尽善尽美!
故事的起因是很明确的,与其说是窦娥的命苦,不如说是当时处在元蒙统治下的黑暗社会背景,所引起的悲剧发生。当时汉族文人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元代统治者本是游牧民族,重武轻文,歧视汉人,更贱视儒者。当时社会人的地位分为十等,有所谓“七匠、八倡、九儒、十丐”之说,文人被贬到社会最底层。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元代的文人却遭到前所未有的轻视。曾有人感叹道“嗟乎卑哉,介乎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作为世人,他们唯一能跻身庙堂的捷径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现实并没有给他们提供一条进身入士的坦途。在他们入士的旅途中到处丛生着荆棘,他们经受着四面楚歌、进退无路的理想幻灭的严重打击。这就引入了窦天章卖女的故事。
窦娥3岁无娘,7岁被父亲卖入蔡婆婆家,17岁守寡,20岁被斩。从小就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的她,即使深受命运的百般折磨,可依然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期盼着与父亲的早日团聚,与丈夫梦中团圆。并且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婆婆,是一位知性、善良、贤良淑德的好媳妇。窦娥所遭受守寡的苦楚本以为是最坏的结局,可老天依旧不做美,要让她背负下毒药死公公的死罪!逼得窦娥丧失了善良的本性。在这一折的开头写到“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由此已经可以看出窦娥的心理已经在产生变化。当时的社会是不允许指天骂地的,人们认为天与地都是灵魂的象征,是可以替人主持公道的,更是不可骂。而在这一折的开头就出现窦娥指天骂地的一番话,就更能体现出她心中的冤屈,从这里就已经能反映出窦娥的性格一直在产生量的变化。下一段更是骂天地骂的厉害,在人们心中神一样的天地,已经在窦娥心中变成了怕硬欺软、部分好歹的小人。作为封建社会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受到神权思想的影响,认为“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扬善除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的指责天地黑白不分,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鬼神大胆的谴责和对天地的斥骂,实质上是对现实黑暗社会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在去刑场之前,刽子手询问窦娥有没有亲人要见的时候,却能反映出窦娥的本性善良与对婆婆的孝道。她求刽子手带她走后街,只是害怕婆婆看见她披枷带锁的样子心疼。虽然当时窦娥恨透了天地,但是内心还是无比单纯善良,临死前还能够估计婆婆的感受,真是一名孝子。自己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然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能体现出窦娥的冤屈,她的反抗精神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女子竟然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官府是多么的腐朽。当窦娥见到婆婆之时,提到了那碗下了毒药的羊肚汤其实是张驴儿想要药死婆婆,而在得手后想要霸占她为妻,婆婆却将那碗汤给了公公喝,不慎药死了公公。在这里,能从窦娥说的这一番话中读出更深一层的含义,其实窦娥是有些埋怨婆婆的,怨她再嫁,却不顾及她的感受。可是内心对养育她多年的婆婆心存感激,对她无比敬重,更是有养育之恩谨记在心,才有了下一句“我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这时候窦娥的心里可以说是百般委屈与无奈无处诉说。想怨不能怨,对她来说婆婆的养育之恩胜过一切。
其实,窦娥这个角色很是吸引人,她有一些西方人的思想在里面,窦娥在临死前还在劝慰婆婆,不要怨气冲天了,都怪自己时运不佳,才会背负这样的冤屈。在这里窦娥是相信命运的,而当时的社会,只有西方人才会有相信命运的说法,所以说窦娥虽然经历的都是些大事,却还是会怀着一颗少女之心来看待这个世界,这样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才越发显得珍贵,更加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就在刽子手喊到,时辰到时,窦娥的性格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此许下三桩誓愿。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她希望到了刑场,人们能够立刻看到她的冤屈,这一誓愿反映了她不屈服的性格。第二桩:六月飞雪,他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映,对于她的冤屈老天能看得到都能替她喊冤,反映出她坚强不屈、宁折不弯的性格。这第三桩誓愿:大旱三年。这桩誓愿表明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为她。从这一桩誓愿可以看出窦娥勇于反抗的坚强性格。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窦娥许下的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深入人心。
在现实生活中,窦娥许下的三桩誓愿都不可能实现,而却在作者笔下都一一应验了,难道真的是天从人愿,来证明窦娥的冤情么?其实不然,作者运用了超现实的浪漫手法,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分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愿望。这既是本折的部分,更是全剧的,主人公的反抗精神由此得到完美的体现,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一个善良的女子转变为具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从窦娥的性格上我们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这都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剧作的这一主题思想,揭示了封建压迫人民、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腐朽黑暗本质。这句话是有概括性的语句,是主人公认识的结晶,更是剧本的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形成窦娥冤情的社会根源。作者表明,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赵宗来.窦娥冤》三题[J].丹东师专学报,1997(02).
