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请看以下几种拟题的方法:

一、巧妙化用,妙趣横生

把影视剧片名、歌曲名、诗词名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广告语、歌词等适当改动,进行套装借用作为文章的题目,不仅是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而且常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妙趣横生。如以“学习”为话题的题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都是考试惹的祸》《将学习进行到底》;以“环保”为话题的文题《我想有个家――一个小鸟的心声》;以“宽容”为话题的文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以“理解”为话题的文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妈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以“情感”为话题的文题《世上只有妈妈好》、《还有多少悔可以重来》、《最近比较烦》、《怎一个“愁”字了得》;以“读书”为话题的文题《爱你没商量》;以“生活”为话题的题目《笑傲人生》、《我和磨难有个约会》、《我与磨难面对面》等。以上几例通过引用或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作为文题,使得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妙趣横生,产生了独特的魅力,阅卷老师看了之后,一定会一见钟情。

二、善用修辞,形象生动

这种方法,是指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使文章锦上添花。如:以挫折为话题的题目《挫折是一种美丽的痛》;以创新为话题的题目《创新永不下岗》;以“关爱” 为话题的题目《母爱是一首歌》《老师是一把遮阳的伞》;以“生态” 为话题的题目《一只小鸟的自述》;以“故乡” 为话题的题目《故乡,我永远的天空》《千年月色万年情》;以“环保” 为话题的题目《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等。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又像一块块磁石,吸引读者的心。

三、精彩组合,风趣幽默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译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英语单词或短语作为标题。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阅读的轻松感。如:以“学习”为话题的文题《知识改变命运Let’s go》;以“科技” 为话题的文题《How are you, E-mail》;以“电脑”为话题的文题《因特网,my love》;以“幸福”为话题的文题《Come on,给我感觉》;以“亲情”为话题的文题――《Modern,老妈》;以“校园为话题的文题《女孩,Sorry》。

四、适当增补,以小见大

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是最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如以“感受”为话题,可拟《感受幸福》《感受生活》《感受母爱》《感受文学》等;如以“倾听”为话题,可拟《倾听月色》《听雨》《倾听成长的声音》《听箫》《夜阑听风》等,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五、逆向思维,巧设悬念

在拟题时,我们可以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怦然心动的好标题。可以违反常情,如《苦难也是一笔财富》《差生也美丽》等;也可展开想象,如《有梦才会有远方》《带上快乐上路》《当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我想再活五百年》《最后一只老虎》等这些文题就拟得很有穿透力,阅卷老师自然会“一见倾心”。设悬念就是制造疑团,在以往的评书中常常用到,其效果就是让人虚惊一场。让文题一反常规,从反差上制造悬念,如《愚公不愚》;可以以怪生悬,如《100分,我恨你》;可以借用数字设悬,如以《1、3、5》抒写音乐情怀;还可以添加标点符号或采用标点符号、数字拟题来设置悬念,如《我最需要……》《?――!》《1+1≠2》等。

在拟题时要注意,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拟题,都应做到文题精练、醒目、新奇、生动且在话题之中,还要与所写文章文体一致。我们不能单纯为了拟题而拟题,在拟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在这个文题下能不能写出文章来,不要一味地标新立异,结果却给自己出了难题。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Although I’ve had a busy school life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getting along with such amazing classmates has made me the luckiest person in the world.

In one of those unforgettable days, we had a basketball game. During the tough time, I could feel that everyone in my class was so concentrated that our hearts were beating together fast. We brought the players not only encouragement but also some real help and skills. Though there were only three people on the front line, I knew it was 39 people fighting side by side and we would never give up. At last, we won the game. With great excitement, all of us jumped around and burst into tears.

There’s no doubt that we’ll always go through hard times together and I’ll never forget the happiness we shared. I love my school life with my lovely Class 3.

