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生变化无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但愿一年以后,您的精力依然充沛饱满。
但愿一年以后,我们一起考入名校开创未来。
但愿一年以后,我们的家乡依然山青水绿,春意盎然。
但愿一年以后 可以和他在同一所大学。
但愿一年以后,山间桃花依然盛开。
但愿一年之后,不畏路途艰辛遥远,不惧未来波折漫长,不怕人生变化无常!
但愿一年之后,初心不负。
但愿一年以后,能够开启人生新征程。
关键词:迟子建;《百雀林》;佛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161-02
当代女作家迟子建自创作以来,用一颗敏感、善良、充满奇异幻想的童心和博大、宽容、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精心构建着独特的文学世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她的小说世界里,呈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小说《百雀林》就透露了浓郁的佛学意蕴。《百雀林》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周明瓦在经历人生无常,却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待人处事,到最后超越平庸的现实寻找到心灵的归宿的历程。由此,小说的现实意义给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提供了一种自我审视的机会,让人们在久违的感动之余,思考如何对待生活当中的无常。
一、无常论
佛学里,“人生无常,一切皆苦”就是阐明人生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过程。无常,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佛教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都受条件原因的制约,因而都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停,没有常住性。”[1]在早期佛教看来,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求,但是这种无限的欲望在现实当中必然不会得到充分的满足,欲望得不到满足,会使自身永远陷于需求难以实现的痛苦之中。另外,“对生活有所要求是人之常情,人都希望美好生活能够保持恒常不变,但是,保持恒常不变的愿望和变化不居的现实之间就有矛盾,矛盾得不到解决,就会招致痛苦。”[2]
《百雀林》用平和的语调讲述了主人公周明瓦在平凡的生活当中遭遇的一系列看似偶然却在情理之中的变故。周明瓦没有朋友,他打小就“不爱说话”,“蔫头蔫脑的”。无疑,这是他性格上的缺陷。他9岁时,失去爷爷,他“身上的魂儿就不全了”,11岁时,因母亲文春在城里烫发,父亲愤怒之下无意造成母亲的死亡。失去双亲的明瓦,正接受着生活带给他的一系列变故:哥哥和姐姐相继有亲戚收养,而明瓦却因为不够机灵被亲戚推来推去。但也恰恰因为这样,明瓦被王琼阁收养了,也因此进了城,而此时,永望村的人都说,小没交好运了。从明瓦失去家庭的温暖,到重新获得关爱,正印证了佛教中所说的:生活在常态的同时也总是有变数的。
从明瓦进城里生活开始到长大成人,他在永望村村民和亲戚们的眼里,虽然“交了好运”了,但生活给他的考验并未停止,在庸常的生活中仍然遭遇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最初只是养父母极力反对自己的婚事,继而是哥哥姐姐的世故和势利以及工作的不顺,诸多变故使明瓦逐渐失去了兴致和热情。最后,也导致明瓦对庸常生活的厌倦,而想要“逃离人群”了。但也恰恰是这最后的“逃离”,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热情和心灵的归宿。
佛说,“芸芸众生由于愚昧无明,看不透造化的无常,纷纷执著于这个没有恒常自体的肉体,才会产生人生的无量诸苦。”[3]人生是变化无常的,无明的人却要把一切的无常当作有常,并不切实际地追求执著的无常的东西,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只有根除无明,认识到人生现象的实相不过是如十二因缘一样的变化流转过程,才能获得人生的真谛。”[4]
明瓦在经历生活的曲折之后,好运也随之而来,面对生活的残缺,心中不曾放弃对拥有的渴望。由于明瓦没有执著于生活带给他的种种不幸,而是用一颗平常心接受生活里的残缺,因此,他并未觉得人生的“无量诸苦”,才最终经受住了“无常”的考验,最终得以在“百雀林”的鸟叫声中寻回内心的平静。正如佛家所言:破执可以去苦,放下可以求安。
