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前心理辅导

考前心理辅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考前心理辅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考前心理辅导范文第1篇

1、考前过分激动。考生对考试形势、任务的不正确理解,强烈的求胜欲望与现实情况的矛盾,有的则是训练水平、考试经验差,以及个性特征导致过分激动的心理状态。大脑皮质神经活动的兴奋程度过高,抑制程度减弱,归根结底主要是考生怕失败,想成功或技术不成熟等原因造成。

2、考前淡漠。考生对考试缺乏正确认识,平时抓得不紧,而且意志消沉,心灰意冷。因此导致情绪低落,全身软弱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钝;精神不振,心绪不佳,缺乏考试信心和决心,以致于不想参加考试。

3、考前盲目自信。考生平时训练对一些项目要领理解不够透彻,盲目自信,认为自己素质好,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似乎信心很足,兴奋性较高,总认为轻易能取胜,不认真分析和研究对策,盲目乐观等待考试。导致考试时注意力强度下降,知觉、思维和选择性减弱,动作反应迟缓无力。

4、考前战斗准备。它是一种积极性的运动情绪,不是自发产生的,是不断训练和比赛的结果,此类考生都有参加过多次不同规模性质的比赛经验史。心理过程反应良好,感觉的灵敏性提高,观察力深刻,注意力集中,注意范围扩大,思维过程清楚,敏捷,情绪稳定而深刻。

二、考前心理辅导调整方法

1、实战训练法。模拟正式考试程序和强度进行的训练方法,主旨在提高运动员比赛时的适应能力。特别是要让运动员对于容易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和动作失调的各种刺激逐步产生适应,提高其应付考试的心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考试定势。

2、对抗训练法。采取和其他兄弟学校的考生对抗性比赛。重在了解对手、正确对待对手,以消除心理紧张,保证其正式考试时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

3、现场考核法。在参加考试的前两个月,学校主管领导、教练要现场对考生进行抽查考核,一方面了解训练的情况,提出考试前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考生提高适应性的一次很好的锻炼。通过考核,客观地对每一个考生作中肯的评价,加深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4、闭目静养表象法。训练后(最好是心绪平静下来),取一些垫子,考生静静地躺在上面,仔细回想当天训练中每跑一程、一圈,乃至整个全程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多地唤起参与运动时的各种感觉。比如:“看到了”场地、队友、教练以及奔跑时的情形。“听到了”训练或比赛场上出现的各种声响以及自己和队友正确与否的动作印象。

这样有两个好处:(1)使考生的运动过程得到反馈,尽快动力定型。(2)促使考生自我意想增强信心。

5、音乐调节法。这一方法主要是对情绪过激及情绪抑制的考生使用的。在考前,对这两种心理状态的考生,可用不同的音乐进行调节,前者用稳定法,听一些节奏舒缓悠扬的轻音乐使其心理平和;后者用激奋法,让其听一些铿锵激奋的进行曲或摇滚乐,以激发其心理功能,使其心理处于比考前的良好状态。

6、体会交流互激法。这种方法实质是通过各种方法调节心理后,每个人与队友进行交流,把自己良好的感受、体会,与队友分享,使之从交流中得到新的启示,产生心理互动和互激作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考前情绪和意志准备

考前教练员必须认真检查和鉴定考生的准备情况,由于运动的条件变化、运动量的大小、运动活动的结果和考生当时的生理情况及对运动意义的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及复杂的情绪变化。而情绪的变化又影响着运动的效果。考前心理训练可使考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技术水平和自己的优势,对正确估计比赛形势和自身技术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心理调整,使自己对考试作出切合实际的估计,把计划方案建立在可靠的实力基础上。对未能在临考前达到最佳状态即最适于比赛要求的心理素质的考生,要采取心理激发手段,使其达到应有的水平,目的在于消除考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

