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职业素质课总结

大学生职业素质课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职业素质课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职业素质课总结

大学生职业素质课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第二课堂;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突出第二课堂活动是延伸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手段,同时,对高职生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磨炼抵御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也有很大帮助。

一、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现状

1、第二课堂活动与教育发展趋势的不适应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强化技能”,突出个性化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第二课堂活动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太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缺乏系统考虑与设计,没有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且许多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层次不高,往往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步调不尽一致。

2、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成长需要的不适应性。大学生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大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主体作用的意识越来越强。最能展示学生个性的第二课堂存在着与学生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弊病,也存在着满足不了学生发展需要的问题。

3、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性不强,缺乏与第一课堂系统性衔接。笫二课堂活动具有学生群体性、时间灵活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特别是由于没能把第二课堂活动列入教学计划,与其它教学工作系统考虑,使得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有时在同一时间争夺同一对象,导致学生不能合理安排学习与活动的时间,使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受到影响与冲击。

4、认识不足,第二课堂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由于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个别院校容易出现忽视第二课堂对学生素质提高、能力培养作用的现象,常常存在缺乏组织保证,资金投入不足、活动开展艰难等问题,第二课堂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十分艰难,象一些层次较高、评比工作复杂、经费投入大、牵扯精力多的活动,很快“夭折”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第二课堂的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和专业教师的指导,造成一些活动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

5、第二课堂活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目前,不少院校第二课堂活动还处于一种松散的运行状态,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目的性、科学性不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没有比较与评价,对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没有跟踪、调查与反馈,即没有建立大学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

6、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第二课堂建设深度鲜有提高。从整体来看,无论是有专业人士介入的活动,还是由教师一方包揽的活动,其指导力量都显得薄弱,因此,学生的各种活动深度不够。

二、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1、以实训基地和鉴定中心(站)为依托,实施基地开放式管理,拓展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空间

将实际工作中某个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进行针对训练,学生通过对各项仟务的逐一训练和掌握,从而具备或形成该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其具体的操作思路为:首先根据行业人士和有十富经验的技师对岗位进行分析,将某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技能),每项任务还可拆分为更具体的操作单元。任务分解时要说明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学生应当掌握什么技能,形成什么能力;其次,根据具体的操作单元开发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学习教材及音像教学资料;最后,在训练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模式能使高职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具备某种行业或岗位所需的技能。

2、举办技术节,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比武,激励学生参加实践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并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将考核成绩纳入学生能力的评估。

3、实施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

通过各种活动、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但效果如何,必须要靠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为此,必须建立受教育主体——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训练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调查,通过测试、信息反馈的结果,来反映教育、培训的效果和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变化,这是培养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要切实做好客观记录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的工作,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以培养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为重点,量化评价指标,及时、准确地进行考评和登记。

4、实行”导师制”

结合专业特点,聘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或有一线现场实践经验的师傅为“导师”,实行专项专人负责。导师在选题、可行性研究及过程研究等方面给予学生理论指导;还可以在教师的课题中设立一个子课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在较高的层次开展。

5、将志愿者活动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实践能力

学院的各级团组织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拓宽青年志愿者的空间,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社会责任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6、组建“开放式兴趣小组活动”

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开放式兴趣小组若干,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报名参加任一小组,并将学生参加兴趣小组及表现情况纳入对起整体实践能力评估范畴,并使之成为制度化。

7、实战训练

根据教学要求,教师设计综合性项目,如品牌策划、外贸接单、社区服务等。设定目标,由学生独立完成方案设计、过程运作、业绩评估、总结报告等各个环节。

综上所述,我院通过这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与第一课堂衔接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找到了合适专业教学与职业实践能力训练的结合点,探索一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企业为主的教学模式。成为提高学生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形式,使之系统化,促进了教育质量和师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素质课总结范文第2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出台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涉及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心理、就业过程等诸多方面,对帮助大学生了解和适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做好就业准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仍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1课程内容不完整