【参考译文】

虽然我在过去的三年里过着忙碌的学校生活,但是和这些了不起的同学相处使我成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我们举行了一场篮球赛。在这艰难的时刻,我能感觉到我们班上的每个人都很专注,我们的心一起跳动的很快。我们不仅给球员们带来了鼓励,还带来了一些真正的帮助和技巧。虽然只有三人在前线,我知道这是39人并肩战斗,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最后,我们赢得了比赛。我们兴奋得跳了起来,突然大哭起来。

毫无疑问,我们会一起度过艰难的时光,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分享的快乐。我爱我的学校生活与我可爱的3班。

 

更多推荐:

1.我难忘的校园生活英语作文

2.中考高分英语作文:我的低碳生活

3.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英语作文

4.中考英语话题作文:低碳生活

5.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英语作文

6.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英语作文

7.中考英语作文:健康的生活习惯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擦亮标题,借鉴导语,写好开头,引人入胜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和语文教师一起结合新闻的标题、导语写法,在教学中采取抓好作文题目与作文开头的拟定入手,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标题拟定上,我们借鉴新闻标题的新颖抢眼、导语的贵与忌,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要牢记“开头不要戴帽子,倡导四忌四贵”,即:忌空论、贵充实,忌陈旧、贵新颖,忌臃肿、贵精炼,忌干瘪、贵生动。

有了理论支撑,就有了打开学生眼界的基础。实践中,我们采取在课内外阅读中注意搜集好标题,读文章后能简介其内容,让学生在作文的拟题上有借鉴模仿的对象。同时注意搜集好的开头,最好能达到一句话、一行文字开头的实战效果,使新闻与作文相结合的理论有了现实的内容。

着眼要素,聚焦细节,丰富内容,升华主题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着眼要素、聚焦细节呢?我们采取了把“新闻五要素”与“作文六要素”密切联系的做法。特别是我们以“拍手歌”形式教学生牢记作文的六要素,这一做法,学生很是受益。以前学生作文写不长、写不细,要素不全、胡编乱造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同时引导学生要以新闻的价值观来进行作文的立意、选材、布局等,从而使学生在作文中初步拥有了“语言新活、内容真实、选材有价值、寓意求和谐、点题有高度、弘扬主旋律”等写作的自觉意识。

学生的习作中议论、抒情少了怨气,多了和气、灵气。以前那种“火背怪社会、命苦怪父母”的怨天尤人现象更是销声匿迹了。

综合创新,布局谋篇,真精活细,回味隽永

在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教学上,着力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是角度选择上,我们要求学生:抓特点、觅新点、选重点、靠近点、口小点。即:在作文中写人有特点,叙事要新点,选材有重点,立意贴近点。例如:李成同学《我的故事》的开头:13岁的我,是一位“钓蟮”好手,我的垂钓史就是一部情节跌宕的电影—— ;文中作者用了“钓鳝之乐、钓鳝之险、分鳝之争、食鳝之幻”4个小标题,切入角度小、情节有波折,生动地凸现了一个聪明而又顽皮的少年形象,全班学生为之叫好。

二是把新闻元素融入到作文中,让新闻信息成为作文源头活水,从中关注社会生活,感悟人生百态。提醒学生做到:

1.聚焦报刊媒体,放眼社会大观园,同中见异,小中见大,为写作添“材”。

为让学生走出“课堂、家庭、校园”的小圈子,借助文化校园、班级书香建设活动,以湖北日报、十堰日报等党报为载体,每周召开一次“班级读报会”,让学生在读报过程中思考、咀嚼、顿悟搜集的材料,进而从同类事物中发现不同,让小事情承载大主题、小人物显现好品格、小角度展现全局、小细节尽显本质。教学中,吴兴林老师曾引用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师德标兵、2007年度感动十堰市十大人物孙杰老师的多篇报道,对学生进行了“同一人物、多侧面切入、多细节刻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人物写作的综合指导,学生习作中的人物形象也越来越鲜活灵动了。

