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英语竞赛真题

大学生英语竞赛真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英语竞赛真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英语竞赛真题

大学生英语竞赛真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B级考试 通过率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是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面向高职高专层次全国性教学考试,本考试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既测试语言知识也测试语言技能,既测试一般性语言内容也测试与涉外业务有关的应用性内容。考试按百分制计分,满分为100分,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不仅需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而且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然而高职高专学生缺乏学英语的兴趣是普遍现象,这与学生来源状况,英语基础现状和学习心理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直接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学环境、教师水平和考试评估方法等外部因素和学习动机、英语基础与学习方法等内部因素。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使不爱学英语的同学把英语学好,还要让他们通过等级考试,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对于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有本质的提高。

我院大学英语B级考试近5年通过率情况如下图所示:

序号 报考时间 英语B级

报名 人数 过级 人数 过级率

1 2008.12 2215 796 35.94%

2 2009.06 1039 182 17.52%

3 2009.12 2414 991 41.05%

4 2010.06 1040 221 21.25%

5 2010.12 2141 752 35.12%

6 2011.06 1465 358 24.44%

7 2011.12 1814 545 30.04%

8 2012.06 2153 901 41.85%

9 2012.12 922(快班) 710 77.01%

10 2013.06 2240(慢班) 788 35.18%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院大学英语B级考试近5年的通过率情况,在2012年9月施行分级教学前,B级考试最高的通过率也仅有41.85%。我院从2012年9月,施行分级教学后,将除外语系以外的全部学生分为快班和慢班,2012年12月参与考试的都是快班的学生,通过率得以达到77.01%。而2013年6月,慢班的学生参与考试后,通过率只有35.18%。也就是说,2012届的总体通过率是47.38%,通过考试的学生还不到一半。从此数据可以看出,分级教学后,我院学生的大学英语B级通过率仍然不理想。

一、我院学生的英语B级通过率较低的原因

1.生源质量下降,随着广大高校的大力扩招,当下一些成绩平平,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踏入大学的校门,基础的不扎实,这就从根本上降低了大学英语B级的通过率。

2.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20%的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课下作业马虎潦草、抄袭频繁,只是把英语当成一种修学分的工具,丝毫没有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有的甚至抵制和排斥英语。

3.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英语考试不够重视。众所周知,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贸易往来,资讯传递,文化交流更是任何国家赖以生存的不二法门.因此迈向国际化才是现代人的生存之道。

4.教材的使用不合理,分级教学后,没有及时更新分层次的教材,快班和慢班的学生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学进度。这样,就出现了快班学生“吃不饱”,慢班学生“消化不良”的情况。

二、提高英语B级通过率的措施

1.学习态度上:端正学生以往散漫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养成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启发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是当今社会职业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有较大的耐心,尊重学生、平等对待他们。教师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授课过程中,不能表现出丝毫的对于慢板学生的歧视或者不耐烦,而是要与学生多谈心,多沟通,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比较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2.教材上:学院对学生进行分班后,应更新教材,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使用相应的教材,使得大学英语教材与分班体制同步,更新教材后,教师应分组制定新的教学方案,设计针对不同程度班级的大学英语教案,并在教案中融入B级实训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建立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既能提高学生大学英语基础水平,又能增强大学生的应试能力。

3.教学内容上:增加慢班学生的词汇量,与快班学生最大的差距就是词汇量不足,有些学生甚至连小学的英语单词都认不出来,没有词汇量作基础,学习再多的应试技巧也是徒劳,所以,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记单词,花费一定的课前或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识记,文章背诵,段落翻译等训练。此外,还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基本功训练,鉴于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需加强慢班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才可以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

4.教学方法上:针对慢班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布置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做到在“做中学”,以竞赛的模式完成练习题,增强学生竞争意识,竞赛过后给予相应学分的奖励,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课后带领学生积极参加英语角活动,主动与外教进行沟通交流,克服胆怯心理的同时培养英语语感。

