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博物馆开发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博物馆学习;场馆学习;交互式学习单
[DOI]10.13939/ki.zgsc.2016.29.230
1 引 言
在当今时代,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日益被重视。在我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现有博物馆3658座,2014年全国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超7亿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达2亿人次,比2010年增加近一倍。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但是其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良好发挥。大多数人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仅仅只是走马观花的大致观看一遍,学习行为较少,并未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单的加入,在学习者和展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促使学习者在博物馆情境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在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利用学习单辅助博物馆参观学习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进行有效设计的学习单,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展馆及展品信息,激发兴趣,促进思考,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及学习效果。
目前现有的学习单大都为单一形式的纸质学习单,即静态学习单。本文提出的交互式学习单,利用二维码实现纸质学习单与移动设备的交互,增强趣味性,增加交互性,扩充资源信息数量,加入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习者在博物馆情境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 传统学习单和交互式学习单
2.1 促进博物馆学习的有效工具――学习单
对于什么是学习单(worksheet),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概念界定。首先,学习单是一种教育资料;其次,学习单是为了帮助或指导参观者而设计的。笔者认为,学习单是场馆提供给参观者的,经过有效设计的,不拘于形式的,能够协助参观者更好地完成博物馆参观活动,获得相关知识,得到经验增长的教育资料。
目前现有的博物馆学习单,种类多样,形式单一。其形式基本为单一形式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即静态学习单。其种类多样,根据学习参与者的不同可将学习单分为:合作学习单,独立学习单与亲子互动学习单;根据学习者年龄不同可将学习单分为:小学低年级学习单,小学高年级学习单,初中生学习单,高中生学习单等;根据时间不同分为:经常性学习单,特定时令学习单等。
学习单的作用是促进博物馆学习。在博物馆情境中,学习单作为一种中介性工具,在学习者和展品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学习者根据学习单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资讯与活动,进行自行的或团体的,合理有效的参观学习。使用学习单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即降低对讲解员,引导员的需求;可以引导参观路线,强化实物学习,成为展览的延伸或者补充。
2.2 交互式学习单
2.2.1 交互式学习单的基本构成
交互式学习单即利用二维码进行纸质学习单与移动设备的交互,纸质学习单上内容为展品介绍、引导性问题、作答区域、微学习活动以及二维码,通过利用移动设备扫描所给二维码,可进入相关网页,获取更多展品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相比传统的静态学习单,交互式学习单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可承载更多内容,可添加音频,动画,视频等纸质学习单无法呈现的多媒体资源,帮助学习者获取更丰富的资讯,取得更好的体验效果。
2.2.2 交互式学习单的开发流程
交互式学习单的开发流程分为分析、设计和开发三部分(见图1)。
(1)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者的知识状态是有差异的,根据其受教育情况及知识背景,可将学习者分为学龄前儿童、小学低年级(1~3)、小学高年级(4~6)。初中,高中,成人。根据其认知水平,可将学习者分为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进行学习单的设计时,应首先确定该学习单面向的学习者群体,并进行具体分析,以便设计出与学习者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相适配的学习内容与问题类型。
(2)设计:设计部分分为设定主题,选择内容和问题编撰。一份好的学习单,应当主题鲜明,而不是鱼龙混杂或泛泛而谈。在设计的开始,为学习单设定合适的主题,是必要且重要的。明确的主题可以指导下一步的内容选择。一份学习单的题目不宜过多,过多的内容和题目容易使学习者产生腻烦心理,应综合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及注意力维持时间等,来确定合适的题量。学习单所涉及的展品,其选择应契合学习单主题。
(3)开发:在了解了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与水平,确定目标展厅,参观主题,入选展品等内容信息,并进行题目及活动的编写和设计后,就进入开发阶段。开发阶段分为二维码的开发和纸质学习单的开发。
3 交互式学习单开发实例 ――以扬州博物馆新馆广陵潮・扬州城市故事展厅为例
3.1 案例简介
扬州博物馆新馆广陵潮・扬州城市故事展厅陈列面积2300平方米,常列文物856件。笔者在现场分时段随机选取对象跟踪观察,发现参观者大多数都是走马观花的看一遍,草草地看过展品,或者对感兴趣的展品进行拍照留念,就没有其他更多的学习活动了。偶有参观者互相询问“这个是干吗的?”但是并不能及时得到解答,注意力便很快就转向别处了。