2.关注身边事,“觅食”现实生活圈,调查研究,思考、感悟,为“文心雕龙”。

为引导学生对生动复杂的现实生活圈进行认真观察、细心体悟,以期缩短心理认知差距、融通思想情感、协调语言行为,我们配合该校语文教师开辟了“课前三分钟一句话新闻、日(周)记中新闻仿写展示会、新闻热点评议会、书报拓展故事会”等栏目,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情予以领会、思考,即便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人物、一丛娇小的无名花木,也尽可能感悟出一种品格、一种情趣、一种哲理、一种时代精神。也就是说洞察生活中潜在或显现的思想意义,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闪光点,挖掘不平凡的意义,体悟事物的内在价值。如:以“平常的一天”为话题写作,有位学生正有感于初三生活的枯燥,母亲的絮叨,却因母亲买回的一盆水仙花在书桌上吐香而发现:朴素平淡的生活,因为有爱,却又多么的绚丽多彩!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他就能创造出一个乐园

中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个体,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相信学生,给他适当的思维空间,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课堂面貌:学生活跃了,不用逼着再去学了;学生记得深刻了,不用再恨铁不成钢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多了,不再是沉闷不振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一节作文课上,讲到什么是话题作文时,我让同学们先说一下生活中你曾碰到过那些话题,学生马上就说道:成功、挫折、校园生活、亲情,甚至说到宇宙等。这样没用老师说一句话,学生就已经说出许多话题。然后,老师再讲什么是话题作文及写作的要求是什么,并让学生讨论以“树”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讨论要求提出后各小组立刻迫不及待的讨论,几乎没用老师就一句,学生就整理出了数十种写作思路。整个课堂成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乐园。所以,给学生一些平等,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更容易被激发。

二、给学生一点平等,用宽容的心态关注每一位学生

在洗衣服时放上“肥皂水”,衣服就会滑而干净;教育学生时宽容就是“肥皂水”。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内心都是多姿多彩的世界,教师不要因为他是优等生,犯点小错就不去追究,也不能因为是学困生而遗弃,教师要以人为本,学会以关爱、宽容。要做到真正的关爱学生,让宽容结出硕果,这需要教师具有一种独特的教育智慧。当教师遇到学生犯错误时,不要立即“拆穿、点破,”更不能公开指责,让学生难堪,要用非常委婉的方式,让学生知晓过错,促其觉悟,进而达到自律。多给学生涂些“肥皂水”吧,让他们的身心少受一些伤害。

三、给学生一点尊严,用尊重的眼光看待学生

通常来说,由于某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的或反抗的心理现象,人们称它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像教师拖堂;用同样一种方式重复传授同一内容等等都是如此,教师做这些工作时没有考虑到学生也是极具尊严的人,其结果使学生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谓得不偿失。特别是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其自控能力还很差,一味地对其机械地重复传授知识,很容易使他们焦躁、不耐烦。“逼”急了甚至会产生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教师必须要考虑变换不同的表达方式或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避开 “超限效应”的产生,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给学生一点希望,用期待的眼光看待学生

美国人罗森塔尔等人对小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潜力测验,其实验只不过是一次一般的智力测验。他们随机抽取少数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后故意告诉他们的教师,说这些学生都是有潜力的学生,要求教师注意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结果那些所谓有潜力的学生成绩真的比其他学生的成绩进步快,这就是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实验表明,教师的期待是学生进步的一大动力。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公平对待和赏识,也特别希望老师多关注自己,所以作为教师就应多给学生一些关注,用期待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在关注和期待中主动地成长。当然教师的期待应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恰如其分的期待,能让学生拓展憧憬未来通道的期待。

以校园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口语课;口语环境;大型英语社区;口语学习方法;口语学习内容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往活动的蓬勃发展,实际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语言的重要功能——说的能力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已成为第一需要。而由于我国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是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的,说的时间少,实践机会有限,现代化教学条件不很完善,再加上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等,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说的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师的口语教学方法

