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鲸的自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有洁白无瑕的身体,可爱的小眼睛时刻微笑着。我们出生时身长1。5~1。6米,重80~100公斤,你们人类即使一百岁也达不到我们的标准!
我会发出几百种声音,如猛兽的吼声、牛的哞哞声、猪的呼噜声、马嘶声、女人的尖叫声、婴儿的哭泣声、美妙的音乐声……我们的叫声很大,在几百公里之外都能听到。
我们很喜欢和你们人类一起生活嬉笑,每当人们在海上游玩时,便会受到我们热烈的欢迎,我们在水中载歌载舞,歌声悠扬动听,响彻百里以外,美妙悦耳的声音让人们惊叹不已,于是便亲切地送给我们一个美丽的称呼“海洋中的金丝雀”。
然而,不幸的是,自从17世纪以来,你们人类便对我们进行了疯狂的捕杀,每天我都能听到我的姐妹们被捕捉后悲惨的叫声,我天天生活在恐慌和惧怕中,和人类和谐相处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现在我们在全世界只有1万多头,我们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真正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创设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关键在于提高课堂中的互动性。电子白板具有普通黑板全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它可以灵活调用各种媒体资源,支持所有课堂教学行为,改变了以往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模式,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增强了课堂活动的交互性,提高了课堂效率。本人利用电子白板执教人教版一上“认识11~20各数”,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一 灵活调用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感知
电子白板支持多媒体(文本、图片、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的展示,允许教师将这些内容归类存放在资源库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任意调用。更重要的是,电子白板不仅保持并提升了多媒体屏幕的演示功能,且操作方便。简单的一个“媒体”功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图片、各种视频文件的导入,大大节省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
在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时,我们利用媒体功能,动态展示了“10个一可以合成1个十”的过程。“十”是学生认数和计算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的学习也是“十进位值制”的启蒙。但对“十”的认识不可能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丰富、快捷地呈现出“10个一合成1个十”的直观过程,构筑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通道,把抽象的“十”形象化。
本课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直观展示“10个一可以合成1个十”。在认识“十”和“一”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选取了“10支铅笔装成1盒的素材”,让学生初步体验10个一是1个十,感知“十”(见图1);在新课探究认识“11”时,围绕“怎样摆,一眼就能看出是11”进行研究后,学生达成共识:认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方法比较方便,全体学生都利用学具小棒摆一摆后,再进行媒体演示,在操作和直观演示中逐步理解“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在教学“20”时,利
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对比,明确“够10根就可以捆成1捆”,利用白板软件中的“媒体”功能,再次直观演示零散的10根又可以组成1个十(见图2),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理解“2个十是20”,渗透“十”这一新的计数单位。
简单的一个“媒体”引入的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了计数单位“十”,经历了丰富的数数过程,层层深入地体验“十”的重要性。由此,电子白板直观生动的演示,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教学重点。
图1
图2
二 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启发学生思维
电子白板还为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学习“给养”,各种笔和图形等工具,还包括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测量和绘图工具,教师可以灵活组织教学内容,大大方便了数学课堂的教学。
在最后的提高练习中,我们设计了一组发散性题目:( )、15、( ),空了两格,学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里巧妙地利用白板软件的智能笔的画图功能,便捷地画出了数轴。当然,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科学的学科,要画出标准的数轴,可以即时调出白板软件中的学科(数学)中的直尺,一格表示几厘米就可以准确无误地画出来。
学生填14、15、16,教师标出14、15在数轴上的位置,让学生来找出16。学生当然还会有第二种方法,白板软件的“漫游”功能,让我们不用担心版面问题,轻松地将第一种方法保存下来。学生有填17、15、13,我们还可以利用“智能笔”反方向地轻松画出数轴,继续来探讨1格表示2的问题(见图3)。
图3
平时我们在设计本课时,要想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更多的是以“一堆实物中抓一把会有几”这样比较传统的方式。这里我们突破了传统思维,利用数轴,让学生体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感受数的大小,巧妙地“数形结合”,适时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启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 支持课堂人际互动,提高学生兴趣
红外的电子白板,利用手指就可以直接在白板页面上任意拖动,由此实现“人、机、人”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互方式,不仅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直接操作计算机,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在课件上展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地显现出来,真正实现了师生地位的平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的热情自然高涨。
在出示11根小棒时,教师让一个学生上来数一数,当时几乎全班都想去试试,只需用手指轻轻一点,小棒就可以随意拖动。移完数好之后,教师注意到这位学生的一个小细节:他诧异地看了看自己的食指(自己的食指真是具有魔力啊),这样的操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人的感官刺激,动画最强,图形次之,文字符号最弱。在第二次互动时,请学生上来找出“左边数起的第15只兔子”时,学生轻轻地围着第15只兔子画了个圆,页面上原本学生画得不是很规则的图形变成了一个标准的椭圆。课堂再次掀起了,学生在惊叹,听课的老师也在感慨:“白板真是很神奇!”
