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饰色彩

服饰色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饰色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饰色彩

服饰色彩范文第1篇

韩国的艺术设计在近现代的崛起,得力于其对色彩的把握——立足传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的色彩非常艳丽,有的又非常纯净和高雅;无论是浓妆还是淡抹都很相宜,流行且引领时尚。每当我们在称赞韩国的设计为“花”一样的设计时,不仅是说设计样式的新颖别致,更有着色彩带来的感官印象与刺激。

从可口可乐的经典红色,到IBM的蓝色,我们正告别黑、白、灰的时代,进入绚烂的彩色时代。研究表明,色彩在产品、品牌的信息传播中能够扩展40%的受众,把人们的认知能力提高70%,这就是色彩的力量。色彩的力量在韩国设计中得到了印证和广泛应用。

韩国现代设计丰富的色彩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于韩国传统服饰色彩。这一判断来自于对韩国传统服饰色彩的解构。

解构色彩就是从选定的色彩对象中抽取原色并将原色所形成的原格局打散、重组,经增减整合后再创作。从操作角度说,解构色彩就是对原来的整体色调、面积、形状进行重新组合和设计,抽取原作中典型的色彩个体或部件特征,按照一定的意图在新的画面上进行具有形式美的概括、归纳和重构,将原有的视觉样式纳入预想的设计轨道,重新组合出带有明显设计倾向的崭新形式。

解构色彩包括两个过程:色彩解构和色彩重构。要解构韩国传统服饰中的色彩,我们从中抽取出几个典型的个体进行研究,包括颜色个体的特征、规律和成型原则等。(韩国的传统服饰,除有性别之分外,还根据年龄、场合、节日、出嫁与未婚等的不同,服饰装扮也有所不同。我们仅抽取其中的色彩作为解构对象。)

其一,韩服的色彩偏爱与格调。韩国自古就是一个尚白的民族,《三国志·东夷传》中记载扶余“衣尚白,白布大袍裤,履革”,这也可以从韩国国旗的白底色中看出来、古时候的韩国——高丽,素与中国交好,交流颇多,中国五行的颜色对韩国传统服饰的颜色也产生了影响,他们也喜爱用红色、青色、黄色,青色作为一种高贵色被广泛地用于其宫廷服和日常韩服中。韩国服饰的色彩十分丰富,从男子服饰就可见一斑:他们平时把蓝色、紫色短上衣作为便服,没有其他哪个民族能把纯度如此高的紫色、湖蓝用在男子的服饰上。韩国女子服饰的色彩更加绚烂多彩。总体来说,这些色彩形成的风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淡雅的基调。白色的应用在传达这种基调中占据重要位置,加入白色就能够形成粉红、粉绿、粉蓝、淡黄等系列,在各种色彩中添加灰度形成咖啡、藏蓝等沉静色调,这也有助子韩服传达着衣人的优雅气质。另一种是对比鲜明、具有强力视觉刺激效应的基调。比如纯度很高的亮黄色、大红色、紫罗兰色、绿色,甚至有明显带光感的色彩。

其二,韩服中的高纯度色彩。高纯度色在韩服中比比皆是,这种高纯度色有时甚至是自然色的直接应用。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纯度高的色彩能够使人产生更强的视觉印象和心理反应,比饱和度低的颜色更具有跳跃感,这也从一个侧面烘托出韩国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韩国人对色彩是敏感的,对饱和度的把握令人折服。

其三,韩服中的对比色。对比色的应用在韩国传统服饰中是又一特色。浅绿色短上衣配红色裙子,强烈对比的绿衣红裳成为主调,这种大片的红色配大片的绿色在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中是很少出现的。然而强烈对比产生的醒目与活跃的背后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艳俗之感,在韩服中白色、黑色、金色的恰当运用很好地调和了对比色,即使等面积对比色经过穿插与调和看起来也是和谐悦目的。除了红绿对比的应用,还有黄与紫的对比、黑白对比等。

其四,韩服中的色彩过渡。以过渡形式让色彩减弱对比,如由大红到浅黄再到黄褐,使得整体中的元素不再突兀。

其五,韩服中的带状色彩。带状色彩在韩服中起着分割和调和的作用,避免了大面积同种色彩的单调,使视觉形象中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调效果。领口、袖口和衣带,由于其功能的限制,自然而然地形成带状色彩,很多时候在上衣袖子部分都是通过带状色彩来丰富颜色的。这些带状色彩的划分是规整的,为韩服增添了优雅与宁静的气质。

