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贷风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春节刚过,银监会在2月13日公布了2007年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状况。令市场高度关注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量和不良率双双反弹。这是自2003年启动国有银行股改以来罕见的状况。
数据显示,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比例双降,但国有商业银行去年四季度的不良贷款余额比三季度增加了351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也从三季度的7.83%上升到8.05%,受此影响银行业全年损失类贷款增加了1191.8亿元。
经《财经》记者从多方印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出在中国农业银行。在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的这两项指标是上升的,而其他银行均保持了双降。农行则是因为股改进程需要,在去年底新增了约840亿元不良贷款,属于历史未清理不良贷款的集中暴露。
然而,银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目前日益复杂冷峻的宏观形势下,银行业的新一轮信贷风险正在酝酿之中。
农行因素
农行不良贷款的真实规模一直是谜。
2005年8月,农行于网站上第一次全文刊发了2004年年报,称农行的股东权益一次性减少599亿元,用于“调减以前年度政策性亏损和其他财务损失”。
2005年年报显示,农行又增加了历史沉淀的521亿元不良资产。该行称,鉴于该行在摸底清查的基础上,调整进账历史沉淀的521亿元不良资产,因此年末不良贷款率仅比年初下降0.51个百分点。
对此,农行财务部负责人曾对《财经》记者表示,农行不良贷款的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多年并存,2004年银监会取消了四级分类,2005年下半年农行才开始对不良贷款重新进行清查,新发现了1000多亿元不良贷款。“我们向财政部打报告,表示不能一次性计提,而是在2005年和2006年逐步计提。”
显然,这两次还没有把农行内部的潜亏计提干净。
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农行必须在股改前进行彻底审计,理清家底。2005年7月,农行聘请普华永道对浙江、贵州、吉林和宁波四家分行进行外部审计。2006年8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受聘对农行从2005年到2007年的账目进行全面审计。同时,审计署亦进场审计。
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外部审计机构已经完成了对农行2005年度和2006年度的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有关资产、土地和物业的预评估结果已经初具。目前德勤正在对农行2007年度财务状况进行补充审计,预计将于2月25日结束。
根据农行对外披露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农行的不良资产余额约为732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56%。近日,《财经》记者获悉,2007年度农行全年各项存款增加5497亿元,各项贷款增加3304亿元,清收不良信贷资产574亿元;截至2007年底,农行的不良资产余额约816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64%,比年初上升0.08%。
这意味着,农行2007年底的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增加了800多亿元。农行有关人士介绍,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反映了以前年度与农贷有关的农林牧副渔行业的不良贷款。
农行计财部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为了股改,农行已重新清理认定以前年度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贷款集中反映在(2007年)四季度的财务数据中。”
这也印证了海通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邱志承的分析,“农行在2007年中报的不良贷款余额为7272亿元,占当期银行业12661.5亿元不良贷款的57%,占国有银行10875.1亿元不良贷款的67%。农行不良贷款的波动对于全行业的不良余额影响,远远大于上市银行影响力的总和。”
据《财经》记者了解,上述农行内部审计认定的不良资产数据,已比较接近经德勤审计认定的数据,但还不完全一致。德勤是根据《新会计准则》审计认定的数据,而农行内部认定审计的仍然是按照过去的方法,所以农行真实的不良贷款情况还有待股改前的最终认定。
结构信号
从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来看,即便扣除农行不良贷款急速增加的因素,中国银行业目前的不良贷款结构也值得关注。因为在不良贷款总量微增的情况下,三类不良贷款的结构出现了比较重大的调整。
在2007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体增加135亿元的情况下,次级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的绝对数额分别下降了491.3亿元和565.5亿元,但损失类贷款直接增加1191.8亿元。即使农行新增的800亿元贷款全部为损失类,扣除这一因素,损失类贷款也增加了300亿元。而2005年和2006年这一数据都是下降的。这一不良贷款迁徙的动向,是否意味着商业银行受当前宏观环境影响,贷款结构已经出现了恶化的倾向?