二、缘起论――业报说
佛教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善恶判断,是与其因果报应说相关联的,善恶的行为与业报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善的思想言行必然招致好的果报,而恶的思想言行则必然招致不好的果报”[5],业报轮回是与善恶报应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在佛教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铁律。在《成实论》卷七中说:“业报有三种,善、不善、无记;从善、不善生报,无记不生。”意为善业必招致善报,恶业必招致恶报。
小说中的明瓦,重视亲情,他从小“不爱说话”,“蔫头蔫脑”的性格缺陷,成为他的灾星。家破之后,村里人“嫌他不机灵,将来是个累赘”,没人愿意收养他,凄惶得叫人心酸。熟料,否极泰来,周明瓦从此福星高照,进城、读书、当兵、立功、入党、复员、就业、转干等。他虽然经历生活中无常的变故,但在生活的残缺里,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用善意对待身边的人。
明瓦参军时只是个后勤兵,做着在别人眼里又脏又累的活儿――养猪,明瓦却因此而记了一次三等功。23岁那年复员,因为在部队里立过功又入了党,因此得到了一份好工作。明瓦的生活虽历经了波折,但也因为他善良的品质,在苦难的生活中品尝到一次又一次的幸运。可以说,明瓦的生活是祸福相倚的。他的生活过得起色的时候,亲戚们纷纷投靠,明瓦便成为亲人们头上遮风挡雨的“瓦”,他的家也成了亲戚们的免费庇护所。后来因为工作的事情,明瓦过得越来越不如意,最后,“周明瓦的干部身份被撤消了,沦落为工人,工资减了一半,在单位做清扫员。”[6]这些遭遇,虽然令他万分苦恼,但无法割舍的亲情让他默默忍受着。
付出总有回报,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明瓦整个人物形象在性格上存在着缺陷,但一颗善良的心弥补了这一缺陷,他在忍受生活带给他的不如意的同时,却还是能将善意传达给身边的人。因此,才有了他躲进“百雀林”后亲人们的探望和回赠――“小没便仔细打量亲戚们送来的其他物件,最后他确定:这些东西无一不出自他家啊。只不过拖鞋穿得旧了,褪色了;而茶叶罐里剩下的茶,陈了。”[7]当年,亲戚们投靠在明瓦家里的时候,总是从家里拿走一些东西,明瓦最初心里不愿意,后来还是让亲戚们带走了。在他落魄的时候,亲戚的看望与将物件归还,是对明瓦当年的感恩与回报,虽然,这回赠显得有点叫人啼笑皆非,但,毕竟是温暖人心的亲情。而事情的完结,正是由于明瓦种善因得善果的最好报答。
佛家道德行为的根本准则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这是基于因果报应原理而确立的。按照因果报应理论,人生的命运、前途完全受因果律的支配和主宰,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
三、对世事的超脱,理想的人生状态――作家大慈大悲的情怀
“佛教是一种彻底与现实的主义和一种慈悲为怀的生活道路。”[8]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大慈,即同情一切人之喜乐;大悲,即同情一切人之忧苦。这种道德训条和儒家的“恻隐之心”、性善论相遇,和中国的国家本位与民本思想的文化传统相近,因而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很深。
迟子建是个擅于写温情的作家,她不至于让人的灵魂无处可安,而是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化解人生的苦难,这也是佛教认同苦难,又寻求对苦难的解脱与超越。《百雀林》也不例外,周明瓦这个小人物,没有大悲大喜的人生际遇和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繁琐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小说很容易流于平庸。可是,迟子建拒绝平庸。笔者认为,这一方面得益于作家作为女性特有的温情,一方面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明瓦的现实生活虽然存在着各种缺憾,历经了种种的痛苦,但他最后的精神归宿,让他飞翔的心灵超越和扬弃了平庸的现实,使他在内心拥有了一种更为内在的动人幸福。明瓦的选择正是用自己的意志去支配命运。