笔者希望借由交互式学习单来促进参观者在博物馆中的有效学习,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此次选择扬州博物馆新馆的广陵潮展厅进行交互式学习单的设计与开发。
3.2 学习单整体设计
本次选择了扬州博物馆新馆广陵潮・扬州城市故事展厅进行学习单的开发,面向对象为小学低年级(1~3)学生,选定学习单主题为“探索古代器具的秘密”,经过多次筛选后,选中展厅内16件展品进行学习单题目的设计。所选择的16件展品沿参观路线顺次分布在展馆内不同地区。
小学低年级(1~3)学生的年龄基本在6~10岁之间,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该年龄段儿童的认知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该时期儿童的思维活动仍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因此,在学习单题目的设计上,应避免逻辑性较强的题目,尽量选择简明易懂和具体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在学习单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该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在题目编写时注意语言的趣味性。下表为交互式学习单“探索古代器具的秘密”的部分题目设计与编写。见下表。
二维码内容的开发选择了第三方平台腾讯风铃系统。腾讯“风铃”是腾讯推出的可视化的无线建站产品,集快速建站、支持智能终端(HTML5)、互动、社交、LBS及效果监控等为一体,满足用户无线快速建站的需求。利用腾讯风铃系统建立移动站点后,对学习单题目的问题答案及相关展品知识信息等进行排版设计,完成后站点,使其可线上运营,并生成二维码。
完成题目设计及二维码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后,将题目内容与相关二维码进行整体排版,加入符合小学低年级(1~3)学生审美的卡通形象与修饰图案等,提升趣味性,并对整体进行美化设计,形成最终学习单。图2为部分学习单与二维码内容展示。
4 结 论
交互式学习单利用二维码进行纸质学习单与移动设备的交互,通过利用移动设备扫描所给二维码,进入相关网页,可获取更多相关知识和信息。相比传统的静态学习单,交互式学习单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可承载更多内容,可添加音频、动画、视频等纸质学习单无法呈现的多媒体资源,帮助学习者获取更丰富的资讯,取得更好的体验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庆金.学习单: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合作的有效工具[J].中国博物馆,2004(3):15-19.
[2]钱岩,常娟,邵航,等.利用学习单开展的一次馆校衔接教育活动的调查报告[J].科学之友,2011(14):1-3,11.
[3]鲍贤清,毛文瑜,王晨,等.场馆环境中介性学习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以上海科技馆学习单设计研究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40-47.
关键词: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旅游感受
一、中国煤炭博物馆的发展概况
中国煤炭博物馆于1989年在山西太原落成,1993年6月以大型实物与现代展示方式相结合的模拟矿井建成,2000年9月,首期征集陈列展对外展出,2003年5月二期基本陈列布展完成并对外开放,2009年5月,中国煤炭博物馆三期基本陈列暨精品馆工程竣工,并正式对公众开放。经历了20多年的不断发展更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一级煤炭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诸项殊荣集于一身。煤炭博物馆在发展中既重视保持和扩展传统教育、展览功能的发挥,又顺应当今休闲时展的需要,努力挖掘旅游休闲功能,强化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中国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特色
旅游体验是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游览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而获得的因人而异的旅游感受。当今博物馆发展越来越重视旅游功能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游客需求和旅游体验,以增强自身的旅游吸引力。中国煤炭博物馆在结合自身优势挖掘特色旅游体验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
1、传统与现代展示方式结合,旅游寓教于乐
煤炭博物馆展馆由序厅、煤炭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四维动态影厅等展厅组成。传统展示方式主要通过精美图片,珍贵藏品,详实解说使游客能够清晰了解煤炭如何形成,古代到现代不同时期挖掘技术的改进,煤炭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等。为了弥补传统静态展示方式的不足,煤炭博物馆结合采用现代化的动态展示方式,例如,4D影院通过震动、刮风、雨雪、烟雾等特殊效果使游客置身于亿万年前煤炭形成的场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使游客既增长知识又获得愉悦体验。
2、地下模拟矿井设计,旅游体验难忘
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最大亮点就是拥有亚洲最大的地下模拟矿井,这也是游客在博物馆之旅中最具特色的体验项目。地下模拟矿井设计通过大量实物原型真实再现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煤炭开采的不同技术手段和煤矿工人艰辛的劳动场景。游客搭乘电梯下到井下,佩戴好矿灯乘坐矿井小火车穿梭于巷道,展开了新奇神秘的地下矿井探寻之旅。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和导游的细致讲解,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时代条件下采矿技术手段的发展革新,同时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煤矿工人危险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