2006年1月1日,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正式生效。其中,银监会明确提出了以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程度,并明确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一位大型商业银行研究人员认为,判断不良贷款是否对商业银行的运营产生不良影响,应该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不良贷款总量,其二是新增贷款的不良率。
“目前来看,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不是很多,比率上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还是比较正常的。”但他同时也注意到了不良贷款中损失类不良贷款的增速依然过快,“带动不良贷款的结构呈现金字塔状,这一趋势值得关注”。
“此外,还要考虑到中国银行业的现状。由于不够市场化,商业银行不能及时核销不良贷款,很多商业银行是在年初完成不良资产核销的。因此,需要尤其关注核销完成后不良贷款的结构变化。”该人士认为。
一位国际评级公司的分析师称:“剔除去年四季度的因素,不良贷款余额是微降的,但这是因为近年来有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来支撑,不能说明太多问题。除了不良贷款,我们评级时还会考虑关注类贷款的比例,以及银行不良贷款分类时可能低估的程度。我们关心的是经济放缓或出现拐点时,银行可能出现多少不良贷款,及对不良贷款的消化能力。”
紧缩影响
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2008年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被严格监控,不得超过上年;即新增贷款总量在3.6万亿元左右,全年贷款增幅当在13%-14%之间。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规模按季进行监控。据悉,2008年贷款发放的上下半年为开,并且要求逐季递减。一个可供参照的各季信贷投放比例大致为35%、30%、25%、10%,如果商业银行在季度计划外超额放贷,将面临多重且严厉的处罚措施。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信贷增长强烈反弹,新增人民币贷款8036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且超过全年总量调控计划的20%。交通银行研究部的研究报告认为,信贷增长强烈反弹,“一是因为各银行在2007年末大幅压缩信贷投放,将大量本可以在上年末发放的贷款推迟到2008年初;二是各银行分行习惯在年初抢先进行信贷投放”。
业内人士称, 1月的资金较为宽松,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这种骤紧骤松的信贷形式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如果骤紧压力过大,企业的融资环境将趋于严峻。
另一方面,去年信贷规模增加很快,银行的贷后检查和审贷后评价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监管当局的一位权威人士介绍,根据对几家大型银行的调查,目前许多银行在信贷审批方面的工作量非常大,有的银行总行在一年中召开审贷会近200次。审贷频率如此之高,信贷业务数量增长如此之快,银行相应的贷后管理和审计力量难以同步增加,银行也就难以有效地做好贷后管理和信贷评审的后评价。
“另外,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部分未查实的进入股市的信贷资金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股市逆转,非法挪用信贷资金炒股产生损失的客户,其违约率必然上升,最终风险将转嫁到银行。”他说。
[关键词]贷款风险五级分类 信贷风险 客户评级
一、贷款风险分类的目标
1.Zeta分析法是“贷与不贷”的贷前审查管理,而贷款风险分类是则是贷后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掌握资产质量状况,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分门别类的采取相应的处置手段,提高信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水平,为信贷风险的量化打下基础。
2.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贷款管理。
3.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从而判断资本是否充足,为监管部门提供最低资本要求监管依据。
二、贷款分类的标准
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从还款的可能性出发。我国《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第三条规定:“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简称贷款风险分类法),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实际上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纪录;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银行的信贷管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贷款风险程度与企业信用等级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即信用等级越高,贷款风险越小,分类等级越高。
客户评级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与还款能力有正相关关系,但就一笔贷款而言,影响本息归还的因素往往超过借款人信用评级所包含的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AAA、AA级企业中仍然存在大量不良贷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借款企业提供虚拟的报表和资料,使信用评级失准。二是一些评估机构对国有、股份制大中企业评级偏高、偏松。所以,有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虽好,但还款能力不一定很强,因此,不能用客户的信用等级代替对贷款的分类,否则就会掩盖影响贷款归还的本质因素,最终影响贷款分类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贷款五级分类在信贷风险中的作用