在塑造明瓦整个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作家迟子建悲悯慈悲的宗教情怀。就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一种超脱、豁达,超越善恶,包容美丑,对人间万物一视同仁,以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给予万物生灵的挣扎与生存以普遍的怜悯”[9]。对明瓦个人际遇的同情更好地体现了作家的宗教情怀。比如,明瓦娶妻,他一心想要娶一个“有奶味”的,最后娶了文秋。关于“避世”,明瓦想,人要是能一个人过日子,脱离人群该有多好啊!最后,机会来了,他进了“百雀林”养鸟,天天与鸟为伴,在鸟的叫声中,获得内心的平静。虽然他远离了人群,而他会常想起他的父母、养父母和亲戚们。他想“一个人过日子,脱离人群”,结果他都如愿了。作家让“百雀林”的鸟叫声弥补了心头那份遥远的缺失和遗憾感。
佛教的“心不执著”与轮回报应说,可以给逆境中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人以精神的安慰与向往。正是这种善意与宽容,拉近了创作者与接受者的距离,文学更好地执行了它的社会功能。作家迟子建自觉担当起净化人们心灵的重任,让我们透过她的作品,看到一颗慈悲的心。作家王蒙说过:“小说不管写成什么样,哪怕写得很残酷、很黑暗,但是我们总希望在里面看到作家的一颗仁者的心,一种对人类同情、理解、良善的愿望。”[10]在作品里,我们看到了迟子建悲悯仁慈的心。
明瓦最后在百雀林中求得内心的平静正好印证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指出“解脱人生苦难的途径和人生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11]。明瓦的选择与作家的慈悲之心,也为在当下社会因生活压力精神日益困顿、心灵日趋麻木枯竭的都市人提供一种自我审视的机会和自我认知的方式,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洗礼与慰藉。
参考文献:
〔1〕〔2〕〔3〕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姚卫群.佛教思想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洪修平,陈红兵.中国佛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7〕迟子建.百雀林[M].钟山,2007(4).
〔8〕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刘传霞.迟子建小说创作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5).
1、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2、爱情是不按逻辑发展的,所以必须时时注意它的变化。爱情更不是永恒的,所以必须不断地追求。 ——柏杨
3、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4、人的观点哪怕发生最不起眼的变化,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春意。——爱默生:《自然、演说与演讲集》
5、始终不渝绝不是凡人的美德若要做到始终不渝,人就必须是神。——〔科兰·达勒维耶
6、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
7、到家成远客,访旧指新坟。——施闰章
8、记住,只要你不断地说下去,事情也许就会有变化。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因为它们可能会被听到并引发改变。 ——毕淑敏
9、谁说一切都是旧?——/世上一切都是新的/所有恶的善的,/每一秒钟都在变!——拉赫曼·巴巴:《盛着爱情琼浆的酒坛》
10、变者,法之至也。——魏禧
11、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王通
12、万物皆流变。——怀德海:《过程与实在》
13、每一个人都受变化支配着,一旦要度过这变迁的岁月,他的生命便终止了。——西塞罗:《底奥卢姆的诞生》
14、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列夫·托尔斯泰 书
15、安人的历程,是由开心而交心,藉交心而共同关心,然后产生同心的一连串心与心的变化。 ——曾仕强
16、存在物就像是奔腾不息的河流,事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马可·奥勒利乌斯:《沉思集》
17、永恒是变化的代名词。——杰·古尔德
18、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像它一样的无常。 ——莎士比亚