3、导游全程陪同讲解,监管服务质量
游客购票进入煤炭博物馆参观游览,博物馆会将分散的游客相对集中,安排专职导游进行全程陪同讲解。经过导游耐心细致的讲解使陌生枯燥的煤炭知识变得灵活生动。导游与游客之间通过启发式、问答式的讲解方式,吸引游客注意力,增加旅游兴趣。同时,为了强化对导游服务水平的监督管理,游览结束后博物馆要求每位游客对导游讲解水平和服务态度,博物馆服务设施等方面给予评价并提出意见。使游客感到博物馆重视对自身服务质量的客观评价和不断改进。
三、中国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不足
1、馆体外观充当广告媒介,降低游客良好印象
煤炭博物馆外部馆体被巨幅的广告条幅包裹。与鲜明醒目位置的太阳能、汽车等广告条幅相对比,煤炭博物馆自身的标志及宣传条幅不能吸引游客注意。仅从外观的第一印象游客很难将它与国家级的博物馆相联系,博物馆实际形象与游客心目中的期望形象存在一定的落差,游客会产生一种失望情绪,进而对煤炭博物馆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因此,煤炭博物馆在开展多样化经营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一定不能以影响自身品牌形象作为代价,否则,就会得不偿失。论文格式。
2、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不足
煤炭博物馆不仅要努力提高游客参观游览的旅游体验,还应该结合自身特色开发设计不同系列、不同档次的旅游纪念品。论文格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炭的相关衍生品种类繁多、层出不穷,很多产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目前煤炭博物馆开发的旅游纪念品主要以煤精工艺品摆件为主,旅游纪念品种类单一,开发设计理念滞后,游客购买兴趣不大,带动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有限。因此,调查了解游客需求,以煤炭相关产品为载体,开发不同系列的旅游纪念品方面仍然大有可为。
四、提升中国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建议
1、深入挖掘特色优势,建立煤炭文化交流中心
煤炭博物馆座落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太原市,作为国家级的煤炭行业博物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具有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通过挖掘煤炭文化,拓宽经营思路,把煤炭博物馆建设成为集教育公众、藏品保护、文献收藏、旅游休闲、技术交流、会议会展为一体的煤炭文化交流中心。在开发完善基本职能和旅游功能的同时,应该加强与煤炭单位、煤炭企业、煤炭研究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承办更多相关行业的学术研讨、企业合作、技术交流等会议展览活动。使煤炭博物馆既作为一个行业合作交流的平台,又能够不断跟进行业最新技术动态。逐步将自身建成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煤炭文化交流中心。
2、加强与煤炭企业交流,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煤炭博物馆作为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应该进一步强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探索兼顾双方利益的共赢合作模式。将自身建设成为既体现山西煤炭企业良好形象,又及时反映煤炭企业的一线实践工作经验和煤炭行业技术的发展更新。比如,可以考虑在游客较为集中的旅游旺季,煤炭企业安排富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到煤炭博物馆结合工作实践为游客讲解现代煤炭企业的生产技术,煤炭开采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治,煤炭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等知识。
3、开发设计不同系列,不同档次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的适度开发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博物馆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论文格式。因此,煤炭博物馆开发设计不同系列,不同档次的旅游纪念品不仅必要也是必须的工作内容。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旅游纪念品应该体现与煤炭相关的特色,切不可跟风模仿出售质量差、到处可见的雷同性产品;第二,开发中需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动员大家出谋划策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从中选出既有创意又可操作的项目;第三,切不能仅仅根据自身的好恶,一定要调查了解游客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说,开发产品需要紧贴市场需求;最后,开发设计的旅游纪念品应该较好的结合实用性、艺术性、便携性的特点,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阶层的层次化、多样化的旅游纪念品。
总之,中国煤炭博物馆在发挥其传统功能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发旅游功能,通过传统与现代展示方式结合,设计地下模拟矿井等形式,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强了旅游感受,加深了旅游印象。相信经过进一步的深入开发,通过建立煤炭文化交流中心,探索与煤炭企业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等,能够带给游客更加满意、难忘的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周海,胡高伟.中国煤炭博物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J].山西政报,2003(8).
[2]黄政.模拟煤矿游[J].科学之友,2005(2).