5.应试策略上:教师自身先吃透总结出历年B级真题重难点的精髓,并摸透其出题规律,让学生尽量少走弯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试题时,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应该教会学生解答这类题要通过何种技巧何种思维才能解答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学生掌握了解题技巧后,不仅能节省做题时间,还能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提高得分率。

大学生英语竞赛真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关高峰(1979-),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者简介:李诗珍(1966-),通讯作者,女,湖北荆州人,博士,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产品的流动需要“更快、更强、更好”。而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得不面临成本控制的问题,高效率、低成本、合理化的物流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物流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学科的特色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长江大学于2005年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定位是为社会输送物流业、商品流通业、生产制造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长江大学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长江大学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案进行研究。

2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性人才是指能将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应用于物流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其培养的人才具备更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高职院校相比,其培养的人才具有更为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1]。应用型高校区别于研究型高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培养物流管理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的显著特点,也是培养物流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

3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虽然各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尽相同,侧重点各异,但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大同小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模式。

3.1传统实验室模式

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关键环节就是实验。为了培养学生在物流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高校纷纷建立了物流实验室。国内物流实验室大致可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物流软件建立模拟实验的物流实验室;二是以物流软件建立模拟平台,并配以部分硬件设施的物流实验室;三是以自动化设备建立实验活动的物流实验室[2]。实验室将物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如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和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等院校建立起的物流实验室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校外实践基地模式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指相对稳定的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供学生参加教学实习的场所。它为学生完成实习、专业技能训练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接受实训或实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物流业务相联系,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企业、企业物流和社会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3.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是创业者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创业本身就可视作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创业和持业的过程中,创新是企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源泉[3]。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强:

(1)职业资格证。实践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除了对毕业证书、英语及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外,也非常关注毕业生是否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不仅容易得到工作,而且起薪标准也相对会高于无证书的毕业生[4]。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校时可以取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之一:物流师、物流采购管理师、物流配送管理师、物流仓储管理师、国际贸易货运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

(2)设计大赛。物流设计大赛作为一个全国高校大学生广泛参与的课外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确定参赛主题,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完善论点到设计数学模型,优化系统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都由学生自发组织团队共同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电脑室等教育教学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不仅让学生在参加设计大赛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锻炼了创新能力,还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和企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每个大学生在比赛中都充分展示了自我,发掘了自身的长处和弥补不足。总之,物流设计大赛是一个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实战平台。

(3)项目驱动学习。项目驱动学习方法,是通过具体项目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不仅专注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中心原则和概念,同时也使学生融入有意义的项目任务,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独立地完成知识架构和能力训练。比如为企业设计第三方物流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多种方案和方法来完成项目,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到最优选择。同时,在项目驱动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各种调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意志力。总之,项目驱动学习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规划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毕业时实现“零距离”上岗[5]。

4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4.1构建思路

(1)建立校企联席会议制度,按社会需求设置实践课程。定期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常性听取行业企业的意见。通过联席会,协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及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等工作。双方通过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和合作办学协议等来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确保实践教学课程按社会需求设置,提高学生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2)加强实验室建设,高效提升学生应用能力。长江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从1989年建立以来一直不断强化建设和改革创新。近年来,学校累计投入546万元用于中心的建设,配置了比较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购置了一批先进实验教学软件,有效地改善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在实验教学中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室管理体制。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目前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实验主要以物流软件为主,如企业物流系统模拟实验、供应链管理实验等。此外,现代物流综合实验室已纳入中央财政资金资助计划,正在筹建之中,预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3)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快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本科培养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各种创业策划大赛,鼓励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指导学生准备商业计划,使创业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学生能体验到创业实践过程的乐趣,使其具备攻坚克难的创业精神,使他们在潜意识中形成创业意识。项目经费常通过学校资助、学生自筹、企业赞助等多种形式获得。

4.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性,长江大学对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的调整,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的构架体系,如图1所示。