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偏重于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对就业心理和职业能力指导较少,特别是就业心理方面的指导,几乎是空白。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出现自卑、焦虑、急躁、抑郁等不良的心理,阻碍了他们的正常就业。

1.2课程内容浅层次化

就业指导课程形式主要为报告式、讲座式,内容大多为就业形势的介绍、政策法规的宣传、以及一些就业技巧的简单讲解上,对于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根本性的问题缺乏深入的引导。

1.3教学模式单一

根据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的调查,超70 %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模式单一。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普遍以传统的大班课堂教学为主,缺少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缺少实践教学,就业指导所需要的模拟教学、个别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无法全面开展,这使得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效果受到较大的限制。

1.4教学方法陈旧

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仍然以灌输、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大学生普遍反映授课教师教学方法欠佳,课堂气氛沉闷、部分老师照本宣科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度降低。此外,高校缺乏职业素质能力、职业兴趣等方面的测评系统软件。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

针对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集体教学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2.1完善教学内容

高校要系统地安排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围绕整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各年级的特点:低年级应以职业生涯及规划等相关教学为主,辅以个人性格、职业倾向测评、个人生涯规划设计,使大学生参与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发展相关的训练;高年级应以择业指导为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讲授就业心理、就业技巧、职场礼仪、就业政策等内容,配合进行模拟招聘会、社会调研、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并适当进行在创业教育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2.2创新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为保证教学效果,应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对职业规划理论,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对职业规划内容,采取“课堂+个性规划辅导”模式;对就业环境分析,采取“个人采集就业环境信息+小组讨论+ 老师总结辅导”的模式等。其次,在时间管理上,应该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每个教学环节的实际需求,提出合理的时间分配安排表,保证就业指导课教学的顺利实施及成效,合理分配好教学时间。再次,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增加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课时数,并辅以求职模拟、校友讲座,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开展模拟面试、模拟招聘会、制作求职简历等实践技巧有关的活动,保证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教学指导。

2.3集体教学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个性化指导是建立在宏观就业指导基础上,对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细致的、系统的全过程指导,是宏观就业指导的延续和补充。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基本上采取大班课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形式是一个教师对一个群体的学生进行集中教学,虽然教学效率高,教学成本低,但是容易忽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自身条件、家庭背景、能力素质等都不同,其对就业指导课的期望值与需求也不同,因此,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集体教学外,还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安排个性化的就业辅导,因材施教。

2.4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大学生职业素质课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实践;八项工程;非专业素质;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26―02

作为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德育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德育实践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在德育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搭建德育实践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验式、调研式、互动式等德育实践活动,它是对德育理论课的进一步理解、认同和升华,与德育理论教学互相补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把德育内化为品质和行为,达到知行统一,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

一、大学生德育实践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实践教育以提高德育实效性为根本目的,对德育的主客体、目标、内容、方法、考评、环境这六个要素以及德育得以实现的途径进行操作化,为此,进行大学德育实践显得十分重要。

1. 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时代要求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大学生德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因此,要把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放在德育的灵魂和核心地位,把德育渗透到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中,使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

社会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被社会所需求。调查表明很多用人单位对一些专业水平高的员工整体评价却并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工作态度、个人品质、创新精神、协作意识等非专业素质匮乏。而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能够通过体验认知,潜移默化地形成社会所需的非专业素质。面对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高校必须开展德育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解决用人单位招不到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矛盾现实。

3.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的主体要求

大学生是社会最有朝气、最易接受新观念、最具创新精神的群体,大学生主体意识日渐增强、思维日趋活跃、精神需求日渐提高,对自身发展有更清晰的目标。因此,高校要积极搭建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德育实践活动载体,让他们在活动中认知社会、拓展视野、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为自身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和科学规划。