考试的最终成绩取决于考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心理素质三个主要因素,其中身体素质是基础,运动技术是条件,而心理素质是两者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从某种意义讲,考生的临场心理状态,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考前心理辅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考; 心理状态; 教师辅导

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是对他们学业成绩的一次考验。高考是每一位考生都将经历的一次非一般的历练。此时,他们的心里也承受着不一般的压力。考生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在这段时间,考前的紧张气氛几乎对在座每个学生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的心里也正预演着一个个微妙的变化。

一部分学生因为心理素质好一点,能自觉地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动力;而有的学生,每当听说要考试,头就发懵,受考前紧张焦虑心理的影响,有的紧张失眠,有的焦虑不安,有的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一想到所剩无几的时间,一想起还有很多没学懂,一想到气氛庄严的考场,他们会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焦虑、失眠、烦躁、肠胃不适等一系的问题随之出现。因此,考生考前状态如何,如何让他们进入考试状态,就成了决定其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针对高三学生表现突出的心理问题,我们教师该如何辅导呢?

一、引导考生缓解过度的考试焦虑

有些学生,每当听说要考试,头就发懵,两腿发软,这主要是考试焦虑过度。过度的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考生的考前状态,使学生的压力在无形中增大,从而出现焦虑、烦躁、失眠、肠胃不适等。

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让他们从这种焦虑中调试过来。比如,告诉学生先把自己的担忧不假思索全部写下,再自己好好想想这些担忧是不是必要的,最后逐步排除这些不必要的担忧。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得到适当的心理梳理,同时也会发觉这些担忧都是“纸老虎”,从而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

同时,教师可以个别辅导或者在集体活动的时候,教会学生自我放松的方法。比如说深呼吸放松法、放松训练法、想象排忧法及按摩内关穴等,经常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情绪调节,对考前、考中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肯定是有益的。

二、帮助考生增强自信心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自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的基础上的,所以必须增强自己的学习实力。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保证考试充分发挥。高考前,可引导考生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的体系和网络,千万不可钻难题、怪题,把知识梳理一遍,感觉自己准备好了,这都有助于强化高考的信心。

学生要用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估计自己的高考期待值。目标过高,超过自己实际能力,考试多次受挫,就会增加考试焦虑,降低信心,目标过低,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造成松懈,影响潜能的发挥。

三、正确应对外来影响,轻松应考

考试答试题过程中,考生要对所学知识经过回忆,联想、知识重现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回忆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它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是在试题词语的作用下,神经联系又恢复的过程。突然外来“刺激”往往容易使“神经联系”中断,出现“卡壳”等现象,其结果影响答题的正常进行。这时学生完全处于手足无措的境地,教师该如何辅导他们应对这种情况呢?

考前心理辅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考试焦虑;焦虑原因;心理辅导

一、考试焦虑的界定

考试焦虑是中小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它指的是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有些学生一到考试就出现心慌意乱、情绪紧张、记忆卡壳等现象,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尤其是一些重大考试更是如此。这种现象就是考试焦虑,指的是由考试而引起的过分紧张不安、恐惧、担忧、厌恶等情绪性心理状态。

二、针对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教育辅导

分析引起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的诸多因素,我们可以得出中小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针对考试焦虑具体原因,可采用下列心理辅导方法克服考试焦虑。

(一)考试焦虑心理的认知娇正

对于考试焦虑,认知矫正是一种重要的辅助途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影响学生对考试的知觉和评价,使学生对考试获得一种现实合理的态度,进而对“即将面对考试”这一情景产生一种控制感。教师要指导他们进行认知矫正,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优点,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对考试情景产生一种控制感、减轻考试焦虑。