(1)基础知识学习。围绕长江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夯实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开展好实践教学。依据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了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后三种类型的课程中均不同程度安排有相应的实验上机或实地参观。推行“2长1短”学年教学的学期制,即将每个学年划分为3个学期,即2个长学期和1个短学期,长学期大约为18周,短学期3-5周不等。长学期主要安排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学生按照本专业通用标准进行理论课程和相关实践课程的学习;短学期主要安排学生在学校或到企业进行学习实训,学生按照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进行不同层次的实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并重,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理论是活生生的理论,所获取能力是实际有用的能力。

(2)专业素质提升。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一部分课程在实验室完成,如企业物流模拟实验、供应链管理实验等,另一部分则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如物流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实习达到加深学生对相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的目的。目前,长江大学先后与成都威诺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江汉油田供应处、河南油田供应处、荆州邮政物流局、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鹏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基地6个,基本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各类实践教学的需要。长江大学从大二开始就选派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专业导师,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校企合作等各类项目的引导,培养实用的物流管理人才。

(3)综合能力开发。综合能力开发阶段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目前长江大学实习带队老师与学生一起参加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指导学生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设计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学生每年的毕业论文按“应用选题、真题真做”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或科研真题,聘请校外专家承担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和答辩工作,既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又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大学生英语竞赛真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 多媒体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叶薇(1980- ),女,吉林辽源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法。(吉林 长春 130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8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大学英语教学的学时却逐渐减少,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不适应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观念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近二十年来,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即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受到了严重冲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已完全不符合时展的需要。把学生看做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把自己的知识“灌输”到学习者的头脑中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遇到新的学习材料时,使教师所传授的新知识和自己所积累的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即学习者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教师引导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下,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实现对新学材料的吸收,达到认知平衡。因此,不难看出知识的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替代的,学习者是认知主体,而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发挥的是突出学习者为主体的指导者的作用,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仅被引进课堂,还可以被用来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从而成为辅助教学和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以长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引进的一套自主听力设备为例,学生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听力练习,系统会在每部分结束后给学生相应的成绩,学生也可反复收听自己感到模棱两可的内容,而且图文并茂,在视听两个方面促进学生听力的练习,最重要的是学习时间灵活,只需要借助多媒体,不受课堂的限制,从而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而,教师应转变观念,科学选择教材,合理设计任务,巧妙安排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指导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学观、学习观、师生角色观以及教学环境观。通过科学的教学安排,充分利用多媒体英语教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巧妙地把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环境结合起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指导学生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是指导教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而日益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是多媒体教学的平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使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一)科学利用主教材和自主学习教材,帮助学生创立自主学习“情境”

教材作为教学的蓝本,它可以直接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教学方法,充当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学效果。灵活、科学地使用教材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并体现教学改革的成效。因此教师应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这里我们说到的不仅是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还包括学生统一使用的课后自主学习教材,如听说教程、阅读教程、写作教程。这些教程的内容往往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有着某种内在关联。教师通过研究各套教材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把各配套教材作为扩大学生知识量的工具,为学生知识的建构创立“情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因学时的限制,往往为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帮助学生创立“情境”,使得自主学习教材的学习成为困难。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为教师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帮助。以大学体验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它的题目是“珍爱我们的地球母亲”。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设置自主学习任务,如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由于地球生态破坏所引发的地震泥石流洪水等灾难的报道,并找到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利用班级的QQ群讨论,当代大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来保护环境,唤醒大众环保的意识,然后通过在线交作业的形式进行督促检查。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课内文章的主题产生认知,为其知识的建构创立情境。

此外,我校选择大学体验英语作为精读课的主教材,捷进大学英语教程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教师巧妙地将自主学习教程与主教材结合,安排学生走进自主听说实验室、要求学生收听校内广播、组织学生登录校内自主学习网站,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各配套教程,使之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资料库,并将听、说、读、写等学习方法巧妙结合,这样学生不仅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下学习,同时还能创立自主学习“情境”,从而帮助了学生知识的建构。

(二)合理设计自主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协作”“会话”

