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道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非 法律 规范,它的发展应适应人的需要;在价值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构建合乎人发展需要的“适然”道德应当是以“底线道德”为标准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道德。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发展。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能够满足其发展需要的、一种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维系的非法律规范。从根本上讲,它的建构和实施是依靠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自觉、自愿的活动来实现的。在价值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构建合乎人的发展需要的、真正的“适然”道德是我国所有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道德的缺陷分析,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旨在表明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发展的归宿是建立以“底线道德”为标准的、合乎人发展需要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适然”道德。
一、现有道德的缺陷
我国现有的道德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批判、继承、吸收
第一,人的同一性是建设以“底线道德”为水平的社会道德的 哲学 基础。在现实生活中,人不仅是差异的存在着,同时,人在差异存在的基础上又具有“人之为人”的同一性。在现实生活中,人是差异同一的感性存在物。人的这种同一是差异的同一,差异是绝对的,同一是差异基础上的同一,这种同一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正是在“人之为人”的同一性基础上,人们才可能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进行着、人类 发展 需要的生活资料、信息、能力等方面属人需要的交换。并通过这些交换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并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同一性不仅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外在的尺度,并且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根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强、人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也会使人们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取得更多的、相一致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标志着人类素质的提高,而且也进一步证实了“人之为人”的特性。人的同一性表明,在 现代 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可能会在以遵守“底线道德”为基础的现实生活中进行交往。也就是说,人的同一性是建设以“底线道德”为水平的社会道德的哲学基础。
第二,在人的同一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底线道德”是每一个“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正当利益得以实现的伦理保证。人的同一性为人们在现实活动中实现自己的利益提供了可能,在人的同一性基础上开展着自己正当的行为活动,并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基础上活动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管其差异性有多大,这样的活动准则对每一个个体来讲都是公平的、正义的。由于“底线道德”是每一个在现实活动中的人、在人的同一性基础上达成的、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行为规范;那么,每一个具有同一性精神的人是能够遵守有他们自己制定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每一个具体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才能够以此为基础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并为进一步实现自己新的目标搭建一个与其它同样遵守这一“底线道德”的个体实现自己新目标的共同对话平台。正如何怀宏教授所说的那样:“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不管在自己的一生中怀抱什么样的个人或社会理性想,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有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无论如何必须共同遵守的”。因此,这种准则和规范就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利益得以实现的伦理保证。
第三,“底线道德”是差异的个体自觉、自愿的活动得以在现实社会中展开的最佳结合点。如前所述,建立在人的同一性基础上的“底线道德”是从现实活动中、主体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出发的、是主体自由意志的正当反映。这样的社会道德既符合个体道德的发展又有利益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使不同的、差异的个体在这样的社会道德规范引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创造性;使他们的利益和人生价值在这种社会道德的支持下能够得以实现,并为他们进一步的发展搭建一个公平、正义的人生舞台。这样的道德既考虑了差异的个体又考虑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是适合差异的、“从事着实际活动的人”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使整个社会和谐有序,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即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安身立命之道。因此,这样的“底线道德”与传统集体主义话语下的社会道德有着本质的差别,传统集体主义话语下的社会道德不是从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它过分强调社会的利益,忽视了现实的、从事着实际活动的、差异的个体的利益,将导致社会道德难以被生活于其间的差异个体所接受,而“底线道德”话语下的社会道德是建立在人的同一性基础上、它满足了不同个体的利益、使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差异的、每一个个体的自我努力是可以实现其发展愿望的道德。所以,“底线道德”是差异个体自觉、自愿的活动得以在现实社会中展开的最佳结合点。
四、结语
通过对现有道德缺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为社会的道德应当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它的制定和认可必须从社会的发展阶段、人的现实需要、人的同一性出发,如果脱离了这些因素,不管它的内容、形式是如何的完美,都不可能保证现实社会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利益实现,都不可能使社会保持和谐、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只能是差异协同的发展,而不是整齐划一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不可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些哲人的话语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用来调节人们行为活动的道德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进步。社会道德要内化为个体道德的关键就是社会道德要正确反映人们的现实需要、反映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并且能够给“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提供一个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从人的现实需要和可以实现的愿望出发来制定社会道德,而不是把外在的、所谓的社会道德强加给他,从而使人们现实的需要不能满足、人生的价值难以实现。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上的满足。人类既是自我供给者,又是共同生活者。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进而保证和促进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约定,或称之为“规矩”,这种“规矩”进而就成为一种规范,即道德。就是说,道德现象的发生,首先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其根源深藏于经济事实之中。从社会群体的角度讲,道德是一种规范;从个体的角度讲,道德又演化为对社会规范的遵守与否。总而言之,道德产生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历史上不论哪个阶级,都要用本阶级的道德为其法纪作辩护,也都要用法纪的强制力来推行和维护他们所宣扬的道德。在如今社会主义社会里,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凡是法纪所鼓励、提倡、培养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要求的、光荣的、正义的行为;凡是法纪所禁止的行为,也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不道德的行为。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反过来说,一个不守法的人,也必定是不道德的人。因此,遵纪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处世之本。