《窦娥冤》是我国十三世纪的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它的悲剧力量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道出了悲剧的两个基本要素:首先,悲剧人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必须具有值得肯定的正面素质;其次,悲剧人物的结局总是毁灭,或者是理想和精神的毁灭。
悲剧根源:悲剧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悲剧性冲突。王国维认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乃出于其主人翁的意志。”但用意志或性格解释悲剧是唯心主义的。悲剧应当到社会生活中去寻找根源。《窦娥冤》表现了窦娥悲剧深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窦a娥对生活不敢奢求,三岁丧母,十七岁丧夫,她原打算驯顺地侍姑守寡,默默地忍受煎熬,让古老而野蛮的封建习俗慢慢地把她销蚀净尽。可是元代封建社会连这样卑微的生活要求也容纳不下,真是“欲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啊!关汉卿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暗无天日的元代封建社会图景:豺狼当道,虎豹横行,黑暗势力丝连线结。在这样的社会图景里生活的窦娥连起码做人的权利都无法保障,所追求的正义和光明就无法实现,就必然会有成千上万的窦娥要被活生生地吞噬。正是这种悲剧性的冲突注定了窦娥的毁灭。
悲剧性格:悲苦命运和高尚品格构成窦娥悲剧性格的特征。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平民弱女子。她善良、仁爱、有自我牺牲精神。窦娥同蔡婆在孀居生活中相依为命,在遭受迫害时患难相扶,她对蔡婆充满了怜孤尊老的体恤和友爱。在昏官桃杌的公堂上,身受重刑“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得“肉都飞,血淋漓”,她一口咬定“委得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决不屈招;但看到血淋淋的刑棍要向蔡婆打去时,她屈认了毒杀张老头之罪,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把年迈的蔡婆从刑杖下解救出来。接着要求刽子手绕道从后街走,担心走前街被蔡婆看见“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的惨状。直到鬼魂托梦去见窦天章时,她还不忘请求父亲收养照顾蔡婆。她是压迫和屠戮的反抗者,光明和正义的追求者,她抗拒地痞恶棍的威胁,她不屈服于封建衙门的吊拷绷扒,即使死到临头,她也要“争到头,竟到底”。她被绑赴刑场斩首时,抑制不住满腔悲愤,呼天抢地喊冤叫屈“不分好歹”“错勘贤愚”“欺软怕硬”“顺水推船”的封建官府是非颠倒,善恶不辨,没有公理,没有正义。她被逼得退无可退,忍无可忍,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和反抗精神,只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只能以幻想的形式安排鬼魂出场使正义得到伸张,邪恶得到惩处,冤狱得到,冤魂得到昭雪。身世的悲苦,抗争的悲壮,结局的悲惨,只能是善良、美好、合理、有价值的被无辜扼杀、毁灭而告终。
悲剧力量:优秀的悲剧通过主人公的崇高的毁灭,肯定主人公的高贵品质,从而肯定生活中的美和美的理想。它要人们受到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感召,从而产生积极的战斗热情。窦娥的“价值”不仅在于善良,而且在于抗争和追求,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一个善良者被毁灭的悲剧,而且是一个抗争者被毁灭的悲剧。《窦娥冤》在古典悲剧中是出类拔萃的;作者有着鲜明的爱憎和强烈的倾向性,他不肯让悲剧主人公无声无息地死去,发挥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运用了独特的艺术构思,使“六月飞雪”“血溅白练”“三年不雨”的三桩誓愿一一得到应验,浓烈的悲剧气氛,形成一种悲壮的风格,因而具有悲剧的壮烈美。最后冤狱得到,邪恶得到惩处,悲剧性矛盾,喜剧性结尾,显示了中国古典悲剧的特征。