教材的科学选择只为学生创立了学习的情境,如何合理地指导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科学使用教材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或是没有时间使用各配套教材,或是没有办法指导、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导致学生浪费了许多优秀的配套教材。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使用,不仅避免了学生放弃使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材的现象,而且还为教师指导学生“协作”“会话”提供了平台。

教师通过研究各套教材的关系,合理地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材作为主教材的配套教材使用。教学任务的设计既包括课内教学任务设计也包括课外学习任务的安排,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任务的设计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传授者。如在主教材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将他们分成学习小组,并给他们布置不同的自主学习内容。学生们在组内通过协作、会话,在教师创立的情境下学习,巧妙地把主教材和配套教材结合起来,并制作成课件,教师在其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对其指导,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间进行协作,并将精品课件上传到网络空间,为其他小组学习提供参考。在课内,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讲解课件,把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容与全班同学分享。如大学体验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主题是奥运会的志愿者。在课前,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对奥运历史、奥运精神、奥运志愿者,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问题进行小组布置讨论,可以交电子文稿的形式进行检查,并且在课堂上,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把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容与全班分享。一方面,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建立学习信心;另一方面,学生无论在课后自主学习中还是在课内学习中都会大大扩大了知识量,使得其知识的意义建构成为可能。

(三)巧妙安排自主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

如果说科学选择教材是帮助学生创立学习“情境”的前提;合理设计任务是指导学生“协作”“会话”的保证,那么巧妙安排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则是实现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的教学要求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也不断推陈出新。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也不应在完成两年的英语课堂教学任务时结束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都很难得到指导和帮助,有些学生甚至丧失英语学习兴趣,放弃英语学习。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我们提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

教师在结束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学生可以登录校园英语学习网站,获取关于英语学习的最新信息与指导;学生们还可以建立、访问学习群,学生间交流学习心得,并获得教师的专业指导;收听收看校园广播、节目也是丰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渠道。另外学校可以举办其他各种学生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并通过网络上传历年真题、教师关于各类试题解题技巧的讲解,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此外,演讲比赛、写作大赛、英语辩论赛、校园英语学习课件大赛也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展示舞台。现在很多教师在自己的空间或者微博中,公布我们在教学中认为对学生英语学习有意义的网站、相关的文章,对学生的问题在线指导,或者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进行总结,使得学生从中获益良多。总之,教师通过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和推广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得以有效进行。在新模式中,基于计算机的新型媒体和基于课堂的传统媒体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是教师对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科学指导,为大学英语教学开拓了新的领域,有助于实现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观,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成为可能。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对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并使学生真正实现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5).

大学生英语竞赛真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法学实验班;法律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25-02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学科为法学。随就业情况持续低迷而突显的还有法科学生司法考试通过率低、毕业生能力素质无法达到岗位要求、理论知识不能转化为实践运用等一系列问题。在诸多院校的法学教育不被看好的同时,独立学院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质疑。面对这些问题,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法律系积极探索,希冀走出一条符合学院办学特色、契合学院发展、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之路。

一、我院法学实验班创设目的及办学特色

2014年,我院法学专业被甘肃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为了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法律系以创设法学实验班为基点,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大幕。

(一)法学实验班创设目的

法学实验班的创设与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关,更与当前法学教育现状密不可分。

1.响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法学实验班”是我院法律系在探索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过程中创设的,是法学专业“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的产物,也是法学教育过程中传统与改革碰撞的产物。以实验班形式进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就是将从前的“法学学术教育”转化为“法律职业教育”,“法律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以通过司法考试为基点,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提高学生司法考试过关率,从而促进就业。司法考试是毕业后志愿从事法律工作的学生必须经过的高难度考试,其过关率不仅与高校法学教育质量密切相关,而且与学生的就业率紧密相连。司法考试是敲门砖,有了敲门砖,便意味着获得了进入职场的资格,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来,报考人数逐年递增,通过率却在下降。据统计,2012年报考40万人,通过率为12%;2013年报考43.6万人,通过率为11%;2014年报考45.4万人,通过率仅为10%。2013年,我院法律系共有185名学生参加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了14.6%,2014年通过率接近17%,近两年的过关率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在获得赞誉的同时,压力也随之而来,如何使更多学生通过司法考试,更好地就业,成为法律系教育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终极目标。