其六,韩服中的金色。金色在调和对比色中具有分割的作用。在韩服中既有以图案方式刺绣在服饰上的,也有以装饰物的形式附加在服装上的。金色是王者的专用色,用来体现霸气和高贵,但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金色已普遍用到日常韩服中,用来体现着衣人独有的高贵气质,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金色作为一种特别的颜色被韩国人用得恰到好处。

上述六点就是从传统韩服中抽取出来的个体。下面我们将解构出来的个体元素以现代词汇方式注入到新的组织结构中,重组产生新的色彩形象,但又不失原来整体的意境。

我们从韩服中提取出最本质特征的色彩组合单元,即高纯度色方式、对比色方式、渐变色方式、带状色方式,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重新构建,组合成一个新的色彩画面,也就是原来元素的异构体。先抽离韩服中的四种基本色,它们都是以高纯度和对比的方式存在,然后以带状把它们拟合到一起,以白色为底,既起到调和作用,也能够体现韩国人对白色的崇尚。人们在看到这个解构图之后会感觉到色彩构成依然是韩国原味的。有了这个联想作基础,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诉说传统的语言方式。有了这种语言,我们就可以用这种传统的语言来表达现在的设计了。众所周知,民族的才是国际的,色彩中的传统是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关于色彩元素的经验和规律,单把传统元素照搬照抄地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是不能产生丝毫时尚感的。而传统色彩的解构使我们不仅可以向传统学习,更可以从传统色彩中寻找到灵感,给我们现在的设计找到一种民族化的表达方式。

韩国当代服装的色彩设计更是来源于传统又超越了传统,其当代服饰风靡整个亚洲,引领整个地区的时尚。其饱和度很高、对比大胆的服饰色彩从来不会让人感觉到艳俗,反而以更大胆的方式诉说着个性和前沿,淡雅至极的色彩格调能不失时宜地体现消费者的优雅气质。

服饰色彩范文第2篇

一、楚雄彝族服饰历史发展

彝族是一个经过历史洗礼过的古老民族之一,时间带走了民族留下的痕迹同时也留下了彝族人们生活过的痕迹。彝族服饰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与楚雄的彝族图腾崇拜有关;二是与楚雄彝族人家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三是与大自然的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象有关;四是与彝族风俗习惯,节日庆典有关。

二、楚雄彝族服饰色彩应用分析

1、彝族服饰主要色彩分析

楚雄彝族内含有多个支系,我们通过对各个支系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彝族服饰的色彩应用存在相通的地方,归纳总结以下几点。

黑色――是每个支系通用的颜色,但在服饰中黑色所占的面积却大有不同,黑色是彝族服饰中的基础色,武定县的里颇支系从包头、上衣布料及下身大裤脚裤,都没不开黑色的陪衬。

红色――是彝族最喜爱的颜色,红色象征着喜庆欢庆之意,多为彝族人所用。红色主要被用在彝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之中,手法多为刺绣。

青蓝――在楚雄彝族也经常出现,通常彝族喜欢用青蓝色作为打底色,是与黑色交叉使用的,搭配浅色的刺绣以及挑花的纹样,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黄色――是彝族服饰中点到点缀的作用,在彝族服饰中,黄色所占的面积并不大,是与红色相互映衬的。

白色――通常被用于胸前、袖口、腰围上和裤脚边。靠北边和大山里的彝族使用白色的面积并不大,在河谷和华南一带的罗罗支系服饰中,被用作衣裤的基部。

大体来说,彝族服饰的主要色彩是由黑、红、青蓝、黄、白构成,黑色常被用于服饰的底色,大量点缀红、黄、蓝、白的刺绣花纹,其中红色纹样所占面积最多。彝族服饰中常把黑、青蓝交错作为基色使用,常装饰红、黄、蓝等颜色的刺绣花边。除了绿色,彝族服饰中很少出现别的颜色作为过渡色使用,但通过彝族人们的精心搭配,彝族服饰展现出了一种和谐的美感。总的来讲,彝族服饰的色彩搭配形成了古朴大方、凝重典雅;色彩斑斓;明艳动人;轻快素雅、秀丽和谐的风格。