《窦娥冤》作为一部古典悲剧的杰作“即列入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窦娥的反抗性格不是天生的,她原准备忍受“命运”,原以为官吏们“高抬明镜”,可是张驴儿、桃杌们打破了她的平静与幻想。极端终于得到了极端的报复,从坚韧的窦娥心中迸发出最后的抗议,也是最有力的抗议!有了崇高和壮美,就有了悲剧的意境和气氛,就显示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摘要中国传统戏剧中塑造了为数众多的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所具有的众多美德,同时又具有其时代特点,诸如节义女性的大量出现,更多的下层妇女开始登上舞台,人物塑造的类型化,以及女性世界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中国戏剧中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群体。
关键词:中国戏剧;节义女性;下层妇女;类型化;文化内涵
戏剧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可说是一个崭新的品种,它带来了文体上的革命和俗文化的发展,尤其是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极富个性的女性人物形象,这在当时社会乃至对后世文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古代戏剧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历代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主题。《诗经》和《楚辞》中对女性(女神)的描述相当广泛,原始母系社会对女性作为生命、权威和力量的象征的影响尚在,因而反映在诗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是被崇拜、爱慕和尊敬的对象。进入封建社会的男权时期,女性逐渐成为群体中的弱者,统治者推行“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社会道德标准来约束妇女的思想与行为,只能依附于男性而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随着女性在阶级社会中地位的改变,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作品中相应地出现了大批封建制度下符合男权社会道德标准的女性形象。直到标志着中国戏曲开始成熟的元代戏剧出现。元代戏剧的闪光点不仅在于它奠定了中国古典戏曲融各种文学、艺术为一体的特征,更为重要的贡献是在内容上有了新的突破,在生活上更贴近人民,尤其是妇女。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一反传统的鄙视、怜悯、同情的态度,而是正面歌颂了女性的智慧和胆识,女性形象因此得以在元代戏剧中大放异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元代戏剧女性形象所达到的高度被认为是元代戏剧作家至为卓越的精神高度,代表了元代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古代戏剧史上出现了很多因塑造节义女性形象而流传百世的名作,如《窦娥冤》《西厢记》《琵琶记》《汉宫秋》《梧桐雨》《蝴蝶梦》《墙头马上》等等。在作家文本创作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既是一种对过往传统礼教控制下的既定形象的部分反驳,也是对前代文学作品创作中潜意识存在的对女性意识认可的追踪溯源,以及逐渐积累沿袭下的全面呈现。节义女性是古代作家久写不衰的主题,前人作品中出现了众多的经典形象。如关汉卿的《蝴蝶梦》改编自《列女传》中的《齐义继母》,对继母的心理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描写,亲子与继子谁生谁死,在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中凸显了继母王婆的贤德与慈爱;高明的《琵琶记》则取材于宋南戏《赵贞女》,将一出婚变悲剧改编为歌颂男子忠孝和女子贞烈的教化戏。