19、凡物有成必有毁。——歌德:《浮士德》
20、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
21、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朱熹
22、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 ——吕公着
23、一切都在变化,没有东西会消失。——奥维德:《变形记》
24、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王概
25、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 ——斯迈尔斯
26、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恩格斯:《反杜林论》
27、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 《太阳报》
28、性格,既不坚固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活动变化着的,和我们的肉体一样也可能会生病。 ——爱略特
29、人只有在变中求不变。——霍·史密斯:《锡喇叭》
30、循环,或者旋转是宇宙的法则。宇宙中没有一物是停止在某处的。——谷口正和
31、物质是不变的,而在变化的是我们。——梭罗:《梭罗文集》
32、大自然的力量不在于一成不变地保持固定方式,而在于经常改变自己的法则。——佩特罗尼乌斯:《残属集》
33、变化使我们成熟,但它首先使我们痛苦。人生中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大的焦灼和忧虑。 ——毕淑敏
34、只有一句绝对的格言:这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孔德:《实证论教理课》
35、别妄想世界永恒不变。——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36、一切都在流动着,一切都在变化着,每一个事物都包含着自己消灭的萌芽。——普列汉诺夫:《亨利克·易卜生》
37、“变化”常留人间,“会变化的事物”则变为乌有。——柏格森:《直观的哲学》
38、变化是万物之规律。——柏格森:《创造之心》
39、变化是生命的根本所在。——乔·海瑞狄斯:《威斯特敏的树林》
40、感情犹如东风的馈赠,呵!去也匆匆,乍来又去,变化无穷。 ——罗·勃朗宁
41、流行是不显眼的人模仿引人注目者的行为。其结果流行将自动地变化。 ——瓦雷里
42、畅销的产品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发掘身旁的物品,加以改良而成;只要你比别人发现得早,变化得巧,便能成为巨富。 —— 藤田田
43、一切诞生的东西,都有死亡的一天。——释迦牟尼
44、无数人事的变化孕育在时间的胚胎里。 ——莎士比亚
45、的世界——也是永恒运转和变化再生的世界,观察着这个在我们的世界之上的世界。 ——茨威格
46、变化就是在同一事物中存在的彼此相互对立的那些决定的连接关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47、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法则。——富·罗斯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演说》
48、显而易见,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着的。物质是不灭的,它们总是绝对地保持着原有的恒量。——弗·培根:《培根文集》
49、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只虎,一头猪,一头驴和一只夜莺。它们不均匀的活动引起人们性格的变化。 ——比尔斯
50、大自然最爱翻新,最爱改变旧形,创造新形。——奥维德:《变形记》
51、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 ——葛洪
52、生物的进化同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 曲格平
53、所有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不变。——赞格威尔
54、“变化”这个概念的基本意思就是“包含在某种确定事件中的现实事物之间的差异”。——怀德海:《过程与实在》
55、今日之我非昔日之我,亦非明日之我。——约·霍姆:《道格拉斯》
56、变更乃时间之幼儿。——弗·培根:《论变更》