[3]中国煤炭博物馆[EB/OL].coalmus.org.cn.
[4]刘珺.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9(12).
[5]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市场营销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博物馆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但是,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加强文物收藏品的宣传力度,打造文物品牌的形象设计
一方面,博物馆承载和传播着民族历史文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凝聚民族情结、形成民族力量、陶冶人民情操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形式不同的博物馆成为人们旅游参观的去处,博物馆收藏着各地出土的独特文物,吸引着旅游爱好者前来参观。因此,加强博物馆及其文物收藏品的宣传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博物馆的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该对收藏品的文化价值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从而选择出最有代表性、典型性、参观性的藏品呈现出来,高价值文物收藏品的真实面貌,能够有效吸引爱好者和参观者的眼球,对于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文物收藏品的开发展览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对藏品的保护工作,要采取一切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文物收藏品的安全性,文物收藏品安全措施和其知名度一样,本身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要制定科学的参观游览制度,充分考虑游客的心理,避免游客对文物的破坏,让文物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博物馆的展览项目非常多,要根据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合理设置不同展室的位置和展出内容,这样具有不同爱好的人,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参观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东西。通过参观博物馆,要让游客深入了解藏品背后的知识和文化,使其充分感受每个文物收藏品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样游客就能在参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让游客有更多的收获感。
二、营造以人为本的旅游氛围,构建文化和谐的服务平台
不同的博物馆具有不同的特色,也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在博物馆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珍稀、独特、新奇”为原则,努力开发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从而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要特别注意博物馆品牌形象的设计,综合考虑博物馆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游客心理特征、历史文化挖掘等各方面的因素,全力打造一个值得人们参观的优秀博物馆,营造以人为本的旅游氛围,提高博物馆影响力。要更加注重游客的兴趣,让参观者融入到博物馆的文化氛围中,让旅游者通过博物馆开阔眼界,收获到内心的满足感。因此,在进行博物馆设计时,应该坚持集思广益,汇聚众人的思想、智慧和建议,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要合理设计博物馆内的游览设施,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扩大参观者的视野。例如:个性鲜明的标题、珍贵稀有的实物、图文并茂的场景等,都会对参观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通过调动游客的感官,给其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从而在无形中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要更加注重博物馆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一个集宣传、保障、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三、融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陶冶旅游者的文化情操
在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注重形象设计、品牌打造、藏品宣传等方面的同时,还应该与时俱进,将现代休闲文化引入到博物馆的建设之中。要坚持以文化传播为导向,以游客为中心,不断提高传播水平,改进传播手段,充分开发博物馆的文化资源,陶冶旅游者的文化情操,让游客感到不虚此行,产生再次游览的愿望。要以精神享受为核心,充分结合旅游体验、历史知识、地域特征、文化底蕴等,合理规划馆内设施,尽可能让旅游者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感受历史文化的精髓、价值和力量,让文化的内涵充分绽放。例如,在江苏淮安的漕运博物馆内,为游客提供了一些开阔的区域,使游客能够参与到一些富有趣味的小游戏中。可以组织进行与博物馆有关的有奖知识问答和趣味游戏等,这样可以让游客在游戏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对于吸引游客起到很好的效果。每个博物馆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为促进博物馆的全面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注重项目开发的休闲导向,实现旅游产品的传播功能
当前,在我国的城市博物馆中,文化产品开发普遍缺乏创意,博物馆必须开辟新的思路,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创新产品开发形式,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举例来说,英国一家博物馆的一个拼图形式的纪念品让我感触良多,博物馆中的三只花瓶不慎被游客打碎,但是博物馆却利用这次机会,开发出一款印有博物馆花瓶的拼图出售,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把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融入其中,让一盒拼图展现出巨大的魅力,当人们在拼接图案时,感受到的是碎花瓶的修复过程,更重要的是在拼图的背面有这样一句话:“三只花瓶于去年被一个因为鞋带没有系紧的游客撞掉而全部打碎,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将它们全部修复起来了。”因此,这盒拼图就成了这家博物馆最受欢迎的纪念品之一。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其实人们所购买的不仅是一幅拼图,而是拼图背后的故事。其实,在我们的城市博物馆文化产品中,并不缺乏这种“拼图”,更不缺乏可以讲的“故事”,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把博物馆的“故事”讲好。
五、结语
总之,在日益发展的旅游业中,博物馆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要想让博物馆文化旅游产品更加丰富系统,需要不断创新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形式,从而为博物馆旅游注入鲜活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清义.博物馆市场营销刍议[A].
