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以承诺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选材独特 行文生动 感情真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Good at Found that Pay Attention to the Accumulation
——About Some Think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mposition
DU Wenzhi
(Advantages Obviously in Guangyuan City Dongcheng Experimental School, Guangyuan, Sichuan 628017)
Abstract Pick to middle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must be on the basis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o affection is serious, makes every effort to express their unique feeling and true experience to the nature of social life multi-angle look at life, life rich and colorful, capturing things features, makes every effort to be creative when express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 humanities accomplishment emotional experienc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riting and reading lif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spirit, innovation ability; Try to teach learning method.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material unique; writing vivid; sincere feelings
一提起作文,学生最头痛的就是缺乏素材,感到无话可说。特别是面对“话题”作文,更是觉得无从下笔,总认为我想要写的别人都已经写过了,搜肠刮肚半天,勉勉强强下笔,也是胡乱凑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平时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故事,缺少积累。我校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与教学》的研究工作,在实际研究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与方法。下面针对中学生在作文中暴露出来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意见。
1 选材要独特,摒弃平庸
《标准》提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具体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观察的方法,积累材料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每年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去年,校长隆重推出的是一位在自荐表中填写“会做苹果饼”的女同学。大家都感到奇怪:为什么特别推荐一个特长是做苹果饼的人呢?原来,每年的新生都要在自荐表中填写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诸如运动、音乐、绘画等,从来没有人以擅长做苹果饼为卖点。因此,这位同学便脱颖而出。
那些填擅长运动、音乐、绘画的,可能也就是会打打羽毛球、吹吹口哨或者画画线条而已。可他们却不愿意那么去填写,而选择了一个大而笼统的概念。殊不知,却那么不经意的一笔,就掩盖了本身的闪光点,而把自己混入平庸之列。
选材独特,就是使自己选择的素材新颖而不局限于大众化,要发现别人没能发现的素材,提炼出有别于他人的观点。这样,就能丰富文章内容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学生作文不外乎就记人叙事状物,很多内容你写我写大家都在写。不仅阅卷的老师,即使是自己都觉得“审美疲劳”。
以“以‘爱’为话题”作文为例。
常见的素材有:助人为乐、正直勇敢、爱岗敬业……
有一定新颖的:乞丐欺骗了我的爱心、陌生人的故事……
这些素材也无可厚非,可是别忘了,这些都太常见,太普通,在你我的身上都经历过,没有什么新意。翻开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这也是以爱为主题的叙事性作文,写的也都是普通人,看别人又是怎样选择素材的: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追忆的是一位保姆,此人是一个粗人却质朴、善良、热心。文章选取了她的絮絮叨叨,爱打小报告,但对我牵挂的《山海经》一书却牢牢记在心上的事。从而感悟到作者对她的深厚怀念之情。李森祥的《台阶》紧紧围绕“台阶”组材,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杨绛的《老王》通过我与老王这位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余秋雨的《信客》,从两代信客的命运,特别是老信客的“失足”与年轻信客的“为人厚道”表现了信客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品质。
由此看来,选材一定要选取那么最能够体现人物性格,把“此人”区别“彼人”的内涵凸显出来的材料,才能把人物刻画得更形象逼真。要做到选材要独特,就要学会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
还以“以‘爱’为话题”的作文为例。
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的照顾而让我们专心于学习是一种爱;父母坚持儿女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又是不是一种爱呢?
富翁为乞丐扔过去百元大钞是一种爱;红领巾为乞丐拾起纸箱外的一角硬币是否也算一种爱?