马致远的《汉宫秋》则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对有关史实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以胡、汉民族矛盾为背景,叙写了昭君为汉室江山挺身而出,毅然出塞和番,以至投江殉国的悲剧故事,歌颂了昭君崇高的民族气节。《白兔记》通过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与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表达了“贫者休要相轻弃,否极终有变泰时”的主题思想,刻画了李三娘忍辱负重、忠贞不渝、坚韧顽强的性格。也有不少节义女性形象,出自于元代戏剧作家的虚构、创造和演绎,而这类形象则大多源自现实生活的反映,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诸多作品即是取材于下层社会普通百姓的故事。
更多的下层妇女开始登上舞台在唐代以前的叙事作品中,主人公多为才子佳人,门当户对,至唐传奇中方开始出现形象;宋代的话本小说中有了几个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思想性格的市民女性;直至元代戏剧作家的笔下,方使得更多的下层妇女能够登上舞台。如《救风尘》的赵盼儿、《金线池》的杜蕊娘、《谢天香》的谢天香,都是青楼风尘女子;《诈妮子》的燕燕、《西厢记》中的红娘是婢女出身;《望江亭》的谭记儿、《窦娥冤》的窦娥、《蝴蝶梦》的王婆,都是受苦受难的普通民间妇女。从现存元杂剧剧目中爱情婚姻剧约占五分之一这一比例来看,剧中更多的下层妇女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在反抗外来阻力、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中已经登上了文学的大舞台,并且体现出初步觉醒的女性意识。
二、现当代戏剧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五四”以后,在新思潮的感召下,女性开始觉醒,具有“人”的独立意识的先觉知识女性出现,她们要求享有完整的人的权利,向男女不平等关系挑战,向所有造成女性附属性和居次要地位的权力机构、法律和习俗挑战。然而相对于男权社会的强大力量,那些先觉知识女性的力量显得极其单薄,她们的反抗使她们置于孤独无助的处境,陷入精神崩溃、走投无路的困境,进而走向自我毁灭。剧作中的知识女性繁漪、陈白露、愫方正是“五四”以后男权社会中具有“人”的独立意识的先觉者,她们的生存困境及悲剧正是男权社会女性命运的典型体现。
《雷雨》中的繁漪是一个极端受压抑却以激烈方式反抗压迫的形象,她以疯狂的报复来反抗周家对她的压制。繁漪是剧作中最具“雷雨式”性格的人物,用男权话语来说,她可称得上一个“疯子”,但她的“疯”是被逼的。她原是一个聪慧美丽、充满激情、渴望自由的大家小姐,受周朴园的哄骗嫁入周家,但周家如同“一口残酷的井”消磨着她的热情。繁漪受“五四”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开始有了自主的意识,无法忍受周朴园这种残酷的精神折磨,渴望正常的“人”的生活,极力想摆脱现实的生存困境,获得新生。她把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周萍的爱情上,然而软弱自私的周萍却再度将她引向绝望,致使她的精神崩溃,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疯子”,在绝望中采取了疯狂的报复,既毁灭了无辜的人,也毁灭了自己。
造成女性生存困境的原因首先源于她们自身的固有弱点。在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古老中国里,男权文化一直占主导,社会、历史、法律、习俗等外在因素对女性自身的约束与限制,使女性作为弱势群体长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文化状态。正是这些外在因素造成了女性自身的弱点,她们常常表现出目光短浅,行为盲目,狭隘偏执,无法在更广阔的天地展现自己,发展自我,而女性这种主体性的残缺与不足,使得她们的反抗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男权中心的社会条件下,男子是经济的支配者,而女性只能成为支配经济的男性的从属者,她们在物质生活上不得不依靠男人。所以女性要反抗不合理的男权社会,首先必须摆脱男性的束缚,但她们要彻底摆脱男性的束缚,也就彻底失去了经济依靠,从而陷入生存悖论。笔下的知识女性正是陷入了这种生存的死胡同,先生正是以女性的生存困境揭示出女性悲剧命运。
参考文献:
今年3月连续三天,一场汇聚了全明星阵容的“千里共婵娟”王(文娟)派越剧专场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演出票早在开票之初就一抢而空,现场气氛更是火爆异常,可谓轰动。而90岁的王文娟不仅亲自登台,而且还为专场特地谱了一首开场新曲《千里共婵娟》,并和爱徒王志萍共同演唱了这首新曲。上台时,王文娟依然衣着精致,妥帖雅致的旗袍一丝不苟,在满台自己塑造的角色的“包围”下,她款款出场,幽默地说道:“今天你们都休息吧,我们今天要演的,是观众几十年没有看过的戏。”
她曾经是舞台上的林黛玉,也曾经是《追鱼》里的鲤鱼精、《孟丽君》中的孟丽君,她还是《春香传》里的春香、《西厢记》的中崔莺莺、《西园记》中的王玉贞、《关汉卿》中的朱帘秀……这些让观众耳熟能详的角色,在今天的王文娟看恚虽然“想念”,但却并非“久别”。在这一次的专场上,她希望让观众重温自己在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她更希望,她曾经塑造的这些人物,能够给今天的越剧舞台和年轻演员,更多启示和借鉴。
王文娟为此说,“这次演出的折子戏,我特地挑选了当年最受追捧、最有代表性、最少公演的剧本,专场不仅是我个人艺术生涯的梳理回顾,也是越剧传统节目整理,最大程度真实地还原这些剧目当年演出时的韵味。希望借此挖掘失传多年的剧目,丰富越剧舞台。2006年我做过艺术回顾展,当时由于时间问题,对老腔老调没有太多关注,这次终于补上了。”
在这次专场上,一共有6个折子演出,其中三个都是越剧观众熟悉的,可王文娟在里面饰演的角色却让很多观众感到意外。作为王文娟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红楼梦》是她最为熟悉也最有感情的。可最早接触这个题材,王文娟却是从晴雯这个角色开始。1955年,王文娟与陆锦花共同合作了《晴雯》这个戏,王文娟在当时塑造“心比天高、风流灵巧”的晴雯时,已显露出王派艺术的演唱特点。
而在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时,王文娟说,她一生演过的两个反差最大又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便是黛玉和晴雯。而在这一次的专场上,浙江的王派名旦宓永仙再现了《晴雯之死》这一折,虽然在这折戏中,颇能看到一些之后“黛玉焚稿”的神韵,但在塑造两个不同人物的性情身份之时,却仍可见极大的反差和不同的处理。
相对于《红楼梦》人尽皆知,王文娟在《西厢记》中饰演的崔莺莺知道的人并不多,而更少有人知道,她还曾经演过其中的红娘。从端庄典雅的大家闺秀到娇俏活泼的花旦丫鬟,王文娟塑造人物的跨度让人惊叹。而由于红娘的唱腔属于早期“老腔老调”,王文娟这一次特地让自己的第一代学生孟莉英重新整理演唱了《红娘叫门》这一段。
当然,在王文娟塑造的知名女性中,祝英台是她特别钟情的角色。虽然日后因为越剧彩《梁祝》,大多数人更熟悉傅全香傅派版本的祝英台,但事实上,《梁祝》也曾经是徐玉兰和王文娟的拿手好戏,王文娟因为十分喜欢祝英台这个人物,在这个角色创造中也倾注了很多心血和情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部剧风靡一时,王文娟徐玉兰还把它带去了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
在专场演出时,王文娟动情地回忆了当年在朝鲜演出的点滴。“那夜在山洞里,演到‘山伯临终’时,台下一位战士突然高声喊道:梁山伯,不要死!你带着祝英台开小差!”而演到一半现场停电,正当王文娟纠结于要不要继续演出时,台下所有的志愿军都拿出了自己的手电筒,为台上的演员照明。
为了还原当年徐王流派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这一次的专场中,王文娟特地让福建王派名旦李敏和徐派小生钱惠丽搭档,两位实力唱将再现了《楼台会》这一折中的众多经典唱段,而现场效果确实如泣如诉。
在这一次的专场中,最让观众意外的当属《拜月亭・踏伞》,这出剧当年由王文娟和范瑞娟合作,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经常演出。《拜月亭》是关汉卿杂剧剧本,是“四大南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名剧。当年各个剧种都有演绎,而越剧版向川剧学习而来。在这一次的专场上,王派名旦陈晓红和范派小生吴凤花合作再现了这出唱做并重的重头戏,两人在台上的表演珠联璧合、妙趣横生,成为当晚的一大亮点。很多观众看完呼吁,希望能够重新恢复《拜月亭》这出好听好看的传统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