(二)法学实验班办学特色

1.准确定位,学用结合。法学教育原本就是职业教育,在取得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资格之前的整个法学教育过程均为法学职业教育。与传统的法学教育相比,我院法学实验班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将法学教育定位于法律职业教育,在重视法学理论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学校与司法考试培训机构联合办学是法学实验班的又一特色。在我院法律系与兰州众合教育机构的合作中,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成效明显。我院利用教学场地便利、生源广且稳定、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组建了实验班,并按教学计划完成前五个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众合教育机构则拥有最有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最新的辅导资料和最专业的培训团队,利用第六学期对学生进行强化培训,并对实验班进行严格管理。

二、我国高校法学实验班模式概况及我院借鉴情况

近几年高校法学实验班如雨后春笋,而且每所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均有独特之处,我院法律系作为后起之秀,应在学习借鉴基础上走出一条新型办学之路,以期能在法学教育这颗“老树”上开出“新花”。

(一)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代表的“六年制法学实验班”

六年制学习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前四年的基础学习阶段,一是后两年的应用学习阶段,学生完成两个阶段的学习并通过答辩即可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实验班实行双导师制,前一阶段的教学工作由专业课教师承担,后一阶段则由法律实务界人士完成。中国政法大学的实验班在师资配备及教师职能分工方面为我院提供了有益借鉴,专业课教师帮助学生构筑法学理论框架,实务界人士则可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二)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

由人大法学院和商学院共同创建的“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以培养法学专业和管理学专业人才为双重目标。该实验班在学生遴选方面较为严格,学生要通过学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尤其对数学能力和英语水平要求较高。我院法学实验班刚刚创建,在学生遴选上条件较为宽松,主要采取自愿报名形式。今后在学生遴选环节、措施等方面,我院将积极向人大学习。

(三)以甘肃政法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实验班”

甘肃政法学院与我院毗邻,在学习上具有地缘优势。我们主要借鉴了三个方面: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增设了“民事案例分析”、“法律诊所”等实践类课程,且增大了实践课程比例;在班级管理上,注重聘用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法学教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

三、我院法学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式

法学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变革等诸多方面作出整体性改革。

(一)课程设置

实验班的课程设置与以往不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基础课,含14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二是专业实务课,涵盖《民法实务》、《刑法实务》、《诉讼法实务》等,此类实务课程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案分析和司法实践中。三是专业实训课,包括《案卷制作》、《庭审实务》、《计算机速录》等。将此类课程的教学由课堂移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真案实景”取代了“大空理论”,使学生能够在实习环节的办案流程中学到知识。

(二)教学模式

我院法学实验班教学模式为“五一一”模式,即前五个学期为“基础学习阶段”,根据“司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原则来确定课程,旨在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理论根基。第六学期为“应试培训阶段”,由众合教育机构负责实验班该学期及暑假期间的授课,众合教育的课程设置包括重点学科基础阶段、系统强化提高阶段、全真模考讲评阶段、考前突破、卷一和卷四突破等五个阶段。第七、八学期为“专业实习阶段”,该阶段由司法实务界承担法学教育责任,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期内要将《案卷制作》、《庭审实务》、《计算机速录》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在真实的场景中转化为实践应用。

(三)教材选取

在教材选取上,大多法律院校会选取“十一五”国家规划重点教材,但偏重理论阐述的“红宝书”是否真的适合每个学校,则另当别论。我院法学实验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偏重考点解析的众合教育核心教材与“红宝书”相结合,既满足了教师教学需求,也满足了学生应试要求。

(四)教学方法

我院法学实验班主要采用“讲”、“练”、“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实现由知识能力向应试能力转化。“讲”是指任课教师在讲授本课程基础知识时,结合国家司法考试试题,侧重讲解重点与难点;“练”是指让学生通过大量研习司考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以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考”是指增加每门专业课的考试次数,严格采用司法考试的仿真环境,分章节对所学知识进行考查,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班级管理