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广泛调研和社会反响来看,高校德育实践创新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在德育实践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 德育实践观念的淡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环境、信息环境、多元文化交叉形成的新理论、新思潮等因素对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很多高校仍将德育重点放在“两课”教学上,淡化德育实践环节的作用,“两课”教师虽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人生道理传授给学生,但缺少了使大学生进行感性认知和切身体验的环节和载体,导致德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合力性不强的现状。

2. 德育实践载体的滞后

一些高校虽已开展了德育实践活动,但大多延续传统经验,流于形式、缺乏层次、远离社会现实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造成高校德育的现代性和实效性不强。这使德育陷入单纯理性主导、主体性缺失、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尴尬局面,难以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因此,构建并实施德育实践体系来增强德育实效进而提高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成为大学德育的重要途径。

三、实施大学生德育实践“八项工程”

1. 理想信念教育工程

是指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树立大学生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提高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德育实践的核心内容。结合党课、团课及理论课教育,在大一、大二学生中开展回顾历史、参观革命圣地、征文和演讲比赛、专题论坛等活动,让大学生接受直观具体、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和感受进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2. 文明素养教育工程

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指导,遵循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践行“八荣八耻”“十提倡十反对”,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和综合素质,它是德育实践的基础工程。分为自我修养、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文明习惯四个模块,通过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养成文明习惯、营造优美环境、维护良好秩序、荣感与耻感自我评价为重点的德育实践活动,训练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达到主体的价值认同,进而内化为自觉的文明行为和文明修养。

3. 安全健康教育工程

是以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帮助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健

康观念,培养大学生具备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具备健全心理品质和健康技能,是德育实践的重要基础。分为安全教育、安全演练、心理健康、健康技能四个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目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自救模拟演练、抗挫折力拓展训练、健康意识培训、健康技能训练等活动,这是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工作的必要保障。

4. 科技创新工程

是以创新意识构建、能力培养、科技实践平台搭建、科技活动参与为主要内容,培养大学生主动思考、勤于动手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实践能力,它是德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分为创新意识、能力培养、搭建科技实践平台、参与科技活动四个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目标,在大二、大三学生中开展多种学术报告会、科研立项、电子设计竞赛、软硬件设计大赛、手工制作大赛、小论文、小发明等科技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5. 社会实践工程

是把学校教育扩大到社会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密切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增强大学生为民服务的意识的同时,提高他们了解认知社会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是德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分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感恩活动三个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目标,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开展假期社会调查、“三下乡”、义务科技服务、参加公益劳动、关爱自然、感恩父母老师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心和感恩情怀,培养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道德观。

6. 社团活动工程

以社团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载体和体制机制,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德育实践的主要载体。分为竞技类社团、文艺类社团、服务类社团、学习类社团、科技类社团五个模块。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和潜在能力组成社团,组织开展各种竞技类比赛、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社会服务、校园服务、专业小组、外语小组等社团活动,让大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充分挖掘潜能、发挥特长、施展才华,在活动中提升大学生的沟通协作、组织领导等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7. 职业素养教育工程

是按照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对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素养进行培养的实践教育活动,是德育实践的能力提升。分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四个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的培养目标,借助专业实习、校企合作、校内平台等资源,对大二、大三学生进行职业素养专题讲座、职业能力调查问卷、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拓展训练、创业拓展训练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的创业知识,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和未来事业的发展潜力。

8. 综合素质答辩工程

是全面系统地指导大学生规划并总结大学期间德育实践情况,分析成长轨迹,增强思想道德内省和行为自律,准确定位、明确优势、找准差距,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德育实践的考核评价。分为综合素质立项、学期鉴定和公开答辩三个模块。大学生在总结一年学习生活和成长经验的基础上,在第三学期进行综合素质立项,对未来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每学期鉴定的基础上,第八学期进行公开答辩。通过综合素质立项、建立德育实践档案、学期鉴定、公开答辩、跟踪考评等环节,全面客观地考核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实践的“八项工程”体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实践的根本,充分体现了以知行统一为目标指向,充分考虑大学生对自由、尊严、平等、民主、价值实现的合理需要,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多层次、多模块、全方位的德育实践教育框架,“八项工程”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每个子工程之间互为依存、互相补充,形成合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以“四大模块”为核心的德育实践考评体系