关键词:重庆三峡博物馆;文创产业;文化创新;文化价值
1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现状分析
2016年以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四部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家文物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通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要求》相继颁发,给博物馆工作,特别是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注入强劲推动力。
一是文化创意产品,又称文创产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碰撞出各类的文化创意火花。国家的相关政策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行业想要突破自身的阻碍,在未来文化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必定要想方设法地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国内外各类文化交融频繁,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随着博物馆免费向大众开放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我国的绝大多数博物馆都转向非营利公益性的文化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开放后,所面临的一系列的资金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国家相关部门对此虽设立了相关资金和政策,但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博物馆自身运行和管理的资金缺口。在此现状下,博物馆行业为了加强自身在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大力创新产业结构,积极发掘自身文化软实力,努力开发各类文创产品,拓宽资金来源,因此,切实开发博物馆文创作品对博物馆创收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是不断发掘博物馆的自身文化资源,进而开发和创新出各类型的文创产品,从中获取经济效益,是新时期各博物馆创收的主要共识。但是,由于只是借鉴国外博物馆的发展经验,对于国内市场把握不准确,缺少适当的市场调研,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虽然短期内文创产品不断地被设计、制作出来,但也仅仅是比较单一的物品,甚至体现不出自身馆藏的特色。既无法刺激消费,也毫无美感所言,对自身定位的不恰当,使得产品被各地民俗纪念品所同化,没有体现出博物馆自身的价值方向。对于自身的馆藏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要注意与其他景区纪念产品的区别,制作精细化、多样化、特色化,注重博物馆本身馆藏文化的内涵植入,体现出本地区或者本馆的文化特色。再加上前期的资金投入不足,对于自身文化和市场定位模糊,致力于借鉴、模仿、复制自身馆藏,使得普通群众望而却步。
三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年人逐步成为经济市场消费的主体,他们崇尚时尚、个性内敛或张扬,对于传统文化也有自身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他们对于独特的、创新的、实用性强的特色产品更加青睐,这就要求博物馆在开发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品牌创新,不断融入新的元素,紧抓消费者的心理,才能突破市场,获得新生。对于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创新还处在摸索前进的初级阶段。自身产品质量过硬,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消费者对此缺乏相应的了解和兴趣,也很难引起购买欲望,再加上博物馆自身对此投入精力不足,敷衍了事,市场意识不明显,使得自身产品和品牌的市场占有量不足,长此以往,进入恶性循环,使得博物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自身软实力不断减弱,进而会体现不出自身的社会效益。
2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2.1机构情况
2014年初,为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组织领导,结合馆内机构调整,新成立了产业发展部。这个调整标志着我们对于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产业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产品开发工作在新的平台上起步。
2.2文创产品的类别
依托本馆藏品、展览资源研发生产了涵盖图书、邮品、纪念品、文具、餐具、艺术品、服饰、办公用品等8个大类,共计400余种文化创意产品。总体上看,我馆的创意文化产品,市场认知认可程度比较高,部分产品一经推出很快就卖断、部分产品被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选为文化礼品,成为传播传统文化、巴渝文化的生动载体。
2.3文创产品开发途径
一是配合展览开发产品,配合《自然的吟唱》原创展览开发设计的首饰、文具、抱枕等实用性较强,极富有花鸟画技艺特色的日常用具和用品,深受专家的好评和消费者的喜爱。配合“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工农标语开发包括帆布包、笔记本、卡套等文创产品。二是配合公众教育活动开发产品,为中秋“清秋雅韵”古琴雅集活动开发古琴u盘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三是利用特色藏品开发玉器、茶具、茶宠、手提袋等文创产品。再如,极具中国元素,历史悠久而又享誉世界的德化白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特点,观赏价值上更能体现出“温润、洁净、雅致、精巧”,无论是各类实用器具、陈设文玩,都富有高超的艺术效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历经多年收集典藏,现有的典藏文物,明清时期德化白瓷有40余件,是历史学家研究德化白瓷发展历史的重要参照。为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制瓷技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德化瓷塑大师推出了多款德化瓷茶具。系列茶具的胎土、釉料等均取材于原产地,充分展现出了德化白瓷质地纯白洁净、温润微瑕等特点,又大胆创新,注重传统艺术性与现代实用性相互融合,充分展示出传统工艺手法,从而彰显出白瓷器物的美观、大方、自然、创新,托于掌间把玩,茶气自然氤氲在心间,令人心旷神怡,这个系列德化窑产品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和好评。四是采用授权、委托、定制、代销等模式,与文化企业、设计公司,将文创与旅游、科技等产业相结合,依靠社会力量,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五是尝试博物馆与高校、文创企业三方共同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例如,与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北致信礼邦、北京增艳锦添等单位合作开发“走进长江文明之大溪文化展览”文创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4文创产品展示销售平台