法学实验班对班主任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不但要求班主任必须是本专业教师,且要通过司法考试,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专业学习,例如研习司考真题、评析典型案例、观看教学视频、参加案件旁听等。

我院法学实验班组建以来,虽然实验班班风学风正、学习氛围浓、师生积极性高、评比竞赛成绩优,但因创建时间短,经验不足,仍存在不足之处。相信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注重借鉴名校好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等优势,能够实现办学特色明显和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世中.构建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J].高教论坛,2008,(8):66.

[2]沈赏.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大庆社会科学,2013,(8).

大学生英语竞赛真题范文第5篇

留学行业圆桌会

2011年伊始,中国的留学市场就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大好时代。而随着暑期长假――这个重要准备阶段的来临,很多留学申请者为了在心仪院校面前展露身手,更是四处奔波,紧锣密鼓地演练着。因而各类为留学探路的夏令营项目得以应运而生,并在国内延伸出“游学”“暑期课程(即夏校)”等名目。那么,作为参加语言考试、丰富社会实践的黄金时段,学生应如何利用暑期来安排自己的留学规划,避免一切由家长包办的“被留学”情况出现呢?

留学生:想要申请海外院校的学生要如何做好自己的暑期规划?

张淑娟:如果学生在未来打算出国留学的话,那么这个暑假或许将会是一个忙碌而充实的假期。为了将来的留学之路可以走得更为顺畅,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在假期中选择以下内容作出合理的暑期规划:(1)如果学生现在仍然没有明确将来需要就读的海外院校,可以在父母、老师或专业的留学机构的建议下,先选择几所适合的学校,然后利用暑假时间到学校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国外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国外大学生沟通交流,找到最合适的Dream School,最终确定好申请目标。(2)如果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太强,而又希望在短时间内提高英语成绩,那么可以与他的留学顾问沟通,选择适合自己及匹配未来院校录取所需要成绩的语言课程进行报读。(3)在提高英语成绩的同时,学生还可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做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如慈善义工、专业技能提升和科研科普类活动等。当然,学生所选择的活动或实习需与未来所要报读的目标专业一致。

刘小艳:申请美国的大学,学生需要在硬实力(标准化考试成绩TOFEL、SAT/ACT、校内 GPA等)和软实力(领导力、组织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 时间管理能力等)方面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不管是高一或高二的学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暑期的安排,一般高一的学生暑假主要是提升软实力,高二的学生通常会在最后冲刺标准化考试成绩的基础上,把从高一开始参加的活动做得更深入。

留学生:暑期准备因留学时间而有所不同,那么各阶段入学者的暑期规划的侧重点是什么?

何明原:暑期准备分为留学前和留学后。对于留学前来说,二至三年的暑期时间基本上都要围绕留学的事情计划:留学前一年的暑假,视个人情况不同,除了冲刺考试外,可以适当安排一下探校和背景提升的项目,如学术背景、夏令营、社交、个人能力等。时间建议安排十五天至四十五天不等,以考试成绩为主,其他为次。留学前二年或前三年的暑假,同样视个人情况不同安排培训和其他相关项目,但是可以适当添加纯旅游出玩的项目,以非培训为主,培训为辅,时间建议一半一半就好。

留学生:夏校与游学有何不同?这两种模式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张淑娟:夏校,又名Summer School,也叫暑期课程,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学为主的暑期游学方式。不同于游学项目,夏校是让参加的学生在举办该项目的学府中去体验原汁原味的学习与校园生活,有的学校甚至会为参与的学生准备一张和本校学生一样的学生卡,使其可以在大学校园里畅通无阻。与此同时,夏校项目能让学生在短短的假期当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另外,在课程选择上也非常多样化,大体上可分为学分课程、非学分课程和语言课程。选择学分课程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考试成绩合格可获得学分证书,而选择非学分课程和语言课程的学生则可获得结业证明。