57、一切事物都在发生变化,教义哲理和一切表面现象都在变——唯有上帝是永恒的。——汉·沃德:《罗伯特·埃尔斯梅尔》
58、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过渡,只有全体是不变的。世界生灭不已,每一刹那它都在生都在灭,从来没有过例外,也永远不会有例外。——狄德罗:《狄德罗哲学选集》
59、概念的变化系伴随着人生的现实变化而生。 ——奥铿()
60、献身于正义是简单的,献身于邪恶则是复杂的,而且变化无穷。 ——塞涅卡
一、念诵《道德经》
若想证悟《道德经》,就该跟《道德经》打成一片,如何打成一片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念诵。当我们遇到烦恼,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打开《道德经》,滔滔不绝地念诵。念诵时,不琢磨意思,只管念诵,一门深入地念诵,很快就能将身心失衡状态纠正过来。念诵《道德经》,不仅能畅达身心,调和人体气血,而且能开人心智,启人灵思,甚至能让人明心见性,觉悟大道。
《道德经》的语言看上去简单明了,但是,奥妙的东西正是蕴含在这些看似简单明了的文字表象之下。我们领悟《道德经》时,要透过文字的表象层,把握文字背后奥妙层的内涵,只有进到奥妙层,你才会明白老子究竟要表达什么。
在中国文化当中,无论是讲修行,还是讲修炼,都要让人进入虚静空明的状态,也就是要与虚静空明的状态结合。只要能进到虚静空明的状态,则不拘形式,扫地可以,担水可以,行住坐卧都可以。一个人安闲自在,逍遥无为,行住坐卧都是功,一举一动都是虚静空明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是一种合道的状态,也是一种禅的状态。
只有进到虚静空明的状态,我们才能更好地参悟《道德经》奥妙。人在虚静空明的状态中,身心一派安闲,柔柔和和的,静能生慧,更容易洞悉天地宇宙及社会人生奥妙。
二、常无欲以观其妙
《道德经》第一章是整部书的根本,这一章应着重参悟“常无欲以观其妙”,那么,什么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呢?也就是说,应当深入虚静空明的“无”的状态以“观其妙”,因此,这一章又叫观妙章。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特别注重修行;通过修行,一个人可以深入进虚静空明的“无”的状态中。深入虚静空明的“无”的状态不是叫你什么都不做了,而是以清净之心而为,以身心合一的状态而为。修行不在形式,无论是行住坐卧,还是劳作休闲,我们倘能身心合一、人天相谐,就能深入虚静空明的状态中。
中华文化中的一些奥妙,尤其是涉及人与天地的关系,以及人体自身的奥妙,需要经过修行才能证悟明白。《道德经》一方面可以用来指导我们修行,另一方面只有进到修行状态,才能证悟明白《道德经》的玄奥。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强调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实际上,一切玄妙,我们只有进到虚静空明的“无”的状态,才会证悟明白。天地宇宙及社会人生的一切变化,都是从“无”中衍化出的,我们要悟出其中所蕴含的玄机,只有进到虚静空明的“无”的状态以观其妙,才会观照明白它是如何衍化的。只要我们深入虚静空明的“无”的状态,深入得好,因空而明,静能生慧,所有的“玄妙”就能观照出来。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纷乱复杂的事情,感到无从下手,或是遇到问题想不通了,就可以好好参悟“常无欲以观其妙”,并让自己深入虚静空明的“无”的状态,放空身心,逍遥自在,无为守雌,火候一到,往往能让人豁然开朗,从而悟出解决问题的窍门。
《道德经》第一章又说“常有欲以观其缴”,实际上,“常有欲以观其缴”也是基于虚静空明的“无”的状态而体证出的,它是以清净心观照明白“有”的起伏变化。那么,什么是“缴”呢?就是在虚静空明的“无”的状态中,灵机一动,突破界限,照察到如何“无”中生“有”的,并且照察到“有”又是如何衍化的。
三、参悟无极图和太极图
若想证悟明白《道德经》,则应当用心参悟无极图和太极图。为方便起见,你也可以把太极图最外面的那个圆当成无极图,直接参悟太极图。从无极图上看,无极状态是混混沌沌的,它蕴含一切,又能衍生一切;天地万物是从这儿衍生出的,最终还要归到这儿来。
在我们意识当中,不要把“无”当做什么都没有,这个“无”蕴含一切,包容一切,什么都在其中,其实是最大的“有”,因为天地万物都是从“无”中衍生出的。“无”就是无极混沌之气,也就是先天一气,老子给它起名,叫做“道”。
老子告诉我们,“道”是天地万物之母。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天地万物是从“道”衍生出的,同时,“道”又是周流不止的;我们要悟道,就要透过“道”,体证那无所不在、无所不至的“无”。