第一,考试动机的调整。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经常是模糊而摇摆的,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源自内心的期望,还受家长、老师、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制约。心理辅导的任务就是要帮助高焦虑的考生客观、全面地了解自身能力与发展空间,理性听取来自他人的意见,清晰而确定地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和“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子”;第二,考试观念的认知矫正。考生对考试独特的认知是多次考试经验积累的结果,消极经验会使考生形成对考试相关事物的片面认知,如“考试前不把所有的知识点看完,我肯定考砸”,当这种错误不为其意识所察觉,往往就成为焦虑的根源。认知矫正能帮学意识到自己的偏执,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并重构理性信念,从而缓解焦虑。通过一系列自我质问与反思,考生能将引发焦虑的部分因素清除,从而降低焦虑程度;第三,自我教导训练与暗示。自我暗示是通过自己的认识、言语、思维等心理活动。在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性格。心中感到焦虑时,要会释放,找自己的朋友、亲人倾诉,或者大哭一场也未尝不可。要会转移,听音乐、参加些劳动、去大自然散步等等,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事物以遣散心中的不快。久而久之就能逐渐形成自信、乐观的性格。

(二)考试焦虑的行为矫正

中小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行为矫正包括学生自我放松练习和系统脱敏、帮助学生切实搞好应考复习和考前辅导等几个方面。南非心理学家沃尔浦早期研究发现人在肌肉放松条件下的情绪状态与焦虑状态是互相对抗的,二者不能相容。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抑制另一种状态,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作“交互原理”。依据这一原理就可以通过诱发肌肉放松达到对紧张焦虑反应的抑制。放松练习和系统脱敏都是以这一原理为治疗依据。放松训练对克服考试焦虑有一定的疗效,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放松。放松训练是一套使人身体肌肉放松的练习。最正规、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是“紧张――松弛渐进放松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局部一组一组的肌肉群的放松,循序渐进地扩及全身。这是一种既科学又适合个体掌握学习的方法,它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即使个别要领、动作不很准确也不影响放松的效果。它的放松顺序是:手臂――头――躯干――腿。当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着考生目前的准备状态,这种专门的放松训练非常有效。

其二,自我系统脱敏。系统脱敏综合了好几种独立的方法,如放松、身体意识、思考与想象等。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景,并通过心理放松的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的目的。采用系统脱敏法对考试焦虑者进行行为矫正应包括三个步骤:建立考试焦虑等级层次,进行放松训和要求考试焦虑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首先,要帮助学生搞好考前复习,加强学生的考前指导。许多中小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之一就是考前复习不充分,知识准备不足。对应试科目的学习没有一定的把握,惟恐不会以致产生考试焦虑心理。因此,教师要教导他们平时要刻苦学习,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按各科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不要凭侥幸心理靠压题取胜;其次,要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考前学习计划,注意劳逸结合;再次,要加强对学生的考前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应试技能,做好心理上、知识上、物品上的准备,对防治考试焦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克服考试焦虑,使学生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考试的成功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加强考前集体和个别心理辅导

中小学应积极创造条件,聘请有关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集体心理辅导或做讲座,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另外,学校应开展一些心理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解除焦虑的方法,降低或消除焦虑。最后,学校要给学生“松绑”,把学生从题海之中解放出来,推广“愉快教育”,寓教于乐,这是预防和减轻学生考试焦虑的根本途径。另外,通过个别辅导,可以帮助考生正确对待考试,正视自我,培养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更重要的是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潘根春.初中生考试焦虑心理的调查与思考.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78-82.

[2] 秦安兰.中学生考试焦虑内在成因及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4,(4):105-107.

[3] 王少华.关于初中生考试焦虑情况的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2001,(19).

[4] 汪小琴.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成因分析及其辅导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22):55-58.

[5] 杨小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国防教育出版社,2012.