游学,英文通常译作Study Tour,在现今中国社会的理解中,更多地是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目前,常见的游学种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语言类游学,以学习语言为主题,辅以旅途的景点与校园观光;第二类是特色主题游学,这种形式的游学通常都主题鲜明,以体验及学习特定技能为主;第三类是定制游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游学方案,包括目标国家(城市)、出行时间、游学线路及相关内容等。

以我从事留学行业16余年的经验看来,夏校比较适合未来申请本科或研究生课程的学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参加美国夏校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个人国际化背景,提升软实力,成为留学申请中的亮点;(2)学生有机会获得来自国外教授的含金量很高的推荐信,为将来留学申请增加筹码;(3)选择夏校学分课程的话,若成绩合格,在正式留学后可以实现学分转换,从而免修相关课程;(4)全天候的英语语言环境,可让自己的英语能力获得提升;(5)参与者可提前一步近距离了解国外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结交国际校友,扩大社交领域,增强沟通能力;(6)体验一流大学的校园生活,美国的一流大学都有很多夏校项目,对于大多数有着“名校梦”的中国学生而言,无论将来是否能被这些名校录取,至少现在就有一个圆自己的名校梦的机会,而且参加自己心仪名校的夏校项目在未来申请该院校时会比别人更有竞争优势。

对比夏校,游学则比较适合于年龄较低,未来选择赴海外就读高中或预科课程的学生,因为游学能给参与的学生带来以下收获:(1)在纯外语环境下学习,快速提高外语水平;(2)入住当地居民家庭,了解国外生活方式;(3)与外国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体验国外独特的学习方式;(4)建立国际友谊,结交外国朋友;(5)提高独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6)参观国际著名学府,树立远大人生理想;(7)游览世界各地名胜景点、欣赏美丽风光;(8)建立良好签证记录,为将来顺利获得留学签证奠定基础。

刘小艳:夏校通常是指美国大学在暑假针对高中生或大学生开设的暑期课程。暑期课程包括带大学学分和不带大学学分的课程。通常带大学学分的暑期课程对高中学生的托福成绩有要求,一般最少要求80分以上;不带大学学分的暑期课程主要是修ELI语言和文化类的课程,这类课程一般对托福成绩没有硬性要求,所以有些高一的学生暑假可能会选择不带学分的暑期课程,而高二学生的暑假则会根据自己已有的托福成绩去申请某所美国名校的带学分的暑期课程。游学主要是在暑假的时候把学和游结合起来。一般在为期15-20天的行程中会对学生既有学习的安排,也有参观大学和美国风景名胜的安排。

在这里建议已有想要了解的心仪大学的学生选择“夏校”,而对美国人文、地理、文化体验不深的学生则可以考虑参加游学,同时可以借此机会参观多所美国名校。

留学生:国外院校都比较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造力、主动性、学习潜力、领导能力等“软实力”。那么针对此情况学生可利用暑期做哪些方面的背景提升?

张淑娟:近年来,去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由于申请人数的不断增长和申请人背景的不断趋同,仅有一个高的语言和标准化考试分数已经不能保证能够进入名校了。许多名校的录取申请除了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还很强调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领导能力和服务他人及社区的意识。名校强调的Candidates,就是学习好,独立精神强,有特长,有领导力的学生。因此,除了TOEFL、SAT这些硬性成绩外,学校更重视的是申请人有一定的品格特质、有思想,而并不只是会考高分。因此,我建议未来想冲击名校或名校主流专业的同学们,可以趁暑假期间在实习、工作、竞赛、项目、社团经历以及其他与专业相关的综合经历等方面做好提升,而其中实习工作经验又是重中之重。

具体而言,在校表现方面,建议同学们多多参与志愿者、支教、社团等社会活动,争取成为负责人组织和策划各种活动,以便将来能更好地向心仪的大学展示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在工作实习或培训经验方面,知名大学通常都喜欢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大大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需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不要盲目地去参加各种实习,追求数量上的可观,这样对申请并非绝对有益。应结合自己长远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实习公司的类型和具体部门。