1.促使商业银行加强对信贷资产的关注
由于五级分类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各类贷款的风险真实状况,为各行采取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风险化解措施提供了依据,一是通过五级分类揭示出贷款的风险程度,对尚未到期但风险度较高的贷款予以关注,发挥了风险预警作用;二是在加强对不良贷款管理的同时,还加强了正常贷款的管理,特别是对关注贷款加强了信贷监督。银行对关注以下贷款形态的客户必须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对于在期限内不能解除风险预警信号的,要根据预案实施贷款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退出,切实掌握风险客户有效退出的主动权。
2.促使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和稽核机制
一是对贷款的发放、管理和信贷资产的保全等分别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对信贷业务的发展以及风险的控制与化解起到了良好作用。二是完善了贷款审批、发放与管理的授权授信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了贷款台账管理系统。四是制定了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的相关制度;五是根据五级分类结果,改进授信工作,对于次级以上贷款客户进行重新评级、授信,并且把授信作为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的手段,而不是给予企业的优惠措施。
3.为不良贷款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的界定了资产质量,有利于银行根据不同风险类别的贷款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为银行及时发现不良贷款,采取有力措施收回资本以尽量减少损失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贷款五级分类还可以通过对行业和地区的不良贷款的考查,修订评级指标体系,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合理分配资源提供了依据。
四、对于贷款五级分类的几点建议
1.对贷款分类层次更进一步细化
完善的贷款分类体系应该对五级分类进一步细化,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应认真研究与分析发达国家现有较成熟的贷款细分标准和原则,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研制出更加合理与更具可操作性的贷款细分标准,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较为粗放的分类体系。同时,各行还应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损失计提比例的上下浮动幅度内合理确定细分后应提取的损失准备金,以便更加科学地测算贷款风险度,计算贷款的合理价格,进而判定本行的市场定位。
2.加强培训,提高分类者的综合素质,让分类者成为“专业的把关人和独立的判断者”。
五级分类制度是由专业人员在收集和分析借款人的经营、财务等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风险影响贷款偿还的程度做出估计,判定贷款的分类级别。要胜任这种重要而复杂的判断,需要具备丰富的经济、金融知识,需要了解借款人所属行业的专业运作规律及其动态行情,还需要积累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实务操作人员分类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化促进分类工作质量的提高。
3.强化贷后管理工作
各行要根据现有的客户情况,合理配置客户经理,并实行科学的量化考核,使客户经理在必要的压力下有较充足的时间对所分管的客户及其担保单位进行日常的、定期的走访与检查,及时地了解相关客户的经营状况及其它非财务因素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该变化实时地调整贷款形态,将分类结果的监测、调整与运用工作日常化,以避免季末短时间内集中分类所造成的形式化。
参考文献:
[1]潘文波.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实证研究报告.投资研究,2001,(1):22-26.
1.Zeta分析法是“贷与不贷”的贷前审查管理,而贷款风险分类是则是贷后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掌握资产质量状况,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分门别类的采取相应的处置手段,提高信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水平,为信贷风险的量化打下基础。
2.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贷款管理。
3.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从而判断资本是否充足,为监管部门提供最低资本要求监管依据。
二、贷款分类的标准
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从还款的可能性出发。我国《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第三条规定:“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简称贷款风险分类法),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实际上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纪录;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银行的信贷管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贷款风险程度与企业信用等级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即信用等级越高,贷款风险越小,分类等级越高。