运动健儿冬三九夏三伏为国争光是一种爱;清洁工人冒酷暑顶严寒同样也是爱。”
相比之下,前者都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后者似乎受关注的要少些,可是别忘了,越是平凡的越是贴近生活的,也更能感动人,关键就看你怎样去挖掘,只要我们细心地去看,去倾听,去琢磨,文章的素材就会新颖。文章的内容就更充实。
2 行文要生动,反对平淡
生动、就是要保证文章语言在“语言通顺,内容丰富”的基础上,力求用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还记得一次关于学生描写“老师发脾气”的几段文字。
例1:教师看着我,看得我都发慌了。
当然,这样表述也无可非议,写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发慌了”还是真实的写照,但仔细一揣摩,总觉得缺点儿什么。你想呀,这一“看”应该是包含了多深的内涵啊,特别是老师这时的眼神,更是包罗万千:询问、劝阻;严厉、温和;当面揭穿还是放你一马……这都不得唯一。况且,你“心慌”到什么程度呢?是因为不好意思,还是觉得没啥了不起的;是深深地低下头还是“勇敢”地迎了上去;是刚一接触就全面崩溃,还是挣扎良久才夺路而逃。这些都是这时的精彩之处。你必须抓住这两个要点不惜笔墨地去刻画、去挖掘,才会有发现,有创新,最终引起读者共鸣。请看下文几个细心挖掘后的语段:
例2:老师的眼睛最终还是锁定在了我的身上,他一言不发,只定定地盯着我,看得我的心“嘭嘭”直跳,身体逐渐变得僵硬起来,手中的笔也变重了,终于掉了下去……
例3:老师看着我,那锐利的眼神像一支支利箭直刺我的心脏,每一次撞击都让我撕心裂肺。她的洞察如同一部测谎仪在尽力地拿捏着我的每一个动作,在这样长久的对视下,我愈来愈感到自己像一只动力已尽的再也无能为力的即将成为盘中餐的兔子,不必再作无谓的挣扎了。
例4:老师死死地盯着我,那对小小的眼睛平时说是炯炯有神还算过得去,可现在,有神倒还真有神,就是让你全身发麻,发软,眼睛里的那团火好像就算你化成一滩水,它也要把你烧干。心里不住地安慰自己说:别怕,别怕,再看,再看我就变蚊子(因为谐音,他们把自己的老师爱称为“文子老师”)飞掉!可是,老师眼睛更亮了,我也呆成了木桩等待着伐木工人的开工。
后者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关键就在于他行文不但详细刻画出了老师的神态,还生动地写出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使其先前的枯燥乏味显得生动活泼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要追求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致传神的动作。
背景设置:
作文题目“回忆我的父亲”。父亲职业:医学教授。
像这种太“职业化”的人物,我们的语言就要尽量避免他为众人所知的一面,另僻蹊径,去挖掘他生活化的一面。
例:我在书房里做作业,妈妈在客厅里和他的闺中好友煲电话粥。爸爸左手执菜谱,右手握铲在厨房上班——老爸是不是又在弥补什么过错吧!
“孩子他妈、Nacl2在哪儿!”
“我不知道,盐巴在第三格抽屈里。”
“嗯”
“秀芳啊,书上说盐巴少许!到底是多少?5ml还是10ml。”
“就一点点,你看着办吧,我还忙呢!别问我。”
“那……”
爸爸一脸无奈,妈妈一本正经,我关上门偷着乐。
——教授也不过如此而已。
如此这样具有生活化穿透力的语言,必定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3 感情要真挚,拒绝造作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
此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特别是要求学生作文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阳光、心理健全的人。
感情真挚就是要求内容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即使是虚构的内容也必须符合生活实际。坚决持反对为了博取别人的同情而编造父母离婚,甚至伤残等荒唐可笑的造作的行为。要求在精心选材的基础上,多留心身边的“小人物”,善于发现他们真善美的一面。还是以“以‘爱’为话题作文”为例。
描写对象:中学教师
常见的感情基调:A、一个月前都承诺今年我生日时陪我去科技馆,可我在家等了整整一上午都没见他回来,原来他去为生病缺课的学生补习去了。
B、昨天晚自习的单元测试卷,今天上午成绩就出来了,看着老师布满血丝的双眼和疲惫的身体,我们都深深地低下了头。
这样的爱,也许是真实的,博大的,也是深沉的,但仔细想想,这又是否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