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尤其是针对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当前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网络安全域的划分和控制问题
很显然,安全与开放是矛盾的,这个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也同样存在且显得尤为重要。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因此它需要绝对的安全。但是同时电子政务现在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是要为社会提供行政监管的渠道,二是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如社保医保、大量的公众咨询、投诉等等,它同时又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放。因此如何合理地划分安全域,通俗地讲,能让老百姓看什么,不能让老百姓看什么,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一些单位采用VPN的形式进行某些业务操作,但是操作中WEB方式给公众浏览,这时就存在在网络拓扑中WEB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业务数据中心库应该摆在什么位置、如何利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合理划分这些域等等问题。
而同时前一阶段正是由于政府公开的信息中过分强调了“安全”这个问题,弱化了“开放”,导致了很多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中发挥不了多大的正面作用,甚至有负面作用的存在,如制作了一个网页以后无人定期进行维护导致与实际内容有所偏差,甚至有的是明显的错误等。在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为了迅速扭转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盲目地将一些信息公开化,导致了一些泄密事件的发生。
2.内部监控、审核问题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不同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对公网的利用率上。就像前面提到的电子政务模型中的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这一块,就基本是利用VPN等技术实现的专网。抛开公网的庞大黑客群体不谈,内部人员是否对网络进行恶意的操作和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网络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单位网络本身的安全等级系数和防护能力。目前绝大部分单位都没有系统可以实时地对内部人员除个人隐私以外的各项具体操作进行监控和记录,更不用谈对一些非法操作进行屏蔽和阻断了。
3.电子政务的信任体系问题
电子政务要做到比较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第三方认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一定级别的第三方认证,才能说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任体系。
目前比较流行的或者说使用比较广泛的就是PKI信任体系。它包括了密码算法的选择、CPS的制定、捆绑的安全强度等等,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些都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毕竟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PKI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应用到电子政务中来的话,虽然不能说是一团糟,但是它肯定会“水土不服”,出现问题将在所难免。
4.数字签名(签发)问题
在电子政务中,要真正实行无纸化办公,很重要的一点是实现电子公文的流转,而在这之中,数字签名(签发)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原因在于这是使公文有效的必要条件。一旦在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可能就会出现很多假文件、错文件,严重的将直接影响政府部门的正常运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数字签名系统不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能不能接受的问题,而且系统本身也都不是很完善。
关键词趋化因子CCL25CX3CLl肝脏肝纤维化
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8-0025-03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肝硬化是慢性肝损伤所共有的终末病理改变。在肝纤维化病理过程中,有大量细胞因子通过参与调节组织细胞的损伤修复过程发挥作用。近年来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可以驱使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liver stem cells,BMDLSC)向肝内聚集并诱导其向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分化,肝脏的疾病损伤就可以得到修复,包括补充因为疾病损伤而减少了的肝细胞数量、修复因为疾病损伤而破坏了的肝组织结构[1]。趋化因子系统在调控BMDLSC向肝脏迁移方面很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利用BMDLSC修复肝病损伤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CCL25和CX3CL1分别是趋化因子CC亚家族和CX3C亚家族的成员,近年来发现它们可以在实验条件下驱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浓度递增方向迁移,提示它们也有可能是驱使BMDLSC向肝脏迁移的重要因素[2, 3]。作者为此对正常大鼠肝组织和肝纤维化肝组织中CCL25和Cx3CLl的含量进行了观察,以揭示CCL25和Cx3CLl在调控BMDLSC向肝脏迁移上的作用和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动物及分组
雄性大鼠30只,清洁级,体重150~240 g,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造模4周组和肝纤维化造模6周组。
1.2造模
据肝硬化造模时间长短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造模4周组、造模6周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分笼饲养。正常对照组,自由取食且不做任何处理;造模4、6周组,每周2次皮下注射浓度为400 ml/L 的CCL4-橄榄油溶液,每次皮下注射剂量为3 ml/kg(首次剂量为5 ml/kg);同时给予高脂饲料(80.0%单纯玉米粉+20.0%猪油+0.5%胆固醇)作为唯一饮食,并以浓度比例为300 ml/L的乙醇作为饮用水饲养动物。每周一、四注射,且注射前称体重,于造模4、6周时各组分别随机选取10只动物,并留取肝脏组织,CCL4-橄榄油、胆固醇均购自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1.3测定方法