(一)、口语课的开展

1、  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是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的。无论是学习什么,如果学生对它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再好的教师也无法教好学生。“在口语课上,做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并非易事。它除了与学生的基础、性格等有关外,更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1]因此,在口语课的设计上,教师就得先思考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首先,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做到多样化,否则学生会产生乏味和厌倦的情绪。对于基础比较差或是刚刚开始进行口语训练的学生可以进行类似排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们接话尾,一个接着一个说下去,不需要说太多,只要说上简单的几句。这样就可以激起他们开口说的兴趣又不会因为词汇量或是语法方面的问题而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对于水平比较好的学生就可以进行片断练习或是文章复述、续编、改编练习。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各抒己见,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使每个人都有成就感。

其次,就是话题的选择。话题的选择应该遵循真实性与相关性的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上。比如:学生情感问题、学习压力、同学之间交流方面都是很好的话题,对于这些话题,每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这样就可以刺激他们开口说的积极性。对于有某些特殊才艺或嗜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分组的方式让他们进行交流。比如喜欢明星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以某个明星为话题,喜欢电脑游戏的学生就可以以电脑为话题,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交流,这样就极大的刺激了学生学习口语的积极性。

再次,开设口语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交流,因此,要注意氛围的民主,让学生们感到口语课是轻松的、自由的,乐于开口。教师应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摒弃“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情绪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外语。”[2]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应让学生发言自由,鼓励他们不要怕说错,踊跃发言还会受到表扬。在除明显的语意错误需纠正外,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适度纠正,以避免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2、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如何营造氛围,创造情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师来说,无论语音、语调、连读、意群和语速等都会与英语外教存在着某些程度的差异,要改变这些情况更需调动各种教学手段,来扩大知识范围,开阔学生视野。学生若对西方的社会不了解,缺少相关背景知识,只是用我们所熟悉的思维逻辑去判断、理解,那就必然出错。而只有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才能使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将来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3]

多媒体教学在这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播放外语原声影片、录像材料、情景生活剧等等,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多关于英语的信息,比如:不同年龄层的语音语调、说话方式、用语等等。这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语感,增强反应能力都有好处。

 

3、   举行辩论

辩论是口语课堂上水平较高的层次。辩论使得口语的学习不再是拘泥于普通的交流、闲谈,更注重思维的灵敏,话题的转换以及语音语调的掌握。辩论的话题一般都具有“两难性”,即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纪律会不会限制个性的发展、大学生兼职打工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个性会与规范相冲突还是不会冲突等等。这些话题都是贴近校园生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学生们对这样的话题有讲的愿望,有话可说,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既获得了语言技能,又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的各个阶段,都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准备阶段,学生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这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果是中文的资料,又锻炼了翻译的能力。在辩论进行阶段,学生们要听得懂对方的陈述才能进行辩论,这样又锻炼了听力。在辩论结束后,同学们在写篇作文谈谈对辩论的感受,这样又锻炼了写作的能力。

辩论的举行最大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意识。“为了团体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查询资料、调查研究,这既让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整个辩论过程还渗透着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从多个角度看问题。”[4]

 

4、   混合式英语的教学

如今说英语的人不仅仅限于英美,英语已成为世界主要的语言。但各国人说的语音语调都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比如,日本人说的英语就很特别,他们是用假名标示英语的发音,因此他们说的英语就有很重的日文腔调。诸如此类的还有印度、韩国、以及非洲国家等等。

因此,在高校,大学的口语教育中应该插入一些有关于日式英语,印式英语这方面的课程,因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可能总是和英国人或美国人这些说纯正英语的人接触,很可能会与日本人或是其他国家的人接触、交谈,在只能用英语交流的情况下,如果事先对他们的语音语调有所了解,那么交流起来不是就更方便了吗?

当然,这类课程仅限于大学口语教学中,小学、中学基础的口语教学还是应该以标准地道的英语为准,以免发生混淆。

 

(二)、口语环境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