如何领悟“无”呢?“无”本来是不可说的,但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混混沌沌、阴阳未判的场性能量。这种场性能量弥散于时空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庄子讲道在屎尿,就连肮脏处都有“道”,意思是说,遍一切处,遍一切所,皆有“道”,一切皆是道的体现。
天地宇宙的一切都在“无”中生灭变化,最后还要回归到“无”。同时,混混沌沌、阴阳未判的场性能量又是空性的,如何理解空性呢?抓不到,摸不着,看不见,但它又是存在的,它指向永恒不灭的大道。
四、与大道相合
“道”、“常道”相当于无极,或是说相当于先天一气。万事万物的衍生有个源头,这个源头就是“道”。“道”指的就是先天一气,只有先天一气才能衍生一切。大千世界的一切都是从先天一气衍生而来的。
先天一气是混混沌沌的,先天一气一旦产生变化,其混混沌沌的状态被打破,就能分出轻清与重浊,这样就生出太极阴阳了。太极阴阳再衍化下去,就能衍生出天地万物。
老子《道德经》是站在无极混沌之气的立场上,看待太极阴阳的变化。在老子《道德经》中,凡是“可道”、“非常道”只是一些表象,在表象背后,在各种纷乱现象变幻的背后,一直起作用,并且永恒不灭,又是不可说的就是“道”。
天地人生的诸多变化及情仇等都属于“可道”,也属于“非常道”,这些东西一直在变化,一直在生灭,所以,你不要被其绕晕了。“可道”、“非常道”相当于太极阴阳,只要是阴阳,就会有生灭变化。
老子的用意是让你看破“可道”、“非常道”的虚幻性,不执迷于“可道”、“非常道”,透过万事万物缘起变化的表象,从中悟出永恒不灭的“道”,并要跟永恒不变的“道”相合。与“道”相合,体道顺道,站在“道”的立场看问题,参透“可道”、“非常道”,你就不会被那些变化的现象迷惑,这正是老子的智慧。
如何参悟“名可名,非常名”呢?“名”对应的是“道”,“可名”对应“可道”,“非常名”对应“非常道”。凡是“可名”、“非常名”,都是能生灭变化的;说一个人如何,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评价,这些是变化无常的。老子告诉你,不要跟这些变化无常的东西结合,应当参悟永恒不变的大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凡是可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可说的,不可说的更值得我们用心参悟。“道”虽不可说,但可以悟,用我们的真心参悟,并与活泼泼、圆融无碍、无所不在、无所不至的大道结合。我们不是经常听说人要修道吗?修道就是要与“道”结合,与“道”结合,才是修道;只有与“道”结合,人才能得道。
隔壁住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是从偏远的乡下来城里打工的,听说在一家餐馆当厨师。两个月后,他把六十多岁的母亲也接来了,那是一个和蔼的老太太,每次见面总微笑着打招呼。不知年轻人的工作是轻便,还是收入不错,每天晚上他回来,脸上总带有像他母亲那样的笑容,很快乐的。因此,住在隔壁的我,经常听见从他们那间小屋子里传出笑声。
后来有一次吃饭,是中午,朋友请客,我们正好进入了年轻人所在的餐馆。由于认识,我便想到厨房看看他是怎么工作的。可刚到门口,就听见餐馆老板在大声训斥他。由那些刻薄的字眼中,能估计出老板是经常责骂厨师的。年轻人满脸是汗,并且有污垢,急得脖子都涨红了。后来老板走了,他看见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说:“客人的要求太高了,味道把握不准,而老板的脾气又不好。”看他狼狈不堪的样子,我问他薪水如何?“很低,”他说,“一个月1000。”在我们这个城市,像他这样的外来打工者,一个月1000元除了吃住几乎没什么剩余了。于是,我诧异地问:“那每天晚上回家,为什么总见你乐呵呵的呢?”
年轻人停了一下,说:“干我们这一行,烟熏火燎的,很艰难,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外来者,手艺又不怎么精,难免遭训斥。可是,每晚回家前,我总要把脸洗干净,微笑着回家,因为我不想让母亲看到我在外受苦。”
顿时,我惊呆了,心里猛地一震。
想起崔永元在《不过如此》中记述的一个细节:他的一个不喜打扮的同事有一次竟然把头发染得乌黑发亮,崔不解地问为何,同事唉了一声,说:“老母亲要来看我,我不想让她见到我的白发操心。”
是啊,一个人在外,肯定要遭受委屈和磨难的,可是,无论我们遇到多么大的艰辛和苦楚,都不能轻易让母亲知道,把我们抚养成人,她已经够不易的了。这是平凡的孝心,亦是伟大的孝心,更是一个普通人的孝心。年轻人面对烟熏火燎和训斥,但依然微笑着回家,这是最温暖的表情。染发来告慰母亲,也是动人的风景。
下班回家,在敲门之前,请先活动一下你的面孔,微笑着进入吧,因为迎接你的,是母亲!