客户评级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与还款能力有正相关关系,但就一笔贷款而言,影响本息归还的因素往往超过借款人信用评级所包含的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AAA、AA级企业中仍然存在大量不良贷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借款企业提供虚拟的报表和资料,使信用评级失准。二是一些评估机构对国有、股份制大中企业评级偏高、偏松。所以,有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虽好,但还款能力不一定很强,因此,不能用客户的信用等级代替对贷款的分类,否则就会掩盖影响贷款归还的本质因素,最终影响贷款分类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贷款五级分类在信贷风险中的作用
1.促使商业银行加强对信贷资产的关注
由于五级分类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各类贷款的风险真实状况,为各行采取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风险化解措施提供了依据,一是通过五级分类揭示出贷款的风险程度,对尚未到期但风险度较高的贷款予以关注,发挥了风险预警作用;二是在加强对不良贷款管理的同时,还加强了正常贷款的管理,特别是对关注贷款加强了信贷监督。银行对关注以下贷款形态的客户必须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对于在期限内不能解除风险预警信号的,要根据预案实施贷款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退出,切实掌握风险客户有效退出的主动权。
2.促使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和稽核机制
一是对贷款的发放、管理和信贷资产的保全等分别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对信贷业务的发展以及风险的控制与化解起到了良好作用。二是完善了贷款审批、发放与管理的授权授信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了贷款台账管理系统。四是制定了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的相关制度;五是根据五级分类结果,改进授信工作,对于次级以上贷款客户进行重新评级、授信,并且把授信作为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的手段,而不是给予企业的优惠措施。
3.为不良贷款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的界定了资产质量,有利于银行根据不同风险类别的贷款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为银行及时发现不良贷款,采取有力措施收回资本以尽量减少损失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贷款五级分类还可以通过对行业和地区的不良贷款的考查,修订评级指标体系,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合理分配资源提供了依据。
四、对于贷款五级分类的几点建议
1.对贷款分类层次更进一步细化
完善的贷款分类体系应该对五级分类进一步细化,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应认真研究与分析发达国家现有较成熟的贷款细分标准和原则,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研制出更加合理与更具可操作性的贷款细分标准,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较为粗放的分类体系。同时,各行还应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损失计提比例的上下浮动幅度内合理确定细分后应提取的损失准备金,以便更加科学地测算贷款风险度,计算贷款的合理价格,进而判定本行的市场定位。
2.加强培训,提高分类者的综合素质,让分类者成为“专业的把关人和独立的判断者”。
五级分类制度是由专业人员在收集和分析借款人的经营、财务等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风险影响贷款偿还的程度做出估计,判定贷款的分类级别。要胜任这种重要而复杂的判断,需要具备丰富的经济、金融知识,需要了解借款人所属行业的专业运作规律及其动态行情,还需要积累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实务操作人员分类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化促进分类工作质量的提高。
一、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
1.短期考核目标与信贷长期风险之间的矛盾。股东往往要求银行经营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以此作为考核和检验银行高管任期(一般一个任期为3年左右)目标完成情况和个人绩效的依据。在利润最大化的任期目标要求下,银行高管只能选择做大当期利润,在存贷款利差占主要利润来源的条件下,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发放高收益的贷款,增大利息收入,使利润增加。而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特征就是风险的滞后性和长期性,很容易导致任期内的短期行为倾向,只顾多追求短期利润,而少考虑信贷的长远风险。