1. 理论教学模块

本模块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三大类。必修课类为学校分专业教学大纲中必修德育课程;选修课类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置的如传统文化教育、社交礼仪、职业发展教育、创新教育等德育选修课程;专题讲座类为党课、团课、专题课、专题讲座等形式的讲座。作为第一考核评价内容,划定相应学分,分学期、分课程、分权重系数计入学生德育考核成绩。

2. 实践拓展模块

本模块分为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素质教育中的拓展训练环节、个性化培养中的体验教育环节,作为第二考核评价内容。这些实践载体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又分为校内与校外,实践项目又分为规定动作和规定科目自选动作,施教者根据划定相应学分,按照分工不仅直接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更全程跟踪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实践的各个环节,客观、全面地分学期、分项目、分权重系数地评定成绩,计入学生德育考核成绩。

3. 考核评价模块

本模块分为课程成绩、素质教育成果、个性体验心得体会、就业能力考核四个部分。既有横向的、阶段性的考核评价,又有纵向的考核评价与激励调整,其中将就业能力考核列入综合素质答辩中及后期改进两个环节进行考核,最终作为毕业生的德育实践毕业成绩,载入德育实践手册,计入学生毕业成绩单。

4. 反馈激励模块

本模块分为学生认同、教育觉知、社会反馈三个方面。不仅对德育相关课程建设做出反馈,促进不断改革创新、丰富完善,更要对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促进专业教学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最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双重需要,形成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

德育实践考评“四大模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支撑,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立体交叉的循环系统,共同发挥效能,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10-18.

[2]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29.

[3]罗建国,廖晓磊.建议大学实行“非专业素质教育”[N].社会科学报,2009-04-02.

大学生职业素质课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大学生就业;影响;德尔菲法

高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现社会需求与所教人才的高度对接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抓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探讨及分析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高校课堂对大学生就业意向以及就业能力的影响调查

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未毕业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大学生的结构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相关初步调查,包括学生个人结构知识与职业需求的认识、对第二课堂设置类型的愿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关系的认识等几大类因素进行了问卷统计,通过这一初步工作,笔者总结并分析了调查结果:(1)高校大学生具有明确且相对合理的就业计划;(2)大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外实习、兼职及其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3)学生倾向于第二课堂的学习,但是学校在第二课堂渠道的推广及其宣传力度上有所欠缺;(4)高校大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认识不够具体全面,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缺乏合理性。

二、采用德尔菲法分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贡献建模

笔者采用德尔菲法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建模,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模型。根据前期初步的问卷调查,我们主要选定了10位从事学生工作的专家,经过其评分,将13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如下层次的分类:最高层即目标层(A),影响因素;中间层即准则层(B),第一课堂影响因素(B1)、第二课堂影响因素(B2);方案层(C1―C13)。整理所有专家打分情况,综合分析出方案层中每项因素的重要程度。其中第一课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校课程设置C1,教学环节设计C2,教学设施支持C3,教师业务能力C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C5,专业技能的熟练度C6等。第二课堂影响因素包括:高校的重视程度C7,社会实践C8,学生工作C9,科技竞赛C10,职业生涯规划C11,专项技能培训C12,内容的时效性C13等。

2.构造矩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影响因素模型的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矩阵的组成元素,就是每一个影响因素,求所构造的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将最大特征根r和特征向量n代入固定公式:CI=(r-n)/(n-1),我们已知有一个检验标准的图标,明确规定了标准RI的数值,通过计算CR=CI/RI的数值,进一步检验所构造矩阵的一致性,如果CR是小于十分之一的,则认为该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