一是组织参加中国博物馆协会举办的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联展、参加成都博博会、米兰国际博协第24届大会展示会、法兰克福国际纸质文创产品展等国际国内文博展会;二是举办重庆市首届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联展,邀请包括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11家博物馆、4家企业,与南京博物院等国内5家博物馆(院)签订《全国部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博物馆战略合作重庆协议》,与重庆相关博物馆共同发起成立“重庆市文博创意产业联盟”;探索博物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半个多世纪以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立至今,在几代博物馆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和支持之下,馆藏古今中外名师书画作品达万件之多,馆内常自主举办各类书画展览,今年还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联合主办“金刚坡下一傅抱石绘画展”,提取馆藏书画特色元素,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了各类实用性、收藏性、创新性较强的文创产品,除了极具现代美学感官,还应用了创新材质和工艺,使得文创产品更具科技性,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2.5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文创产品开发,实现跨界强强联合。
与昌辉股份、重庆米房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康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管理处联合组建运营渝中区母城记忆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3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文化保护
一是对于每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城市而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流传已久的文化资源。博物馆行业在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的同时,也应当注重自身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博物馆所开发的文创产品必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战略眼光。同时本馆、本城市的文化符号标志要进行深入的发掘和探讨,探讨和研究出最具特色的博物馆核心文化价值体系,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文化产业产品价值链,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要以本土特色文化为设计源泉和基础,以创新创意为发展核心,深入发掘和研究博物馆自身内部的文化特色和传统要素,进而为文创产品的开发奠定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
二是博物馆在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时,在文化创意方面,除了要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外,更多的要把握市场的需求,准确定位自身,避免自身产品与普通地区旅游纪念品相似和模仿,认真进行市场调研,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创办自身的文化品牌,深入调动整个行业的合作和发展,高度打造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帮助,要使自身的产品符合现代化快节奏的生产生活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购买欲望,进而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促使博物馆自身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出来。
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应当朝着精益求精,时尚细致的方向努力和发展。虽然当前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杜绝小作坊的粗制滥造模式刻不容缓。所以,作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自身产品的开发制作应当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政策和行业规定,使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尽快形成自身极具特色的高品质产业链,在文创产品的设计、加工、制作、营销等方面,形成独具博物馆自身文化特色的专属企业,使文化创意产品在文化竞争市场上更具群众的吸引力和自身竞争软实力。
四是随着博物馆本行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和发展,博物馆品牌的建设和树立也渐渐地融入博物馆人的视野。文化品牌作为招揽群众的“金字招牌”,在宣传自身文化价值,推广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使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也不仅仅只停留在博物馆内。公众聚集的场所,车站、公园、机场、地铁等人口流动性大的区域,都应当设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专营商店,或者是设置相应的宣传海报。充分利用博物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深入发掘本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将博物馆特色文化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当中,进行相应的文化包装输出,使得自身的文化创意产品更具影响力。