2.小股东利益与大股东关联贷款之间的矛盾。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是常常存在冲突的,资本多数决定原则时常成为大股东谋取私人利益、损害银行利益或小股东利益的工具,尤其是商业银行中,由于小股东没有占据着控制支配地位,小股东的利益总是暴露在控股股东的强权之下,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控股股东根据关联企业集团整体经济利益所做出的决策以及关联企业内部之间的不正当交易的侵害。小股东在无力对银行进行有效控制时,他们往往希望和愿意充当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他们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期寻求更多的资本回报。但少数对银行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往往不看重银行的分红,而是希望利用控制权实施关联交易,从银行通过贷款等手段尽快取得超过投资额的回报。如果个别大股东利用这种管理权参与信贷决策,不顾信贷风险而将贷款投放于与大股东有关联的企业,很有可能形成风险贷款,影响银行的安全。
3.银行高管的政治命运与银行贷款安全之间的矛盾。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管多为政府行政任命或由政府提名、股东大会通过,这样就使得银行的高管实际上具有非常复杂的身份和多重目的,但听命于政府是其最佳的选择。在政府协调贷款(因为按市场程序无法完成贷款时政府才会出面协调)时,这些高管难免会自觉不自觉地充当政府的代言人,帮助政府实现借款意图,而置银行风险于其次。[1]在这种情况下发放的贷款,很难说能够保证贷款的“三性”。
4.股东知情权与信贷监督不够之间的矛盾。按《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知道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但在现实中,股东往往很难知道银行的经营实情。为此,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必须定期进行信息披露。但由于一些银行怠于披露和出于尽可能少披露的意图,往往不能充分披露,股东很难从信息披露报告中了解银行的贷款发放情况,更无从了解每笔贷款的风险情况,也就很难对银行的信贷经营实施有效监督。
5.约束不力与信贷责任之间的矛盾。目前大多数银行对信贷责任有一定的责任追究,如责任终身制、扣发奖金等,对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但是一笔贷款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回收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流程链上所有人的共同操作方能实施,出现问题贷款很容易相互推卸责任;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笔贷款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十亿元,如果发生风险而产生损失,不是一二个信贷人员有能力赔偿的。
二、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防范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在于这个行业的高风险性,防范、控制经营风险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将严重影响信贷资金的安全,必须在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加强对信贷风险的控制。
1.将信贷风险纳入任期考核范围。要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契约,尤其是对高管的激励和约束相关的契约,在对银行高管进行任期目标考核时,不能仅以利润为主要指标,要计量贷款风险损失。考核期前对贷款按五级分类进行风险损失计量,到考核期结束时,要重新确认贷款风险损失,风险损失增减额与银行高管薪酬挂钩,并严格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的结果和拨备覆盖率要求计提风险拨备,按提取风险拨备后的利润考核。这样可以避免以不良贷款换取银行短期利润的做法。
2.用“企业宪法”限制关联交易。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山东银行系统调研时强调“防范关联交易风险是银行良好公司治理的重要标杆”。[2]股东可充分运用“企业宪法”——公司章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公司制度安排上约束关联交易的风险。在银行的章程中要对贷款的投放和管理单列专门的章节,进行特别的约束。要明确规定银行的关联交易数量和表决权限,例如,规定一般关联交易必须由董事会审批,重大关联交易由股东大会审批,而且在审批过程中,要实施关联股东的表决权回避,并强化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通过降低审批效率、提高审批门槛、增加审批的独立性来防范关联交易风险。在银行高管违反章程规定发放关联交易贷款时,股东可以行使撤销权,并可追究相关人员的赔偿责任。
3.健全信贷责任约束机制。在目前的信贷审核(批)委员会制下的集体决策机制,事实上已经成了银行推诿信贷风险责任的托辞,一旦发生不良贷款,很难去追究具体人员的责任。应当从信贷业务人员到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建立更强的信贷风险责任约束机制。一是实行信贷人员(包括分管信贷的高管)准入制,实行严格的考核上岗制;二是健全信贷风险责任约束机制,建立严格、明确、公正、长效的信贷投放风险责任追究制及其责任认定指标体系,明确信贷政策、贷前调查、复查、初审、复审、会审、贷后管理等岗位人员及分管信贷的高管在贷款投向、投放、管理、回收中各自的责任范围。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按照有关责任认定指标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认定,分清信贷资金出现风险的实质性原因,明确责任,分别给予行政处理、下岗收贷、降级、赔偿、禁入信贷职业、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3]
4.引入公共治理的方式。信贷风险的广泛性和隐蔽性,要求银行能够从全方位、多时空、多角度防范风险,而银行的信贷人员有限,有必要调动最关心银行信贷风险的广大股东共同关注。而在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下,股东不可能经常对银行的贷款安全行使监督权,要引入公共治理方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帮助银行防范信贷风险。
(1)股东质询制。针对小股东不能参与日常经营管理、对银行贷款安全知之甚少的情况,银行股东大会应制定股东对贷款的专门质询规则,规定股东可以定期针对银行的贷款情况向经营层提出质询,以增加股东对贷款安全、收益和流动性的了解,并可增加经营层和信贷人员的责任心。