取肝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取肝组织,测定CCL25和CX3CL1含量,操作程序按照试剂盒提供的操作说明进行,趋化因子CCL25和CX3CL1试剂盒48T购自美国AD公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
2结果
2.1大鼠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正常大鼠肝组织细胞大小一致,细胞排列呈条索状,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肝窦无狭窄,小叶及汇管区无炎细胞浸润。复合因素诱导4周后大鼠肝脏充血、肿胀进一步加重,镜下见大面积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坏死以小叶周围较为显著,汇管区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复合因素诱导6周后大鼠肝脏充血、肿胀消退,肝脏轻度萎缩,镜下汇管区纤维增生,并向小叶内伸展,见不完整假小叶形成。
2.2三组肝组织中趋化因子CCL25和CX3CL1的含量
趋化因子CCL25和CX3CLl在正常肝组、肝纤维化造模4周组和肝纤维化造模6周组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肝纤维化组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P<0.05)。随着病变由肝纤维化向肝硬化阶段发展,肝内CCL25和CX3CLl的含量呈现出不同变化,CCL25表现为进一步升高,CX3CL1表现为维持在高水平(见表1)。
3讨论
肝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必然的过程,肝硬化是慢性肝损伤所共有的终末病理改变。在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有大量细胞因子通过参与调节组织细胞的损伤修复过程而发挥作用。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故积极探索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新的防治方法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自petersen等[4]于1999年发现BMDLSC以来,肝病学家们就在期盼可以利用BMDLSC修复肝病损伤,但至今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国内外其它学者的研究都已证实,在肝脏受到损伤时,BMDLSC可以向肝内迁移,并参与肝损伤的修复与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再生[5, 6]。但是,调控BMDLSC移居肝脏修复损伤的机理、以及驱使BMDLSC向肝脏迁移的物质基础都未完全明确。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可以驱使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MDLSC)向肝内聚集并诱导其向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分化,肝脏的疾病损伤就能够得到修复,包括补充因为疾病损伤而减少了的肝细胞数量、修复因为疾病损伤而破坏了的肝组织结构。趋化因子系统在调控BMDLSC向肝脏迁移方面很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利用BMDLSC修复肝病损伤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近年来发现趋化因子CCL25和CX3CLl对骨髓干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并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有CCL25和CX3CL1的受体表达。这些都提示趋化因子CCL25和CX3CL1也有可能是驱使BMDLSC向肝脏迁移的重要因素,CCL25和CX3CL1分别是趋化因子CC亚家族和CX3C亚家族的成员,近年来发现[6,7],它们可以在实验条件下驱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浓度递增方向迁移,提示它们也有可能是驱使BMDLSC向肝脏迁移的重要因素。
本项研究显示,肝纤维化组的趋化因子CCL25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肝组,肝纤维化组的趋化因子CX3CL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而肝纤维化造模4周组和肝纤维化造模6周组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肝组织不仅在正常情况由趋化因子CCL25和CX3CLl表达,而且在发生纤维增生性损伤时,肝内CCL25和CX3CLl的表达数量也显著增加。肝内CCL25和CX3CL1含量在肝脏发生纤维增生性损伤时也会发生变化,体外实验已证实,CCL25和CX3CLl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趋化作用,提示趋化因子CCL25和CX3CLI在体内也极有可能是驱使BMDLSC移居肝脏修复损伤的重要因素。
在本研究结果中,肝内CCL25和CX3CL1含量在肝纤维化阶段的变化相似,都呈现显著性升高。但随着病变由肝纤维化向肝硬化阶段发展,这2种趋化因子在肝内的表达数量就呈现出不同变化,CCL25表现为进一步升高,CX3CLl则维持在高水平状态。提示CCL25和CX3CLl这2种趋化因子在调控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移居肝脏修复损伤方面的作用可能不完全相同。
肝纤维化是一种复杂的、进展性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内信号分子网络等多个环节,寻找有效的抗肝纤维化的方法是减少慢性肝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相信通过不断的积极探索,最终会寻找出应用于临床的抗纤维化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Hatch HM, Zheng D, Jorgensen ML, et a1.SDF-lalpha/CXCR4:a mechanism for hepatic oval cell activation and bone marrow stem cell recruitment to the injured liver of rats[J].Cloning Stem Cells, 2002, 4(4):339-351.
[2] Binger T, Stieh S, Andreas K, et a1. Migration potential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 induced by CCL25[J]. Exp Cell Res, 2009, 315 (8):1468-1479.
[3] Gao YJ, Ji RR.Chemokines, neuronal-glial interactions and central processing of neuropathic pain[J].Pharmacol Ther,2010, 126(1): 56-68.
[4] Petersen BE, Bowen WC, Patrene KD, et al.Bone marrow as potential source of hepatic oval cell[J].Science, 1999, 284(17):1168-1170.