1.遵纪守法是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类必须有法纪并且遵守法纪,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即使是在现代文明社会,法纪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法规,人们走路、开车随心所欲,交通状况就会一片混乱,交通事故所带来的不幸就会随时降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经济法规,经济秩序就会混乱不堪,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行为就会肆无忌惮,经济就会陷入绝境。所以,社会要稳定发展,必须要有法纪,并且要遵守纪法。
2.法律与道德的平衡。自近代社会以来,法与道德就发生了剥离,进而成为社会规范的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力量的衰竭,法律至上诉求也并不意味着法律万能。恰恰相反,现代法治秩序则仰赖于道德秩序的有力支撑。首先,法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护离不开道德秩序。其次,过度依赖法律而忽视道德,很容易造成人异化和在日常生活的畸变。再次,伦理道德提供的社会资本构成了“自生自发”秩序的重要动力和根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得斯鸠曾经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如果说健全的制度就是所谓“界限”的话,加大对违规逾矩者的查处力度才是确保权力“望而却步”的关键所在。
三、社会公德与道德的关系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亦称“公共道德”或“公德”,即列宁所说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德建设被提到首位。道德是分领域的、分层次的,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公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人们的一些公共道德行为引起了社会上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争论,呼吁“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首要的是提高国民的素质,这必须要抓公民的公德意识和公德修养”。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关系到人们生活细节的领域中,采取细致而具体的行动,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我们要从细微的生活小节中积累公德习惯,引导人们的公德习惯由要求遵守到我要遵守转变;由外在的要求到内在的需求转变,从而由量变引发质变。
四、要推动社会公德的确立与发展
1、强调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重视自身的修养、崇尚理想人格是中华道德的最高追求。中华道德历来重视将道德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为自身的根本追求。首先它强调任何人只要立志向善,就一定能够成就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其次它非常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提倡做事情要“身体力行”、“躬行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2、提倡民族和国家的整体主义观念。
整体主义就是强调个人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民族和国家。我国的传统道德强调整体主义观念,形成了顾全大局、乐于奉献、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历代传颂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言,就生动地展示了这一民族精神。正是在中华道德整体主义传统的熏陶下,使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虽然历经了无数次内忧和外患,但始终能够一次次获得新的民族复兴。
3、强调“仁爱”的处世原则。
孔子主张把“仁”做为“五常”之首,成为中华道德的核心范畴。其后孟子提倡“仁者爱人”,将仁具体解释为爱人,由此形成了仁者爱人的重要理念。仁者爱人强调仁爱应当分别亲疏远近,从爱最亲近的人即父母兄弟开始,逐步推广扩大到其他;它强调应当将仁爱贯穿到施政原则和社会理想中去,仁者爱人的理念,对于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
当今我国的经济实力有明显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差别。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影响使西方的思想观念不断涌入我国,国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我国产生了极大影响,我国的传统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中外文明的交流和冲突。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外文明的交流和冲突越来越多。这给当代中国人的道德生活带来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对这种形势,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就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吸纳别的国家优秀的道德文化成果,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宽广眼界,要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道德文明,以充实和完善中华道德的时代内容。
2、市场经济对中华道德的冲击。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基本的经济方式是自然经济。因此中华道德传统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有些是过去没有而需要重新建立的,有些是过去存在但需要有新发展的。例如,市场经济要稳定地发展,就要求讲信用,而中华道德长期以来所谓的信用是就自然经济状况而言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究竟什么是信用,怎么讲信用,中华传统道德在这方面理论和规则的准备都是不足的。
因此中华传统道德在历史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地吐故纳新,取得新的完善和进步,我们国家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非但不能走完全否定中华道德的路子,而且还应充分发挥到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所具有的时代价值。有些学校通过中华道德优秀传统的宣传教育,已很好地净化了校园气氛,这说明中华道德在我国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极强的历史渗透性和现实感召力。上述情况表明,中华道德有可能通过现代的转化和发展,发挥其价值导向的作用。中华传统道德对当代的社会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主要表现在:
1、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有助于改善当今社会的道德风气。