2、楚雄彝族的民族心理和色彩象征性

黑色――彝族人民对黑色有强烈的崇拜感,彝族服饰中黑色是普遍存在的。彝族服饰中以黑为美,突出彝族族城的自我尊严。

红色――彝族人民对红色同样有强烈的认同感,红色对人来讲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他们认为红色的土地上孕育了他们一代又一代,他们对红色有着无限的眷恋。红色象征着火,可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热情与希望。

服饰色彩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服饰造型 色彩美学 人物性格

《夜宴》以冯小刚式的电影化语言,用充满张力而饱满的画面语言,向观众缓缓的讲述了一个暗含杀机的晚宴,一场权欲横流的宫廷斗争,一段不可得到的爱恋纠缠,使观众在心惊胆战之余,经历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宣泄。

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美学》中说,色彩美学可以从印象(视觉上)、表现(情感上)、结构(象征上)三个方面来研究。而影片《夜宴》在表现婉后各个不同的人生阶段时,通过其服饰色彩的变化,全面细致地展现了婉后白色、红白相间、黑色、红色四个个时期的心路历程和心态变化。从符号学的角度,达到了色彩的能指(视觉印象-色彩本身和色彩外观形象)、所指(象征-由心理经验和联想赋予色彩的抽象意义)和功能(表现、传达、触动情感)的评价体系。

一、 白色时期

从“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的影片开场歌舞,舞者皆着白色衣衫,与婉儿青梅竹马的太子无鸾的出场即暗示出白色那简单,完美至上,充满理想主义的特点。气势恢宏的宫廷上,在打开大殿之门后,婉儿身披白袍亮相,白色在政治上还具有表现投降的色彩,其后委身于叔叔这场戏充分表现出这时候的婉儿心思还相对单纯,不谙世事,认为自己的妥协便能换得太子平安。

二、 红白时期

身着白色内衫,红色外袍,风情万种的皇后沐浴后,终于等到了心爱的无鸾,带着些许的少女情怀奔向前去,却不曾想在说完了“你让我急死啦”之后,得到的是无鸾冰冷生硬的回答:“是,母后”,这里红色代表的爱情受到了白色投降寓意的阻碍,她脱下红袍,跟太子动起手来。

先帝遇害让她回归现实,与太子身份的变化让她正视现实,或许是对太子的爱,她无奈着、挣扎着,接受了皇叔的篡位及占有,这让她不得不再一次审视现实,于是,在红色具有动力与进攻的属性下,她开始正式褪变为红色时期。主要表现:一是婉后在试衣时对叔叔的试探,二是在册封大典上,婉后身着美艳的大红袍,虽贵为皇后,但只能无奈看着太子别胁迫为人质,可是当青女提出想要与太子同行契丹,她却发出对青女的杖刑三十的指令。三是在夜宴之前,对叔叔产生别样感情的内心纠结。

三、黑色时期

黑色具有使任何颜色走向反面的特殊属性,因此,婉后服饰的第一块黑色出现在和青女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这样强烈对比出婉后的多变及青女的单纯心性,随着后面婉后抚摸茜素红布料,暗示出这里的红色具有了其反面属性。果然,当青女说出在梦中与太子见面时,婉后狠狠地捏碎鱼饵,红色散发出的嫉妒开始隐隐作祟。而婉后忌妒心的极限表现在册封大典后去看望青女时,被心思简单的青女看穿洞悉内心,遂对青女判黥刑,发配岭南。

黑色还代表负面的情感,除了在羽林卫表演刺杀太子,差点以假乱真时,她开始反抗,但妥协没坚持到最后,以及当身份地位变化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裴洪跪地高呼皇太后,以及紧接着行杖毙,婉后脸上的妥协与隐忍表露无遗,但在稍稍迟疑后,她仍然下定狠心,对叔叔说出对忠臣的不赦。黑色是代表阴谋的色彩,当生存的希望快要泯灭时会涌出一股动力,在给无鸾洗头时,婉后发现生性善良软弱的太子并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她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在经历了众多变故后,婉后开始变得残忍而血腥,当太子别要挟为人质之后,她便毫不犹豫下定决心除掉叔叔,自己买毒药后,毫不留情杀掉利用完毕的人,并且俯下身对卖药人说:“这是对你最好的奖赏。”从这里可以看出,黑色那肮脏、卑鄙、残忍的特点。而黑色同时也是,死亡与结束的颜色,当最终的夜宴后,婉后身着黑色皇袍,她的生命也走向了尽头。