[5] 唐浩, 廖彩仙, 周杰, 等.小鼠c-Kit+lin-骨髓细胞移植生成肝细胞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6(5):567-569.
[6] Honczarellko M, Le Y, Swierkowski M, et a1.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express a distinct set of biologically functional chemokine receptors[J].Stem Cells, 2006, 24(4):1030-1041.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丹参酮注射液 早产儿脑白质软化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妇产科学的不断完善,低体重早产儿甚至极低体重儿抢救成功率连续攀升,随之而来的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率也呈现增高趋势,而脑白质软化症作为HIE中危害最大最深的一类,尤其应该引起广大儿科医护人员的重视。本研究采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丹参酮注射液联合干预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并分析了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后患儿的预后。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经头颅B超证实为早产PVL患儿120例,男70例,女50例;胎龄28~32周66例,33~35周44例,36~38周10例。将120例PVL患儿按家长对于PVL的干预意志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丹参酮注射液治疗。两组患儿在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程度、呼吸机应用、头颅B超改变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方法:超声诊断应用惠普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经前囟门进行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冠状位中,双侧脑室前角外上方呈现特征性的倒三角形回声区。矢状位中,回声区主要沿着侧脑室的边缘上方分布。数周后,原回声增强区转变成晚期PVL的多发小囊腔改变。
通常B超下可见到如下改变:①早期(出生后1周内:常表现为对称性脑室旁局灶险强回声团;②7~21天,强回声团区形成低回声囊险软化灶;③随局部反应性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增生,1~2个月囊性软化灶消失,损害严重者可表现为明显的脑室扩张。
脑白质损伤分度标准轻度: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强度比脉络丛回声强度稍弱。中度: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强度与脉络丛相同。重度: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强度比脉络丛回声强度增强或程度与脉络丛相同,但范围超过侧脑室三角区。
超声疗效标准有效:指脑白质回声减低且无软化灶形成;无效:指发生PVL或脑白质回声持续增强。
治疗方法:在综合治疗原发病和早产儿各项并发症的基础上,治疗组在确诊后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日加入0.9%生理盐水中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为北京舒泰神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60023,本品主要成份为从小鼠颌下腺中提取的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分子量为26.5KD的生物活性蛋白;辅料名称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人血白蛋白、甘露醇)。丹参酮注射液每次2ml,1次/日,用5%葡萄糖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以上2药均15天为1个疗程,间歇15天,重复使用6个疗程。
结 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头颅B超变化的比较,见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预后情况比较,见表3。
讨 论
顾名思义,脑白质软化就是脑室周围的白质坏死性病变,这一损害过程大概在2周左右完成,形成典型的囊腔结构和星型胶质细胞增生,发达国家一般在怀孕的末期即可做出PVl的诊断报告,低体重早产儿是小儿脑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病变的部位不同,可伴随一系列的认知障碍、视觉障碍以及学龄期的学习困难等。不足36孕周的早产儿大约有30%的患儿存在PVL,这30%的患儿,大概有一半的患儿存在智力落后等问题,最终约有1/3的患儿发展成小儿脑瘫,其余2/3可以不出现肌张力异常的情况,但最终只有1/3的患儿可以发育正常。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早产儿娩出时的胎龄越小,出生的时候胎儿的体重越低,则胎儿越容易发生脑白质的损害,使PVL的发生率大大增加。胎龄28~34周的早产儿其脑白质以晚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为主,对缺氧缺血及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均高度敏感。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由意大利女科学家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首先发现的,1953年其在鸡胚肉瘤中发现了NGF,后来在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科恩的协助下,从雄性小白鼠的下颌唾液腺成功分离出NGF的单体,科恩把提取NGF过程中抽取的小鼠唾液腺提取物,进行了二次分离,并应用于刚出生的小鼠,发现小鼠的眼睑张开时间远远早于没有应用NGF的刚出生的小鼠,最终发现这是眼睑表皮促进生长的结果,从而又发现了表皮生长因子,由于这两项巨大成就,科恩和蒙塔尔奇尼分享了1986年诺贝尔医学奖。从小鼠颌下腺分离出来的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被称作7S,并有140KD的分子量的物质,由α、β、γ三种肽链构成,它们结合靠非共价键,NGF是一种重要的神经细胞生长因子,也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彻底,结构和功能实验数据最充分的一类生长因子,它不仅有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还有营养神经元的效果,NGF不单单可以促进交感神经和胆碱能神经的生长,也能促进感觉神经的发育和生长[1]。在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和分化、再生、功能性表达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还能维持中枢神经细胞的存活和促进损伤修复作用,更快的使损伤神经细胞得到修复和再生。由于NGF在神经营养的修复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视神经损害、小儿脑瘫,缺氧缺血性脑病等领域。