中华道德优秀传统宣扬人们时时事事都要讲道德,然而目前社会的道德环境确实有不少值得忧思的问题,当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频频使用“失范”、“低下”甚至“沦丧”等词汇来表达对道德滑坡的感叹。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坑蒙拐骗行为、与日俱增的假冒伪劣产品以及形形的违法乱纪状况等现象确实令人触目惊心。如果我们能够把现实的道德问题放到更远的时空背景下去考察,如果能够以辩证的眼光去分析中华道德的发展过程,可能会更多地化忧思为启示,变焦虑为探索。当前我国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界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都显示着讲道德的优秀传统正在逐步得到恢复。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如果能在社会生活中重新得到大力提倡,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必将会有令人振奋的改观。
2、中华传统道德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并不矛盾。
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个人道德修养,做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选择的道德基础,已经成为维持市场经济中的正常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所需要的行为准则, 是人们一般的、基本的道德信念、道德人格和良心,也是评价人的行为是非善恶的基本价值尺度。如果用中华传统道德观念去看待市场经济道德观,人们并不感觉陌生,因为两种道德观中都十分重视社会公德的建设,即二者都认为"诚实信用"等道德要求是社会公德的基础,因此中华传统道德与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要求并不矛盾,二者的道德目标应是一致的。
关键词: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危机 道德教育 道德信仰重建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义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以道德行为,以此张显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内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 “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 “指向灯”。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动力之源,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时受到人类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人类社会的特征以及社会历史性 的影响。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创造性使道德信仰成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这是说包括迷信在内的各种信仰都是基于人类永恒的本性,人类力图通过对某种高于客观现实的无限性的追求,以弥补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带来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从而实现其独有的生存价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未完成性的现实规定。人类在各种可能性中发展使自己日渐成熟与完善,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逻辑发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唤人必须有一种道德的生活与信仰来塑造 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创造性的实现。创造性为人类信仰创造了条件,而合理的创造性使信仰成为必需。道德信仰沟通着有限与无限,自然与必然,使道德最终成为人的行为规则,有了其终极的价值功能,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据。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会基础
首先,社会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为可能。社会的发展需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正是在社会的未完成性中,才给信仰留出了地盘,使人可能面临未完成性的社会建立起美好的信仰,从而不断地完善它,形成相应的道德信仰。其次,社会生活的外在性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对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体的个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社会的外在性使道德成为人现实存在的历史前提。最后,社会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为必然。社会跟道德与人的活动具有互动性,同时个人离不开社会,从而使社会具有可塑性,为社会和道德的生成创造了可能性,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会逻辑基础。
3.历史与道德信仰的共时性决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从道德的发生可以看出,它随着人类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历史长河中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道德信仰的孕育、发展和成熟,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独立且单独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不同阶级的道德从不同角度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这一过程是道德信仰展开的历史生成过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为已被主体内化的一种道德认识实践活动,一形成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其作用体现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一道德体系的极度信服和尊重,是人 的各种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个体的经济状况、人生遭遇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其生存方式都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而这种差异若不产生认同,则势必形成巨大的离心力危及社会的存在和个体的生存,所以需要人们用已有道德认识去接收各种不同的道德现象,在主观上趋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为一体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 自律统一的阶段。个体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经过这三个阶段,实现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终确立这一信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联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标,道德信仰确信某道德理想目标,通过调动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从而使道德真正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使个体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 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 自觉地选择 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 。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统一”。它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开。道德信仰使道德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的同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塑造更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道德目标对道德信仰者来说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它对个体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发力,拉动着个体不断地向道德目标迈进。而在每一道德信仰体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过行为者的活动被信仰者实体化附着于一定的个体身上,对信仰者的榜样力、感召力和激励力将大为增强,从而发挥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三、当代社会吁求构建道德信仰体系
(一)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及其危害