3.进行检验。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已知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各个因素,我们得到了所要求矩阵,通过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进一步带入(2)中的公式,可得到一致性。

三、模型最终的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不难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直接因素在于高校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形式、教师师资力量等,笔者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1)高校课程偏重于第一课堂而忽略第二课堂的有效宣传和拓展,但是总体而言,两类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性第二课堂人才;(3)在教学形式表现中,第一课堂形式单一,远远不如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四、针对高校课堂教育和改革的直接建议和相关对策

1.在抓好第一课堂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投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时间,引导学生迈入第二课堂的大门,开展就业学习。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调动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性。通过校友与在校学生的互动,帮助未就业学生拓展人脉,奠定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

3.开展就业课程学习,加强就业指导。加大指导工作,提供专门帮助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咨询以及指导的课程和团体。

4.加强社团建设,开展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确保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齐头并举。校方努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兼职等社会实践性活动,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除此之外,大学生也要努力奋斗,正确树立择业观和就业观,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的帮助下,找准自身的位置,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资源,为自己的职业蓝图画出美好的开端。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点,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便利条件,为广大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道路扫清障碍,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人才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陈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科技,2012(10):160.

[2]刘艳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加强就业指导课时效性建设[J].出国与就业教育研究,2010(8):125.

大学生职业素质课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25-02

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具有极强的基础性、实用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是对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和大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明确课程性质与定位,转变课程设计理念

目前,关于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定位,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工具课。将大学语文视为其他课程或学科的语言基础,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为学好专业课和训练专业技能服务。(二)文学修养课。在提高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基础上,兼顾学术修养的培养,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为启迪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三)人文教育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的,把人文精神、人文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知自我。(四)高等语文课。将语文课升华为文化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并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来看,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健全的文化知识结构,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课程设置必须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要兼顾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人文性和综合性,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也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底蕴。课程设计理念应当依循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后续发展为根本,实行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注重人文精神建树、职业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精神素养、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选用或编写适应性强的教材,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用或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效果。选用或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要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感和连贯性。

在选用或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中要充分体现出来。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沟通能力的作用。具体来说,文选部分在突出文学性,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突出思想性,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职业写作和口才训练部分要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便于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应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统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综合发展,以满足学生后续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应适宜高职大学生的现状。高职学生人文知识较贫乏,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因此,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现有水平,要把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加强阅读、写作、口才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但也不可忽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总而言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不能是高中语文的简单延续,要符合人的成长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适应、自我发展,满足学生将来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学科性质的特殊性,很难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其即时的能力目标,再加上受功利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引起学生重视。因此,改革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但由于过度强调字、词、句解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自愿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其课程学时在高校中也被缩减的最为严重,现有学时常常根本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更不用说要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不是简单的运用某种教学方法或是技术手段,而是要构建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要求做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第二课堂相结合,课前准备与课后参与相结合,课内讲评与课外答疑相结合,强调诱导启发,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基础性、实用性、人文性的同步实现,要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文化品位。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为直观的标尺,也是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试金石。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对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包括考试和考查。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最常见的就是用一纸试卷来进行检测,考试内容无外乎语文基础知识、文本理解、字词解释及文体写作,题型也多为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和写作题。而这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的标尺,只能衡量学生某方面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优劣;只能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却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语文的考核,应当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及人文素质的全面考核,而不能仅靠一个简单的分数给学生的学习情况下结论。因此,课程的考核内容需要涵盖学生平时学习的状态,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以及体现学生基础能力的笔试和口试等方面。只有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状态。

五、总结

大学语文课程因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在训练大学生的语言能力,陶冶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制定全面、公正的考核体系,有效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魏娜.走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改之路[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2]赵齐阳,王茂春.基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高职大学语文改革[J].西昌学院学报,2013(1).

[3]吴洁.议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径与途径[J].教育界,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