何明原:以上所谓的“软实力”,其实个人并不赞同花费太多精力。因为这个目前属于人有我有的东西,也很难凸显“我优”。而国外院校在看重学生综合素质上,其实更多的考量是学生能力与所申请的专业的契合程

留学行业圆桌会

度,因此,个人更建议学生从学术能力提升的角度去做相应的背景提升,但学术能力提升的同时,一样可以达到比如创造力、领导力之类的“软实力”的提升。关于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太多的限制,把握好时间点和侧重就好。不要盲目地专门为提升某个“软实力”去做无用功,最后才发现该能力与自己所申请的专业契合度不高甚至完全不相符,那就得不偿失了。

留学生:面对琳琅满目、良莠不齐的夏令营项目,学生和家长们应作何选择?

张淑娟:市场上有种类繁多的游学夏令营项目,至于学生与家长应如何选择,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1)家长要跟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性、目的;(2)选择游学项目时,要注意费用透明、专业性和平安性三者缺一不可;(3)在决定参加游学项目前,一定要弄清楚项目的组织者是谁,公司的规模、实力、服务和该机构在市场上的口碑如何等,只有在软件和硬件设施上有双重保障的机构才是家长们的首选;(4)提醒诸位学生与家长,想要达到“游学并收”的预期效果,学生与家长应在海外游学之前制定好游学计划,游学后要归纳和总结,家长和海外游学机构双方配合才能实现海外游学的真正意义。

何明原:现在夏令营的项目有很多,如专门针对培训的夏令营和Summer School,以探校为主、游玩为辅的夏令营,也有纯粹以游玩为主的夏令营等,至于选择哪个,关键还是要看学生在该阶段的实际需求。另外就是要考虑安全问题:一要避免去政局动荡的国家和地区;二要跟夏令营组织方确认行程的安排和安全保障措施。

留学生:随着留学的持续升温,暑期参加语言培训的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学生和家长在选择这类培训课程时应结合哪些因素考虑?

张淑娟:留学深造,语言是第一关。有良好的语言成绩,能让同学在申请海外院校录取的时候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未来在国外就读语言课程时所产生的额外费用。那么,如果学生是以留学为目的,该如何选择国内的出国语言培训课程呢?

首先,学生应与自己的留学顾问作深入的沟通,对即将留学的国家、希望就读的院校及目标院校对语言的要求有明确的认知;其次,学生应根据目标院校的语言要求,选择对应的课程就行报读。

需要注意的是,在报读语言培训课程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1)学生在确定报考语言课程前,应对自身的情况做一个“摸底”测试,以确定自己有能力完成课程并达到语言的语言水准;(2)注意海外院校录取申请的截止日期,安排好学习及考试计划,以免错过了递交语言成绩的最后时间;(3)学生应与留学顾问保持积极的沟通,做好“保底”方案,以应付一旦语言成绩未达预期时还能获得海外院校录取。

最后,若学生对未来有更深远的规划,如希望能顺利获得该国的移民身份,则应选择一些在留学后较容易获得移民身份的国家,诸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与新加坡等。这些国家通常都有一些特定的针对国际留学生的移民项目,可以真正做到“留学+移民”一体化。

何明原:以我从事语言培训行业十余年的经验来说,学生应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老师背景好不代表能出成绩。名师对于每个学生的投入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仅仅传授技巧和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因此,这就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教辅体系和执行。

第二,学习出现问题,不代表是上课出现问题。影响学习成绩提高的因素是教与学的结合问题,不是光上课能解决的,也不是多上课多报班就可以解决的。学生的个性、学习环境和氛围、学习效率、课后监督完成作业、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适当的心理调适乃至家庭环境等,都是为学生提分、保驾护航的重要因素。

第三,学生用的教材也就是OG和机经考题教材与备考资料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不同程度、不同个性的学生对教材和备考资料的需求肯定不同。根据个人经验来看,一个完整的考试培训,至少需要6―10套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层次研发的教材和备考资料,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