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德”与 “得”的矛盾尤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关键词:道德;状况;原因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281-02
引言:道德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是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生活,这种精神生活不是欣赏和享受,而是自律、自省、自责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社会中有了道德,生活才能和谐、安定、有序,否则就会充满矛盾、曲折和悲剧。正如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二重性时说:“劳动创造了宫殿,但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了畸形。”[1]
一、中国公民道德发展取得新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和渠道不断增多,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建立现代化社会公民所需要的道德观念。具体说来:
(一)爱国热情高涨。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民族自尊心得到进一步增强,大部分公民能密切关注国内外人事,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等事件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也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不断高涨。
(二)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使道德产生了新的飞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观念正在主导社会生活。自立平等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人才意识、时间意识、信息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大大增强。
(三)诚信问题己引起广泛关注。从社会监督体系的逐步完善,媒体不断曝光的政治领域的腐败现象、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情况,人际交往相互不信任、社会上存在“诚实意味着吃亏”等事实,都显示出社会诚信问题己到了不得不引起广泛关注的程度,社会中对诚信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代化中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发展不相协调的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人们基于多元的利益产生了多元的道德模式,人们的公共生活道德与自律意识也有所下降,致使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现在一些人的是非观念、荣辱观念己完全被金钱所左右,金钱至上、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等,它们在一部分人中大行其道。高尚的理想和人格常遭贬抑和嘲笑。一些人对真善美和假恶丑分不清辨不明,高尚的精神遭到怀疑和猜忌。一些意志不坚、内心浮躁、精神空虚、思想迷茫的人极易迷失自己的人生航道。
(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冲击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激励了人们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然而也使一些人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甚至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不顾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搞不正当竞争。
(三)诚信危机出现。在现实的社会公共生活中,无契约、无承诺、无规则的行为大量发生,只要对自己有利,契约、承诺或规则就可以不遵守或随意破坏,根本不顾及对方的权利。目前我国社会诚信的缺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腐蚀剂。综上所述,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直接的挑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削弱经济全球化时代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三、影响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分析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导致利益多元化,引起道德失衡。“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分局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经济关系中吸收自己的道德观念。”[2]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利益驱动机制容易刺激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它的主体多元特征容易助长个人主义倾向。现实生活中,敢于打破规矩,一夜暴富,能挣会花者成为一些人眼中的人生典范。于是,世俗取代了理想,功利取代了道德。这股世俗化、功利化的大潮,成为我国目前道德失落的一个大背景。
(二)行政化的社会组织逐步解体,多样化的社会组织结构形成,道德约束处于软化或真空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和道德的规范是在政治权力的高度参与下,道德与政治原则、政治手段合二为一作用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结果,而并非主要实现于个体道德自律。
(三)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消极社会心态制约了现代社会道德的发展。我们常常说中国人友好、热情,但不少人热情友好的对象只限于熟识的人,而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往往表现得非常冷淡甚至无礼。在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影响下,大众对他人的爱是狭隘的、分等级的。如果对他人提供帮助,首先关注的多半是有关系的或关系近的。我们经常看到,济困解围的行为,被一些人视为虚伪;当有人见义勇为时,旁观者竟无人响应,反而会怀疑当事人的善良本意。在这种消极的社会心态的影响下,自己的利益当会尽力争取,若是几个人的或大家的那还是等别人去出头,有了少不了我的。公共领域更是如此,以安分守己、少管闲事、避祸自保为处世原则。在公共场合,经常遇到一些不守公德的人,对他们,大部分人采取“忍”的态度,勇于站出来维护社会公德的人不多,即使有了,也很少有人声援。还有源自于传统中庸思想的随大流心态,本来知道要遵守公德,也想遵守公德,但大家不做,也就缺少了坚持选择正确行为的勇气。人们常常认为,我表明了与大家的不一样,有可能会受到孤立,其实多数情况下这种孤立并一定来自外在,常常是心理的。这种现象更多通过一个群体中的个体行为体现出来,随大流的心态把中庸思想的“和谐”扩展至绝对。
(四)现代化促使城市结构发生变化,使公民道德主体的素质更加参差不齐,道德建设的难度加大。当开放性不断加大的同时,现代城市人口集中度越来越高,人口流动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也必然导致城市主体愈加复杂。一方面是“老市民”的素质面临着新挑战。他们中的某些人长期习惯于传统的城市生活而对现代城市的本质和功能缺乏深刻理解,带有浓厚的小市民意识,虽然生在城市但从心理和行为上并不具备现代性的道德素养和文明修养;另一方面“新市民”和城市隐性市民的道德索质有待提高。他们以临时身份居住下来,并在城市总人日中占很大比重。随着城市的加快发展,这一特殊群体队伍将还会不断壮大。亿万农民走出家园,走进城市,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农民勤劳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带入了城市,同时也将长期以来在自然经济和小生产条件下形成的某些陈腐落后观念和思想行为带到城市。这些城市公民主体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的正常秩序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消极作用,使公民道德建设难度加大。
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道德为代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各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化研究专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9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1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