考前心理辅导范文第4篇

一、高考氛围的营造。

鼓励学生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培养学生勤奋拼搏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耐得住寂寞、抵制住诱惑的心态。使学生明白只要有信心,再加上刻苦努力的学习,朝着自己的目标发展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够成功。

1.举行家长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齐心迎战。

2、举行百日冲刺宣誓主题班会,部署最后100天的复习要求。

3、通过主题班会、讲座,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高考形势和动态,

4、将“抓两头,带中间”进行到底。

5、通过主题班会和高考理想的规划,Ji发学生对理想追求的欲望和缩短与高校的距离。

二、做好服务。

1、督促学生做好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2、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除了联合科任教师及家长外,还及时请心理辅导老师,让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

3、针对学生每一次月考成绩,总分名次来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比较,找差距、找原因、以求得在下一次考试中实现突破。

4、关心学生身体状况。

5、勤抓常管多督促严要求。

6、一个不能少。越到后期越要关注后进生。

7、多陪他们,做“板凳班主任”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发挥团队优势,齐抓共管

经常与本班科任教师保持联系,负责协调本班科任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整各项教育教学措施。了解本班学生各科学习情况,协调各科作业负担以及课内外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召开本班科任教师会,共同研究,设法解决。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召开家长会,通过电话短信等各种途径同家长保持经常联系,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并做好家长的思想疏通工作。

五、日常工作

1、开好每周班会,加强学生教育。

2、综合素质评价。

3、做好皖八联考、宣城一摸、二模考试及高考工作。

4、做好学生高考体检工作。

5、加强与家长联系。

6、协作各课任教师工作。

7、高考动态信息公布。

8、考试技巧与策略辅导。

9、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10、高考报名工作.

11、整理好学生的各项档案资料.

12、加强学生考前心理辅导.

考前心理辅导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40-0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科学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发展和全面普及,近日,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从教师队伍建设等入手,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建立学校心理辅导组织,“一网一线一室”打造立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辅导组织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并提供各种心理咨询的校内服务机构,该机构在学校的领导下承担整个学校的心理教育任务,协助实现学校的心理教育目标,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以保证一定的专业性,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心理辅导组织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它的工作:

(一)针对于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各类心理辅导活动

比如,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激励方式的心理辅导;平时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同学,进行活泼外向方式的心理辅导;而面对那些优秀同学,也可以适当地进行一定的心理紧张纾解,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困扰,未雨绸缪,使得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针对学生群体随着不同时期的需要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比如,在考试前,针对考试焦虑情绪的出现,该组织将对即将参加考试的学生进行心理训练,以提高其考试的心理素质,战胜焦虑的困扰,并将这种考前辅导推广到全校。此外,心理辅导活动的形式应当多元化发展,除了专业培训以外,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师生之间也可进行网络辅导交流。“网络辅导”,即仅通过网络和学生交流,不必和学生见面。这种辅导通常通过电子邮件、QQ及语音聊天、BBS论坛、微博等网络方式双向进行,以文字或语音为主要交流方式,解决了一些学生因当面不好意思或因其他因素而逃避心理辅导的问题,属于一对一的个别教育。负责网络辅导的老师通过电子邮件、QQ、论坛、微博可掌握中小学生心理最常见、最真实的问题,如早恋、长相缺陷自卑、人际关系处理不善等常见问题,给予学生单独的心理疏导,隐蔽性强,效果更佳。

(二)将心理教育纳入正式课程

心理教育课的目标在于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重要性,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即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能起到预防心理疾病的作用。

(三)结合时事实地进行专题讲座

儿童以及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均存在着一些心理冲突与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或解决不好,很容易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为此,学校可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专题讲座,这种形式相对于授课更为活泼生动,学生们尤其是中小学的同学们更乐意接受。如针对刚入学要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情况,可举办“快速融入新生活,我们都是一家人”“新起点,新人生”等专题讲座,解决新生们初入学时的不安躁动问题,帮助新生尽快融入新环境;针对学习不良、有考试焦虑及厌学情绪的学生,可举办“学习动机与态度”“学习策略与考前心理调节”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对于青春期的学生,可举办性教育与性心理知识系列讲座;对于面临毕业的学生进行升学与克服考试焦虑等方面的讲座。

二、多举措促进心理教师水平提高

相关期刊更多

高中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新作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考试与招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