色彩本身即能引起情绪反应。《夜宴》正是达到了视觉美感和听觉美感的有机统一,无形之中引导了观众的情绪反应,使导演和观众找到了彼此震撼的结晶体,产生了心灵共鸣。而婉后在不同人生阶段,通过缤纷的色彩变化呈现出了矛盾又悲剧的别样人生。一曲夜宴末了,伊人纷纷归去,只留寂寞雪花徒伤悲。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服饰色彩范文第4篇

媒体的快速普及使体育赛事的参与性与观赏性大幅提高,竞技运动服饰通常是在特定环境中使用,近年来在各大赛事中的选用已超越了产品本身的使用属性,扩展到了文化蕴含层面。面料、色彩、图案、款式是构成竞技运动服饰的重要元素,而色彩又是其中最为直观的视觉要素。我试图通过色彩对视觉、心里影响的详细论述,分析竞技运动服饰的色彩选用可能会对裁判、观者,甚至环境带的影响,探索运动员如何在运动服饰色彩选择中体现环境与自身和谐的统一。

1.色彩的心里属性:色彩是运动场上观者对运动员着装感观的第一印象,对于判断主体性格、气质、行为活动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除了物理方面的辩知性,还会在心里产生生理感知,这称之为意象,大脑神经接收到色彩意象讯号,即时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能唤起各种情绪,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 色彩的心里效应比较复杂,同时又具有群体普遍性和个体差异性,在色彩的的心里意象联想基础上我们应该了解其社会性。

2.色彩的社会属性: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直观体现,服饰色彩的社会因素首先要体现在文化属性上,由于社会制度、传统风俗不同,人们的服饰色彩必然受到影响,并客观地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正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因素的产物,并由此而造成群体性心理倾向,这是服饰色彩心理的决定因素。它从总体上决定服饰色彩的共性特征和整体模式。

3.认识服装中的色彩

选择服装色彩时首先要了解术语:基础色指纯粹的颜色,如红色、蓝色;明度指同一颜色的深浅变化;纯度指色彩浓烈程度。色彩被按照这三种方式加以区分,形成眼睛所能辨识的成百上千种颜色。这些颜色又被分为冷暖色调,其实色彩本来是没有温度、不能感觉冷暖的,色彩的冷暖是借用了器官感觉的词语,当然颜色的冷暖没有绝对,只是相对而言。

色彩带来的视觉信息及象征意义是很重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服装的颜色并不是单一的颜色,是在某一基础色下的多种颜色搭配使用,在服装的色彩运用中这样的搭配也是有一些规律和技巧的:

(1)强烈色搭配:指在色环中相隔较远的颜色搭配,强烈、醒目,容易引起注意。例如:白色和柠黄、绿色搭配很和谐、明亮,但会显得服装较轻薄没有分量,在举重、拳击等重量型比赛中极少出现,同一个色与白色搭配时,会显得明亮;与黑色搭配时就显得深暗。

(2)近似色搭配:指在色环中相隔较接近的颜色搭配,纯度低的颜色更容易与其他颜色相互协调,这使得人与人之间增加了和谐亲切之感,从而有助于形成协同合作的格局。

4.竞技运动服装的色彩运用:

竞技运动服装的色彩美体现是人与环境默契配合而形成的和谐美,在运用时,必须着眼于人种的体型、肤色。中国人属于以橙色为中心色相的黄色人种,体格方面相对骨骼架构娇小,体重偏轻。在赛场上“绝对力量和绝对速度不占优势,其优势主要集中在与灵巧、技能平衡等技能类项目上。”前面我们已经对色彩属性有了基本认识,具体可分项来谈:球类项目参与人数多,时间长,服装用色要强调整体感和易兴奋感,颜色使用不超过两色,尽量选用高纯度的暖色近似搭配,使整个队伍有较强的视觉统一性,“暖色调的应用会在较长的比赛时间中对自身或观者延长视知觉的兴奋周期”。单人比赛使用色彩较为宽泛,单色、多色搭配都可。在突出个体特性时,低明度冷色调所产生的沉稳、冷静似乎更适合作风稳健运动;气势强、节奏快的个体使用高纯度暖色调的强对比色比较容易得到观者的响应。在身体对抗性比赛中,红色具有“进攻”、“主导”等潜在含义,能使选手更加自信,在潜意识中对对手产生心理压力。水上项目中,服装面积小,用色应单纯,考虑到与环境的关系,暖色调高明度色彩会与水的蓝色形成强对比,轻快、醒目,对身形产生扩张视效。在举重项目中,冷色调低明度的着装会有力量的凝聚感,能使注意力更为集中。