给生命化妆
我有一个朋友是货车司机,整天在全国各个城市之间奔跑,工作辛苦,单调而乏味。有一次因要去郑州办事,时间匆忙没赶上客车,于是就顺便搭乘他的车,让他捎带一程。由于半路遇到风雪,车在高速路上堵住了,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通行。坐在车厢里,正在我百般无聊四处张望之时,发现朋友从身下掏出一本书埋头看起来。他看得一丝不苟,津津有味,仿佛置身安静幽雅的书房。
“什么故事?这么吸引人。”我忍不住问。
他合上书,竟然是《美的历程》。
我惊讶地叫道:“这可是一本专业性质很强的书啊!”
他微微一笑。
“不过这本书论述得很精彩。”我又连忙补充道。
他又是笑笑,说:“别看这本书不过十几万字,但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等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像你说的那样,这本书特别精彩。李泽厚先生文笔简洁有力,极为浓缩,他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一批又一批读者,通过仔细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走进金碧辉煌的美学殿堂。”
一席话落地,我顿时无语。
本以为做司机是件又苦又累的差事,整天风尘仆仆,蓬头垢面,他们的精神生活能有什么丰富可言?然而,朋友的话让我震惊了,他也喜欢读书,喜欢读那样高雅的艺术书籍,并且思想深远,见解深刻。原来,他的内心竟充满情趣,有自己的一片世界!
想起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关于化妆的一段精论: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改变体质,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精力充沛,比脸上化妆有效得多;一流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显示出生命的高雅。可以说,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朋友在风尘仆仆的奔波之间仍然趁机读书,这不是在给生命化妆吗?是的,他确实是在给生命化妆,用优美的文字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伟大,从而点缀自己辛苦的生活,勇于思考,陶冶情操,提升品位,让平淡的日子充满亮色,把生命装扮得富有生机。这与那些花几千元买一套衣服,戴上昂贵的饰品刻意打扮自己的人相比,不是更难能可贵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试着去给自己的生命化妆,静下心来,品读文字的精妙,只有这样,生活才更加绚丽多彩!
我的心情你无法体会
上大学时,班里有一个女生经常愁眉苦脸地叹息,熟识的人遇见她,关心地问:“怎么了?”她总是摇摇头:“说出来你们也解决不了,我的心情你无法体会。”
那时,我和室友常私下里笑话那个女生,究竟遇到了什么烦心的事,竟使她如此郁闷?“完全是做作,”室友最后总结说,“搞得像林黛玉似的。”
毕业后,开始忙着找工作,可工作没找到,却把档案弄丢了。于是,我像丢了户口一样,成了黑户。紧接着又发生了车祸,在医院躺了几天,好不容易回到那间四平方米的小屋,里面却一片狼藉,原来我这么一个破房间遭遇了盗窃。正在苦恼,女朋友又提出要分手。唉,人在不走运的时候,倒霉事总是一件接一件。
偶尔碰见老同学,他们一见我便吃惊地问:“怎么啦?这么萎靡。”
我长叹—声,不住地摇头。憋了一肚子的烦心事又懒得向他们一一倾诉,便说:“总之就是很倒霉,说出来你们也不懂,我的心情你无法体会。”
说完这句话,我怔住了。
“我的心情你无法体会。”多么熟悉的字眼啊,这不是当年那个被我们称做“做作”的女生的口头禅吗?怎么竟让我这样不自觉地说出来了?
这之后,我也常常听见其他人说这句话,我不知道他们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是不是也像我那样倒霉,但我可以肯定,那是一种自然的流露,绝对不是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