五是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随着自媒体客户端的不断普及,人们接受讯息的方式和方法更具多样化。博物馆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新型的媒体宣传手法,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推送手段,结合博物馆官方网站、官方旗舰店等网络销售渠道,不断拓展自己的客户群体,将博物馆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创意产品推广出去,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发挥出博物馆自身的旅游教育功能,进而挖掘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更大发展潜力。
关键词:全景技术;在线漫游;虚拟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083-04
引言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当前,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科技浪潮拓展了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与方式。在此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新博物馆展示手段,让科技助力知识传播,让知识传播承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适应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理论概述
1.全景技术概述
全景技术也称为全景摄影或者虚拟实景,是一种基于静态图像在计算机平台上实现虚拟现实的一种技术,它是使用相机环360度拍摄的一组或者多组照片通过无缝连接的方式拼接成一张全景图像,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看的真实场景还原展示方式。[1]用户可以使用IE浏览器或播放软件在电脑平台上利用鼠标控制环视的方向,可360度旋转观看,给人一种全新的真实现场感和交互体验感。
全景技术的特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三维技术的视角极限,免去了三维繁琐建模渲染等工作,直接取景于真实场景,利用真实照片图像结合JavaScript脚本语言实现实景360度全方位展示,并可在全景展示中加入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媒体,使观者不仅可以获得整体的认识,亦可深入其中某个场景、某个细节进行浏览观看。360度全景可用于网络、多媒体触摸屏、大屏幕全屏投影、全景视频、三维产品展示等,被广泛应用在房地产楼盘展示、虚拟旅游、虚拟教育等领域。[2]
2.数字博物馆概述
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并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永久机构,它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见证物。[3]数字博物馆是建立在数字空间之上的博物馆,是以采集、保护、管理和利用人类文化/自然遗产信息资源为目的,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建立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是对实体博物馆服务时间和展示空间的延伸与拓展。[4]
虚拟博物馆是数字博物馆的一种崭新形式,它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图像、文字、音频、视频、3D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表现方式将博物馆的职能延伸到网络上,打破了时空限制,为世界各地的观众提供展示和互动服务,开启了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的全新模式。
基于全景技术构建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的价值与意义
1.全景技术应用于网络虚拟展示的价值
全景漫游技术是基于全景图像的真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逐步流行的一种视觉新技术,它是通过专业的取景设备将场景以真实图片的方式保存,然后通过后期合成将多组图片高精度地拼接与修复,采用兼容性极高的Flash播放技术或HTML5技术,通过专业的合成软件,开发出运行于不同环境的虚拟场景。[5]让用户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互观察、交互作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6]相对于开发虚拟漫游系统的三维扫描、三维建模等高难虚拟技术,360度全景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下表):①图像拍摄及合成的开发难度与复杂程度较低,耗费时间较短。②以采集场景图像为基础,真实还原物体的细节、质感和色泽,避免了三维建模与贴图渲染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偏差与图片模糊和马赛克等问题[7],场景真实性较好。③采用图形图像处理方式还原真实场景,图像文件的数据量较小,对系统环境要求较低。④以Flas技术为外部扩展平台,可根据展示需求定制各种辅助功能(如添加音频解说、播放界面定制、漫游地图等),并依托HTML5技术可为iPad用户提供高清流畅、方便快捷的在线漫游体验,平台兼容性好。⑤利用全景技术开发漫游系统相比三维扫描的昂贵设备与虚拟建模的高开发成本,其在设备购买与人员组成方面耗费较低,可实现低成本开发虚拟博物馆。
2.全景技术助力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的意义
全景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创新应用开启了博物馆在网络展示、教育、宣传等方面的新模式,推动了实体博物馆数字化、数字博物馆网络化、网络博物馆移动化的有机结合,弥补了实体博物馆、传统数字博物馆在远程用户体验与平台兼容性方面的缺陷,实现了展品与观众之间的零距离交流与互动,增强了在线漫游式的体验感,全方位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与此同时,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承载着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责任和使命,基于全景技术的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的设计与实现,充分结合当前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与移动化的大数据时代优势,拓展了科普知识的传播广度与效度,体现了以科技助力文化传播,以文化传播惠及百姓的科普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博物馆网络展示的科普教育功能。