相对于对服装要求严格的项目,体操给了丰富的色彩使用空间,最具有观赏性的体操比赛像是一个展示形体美、色彩美、民族文化、个人魅力的舞台,颜色可以用多,但不可用乱,暖色激情洋溢;冷色内敛精致;在某一基础色调下使用强烈色和互补色搭配会产生很强的律动感、节奏感;而采用色环中近似色或同类色的搭配会显得更加和谐,身姿的挺拔。很多运动项目的服装色彩运用是相近的,在掌握了色彩的基础知识、搭配技巧后可以根据实际环境的不同灵活掌握,这与比赛项目、比赛环境、运动员个体都有关联。

服饰色彩范文第5篇

【关键词】瑶族服饰;图腾崇拜;服饰色彩

我国民族服饰艺术中的色彩包含的意义不凡,看似平常色彩的背后反映着每一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内涵,研究价值较高。瑶族服饰图案以其特有的五色的色彩配置在整个中国民间美术体系中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色彩特点。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在传统哲学思想的浸染下,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演变,从而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五色观”色彩体系。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五色拥有了特有的语言,同时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民族服饰的色彩已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知的表象形式,而且成为民族心理观念性的解释。

一、瑶族的民族状况和图腾崇拜

瑶族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现瑶族共有213.4万多人。他们生活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

瑶族复杂,崇拜祖先“盘瓠”。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有本民族传统的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诮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以盘瓠为图腾。传说中的盘瓠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龙犬。盘瓠是瑶族人民心中的神犬,而瑶人自认为是盘瓠的子民。五色犬盘瓠形象与瑶族服饰艺术密不可分。盘瓠“狗头人身”,“其毛五彩”,在瑶族服饰艺术中同样体现出“狗头冠”和“犬尾”饰,“好五色衣裳”,衣斑布斓的样式与色彩特点。

盘瓠图腾是瑶族文化的象征与标志,瑶族服饰艺术便是这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一种物化形式。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挑花刺绣图案以及服饰纹样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宗教图腾崇拜的反映,瑶族男女之所以身着花衣,主要是出于对其始祖盘瓠的图腾崇拜。

二、瑶族的服饰的盘瓠形象以及服饰色彩

史载盘瓠“其毛五彩”,“狗头人身”。南方瑶族及其后裔喜戴狗头帽、着五色衣与狗尾衫,来纪念祖先盘瓠。

据瑶族民间传说:盘瓠与三公主结婚后,白天是只龙犬,晚上却变成了美男子,他身上的斑毛也变成了色彩斑斓的龙袍。终于有一天,三公主要求盘瓠变成人。盘瓠于是建议公主把他放在蒸笼里蒸七天七夜,他便可以脱毛成人。在蒸到六天六夜时,三公主便迫不及待地去揭开蒸笼盖,发现盘瓠果然已变成人,但由于蒸的时间不够,盘瓠的头上、腋下、小腿上的毛仍未脱落,而回笼再蒸已无效果,就只好把有毛的头,小腿缠裹起来,这就是瑶族缠头巾、扎绑腿的由来。由于龙犬“毛五色”,故瑶人“好五色衣裳”。瑶族先民曾流行“狗头冠”和“犬尾”饰,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缠头巾,扎绑腿的习惯。

瑶族服饰上的五色花边,相传是瑶族祖先了捍卫民族尊严而带伤奋战的十指血痕,盘瑶男女之所以身着挑绣的方形图案的服饰,传说是当年被土官夺走的瑶王印章的模样,其子民将其图式纹样绣在衣上以示纪念,这些都和瑶王印信被壮族土司骗去和瑶族因此丧失了权力和土地的历史传说有关。