关键词:小额信贷;经济;风险管理
小额信用贷款也是现代金融当中的一种借贷体系,它主要以信用为基础,通过对借贷对象实际状况的调查确立最终信贷的可行性,并且其主要面对的都是资本状况较差的企业和个人。现行的小额借贷主要发生在农村,以信用社为中心进行着借贷工作,一般都有确定的借贷额度和期限,农户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还贷。这种借贷形式没有中间人,也无须抵押,但是它的操作对象却是十分地局限,仅仅对于信誉度较高的个人和企业借贷。小额信用贷款不需要进行一次性偿还,可以选择分期小数额还清,这种服务方式刚刚进入中国,就吸引了大量的小资产企业和贫困户。它也因为自己的特色迅速被人们认可和接收,但是,小额信用贷款也是有一定风险的,而且其主要的借贷依据是以信誉为基础的,一旦对方不予偿还,很难进行追讨,同时也会导致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伤。为此,必须逐步加强对小额信贷运行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关注,并进行及时的完善改革和风险防范,才能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损失降到最小。
一、小额信用贷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一)市场的稳定性较差,不利于资金的合理回收
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的市场风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有市场总体利率的变动、价格定位的变革、汇率的改动等等,一旦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改变,都会造成小额信用贷款市场收益的变动,产生各种不利的影响。小额信贷体系本身也属于一种基础的投资收益项目,借贷的主体方需要从其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否则就失去了信贷的本质意义。小额信贷在进行资本收回时,主要受到市场变动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市场稳定性十分差,隔段时间就会发生各样的状况,但是现阶段的小额信贷体系还不完善,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漏洞,对于市场风险的防范机制还不是很健全,面对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只能选择承受,间接造成了经济的损伤十分严重的情况。此外,小额信用贷款的借贷对象是较为分散的,数量十分多,但是借贷的经济总量是不变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动,会对整体的经济收益回收造成严重的困难。许多的借贷费用也极大地投资了个体户产品,其中不乏大量的农产品,农产品本身的销售就极为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变质腐烂的状况,而一旦农户出现了这种状况,往往会拖延应还贷款,导致信贷风险愈加严重。
(二)以信用为基础的借贷体系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风险性
小额信贷不同于普通的银行款额借贷,其没有确切地担保和抵押,一旦出现逾期不还的现象,借贷的主体方很难进行经济的追讨。虽然信用责任是每一位贷款人应履行的义务,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真地遵从这一规定。由于小额信用贷款的对象主要是贫困户和小资产企业,它们的还款能力本身就较为低下,一旦资金流转不灵,出现亏损的状况,他们并不会拿一定的资产去偿还借贷的款项,而是选择尽力地拖延还款期限。这些状况都导致了小额信用贷款面临极大的风险性。
二、小额信用贷款发放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高度加强小额信贷的监督管理
小额信贷的运行过程之所以会产生较多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风险控制和防范的不当,事前未曾对贷款对象的资信情况进行切实地了解,导致极其容易出现信用贷款的各类问题。为此,借贷的主体单位应当设立一定的借贷审核制度,并对贷款对象进行一定层次的信用评价,确定对方符合借贷信用要求后再进行资金的借贷,有效地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同时,借贷单位也应当逐步加强各项监督管理措施的落实,确保贷款人信用评价的真实性,进行多重地考察,深入地了解贷款人的详细运营情况,全面保障借贷资金用到最为合理的用途上,进而提高还款的效率。
(二)多层次地进行风险分担,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害
小额信贷首先是一种分散性较强的借贷方式,它的借贷风险也因为这种状况变得相对较高。而且大多数小额信用贷款都发生在农村,主要用于农产品行业,其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容易受气候等因素出现多样的问题。为此,小额信用贷款单位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为贷款人提供农业意外保险,一方面可以提升贷款人的还款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进行风险分担,降低风险产生的损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额信贷是现阶段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金融体系,在时代的迫切要求下,其也应该得到全面地完善与发展。面对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借贷单位要切实加强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最有效地降低风险程度,促进小额信贷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刘雪莲.基于博弈论的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
[2]谭民俊.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微观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