基于全景技术的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设计与实现
1.设计思想
文章以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子项目为例,采用360度全景漫游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博物馆的网络虚拟展示效果,其核心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
图1
(1)前期分析
一是考察博物馆展厅的实际情况,了解场景环境条件,结合博物馆4层8个展厅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制定构建方案;二是设备与技术支持,依据场景实际情况配备项目实施所需的相关设备与技术人员,为任务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2)实施流程
一是根据每个展厅场景情况设计出各自展厅的全景图像拍摄方案,并依据全景拍摄方案进行实地拍摄,然后对采集的图像组进行后期全景图拼接;二是收集与处理虚拟博物馆建设所需要的多媒体素材与相关资料;三是利用全景漫游制作系统搭建数字博物馆的模块框架,完成在线漫游网络虚拟博物馆的图文、动画、影像等资料的合成与构建。
(3)预期效果
输出全景漫游制作系统开发的成品文件,调试产品的运行环境与平台兼容性,力争构建出高质量、低传输、好操作、跨平台的网络虚拟博物馆。
2.实施过程
(1)全景图像采集与制作
全景图像主要有柱形全景、球形全景、对象全景三种。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网络虚拟展示是基于制作成本较低的球形全景技术开发实现的。球形全景是以目标景点的某一观察点为中心,使观察者既能看到水平环360度的景观效果,又能看到垂直环180度的景观效果,即形成360×180的全视角效果,球形全景中加入了天和地的感觉,全景的视觉范围更加开阔。[8]拍摄全景的设备主要包括单反相机、广角镜头、全景云台、三脚架。合成全景的软件主要有图形拼接软件Autopano Giga或PTGui Pro、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全景制作软件pano2vr等几种。
图像拍摄
图像拍摄是全景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关系到素材在后期能否顺利拼接的问题。因此,图像采集过程中拍摄者应掌握相机的摆放方法与拍摄技巧(如图2)。①使用三脚架固定全景云台,确定好相机的垂直角度,保证相机在一个中心点转动,确保拍摄转动时的图像采集在同一水平面,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配备水平仪。②拍摄者环绕水平一周拍摄10~15张照片,并保证每张照片有10%~20%的重叠用于后期拼接,在曝光时间较长时,保持相机稳定不动,保证图像清晰度。③拍摄图像时上下都要留出一定的多余空间,避免后期合成的全景照片剪裁时破坏主体。④拍摄过程中图像拼缝的地方尽量避免正在运动的景物,拍摄时动作要快,减少由于其位置变化给后期制作带来的麻烦。⑤补拍天与地,如果机位正下方为有规则且连续的图案或不规则且非连续性图案,需要对地面和天空补拍,以备后期合成修复使用。完成一圈的拍摄后得到的图像数据就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拼接(如图3)。
图像处理
在图像拍摄过程中,由于光线、场景凌乱等因素造成的图像拍摄效果较差时,开发者可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例如,利用HDR技术处理图像的亮处、暗处、镜面反射等不良效果;利用Photoshop调整画面亮度/对比度、曲线等,擦除或修复场景中不需要的元素;同时注意全景图像拼接过程中缺少的顶和底,即天和地,通过修补实现无瑕疵的全景图片,进而达到理想效果。
图像合成
全景图制作的最后阶段就是图像拼接,即将水平360度旋转拍摄的照片,拼接成一张在平面上看上去很广范围的照片,使得生成的全景展示地图能够还原当时拍摄的真实景象。本案例采用Autopano Giga软件进行全景自动拼接,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打开Autopano Giga软件,执行“文件―导入”,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拍摄好的一组图像,导入图像。②执行“检测”,系统自动匹配关键点(如下页图4),进行初步全景合成。③执行“编辑”合成全景图像开始,适当调整图像视觉效果与尺寸,完成合成。④执行“文件―导出”,输出合成后的全景图像(如下页图5)。依照上述步骤完成对博物馆展厅全部图像组的全景拼接工作。
(2)全景漫游系统制作
本案例使用Pano2VR漫游软件开发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虚拟展示系统。主要步骤如下:①启动软件,在输入功能模块中执行“选择输入”,根据展厅参观顺序导入全景图。②使用交互热点制作场景快速链接,利用皮肤编辑器制作参观导览地图(如图6)。③使用皮肤编辑器的图片添加功能,制作展版、藏品内容的大图展示,使用媒体功能添加展示的视频或讲解音频。④制作漫游导航控制按钮和使用帮助信息。⑤设置输出参数与格式,制作完成的漫游系统,为了提高漫游系统的高度兼容性建议输出Flash/HTML5格式的文件以适用多平台的使用需求。
(3)产品展示
架构与设置网络虚拟博物馆的服务器及网络连接地址,将开发好的虚拟博物馆嫁接到互联网进行展示与传播,为全民提供网络远程参观与使用(如图7)。
总结
当前,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科技浪潮正以多样的方式和途径拓展着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文中案例采用全景技术构建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网络虚拟展示,切实地利用了信息技术与网络媒体优势,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博物馆网络展示的有机结合,开创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新模式,对提升网络科普教育,宣传科普知识,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等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田露,高俊强.360°全景技术与应用分析[J].现代测绘.2012(11).
[2]王鸿飞.浅析360全景技术及其应用[J].广东科技.2012,21(15).
[3]陈刚.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博物馆,2007(9).
[4]陈刚,祝孔强.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9).
[5]王莹.360°全景技术在网络虚拟展示的实践与应用[C].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2014.
[6]薛莹莹.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