三、瑶族五色斑斓服饰中的艺术特色

瑶族服饰在造型上,流行“狗头冠”和“犬尾”饰。在色彩上,衣斑布斓,“好五色衣裳”。瑶族妇女精于蓝靛印染,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她们从蓝草中提取蓝靛,加入白酒,经草木驮过滤、发酵后便可染布。瑶族人民以娴熟的蓝靛印染和蜡染、扎染等印花技术,制作出了颇具民族特色的“瑶斑布”。

瑶族以五色犬盘瓠为图腾,在服饰上绣五彩纹样是纪念盘瓠的一种形式。无论男女大都在领边、袖口、襟缘、裤脚、胸襟两侧等处绣上各种图案纹样,色彩斑斓。他们胸前佩戴各色银牌,琳琅美观,甚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圆形、弧形、长方形胸牌还具有日月崇拜和生殖崇拜的特征。

“好五色衣,衣斑布,色斑澜,对襟齐领,椎髻跣足”,喜着斑斓五色衣服是瑶族服饰色彩的传统风尚。瑶族自古“好五色衣服”,它源于瑶族始祖盘瓠图腾――“五色犬”的色彩。五色指三原色(红、黄、蓝)和两种极色(黑、白)。

服色崇尚,往往体现一种与神灵或祖灵相交感的原始观念;着色的五彩,不是与天界神域之色相对应,就是与命相或五行达成虚幻的契合。

这五色为中国历代王朝官服正色,按常理平民不得用正色为服饰色,按阴阳相生相克的信仰,调配出介于五色之间的间色用于平民服饰,“贵贱之别,望而知之”。瑶族传统服饰却以五色为民服正色代代传袭,五色官服正色的“贵族化”倾向在这里被“平民化”了。

一则是因为瑶族长期被压抑、受贬低、遭排斥的客观现实,与沉重的民族心理和要求得到关注和尊重的民族情感宣泄在服饰的五彩斑斓的表层,用华丽的五彩衣掩盖内心的沉痛;二则是因为瑶族的聚居地是“山高皇帝远”的南蛮不毛之地,封闭性的地域客观条件阻隔了集权等级尊卑制度的执行,使其保持一个独特的土著服饰文化。

瑶族人民在服饰色彩的整体把握和搭配上将对比色运用得相得益彰,红绿对比、红黑对比、黑白对比、蓝红对比,色彩对比的运用极为大胆奔放,效果非强烈。这与瑶族人民热情好客、善良纯朴、豪爽刚烈、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及生活习性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色彩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它象征着生命及生命的延续,象征着瑶族祖先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浴血奋战的血痕。民间相传南丹瑶族男子白裤的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便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黄色明度很高,代表阳光的色泽,给人以光明,显得神圣而又伟大。历代皇帝将它列为皇室的御用服装的主色,禁止臣民使用。而瑶族却把黄色用在了自己的民族服饰上,表达了他们对光明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在骨子里隐藏了一种对皇权的反叛与对抗的理念。在先民的观念时里,“光明”是看得见的,因而是有限的;而“黑暗”是看不见的,因而是无限的。所以在民族语言中把“黑”引伸为“大”。黑色为无色相无纯度之色,古希腊人认为黑色源于火与阳光,“火燃烧后,耗尽空气与水分时而产生”的颜色…,它给人一种沉静、神秘、严肃、庄重、含蓄的感觉,另外,也易让人产生悲哀、恐怖、不祥、沉默、消亡、罪恶等消极印象,从而成为瑶族人民“对土地的向往和对失去土地的沉痛之情的情感代码”。

瑶族服饰的主要色彩还有黑色和深蓝色,这与他们的居住的环境地域条件相关,同时体现出瑶族人民的善良纯朴以及对生活实用性的追求,象征着瑶族人民朴实淳厚的民族精神。

四、结语

瑶族先民把民族情感宣泄在服饰的五彩斑斓的表层空间,其服饰既具有色彩上的视觉审美价值,又具有色彩的深刻寓意性。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五色拥有了特有的语言,同时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民族服饰的色彩已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知的表象形式,而且成为民族心理观念性的解释。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华夏出版社,2006.

[2]吴建陵.瑶族服饰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变异[J].装饰,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